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实验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篇一:《工程力学》教案(1)】课时计划科目:工程力学班级:教师:检查人:第页- 1 -- 2 -- 3 -课时计划科目:工程力学班级:教师:检查人:- 4 -- 5 -【篇二:工程力学教案】授课班级:10道桥1班、10道桥2班、10道桥3班、10道桥4班教学课题:绪论第一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第三节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定第四节荷载的分类与组合第五节结构计算简图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荷载的分类与组合,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计算简图的原则2、初步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3、掌握刚体、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4、掌握杆件的几何特征、刚结点和铰结点的特征教学重点: 1、刚体、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1、结构简化的几个方面2、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教学难点:支座的简化及其受力情况分析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图示法,教具:计算机多媒体作业:1、四种类型的支座(可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端支座、定向支座)简化及其受力情况分析图2、五类平面杆件结构(梁、拱、桁架、刚架、组合结构)的简化图教学过程及内容:绪论第一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一、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结构——建筑物中承受荷载并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构件——组成结构中的单个部分。
(1)杆件结构(2)板、壳结构(3)块体结构二、杆件的几何特征1、主要几何要素:横截面:是垂直杆的长度的截面。
轴线:是所有截面形心的连线。
2、分为直杆和曲杆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一、工程力学的任务1、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2、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3、合理解决安全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仅与构件的形状有关,而且与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因此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是完成材料力学的任务所必需的途径和手段。
二、对构件的三项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结构和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构件在外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力学实验教案范文
力学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的数据处理4. 常见力学实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常见力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木板、滑轮等。
2. 实验药品:无特殊要求。
3. 实验仪器: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力学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演示:演示常见力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力学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力学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 力学实验的操作步骤3. 力学实验的数据处理4. 常见力学实验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常见力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木板、滑轮等。
(完整)工程力学教案
0.1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及其工程意义工程力学是一门关于力学学科在工程上的基本应用的课程,它通过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来对工程构件进行相关的力学分析和设计,其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
本书仅包括工程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
机械运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是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工程静力学研究的是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包括对工程物体的受力分析,对作用在工程物体上的复杂力系进行简化,总结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从而找出平衡物体上所受的力与力之间的关系。
构件,是工程上的机械、设备、结构的组成元素。
材料力学是研究工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的力,这些力的分布,以及将要发生的变形,这些变形中有些在外力解除后是可以恢复的,称为弹性变形;而另一些不可恢复的变形,则称为塑性变形。
为保证工程机械和结构的正常工作,其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即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足够的强度,是保证工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断裂和过大的塑性变形。
足够的刚度,是保证工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
足够的稳定性,是保证工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失稳,即不改变其本来的平衡状态.在工程实际中,广泛地应用着工程力学的知识.例如图0—1所示的简易吊车,为了保证它能正常工作,首先需要用静力学知识分析和计算各构件所受的力,然后再应用材料力学知识,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各构件的材料和尺寸。
因此,工程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为后继专业课程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0。
2 工程力学的研究模型在工程力学中,由于工程静力学和材料力学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其工程模型也是各不相同的。
工程静力学的研究模型为刚体,即受力后理想不变形的物体。
因为大多数情形下,工程构件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很小,忽略不计也不会对构件的受力分析产生影响。
而材料力学的研究模型是变形体。
因为材料力学是通过研究物体的变形规律来对工程构件进行安全性设计,所以构件的变形是不可忽略的。
力学试验教案(共五则范文)
