李世民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李世民

李世民

在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 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 观之治”。 形成原因: 1. 隋唐更替,隋炀帝的暴政和其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 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个原因。 2. 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认识到皇帝要勤 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 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他的个人作用也是“贞观之治” 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成就: 第一,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 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 第三,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 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第四,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这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 “贞观之治”的内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能臣。 第五: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 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 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 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 可谓难得也! ——《新唐书》 吴澄:“三代以后享国之久唯汉与唐,唐之可称者三君而已。太宗文皇 帝身兼创业守成之事,纳谏求治励精不倦,其效至于米三钱,外户不闭,故贞 观之盛有非开元元和之所可及,而太宗卓然为唐三宗之冠。”。 郭思贞:“二帝三王之治,后世莫能及者,顺人之道,尽乎仁义也。唐太 宗以英武之资,克敌人如拉朽,所向无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 耳。” 戈直:“至于后世之君,莫不列之讲读,形之论议,景仰而效法焉。夫二 帝三王之事尚矣,两汉之贤君六七作,何贞观之政独赫然耳目之间哉?”“然 屈己以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亦三代以下,绝无而仅 有者也。后人之君,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岂不交有所益乎?” 浚仪国史修文志:“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以来,未之有也。” 欧阳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 几成、康。” 吕祖谦评价唐太宗:“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 胡寅:“两汉盛时,太宗所可及也。禹、汤、文、武之业,岂不在所希慕 乎!”

唐太宗的生平及事迹

唐太宗的生平及事迹

唐太宗的生平及事迹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

他出生于公元598年,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第三个儿子。

在他的长兄李建成和次兄李元吉相继被李渊废黜后,李世民成为了李渊的储君,最终在公元626年登基称帝,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唐太宗的才华和勇气早在年轻时就已经表现出来。

在他十二岁时,他就跟随李渊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成功推翻了隋朝的独裁统治。

这场革命对唐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李世民作为李渊的儿子和继承人,在这场革命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唐太宗登基后,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这些政策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他废除了隋朝的苛政,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经济贸易。

他还设立了科举制度,让人才得以在社会中获得公正的机会。

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的文化和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对外战争中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勇气。

他率领军队征服了突厥、高句丽、吐蕃等周边国家,扩大了唐朝的领土和影响力。

他还发动了安史之乱,成功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唐朝的稳定和统一。

除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唐太宗还是一位文化人。

他喜好文学和书法,自己也写过不少诗歌和文章。

他还聘请了许多文化名流为官,推动了唐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唐太宗是一位卓越的统治者和领袖,他的才华和勇气使得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他的许多政策和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贞观之治”的楷模。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和历史事迹概括(李世民生平简介和一生经历)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和历史事迹概括(李世民生平简介和一生经历)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和历史事迹概括(李世民生平简介和一生经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和历史事迹概括(李世民生平简介和一生经历)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在陕西武功县的一个官僚家庭,生下一个婴儿,其父李渊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济世安民”,故取名“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

你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生平吗?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

李世民军事才能卓越,助父统一中国;在位期间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冗员;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开创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早年经历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7] 。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晋阳起兵公元617年(义宁元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七年级下册历史唐太宗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唐太宗简介

七年级下册历史唐太宗简介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

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

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

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唐太宗生平介绍: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位期间,其对唐朝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爱好文学与书法,并有墨宝传世。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

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早年经历唐太宗李世民,据唐朝史籍记载:太宗皇帝是开皇十八年12月戊午(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二子。

隋朝末年乱世,李渊和李世民父子趁势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兴建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个人生平介绍PPT

唐太宗李世民个人生平介绍PPT

开 创 中 国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贞 观 之 治 ·唐 太 宗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TOP-PPT
20XX.X.X
从谏如流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 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 和风格。
政治 举措
河清海晏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 Nhomakorabea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 不拾遗。
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 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 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 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 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 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开 创 中 国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贞 观 之 治 ·唐 太 宗
总评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 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 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 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 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仪鸾殿早秋》 《秋日斅庾信体》 《赋得白日半西山》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开 创 中 国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贞 观 之 治 ·唐 太 宗
PART 04 历史评价

李世民的简介

李世民的简介

李世民的简介1. 引言李世民(598年-649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的时间是626年至649年,被誉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2. 早年生活李世民于598年出生在隋朝末年的一个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是隋朝的功臣李渊。

