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电镜复习题答案

电镜复习题答案

2012研究生电镜复习题1.电子显微镜的像差有哪些,如何减少像差?电子显微镜的像差包括球差、像散和色差。

(1)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磁透镜中心区和边沿区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同引起的,可用小孔径成像时,可使球差明显减小。

(2)像散是由于电磁透镜的周向磁场非旋转对称引起,可通过消像散器来消除。

(3)色差是由入射电子的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造成的,稳定加速电压和透镜电流可减小色差。

2.电磁透镜景深和焦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说明电磁透镜的景深大、焦长长,是什么因素影响的结果?假设电磁透镜没有像差,也没有衍射埃利斑,即分辨率极高,此时它的景深和焦长如何?定义景深是,当像平面固定时(像距不变),能维持物像清晰的范围内,允许物平面(样品)沿透镜主轴移动的最大距离D f。

、孔径半角a之间的关系它与电磁透镜分辨率Dr定义焦长:固定样品的条件下(物距不变),象平面沿透镜主轴移动时仍能保持物像清晰的距离范围,用D L表示,。

在实际使用中,景深又与通光孔径、像差消除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在透镜中增加光阑能够有效地拓宽景深和焦深的范围。

焦深越大,能清晰成像的像平面(即焦平面)的误差宽容量也越大。

焦深大小与放大倍数有关,放大倍数越大则焦深越大。

电镜的焦深十分大,可达几十甚至几百米,所以电镜底片放在观察荧光屏的下方较远处,而并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这是光镜所不能比拟的。

3.说明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显微镜的成像衬度及差异是什么?衬度:图像上不同区域明暗程度的差别。

扫描电显微镜:形貌衬度:由于样品形貌差异形成的衬度。

原子序数衬度:是由样品表面物质原子序数(化学成分)差异而形成的衬度。

电压衬度:由表面电压差异形成的衬度。

透射电子显微镜:1)非晶样品的象衬度:由样品的不同微晶区存在的原子序数或厚度的差异而形成的。

即质量厚度衬度。

2)晶体样品的衍射衬度:对于晶体薄膜来说,只能利用衍射衬度成像,即衍射衬度。

是由样品各处衍射束强度的差异形成的衬度。

3)相位衬度:当样品厚度小于100nm,甚至是30nm,他是让多束衍射光束穿过物镜光阑彼此相干成象,象的可分辨细节取决于入射波被式样散射引起的相位变化和物镜球差、散焦引起的附加相位差的选择。

生物电镜考试题

生物电镜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电镜:电镜即电子显微镜。

根据电子光学原理,利用电子束放大成像。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电子显微镜用电子束代替了可见光,用电磁透镜代替了光学透镜并使用荧光屏将肉眼不可见电子束成像。

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2、分辨率:分辨率又称为分辨力和分辨本领。

它表示仪器的分辨能力足以清楚的分开两个小点间的最小距离。

这距离指两个质点圆心间的最小距离。

3、喷金:喷上一层几纳米厚度的金、铂等导电性能好的重金属,即进行导电处理。

也就是在样品以及样品托表面同时喷镀一层金属膜。

4、二次电子: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叫做二次电子。

是作为SEM的成像信号,代表样品表面的结构特点。

5、像差:实际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与理想光学系统(近轴光学,Paraxial Optics,高斯光学)所获得的结果有一定的偏差,称像差。

6、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

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

即电子束透过样品(透射电子)直接放大成像。

7、电子枪:位于电镜顶部,由阴极、栅极和阳极组成,普通电镜中,阴极是钨丝做成的灯丝,被加热至2227℃以上时即可发射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在高真空环境下,受数万伏加速电压的作用,形成电子束,向下发射,就形成了电镜的照明源。

8、静电透镜:静电透镜属于电子透镜,是电镜的重要部件。

利用电场做成的透镜被称之为“静电透镜”;9、SEM :即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束以扫描形式轰击在样品上,产生二次电子等信息,而后再将二次电子等信息收集起来放大成像。

10、分辨率:分辨率又称为分辨力和分辨本领。

它表示仪器的分辨能力足以清楚的分开两个小点间的最小距离。

这距离指两个质点圆心间的最小距离。

11、透射电子:在真空条件下,经高电压加速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即电子束和样品发生作用后,穿过样品的电子,称为透射电子。

电镜练习试题及参考包括答案.docx

电镜练习试题及参考包括答案.docx

一、电镜练习题及答案一、透射电镜标本取材的基本要求并简要说明。

答:取材的基本要求如下:组织从生物活体取下以后,如果不立即进行及时固定处理,就有可能出现缺血缺氧后的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如细胞出现细胞器变性或溶解等现象,这些都可造成电镜观察中的人为假象,直接影响观察结果分析,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此外,由于处理不当造成组织微生物污染,导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构遭受破坏。

因此,为了使细胞结构尽可能保持生前状态,取材成败是关键,取材成功的关键在于操作者必须要注意把握“快、小、冷、准”四个取材要点。

(1).快:就是指取材动作要迅速,组织从活体取下后应在最短时间 ( 争取在 1~ 2分钟之内 ) 投入前固定液。

对于实验动物,最好在断血流、断气之前就进行取材,以免缺血缺氧后使细胞代谢发生改变而破坏细胞的超微结构。

当然,最好是采用灌注固定法。

为了使前固定的效果更佳,组织块要充分和固定液混合,应采用振荡固定 10 分钟以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微波固定法固定。

(2).小:由于常用的固定剂渗透能力较弱,组织块如果太大,块的内部将不能3得到良好的固定。

因此所取组织的体积要小,一般不超过 1mm。

为便于定向包埋,可将组织修成大小约 1mm×1mm×2mm长条形。

(3).冷:为了防止酶对自身细胞的酶解作用,取材操作最好在低温 (5 ℃~ 15℃)环境下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自溶。

所采用的固定剂以及取材器械要预先在冰箱 (5 ℃)中存放一段时间。

(4).准:就是取材部位要准确,这就要求取材者对所取的组织解剖部位要熟悉,必须取到与实验要求相关的部位,不同实验组别间要取相同部位,如需要定向包埋的标本,则要作好定向取材工作。

此外,还要求操作动作轻柔,熟练,尽量避免牵拉、挫伤与挤压对组织造成的人为损伤。

二、什么是瑞利准则?电镜与光镜在原理上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答: 1、光线通过二个比较靠近的小孔时,这二个小孔的衍射图会重叠在一起。

(完整版)电子显微镜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电子显微镜作业参考答案

电子显微镜作业一、判断题1.俄歇电子是从距样品表面几个埃深度范围内发射的并具有特征能量的二次电子。

(√)2.透镜光阑的作用是限制扫描电子束入射试样时的发散度。

(×)3.改变扫描线圈锯齿波的振幅可改变扫描速度,改变扫描线圈电源锯齿波的频率可改变放大倍数。

(×)4.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测量相邻两条亮线中心间的距离,所测得的最小值就是分辨本领;另一种是测量暗区的宽度,测得的最小宽度定为分辨本领。