力学试验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力学试验教案力学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复习,做到对力学中的学生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操作,正确处理实验数据.2.进一步学习用实验处理问题的方法,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3.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4.通过对力学中学生实验的比较,知道所涉及到实验的类型.5.在掌握课本上所给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其它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理解实验的设计思想,不但要知道怎样做实验,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实验.2.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最基本要求,对学生来说也是难度较大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3.处理数据时,要有误差分析的思想,要能够定性地分析在实验中影响实验误差的条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说明:在力学中一共有八个实验是高考中要求的实验,在做实验复习时,要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理解地记住实验步骤,处理好实验数据.在实验复习中,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按照考纲中的顺序,我们一起来复习力学中所涉及的实验.[实验一] 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请一个同学把实验器材和主要实验步骤简述一下.回答:实验器材有木板、白纸、图钉、带细线的橡筋、弹簧秤等.安装好器材,如图1-8-1所示,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一端拉到O点,记下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一端拉到O点.设定力的长度单位,利用力的图示的方法分别作出分力与合力.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分力的合力.比较直接测得的合力与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在误差范围内,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例:在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如果只给一个弹簧秤能否完成这个实验?回答:可以.可先做出两个分力的方向,把两根细线向着两个分力的方向去拉,一只手直接拉线,另一只手通过弹簧秤拉线记下拉力的大小,然后把弹簧秤放到另一根线上重复实验.只要总把橡皮筋的一端拉到O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是不变的.两次拉两根线的方向都相同,两个分力的方向是不变的,两个分力的大小也是保持不变的,可用弹簧秤分别测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实验操作:用所给器材完成此实验.[实验二]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三]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这两个实验都是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我们一起复习.提问:打点计时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给出一条打好点的纸带如图1-8-2所示.回答: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把纸带跟运动物体连接在一起,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6V电源,打点的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提问:(1)怎样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在做匀变速运动?回答:把纸带上的点标上A、B、C、D、E,各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如果满足△s=s2-s1=s3-s2=s4-s3,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怎样计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个位置时的速度?利用这条纸带可计算出物体过某一点的速度,如计算B点时的速度公式为VB=(s1+s2)/2t.(3)怎样计算它的加速度?计算物体的加速度有两种方法,可以利用公式△s=at2计算,也可以用a=(VC-VB)/t计算.例:利用打点计时器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重锤下落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1-8-3所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解:可先算出B点和C点的速度VB=(0.2736-0.1900)/(2×0.02)=2.09(m/s)VC=(0.3211-0.2299)/(2×0.02)=2.28(m/s)g=(2.28-2.09)/0.02=9.50(m/s2)[实验四]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提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要证明哪两个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8-4所示.问答:通过实验要验证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样两个关系.提问:安装好实验装置后还需要做什么调整?回答:安装实验装置后首先要平衡摩擦力.把小车上装好纸带,把木板后垫高一些,在木板上轻轻向下推一下小车,小车应该做匀速运动.提问: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回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砝码的质量,打出5条纸带,记下每条纸带对应的砝码质量值;保持所挂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5条纸带,记下每条纸带对应的小车的质量值.提问:怎样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值.做出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所受外力的关系图线;做出在小车受力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小车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与自身质量的关系.例: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个同学打出了5条纸带后,测出了纸带中相邻的每五段间的距离和每条纸带对应的小车的受力情况(见表),处理数据后在图1-8-5所示的坐标中画出a-F图线.解:先根据所给的数据利用公式△s-at2算出小车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加速度值,分别为0.25m/s2、0.50m/s2、0.75m/s2、1.00m/s2、1.25m/ s2.如图1-8-6所示,在坐标系中标点后,画出图线为一条直线.说明:在实验中要平衡摩擦力,要知道摩擦力平衡不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会对a-F图线中不过原点问题的解释.在实验中要求所挂砝码的质量要远小于车的质量,如果这一条件不满足将会出现的图线的变化.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量较大,要能够正确合理地处理数据.[实验五] 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提问:两个物体在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前后的动量满足什么关系?回答:当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发生碰撞,系统在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提问:怎样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回答:实验装置如图1-8-7所示,实验中小球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出,小球在碰前和碰后的速度利用从同一高度做平抢运动的小球的飞行时间相等,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的特点,用小球在碰前和碰后的水平飞行距离表示它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利用小球的质量和飞行的水平距离来表示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关系.入射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质量,两球的半径相等.实验时先不放被碰球B,入射球A从一个确定的高度释放落在地面上的P点,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OP.再把被碰球B放在支架上,A球从同一高度释放,两球相碰后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点和N点.两球飞行的水平距离分别为OM和O′N,如果在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那么应该有关系m1OP=m1OM+m2O′N.