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8月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
“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
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
有很多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前因后果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到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
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
这可以说是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例子。
像皮卡丘这种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全球影响。
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摘编自《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文化折扣”问题》,有改动)材料二: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
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堕海徐燕频徐成吾我们过了几小时才晓得,那个孩子是在早晨七时之后不久掉进海里的。
没有人看见他掉下去。
他是在清除甲板上的一处排水口时失足的。
他的身体一触及水面,就和船边缘的怒涛和吸力搏斗,差一点被“推进暗轮”卷进去。
到那令人窒息的水的拉力减轻时,他才浮出水面。
他松了一口气。
他想,伙伴必已看见他掉下来,他将可很快获救。
可是船继续以全速前进,他慌乱地击着水,设法赶上它。
突然他想起船长某一天在船上操练之后所说的话:“如果你遇到困难,应保持镇静。
如果慌张,就准没有希望了。
因为在这种情形之下,最主要的是想一个办法出来,不镇定是不行的。
”孩子不再在水里手足乱拨了。
他想:我先不知道我会游泳,可是我并未下沉。
我是在游泳啊!他设法将厚重的裤子和靴子踢掉。
然后他发觉自己用手脚在划水。
正如他在家里的农庄看见狗划水一样。
可是那艘船没有停。
他现在只能在浪头将他举起的时候,才看得见船的烟囱和桅杆。
他焦急地向周围张望,除了海阔天空之外什么都看不见。
一片巨浪打在他脸上,使他作呛。
海水的盐分淹得他的眼晴发痛。
水手在用早餐时才想起那个孩子。
“他到哪里去了?”有一个问。
另一个说:“奇怪,他一直没有敲钟报时。
我最好去找他。
”他找遍了船首的望楼,各处的厕所,问了在后舱口躺着休息的人。
他愈担心,脚步也愈快。
他的声音变得凄厉,而且问得更为急切。
“还是去告诉老头子吧。
”有人这样建议。
船长正在驾驶塔上和三副谈话。
他的船是在一条安全的航道上,离佛罗里达州海岸一百哩(旧指英里),顺着湾流以全速驶行。
船长正在设法补偿航行中所损失的时间。
他转过头来对着那奔上梯来的水手,后者大声喊:“船长!那孩子!我们找不到他!我们到处都找过了。
他完了!”——他挥动一只手指向海面。
船长把大副从餐室里喊来。
那失踪的孩子原来是在值班的。
大副想起他曾命那孩子清洗右舷的排水口。
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
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
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
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
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
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
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学期考试 满分:10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这个聋老婆子,作为贾府中的一个老仆妇,同是奴隶,其身份地位同金钏儿是一样的,却对金钏儿被逼惨死表现得极其冷漠。
这就自然映射到贾政身上,体现贾政的虚伪。
贾政在刚听说金钏儿跳井自杀时,曾说:“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我家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
”聋老婆子那番话和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就暗示读者,在贾府这类事件必然是经常发生,这才使聋老婆子这样的仆人也不以为奇,以至于麻木不仁了。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以外卖为天”。
《2017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统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8000万。
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办公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
在“铁路12306”app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
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问,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
历朝历代的“大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则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
寻常百姓至少要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主客、长幼等有序落座。
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120道菜,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烦琐的美食套路。
外卖,把“如何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
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输堂食。
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解救了主妇。
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做饭这件事,成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碗瓢盆交响乐”。
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性的压力丝毫不比男性小。
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
外卖还拯救了单身一族。
早在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2亿,约占总人口的14%。
辽宁附中2021年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辽宁附中2021年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辽宁附中_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命题:高三备课组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荼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C.茶盛于宋朝,上至官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B.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C.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D.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4.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B.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C.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D.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②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_9题.酒楼秋望华岳【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三点简要分析.(6分)9.本诗尾联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邵逸夫:搭起心中的〝逸夫楼〞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邵逸夫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电影定将被淘汰,于是他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所需的〝讲话机器〞.虽然邵逸夫在自己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但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他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两只脚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一写半个月,可是都不满意.