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产玉米的市场分析,揭示其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关键数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产玉米生产概况1. 生产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2亿亩,产量为2.58亿吨。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约为22%,位居世界第二。
2. 产区分布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成为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3. 品种结构国产玉米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食用玉米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饲料玉米和食用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国产玉米消费市场分析1. 消费总量我国玉米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9年消费量为2.57亿吨。
其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约为60%;食用消费占比约为25%;工业消费占比约为15%。
2. 消费结构(1)饲料消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中,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家禽饲料。
(2)食用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玉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玉米食品主要包括玉米粥、玉米饼、玉米面条等。
(3)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四、国产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1. 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254万吨,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2. 进口情况我国玉米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五、国产玉米价格走势分析1. 价格波动国产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国产玉米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价格较2018年有所上涨。
忻州市甜糯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甜糯玉米因其籽粒皮薄无渣、甜糯清香,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含糖量高、适口性好、风味独特,能起到改善膳食结构的作用,是极具保健性的健康食品。
近年来,忻州市甜糯玉米生产、加工、消费和新品种研发的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在推进山西省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种植户收入、改善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忻州市是山西省甜糯玉米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甜糯玉米种植面积总和的50%,2012年忻府区“忻州甜糯玉米”成功申请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五寨县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甜糯玉米之乡”荣誉称号,忻州市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杂粮种植示范基地。
为了能够真正把忻州市的甜糯玉米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优质甜糯玉米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打造“中国杂粮之都”这张名片。
本文分析当前忻州市甜糯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忻州市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方向。
1忻州市甜糯玉米种植现状1.1种植历史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以及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的甜糯玉米的营养成分含量、糖分的积累聚合等品质均优于全省其他地区,具备了甜糯玉米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甜糯玉米育种、生产、加工、销售得到了长足发展。
忻州市甜糯玉米种植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辖区内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甜糯玉米育种、栽培等研究。
近年来,随着甜糯玉米市场需求日益增大、政府扶持力度日益增强,科研单位的品种研发和种植户、加工企业的协同发展,忻州市甜糯玉米种植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科研团队培育了众多优质特色品种,政府扶持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产品,全市甜糯玉米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速增长期。
1.2分布区域忻州市是国内率先发展起来的优质甜糯玉米产地,因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带、一年一熟区,昼夜温差大,种植生产的甜糯玉米产品品质优良、堪称全国一流。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及市场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鲜食玉米的便利性需求增加,如对预 包装、即食产品的需求增加。
技术创新趋势
品种改良
01
通过育种技术创新,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更抗病的鲜食玉
米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高效栽培技术
02
研究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提高单产和品质。
加工技术升级
05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 策
面临的主要问题
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
目前鲜食玉米品种繁多,但大 多数品种在产量、品质、适应 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 市场上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 需求。
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下
鲜食玉米种植技术要求高,但 目前大部分农户仍采用传统种 植方式,导致产量低下,生产 成本高,经济效差。
市场竞争格局
要点一
竞争品牌
市场上主要的鲜食玉米供应商包括A品牌、B品牌和C品牌 等。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包装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展开竞 争。
要点二
竞争策略
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各品牌采取了不同的竞争策略。 例如,A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和新鲜度,采用冷链运输和保 鲜包装;B品牌则主打价格优势,通过降低成本来吸引更 多消费者;C品牌则以特色口味和品种取胜,推出不同口 味和类型的鲜食玉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加强品种选育和品质管理,提高鲜 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
品质产品的需求。
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
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的附 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多
样化产品的需求。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鲜食玉米 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展望
效栽培等项技术。全省继续安排专项补贴资金 , 推广生物防治 玉米螟 、 农区统一灭 鼠 、 土配 方施肥等 重大农业技 术 , 强 测 增 了农业科技实力。
2吉林省玉米产业市场分析与展望 .