提问:实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实验中要注意仪器的正确安装与调整,斜槽的末端一定要水平,小球的出射点应是O点的正上方,两小球相碰时应在同一个高度上.实验时,每个点应让小球落10次,取落点的中心进行测量.例:在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改变入射小球的释放高度,多次释放,测出每次的水平位移,求出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B.入射小球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上释放C.两球相碰时,两球的球心必须在同一水平高度上D.重复从同一高度释放入射小球,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将其各次落点圈在其中,取其圆心作为小球落点的平均值分析:入射小球每一次释放都应保持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在多次实验中才能使小球的初速度保持不变.两球相碰时应在同一高度上,保证两球的飞行时间相等.另外,利用画圆的方法取落点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C、D.实验操作:用所给器材完成实验. [实验六]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提问:说出画出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方法.回答: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高度上释放,从槽末端的水平槽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平抛出去.在竖直面的纸上找出小球飞行轨迹中的几个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各点,就得到了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一条抛物线.提问:怎样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回答:如图1-8-8所示,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的正方向.在曲线上读取数个点的坐标值,利例: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应选用下列各组器材中的哪一组A.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秒表、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B.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天平和秒表、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C.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千分尺和秒表、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D.铁架台、方木板、斜槽和小球、米尺和三角板、重锤和细线、白纸和图钉分析:在此实验中小球的直径较小,不需要用千分尺测量.实验中也不用测量时间,所以正确的答案应为D.[实验七]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提问:怎样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回答: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下落时的机械能守恒.如图1-8-9所示,把重锤与纸带相连,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下重锤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通过纸带测出重锤的下落高度从而算出重锤重力势能的变化,再算出重锤相应的动能,比较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提问:利用此装置还能做什么实验?回答:利用这个实验还可以计算重锤在下落时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在已知重锤质量的条件下,通过计算重锤的下落高度和重锤的即时速度,算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例:将下列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A.选取第1、2点的距离接近2mm的一条纸带,在这条纸带上选定计数点.B.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上,用附夹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C.换新纸带重复实验.D.量出从首点到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并算出各计数点的即时速度. E.比较△EK和△EP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近似相等.F.在重锤上夹持一纸带,并将它从打点计时器的复写纸下面穿过限位孔,手持纸带保持竖直方向,接通电源后,松手让重锤牵引纸带下落,得到打点的纸带.G.计算各计数点的动能增加量△EK和势能减小量△EP.答:此题正确的排序为B、F、C、A、D、G、E.[实验八]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提问:怎样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之后,可以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实验中利用米尺测出单摆的摆长,它是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让单摆以较小的角度摆动,当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记录单摆振动30至5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可以算出单摆的振动周期.代入公式g=4π2ln2/t2,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值.改变摆长测出3个g值,取平均值.例:在做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可以选用,其中正确的一组为[] A.小木球、细棉线、米尺、卡尺、秒表、铁架台等B.小木球、尼龙线、米尺、卡尺、秒表、铁架台等C.小钢球、尼龙线、米尺、卡尺、秒表、铁架台等 D.小钢球、尼龙线、米尺、秒表、铁架台等分析:做单摆的实验时,摆球应该用密度较大的球,线应该用不易伸长的线.摆长的测量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用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用米尺测出线长,也可以直接用米尺测出摆长.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为C、D.同步练习1.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1-8-10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N和______N(只需读到0.1N)(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2.图1-8-11画出了一个打点计时器,写出图中标出的各部分的名称.3.如图1-8-12所示,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在图中所画的点的中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利用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4.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要研究(1)______;(2)______ 两个关系.使用的计时工具为____;测量纸带的工具为______;实验中的研究对象为____,设它的质量为M,小桶和砂的质量为m,要求M ____m,可以认为物体受力的大小为____.5.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1-8-13所示.左图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右图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______造成的.6.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8-14所示,要求实验时所用的两个小球的半径r____,入射球的质量m1____被碰球的质量m2.在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若两球在碰撞中动量守恒,则满足关系式______(用题目和图中量表示).