他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终于在摸爬滚打出一身电影制作的真功夫后,1932年,他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这部影片成本1万元,而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为邵逸夫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次年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曾拍摄过上千部电影.邵逸夫说:〝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我们的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纪录.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邵逸夫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作为亿万富翁,邵逸夫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邵逸夫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在很多人心目中,〝逸夫〞早已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达则兼济天下〞的仁者情怀.这位让人尊敬的百岁老人,在人们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摘编自耿晓星.韩梦泽《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相关链接:①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他的邵氏电影曾经几乎垄断香港的电影工业,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的电视巨无霸……他就是邵逸夫.《新华日报》_年1月8日②邵逸夫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商业片的偏好.他坦言:〝经营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③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超过100多亿港元.截至_年,他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超过6000个.汶川和雅安地震后,他都捐出1亿港币.《人物周刊》_年1月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电影业也不景气,邵逸夫却准备在困境中坚持,他意识到无声电影前景黯淡,便做出了放弃无声电影改拍有声电影的决定.B.邵逸夫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为他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奠定了基础.C.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拍摄了上千部电影,邵逸夫在拍摄影片时注意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愿望,顺应观众的文化心理,注重商业性,更注重艺术性.D.邵逸夫是一位精通电影的专家,他长年累月坚持看电影,使自己不但成为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还精通了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工作.E.邵逸夫乐善好施,历年对社会公益的捐助数额惊人.项目众多,尤其是他认为〝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对文化教育事业他更为关注.⑵邵逸夫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⑶文中说〝‘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的依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⑷为什么说邵逸夫〝在人们的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21届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登泰山记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最多在山门那里花几元钱买根手杖。
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
《字汇》中记录:“泰,安。
”庄子曾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多数人会爬不上去。
所以说,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之中。
泰山本来也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
登山的石阶一修,山势也就变成了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
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运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唯一目的。
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往上,“仁者乐山”,乐的就是它是山。
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
要像水一样地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
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泰山在孟子那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
这就给我一种印象,泰山似乎是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和神迹。
我要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山谷苍翠,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
齐鲁大地上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
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
道法自然不是乱法,法的是泰山。
这就是泰。
如果把满山的苍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 ①④⑤B. ②③⑥C. ②④⑥D. ①③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 近年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喜爱,用微信和微博交流这些节日相关知识,被学生们称为“文化自信”B. 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C. 朱永新在“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指出,阅读非常赏要,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D. 电影《芳华》讲述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经历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人生命运充斥变数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现在接人待物还是简单一点好,我们登门拜访就是想跟你叙叙旧,你就略备薄酒小菜,千方别太麻烦啦B. 我把学生时代写的一些小诗结集出版了,第一时间就送你来一本,请你惠存,闲瑕时你凑乎看看吧C. 最近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特别垂青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今天早读的时候,大家还在读《等你,在雨中》D. 我们隔壁的李老一家对人总是那么友善,这些年对我们家帮助很大。
辽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是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
明代以前,文人的结合往往是具有较多共同特点的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且围绕着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一个圈子。
明初,先后以文坛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其他文人也以趣味相投,自相结合,或窗下切磋以攻文,或林下逍遥以娱老,各文人集团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攻讦的风气。
成化、弘治以后,统治集团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逐步由“文章之贵贱操之在上,其权在贤公卿”,转变为“操之在下,其权在自立”的局面,也改变了原来台阁创作追求雍容典雅之风。
而城市的发达,也有利于文人相对集中,并滋长着一种文酒风流、空疏不学的风气。
文人们聚集在一起,往往只是在宴谈谑浪、此唱彼和寻求情感上的沟通和文化上的满足。
由于空疏不学,则入主者偏执一端,不可一世,批评他人,抹煞一切;出奴者,便一无定见,随波逐流,容易为时风所左右,为他人所笼络。
以弘治、正德年间的前七子为代表,文士的集合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组合的模式,形成了以主张相结合的风气,这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但往往由此而造成了“各立门庭,同时并角,其议如讼”的局面。
