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笔记一、人体解剖学基础1.骨骼系统:主要分为颅骨、脊柱、胸骨和四肢骨。
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例如,颅骨保护大脑,脊柱支撑身体,胸骨和肋骨保护心肺,四肢骨则支持运动。
2.肌肉系统:人体的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骨骼肌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心肌则分布在心脏,负责心脏的收缩;平滑肌则分布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负责维持内脏的正常功能。
3.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血管则负责输送血液,血液则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氧气,为身体各部分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4.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气管等,负责将空气吸入肺部;肺则负责氧气的交换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5.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分,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
6.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保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7.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元等部分,负责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和感知外部刺激。
二、生理学基础1.细胞生理: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基础。
2.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和机制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3.呼吸生理:呼吸系统通过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来维持人体的气体交换。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4.消化生理: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可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能量需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5.排泄生理:泌尿系统通过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来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和水平衡。
了解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人体的8大系统特点及作用
人体的8大系统特点及作用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负责食物的摄取和消化,使我们获得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气体交换地有两处,一是外界与呼吸器官如肺、腮的气体交换,成肺呼吸或腮呼吸(或外呼吸)。
另一处由血液和组织液与机体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内呼吸)。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为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宫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骨的表层致密而坚硬,叫骨密质;骨的内部呈蜂窝状,叫骨松质;骨中的空腔叫部分叫骨髓腔,中央充满骨髓。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为造血器官。
随着年龄增长,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变成黄骨髓。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其主要功能为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生物课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
生物课人体器官结构与功能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这是我们理解人体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和肺部等。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它通过细小的毛细血管和黏液分泌物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最重要的器官,它通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的循环。
血液通过动脉和静脉在全身循环,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和器官,而静脉则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系统,它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分解为营养物质,以供身体吸收利用。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
口腔是消化的起始点,它通过咀嚼和混合唾液将食物破碎成小块。
食道将食物运送到胃部,胃部通过酸性消化液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颗粒。
肠道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它通过肠道壁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以便身体吸收。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系统,它负责协调和调节各个器官的活动。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控制思维、感觉和运动等活动。
脊髓是大脑与周围神经的连接通道,它传递神经信号。
周围神经通过传递神经信号将身体各个部分与大脑连接起来,以实现身体的运动和感觉。
除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之外,人体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的器官,如肾脏、肝脏、胰腺、甲状腺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作。
总结起来,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配合的,各个器官之间通过神经和血液系统实现信息和物质的传递。
血液循环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血液循环系统的调节与平衡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复杂而精确的系统,负责输送营养物质、氧气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到细胞,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排泄器官,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和正常功能,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和反馈调控系统。
本文将探讨血液循环系统的调节和平衡。
1. 血压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对血管壁的压力。
血压的调节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
当血压下降时,感受器会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触发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从而增加血压。
当血压升高时,感受器则会减少神经信号,使得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以降低血压。
2. 血液成分调节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这些成分的数量和比例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血液正常运输和免疫功能。
调节血液成分的机制包括造血调节、细胞破坏和血小板释放等。
当身体需要更多红细胞时,造血系统会释放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
相反,当身体过多红细胞时,会释放抑制红细胞生成的激素来维持平衡。
3. pH值调节血液的pH值是指血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7.35-7.45。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当血液过酸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出二氧化碳的量,从而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
肾脏则通过排泄酸性物质和重新吸收碱性物质来维持血液的碱性平衡。
4. 温度调节血液循环系统还参与身体的温度调节。
当体温过高时,血液会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和排汗来散热。
心脏也会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以促进体温的下降。
相反,当体温过低时,血液会通过收缩皮肤血管和肌肉颤抖来生成热量,同时减少散热和降低血液流速。
5. 水分平衡血液循环系统还与水分的平衡有关。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以保持水分的平衡。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产生,同时向血液中重新吸收更多的水分。
相反,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肾脏则增加尿液的产生,以排除多余的水分。
血液循环系统的调节与平衡是人体保持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关键。
人体八大系统
人体八大系统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
1.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约占成体重的60%。
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起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和维持人体基本形态的作用。
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收缩和舒张,收缩时,以关节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
骨和关节是运动系统的被动部分,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动部分。
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3.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是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