李世民自小聪明机智,喜欢读书和学习军事策略。

在李渊发动玄武门之变推翻隋朝后,李世民开始参与政务,对治国理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3. 登基与统一江山在李渊去世后,李世民继承了父亲的大业,成为了唐朝的皇帝。

他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废除官僚贵族特权、推行科举制度、改革军队以及修建水利工程等。

这些政策增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使得唐朝逐渐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帝国。

4. 内政与外交李世民在内政方面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组织编纂了《隋书》和《唐书》,对历史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他还积极开展各种改革,包括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优化税收制度,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通商贸易的推广等。

在外交方面,李世民致力于扩大领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保持着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5. 儒学与佛教李世民对于儒学和佛教都有极高的重视。

他鼓励儒学的研究和传承,以儒家思想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倡导礼乐之风。

同时,李世民也对佛教非常包容,许多佛教寺庙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建设和发展,使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6. 李世民的后期统治李世民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统治逐渐出现了问题。

他先后发生了两次儿子之争,分别是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次子李元吉之间的夺嫡之争,以及李治与李世民的四子李显之间的夺嫡之争。

这两次夺嫡事件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内乱,给后世留下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7. 逝世与评价李世民于649年去世,享年52岁。

他被后人称为“圣武皇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他的治理将国家带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

你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生平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

李世民军事才能卓越,助父统一中国;在位期间灭东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扩充教育机构,笼络国家人才;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官冗员;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开创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早年经历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

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7] 。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的军队,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父亲李渊出任晋阳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晋阳起兵公元617年(义宁元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是为晋阳起兵。

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简介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简介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太子李建成的胞弟,母亲窦氏是北周的贵族。

李世民少年时期便从军,曾在雁门关救过被围困的隋炀帝杨广,后又跟随父亲李渊多次出征。

公元617年,隋炀帝滥用民力引起民怨,各地起兵反隋,李世民亦鼓动李渊发动了晋阳起兵,攻入长安,灭隋朝,次年,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秦王,任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等职位。

唐朝建立后,全国尚未统一,李世民经常出征,消灭了各个割据势力,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全国上下积攒了一定的威望。

公元621年,李渊封其为天策上将,仅在皇帝与太子之下。

李世民的战功与威望远远超过了兄长太子李建成,使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联合齐王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并设计想要伏杀他。

晋阳起兵时,李渊曾答应过李世民,事成之后要立他为太子,但后来立的却是李建成,又加上李建成的排挤,李世民于是先发制人,于公元626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诛其子嗣。

同年,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禅位于他,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在位年间,励精图治,以民为本,提倡节俭,减轻徭役赋税,复兴文教,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公元649年,李世民患病,次年,在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去世,葬于昭陵。

死后其九子李治即位,为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几岁登基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公元626年登基为皇帝,这一年他28岁。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渊得知李建成和李元吉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

三天之后,李渊下令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过了几天后,李渊表示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改国号为贞观,期间治理国家的政策,被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唐高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任用贤能,安定国内外环境,促进唐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简介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在位年间,励精图治,以民为本,提倡节俭,减轻徭役赋税,复兴文教,使社会逐渐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唐太宗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

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

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且主张以文治天下。

作为一代君王,能任人唯贤,多次听取谏官魏征的逆耳忠言,并作出相应的改变,这些使得唐朝能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唐朝在当时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也正是因为他的勤政爱民,不懈努力。

唐朝民俗开化,经济繁荣,是当时各民族的大熔炉,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便是当时的社会现象的写照。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了23年,他在位的时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但确是历代皇帝中贡献最大的。

他在位期间朝堂上下都是一派和乐。

玄武兵变,历史沧桑,一将终成万骨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终归来得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在位时所作出的政绩。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瘫痪在床上,最终在终南山上驾崩,安葬在昭陵,庙号为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追封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其创下的大唐盛世也为后人所称道。

唐太宗李世民试赂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圣君,他在位时,国运昌盛,开启了唐朝最繁华盛世时期,当然明君治天下,自然少不了一批优秀大臣辅佐,而唐太宗对大臣也是要求苛刻。