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1-8-15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1-8-16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kg·m/s8.如图1-8-17所示的为一个做平抛运动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在图中可以测得两段相等时间内物体的水平位移x1、x2和对应的竖直位移y1、y2,根据测得量可以表示出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8-18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J(取3位有效数字).10.如果下表中给出的是做简谐振动的物体的位移x或速度v与时刻的对应关系,T是振动周期,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若甲表示位移x,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v B.若丁表示位移x,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 C.若雨表示位移x,则甲表示相应的速度v D.若乙表示位移x,则丙表示相应的速度v11.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好后,进行了如下步骤,指出下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A.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B.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t/60.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入报告中去.参考答案1.(1)3.0N 4.0N(2)如图1-8-19所示合力F=5.0N 2.(1)振动片(2)复写纸(3)磁铁(4)线圈(5)纸带 3.2.25m/s2 4.(1)在物体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关系(2)在物体所受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打点计时器米尺小车》F=mg 5.摩擦力平衡得不够跟所挂钩码相比,小车的质量过小 6.相等大于米尺天平三角板m1OP=m2OM+m2(ON-2r)7.(1)BC DE(2)0.42kg·m/s 0.417kg·m/s9.7.62 7.56 10.AB 11.(1)摆长应该是线长加小球半径(2)T=t/29.5(3)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二篇:岩土试验力学课程论文岩土试验力学课程论文题目:岩土试验力学发展现状和前景专业:岩土工程一、岩土力学试验1.岩土力学试验概况要很好的解决岩土工程问题、防灾、治灾,必须首先进行勘察与测试、试验与分析,并利用土力学、岩石力学、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学等的理论与方法,对各类工程进行系统研究。
工程力学教案(很经典)
工程力学教案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主要问题:力系的简化;建立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本章将介绍静力学公理,工程中常见的典型约束,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静力学公理是静力学理论的基础。
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技能。
§1.1 力的概念与静力学公理一、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例如:人用手推小车,小车就从静止开始运动;落锤锻压工件时,工件就会产生变形。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使物体的机械运动发生变化,称为力的外效应;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力的内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是矢量,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N)。
二、静力学公理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
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其矢量表达式为FR =F1+F2根据公理1求合力时,通常只须画出半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如图1-2b、c所示,这样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就演变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说明】:1.FR=F1+F2表示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代数和2.两力夹角为α,用余弦定理求合力的大小,正弦定理求方向3.可分解力:(1) 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求两分力的大小(2)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大小和方向4.该公理既适用于刚体,又适用于变形体,对刚体不需两力共点公理2二力平衡公理刚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3所示。
即F1=-F2它对刚体而言是必要与充分的,但对于变形体而言却只是必要而不充分。
如图1-4所示,当绳受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拉力时可以平衡,但当受两个等值、反向、共线的压力时就不能平衡了。
二力构件:仅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构件。
工程力学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工程力学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一、概述
工程力学实验是工程学科中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本文探讨的是如何设计一门
完整的工程力学实验教程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实验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
1.熟练使用主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和工具;
2.掌握力学和材料力学相关概念和实验基本原理;
3.学会合理地设计和安排实验计划,并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4.具备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和结果报告撰写能力。
三、主要内容
本实验教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实验前学习环节
在实验前,需要学生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力学和材料力学相关原理和公式,以及实验器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或老师讲解的方式掌握这些知识。
2. 实验器材和工具的介绍
在开展实验前,需要对实验器材和工具进行详细介绍。
包括仪器的名称、型号、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器材的性能和使用要求。
1。
《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实验教学大纲讲解
《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实验教学大纲一、目的与任务1.使学员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员掌握测定理论力学性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科学作风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实验单元一:理论力学创新应用与转动惯量测定(2学时)实验1.1 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创新应用实验1.实验目的与任务①通过大量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向学生展示《理论力学》的工程意义和工程应用,开阔学生的眼界。
②通过学生对大量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的观察分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力学分析方法的掌握。
③培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锻炼他们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