(×)二、选择填空1.电镜的分辨本领主要取决于(A)的分辨本领。

A.物镜;B.中间镜;C.投影镜;D.长磁透镜2.增加样品反差的方法经常有(A、B))。

A.染色;B.重金属投影;C.超薄切片;D.复型3.(B)是用来观察聚合物表面的一种制样方法。

A.“超薄切片”;B.“复型”技术;C.染色;D.支持膜4.(A)是研究本体高聚物内部结构的主要方法。

A.“超薄切片”;B.“复型”技术;C.染色;D.支持膜5.入射电子中与试样表层原子碰撞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后从试样表面反射回来的那部分一次电子统称为(B)电子。

A.二次电子;B.背散射电子;C.反冲电子;D.透射电子。

6.扫描电子显微镜的(C)是利用对试样表面形貌敏感的物理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得到的一种像衬度。

A.散射衬度;B.衍射衬度;C.表面形貌衬度;D.原子序数衬度。

7.(A)是从距样品表面10nm左右深度范围内激发出来的低能电子。

A.二次电子;B.背散射电子;C.吸收电子;D.透射电子。

8.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衬度原理有(B)。

(a)散射衬度(b)表面形貌衬度(c)衍射衬度(d)相位衬度9.下面的图中(C)的二次电子信号最大。

10.下面的图中θC>θA>θB,在荧光屏上或照片上(C )小刻面的像最亮。

二.填空题1.(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来自样品表面(几百)nm 深度范围,其产额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可用作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原子序数衬度)以及结构分析。

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

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

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二、简答1、透射电镜主要由几大系统构成? 各系统之间关系如何?答:三大系统: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供电系统。

其中电子光学系统是其核心。

其他系统为辅助系统。

2、照明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应满足什么要求?答:照明系统由电子枪、聚光镜和相应的平移对中、倾斜调节装置组成。

它的作用是提供一束亮度高、照明孔经角小、平行度好、束流稳定的照明源。

它应满足明场和暗场成像需求。

3、成像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特点、作用是什么?答:主要由物镜、物镜光栏、选区光栏、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1)物镜:强励磁短焦透镜(f=1-3mm),放大倍数100120um,无磁金属制成。

作用:a、提高像衬度,b、减小孔经角,从而减小像差。

C、进行暗场成像3)选区光栏:装在物镜像平面上,直径20-400um,作用:对样品进行微区衍射分析。

4)中间镜:弱压短透镜,长焦,放大倍数可调节0—20倍作用a、控制电镜总放大倍数。

B、成像/衍射模式选择。

5)投影镜:短焦、强磁透镜,进一步放大中间镜的像。

投影镜内孔径较小,使电子束进入投影镜孔径角很小。

小孔径角有两个特点:a、景深大,改变中间镜放大倍数,使总倍数变化大,也不影响图象清晰度。

焦深长,放宽对荧光屏和底片平面严格位置要求。

4、分别说明成像操作与衍射操作时各级透镜(像平面与物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画出光路图。

答:如果把中间镜的物平面和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则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放大像,这就是电子显微镜中的成像操作,如图(a)所示。

如果把中间镜的物平面和物镜的后焦面重合,则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电子衍射花样,这就是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操作,如图(b)所示。

5、简要说明多晶(纳米晶体)、单晶及非晶衍射花样的特征及形成原理。

答:单晶花样是一个零层二维倒易截面,其倒易点规则排列,具有明显对称性,且处于二维网络的格点上。

因此表达花样对称性的基本单元为平行四边形。

单晶电子衍射花样就是(uvw)*0零层倒易截面的放大像。

生物电镜试题及答案

生物电镜试题及答案

生物电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A. 放大倍数B. 使用光源C. 观察样本的厚度D. 分辨率答案:B2.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A. 微米级B. 纳米级C. 毫米级D. 厘米级答案:B3. 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哪种类型的电子:A. 电子束B. 光束C. 声波D. 无线电波答案:A4. 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通常需要:A. 染色B. 脱水C. 固定D. 所有选项答案:D5. 电子显微镜的主要用途是:A. 观察细胞内部结构B. 观察宏观物体C. 观察细菌和病毒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可以达到______倍。

答案:百万2. 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是由______产生的。

答案:电子枪3. 在电子显微镜下,生物样品需要进行______处理,以防止电子束对样品造成损伤。

答案:干燥4. 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______来增强对比度。

答案:重金属染色5.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这是因为电子波长比______波长短。

答案: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答案: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子束的聚焦和成像。

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通过电磁透镜系统聚焦,照射到样品上。

样品对电子束的散射和吸收产生图像,这些图像通过电子透镜系统放大,并最终在荧光屏或电荷耦合器件(CCD)上形成可见的图像。

2. 为什么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答案: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高于光学显微镜,主要是因为电子的波长比光的波长短。

根据衍射极限,分辨率与波长成正比,因此电子显微镜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从而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

3. 描述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的基本步骤。

答案: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固定、脱水、浸透、嵌入、切片、染色和干燥。

这些步骤确保样品在电子束照射下保持稳定,同时增强图像的对比度。

电子显微镜习题

电子显微镜习题

电子显微镜习题————————————————————————————————作者:————————————————————————————————日期:一、电子束与样品作用1 为什么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在材料研究中非常有用?答:因为电子显微分析能够1)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2)可以用来研究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取向分布;3)可以进行能固体能谱分析。

以上三个方面对于研究材料的性能与微观组织和成分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2. 电子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信号是如何被利用的?扫描电镜利用了那几个信号?高能电子束与试样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信号,这些信号被相应的接收器接收,经过放大器和处理后,可以获得样品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丰富信息。

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主要应用于扫描电镜;透射电子用于透射电镜;特征X射线可应用于能谱仪,电子探针等;俄歇电子可应用于俄歇电子能谱仪。

吸收电子也可应用于扫描电镜,形成吸收电子像。

1)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

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的产生范围深,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

2)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

二次电子来自表面50-500 Å的区域,能量为0-50 eV。

它对试样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能有效地显示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

3)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假定样品有足够厚度,没有透射电子产生),最后被样品吸收。

若在样品和地之间接入一个高灵敏度的电流表,就可以测得样品对地的信号。

若把吸收电子信号作为调制图像的信号,则其衬度与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的反差是互补的。

4)透射电子。

如果样品厚度小于入射电子的有效穿透深度,那么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入射电子能够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

电子显微镜作业参考答案

电子显微镜作业参考答案

电子显微镜作业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电子显微镜作业一、判断题1.俄歇电子是从距样品表面几个埃深度范围内发射的并具有特征能量的二次电子。