人中有农业技术人才 1 人,这些指标参数均都高于全国平均 3
累, 生产出的玉米品质优 良。 1 . 2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 定 吉林 省 20 年玉米实际播种 09 面积近 5o 0 0万亩 , 同时 , 优质专用品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 , 全 省专 用 玉米 种植 面积 达 到 10 80万 亩 , 占玉米 总面 积 的
4 O% 。
发 出来的玉米深加 工产品多达 几十 类 、 干个 品种 , 数 如醇 、 多 元醇 、 氨基酸 、 变性淀粉 、 抗生素 、 薄膜 、 塑料等 。
以玉米作为原 材料的工业发展 速度进一 步加 快 ,00 21 年 国际及国内玉米市场需求和价格前景仍十分广阔。
\ 衄墨 疆 硭碰 \ 2
趋势。
【 关键词 】 玉米产业 优势 分析与展望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玉米生长带 的核心 区 ,在 国内玉米 生产 中居于首位 。近几年来吉林省玉米生产情况良好 , 形势喜
玉米加 工能力就比 20 年增加 9 08 0万吨。 工业对玉米原料 的需
求增加 , 不仅能够有效扩大玉米的消费量 , 而且将 会对玉米收
3玉米市场趋势 .
21 国内玉米需求情况看 ,总体上供 需缺 口依 然存在 、 .从
新粮供给 量小于需求量 从消 费上看 ,一方面是国内饲料业 、 养殖业逐步复苏 , 玉米需求恢 复增长 , 饲料 对玉米 的需求量将 进 一步增加。 一方面是工业对玉米的消 费需求进 一步增加 。 随 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工业用玉米加工能 力得 到 进 一步提高 , 特别是东北地 区提 高的幅度 比较大 , 仅吉林 省的
中国甜玉米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的 时期 。
8 代 末 .上 海 食 品行 业 同 日本 、美 国合 资 兴 0年
建 了 一 家 甜 玉 米 糊 状 罐 头 加 工 厂 ,吉 林 省 农 业 部 门 同美 国合 资 兴 建 了 吉 美 甜 玉 米 籽 粒 罐 头 加 工 厂 。这
和加 工 甜玉 米罐 头 ,累计 约 50t 00,出 口 20 余 吨 。 00
2 纪 8 代末到 9 O世 O年 O年代 初 .多 数 国 营 的罐 头 厂 由于 经 营 不 善 而 陆 续 倒 闭 .甜 玉 米 罐 头 加 工 的
国 家 间 贸易 的大 宗 蔬 菜 商 品 。我 国 近年 来 甜 玉米 发
一
但 中间有 很 长一 段 时 间 的停 顿 和 缓慢 的不正 常 发 展 . 只是最 近 十多年 来有 了 一个较 快 的发 展 。
11 0世 纪 9 . 2 0年 代 以前 中国甜 玉米 的发展
南 一 北 两 家 合 资 企 业 虽 然 小 ,但 都 因 引 进 了美 国
地 道 的 甜 玉 米 品 种 、地 道 的甜 玉 米 加 工 专 用 设 备 和 地 道 的 甜 玉 米 加 工 工 艺 .从 而 代 表 了我 国现 代 甜 玉 米 加 工 时 代 的开 端 。上 海 的 甜 玉 米 合 资 企 业 由于 多
展 的势 头 也 非 常 迅 猛 ,尤 其 是 以广 东为 代 表 的南 方 地 区 ,近 六 七 年 的播 种 面积 、加 工 生 产 和市 场 消 费 均 成 倍 增 加 。我 国有 丰 富 的农 业 生 产 和玉 米 生 产 经 验 ,有 巨大 的 消 费 市 场 ,甜 玉 米 在 我 国有 巨大 的开 发潜 力 。 因此 .分 析 我 国甜 玉 米 产 业 发 展 状 况 和存 在 的 问题 ,预 测 其 前 景 .并 采 取 有 效 的对 策 ,是 十 分 必要 的 。
永靖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减产分析
Z h i f u j i n g y a n对甘肃省永靖县玉米发展现状及减产原因的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克服玉米减产倒伏等现象的发生。
一、永靖县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甘肃省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全县共辖17个乡镇,14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4.39万亩。
产业布局以东山片区百合种植为主,主要包括关山乡、徐顶乡、陈井镇、三条岘乡4个乡镇,西山片区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为主,占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2/3以上,主要包括坪沟乡、新寺乡、川城镇、小岭乡、红泉乡、王台镇、杨塔乡7个乡镇。
川塬区以蔬菜产业为主,粮食作物种植中以玉米种植为主。
全县玉米种植面积19万亩左右,平均亩产750公斤左右。
近几年,永靖县玉米主要种植品种有:海拔2200米以下的区域主要种植豫玉22号、源7879、中地9988、郑成018等中晚熟品种。
海拔2200-2250米区域主要种植强盛51、先玉335、陇单339、玉源7879、金凯5号、金皇828等中晚熟品种为主。
海拔2250-2400米区域主要种植酒单4号,垦玉10号、龙源三号等中早熟品种为主。
由于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玉米年年倒伏现象增多,给种植户造成减产减收。
二、永靖县玉米减产的分析1、密度过大玉米种植密度根据早、中、晚品种特性而定,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随意加大种植密度,致使玉米生长期过密,通风透光不良,造成徒长、茎秆变细,根系不发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穗位偏高,缺粒,早衰,倒伏等现象是有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易倒伏,易造成玉米棒秃尖,棒穗短小等现象,影响玉米正常产量。
玉米抗不抗倒伏与玉米品种有关,有些玉米品种穗位高容易发生倒伏现象,玉米在生长中后期,玉米的重心全在棒穗上,穗位越高,越容易倒伏,所以控制穗位高度是关键,既要降低株高,又要降低穗位才是合理措施。
2、氮肥过量玉米施肥要按照施肥平衡原则施肥,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化肥为副,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合理搭配微量元素肥料及叶面肥料,追肥时适量增加一些氮肥以促进根系、茎叶生长。
我国玉米贸易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评估与展望
表 1所 示 。从 前 3大 进 口来 源 国进 口的玉 米 ,一 般 占我 国玉 米 进 口 的 9 %以上 。具 体 到 进 口来 源 的 国 0
可 以看 到 ,我 国玉 米 出 口贸 易量 呈 现 出大 幅 下降 趋
势 ,而 进 口贸 易 量 则 出现 增 加 的势 头 。 口方 面 , 2 0 ̄ 0 9年我 国玉米 出 口量从 10 6 0020 4. 6万 t 下降 到不
业 在整 体 上 没有 受到 国际 贸 易 冲击 的 迹 象 .但 根 据 应 用 Baeie模 型 预 测 的 结果 ,未 来 几年 中 国 玉米 进 出 口贸 易有 可 能 sl n
会 出现 净 出 口与 净 进 口的 交替 .且 玉米 出 口潜 在 影 响 地 区 间粮 食 调 剂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目前 中 国玉 米 产 业 总体 上 是 安
1 中国玉米 出 口的 国际竞 争力 下除 这一 特 例 外 ,我 国玉 米 l 仍 然遵循 南进 北 出的规律 。
I4 东北 地 区 出 口 玉 米 所 占全 国 总 出 口的 比 重 较 大 .
我 国 在 世 界 玉 米 贸易 中 的 地 位 曾经 一 度 很 高 , 但 是 近年 来 迅速 下 降 。2 0 0 2年我 国玉 米 出 口量 占世 界 玉 米 出 口量 的 比例 曾 经超 过 1 . 98 %,但 20 0 9年 这
全 的 ,但是 未 来的 玉 米产 业 发 展 ,面 临 着很 多挑 战 ,产 业 安 全 受 到一 定 程 度 的 威 胁 。 关 键词 : 玉米 :贸 易 :产 业 安 全
1 中国玉 米贸 易状况 1 中国玉米 贸易 由净 出口转 变为净进 口状 态 . 1
我国玉米近 1 O年 来 的 进 出 口 贸 易 状 况 变 化 较
玉米产业调研报告
玉米产业调研报告【调研背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
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和农民收入的贡献逐渐增加。