唐太宗试赂指的是唐太宗对臣子是否收受贿赂的一种试探。

唐太宗性格还是有些多疑的,而且极为讨厌大臣不忠,厌恶官员收受贿赂,不过大臣要收贿赂,也不怎么可能给他知道,为了探查官员有无收受贿赂毛病,唐太宗想了一个法子,派出身边亲信,扮成贿赂的人,去给官员送礼。

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142]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

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

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

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

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唐太宗李世民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介绍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享谥太宗,谥号“文德”,是唐太宗李治(李世民父亲)皇位继承者,是改革开放以及治理罗马帝国的重要杰出统治者。

一、李世民生平1.出生595年,乾元十五载,贞观七年,李世民出生于河南大历。

2.立位605年,唐太宗李治逝世,李世民9岁,李治的第四子李世民被立为继承人,被封为唐太宗。

3.统治钦定李世民继承大统,同时,太尉、大中大夫利用自己的独立特权,进行不受李世民控制的各种活动,给李世民的统治带来不少难题。

李世民一方面加强对朝廷官吏的严格监督,从而彻底重整唐朝治理秩序;另一方面对其父贞观以及太宗文绪政策的坚持和执行也大有功绩。

4.成就李世民的全面改革,使唐朝彻底重建,重新走向鼎盛。

他平定难民,加强边防和海疆等外交政策,实施“大量开垦”,增派遣粮调仓,以及海外联姻、放宽移民以及与回鹘鸿鹄关系密切等政策,促进唐朝的鼎盛发展。

在文化艺术方面,他又开办唐授群英会,倡导仁慈の学,改革唐新诗,编纂核心资料,创作文物大典,推动教育和书画等,值得称道。

二、李世民的发明和创新1.非常政论在李世民的统治时期,实行“非常政论”,直接对抗封建官僚制度,改革了官员整顿和选拔,使内政的秩序更加有序。

2.“疏录鉴旧”李世民下令实行“疏录鉴旧”,来努力求真求实,从而改善政治环境,满足百姓的需要,加强国家统治。

3.仁义礼智信这一政策重视仁义、礼仪、智慧和信用,对政府官员拜访、处理公共事务,重用以知识、仁义、礼仪、信用为核心,以提高社会心理从而建立起一套秩序稳定的政治制度。

4.党廷合一政策李世民采纳宋、辽、金的精华,改进汉唐礼仪,制定“党廷合一”政策,调节朝廷党廷的关系,促进新道德、新文化的传播,从而实现内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5.平定天下李世民“镇压内师,平定天下”,让唐朝受到中外尊敬,有力地把战火普遍带到全国各地,使唐朝活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的大唐明主

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的大唐明主

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的大唐明主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唐朝历史上繁荣昌盛的“贞观之治”新时代,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隋末,天下大乱。

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李渊,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

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

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义宁二年(618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

三月,隋炀帝被杀。

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

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

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

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举子薛仁杲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621年)又打败窦建德,消灭夏政权;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郑随之灭亡,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

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皇位继承权的斗争。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

次年(627年)改元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简介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秦王李世民简介导语:姓名:李世民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逝世日期:公元649年姓名:李世民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职业:皇帝、军事家、政治家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年号:贞观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

生平介绍: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

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位期间,其对唐朝的建立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爱好文学与书法,并有墨宝传世。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最终统一中国。

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

李世民即位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明君。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趣谈: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太宗李世民简介李世民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导语: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

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

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

后来,晋升为秦王,李世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先后讨伐了刘武周、王世充等军阀,为建立唐朝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与李世民相关的大事件之一就是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听从手下谋士的意见,在玄武门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一网打尽。

后来,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玄武门之变爆发不久之后,唐高祖就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逐步走向开明。

李世民登基后,在处理政事问题上悉心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贞观年间,因为李世民虚心纳谏,劝课农桑等措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内外一片安定祥和。

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治理边疆问题上,李世民设立安西四镇,保障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得到了百姓们的称颂。

李世民开启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兄弟最后结局如何
生活常识分享。

李世民简介_李世民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李世民简介_李世民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李世民李世民李世民(599.1.23—649.7.10),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一说狄道(今甘肃临挑),一说赵郡(治今河北赵县),史称唐太宗,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次子。

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

自幼习武,善骑射,尚武略,临机果断。

隋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10万骑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世民应募从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往救援,提出虚张军容,昼引旌旗数十里,夜以钲鼓相应的疑兵计。