(√)2.透镜光阑的作用是限制扫描电子束入射试样时的发散度。

(×)3.改变扫描线圈锯齿波的振幅可改变扫描速度,改变扫描线圈电源锯齿波的频率可改变放大倍数。

(×)4.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测量相邻两条亮线中心间的距离,所测得的最小值就是分辨本领;另一种是测量暗区的宽度,测得的最小宽度定为分辨本领。

(×)二、选择填空1.电镜的分辨本领主要取决于(A)的分辨本领。

2班级姓名学号A.物镜;B.中间镜;C.投影镜;D.长磁透镜2.增加样品反差的方法经常有(A、B))。

A.染色;B.重金属投影;C.超薄切片;D.复型3.(B)是用来观察聚合物表面的一种制样方法。

A.“超薄切片”;B.“复型”技术;C.染色;D.支持膜4.(A)是研究本体高聚物内部结构的主要方法。

A.“超薄切片”;B.“复型”技术;C.染色;D.支持膜5.入射电子中与试样表层原子碰撞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后从试样表面反射回来的那部分一次电子统称为(B)电子。

A.二次电子;B.背散射电子;C.反冲电子;D.透射电子。

3班级姓名学号6.扫描电子显微镜的(C)是利用对试样表面形貌敏感的物理信号作为调制信号得到的一种像衬度。

A.散射衬度;B.衍射衬度;C.表面形貌衬度;D.原子序数衬度。

7.(A)是从距样品表面10nm左右深度范围内激发出来的低能电子。

A.二次电子;B.背散射电子;C.吸收电子;D.透射电子。

8.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衬度原理有(B)。

(a)散射衬度(b)表面形貌衬度 d)相位衬度c()衍射衬度(.下面的图中(9C)的二次电子信号最大。

10.下面的图中θC>θA>θB,在荧光屏上或 4班级姓名学号照片上(C)小刻面的像最亮。

二.填空题1.(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来自样品表面(几百)nm深度范围,其产额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可用作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原子序数衬度)以及结构分析。

TEM习题

TEM习题

TEM习题第五章一、选择题1.若H-800电镜的最高分辨率是0.5nm,那么这台电镜的有效放大倍数是()。

A. 1000;B. 10000;C. 40000;D.600000。

2. 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A. 球差;B. 像散;C. 色差;D. A+B。

3. 可以提高TEM的衬度的光栏是()。

A. 第二聚光镜光栏;B. 物镜光栏;C. 选区光栏;D. 其它光栏。

4. 电子衍射成像时是将()。

A. 中间镜的物平面与与物镜的背焦面重合;B. 中间镜的物平面与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C. 关闭中间镜;D. 关闭物镜。

5.选区光栏在TEM镜筒中的位置是()。

A. 物镜的物平面;B. 物镜的像平面C. 物镜的背焦面;D. 物镜的前焦面。

二、正误题1.TEM的分辨率既受衍射效应影响,也受透镜的像差影响。

()2.孔径半角α是影响分辨率的重要因素,TEM中的α角越小越好。

()3.有效放大倍数与仪器可以达到的放大倍数不同,前者取决于仪器分辨率和人眼分辨率,后者仅仅是仪器的制造水平。

()4.TEM中主要是电磁透镜,由于电磁透镜不存在凹透镜,所以不能象光学显微镜那样通过凹凸镜的组合设计来减小或消除像差,故TEM中的像差都是不可消除的。

()的数值减小而减小;随孔径半角α的减小而增加;随放大倍数的提高而减小。

()5.TEM的景深和焦长随分辨率Δr三、填空题1.TEM中的透镜有两种,分别是和。

2.TEM中的三个可动光栏分别是位于,位于,位于。

3.TEM成像系统由、和组成。

4.TEM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和观;辅助部分由、和组成。

5.电磁透镜的像差包括、和。

四、名词解释1.景深与焦长——2.电子枪——3.点分辨与晶格分辨率——4.消像散器——5.选区衍射——6.分析型电镜——7.极靴——8.有效放大倍数——9.Ariy斑——10.孔径半角——思考题1.什么是分辨率,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是哪些?2.有效放大倍数和放大倍数在意义上有何区别?3.球差、像散和色差是怎样造成的?如何减小这些像差?哪些是可消除的像差?4.聚光镜、物镜和投影镜各自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5.影响电磁透镜景深和焦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景深和焦长对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和设计有何影响?6.消像散器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7.何为可动光阑?第二聚光镜光阑、物镜光阑和选区光阑在电镜的什么位置?它们各具有什么功能?8.比较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成像的异同点。

钨灯丝扫描电镜基础培训试题

钨灯丝扫描电镜基础培训试题

扫描电子显微镜培训考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我们物理检验室的扫描电镜EVO 18是一台(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

2、在扫描电镜基座的前面板上有(红)、(黄)、(绿)三个按钮。

3、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环境温度在(17℃-29℃)之间,相对湿度要低于(65%Rh)。

4、在开启灯丝之前,要确保电子束流I Probe先设在约(100pA),探针电流Fill Target先设在(2.4A)左右。

5、打开灯丝像Emission模式,调Gun Shift将孔的位置调至屏幕的(中央);调Gun tilt将束斑调至孔的(中央);灯丝电流调至第一或第二饱和点,第一饱和点约为(2.4A),第二饱和点约为(2.7A)。

6、WD表示工作距离,是指物镜到样品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此距离大约在(5mm-10mm)处。

7、当电子束打在样品表面上时,样品表面会被轰击出不同类型的电子信号,请写出任意三种电子信号的名称:(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

8、电子信号是通过相应的探测器接受并成像,请写出两种探测器的名称:(背散射电子探头)、(二次电子探头)。

9、在Scanning面板选择消噪模式,一般用Line Avg(线平均),选择扫描速度和N值,使cycletime在(30S)左右为宜,确认Freeze on=end frame。

10、观察断口类型的样品时,选用(高景深)模式(Depth),观察抛光平面类型的样品时,选用(分辨率)模式(Resolution)。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如果要进行光阑合轴时,点击下列哪一个图标。

( D )A、Line AvgB、ResolutionC、Freeze onD、Focus Wobble2、扫描电镜控制窗口包括六个控制面板,下列哪个代表光阑。

( C )A、ScanningB、DetectorC、ApertureD、Vaccum3、下列哪个选项是选区扫描。

电子显微镜习题二答案

电子显微镜习题二答案

习题二1. 对电镜分辨本领起决定作用的像差是哪二大类?2. 电镜中的几何像差包括哪些?3. 何谓球差?产生球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物平面上的物点0P 经透镜的成像作用后,在高斯像面上扩散成一个半径为s r 的弥散圆,称之为球差弥散圆,这种像差称之为球差。

球差是由于电磁透镜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会聚能力不同而造成的。

4. 何谓色差?产生色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波长变化而引起的像差称为色差。

依据色差产生的原因,通常又将色差分为三种情况,即中心色差、放大色差和旋转色差。

5. 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枪有几种主要类型,各有什么特点?P149三极电子枪:亮度最小,价格便宜,电子能量散布为3eV ,分辨率较差LaB 6阴极电子枪较之发叉式钨灯丝阴极电子枪,材料蒸发率低、热电子能量分散度小、电子束最小交叉斑小,因而具有寿命长、色差小、电子束照明亮度高等优点。