2.实验原理实验以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力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验室所提供的40种左右生活中的理论力学模型,任选一样完成一篇小论文。
3.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室的静力学模型有:曲柄滚轮挤水拖把的受力分析、挖掘机部件的受力分析与求解各油缸的推力或拉力、静、动滑动摩擦引述的测定等。
运动学模型有:旋转式、往复式剃须刀的比较,曲柄框架机构与外壳振动控制的技术、推土机的机构运动与分析、不可见轴转速的测定方法等。
动力学模型有:拳击机拳击力的标定方法—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与恢复系数、振动电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质点系动量定理的演示等。
4.实验结果及要求①积极动脑、动手、观察、讨论。
②每人至少完成1篇小论文。
论文要求WORD文档,AUTOCAD绘图,字数至少1000个汉字,A4纸打印。
期末考试之前交。
③爱护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模型和实物。
实验1.2 转动惯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与任务1) 利用三线扭摆法测定水平圆盘相对圆盘中心的垂直轴的转动惯量。
2) 利用三线扭摆法测定规则几何体的转动惯量。
2.实验原理三线扭摆测定物体转动惯量所依据的理论公式:1)圆盘相对三线扭摆过圆盘中心点的垂直轴的转动惯量0JlT mgr J 22204π= 其中::圆盘的扭摆周期。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设计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设计一、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静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的学科,它是工程学科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之一。
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是工程力学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工程力学实验课程设计的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力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具体包括:•熟悉力学原理和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 实验原理本实验利用弹性力学和杆件静力学的相关原理,设计建立一组竿件简支结构,通过外加载荷对其进行测试,以得到该结构的位移、应变、拉力等相关参数,同时分析结构的稳定性,考察不同荷载下结构的变形变化规律。
3. 实验内容3.1 实验器材•测力计:量程为1kN-10kN•应变计:量程为1000μΐ-10000με•位移传感器:量程为±10mm•支架、横梁、竿件等3.2 实验步骤1.设计并建立简支结构,并安装好测力计、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等器材。
2.进行焊接和连接,制作竿件结构,并进行外加载荷的测试,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3.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绘制相关参数的变化曲线图。
4.综合分析测试数据和曲线图,测量分析结构的稳定性,计算不同荷载下的构件应力、位移、拉力等参数。
5.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4. 实验总结工程力学实验课程设计是帮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学会了工程力学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和理解了工程力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工程力学》主要讲授静力学的基本内容和轴向拉压、扭转、弯曲、应力状态理论、强度理论、压杆稳定、组合变形等主要内容,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掌握本专业技术所必备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工程力学教案,欢迎阅读。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掌握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的基本理论,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知识结构;通过揭示杆件强度、刚度等知识发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挥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工程对象中力、力矩、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
2.掌握约束的概念和各种常见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的受力图。
3.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4.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5.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的特征;掌握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变和切应变的概念。
6.掌握截面法;熟练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一维杆件)各种变形的内力(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及内力方程;掌握弯曲时的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熟练绘制内力图。
7.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的应力计算;了解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熟练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用载荷的计算。
8.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
9.掌握剪切和挤压(工程)实用计算。
10.掌握扭转时外力偶矩的换算;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切应力与变形计算;熟练进行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11.掌握纯弯曲、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弯曲正应力公式;熟练进行弯曲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斜弯曲、弯拉(压)组合变形的应力与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授课教案
《工程力学》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2)能够运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工程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3)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工程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1)力、作用点、力的分解;(2)牛顿三定律;(3)矢量、标量、坐标系。
2. 静力学:(1)平衡条件、力矩、力偶;(2)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3)摩擦力、弹力、接触力。
3. 运动学:(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2)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对运动;(3)速度、加速度、位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静力学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3)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描述。