为了深入了解玉米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玉米产业调研。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玉米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情况,研究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发展建议。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从产业链各个环节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调研结果】1. 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玉米产量较低和品质较差的问题。
2. 玉米种植基地集中在东北、北方和西南等地区,而其他地区种植规模较小。
3. 目前,我国玉米产业主要以饲料和淀粉工业为主导,食用玉米和加工玉米产品的开发还有待提高。
4. 玉米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信息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
5. 玉米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包括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控、市场需求及产品升级等方面。
【调研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发展建议:1. 提升玉米品质和产量,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2. 注重发展玉米的食用和加工价值,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食用玉米和加工玉米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3. 加强玉米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病虫害防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模式。
5.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加强产品研发和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论】玉米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玉米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展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业从业者能够采纳和落实这些建议,推动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产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玉米种植产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对玉米种植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种植产业现状分析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玉米种植的地区也在逐渐扩大。
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存在差异,导致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也存在着差异。
玉米种植产业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产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化现象比较严重。
2. 种植技术不断升级,但依然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升级,但依然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
玉米种植产业存在着种植技术依赖性强,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程度不高的问题。
我国的玉米种植产业存在着种植技术标准统一度低,种植技术推广难度大的问题。
种植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种植收益不稳定的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及其副产品的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种植收益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存在。
受国际市场行情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不稳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农民种植收益不稳定的问题的限制。
1. 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研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对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玉米种植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玉米种植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降低玉米种植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种植收益。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河南农业2022年第22期然很大,玉米库存消费较上一年度呈现出下滑趋势,整体来看,国内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临储玉米库存完成去库,新作玉米开始成为供应主力,玉米市场化逐渐进入正轨。
此前因国内种植面积结构调整,多地扩大大豆种植而调减玉米,以改善国内玉米供应充足而国内大豆供应受限于国外的情况。
2022年的政策基调向大豆倾斜,并且农户对大豆种植的积极性随着补贴和收益不断上升,玉米种植面积难以持续 扩大。
从供给端来看,2021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创历史记录新高,玉米总产量达到了2.71 亿t。
随着国内缺口的扩大,进口量不断增加,但是俄乌战争阻断了玉米供应链,我国进口只能转向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出口价格上涨,预计我国进口有所回落。
目前,我国玉米供给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产区的自然灾害影响玉米同时,年成功地将2.6亿(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玉米有6个主产区,其中,最大的主产区位于东北地区。
黄淮海及北方的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近70%,而南方丘陵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占不到30%。
我国玉米种植结构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处于失衡,进而导致“产需错位”。
此外,从主粮之间的关系来看,小麦和稻谷常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而玉米产能始终供不应求,大豆的扩种和轮作也在不断挤压玉米的种植面积。
(二)竞争优势不明显随着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玉米生产必须加快机械化进程。
与发达国家的全面机械化生产相比,我国由于受生产环境的影响加上小规模农户种植居多,玉米机械化进程目前推进速度缓慢。