致发射电子枪与发叉式钨灯丝热阴极电子枪比较,其主要优点有:(1)亮度很高,约为热阴极电子枪的103~104倍。

(2)由图7-14可以看出,场致发射电子的能量高度集中在费米能级附近一个比较窄的能量范围内。

因此,场致发射电子的能量分散很小(约为热阴极电子枪的1/4~1/5),所以,成像时的色差更小。

(3)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场致发射电子形成的电子束最小交叉斑更小,约比热阴极电子枪小100倍。

(4)具有更长的阴极寿命。

但是,场致发射电子枪要求的工作条件要求高于热阴极电子发射,尤其是电子枪的工作真空度要求很高,为防止电极间击穿放电,要求在超高真空条件(优于10-7~10- 8 Pa )下工作,。

场致发射电子枪常用于超高分辨成像和细束径工作的电子光学仪器中。

像差几何像差球差色差 场曲 像散彗差 畸变6.构成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主要系统有哪些?各系统的主要作用什么?电子光学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电子束的加速电压、图像放大倍数、图象分辨率及各种像差的大小7.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活动光阑有哪些?其主要功能各有哪些?主要有三种光阑:①聚光镜光阑。

电子显微镜考核试卷

电子显微镜考核试卷
A.灯丝
B.显微镜镜筒
C.检测器
D.磁透镜
20.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景深?()
A.电子束的加速电压
B.磁透镜的磁场强度
C.显微镜的工作距离
D.所有以上因素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
C.使用不合适的样品
D.所有以上操作
15.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后期处理?()
A.图像锐化
B.对比度增强
C.三维重建
D.光学显微镜图像处理
16.以下哪些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A.样品易受电子束损伤
B.样品表面导电性极差
C.需要观察样品内部结构
D.所有以上情况
17.以下哪些是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A.灯丝
B.荷电光阑
C.磁透镜
D.显微镜镜筒
17.以下哪种电子显微镜适合观察生物样品?()
A.透射电子显微镜
B.扫描电子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金属显微镜
18.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电子束的波长
B.磁透镜的数值孔径
C.样品的厚度
D.显微镜的工作距离
19.在电子显微镜中,以下哪个部件用于收集散射电子形成图像?()
A.超薄切片机
B.离子溅射仪
C.真空干燥箱
D.光学显微镜
13.以下哪些是电子显微镜样品镀膜的目的?()
A.提高样品的导电性
B.防止样品受到电子束的损伤
C.减少样品表面的电荷积累
D.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电镜技术练习题

电镜技术练习题

选择题
– 人眼的平均分辨率为( )


A 0.4mm

B 0.2mm C 0.3mm

D O.2μm
E 0.4μm
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是(
• •

A 入射电子 B 透射电子 C 弹性散射电子
下面哪项不属于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
D 二次电子 E 俄歇电子
用来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内部超微结构像的电子为( )
A 入射电子 B 透射电子 C 弹性散射电子 D 二次电子 E 反射电子 A 镀膜 B 负染技术 C 电镜细胞化学技术 D 超薄切片技术 E 半薄切片技术 5、下面哪项不属于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 A 表面干燥法 B 浸透包埋 C 冷冻复型 D 冷冻割断法 E 组织导电法 6、下面哪种电镜既可观察结构又对组织细胞内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 ) A 透射电镜 B 扫描电镜 C 分析电镜 D 超高压透射电镜 E 原子力显微镜 7、观察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应选用哪种电镜( ) A 原子力显微镜 B 透射电镜 C 扫描电镜 D 磁力显微镜 E 激光04mmb02mmc03mmdo2me04m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是a入射电子b透射电子c弹性散射电子用来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内部超微结构像的电子为a入射电子b透射电子c弹性散射电子d二次电子e反射电子下面哪项不属于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a镀膜b负染技术c电镜细胞化学技术d超薄切片技术e半薄切片技术5下面哪项不属于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a表面干燥法b浸透包埋d冷冻割断法e组织导电法6下面哪种电镜既可观察结构又对组织细胞内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a透射电镜b扫描电镜c分析电镜d超高压透射电镜e原子力显微镜7观察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应选用哪种电镜a原子力显微镜b透射电镜d磁力显微镜e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d二次电子e俄歇电子????????????c冷冻复型c扫描电镜???????????????????8下面哪项不是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优点a可用于观察厚切片b可以提高分辨率c可提高图像质量d可观察复杂的结构e减少辐射损伤范围9下面对扫描电镜的描述错误的是a利用反射电子和二次电子成像c样品室大可用于观察块状样品e样品可被升降和倾斜10电子枪由组成a阴极阳极b阴极栅极d阴极阳极栅极e正极负极栅极11二次电子监测系统不包括a检测器b阴极射线管d光电倍增器e视频放大器12固定液中戊二醛的常用浓度为a05b20c25d4e1013下面对透射电镜描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透射电子成像b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c可观察负染标本d景深长立体感强e分辨率高性能最完善b用于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结构d景深长立体感强c阳极栅极c闪烁器????????????????????14透射电镜的反差取决于样品对的散射能力a二次电子b入射电子d散射电子e反射电子15观察生物样品时透射电镜的加速电压一般为a2050kvb5080kvc80100kvd100120kve120kv以上16超薄切片是指厚度小于的切片a200nmb300nmc400nmd100nme500nm17超薄切片技术的步骤为a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b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切片染色c取材脱水固定包埋切片c取材脱水固定包埋切片染色d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切片e取材脱水固定包埋切片18不属于透射电镜标本取材要求的a动作快b组织小c切割狠d部位准19下列试剂中属于强氧化剂以及对粘膜损伤最严重的是a戊二醛b环氧树脂c锇酸20负染技术中最常用的染色剂是a锇酸b甲苯胺蓝c磷钨酸d柠檬酸铅c透射电子染

