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合集下载

小儿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范文

小儿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范文

音乐疗法:通 过音乐刺激, 减轻疼痛
催眠疗法: 通过催眠, 减轻疼痛
心理疗法:通 过心理干预, 减轻疼痛
物理疗法:通 过物理刺激, 减轻疼痛
小儿围手术期疼痛 管理的挑战与展望
4
个体差异、药物副作用等
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疼痛敏感度、耐受性、药物反应 等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个体进行个性化治疗。
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恶心、呕 吐、头晕等,需要权衡利弊,选择合儿童的行为
表现(如哭闹、烦躁等)来判断疼痛程度
综合评估方法
A
观察法:观察患儿的表情、肢 体动作、哭声等
B
询问法:询问患儿的感受、疼 痛程度等
量表法:使用疼痛量表,如
C
FACES量表、Wong-Baker面
部表情量表等
生理指标法:监测患儿的心率、
D
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判断
03 行为评分法:通过观察儿童的行 为反应来判断其疼痛程度
04 疼痛日记评分法:通过记录儿童 的疼痛日记来判断其疼痛程度
客观评估方法
01
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通过观察儿童的面
部表情来判断疼痛程度
02
语言表达疼痛评分法:通过询问儿童的疼
痛感受来判断疼痛程度
03
生理指标疼痛评分法:通过监测儿童的生理
指标(如心率、血压等)来判断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
小儿围手术期疼痛 的管理策略
3
预防性镇痛
1
预防性镇痛药 物的选择:非 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
2
3
4
预防性镇痛药 物的使用时机: 手术前、手术 中、手术后
预防性镇痛药 物的使用剂量: 根据患儿年龄、 体重、手术类 型等因素确定

围术期疼痛管理

围术期疼痛管理
精选课件
Combined general and continuous regional anaesthesia for extensive shoulder or humerus/elbow surgery is frequently used in Europe
精选课件
Combined General and Regional Anaesthesia for Elderly Patients Peri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for tibia plateau fracture with continuous lateral popliteal block in an 82 years old lady
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
椎管内阻滞
(硬膜外、鞘内)
外周神经阻滞
(区域阻滞、神经干阻滞)
多模式镇痛
局部浸润
(关节内, 切口)
全身性镇痛
(NSAIDs, 曲马多, 阿片类)
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 2014 Mar;28(1):59-79.
精选课件
• 299 项随机对照研究
Br J Anaesth. 1989 Aug;63(2):189-95.
多模式镇痛:
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或 镇痛方法。由于作用机制不同而互补,镇 痛作用相加或协同,同时每种药物的剂量 减小。不良反应相应降低,从而达到最大 的效应/副作用比。
精选课件
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2014.
药物镇痛靶点
术后慢性痛普遍存在
英国、美国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2007年)
从腹股沟疝修补术到体循环大手术,术后慢性痛普遍存在,其发生率高达19%56%,持续痛可达半年甚至数十年。-中国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09版)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4篇)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4篇)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手术患者手术前、中、后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预手术评估和准备: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2. 术前禁食和清洁肠道: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呕吐和误吸风险,患者需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并采取肠内洗净措施。

3. 术前驱动液体管理:通过灌肠、静脉注射等途径给予液体和药物,维持患者术前的水电解负平衡。

4. 术前感染控制:包括手术部位消毒,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以减少手术相关感染的风险。

5. 麻醉准备:包括麻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确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进行术前麻醉讨论等。

6. 术中监测和安全:包括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等,以及术中发生的电解质紊乱、出血等并发症的处理。

7. 术后观察和管理:包括术后疼痛控制、口服饮食恢复、伤口护理、康复训练等,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全面细致的管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并不断更新和优化制度,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围手术期管理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一段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学管理和护理,以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下面将就最新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手术前准备阶段手术前准备阶段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家庭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准备工作。