从现有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2年第22 期NONGYE ZONGHENG农业纵横玉米产业化能力低下并制约产业集聚效应,使玉米产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从玉米加工产业来看,目前玉米深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系统化未形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玉米深加工处于成长阶段,产品规模和种类较少,绝大多数企业仍属于初级加工层次。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文|沈汀兰近年来,虽然我国玉米产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但由于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等粮食消费需求急剧增加,玉米消费总量扩张、导致价格持续上涨。
为确保国内市场供应,我国一直通过进口和临储玉米去库存弥补市场缺口。
从长期来看,我国玉米产业必须在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基础上,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
关键词:玉米产业;玉米深加工;粮食安全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三大谷物中,玉米分布广、产量高,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目前主要形成了涵盖玉米种植生产、玉米加工、玉米及其加工产品流通、玉米及其加工产品消费几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并且我国已经形成巨大的玉米深加工产能,成为拉动玉米消费的重要动力。
我国也是世界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近两年由于生猪产能加速恢复,对饲用玉米需求增长,加之玉米深加工产能的扩张,国内玉米消费量快速增长,玉米进口量增加。
从粮食安全角度来讲,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必须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产业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绝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玉米产量及消费需求大幅增长近几年,我国玉米产量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了2.61亿吨(图1),与2019年持平,较2013年增加了5.24%。
我国玉米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国家重视粮食生产,政策补贴红利较好,以及下游畜牧养殖、深加工快速发展,对玉米需求持续增加,玉米种植效益提升,同时机械化普及种植技术进步使单产明显提高。
过去几年,我国玉米产量和种植面积在2015年达到历史峰值,分别为2.65亿吨和4496.8万公顷。
2015到2020年,玉米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玉米产量依然保持相对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以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由4496.8万公顷下降到了2020年的4126.4万公顷,5年间下降了370.4万公顷,单产却提升了44Agriculture Economics432千克/公顷。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种植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玉米种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和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稳步增长的种植规模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20%和25%,成为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
这得益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使得玉米种植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玉米种植领域也不例外,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机械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这为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
玉米在畜牧业、食品加工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对策分析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品质当前,虽然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居于全球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有较大差距。
需要加大对玉米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的投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玉米种植领域的科研力量支持,培育出更适合我国条件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2. 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玉米的种植结构以粮食玉米为主,饲料玉米和工业玉米的比重相对较小。
随着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对饲料玉米和工业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需要优化玉米的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比例,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
3. 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产业面临着销售难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供大于求,导致玉米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玉米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竞争激烈。
玉米重要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玉米产量、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全面了解玉米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
二、玉米产量分析1. 全球玉米产量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玉米产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11.6亿吨,较2018年增长2.4%。
其中,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70%。
2. 中国玉米产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
2019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2.6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8%。
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的主产区,尤其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