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党同伐异,本来文艺性、学术性的团体渐渐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团体复社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因此,明代的文学团体,尽管标榜不同,或以地域分,或以社所名,或以时代称等,但究其性质,主要就是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三大类。
当然,这也只是就大致的倾向而言,因为他们大都是一种松散的结合。
明代文学史上,特别受人注目的就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和他们所引起的文学争论。
文学争论在分门立户、相互否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暗暗地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变通和发展。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离骚》中“______ ,______ ”两句,写出了流俗的弊病,痛斥人们投机取巧而不顾准则的生活状态。
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杜甫《登高》中,“______ ”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却无法用酒排遣的无限悲凉之情。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 ,______ ”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二、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答题。
苔痕的意象为中国诗人所钟爱,那湿漉漉的苔痕最不起眼,但却_____:在古地边,在石罅旁,在茵茵的绿草深处,在森森的古树上,在诗人的心中无边无际地蔓延,周邦彦《花犯》词“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青苔标志着静寂,那永恒的静寂,只有_____的地方才有青苔,青苔显示出永恒的宁静,显示出野趣、古朴和稚拙。
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_____的消息,()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把玩青苔的心理。
他们通过对青苔的咀嚼,表达对人生_____的思考。
把玩青苔,就如同中国诗人喜欢把玩残花的心态一样。
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发展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无所不至荒无人烟亘古不变雪泥鸿爪B.无处不在人迹罕至颠扑不破空谷跫音C.无处不在人迹罕至亘古不变雪泥鸿爪D.无所不至荒无人烟颠扑不破空谷跫音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永恒才是真实的绵延B.诗人们执拗地借此诉说着不变中的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表象,永恒才是绵延的真实C.诗人们借此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变化只是表象,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D.诗人们执拗地借此诉说着不变中的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表象,绵延的真实才是永恒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诗人顽强的“赏”表现了与那股将生命推向衰朽的力量的奋力抗争,展现了人与实践的极度紧张之关系。
2021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
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
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来。
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
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
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
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
2020-2021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认识那根木头刘亮程也是沉闷的一声,在几年后一个阴雨绵绵的夜里,惊动了村子。
土地被同一件东西又震动了一次。
紧接着,细密的雨声中传来一个女人尖厉的哭喊。
“快,醒醒,出事了。
”是母亲的声音。
她在喊父亲。
父亲嗯了一声,哭喊声又一次传进屋子。
这个夜里我母亲没有睡着,她十二岁的儿子也没有睡着,在这张大土炕上我已清醒地躺过了好多个寂寞长夜。
父亲穿好衣服出去了。
我听见他关门的声音,脚在雨地里啪嗒啪嗒踩过窗根的声音。
狗出来叫了两声,又钻回窝里了。
我悄悄爬起来,套上衣服,黑摸着下了炕,找到鞋穿上。
“你不好好睡觉干啥去?”母亲说话了。
我没吭声,轻轻拉开门,侧身出去。
“快回来。
”母亲压低嗓门的叫喊声传到耳朵里时,我已经走到门外窗户边。
雨越下越大,路上黑黑的,父亲已经走得不见。
我正犹豫着去还是不去,又一声尖叫喊破夜空。
“救人啦。
”我像被喊叫声拉扯了一把,一头钻进雨中猛跑起来。
人们把雨忘记了。
雨啥时候停了都没觉着。
地上满是泥水,乱糟糟的。
黑夜像水一样一层一层渗到了土地里,村子渐渐浮现出来,先是房子、树,接着是人。
天亮了。
睁大眼朝周围看,这才看清刚才从倒塌的房子里挖出来的一家人,全光光地站在泥水地里。
刚刚过去的一阵慌忙让人把啥都忘了。
我跑来时这里像有很多人,雨哗哗地往下泻,啥也看不清。
只听见一个女人不住地哭叫,“全埋在里面了。
”“全埋在里面了。
”感觉有许多人围着倒塌的房子,乱哄哄的。
“你们都傻站着干啥,赶快挖呀。
”这是另一个女人的喊声。
人们像突然酲过来,一齐拥向倒塌的房子。
啥也看不见,用手摸着扒拉,摸到啥搬啥,土块、椽子、土块。
我弓着腰挤在他们中间,用手在一堆东西上摸,摸到一个椽头,拉了几下,没拉动。
又往上摸。
“檩子,檩子。
”我喊了两声,好多人拥过来。
天亮后人们才看清,房子倒了三堵墙,前后墙和一个边墙。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
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一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
由于近期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相继延迟了大专院校、中小学等的开学时间。
不过,停课不停学。
既要防控疫情,也不能耽误学业,启用在线教育成为各地教学的替补方案。
实际上,我国早已推进在线教育发展。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还是第一次,那么,在线教学真的能够替代课堂教学吗?在延迟开学期间,在线教育能否担负起学校教育的空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直以来,在校学生授受的主要是线下教育,线上教育只是补充。
即使是看在线直播课的学生,也是有线下教师辅导的,即所谓的“双师”教育。
如今,在线教育“反客为主”挑大梁。
存疑者认为,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比面授课堂要差,学生也缺乏接受在线教育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线教学的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学习的内容,另一个是学习者的情况。
作为一般的知识学习,在线教育是可以替代的。
”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在线学习因为有更多的资源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比与鉴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势。
但是在线学习也有它的劣势,储朝晖认为:“它的劣势是在学习的深度上很难跟课堂教学相比,如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就很难学得那么深。
另外,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学习上,在线学习很难替代课堂教学。
”(摘编自俞杨《大中小学开学延期,学生在家功课不停》)材料二:2016-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材料三:超大流量突然涌入,相关平台、不甚相关的技术工具不堪重荷;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台各自为政,功能残缺,体验欠佳;电子产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各种担忧与批判甚嚣尘上。
2020-2021学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2021届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辽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褊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KS5U发布】辽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辽师大附中10月模块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命题、校对:高三语文备课组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工业化时代,学校的模式映射了工业化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依据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训练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训练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共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或许会因此安静很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现在过春节的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回到20年前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的年月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毁灭,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同学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假如把背后的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公正与78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
