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和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结合场所特征,积极推进游客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向游客和公众提供了解遗 产及相关保护地的机会,并通过一定的教育 内容让公众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或重要性,并获得基本的 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九寨沟注重环境教育 工作,并结合环境教育场所特征探索出多样 的方式。其中,第一种场所为游客中心和入 口广场,2000年,在全国景区中率先成立了 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游客中 心。利用位于景区入口的区位优势,免费发 放宣传册,借助“数字九寨”中LED信息屏 和虚拟漫游的多媒体显示系统,并发挥导游 和咨询员的实时交流功能,游客中心儿童天 地还会定期开展一些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环 境教育活动。第二种场所为观光车。几乎所 有游客都需要乘坐观光车出入沟,因此,观 光车上的环境教育的游客覆盖率几乎可以达 到100%。环境教育主要由讲解员结合沿途景 点介绍灵活穿插渗透。目前配备有讲解员300 人,基本做到每车一人。第三种场所为栈道 和观景平台,主要结合景点牌示系统,由游 客自主选择阅读。另外,随着网络的普及, 九寨沟主页和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这一无形 的场所正逐步发挥作用,且影响范围和涉及 人群将越来越广泛。
庄优波 徐荣林 杨锐 许晓青 ZHUANG You-bo XU Rong-lin YANG Rui XU Xiao-qing
摘要:近30年来,九寨沟在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 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获得国内外的普
遍认同。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游客规模对生态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逐渐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
探索执行以监测为基础的游客容量适应性管理机制。
关键词:风景园林;世界遗产;研究;游客容量;监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 50908126) Abstract: In the past 30 years, Jiuzhaigou Scenic Area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t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which is well recognized by professional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ats to environ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aused by growing visitors are becoming 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missions of Jiuzhaigou, and it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carrying capacity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which is even more important right now. However,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biodiversity has not been taken the tradi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measurement methods into account. And the current biodiversity data and related knowledge cannot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measurement. Therefore, the accumulation of biodiversity data by monitoring should be fully addressed and considered 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determination, and the adap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s on carrying capacity should be explored.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orld Heritage; Research; Carrying Capacity; Monitoring Fu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0908126) funded
725人,占景区原住民总人数的60.4%。
1.4 强化科研支撑,扎实开展科研监测工作 重视科研和监测,为增强资源保护和旅
游开发的科学性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机 构和人员配备方面,设立了专门的科研处和 保护处,配备了生物、生态、气象、水文和 环境监测等专业技术人员,并加强与国内外 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公园的专家学者 进行科研合作交流,包括:与四川大学、美 国加州大学组建“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克罗地亚普利维 斯湖国家公园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聘请国 外知名专家担任科研顾问等。2009年12月九 寨沟成功申报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有 多位博士进站开展研究工作。在科研内容方 面,于2002年编制了wk.baidu.com研规划,近年来的主要 科研项目有:九寨沟泥石流治理研究(19851996);九寨沟地质水文调查(1998-1999); 九寨沟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20022006);九寨沟生态本底调查(2002-2003); 数字九寨、智慧九寨研究项目(2005至今); 九寨沟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2011);九寨 沟可持续发展景区战略管理(2011)等。在监 测方面, 坚持对大气、水体、地质灾害和生态 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建有17个环境监测站 点、4个自动气象观测站、2个水文观测站和7 个生态保护站;建立了森林病虫害测报站、 生态环境监测站和野生动物监测站等;并设 置5条固定的常规监测路线。
Topic /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2)01-0078-04 收稿日期:2011-12-30 修回日期:2012-02-05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和讨论