在最新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患者评估: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并评估手术风险。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正在使用高剂量μ 受体激动剂的人(药物滥用者),丁丙诺啡可加速戒断症状,而不会出现 滥用者期望体验到的“欣快感”,并能够对抗由原用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这也是丁丙诺啡常 被作为治疗成瘾的药物的原因2
1. Zaki PA, et al. 2000. Ligand-induced changes in surface mu-opioid receptor number:relationship to G protein activation? J Pharmacol Exp Ther, 292:1127–34. 2. Rolley E. Johnson, Paul J. Fudala, Richard Payne. Buprenorphine: Considerations for Pain Management.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2005 Vol. 29 No. 3 March
吗啡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结构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横断面(非按比例)
机械破坏贴剂不会引起贴片中有效成分的流失 药物过量的风险很小 活性成分的丢失风险很小
14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可持续稳定释放药剂
血药浓度(pg/ml) 血药浓度(pg/ml)
丁丙诺啡透皮贴每周给药可实现持续稳定的血药浓度,确保临床持续镇痛1 丁丙诺啡首剂给药后48小时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1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致不适感 及相伴的情绪反应,与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多 因素相关。
手术导致疼痛的机理
疼痛
痛觉超敏
递增传入
递减调制 背角
脊根神经 节
脊髓丘脑 束
外周神经元 外周伤害感受器

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管理
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管理
欢迎来到本次研讨会!我们将探讨围手术期患者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评 估和改进疼痛管理的方法。
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掌握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围手术期患者的舒适和康复至关重要。了解其作 用和影响将帮助我们提供更好的护理。
围手术期患者疼痛评估
准确评估围手术期患者的疼痛是有效管理疼痛的第一步。通过综合病情、患 者反应和疼痛评分等多种指标进行评估。
常见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方法
1 药物治疗
包括镇痛药、非类固醇抗炎药等的使用,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2 物理疗法
例如冷热敷、按摩和理疗,可以缓解疼痛和 促进康复。
3 放松疗法
如深呼吸、冥想和音乐疗法,帮助患者放松 身心,舒缓疼痛。
4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情况,手术可能是减轻疼痛的有效 生命体征,评 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任何不良 反应。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团队合作
为了实现有效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必须进行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协调 合作。
疼痛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改进
评估疼痛管理的效果是持续改进护理的关键。通过定期回顾和调整管理方案, 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疼痛控制和舒适度。
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来帮助围手术期患者缓解疼痛,如放松技术、物理疗法和心理 支持。
药物疼痛管理选择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适 当的药物管理方案,包括麻醉 药、镇痛药和非类固醇抗炎药。
注意患者个体差异
考虑年龄、体重、药物过敏史 等因素,个体化制定用药计划, 确保安全和有效。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
家共识(全文)
背景
胸外科手术后的术后疼痛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

为了提
高患者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水平,上海专家组在2023年共同制定
了以下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共识。

共识内容
1. 疼痛评估:术后疼痛评估应准确、及时进行,包括疼痛程度、性质、部位等。

2. 基础镇痛治疗:通过基础镇痛治疗,如局麻药物、非双重抗
生素等,减轻术后疼痛。

3. 定期复评:对术后疼痛的复评应及时进行,根据患者的疼痛
程度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4. 多模式镇痛: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如镇痛药物、物理疗法等,实施多模式镇痛,以提高疼痛控制效果。

5. 主动防治并发症:术后疼痛管理需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如
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6. 患教和患者满意度评估:通过患者教育和满意度评估,提升疼痛管理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
该共识对于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指导,包括疼痛评估、基础镇痛治疗、复评、多模式镇痛、并发症防治以及患者教育与满意度评估。

它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上海专家组. 2023版胸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 上海医学,2023,45(3): 108-112.。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提高病患术后疼痛管理水平,减轻疼痛对病患的影响,确保病患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相关临床指南,具有引导性、可执行性。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

2.全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相关工作,均需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术前评估第三条术前疼痛评估1.手术患者在术前至少应进行一次认真的疼痛评估,包含疼痛程度、疼痛性质、疼痛影响因素等内容。

2.评估结果应在病历中认真记录,并据此订立个体化的术后疼痛管理方案。

第四条风险评估1.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术前风险评估。

2.高风险患者应当采取更加严密的术后疼痛监测和干涉措施。

第三章术中疼痛管理第五条术中镇痛1.依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术前风险评估结果,术中应进行适当的镇痛措施。