(完整版)透射电镜复习题答案

(完整版)透射电镜复习题答案

透射电子显微学考题⑴最常用的两种透射电镜工作模式图(像模式和衍射模式)?100kev, 200keV, 300 keV, 400 keV 的电子波长?10分tHil HI 1.11 J l>| kn 41 ^er^lof I;be 11 M ill匕削译"*1 匚11 ditl f«;MH fWu 5血和肚H|5T I1E(< tht i ci现H T曲flAd i 射inui|2it mode- prr tnu reonra I J K①rernt Ec CK U<JSC ifcr 上“pcltnL tens irJrviscaller the4icirihc ・nd 纠购皿• Bl-c-r iheLih-rccack D^> oi Hi nb tri Tte inupmE iyh[£ni!b tbi'Bwni lac rr j.r± lh pl 11 *> IHIILP I J ioi. Most FE Mi iu.ie rr-iiimorE UIHJ am 崔Ictuek wlicb rise ^rEAUrElEuMic'i IR LefoiL ufmj.£?zUhkJLkia Jtxi; I LXILUM寒肇[or bol± uii』gEi. JL J DPi_ 1 ht i.kU jnii utijett^c JIS uko sJhma 平卩『JIHIJ I E J.!. LEHS I A! IVr^Bfinud NOTE Thi^ n j 加曲kJincilujttj du^rjiriL L I IMALUB口ng ihrtr iemm Mtnhm U M eluE* non、akm m ihcif ii・j“叫the 护KSAD ^jpirlEljlL-Otijerin e|l 细pcftiiM(hfp)■ RcrmncuipeirtiiffcIniicrmnliikiclens卍|>艸遷uperiuwClian 缨HKrrrigthFixedhLiLnirl.hEntity ,triuijjc'Qb|W r kmN-AD ii|wriurcCMh|£xjh^ cLi|xrr1ui£ <wp)1灯丝2栅帽3阳极4枪倾斜5枪平移6 —级聚光镜7二级聚光镜8聚光镜光栏9光倾給10光平移11试样架12物镜13物镜光栏14选区光栏15中间鏡16投影镜 17荧光屏0.00370nm; 0.00251 nm; 0.00197nm; 0.00164nm(2) 电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分几种散射?电子和薄样品如何作用?电子和厚样品如何作用?非弹性散射和弹性散射的角度一般是多少?何种角度弹性散射容易变为非相干的?样品变厚,前-背散射的份额如何变化?薄样品的TEM中,假定最多只有几次散射发生?TEM像由何种电子所成?18分答: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薄膜样品允许电子既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散射;厚样品只允许入射电子束发生背散射;非弹性散射角度一般小于1°,弹性散射角度一般为1-10°, 当大于10°时弹性散射变为非相干;随着样品变厚,前散射电子的数量变少,背散射电子的数量增多,直到主要的非相干背散射在厚的不透明的样品中能被探测到。

TEM-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

TEM-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

TEM-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T E M-透射电镜习题答案及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电子背散射衍射:当入射电子束在晶体样品中产生散射时,在晶体内向空间所有方向发射散射电子波。

如果这些散射电子波河晶体中某一晶面之间恰好符合布拉格衍射条件将发生衍射,这就是电子背散射衍射。

二、简答1、透射电镜主要由几大系统构成各系统之间关系如何答:三大系统: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供电系统。

其中电子光学系统是其核心。

其他系统为辅助系统。

2、照明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应满足什么要求答:照明系统由电子枪、聚光镜和相应的平移对中、倾斜调节装置组成。

它的作用是提供一束亮度高、照明孔经角小、平行度好、束流稳定的照明源。

它应满足明场和暗场成像需求。

3、成像系统的主要构成及其特点、作用是什么答:主要由物镜、物镜光栏、选区光栏、中间镜和投影镜组成.1)物镜:强励磁短焦透镜(f=1-3mm),放大倍数100—300倍。

作用:形成第一幅放大像2)物镜光栏:装在物镜背焦面,直径20—120um,无磁金属制成。

作用:a.提高像衬度,b.减小孔经角,从而减小像差。

C.进行暗场成像3)选区光栏:装在物镜像平面上,直径20-400um,作用:对样品进行微区衍射分析。

4)中间镜:弱压短透镜,长焦,放大倍数可调节0—20倍作用a.控制电镜总放大倍数。

B.成像/衍射模式选择。

5)投影镜:短焦、强磁透镜,进一步放大中间镜的像。

投影镜内孔径较小,使电子束进入投影镜孔径角很小。

小孔径角有两个特点:a.景深大,改变中间镜放大倍数,使总倍数变化大,也不影响图象清晰度。

焦深长,放宽对荧光屏和底片平面严格位置要求。

4、分别说明成像操作与衍射操作时各级透镜(像平面与物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画出光路图。

答:如果把中间镜的物平面和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则在荧光屏上得到一幅放大像,这就是电子显微镜中的成像操作,如图(a)所示。

电镜复习题答案

电镜复习题答案

2012研究生电镜复习题1.电子显微镜的像差有哪些,如何减少像差?电子显微镜的像差包括球差、像散和色差。

(1)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磁透镜中心区和边沿区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同引起的,可用小孔径成像时,可使球差明显减小。

(2)像散是由于电磁透镜的周向磁场非旋转对称引起,可通过消像散器来消除。

(3)色差是由入射电子的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造成的,稳定加速电压和透镜电流可减小色差。

2.电磁透镜景深和焦长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说明电磁透镜的景深大、焦长长,是什么因素影响的结果?假设电磁透镜没有像差,也没有衍射埃利斑,即分辨率极高,此时它的景深和焦长如何?定义景深是,当像平面固定时(像距不变),能维持物像清晰的范围内,允许物平面(样品)沿透镜主轴移动的最大距离D f。

、孔径半角a之间的关系它与电磁透镜分辨率Dr定义焦长:固定样品的条件下(物距不变),象平面沿透镜主轴移动时仍能保持物像清晰的距离范围,用D L表示,。

在实际使用中,景深又与通光孔径、像差消除的程度等因素有关,在透镜中增加光阑能够有效地拓宽景深和焦深的范围。

焦深越大,能清晰成像的像平面(即焦平面)的误差宽容量也越大。

焦深大小与放大倍数有关,放大倍数越大则焦深越大。

电镜的焦深十分大,可达几十甚至几百米,所以电镜底片放在观察荧光屏的下方较远处,而并不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这是光镜所不能比拟的。

3.说明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显微镜的成像衬度及差异是什么?衬度:图像上不同区域明暗程度的差别。

扫描电显微镜:形貌衬度:由于样品形貌差异形成的衬度。

原子序数衬度:是由样品表面物质原子序数(化学成分)差异而形成的衬度。

电压衬度:由表面电压差异形成的衬度。

透射电子显微镜:1)非晶样品的象衬度:由样品的不同微晶区存在的原子序数或厚度的差异而形成的。

即质量厚度衬度。

2)晶体样品的衍射衬度:对于晶体薄膜来说,只能利用衍射衬度成像,即衍射衬度。

是由样品各处衍射束强度的差异形成的衬度。

3)相位衬度:当样品厚度小于100nm,甚至是30nm,他是让多束衍射光束穿过物镜光阑彼此相干成象,象的可分辨细节取决于入射波被式样散射引起的相位变化和物镜球差、散焦引起的附加相位差的选择。

电子显微镜习题三答案.docx

电子显微镜习题三答案.docx

习题三1. "SEM”的中英文全称扌门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有哪些?电子光学系统扫描系统信号探测放大系统图彖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系统电源系统3.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光栅扫描,逐点成像“。