3. 区域产量分析从区域角度来看,美洲是全球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其次是亚洲。
美洲的玉米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而亚洲的玉米产量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日本。
三、玉米消费分析1. 全球玉米消费全球玉米消费量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不断上升。
2019年,全球玉米消费量达到11.4亿吨,较2018年增长2.2%。
玉米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饲料、工业用途(如生产乙醇)和食品。
2. 中国玉米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2019年玉米消费量达到2.72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3.8%。
饲料消费是中国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其次是工业用途和食品。
3. 消费结构分析在中国,玉米消费结构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达到65%左右。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
工业用途包括乙醇生产、淀粉和酒精生产等,占比约为20%。
食品消费占比相对较低,约为15%。
四、玉米贸易分析1. 全球玉米贸易全球玉米贸易量近年来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2019年,全球玉米贸易量约为1.4亿吨,其中美国、阿根廷和乌克兰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而中国、日本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三篇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三篇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玉米行业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玉米行情分析今年以来,玉米期货连续8个月持续走高,由1月份的1900点开始上涨,7月31日冲高到2366点,创6年来的新高,年内涨幅达21.56%。
南方玉米按种植时间的不同,分为春季玉米和夏季玉米两种,眼下正是春季玉米的收获季节。
上周,大连玉米出现反弹,但不改季节性调整格局。
消息上,东北玉米有倒伏的报导;基本面,政策粮出库加快,同时新粮即将上市,因而供给步入宽松阶段。
上周五,玉米主力2101合约收于2296元/吨,周跌幅29元/吨。
国联期货分析师吉明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尽管美中关系存在很大不确定,但中方进口美国谷物的承诺依旧进行着。
消息上,东北玉米因台风而出现倒伏现象,市场担心产量和质量出现下降。
但这是局部性的,后期贸易商出库量将逐渐增大,加上10月份东北玉米上市高峰,供给应当充足。
仓单方面,截至9月3日,大连玉米的注册仓单为33.5吨,较前周略减0.2万吨。
“现货方面,南北港口报价出现波动式回落。
截至9月3日,北方锦州港二等以上水分15%的玉米平舱价为2240—2260元/吨(周环比-30元);南方广东蛇口港报2300—2320元/吨(周环比-50元)。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3.1%。
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可以预见,随着生猪产量快速恢复,饲料需求必将显著增长。
据USDA8月最新数据,预估2020/2021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6000万吨(-77万吨),需求量增加300万吨至27700万吨,产需缺口扩大至1700万吨,预计期末库存下降1002万吨至19405万吨(库/消比为70%)。
下一年度,因供求继续偏紧,我国玉米市场的价格重心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玉米产业报告范文
玉米产业报告范文一、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玉米产业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旨在探讨其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二、产业概况玉米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
目前,全球玉米产量逐年增长,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
玉米产业的价值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三、种植环境和技术玉米的种植受到气候、土壤、水资源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一种高温作物,适宜的种植温度为20-30摄氏度。
同时,玉米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降低产量。
玉米的种植技术包括地力整备、育苗、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四、加工产业玉米加工是将玉米转化为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产品的过程。
玉米加工产业分为湿法加工和干法加工两种主要方式。
湿法加工主要用于淀粉生产,干法加工主要用于玉米粉、玉米油和玉米饲料等的生产。
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受到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玉米加工产业正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五、市场和消费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全球玉米市场呈现供需紧张的状况,特别是中国市场,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玉米产品的消费主要包括食品、饲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玉米产品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六、产业发展挑战和前景玉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缺、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未来,玉米产业有望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云南玉米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云南玉米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云南玉米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云南省是我国的玉米生产大省之一,玉米产量居全国前列。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省的玉米行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一、产业发展趋势1、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化。
随着产区的拓展,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从而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益。
2、资本、技术与信息的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不断涌入玉米行业。
同时技术与信息的融合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优化了行业的管理。
3、产品升级、结构调整。
玉米行业将逐渐进行由传统原料供应商向现代化市场运营商的转型,向外输出既有品种,提高玉米产品的附加值。