2.镇痛方法包含靶控输注镇痛药物、硬膜外镇痛、神经停滞等,具体方法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务工作者决议。

第六条监测与记录1.术中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连续监测,记录疼痛评分和疼痛管理的效果。

2.监测结果和记录应精准明确、准确,并在病历中完整记录。

第四章术后疼痛管理第七条术后镇痛方案1.术后镇痛方案应依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术前风险评估结果,订立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2.镇痛方案可包含镇痛药物的使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物理疗法等,具体方案由医务工作者订立。

第八条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疼痛管理方案,定时予以镇痛药物。

2.镇痛药物应依据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安全性等进行调整和监测。

3.术后镇痛方案的执行、疼痛的掌控程度、患者满意度等应在病历中认真记录。

第九条术后疼痛的评估和处理1.术后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定期评估,记录疼痛评分和疼痛影响因素的变动。

2.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务工作者,并依据疼痛程度的变动调整镇痛治疗方案。

第十条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处理1.如发生镇痛药物过敏、过度镇痛、意识障碍等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应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围手术期患者镇痛处理措施

围手术期患者镇痛处理措施

围手术期患者镇痛处理措施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整个时间段,对患者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和细心处理的阶段。

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疼痛和不适,这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还可能延缓康复和恢复的进程。

因此,围手术期患者的镇痛处理成为医疗团队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围手术期患者的疼痛问题源于手术本身,手术切口、组织创伤以及后续的生理反应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导致焦虑、睡眠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因此,有效的镇痛处理是保证围手术期患者舒适度和康复的关键。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经历了组织损伤、切口和操作等刺激,这些刺激会导致疼痛感知的产生。

手术引起的疼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切口疼痛:手术过程中进行的切口和缝合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

(2)组织损伤疼痛:手术操作可能会导致周围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引发疼痛。

(3)内脏疼痛:某些手术涉及内脏器官的操作,这些器官本身具有疼痛感知能力,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内脏疼痛。

(4)神经性疼痛:手术操作可能会对周围神经产生损伤或压迫,导致神经性疼痛。

围手术期的疼痛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广泛的影响。

(1)心理影响:围手术期的疼痛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2)康复延迟:未能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会导致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延迟,影响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3)免疫功能下降:疼痛刺激可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4)患者满意度降低:若围手术期疼痛未得到妥善管理,患者可能会对医疗服务不满意,影响整体疗效和医患关系。

有效的围手术期镇痛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缓解疼痛:合理的镇痛处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其术后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促进康复:控制围手术期的疼痛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使其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围手术疼痛管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疼痛管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疼痛管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 引言手术疼痛是患者在术后的常见问题之一。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术后恢复质量,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围手术疼痛管理的常规和技术规范,以帮助医护人员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2. 常规措施2.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我们应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疼痛敏感性、既往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

通过了解患者的个体特征,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2.2 多模式镇痛采用多种镇痛方法的组合,可以提供更好的疼痛缓解效果。

如何选择适当的镇痛方法取决于手术类型、患者特点和术后预期疼痛程度等。

2.3 定期评估和调整手术后,我们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镇痛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镇痛方案。

定期的评估可以让我们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疼痛得到良好的控制。

3. 技术规范3.1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术后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 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放松术后紧张的肌肉,可以减轻焦虑和疼痛。

- 心理支持:提供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减轻疼痛感。

3.2 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麻醉药、镇痛剂等,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特征进行调整。

- 镇静药物:在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 肌肉松弛剂:对于某些手术,如肌肉切除手术,肌肉松弛剂可以帮助减少手术后的肌肉痉挛和相关的疼痛。

3.3 镇痛泵镇痛泵是一种可以自控的方法,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控制镇痛药物的输注速度。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精确的疼痛管理,避免过度镇痛和镇痛不足的情况。

4. 结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常规措施和技术规范,我们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疼痛管理效果。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