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扌「I描样品,在样品衣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电子束入射角有关,也就是说与样品的表而结构形貌有关,次级电子山探测器收集,并被闪烁辭转变为光信号,再经光电倍增管和放大器转变为电信号来控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图像为立休形象,反映了样品的表面结构形貌4. “SEM”中的扫描系统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打描系统主要由扌「I描偏转线圈、打描信号发住器;打描放人控制器等部件组成5. “SEM”中,扫描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电子光学系统和扫描系统的作用是用来获得扫描电子束,作为信号的激发源6.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定义的?7. 在“SEM”中,扫描电子束激发样品产生的物理信号主要有哪些?3•扫描电镜样品的主要物理信号(1)二次电子(Secondary electron f SE ;是被入射电子(又称为一次电子)轰击岀来的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的 核外电子,在扫描电子显微术中反映样品上表面的形貌特征(3)特征x 射线特征x 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之后,在能级跃迁过程 中育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串和波长的一种电碣波辐射。

是入射电子在激 发样品中原子的内层电子后,外层电子跃迁至内层时发出的光子牛寺:特征X 射线来自样品几 百口皿〜几p m 的深度范 通过检测样品发出的特征X射线的能垠或波长即可测定 样品中的元素成分;测旱X 射线的强度即可计算元素的 含呈,从而进行样品表面元 素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称为能谱法(EDS )和波谱 法(WDS )特点:① 能号比较低,一般小于50eV ; ② 来自表层5・10nfn 深度;③ 它对样品的表面形貌+ 分敏感,因此能非常有效地显 示样品的表面形貌€INTERACTION WITH MATTERSecondary electrons -topography Back scatter electrons -compositional Xfays -chemistry (2)背散射电子( Backscatteredelectron. BE )背散射电子:被固体样品中原子反射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又叫做反射电子 INTERACTION WITH MATTER①诂召较大,与入射电子 能审接近; ^②来自样品表面几十-几 百纳米的深度范围; ③产额伴随着原子序数增 大而增多,可以用来显示原子 序数衬度,定性地用作成份分 析 Secondary electrons 让畑观沁-compositional ・ chemistry Boel>«eGft<re d a ♦Back scatty electrons4. SEM中的其他信号•俄歇电子:入射电子在样品原子激发内层电子后外层电子跃迁至内层时,多余能量转移给外层电子,使外层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俄歇电子•透射电子:电子穿透样品的部分,这些电子携带着被样品吸收、衍射的信息,用于透射电镜的明场像和透射扫描电镜的扫描透射(STEM)图像. 以揭示样品内部微观结构的形貌特征°8. “SEM”中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的主要异同是什么?用背反射信号进行形貌分析时,其分辨率比二次电子低。

电镜复习题培训资料

电镜复习题培训资料

电镜复习题一、电子束与样品的作用1为什么电子显微分析方法在材料研究中非常有用。

答:电子显微镜用于电子作光源,波长很短,且用电磁透镜聚焦,显著提高了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提高了1000倍,可以对很小范围内的区域进行电子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样品不必复制,直接进行观察,可以观察试样表面形貌,试样内部的组织与成分。

2电子与样品作用产生的信号是如何被利用的?扫描电镜利用哪几个信号?答:(1)高能电子束与试样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信号,这些信号被相应的接收器接收,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送到显像管的栅极上,调制显像管的亮度,可以获得样品成分的内部结构的丰富信息。

(2)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阴极荧光谱。

3、属于弹性散射的信号有哪几个?答:背散射电子,大部分透射电子。

4、荧光X射线、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哪一个在样品上扩展的体积最大?答:荧光X射线,深度0.5~5um,作用体积大约0.1~1um5在铝合金中距离样品表面0.5um的亚表层有一块富铜相。

是否可以用二次电子或者背散射电子看到它?请详细解释原因答:可以用背散射电子看到,二次电子不行二次电子从表面5~10nm层发射出来,逃逸深度浅,二次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不如背散射电子那么明显,对原子序数的变化不敏感;背散射电子一般从试样0.1~1um 深处发射出来,能反映试样离表面较深处的情况;对试样的原子序数变化敏感,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始于观察成分的空间分布。

二、扫描电镜及应用1.高分辨扫描电镜要采用场发射电子枪作为电子源的原因是什么?答: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与电子的波长关系不大,与电子在试样上的最小扫描范围有关,电子束斑越小,分辨率越高,但还必须越高。

但还必须保证电子束斑小时,电子束具有足够的强度。

2.解释扫描电镜放大倍率的控制方法答:M=l/L显像管中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最大扫描距离和电子束在试样上最大扫描距离的比,l不变,改变L,通过调节扫描线圈上的电流进行,减少扫描线圈的电流,电子束偏转角度小,在试样上移动距离变小,放大倍数增加。

扫描电镜试题整理---赵玲玉

扫描电镜试题整理---赵玲玉

第一部分1.如果实验室因电路打火,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如果火势太大,应迅速离开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

2.在装载样品以及实验中移动样品台时,有些什么注意事项?①装载大样品时,应使用倾斜样品台倾斜样品;②用Z样品台提升样品时要十分的小心;③看断面的样品必须事先降低样品台;④关闭样品室门时,缓慢轻关,待抽真空时再松手;⑤移动样品时,将载物台向X轴和Y轴方向移动,并保证位移量小于最大允许值,以防止样品撞坏探头或撞伤物镜极靴。

3.普通扫描电镜测试对样品的基本要求是?①能提供导电和导热通道,不会被电子束分解;②在电子束扫描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能挥发或含有水分;③样品大小与厚度要适于样品台的尺寸;④样品表面应该清洁,无污染物;⑤磁性样品要预先去磁,以免观察时电子束受到磁场的影响。

4.按电子枪源分,扫描电镜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钨灯丝枪,六硼化镧枪和场发射电子枪。

①钨灯丝枪其优点是钨灯丝造价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分辨率较差;②六硼化镧枪寿命介于中间,但比钨枪容易产生过度饱和和热激发问题;③场发射电子枪价格最贵,需要高真空,但其寿命最长,不需要电磁透镜系统。

5.为什么不能在FEINova400场发射电镜对导磁性样品进行能谱分析或高分辨图像分析?导磁性样品会磁化电镜的极靴,一旦吸到物镜极靴上,降低电镜的分辨率,影响电镜的性能。

6.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需要短暂离开,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处理?答案一1 看周边是否有有操作资格的人(老师或者是操作员)在场,如果有的话,让他们帮忙看着电镜;2如果没有有操作资格的人在场,那么此时要把高压卸掉,打开CCD,把样品台降低最低位置,退探头,使电镜处于静止状态才可短暂离开。

离开时需要放置“暂停实验”警示牌,告知他人,实验暂停。

第二部分1.X射线能谱仪由哪些部分组成?电子陷阱的功能是什么?由半导体探测器,前置放大器和主放大器,多道脉冲高度分析器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镜练习题及答案一、透射电镜标本取材的基本要求并简要说明。