二、市场竞争形势随着玉米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一方面,行业内的竞争和外部企业的竞争都在加剧;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生产成本提高和市场价格下行的压力。
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创新和差异化营销等手段,加强市场竞争力。
三、政策支持与环保问题政策支持是推动云南玉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也是环保政策的重点。
玉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保问题,绿色生产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市场前景和发展建议随着玉米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的市场空间较大,云南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未来发展中建议行业内企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强化环保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与环保目标的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
近40年来,世界玉米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不断上升,目前总产量在8亿吨以上,播种面积超过22.5亿亩,单产达到347公斤/亩。
美国和中国为主要玉米生产国,占世界的60%。
随着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玉米的需求快速增加。
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有份额均在50%以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90年到2015年,玉米总产量从988亿公斤增加到2245.8亿公斤,净增1257.8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从3.2亿亩增加到5.7亿亩;单产从308公斤/亩提高到393公斤/亩,提高了28%。
这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72亿公斤,其中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0%。
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对玉米的总需求为2.5亿吨,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0%,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玉米种子产业在当今化肥和农药的供应满足大田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品种的遗传改良。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选育推广了以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和农大108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玉米新品种,促进了玉米单交种的5次更新换代,为我国玉米生产乃至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品种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突破正是得益于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1玉米育种现状及问题1.1.1玉米育种现状1.1.1.1育种投入加大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种子生产是高度本土化的产业,严格受制于地域、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且周期较长,需要较多的投入。
种子从投资研发开始、到培育出产品,然后生产、推广、营销及售后服务,最终获得利润,至少要经过10年左右的漫长周期。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约为2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研发总投入的2%左右。
先锋公司将研发领域的投入作为企业的核心优势,每年投入销售额8-12%的资金用于玉米育种研发,经费达2亿多美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先锋公司终于培育出先玉335系列玉米杂交种,获得了农民的认同。
1.1.1.2育种更加细化,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和不同地区生产条件进行抗逆性育种。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围绕生产成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耐旱和耐贫瘠种质改良深受重视。
抗病虫育种。
病虫危害除直接影响玉米品质外还造成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植物病原菌经常发生变异,抗病虫育种任重道远。
因此育种家应掌握足够的抗病虫育种资源和多基因遗传系统。
美国GEM计划、Iowa州立大学(ISU)和CIMMYT等培育并发放了大量抗病虫资源。
优质专用型育种。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不仅要数量充足,还要品质优良,发展优质农产品、专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
如美国提出高营养玉米的新概念,目标是增加籽粒中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油量和有效磷含量,均衡提高饲料玉米的营养价值,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青贮玉米是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来源。
美国Wisconsin 大学是青贮玉米研究中心,培育了一批高能量、低纤维素、高蛋白的青贮专用育种材料,如Wisconsin Quality Synthetic(WQS)、WFISIHI和WFOSIL0。
1.1.1.3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玉米育种中现代生物技术是常规育种技术的升级工具和补充,无论转基因还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都是性状改良或选择的新手段。
通过农杆菌介导等方法获得极早熟转基因材料,须经过回交、自交等常规育种手段才能导入优良杂交种的亲本。
分子标记技术只是辅助常规育种提高性状的选择效率,这两种新的育种工具均离不开常规育种框架。
美国各公司均重视常规育种技术研究,注重拓宽种质基础;重视常规育种技术积累和人才结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是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普遍采用双单倍体育种技术。
先锋公司在单倍体诱导系中加入标记基因,用于单倍体筛选,建立了加倍前的分子标记(如抗病、抗逆性状)选择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加倍工作量,使单倍体技术成为选育自交系的重要手段。
在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育种过程中,用分子标记在杂交和回交分离群体中对外源基因进行鉴定与筛选。
双单倍体育种是选育自交系的重要手段,推动热带种质快速改良。
无论先锋还是孟山都公司,都将单倍体诱导技术作为创造育种材料的重要手段。
自交系分子识别。
美国玉米自交系均有详细的系谱记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子标记指纹图谱,因此我国育种者应当慎用美国保护期内的玉米自交系。
技术优化和多基因叠加转基因玉米已在生产上应用。