围手术期疼痛护理

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来自多模态评估方法03
结合生理指标、行为观察和患者自述等多方面信息,全面评估
患者的疼痛状况。
创新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
新型镇痛药物
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镇痛药物,减少副作用和成瘾性。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电刺激、磁刺激等技术调节神经活动,缓解疼痛。
康复工程与物理疗法
结合康复工程和物理疗法,设计新型疼痛康复设备和方法。
疼痛评估应遵循客观、准确、及 时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经验
判断。
疼痛教育
疼痛教育是术前疼痛护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疼痛的产生机制、影 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疼痛教育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患者 了解疼痛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高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培训与实践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针对医护人员进行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培训,提高疼痛管理的专业 水平。
推广实践指南与标准
制定并推广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的实践指南和标准,规范疼痛管理流 程。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疼痛的认识,增强患者自我管理和参与疼痛管理 的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疼痛教育还应包括疼痛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如松弛训练、深呼吸等,以减轻患者的 疼痛程度。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术前疼痛护理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 绪变化,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
心理护理还应与家属沟通,共同为患 者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理护理应采用倾听、安慰、鼓励和 支持等方法,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 感,提高疼痛耐受性。
优质的围手术期疼痛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 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 任度,有利于医院声誉的建立和维护。

外科围手术期疼痛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疼痛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情绪,降低并发症 的风险。
04
术后疼痛护理实践与挑战
术后即刻镇痛措施落实
镇痛药物的及时给予
确保患者在返回病房后第一时间获得 镇痛药物,以缓解术后初期疼痛。
多模式镇痛方案的实施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类型,采用多模 式镇痛方案,以提高镇痛效果并降低 药物副作用。
镇痛泵的使用与管理
分类
根据疼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发生 在手术后早期,持续时间较短;慢性疼痛则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手术创伤、炎症反应、神经肌肉损伤、心理因素等均可导致 围手术期疼痛。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术前疼痛状况、心理 状况等。例如,老年患者、大型手术、全身麻醉、术前已存 在疼痛或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术后发生疼痛的风险较高。
3
疼痛主诉的响应与处理
对于患者主动报告的疼痛主诉,应迅速响应并进 行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
药物治疗方案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制定个体化的药物 治疗方案。
药物剂量与给药方式的调整
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药物副作用,适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 式,以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由于手术、麻醉或疼痛等原因 导致患者排尿困难,进而引发 尿潴留。
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排痰不畅等因素可 能导致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
情。
早期发现并发症技巧培训
01
加强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 态、疼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定期评估
02
03

骨伤科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

骨伤科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

骨伤科围手术期多模式疼痛管理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也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最重要的主诉之一,更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核心问题。

骨伤科围手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恰当的复位固定技术是有效的干预措施,其目的是恢复原有的解剖结构,缓解疼痛,改善与健康相关的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然而,骨伤科围手术可能与明显的术后疼痛相关。

对于骨伤科围手术期患者应强调进行充分的术后疼痛管理,以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尽量减少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影响。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许多术前、术中和术后干预措施及管理策略可用于减少和管理创伤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

一、疼痛的定义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疼痛是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最重要的主诉之一,更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康复的核心问题。

疼痛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重构,增加机体氧耗,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及心肺功能恢复。

二、疼痛的分类1、按疼痛持续时间,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2、按病理生理学机制,将疼痛分为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

三、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目的1、缓解手术或创伤所致的急性疼痛;2、减轻手术伤害感受性疼痛;3、抑制炎症性疼痛;4、预防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5、减少手术应激、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四、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原则1、按时给药、定时疼痛评估、实时药物调整围手术期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基础,可采用数字评价量表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VAS为小于4分时可维持用药方案,4~6分时需调整镇痛药物或增加其他镇痛途径。

疼痛评估时应排除感染、血肿、内植物移位等疾病或并发症,明确非切口疼痛后加用弱阿片类药物,避免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