答:取材的基本要求如下:组织从生物活体取下以后,如果不立即进行及时固定处理,就有可能出现缺血缺氧后的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如细胞出现细胞器变性或溶解等现象,这些都可造成电镜观察中的人为假象,直接影响观察结果分析,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此外,由于处理不当造成组织微生物污染,导致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构遭受破坏。

因此,为了使细胞结构尽可能保持生前状态,取材成败是关键,取材成功的关键在于操作者必须要注意把握“快、小、冷、准”四个取材要点。

(1).快:就是指取材动作要迅速,组织从活体取下后应在最短时间(争取在1~2分钟之内)投入前固定液。

对于实验动物,最好在断血流、断气之前就进行取材,以免缺血缺氧后使细胞代谢发生改变而破坏细胞的超微结构。

当然,最好是采用灌注固定法。

为了使前固定的效果更佳,组织块要充分和固定液混合,应采用振荡固定10分钟以上,有条件的可采用微波固定法固定。

(2).小:由于常用的固定剂渗透能力较弱,组织块如果太大,块的内部将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

因此所取组织的体积要小,一般不超过1mm3。

为便于定向包埋,可将组织修成大小约1mm×1mm×2mm长条形。

(3).冷:为了防止酶对自身细胞的酶解作用,取材操作最好在低温(5℃~15℃)环境下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防止细胞自溶。

所采用的固定剂以及取材器械要预先在冰箱(5℃)中存放一段时间。

(4).准:就是取材部位要准确,这就要求取材者对所取的组织解剖部位要熟悉,必须取到与实验要求相关的部位,不同实验组别间要取相同部位,如需要定向包埋的标本,则要作好定向取材工作。

此外,还要求操作动作轻柔,熟练,尽量避免牵拉、挫伤与挤压对组织造成的人为损伤。

二、什么是瑞利准则?电镜与光镜在原理上有何相似和不同之处?答:1、光线通过二个比较靠近的小孔时,这二个小孔的衍射图会重叠在一起。

当一个衍射图的中央亮斑正好落在另一个衍射图的第一暗环中心时,这二个点刚可以分辩。

这就是显微镜分辩本领的瑞利准则。

2、相似点:光学显微镜是利用玻璃制作的透镜对光进行折射,将一物点发出不同角度的光线最终会聚成一个像点。

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作为光源,利用电磁透镜产生的电场或磁场折射电子束,并通过电子束轰击荧光屏激发荧光而达到成像目的。

不同点: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而电镜是用电子束照明。

光镜的透镜用玻璃制成,而电镜的透镜是轴对称的电场或磁场。

三、简述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样品制作流程答:1、透射电镜样品制作流程为取材——漂洗(生理盐水)——前固定(2.5%戊二醛,4ºC冰箱2小时以上)——漂洗(0.1M 磷酸缓冲液,3次,45分钟)——后固定(1%锇酸1小时左右)——漂洗(0.1M 磷酸缓冲液,3次,45分钟)——块染(1%醋酸铀2小时)——梯度脱水(50%、70%、80%、90%丙酮各15分钟,100%丙酮2次,各10分钟)——浸透(丙酮:包埋液=1:1,37 ºC烘箱2小时;丙酮:包埋液=1:4,37ºC烘箱过夜;纯包埋液45ºC烘箱2小时)——包埋聚合(45ºC烘箱3小时,65ºC烘箱48小时)。

2、扫描电镜样品制作流程为取材(做好样品观察面的标志)——漂洗(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固定(2.5%戊二醛2小时以上)——漂洗(0.1M磷酸缓冲液,3次,45分钟)——后固定(1%锇酸,2小时)——脱水(50%、70%、80%、90%、95%各15分钟,换醋酸异戊酯15分钟或叔丁醇15分钟)——干燥(零界点干燥或冷冻干燥)——镀膜(真空镀膜仪或离子溅射仪)四、常用的化学固定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化学固定方法有1、浸泡固定法(也称组织块固定):就是将组织块直接浸泡入固定液当中进行固定。

2、游离细胞固定法:适用于培养细胞、周围血、骨髓、胸腹水或其他渗出液。

如为贴壁生长的培养细胞,应先用橡皮刮子将细胞从培养管壁上轻轻刮下,或用酶消化,使细胞脱离管壁。

3、原位固定法:就是在组织未取下之前,在组织器官原来的位置进行预固定的方法。

原位固定可分为点滴固定法和注射固定法两种。

点滴固定法:就是将实验动物麻醉后暴露出所需的器官表面,小心地剥开包膜,将预冷的固定液直接滴在组织的表面上,并保持固定液适当浓度不使挥发干燥。

注射固定法:就是将实验动物麻醉后,将固定液用细注射针直接注射到所需固定的组织中或空腔脏器的内部。

4、灌注固定法就是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将固定液灌注到所需固定的组织中,其特点是灌注快速、均匀,缺点是固定操作复杂、要求高。

灌注固定法可分为全身固定和局部固定两种。

通常采用的固定剂为2%~4%戊二醛溶液或者4%多聚甲醛溶液。

五、普通透射电镜包括那些结构?请简要叙述。

答: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由四部分组成,即电子光学系统(即镜筒)、真空排气系统、电源系统和水冷系统。

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样品室、成像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

真空排气系统包括:机械泵、油扩散泵、真空管道、阀门及检测系统组成。

电源系统包括:主要的电源供给包括高压电源、电子枪灯丝电源、控制极电源、透镜电源、真空系统电源等部分。

水冷系统主要靠冷却水循环装置来完成或者直接用自来水降温。

六、简述电镜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答: 电镜在生命科学上的应用几乎包括所有的学科研究领域都已经用到或即将用到电镜技术。

比如动物或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及其细胞器等内容物、细胞间的连接等)的形态观察,通过对比观察,对动植物形态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进行分类、分型,以探讨遗传、变异及病理病因的机理或机制,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所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

利用常规电镜技术和特殊电镜技术如免疫电镜技术、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电镜原位杂交技术等可以进行细胞细胞超微结构及超微病理分析,以及细胞内抗原、酶等的定位、定性甚至定量研究等。

七、简述电镜的球差和畸变及其形成原因。

答:1、球差:由于电子束光源通过透镜受到偏转,通过样品,从物平面向下发射,形成物点孔径角。

从物点发出的射线,到达下一级透镜又被聚集。

如果透镜有缺陷或孔径角太大,则靠近光轴的射线和远离光轴的射线,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就会不同,这些射线在光轴上会聚的位置不同,结果远离光轴的射线就会在像面上形成一个最小模糊圈。

此时可有图象中央凸起感。

球差是目前影响电镜分辨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2、畸变:由于离轴较远处的径向磁场的作用力强,使放大倍数随物点离轴的距离而变化,进而使图象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畸变常见的有枕形畸变、桶形畸变和S形畸变等。