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就有非结构化、分布式、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接受可视化呈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共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
目前训练变革的争辩,过于集中在在线训练(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玩耍。
在线训练本身很难转变学习,在这场训练革命的浪潮中,由在线训练引发的训练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训练环境的设计、训练试验场景的布置,训练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训练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阅历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训练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一个靠理念和阅历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训练,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8月考试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是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
明代以前,文人的结合往往是具有较多共同特点的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且围绕着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一个圈子。
明初,先后以文坛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其他文人也以趣味相投,自相结合,或窗下切磋以攻文,
或林下逍遥以娱老,各文人集团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攻讦的风气。
成化、弘治以后,统治集团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逐步由“文章之贵贱操之在上,其权在贤公卿”,转变为“操之在下,其权在自立”的局面,也改变了原来台阁创作追求雍容典雅之风。
而城市的发达,也有利于文人相对集中,并滋长着一种文酒风流、空疏不学的风气。
文人们聚集在一起,往往只是在宴谈谑浪、此唱彼和寻求情感上的沟通和文化上的满足。
由于空疏不学,则入主者偏执一端,不可一世,批评他人,抹煞一切;出奴者,便一无定见,随波逐流,容易为时风所左右,为他人所笼络。
以弘治、正德年间的前七子为代表,文士的集合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组合的模式,形成了以主张相结合的风气,这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但往往由此而造成了“各立门庭,同时并角,其议如讼”的局面。
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党同伐异,本来文艺性、学术性的团体渐渐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团体复社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因此,明代的文学团体,尽管标榜不同,或以地域分,或以社所名,或以时代称等,但究其性质,主要就是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三大类。
当然,这也只是就大致的倾向而言,因为他们大都是一种松散的结合。
明代文学史上,特别受人注目的就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和他们所引起的文学争论。
文学争论在分门立户、相互否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暗暗地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变通和发展。
如针对前七子师法秦汉古文而积剽袭模拟之弊,“唐宋派”王慎中等在心学和文学通俗化的思潮影响下,提倡学习与明代语言差距较小的唐宋散文,自由地表达作者独立的主体精神,在作品中能见到“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但由于他们过于追求理正法严,不免失之于沉滞,不久就遭到了王世贞等后七子的反击。
但这绝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
唐宋派毕竟打破了“文必秦汉”的神话,为后来的公安派的崛起做好了准备,而且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后来也悄悄地肯定了归有光等人的文章,摒弃成见,会通众说,归于和平。
这有力地证
明了通过争论而取得的“双美”共识。
明代文人集团的林立和各种流派的纷争就这样既是现实创作的反映,又反过来推动了创作与流派的发展;既使作家更加自觉地追求和凸显流派的风神,又使各派的文风在相互交流、相互调剂的过程中沿着相反相成的规律不断演进。
沿着这一方向,在以后的文学史上,文人们的集团意识和流派观念更加自觉,更加明确。
(摘编自《明代文学: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
学的论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明代的文学团体成员往往围绕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兴趣型集团。
B.明代初期,以一些台阁文人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其文学创作追求雍容典雅之风。
C.前七子入主出奴,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结合的模式,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D.唐宋派提倡学习唐宋散文,它打破了“文必秦汉”的神话,后来也得到了后七子的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立足明代文学史,从文学团体类型和流派纷争两方面论述了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
B.文章二、三段结合文人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表现,比较详尽地阐释出其大致的类型。
C.文章第四段以文学争论中的相互否定又相互渗透,证明通过争论可以实现“双美”共识。
D.文章大体呈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再结合明代文学的特色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统治集团的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和城市的发达,是成化、弘治以后文人以主张相
结合形成集团的主要原因。
B.万历以后,文人结社多有一定的政治主张,作为有全国影响的团体复社,其鲜明的政治
色彩也会影响其文艺作品。
C.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后来也悄悄肯定归有光等人的文章,说明不同流派在争论过程中也会
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观点。
D.随着文人们的集团意识和流派观念更加自觉和明确,为了追求和凸显流派的风神,文人
们会越来越对立,纷争会越来越激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社区体育活动是指以基层(微型)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在公共行政力量的支援下,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社区居民可以自发自愿地以各种方式自由灵活地组织在一起,充分运用公共自然环境和全民共享的体育设施(包括社区内学校设施)进行具有生活娱乐性和低竞技性的体育健身活动。
社区体育是国家城市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
伴随体育的大众化而来的就是它的社区化,即由国家统一办体育,推演到整个社会,各个社区都在兴办全民体育,提升社区体育场地的容量和质量,开展形式与内容丰富多样的健身活动,吸引社区内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员参与社区体育活动。
它能够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的居民社交关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的实施。
(摘编自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体育发展》)
材料二:
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目的及项目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