2、术前宣教目的在于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紧张情绪,促使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配合围手术期疼痛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Spyker DA, et al. J Am Geriatr Soc 2002;50(Suppl 4):S66. Johnson RE, et al.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5;29:297–326. Spyker DA, et al. Anaesthesiology 2001;95:Abstract A-826. Karlsson M, Berggren AC. Clin Ther 2009;31:503–513.
用药时间第 (小时 ) 1剂丁丙诺啡透皮贴( 10ug/h) 第2剂丁丙诺啡透皮贴(10ug/h) 第3剂丁丙诺啡透皮贴(10ug/h)
1. Purdue Pharma L.P. Buprenorphine Transdermal System(BTDS) Investigator's Brochure. Version 9. 2010 Jul. 2. Kapil RP, et al. Once-Weekly Transdermal Buprenorphine Application Results in Sustained and Consistent Steady-State Plasma Levels.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12
镇痛不足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后果的产生
功能单元
内分泌/代谢
对疼痛产生的应激
多种激素释放改变(如ATCH,皮质醇, 儿茶酚胺,胰岛素)伴随着代谢紊乱 心率增加;血管抵抗力升高;血压升高; 心肌氧需量增加;高凝状态 由于反射性肌痉挛导致通气量降低 胃排空时间降低;肠活动性降低 肌痉挛;肌活动性及功能受损 免疫功能受损 激素释放异常影响到尿排出量,尿液体积 和电解质平衡
19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药理学总结

身体依赖较完全激动剂小1,2

丁丙诺啡是部分激动剂 血药浓度缓慢降低(取下敷贴12小时后浓度降低50%) 1,3 如果出现戒断综合征,通常是较轻的,一般2天后出现, 最多可能持续至2周1,2 戒毒时维持剂量约需丁丙诺啡舌下16mg/日,通过贴剂不 可能获得替代效果 血药浓度达稳态需48-72小时,无法快速获得“欣快感” 可能类似于激动-拮抗类阿片类药物3 敷贴不含贮液池,不易提取丁丙诺啡1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兰大一附院 胡龙 2014年7月04日·蓝宝石饭店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致不适感 及相伴的情绪反应,与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多 因素相关。
手术导致疼痛的机理
疼痛
痛觉超敏
递减调制
背角 脊根神经 节
递增传入
局部炎症因子
脊髓丘脑 束
外周神经元 外周伤害感受器 损伤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耐受性和安全性

多数长期应用的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耐受1,2,未出现意外的安全问题

平均用药时间:234天,范围:1-609天1

在应用超过84天的慢性背痛患者中,与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相比有
很好的安全性3

耐受性良好,且在骨关节炎引起的慢性中到重度疼痛中,与曲马多 缓释片4疗效相当(BTDS5-10ug/h,曲马多200-300mg/天)
18
丁丙诺啡/丁丙诺啡贴剂在国外的管制级别
在美国丁丙诺啡属于Schedule
III,与吗啡、芬太尼、 羟考酮等分类为Schedule II的药物不同,在处方要求、 物流、仓储、经营权许可等方面起管理更接近于普通 药品。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至少在以下国家使用普通处方,管
制严格程度(Schedule III)不同于阿片类药物:奥 地利、阿根廷、丹麦、芬兰、墨西哥、西班牙、瑞典、 英国、新西兰。

可能出现戒断症状的风险较低
◦ ◦

贴剂含丁丙诺啡剂量低,起效慢,通过使用贴剂获得“欣快感”的可 能性很低



与很多阿片类药物相比,滥用的可能有限
◦ ◦
1. 2. 3.
Norspan® Transdermal Patch Product Monograph. Mundipharma Pte Ltd. December 2009. Kress HG. Eur J Pain 2009;13:219–230. Johnson RE, et al.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5;29:297–326.
2、静脉与口服镇痛
3、局部与全身镇痛结合
围手术期镇痛方案
推荐使用:

术前1-3天,口服奇曼丁 50-100mg,bid; 术后,两种方案: 1、奇曼丁 100-200mg,bid(根据术后疼痛程度不同)+ 短效镇痛药(NSIADS) ,(NSIADS应用不超过三天) 2、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1-2贴/7天(根据术后疼痛程度不
22
多国跨学科专家组对6种WHO三阶梯临床常 用药物在老年患者中使用的共识申明
阿片类药物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 除了丁丙诺啡,所有阿片类药物用于老年并 伴有肝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存在肾功能损害 的情况——减小药物剂量,增加药物使用间 隔时间,并检测肌酐清除率
阿片类药物与呼吸抑制: 并不是所有的阿片类药物都表现出同等的呼 吸抑制,丁丙诺啡是唯一一个被证实的有呼 吸抑制封顶效应的药物
临床表现
体重减轻;发烧;呼吸频率 及心率增加;休克 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 心梗(心脏病发作);深静 脉血栓 肺不张,肺炎 胃排空延迟,便秘,厌食, 肠梗阻 肌肉活动受限;乏力;疲惫 感染 尿排出量减少,高血压,电 解质失衡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胃肠道系统 肌肉骨骼系 统 免疫系统 泌尿c/section_1.pdf‎
Joseph Pergolizzi, et al. Pain Practice, Volume 8, Issue 4, 2008 287–313
撤除丁丙诺 啡透皮贴
血药浓度(pg/ml)
血药浓度(pg/ml)
撤除丁丙诺 啡透皮贴
250 200 150 100 50 0 0 144 288 16 160 32 176 48 192 64 208
80 224
96 240
112 256
128 272
丁丙诺啡透皮贴(10ug/h) ,每7天给药,连续3剂(n=36)
同)+短效镇痛药(NSAIDS),(NSIADS应用不超过三天)

康复期,两种方案:(避免急性疼痛转变成慢性疼痛) 1、继续使用奇曼丁100-50mg,bid 10-14天(避免戒断症)
2、丁丙诺啡透皮贴剂1贴/7天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丁丙诺啡的化学结构

分子式:C29H41NO4 分子量:467.6 丁丙诺啡是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又名“布诺啡”、“叔丁啡”, 系蒂巴因衍生物,结构与吗啡类 似 1979年开始在临床应用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2001年)
术前——超前镇痛


1、作用机理——作用中枢,提高痛域 2、药物选择 (1)阿片类 (2)曲马多 (3)COX-2抑制剂 (4)不推荐应用非选择NSAIDS,术前停用 7-10天 3、用药方法 按时给药 VS 按需给药
术后疼痛管理
1、冰敷
2、中枢与外周联合止痛 3、术后早期康复
联合镇痛
1、中枢与外周镇痛药 --阿片类或奇曼丁+NSAIDs(COX2)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药物耐受/依赖
丁丙诺啡不会导致阿片受体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
阿片受体在激动剂长期作用下可出现脱敏(desensitization)、下调(down-regulation)和 内吞(internalization)。这是阿片类药(如吗啡、芬太尼)产生耐受和依赖的主要原因1。 研究表明,芬太尼和吗啡会导致阿片受体数量减少35%和9%,而同等量丁丙诺啡可使阿片 受体数量升高10%(P<0.05) 1。
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Warfield CA,
Anesthesiology. 1995;83:1090-
5
疼痛管理的原则 --有效控制疼痛,降低药物并发症
1、多种方式镇痛 2、多个作用靶点联合 3、多部门合作 4、全程疼痛管理
5、按时给药
6
术中疼痛管理

1、麻醉医生——疼痛管理的重要合作者 2、手术医生 (1)微创操作 (2)伤口周围浸润麻醉 (3)止血带的应用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药物相互作用
无影响 有影响

CYP3A4抑制剂可能会影响丁丙诺啡药效10,11 甲酮康唑是CYP3A4的强抑制剂,对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无明显影响10,11 某些蛋白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丁丙诺啡舌下含服片后,增高丁丙诺啡和去甲丁 丙诺啡的血浆浓度,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效应11,如:


正在使用高剂量μ 受体激动剂的人(药物滥用者),丁丙诺啡可加速戒断症状,而不会出现 滥用者期望体验到的“欣快感”,并能够对抗由原用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这也是丁丙诺啡常 被作为治疗成瘾的药物的原因2
1.
2.
Zaki PA, et al. 2000. Ligand-induced changes in surface mu-opioid receptor number:relationship to G protein activation? J Pharmacol Exp Ther, 292:1127–34. Rolley E. Johnson, Paul J. Fudala, Richard Payne. Buprenorphine: Considerations for Pain Management.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2005 Vol. 29 No. 3 March 297-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