时值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今忻县北),迫使突厥始毕可汗解围而去。

十三年,隋末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各地豪强割据郡县,隋王朝土崩瓦解,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乘机起兵,世民积极参与谋划,起了重要作用。

六月,与其兄建成率兵攻西河(治今汾阳),首战获胜,促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

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于七月随李渊自太原(今太原西南)南下。

途中李渊一度动摇,欲还师更图后举。

世民坚决主张继续进军,提出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的方略。

八月,进攻霍邑(今霍州),先率轻骑至城下,诱隋守将宋老生出战,继而率骑猛冲其侧背,配合李渊、建成正面攻击,斩宋老生,克其城。

九月,军至河东(郡治今永济西南),力主急速进军长安(今西安),遂奉命率前军西渡黄河,顺利占领渭河以北地区,各大族豪强纷至军门投效,数支农民起义军亦来归附,兵力迅速发展至13万人。

十一月,会诸军攻克长安。

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

世民被封为秦国公。

十二月,率兵大破陇右割据势力薛举所部10万人于扶风(今陕西凤翔)。

次年正月,任右元帅,与左元帅李建成督诸军十余万人,趋东都洛阳。

四月,进抵洛阳,遣使招谕,守军不应。

世民认为关中新定,尚未巩固,悬军出战,虽能夺取东都,也难固守,遂引军还。

料定隋军将乘机追击,即设伏于途,大破隋将段达追兵,置新安、宜阳二郡(治今河南新安东、宜阳西)而还。

唐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六月,李世民拜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秦王。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公元598年1月28日出生,在649年7月10日去世。

他在唐高祖的儿子中排名第二。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李世民是唐高祖的儿子,唐高祖去世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新任继承者,即为唐太宗。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卒于公元649年,共享年五十二岁。

李世民在青年时期就跟随父亲李渊从军,曾经率领军队到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后来,父亲李渊带兵起义,李世民帮助父亲打天下,唐朝建立之后,李渊封他为尚书令等职。

后来,晋升为秦王,李世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先后讨伐了刘武周、王世充等军阀,为建立唐朝统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上,与李世民相关的大事件之一就是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听从手下谋士的意见,在玄武门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一网打尽。

后来,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玄武门之变爆发不久之后,唐高祖就禅位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在他的治理下,唐朝的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逐步走向开明。

李世民登基后,在处理政事问题上悉心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贞观年间,因为李世民虚心纳谏,劝课农桑等措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内外一片安定祥和。

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治理边疆问题上,李世民设立安西四镇,保障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得到了百姓们的称颂。

李世民开启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怎么死的根据《旧唐书·郝处俊传》和《旧唐书·郝处俊传》记载,李世民去世是因为服用了大量的丹药所致。

李世民早年间,对道士练造丹药一说持批判态度,并且鄙夷秦始皇四处求仙的做法。

李世民晚年后,为了身体康健,也像其他的帝王一样,四处找寻长生不老之术,寻求丹药。

公元642年,唐太宗多次在外狩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足以证明李世民的强迫体格。

李世民

李世民
唐太宗,名叫李世民(599 年—649年 )在位23年(627- 649)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 一名唐太宗,名叫军事家。唐太 宗在位23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为后 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人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据唐朝史记记载:太宗皇帝是开皇十 八年12月戊午(公元599年1月23日)出生于陕西武功别馆 (今陕西省武功县),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隋 末乱世,李渊和李世民[5]父子趁势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起兵,兴建唐朝。 • 6月,与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阳),首战获 胜,促使李渊决意西向关中。李世民任右领军大都督,统 右三军,封敦煌郡公。7以光禄大夫、大将军、太尉唐公 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 进封唐王,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公。 • 义宁二年三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封辅祭国公。 • 618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唐,唐王李渊即皇帝 位,改国号为大唐,改元武德。武德元年,以世民为尚书 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武德四年被封为天策上将。 •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4日(626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原起兵 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 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太子李 建成随即联合三弟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 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李建成曾经下毒害李世民。武德九年,突厥犯边,李建成 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 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李世民。太子府率更丞 王晊把这一密议告诉了秦王。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 一战,先发制人。抢先一步杀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8]齐王 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3天后(癸 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 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2个月后李渊退位,李 世民登基。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 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 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 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简介李世民简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

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代表作品:《赠萧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全文古诗如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翻译】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过旧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还陕述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翻译】《经破薛举战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