它的分泌物被称为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4. 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体液(细胞内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从人体形成心脏以后血液循环系统分为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最终经肺、肾排出体外。
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组成)和肺。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6. 消化系统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和称为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负责食物的摄取和消化,使我们获得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
消化摄食有关的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人体八大系统
人体系统组成
01 基本介绍
目录
02 消化系统
03 神经系统
04 呼吸系统
05 血液循9 生殖系统
08 泌尿系统 010 总结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 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的总称。 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和维持第二性征。 人体生殖系统有男性和女性两类。按生殖器所在部位,又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
总结
多细胞生物体内许多器官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基本生理功能,这些器官,就组成了一个系统。 人和高等动物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 经系统。以上系统构成了人体和动物体,并且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整个 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以保证生物体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 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 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衰 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此外,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
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身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身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一种复杂的调节系统,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构成。
神经系统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传递,对身体各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神经系统对呼吸系统的调节作用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维持机体气体交换的平衡。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肺部的呼吸中枢和呼吸肌肉的收缩来控制呼吸。
当体内需要更多氧气时,神经系统会加快肺部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促使肺部更快、更深的吸入氧气。
相反,当体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神经系统会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促使肺部呼吸减慢,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
二、神经系统对循环系统的调节作用循环系统是血液运输和供应养分的重要系统,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脏的跳动和血管的收缩来控制血液的流动。
当身体活动增加时,神经系统会刺激心脏加快跳动,同时通过收缩血管增加血液的流动速度,以满足身体更多养分的需求。
当身体休息时,神经系统会减慢心脏跳动的频率,并放松血管的收缩,以保持血液循环的平稳。
三、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作用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从而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和分泌来控制消化过程。
当食物进入胃部时,神经系统会刺激胃肌收缩,促进胃液的分泌,加速食物的消化。
当食物通过胃肠道向下运动时,神经系统会促使肠道的蠕动加快,以增加食物的吸收和排泄废物的速度。
四、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负责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对内分泌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够促使垂体释放相应的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等,调节人体内分泌的平衡。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对身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非常重要。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体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生理状态下保持平衡,从而保障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的生活。
人体的基础知识
人体的基础知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多个器官和组织构成。
了解人体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体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的组成、器官系统、细胞和组织、生理和病理等方面。
一、人体的组成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的,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的器官组成的。
人体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胃、肾等。
二、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
这些系统相互作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一个肌肉泵,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从身体排出。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组成。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吸收到体内,同时将废物排出体外。
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将废物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和神经末梢组成。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包括感觉、运动、思考和情感等。
6.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包括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长、代谢和生殖等功能。
免疫系统由淋巴组织、淋巴管和淋巴器官组成。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8. 骨骼肌肉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肌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使身体能够运动。
三、细胞和组织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
人体系统的组织和功能
认识人体的八大系统的组织和功能2008-06-01 07:06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是: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作用分别是: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具有运动、支持、保护功能。
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2、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
淋巴系统是一个遍布全身的网状的液体系统,由扁桃体、脾脏、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
它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并加以消灭,以阻止感染蔓延。
淋巴液的循环是靠细胞间的压力、肌肉的张缩或呼吸来实现循环过程。
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消化食物,吸取营养物质,排出糟粕。
所以消化作用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组成。
消化管的运动起着接受食物,将食物磨碎、搅拌,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断向肛门方向推送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物理性(机械性)消化。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肠腺等,分泌各种消化液,其中主要含有各种消化酶,将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成为可吸收的物质,这种作用称为化学性消化。
4、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吐故纳新。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所组成的运送气体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即在呼吸肌的作用下,引起胸腔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
5、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人体九大系统
人体共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神经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冲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冲动,效应器。
2、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
它的分泌物称激素。
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3、免疫系统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以及免疫分子(抗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为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体外。
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各级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