八、简述电磁透镜及其聚焦原理答:由于轴对称弯曲磁场对电子束有聚焦作用,因而可以得到电子光学像。

我们称这种具有轴对称弯曲磁场装置构成的电子透镜为电磁透镜(electron magnetic lenses)。

由于电磁透镜磁场非均匀分布,物、像点在磁场之外,电子在磁场中既受到轴向分量的作用,又受到径向分量的作用,使平行于轴进入磁场的电子束可获得聚焦。

九、什么是反差?简述电镜荧光图像反差形成的原因。

答:1、人的眼睛在区分物体时,主要根据物体不同部位或物体之间的光强度与波长的差别,这些差别构成了物体的反衬度,又称为“反差”。

电镜与光镜一样也存在反差现象。

2、由于电镜标本上的不同部位的物质结构不同,经过电子染色后,其疏密度也不同,它们散射电子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散射电子能力强的地方,显现为暗像;相反,散射能力弱的地方,显现为亮像。

因此,在荧光屏上所看到的是由暗像与亮像组成的具有一定反差的荧光图像。

十、游离细胞取材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处理方法。

答:血浆凝集法:将抗凝全血离心分层(2000转/每分钟,10—20分钟),用毛细吸管沿着管壁轻轻的将上清夜吸取(不要破坏白细胞层),接着用吸管吸取固定液,并沿着管壁将2.5%戊二醛固定液慢慢地加入进行固定,然后把它放在4℃冰箱内保存。

血浆(血清)混合法:如为细菌、病毒、脱落细胞、培养细胞则先将它们制成悬液放置于离心管内(最好是玻璃的),离心成团(1000~3000转/分钟,10分钟,下同),去上清液后加入2.5%戊二醛固定10分钟左右,离心,再弃去多余的固定液,然后和少量抗凝血浆或血清混合均匀,离心成团,去上清液(留少许),用吸管吸取2.5%戊二醛固定液沿着离心管壁缓慢滴入,尽量避免团块分散,静置于4℃冰箱内保存备用。

十一、简述超薄切片流程并简要说明。

答:超薄切片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切片前的准备:铜网清洗(用丙酮和乙醇浸洗)2、支持膜制备:常用Formvar膜(用聚乙烯醇缩甲醛和氯仿配置,浓度为0.5%)3、玻璃刀制备:专用制刀机制作。

4、半薄切片光镜定位(主要确定超薄切片的位置)。

5、修块(表面修成梯形或长方形)。

6、超薄切片:专用超薄切片机切片,厚度在50—100 nm 之间较为合适。

7、捞片:将超薄切片捞在载网上。

8、染色:铅-铀双重染色法,如已有过块染,则只需铅染色30分钟即可。

十二、简述负染技术及其应用。

答:负染技术是利用重金属盐(常用磷钨酸盐或醋酸铀溶液)沉积到样品四周,样品四周散射电子的能力就较强,因而表现为暗区;样品本身散射电子的能力较弱,则表现为亮区,这样便能把样品的外形与表面结构清楚地衬托出来。

是观察微小颗粒状生物材料的外部形状常用的染色方法。

主要应用于病毒、支原体、细菌等微生物外部形态的观察以及纳米级生物材料的形态观察。

十三、简述石蜡块做超薄切片的样品制作流程答、石蜡块做超薄切片的样品制作流程如下:1、取材:从石蜡块上相应部位切下约1mm3 的小块。

2、溶蜡:将取下的标本放在一张滤纸上,40℃烘箱内烘1小时,然后转放入二甲苯溶液中40℃烘箱内继续浸泡8—12h。

3、水化:纯丙酮30分钟、90%、80%、70%丙酮各15分钟。

4、漂洗:用缓冲液漂洗(0.1M磷酸缓冲液PBS)3次,每次15分钟。

5、固定:2.5%戊二醛固定2小时,PBS漂洗3次,而后1%锇酸后固定1—2小时。

6、漂洗、块染、脱水、浸泡、包埋聚合同常规透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

二、选择题及答案1、人眼的平均分辨率为(B)A 0.4mmB 0.2mmC 0.3mmD O.2μmE 0.4μm2、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是(A )A 入射电子B 透射电子C 弹性散射电子D 二次电子E 俄歇电子3、用来显示组织和细胞的内部超微结构像的电子为(B)A 入射电子B 透射电子C 弹性散射电子D 二次电子E 反射电子4、下面哪项不属于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技术(A )A 镀膜B 负染技术C 电镜细胞化学技术D 超薄切片技术E 半薄切片技术5、下面哪项不属于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B )A 表面干燥法B 浸透包埋C 冷冻复型D 冷冻割断法E 组织导电法6、下面哪种电镜可以在观察结构的同时,对组织细胞内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C)A 透射电镜B 扫描电镜C 分析电镜D 超高压透射电镜E 原子力显微镜7、观察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应选用哪种电镜(B)A 原子力显微镜B 透射电镜C 扫描电镜D 磁力显微镜E 侧向力显微镜8、下面哪项不是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优点(E )A 可用于观察厚切片B 可以提高分辨率C 可提高图像质量D 可观察复杂的结构E 减少辐射损伤范围9、下面对扫描电镜的描述错误的是(B)A 利用反射电子和二次电子成像B 用于观察组织细胞表面形貌C 样品室大,可用于观察块状样品D 景深长,立体感强E 样品可被升降和倾斜10、电子枪由(D)组成A 阴极、阳极B 阴极、栅极C 阳极、栅极D 阴极、阳极、栅极E 正极、负极、栅极11、二次电子监测系统不包括(E)A 检测器B 阴极射线管C 闪烁器D 光电倍增器E 视频放大器12、固定液中戊二醛的常用浓度为(C)A 0.5%B 2.0%C 2.5%D 4%E 10%13、下面对透射电镜描述不正确的是(D)A 利用透射电子成像B 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C 可观察负染标本D 景深长、立体感强E 分辨率高,性能最完善14、透射电镜的反差取决于样品对(B)的散射能力A 二次电子B 入射电子C 透射电子D 散射电子E 反射电子15、观察生物样品时,透射电镜的加速电压一般为(C)A 20-50KVB 50-80KVC 80-100KVD 100-120KVE 120KV以上16、超薄切片是指厚度小于(D)的切片A 200nmB 300nmC 400nmD 100nmE 500nm17、超薄切片技术的步骤为(B)A 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B 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切片、染色C 取材、脱水、固定、包埋、切片、染色D 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切片E 取材、脱水、固定、包埋、切片18、不属于透射电镜标本取材要求的(C)A 动作快B 组织小C切割狠D部位准E环境冷19、下列试剂中属于强氧化剂以及对粘膜损伤最严重的是(C )A 戊二醛B 环氧树脂C 锇酸D 磷酸缓冲液E MNA20、负染技术中最常用的染色剂是(C)A 锇酸B 甲苯胺蓝C 磷钨酸D 柠檬酸铅E 溴化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