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

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

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饮马长城窟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李世民个人简历

李世民个人简历

李世民个人简历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 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 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考:(从文景之治,到光武中兴,到贞观 之治)为什么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大多出现 在王朝统治初年?
1.客观上:长期战乱后,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统治不稳,要求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以诚相待,
-----唐太宗
民族融合• 请问:1、反映唐太宗怎样
的民族思想?
• 2、唐太宗是怎样处理不同 的民族关系的?
体会唐太宗——民族政策魅力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1、武力征服:“战而后和”
2、设置机构:羁縻唐府州朝和的安西民都族护府政策具有 3、册封:册封一些多少数样民性族首和领灵为“活可性汗”、“郡王”
4、采取和亲政策
影响:1、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矛盾的缓和 2、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3、扩大—了疆—域以,诚利于相统待一,多民民族族国融家合的
巩固和发展。
《步辇图》邮票
《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表现了吐蕃使者禄东赞 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 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 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
的 表
思想文化: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
现 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
对外政策: 实行开放的政策,加强中外联系
概括唐太宗——治国之道
二、治国之道
1、用人:知人善任,重用贤能 2、以民为本,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爱惜百姓
3、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崇儒尊孔 4、实行华夷如一的治国策略。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贞观政要》卷一 从材料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
(结合教材,概括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
二、贞观之治
1、用人: 选贤任能、克己纳谏
政治: 2、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
1
、 贞
经济: “存百姓” 修养生息、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之 法律: 制定《唐律》,慎用刑法

魏征
2)广开言路,克己纳谏
以_铜__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史___为镜,可以知兴替;以_人__
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 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征殂逝, 遂亡一镜矣。
魏征死后,唐太宗还去凌 烟阁,对着魏征的画像做 诗一首:“劲条逢霜摧美 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 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 无夏人。”
体会唐太宗——治国魅力
以民为本,慎用刑法
•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 《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 款。
• 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 唐
百日执行。
律 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 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 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 他在位时,添筑学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2260 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 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 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
经济上:以德化民,民惟邦本
“天与子民者有休道养则生人息推而:为主,
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劝课农桑 不夺农时 “为行君均之田道制,必租须庸先调存百制姓。” “凡轻事徭皆薄须赋务本戒,奢国从以简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 ……今省徭赋,不夺其时”
体会唐太宗——治国魅力
贞观元年,关中大饥,斗米值绢一匹,二年天下 蝗,三年大水,太宗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 未尝磋怨。
⑷日本、朝鲜积极学习唐朝文化 [日本:大化改新646 ] 形成唐文化圈
影响:大大增强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物产交换、技艺交流) (辨证认识:外来文化有力影响唐,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具强大辐射 作用)
• 1、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 “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促 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 了鼎盛时期。
•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 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 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主观上: A.吸收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避免重蹈覆辙 B.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2)客观上: A.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社会经济发 展创造了条件 B.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 动力 C.科技的发展 D.稳定的社会环境
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 史作用。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 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 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 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 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 此皆古昔未有也”。
体会唐太宗——治国魅力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 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 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 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 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 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 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2.主观上:统治者吸收前朝灭亡教训,看到 人民群众力量,迫使他对生产关系进行部分 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如 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等。)
体会唐太宗——治国魅力
政治上:1)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内举不避亲 用人不问出身
外举不避仇 用人扬长避短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用今人所原任用则,必须德以才德兼行、备学识为本。”
及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 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 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 路焉。
——《贞观政要》
马牛布野,粮价低廉
体会唐太宗——治国魅力
唐太宗曾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
《贞观律》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徒-----死刑
唐蕃会盟碑
大昭寺
玄奘取经
体会唐太宗——对外政策魅力
外交思想:
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 友好 的态度; 对中外文化采取 开放 的政策; 对外来文化采取 兼收并蓄的方针;
阅读教材,列举唐太宗时, 中外交往的有关史实。
中外文化交流概况:
⑴设立专门机构: 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⑵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等,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 ⑶外来宗教传入:佛教西来与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三册第124页
西 安 大 雁 塔
皇榜(金榜)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十 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 名天下知” 唐朝统治 者一般要组织新科进士, 在京城长安参加曲江国 宴,并在雁塔题名.
回纥

突厥

吐蕃
唐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诏
体会唐太宗——民族政策魅力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 皆依朕如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