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心血管系统是指人体的心脏、血管及相关器官组成的一个重要系统,是身体各部分的血液循环、生命活动等的基础。
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有密切关系,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心血管系统的运作,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医学界的热点话题。
一、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体内生命活动的中央控制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脑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器官的一个自治控制系统。
而脑神经系统则通过头颈部的神经传递信号来调节某些部位的器官活动。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供氧和营养物质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一个自主收缩的肌肉组织,除了直接控制身体的血液循环外,还可以根据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而适应性地改变其收缩力度和心率。
血管则是连接和输送心脏和身体各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调节网络。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促进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度增强、血管收缩等生理反应,以适应人体应激反应和运动状态;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释放乙酰胆碱来促进心率放缓、心脏收缩力度降低、血管扩张等反应,维持人体的平静状态和消化、休息等生理功能。
二、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失调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调节需要一系列神经传递和生化反应。
例如,交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释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够与心脏和血管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神经传递释放乙酰胆碱,通过与心脏和血管受体结合,引起心率减缓、血管扩张、血压降低等反应。
然而,人体在面对各种压力和环境变化时,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容易出现失调。
例如,长期的应激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会过度兴奋,导致心率过快、收缩力过强、血管持续收缩,造成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说明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肝脏、胰腺、大肠、小肠、直肠、肛门呼吸系统:鼻、喉、气管、肺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生殖系统:女{输卵管、膀胱、尿道、外阴、卵巢、子宫、阴道}男{}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内分泌系统: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胰岛)、卵巢、睾丸消化系统主要靠食道和胃部神经系统主要靠很多个神经元和脑部呼吸系统主要靠气管和肺部循环系统主要靠血管和心脏运动系统主要靠骨骼和脑部内分泌系统主要靠一些腺泌尿系统主要靠肾和输尿管和膀胱及尿道生殖系统主要靠生殖器和一些与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而免疫系统没有主要的执行器官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需要所有系统的协同工作才能够正常运作8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系统(俗话说的好身体好免疫力才强)而免疫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8大系统(很显然免疫力差对人体的发育和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人体共八大系统,这样说来,皮肤不属于任何系统,比如,皮肤中的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皮肤中汗腺属于内分泌系统……但是按照现代解剖学来看,有专门的“皮肤系统”具体如下传统:消化系统: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管]、肝、胆、胰等组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生殖系统:男的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及附属腺体以及阴囊阴茎组成女的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外阴组成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由颅脑和椎管内的脑和脊髓及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按现时解剖学的学说,人体可以分为以下10个系统,分别是:皮肤系统:由皮肤、毛发、指甲/趾甲、汗腺及皮脂腺所组成,覆盖体表的器官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之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相互影响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相互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两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它们紧密相连,彼此相互影响。
血液循环通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各个部分,同时清除废物和二氧化碳,起到供给和净化的作用。
而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各种功能,确保人体正常运作。
本文将探讨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关机制。
一、血液循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 供氧供养:血液循环通过输送含氧的血液到大脑和其他神经组织,确保其正常运作。
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量很高,缺氧会导致脑功能受损。
因此,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 营养供给:血液中携带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
血液循环通过输送这些营养物质到神经组织,维持其正常功能。
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导致神经细胞退化和功能下降。
3. 温度调节:血液循环还参与了身体的温度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对于体温的感知和调控起着关键作用,而血液的循环可以通过调节血流量和热交换来维持体温的平衡。
这种相互作用保证了神经系统在适宜的温度下正常工作。
4. 毒素清除:血液循环还负责清除神经系统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和其他毒素。
神经元的正常代谢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自由基等,它们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血液通过运输这些废物到肝脏和肾脏等器官进行排泄,减少了神经系统的损伤。
二、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的影响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影响血压和血液循环。
交感神经的兴奋会使心脏加快收缩,血压升高,血液流速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则具有相反的效果。
2. 血液凝固与止血机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激活凝血因子和释放止血因子来影响血液的凝固和止血机制。
在受伤时,神经系统能迅速传递信号激活血小板和血管收缩,促使血液凝结和血管收缩,从而控制出血。
3. 血管舒缩:神经系统能够通过影响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来调节血液的分配。
血液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血液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血液和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两个重要的生理系统。
血液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各种生理活动。
尽管它们看似是独立的系统,但实际上,在人体内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1. 血液的供氧作用神经系统对于正常的功能活动是极其关键的。
神经细胞需要大量的氧气来合成能量并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而血液通过供氧的作用,确保了神经细胞的正常运作。
毛细血管将含氧的血液输送至神经组织,提供给神经细胞所需的氧气。
2. 血液的营养支持除供应氧气外,血液还通过血液循环向神经系统输送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质和维生素等。
这些营养物质为神经细胞提供了合成物质和能量的来源,维持了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3. 血液的废弃物清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会产生废弃物,例如二氧化碳和乳酸等。
血液通过运输这些废物到肺脏和肾脏进行排除,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环境。
如果废弃物无法及时清除,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4. 血脑屏障的保护血液脑屏障是一种重要的生理屏障,它由脑微血管壁上的特殊细胞组成。
该屏障可以阻止大部分外界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进入脑组织,起到了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
血脑屏障同时也限制了部分药物的进入,对于维持脑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5. 神经调节对血液循环的影响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影响血液循环。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血液的分配和供应。
当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时,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整血管的收缩程度提高血液流量,以满足组织的需求。