2. 教学难点:(1)力的分解和合成;(2)摩擦力的计算;(3)曲线运动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工程力学知识;(3)实践操作法:进行实验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工程力学的图形和实例;(2)黑板:板书重要的公式和结论;(3)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和演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3)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2. 作业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力学实验专题教案
一、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力学实验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力学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2. 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3. 力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1. 引入力学实验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力学实验的的科学性。
3. 介绍力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
二、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重力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重力实验设备。
3. 培养学生对重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重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2. 重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3. 重力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讲解重力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重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2. 介绍重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
3. 引导学生进行重力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摩擦力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摩擦力实验设备。
3. 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摩擦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2. 摩擦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3. 摩擦力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讲解摩擦力实验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2. 介绍摩擦力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
3. 引导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案名称:力学实验专题教案浮力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浮力实验设备。
3. 培养学生对浮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浮力实验的基本原理。
秦立平-工程力学实验-教案
实验项目一:铸铁的拉伸与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2、观察铸铁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实验设备万能材料实验机、游标卡尺、计算机、画图仪。
三、实验原理根据国标GB228-99《金属拉伸实验方法》中的规定,进行试件的加工和测量。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常用的试件形状同实验项目一低碳钢拉伸试样。
按国标GB7314-87《金属压缩实验方法》的规定,金属的压缩试样多采用圆柱体,试样的长度L 一般为直径d 0的2.5 ~ 3.5倍,如图3所示。
试样的两端面加工应尽量光滑,以减少摩擦力对横向变形的影响。
图3金属压缩试件图 铸铁试件的拉伸图如图4,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很小,无屈服、颈缩现象,拉伸图无直线段,曲线很快达到最大拉力,试件突然断裂,断裂载荷为P b ,抗拉强度为:σb =0A P b (2-1) 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材料,由于塑性变形很小,所以尽管有端面摩擦,鼓胀效应确不明显。
而是当应力达到一定的值后,试样在与轴线大约成450~550的方向上发生破裂,其压缩曲线见图5。
用使试样破坏的最大压力值P max 除以原截面面积A 0即得铸铁抗压强度:0max A P b =σ (2-2)图4 铸铁拉伸σ-ε图图5 铸铁压缩σ-ε图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在试样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并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量最小直径来计算横截面面积A0。
2、根据铸铁的抗拉、抗压强度估计值选择实验机的示力盘,按照实验机的要求调整测力指针对“零”。
3、调整好绘图仪。
4、将试样两端涂上润滑剂后,把试样准确地放在实验机的支撑板中心处。
5、调整好实验机夹头间距,按国标GB7314-87规定中的加载速度进行加载。
6、对于铸铁压缩实验,加载到试样破坏时(可听见响声)立即停止实验,以免试样进一步被压碎和实验机发生碰撞事故。
7、按照规定将实验机复原。
五、实验记录及结果1、修正拉伸图:应该指出,绘图器所绘制的拉伸图其变形△L是整个试件的伸长,并包括试件在夹具中的滑动,试件在开始受力时在夹具中有滑动现象,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必须加以修正,即将拉伸图直线部分向下延长,使它与横坐标相交,次交点即为原点。
工程力学教案 (详细讲稿)
理论力学教案1本次讲稿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
结构是由若干构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
例如:支承渡槽槽身的排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刚架结构,如图1-1a所示;单层厂房结构由屋顶、楼板和吊车梁、柱等构件组成,如图1-1b所示。
结构受荷载作用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图1-1ab结构按其几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1)杆系结构:由杆件组成的结构。
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2)薄壁结构:由薄板或薄壳组成。
薄板或薄壳的几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小于另两个方向的尺寸。
(3)实体结构:由块体构成。
其几何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基本为同一数量级。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系结构。
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工程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以及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研究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为结构设计合理的形式,其目的是保证结构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并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使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求在受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使各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以确保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几何形状不发生发变。
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强度是指抵抗破坏的能力。
满足强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指抵抗变形的能力。