A Discus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Jiuzhaigou World Heritage Site
1 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
1984年1月,九寨沟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游客 人数为2.75万人次,至2007年为252万人次,增长了 90倍。2008年游客规模受地震影响严重,灾后逐渐 复苏,2009年旅游人数突破140万人次, 2011年 突 破280万人次。九寨沟的旅游发展大致可以总结为
078
1.3 协调保景富民,努力带动社区发展 在旅游促进社区受益和区域协调发展方
面,九寨沟的“保景富民”政策堪称遗产地 的典范。在直接经济补偿方面,2001开始,从 门票收入中提取近千万元资金作为景区居民 基本生活费用,2006年明确规定每张门票收入 提取7元作为景区原住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费, 根据年游客量的不同,景区居民每人每年能 分配到8 000-10 000元,2011年达到17 000元。 这一制度的明确性、实施的持续性以及补偿 金额额度之高,在全国范围内均极为罕见。 另外,在诺日朗服务中心经营中,创造性的 推行了“联合经营公司股份分红”制度,景 区居民占股49%,收益分成占77%,年人均收 入达到5 000元。在提供景区居民就业岗位方 面,优先安排景区居民从事导游、林政、消 防、巡山、旅游服务等工作,并大力培养、 使用当地居民进入管理层。目前九寨沟管理 局事业编制职工489人,景区原住民有93人, 占18.9%;中高层管理人员75人,景区原住民 有15人,占19.9%;景区原住民旅游从业人员
近30年来,九寨沟在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方 面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实践,获得国内外的普 遍认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资深专家 吉姆·桑塞尔(Jim Thorsell)是1992年IUCN委派 实地考察九寨沟的专家,2011年,在其第2次考察 完九寨沟后,评价九寨沟是“世界遗产地管理的 典范” 。与此同时,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也面 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为日益增 长的游客规模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 胁。本文在总结九寨沟旅游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尝试对该问题的表现、难点和对策进行探讨。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 内,既是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 生存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 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和钙华滩流为主体景观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以符合世界遗产 第七条标准既突出罕见的自然美景和自然现象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由于九寨沟优越的自然 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各种生物的繁衍生息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和热点地区,世界遗产委员会 建议在未来科研监测数据充分的条件下,补充第 十条标准既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价值。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 专题
以下4个阶段。第1个阶段1984年—1992年是开 发探索期。开始初步的探索性、小规模、粗 放型的旅游开发;之后相继成立九寨沟旅游 公司和九寨沟联合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统一 管理经营活动。第2个阶段1992年—1998年是 初步发展期。1993年形成管理处和管理局两块 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实行自收自支 的企业化经营;家庭宾馆渐成规模,游客消 费主要都在景区内进行。其间以保护型开发 为主。第3个阶段1998年—2004年是快速发展 期。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 重,完善设施建设,强化旅游管理,九寨沟 跻身国内旅游精品行列。第4个阶段2005年后 进入提质增效期。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 和自然遗产公约》、《风景名胜管理条例》 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围 绕保护科学化、服务精致化、管理效率化, 努力构建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景区 管理模式。九寨沟在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实践经验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 面。
的最大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九寨沟的使命之一,在
游客容量测算中应予以充分考虑,这在游客规模日益增
加的背景下尤显重要。但是目前传统的游客容量测算中
却没有涉及生物多样性容量,而且由于生物多样性监测
数据和相关知识不充分,生物多样性容量也难以进行测
算。因此,需要在下一步有针对性地积累生物多样性监
测数据,将其结果纳入游客容量测算中,并在此基础上
1.1 以规划统领建设,设施体现环境影响 控制
九寨沟坚持以规划统领建设,先后制 定并多次修编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总体规 划》、《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并已 完成《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规划》编 制。通过规划明确了不同区域的格局、功能和 发展方向,确定了开发重点和开发时序。
在设施建设方面,特别关注控制设施在 建设和运营中的环境影响,并在全国同行中 处于领先位置。在交通设施方面,1999年,第 一个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减少大气和噪声 污染。到2010年共完成70km高标准的木质生 态人行栈道,即减少了道路建设对湖岸、山 坡的侵占,降低生态阻隔,又实现了人车分 流。在服务设施方面,为减少住宿餐饮对沟 内生态系统的压力,于2001年第一个实施”沟 内游 沟外住“,大规模拆除区内经营性房屋 建筑,并将餐饮设施集中设置。在环卫设施 方面,2001年对厕所进行了升级换代,第一个 大规模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型生态 厕所。所有排泄物全部打包外运处理,区内 基本实现了污染零排放、低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