综上所述,血液和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血液通过供氧、营养支持和废物清除等方式为神经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同时,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作用对血液循环进行调控,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两个系统共同协作,保证了人体的正常运作和健康。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在人体内,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循环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荷尔蒙等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而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各种功能。
两者密切合作,确保人体能够正常运作。
一、血液循环对神经组织的供氧和营养物质输送血液循环通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为神经组织提供必要的养分和能量。
在呼吸过程中,氧气通过肺部吸入到血液中,然后通过动脉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神经组织中。
氧气的供应对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氧可能导致脑细胞缺氧和功能障碍。
同时,血液循环还负责将营养物质输送到神经组织中。
葡萄糖是神经组织的主要能源之一,它通过血液被输送到脑部和神经细胞中,为其提供能量。
其他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也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神经组织中,维持其正常的功能和代谢。
二、神经系统的调控对血液循环的影响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对血液循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二者对血管平滑肌的调控起着相反的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神经传递物质,可以引起血管收缩,使得血流量减少。
这种机制可以在应急情况下,让更多的血液流向重要脏器,如心脏和肌肉,以准备进行战斗或逃跑。
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传递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
这对于调节血压和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例如,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保证心脏正常工作。
三、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相互作用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还通过免疫调节相互作用,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而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感染部位,清除病原体和废弃物。
神经系统则通过神经递质的调节,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动。
研究表明,压力可以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而放松和愉快的状态则有助于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两个重要的生理系统,其协调作用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器官和细胞,同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脏排出体外。
而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信息,调节器官和细胞的功能活动。
下面将重点探讨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
一、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的调控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进行调控,其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使心脏收缩增强,血管收缩,增加心脏排血量和血压。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放松,血管扩张,降低心脏排血量和血压。
这两个系统的平衡协调,维持了血液循环的稳定性。
二、血液循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血液循环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首先,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缺氧和血流不足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其次,血液循环通过携带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清除了大脑细胞产生的废物,保持了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最后,血液循环还通过调节体温和血糖水平等因素,对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影响。
三、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调节机制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调节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的。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皮层控制着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向对血液循环进行调节。
此外,身体内的化学感受器,如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气体感受器等,也能感知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动态平衡。
四、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的重要性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如果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失调,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和功能障碍。
例如,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持续性高血压,或副交感神经功能不足导致心律失常等。
另外,血液循环的不良状态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如脑梗死和缺氧导致的认知障碍等。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
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的协调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系统,它们紧密地协调工作,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血液循环通过心脏泵血、血管传输和组织供氧,而神经系统则负责传递电信号以控制和调节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这两个系统共同参与协调机体的生理过程,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液循环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在协调机体功能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I. 神经调节血压与心率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对血压和心率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系统会促使心脏收缩力增加,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而副交感神经则会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这种神经调节可以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以确保组织和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II. 血管神经调控血管自主神经是调节血管张力的关键。
交感神经能够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管收缩,而副交感神经则能够使平滑肌松弛,导致血管扩张。
通过这种协调作用,神经系统能够调节血管阻力,影响血液流动和血压。
此外,神经系统还能通过释放内源性物质,如缩血管素和扩血管素,进一步调节血管的直径和血流量。
III. 神经调节呼吸与循环的协调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在机体中紧密联系。
神经系统通过传递神经信号,调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的活动,确保呼吸和循环的协调性。
例如,当呼吸系统感知到身体需要更多氧气时,中枢神经系统将刺激心脏加快跳动并增加呼吸频率,以增加氧气输送到组织和器官。
IV. 血液循环与体温调节神经系统参与调节体温的过程中,与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当体温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控制血管的扩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以促进散热。
同时,神经系统还会调节出汗的分泌量,通过蒸发作用降低体温。
这一过程中,血液的循环和供氧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热量传递到皮肤和周围环境。
V. 血液循环与消化系统的协调与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一样,血液循环也在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人体进行消化时,胃肠道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帮助吸收和分解食物。
人体功能学
人体功能学人体功能学是研究人类身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等。
人体功能学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揭示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心脏泵血,将氧、营养物质和其他生物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负责人体的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一部分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循环,供给全身各个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咀嚼,混合唾液,然后经过食道进入胃,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
然后食物进入小肠,在小肠内继续消化,并吸收肠道中的养分。
剩余的废物经过大肠进入直肠,并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的神经组织组成。
大脑负责智力和意识活动,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周围的神经组织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全身各个部位。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等功能。
内分泌系统由多个内分泌腺组成,包括松果体、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