满足刚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满足稳定性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突然改变原有平衡状态,以免因变形过大而破坏。
按教学要求,工程力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静力学基础。
这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
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等刚体静力学基础理论。
(2)杆件的承载能力计算。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教案标题:工程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工程力学中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析方法;3. 能够应用工程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分类b. 力的合成与分解c. 力的平衡条件d. 力的作用点和力的矩e. 物体的静力学分析方法2. 力的分析方法a. 受力分析和自由体图b. 平面力系统的平衡条件c. 三维力系统的平衡条件d. 力的矩平衡条件e. 力的分解与合成3. 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a. 悬挂系统的平衡分析b. 斜面上物体的平衡问题c. 桥梁和支撑结构的力学分析d. 弹簧和杆件的受力分析e. 基础和土壤的力学分析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框架。
2.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等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工程力学的知识。
3. 问题解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选择一本权威、系统的工程力学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
2. 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应的课件,包括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实验演示视频等。
3. 实验设备:准备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等实验所需的实验设备。
4. 实际工程案例:收集一些实际工程问题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解决。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作业与讨论: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期末考试:组织一次综合性的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整个工程力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
《工程力学》实验教案
《工程力学》实验教案李 颖2005年3月一、拉伸试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万能机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熟悉操作规程和正确使用方法,并注意安全事项。
2、通过实验观察低碳钢、铸铁在拉伸和压缩过程中表现的各种变形规律和破坏现象。
分析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延伸率和截面的收缩率。
二 、试件按GB228-76规定,本实验试件采用圆棒长试件。
取d0=10,L=100,如图所示: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液压式万能材料实验机;2、游标卡尺;3、划线机(铸铁试件不能使用)。
一、低碳钢的拉伸实验实验原理及方法1.屈服极限的测定实验时,在向试件连续均匀地加载过程中。
当测力的指针出现摆动,自动绘图仪绘出的P-ΔL曲线有锯齿台阶时,说明材料屈服。
记录指针摆动时的最小值为屈服载荷Ps,屈服极限σs计算公式为P-ΔL曲线2、屈服极限的测定 实验时,试件承受的最大拉力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强度极限。
试件断裂后指针所指示的载荷读数就是最大载荷,强度极限计算公式为:3、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的测定计算公式分别为:δ=(L1-L)/L x 100%Ψ=(A0-A1)/A0 x 100%L:标距(本实验L=100)L1:拉断后的试件标距。
将断口密合在一起,用卡尺直接量出。
A0:试件原横截面积。
A1:断裂后颈缩处的横截面积,用卡尺直接量出。
(三)实验步骤 1.试件准备:量出试件直径 d0,用划线机划出标距L和量出L; 2.按液压万能实验机操作规程1--8条进行; 3.加载实验,加载至试件断裂,记录 Ps 和Pb ,并观察屈服现象和颈缩现象; 4.按操作规程10--14进行; 5.将断裂的试件对接在一起,用卡尺测量d1和L1 ,并记录。
二、扭转实验一、试验目的 1、观察低碳钢和铸铁受扭过程中的变形现象;比较它们的破坏特征。
2、验证扭转虎克定律,测定剪切强度极限。
二、设备 1、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工程力学课程设计
工程力学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受力分析、应力、应变等;2. 使学生了解材料力学性质,理解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3. 引导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简单结构的受力情况;4. 帮助学生掌握静力学平衡条件,解决静力学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力学问题的计算和绘图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表达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创新;3. 引导学生关注工程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 培养学生遵守工程伦理道德,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未来的工程领域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力学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学单位制;2. 静力学: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静力学平衡条件,应用实例分析;3. 材料力学: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4.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应用实例分析;5. 动力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6. 实验教学: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7. 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桥梁受力分析,建筑结构稳定性分析,机械零件的强度分析。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涵盖静力学、材料力学、动力学等核心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力学基本概念与单位制(1课时)第二章:静力学(4课时)第三章:材料力学(4课时)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3课时)第五章:动力学(3课时)第六章:实验教学(4课时)第七章:工程应用案例分析(2课时)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工程力学试验的任务和程序§1-1 基本任务1、测定材料的力学行为。
(如测定σs、σb、E、υ);2、孕育理论和验证理论(如:胡克定律、泊松关系);3、了解结构的力学特性—应力特性和变形形态(飞机的整体特性,大型结构的选型和检测)。
§1-2 基本程序第2章 试验的基本环节 §2-1 实验技术标准§2-4 试样试验分为两类:1、实物试验:一般规模生产的试验(如飞机的整体性能)及大型结构的监测等。
2、模型试验:模型试验又分为实物模型试验和标准试样试验。
实物模型试验主要用于大型结构的可行性设计(大坝、桥梁、核反应堆)。
标准试样试验用以了解材料特性。
标准试样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制备。
试验原则:可小不大,可模型不实物。
§2-5 测试与记录①每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
②测试前应检查、标定仪器设备。