第一代抗除草剂、抗虫转基因玉米产品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引起的非预期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产量。
目前,孟山都公司进一步优化了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体系,实现基因定向转移,创造出新型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产品,不再影响产量等性状表现。
新型抗除草剂、抗虫转基因玉米品种可增产11%左右。
同时,拥有8个基因(2个抗除草剂基因和6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产品即将上市。
该产品的上市可以尽量规避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风险,预防“超级杂草”,也可以抗多种病虫害。
信息技术。
在全球化的育种项目中,如果信息不能集中并统一科学管理,实验系统中的误差积累会使科学实验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整个工作流程必须通过合理的分工,才能实现数据化育种。
大型的育种数据库,整合谱系信息,育种流程信息,实验数据信息,育种人员信息,实验站操作信息是数据化育种的基础,没有这些,育种人员得到的,只是积累了海量误差的一堆excel表格。
即便是对于经典育种,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提高育种效率也是势在必行的。
1.1.2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1.1.2.1新品种选育技术滞后,条件设施不配套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比较先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支撑种子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在发达国家,数量遗传学原理和现代统计学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气候环境分类、杂种优势预测、双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方面都已经在跨国种子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相对较封闭,缺乏国际合作与交流,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薄弱,统计学技术应用不普遍不深入,与国外差距呈扩大趋势,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目标基因,尚未建立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平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缓慢。
现有设施和科技项目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未能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现代育种技术平台;布局有待优化,装备水平急需提升。
1.1.2.2种质资源研究滞后、共享率低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
发达国家拥有庞大的公益性研究机构从事大规模、程序化、数据化、永久性的种质改良、创新和利用平台,支撑种子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
企业在重视种质资源收集、改良与创新的同时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全球各试验站之间即时交流和共享。
我国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基础研究的单位很少,育种家在种质资源改良、创新和利用方面比较重视玉米的抗病性和丰产性,忽视抗逆性的深入研究。
育种科研单位很多,包括企业在内,我国玉米育种者的数量远远多于美国,但规模小,互相重复且高度分散,研究水平低,同一单位各课题组之间都难以实现资源交流和共享,在整体上降低了育种效率,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保存的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5%,并缺乏有效、深入和规范的评价数据。
缺乏前育种研究,对育种研究的支撑作用很微弱。
1.1.2.3育种体系及方法差异、限制规模发展在育种目标方面,国外的优良品种除具有常规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特性外,还具备种子耐加工损伤,栽培管理简约、适宜高速精量机械播种、机械去雄和产品适宜机械收获的优点。
跨国企业的育种家以配合力和产量测试数据为主要依据选育自交系和杂交种。
该方法是建立在长期多点、大规模测试和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具有高效率和持续稳定等优点。
先锋公司在全世界设立1000多个测试基地,每年测试上百万组合。
不同气候和土壤类型条件下所有数据采集、分析均通过机械和电子设备程序化作业完成。
经统计分析和多轮淘汰,筛选出优秀的杂交组合进入商业推广。
每个杂交种在商业化之前至少在150多个试验点和200多个农民地块进行测试。
程序化和标准化是规模化商业育种的管理基础。
我国育种家多采用以表型鉴定为主的经验育种法培育自交系。
首先根据经验对目标性状做出预期,在田间根据预期进行人工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较多的不确定性。
过分依赖育种家的经验限制了育种规模的扩大。
由于科研单位育种规模小、设施条件不足和缺少经费等限制,多数只在育种本部设点测试,少数较大的单位也仅设3-5个测试点,每个试验点土地规模小且管理粗放。
1.2种子生产、加工、销售行业现状及问题新育种技术的应用使大量优良品种不断出现,也需要对育种行业大量的投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不能解决这种需要,美国玉米育种取得成功也得益于其领先世界的种子行业,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一批先进的大型跨国种子公司更是在世界种子行业中获取丰厚利润。
他们在多年的发展中也累积了大量优势,在种业的激烈竞争中游刃有余。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
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既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使我国种业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经营优势的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
如何使我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种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2.1 种业现状1.2.1.1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
行业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优势互补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种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
根据国际种子贸易联合会1998年统计,1998年世界种子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2家,其中美国有8家,法国有5家;这22家企业当年的营业总额达到了75亿美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50%左右。
在美国的玉米种子市场上,共有190多家经营机构,其中营业额排在前十位的十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其中先锋公司占了40%,迪卡占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