这些腺体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将其传递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调节各个系统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性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关节和支持组织组成。
骨骼提供人体的结构支持,肌肉通过收缩和伸展实现人体的运动,关节连接骨骼,使身体在不同方向上具备运动能力。
运动系统保持人体的姿势稳定,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活动。
总之,人体功能学研究的是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对人体的正常功能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为人体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贫血: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2.缺铁性贫血(DA):是指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指有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障碍,导致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的贫血性疾病。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A):是指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最常见的一种
5.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由多种病因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导致机体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微循环障碍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6.淋巴瘤:是指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7.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对病人进行全身照射,化疗和免疫抑制预处理后,将正常供体或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经血管输注给病人,使之建立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其他
1.贫血的分类:根据病因与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
过多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根据红细胞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贫血的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系统(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耳鸣等);皮肤
粘膜苍白是贫血共同和最突出的体征;呼吸系统常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循环系统常表现为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加重;消化系统常表现为食欲减低,厌食,恶心,胃肠胀气,腹泻或便秘;泌尿生殖系统常表现为多尿,尿比重低,轻度蛋白尿和肾功能障碍,男性性功能减退和女性月经失调。
3.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的原发表现,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一般
贫血的共有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气促等;特有表现为组织缺铁表现和神经,精神系统异常。
4.铁剂治疗的护理:应餐后服用,避免空腹服药:避免同谷类,茶和咖啡一起
服用:需使用吸管,将药液吸至舌根部咽下,再喝温开水并漱口;应告知病人服用铁剂后大便会变成黑色:铁剂治疗一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服药5—10天出现高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可作为有效的指标;注射时不选择皮肤暴露部位,抽取药液后应更换注射针头,采取留空气注射法进行注射;
注射铁剂时应采用深部肌内注射法,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首次注射右旋糖酐铁应用50ml的试验剂量,并备好急救药品。
1小时候无过敏反应可按医嘱给予注射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为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骨,关节疼痛,贫血
6.再障的临床表现与全血细胞减少有关,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
多无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7.再障的治疗:支持疗法(加强保护措施,预防感染;对症治疗);针对不同
发病机制的治疗(免疫抑制药,促进骨髓造血)
8.再障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消毒
室内空气及物品,限制探视人数;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用药的护理;知道病人避免接触与再障发病相关的药物和理化物质。
9.IT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10.ITP在急性发作期血小板常低于20×10*9/L,慢性型常为50×10*9/L.80%以
上的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阳性。
11.ITP的治疗: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脾切除,可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及
消除血小板的破坏;免疫抑制剂;急症的处理
12.ITP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的饮
食;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损伤出血,注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13.DIC的临床表现为出血(最常见症状),低血压,休克或微循环障碍;栓塞,
与弥漫性微血栓的形成有关;溶血
14.DIC的护理措施: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抢救药物的应用和液体补充;
注意观察出血部位,范围极其严重程度;正确及时采集和送检各类标本,及时将结果报给医师;根据病人病情采取合适体位;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15.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16.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出血,几乎
所有急性白血病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17.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常见髓外复发的最主要根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
常见
18.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分为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
19.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经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
期。
大多数病人可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巨脾为最突出体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以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为主
20. 慢性白血病的治疗:羟基脲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化疗药。
21.慢性白血病的护理:心理护理;注意休息和保暖;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注意出血倾向,尤其是颅内出血;观察化疗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的护理,尤其注意预防感染。
22.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多以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为首发表现,其次是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以霍奇金病(HD)多见;发热,热型不规则,持续发热是多数HD的唯一全身症状;皮肤瘙痒,是HD的特异性表现,可为HD的唯一全身症状;酒精疼痛,病人在饮酒后20分钟病变局部发生疼痛,即为酒精疼痛,是HD特有的症状;组织器官受累,NHL远处扩散及结外侵犯较HD常见
23.淋巴瘤的治疗为化学治疗,放射治疗。
生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24.淋巴瘤的护理措施:饮食多样化,加强营养;缓解期仍要注意休息,进行适
量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个人卫生,剪短指甲,避免皮肤损伤;避免放疗病人局部皮肤受到强热或冷的刺激;放射后皮肤有发红,痒感时,及早涂油膏保护。
一.名词解释
1.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是最常见
的病因。
2.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
功能障碍
4.脑栓塞: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
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5.急性脊髓炎:为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
6.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
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能自行停止。
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其他
1.正常成人颅内压为0.78—1.76kPa,在屏力状态下压力超过1.96时,即为颅内
压增高。
常以头痛,呕吐,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多为颅腔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并超过颅内压调节代偿范围的结果,是颅内多种疾病所共用的临床综合征。
2.颅内高雅的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早期,高峰期和晚期。
3.肌力分为六级,即从0级至5级
4.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为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脑血管痉挛;急性
或亚急性脑积水;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和低钠血症。
5.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避免活动,绝对卧床休息4周,头部抬高15—30
度;减少探视,防止情绪波动,避免声光刺激,治疗和护理活动应集中进行;
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瞳孔的变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