③记录试验现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④详尽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方案、试验现象、试验数据。
⑤试验人员及审核人签字。
§2-6 数值修约规则一、修约的表达方式1、指定修约位数的表示方法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保留两位小数。
2、指定修约间隔的表示方法如:修约间隔为0.02。
其含义是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且是0.02的整数倍。
二、数值修约规则口诀: 四舍六入五考虑, 五后非零则进一, 五后皆零看奇偶, 五前为偶则舍去, 五前为奇则进一。
例1:将下列数据修约到三位有效数据。
3.426, 5244, 1.14502, 21.450, 21.150修约后: 3.43, 5.24×103, 1.15, 21.4, 21.2 例2:将数据12.63按0.5单位修约。
修约后数据为12.5。
12.63 25.26 25.012.5×2÷2 按个位修约注意事项:①对负数,应去绝对值修约后冠以负号②不得连续修约③修约情况可用修约值后的(+)、(-)表示,(+)表示实际值大,(-)表示实际值小,不标表示与实际值相同。
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原则:先修约后运算1、加减法:修约时,应按各数中末位最高者修约。
例3:求21.01,7.341,0.786的和。
解:应为 21.01+7.34+0.79=29.142、乘除法:修约时,按各数中有效数字最少者修约。
例4:求21.01,7.34,0.786的积。
解:应为 21.0×7.34×0.786=121第3章 电阻应变计§3-1 变形计概述一、应变及其测量1、应变的定义设位移函数 u=u(x ,y) v=v(x ,y),xv +Cxy则x u x ε∂=∂ y v y ε∂=∂ v u x yγ∂∂=+∂∂若线段Δx 的变形为Δu,则x ux εΔ=Δ 称为Δx 上的平均线应变,而0limx x u xεΔ→Δ=Δ称为一点处的线应变。
当Δx 很小时,可用平均线应变代替一点处的线应变。
2、线应变测量应变计测量——直接测量标距段内的应变 引伸计测量——直接测量标距段内的变形3、测量精度平均应变xl xdx l εε=∫只有当应变函数为二次函数时,才会产生测量误差,其误差的大小与应变梯度和应变计标距有关。
二、变形计的基本特征变形计通指应变计和引伸计。
1、标距:指测量所使用的长度。
引伸计:10~200㎜ 应变计: 0.2~200㎜2、灵敏度:指变形计对被测变形量的感应能力,是读数与被测量的商。
3、量程:指被测量值的上、下限之差。
4:精确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
用示值误差、示值变动性和示值进回程差衡量。
三、变形计的类型机械引伸计光学引伸计电学引伸计引伸计§3-2 电阻应变计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一、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 L R Aρ= 用对数形式表示,并微分得dR d dL dAR L Aρρ=+− 式中 dLL ε= 对圆截面 22dA dD A Dνε==− 所以(12)dR d R ρνερ=++ 则 (12)S dR Rd K ρρνεε==++称为金属丝的应变灵敏系数。
有些金属丝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电阻变化率与其应变之间成线性关系(如Cu ,Cu-Cr ,Cu-Ni ,Pt ),因此常用这些材料作为应变计材料。
二、应变计的构造敏感栅:合金丝(箔)制成。
将被测构件表面应变转换成电阻变化。
基 底:将敏感栅定位并保证敏感栅与构件之间的绝缘电阻。
覆盖层:保护敏感栅。
粘结剂:将敏感栅固结在基底和覆盖层之间。
引出线:连接敏感栅与测量导线。
§3-3 应变计的类型及适用性一、敏感栅1、材料要求:①灵敏系数K s大,且在较大范围内保持不变。
②电阻率高。
③电阻温度系数(温度每变化1度的电阻变化率)小且稳定。
④弹性极限高于被测构件弹性极限。
⑤易于加工成丝或箔。
常温应变计性能名称成分灵敏系数电阻率(Ω㎜2/m)电阻温度系数(10-6/0c)适用性康铜CuNi55%45%1.9~2.1 0.40~0.50±20静态、大应变测量(在很大范围K s值不变)镍铬合金NiCr80%20%2.1~2.3 1.0~1.1 110~130 动态、小应变卡玛合金NiCrAlFe74%20%3%3%2.4~2.5 1.24~1.42±20中、高温应变测量(理想材料,但加工复杂,不易与铜丝焊接)铂钨合金PtW92%8%高温应变测量恒弹合金NiCrMoFe36%8%0.5%55.5%动态应变测量2、结构(a )加工工艺丝绕式:工艺简单,造价低廉。
但横向效应大。
使用温度一般小于1800。
短接式:横向效应小,但疲劳寿命短。
箔 式:易于加工,横向效应极小,附着性好,散热性好,蠕变及机械滞后小,疲劳寿命长。
图3-9 丝绕式应变计 图3-10 短接式应变计(b )栅数单栅:用于单向应力状态点 双栅(直角):用于主应力方向已知的二向应力状态点三栅(450):用于主应力方向大略可知的二向应力状态点三栅(等角):用于主应力方向完全未知的二向应力状态点四栅(450):用于主应力方向未知的二向应力状态点(c)栅长小应变计:L<2㎜,适用于均质材料,应力梯度大的区域。
大应变计:L>30㎜,适用于非均质材料,要求L≥4d(d为骨料直径)普通应变基:2≤L≤30㎜,使用于普通应变测量二、基底基底材料的要求:①厚度小,强度高,可挠性好。
②与粘结剂的粘合能力强。
③抗潮湿,绝缘强度高。
④热稳定性好。
⑤无机械滞后。
⑥稍透明,便于观察粘贴情况。
常用基底材料:纸基:价格便宜,易粘贴。
但耐湿、耐热、耐久性差。
主要用于常温应变测量。
胶 基:耐湿及耐久性良好,抗腐蚀和绝缘性能高,耐热性好。
适应的温度范围广。
纤维基:其耐热、耐湿、绝缘性能都很好,但不够柔软。
可用于中、高温应变测量。
金属基:三、使用温度常温应变计:-300~600中温应变计:600~3500高温应变计:高于3500低温应变计:低于-300四、特殊用途大应变量应变计:应力计:裂纹扩展应变计:疲劳寿命应变计:温度应变计:§3-4 应变计的工作特性应变片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应变测量的精度,因此对其性能提出各种要求,其性能主要用八项指标表征。
一、灵敏系数1、定义单向应力状态 ,将应变计轴向沿应力方向粘贴,此时dR RK ε=称为应变计的灵敏系数 2、灵敏系数的测定①装置 :纯弯梁如图所示②εx 和dR/R 的确定几何关系θfllRR 2(1cos )2f R R θθ=−=⋅根据材料力学2222x h h h h fR l l lθεθ⋅⋅==== 由应变仪测定d RK RεΔ=⋅仪 ③K 值的确定抽样法,抽样率为1%(最少不少于6片),11ni i K K n ==∑100%δ=二、横向效应系数1、定义应变计轴向(x 向)的丝栅主要感受应变计轴线方向的应变,应变计横向(y 向)的丝栅主要感受垂直于应变计轴线方向的应变。
所以(1)x x y x yyx x xR R R K K R R R K H y εεεεεΔΔΔ⎛⎞⎛⎞=+=⋅+⎜⎟⎜⎟⎝⎠⎝⎠=⋅+⋅⋅式中K x 为应变计轴向灵敏系数,K y 为应变计横向灵敏系数。
y xK H K =称为应变计的横向效应系数。
2、横向效应系数的测定x 方向,横向为y 1x xR R K R R εΔΔ⎛⎞⎛⎞==⎜⎟⎜⎟⎝⎠⎝⎠ 2y yR R K R R εΔΔ⎛⎞⎛⎞==⎜⎟⎜⎟⎝⎠⎝⎠ 图3-15测定横向效应系数的试样又 11d R K R εΔ⎛⎞=⎜⎟⎝⎠仪22d R K R εΔ⎛⎞=⎜⎟⎝⎠仪 所以 21()()y y d xxd K R R H K R R εεΔ===Δ 横向效应系数也用抽样法测定。
三、电阻值常用120Ω,还有60Ω、350Ω、600Ω、1000Ω。
四、机械滞后机械滞后:在恒定温度下,应变计在加卸载过程中的指示应变关系曲线不重合现象,称为应变计的机械滞后。
机械滞后量:以同一真实应变下,应变计在加载和卸载过程中指示应变之差的最大值Z j 表示。
减小机械滞后措施:⑴ 采用高质量的应变计; ⑵ 固化完全;⑶ 在正式测量前,预先加、卸载3~5次。
五、绝缘电阻粘贴后的应变计引出线与被测构件之间的电阻值。
一般要求在100M Ω以上并保持稳定。
六、应变极限指应变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应变值。
在恒定温度下,当应变片的指示应变与构件实际应变的相对误差达到某规定值(一般为10%)时,此时的构件实际应变即为该应变计的应变极限。
七、零点飘移和蠕变零漂:在温度恒定,无机械应变作用时,指示应变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蠕变:温度不变时,在某一恒定的机械应变(一般为1000με)作用下,指示应变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称为。
八、疲劳寿命应变计在恒定幅值的交变应力作用下,连续工作直至疲劳损坏的循环次数称为应变计的疲劳寿命。
§3-5 应变计的粘贴技术和质量检查 主要步骤:质量要求:①粘贴位置、方向准确。
②粘贴缝内务气泡、孔隙。
③应变计阻值无明显变化。
④引出线与构件间的绝缘电阻大于100MΩ。
第4章 电阻应变仪§4-1 概述电阻变化率与应变计灵敏系数及测点应变成正比。
在线弹性范围,ε很小,故ΔR/R很小。
(如低碳钢σp=200MPa,E=206GPa,若K=2,R=120Ω,则ΔR/R=1.94×10-3)ε ΔR/R ΔU 放大显示或记录一、电阻应变仪种类静态电阻应变仪:用于静态应变测量。
手动平衡和切换的多点静态应变测量。
现今多为直读式。
静动态电阻应变仪:以测量静态应变为主,并能兼做频率在200Hz以下的单点动态应变测量。
动态电阻应变仪:用于测量频率在10KHz以下的动态应变。
一般做成多通道的,即可同时测量数个动态应变信号。
超动态电阻应变仪:主要用于爆炸、高速冲击等的瞬态应变测量,其测量频率可高达几千至几兆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