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儿科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儿科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4f9e408e87101f69e3195ce.png)
浅谈儿科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摘要】为了探讨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时效性及患儿、陪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2009年6月对209例住院患儿陪人进行了调查评估。
发现儿科病房健康教育存在敷衍了事,不择时机,方法不当,缺乏沟通技巧以及陪人更换过频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健康教育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于2009年8月开始采取“适时宣教,因人施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1]”的方法,并对2009年8月196例患儿陪人进行调查评估,发现健康教育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对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科;健康教育;问题;对策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 对照组以2009年6月收治的209例患儿及其陪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患儿122例,女患儿87例;平均年龄2.5岁。
以2009年6月规范的教育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发卷209份、收回189份,回收率90.4%。
1.2 实验组以2009年6月收治的176例患儿及其陪人为实验组,其中男患儿104例,女72例;平均年龄2.7岁。
对原来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发卷176份,收回159份,回收率90%。
2 结果健康教育效果比较:χ2=15.06,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意义。
即采取对策后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效果比较(略)注:肯定的回答用“是”表示,否定的回答用“否”表示。
不能直接肯定回答或否定回答的项目,可让陪人打分,若分数大于或等于60分为肯定,若分数小于60分为否定。
2组患儿的年龄、智力及陪人的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
3 存在的问题敷衍了事,不择时机:13.0%的患者认为护士之所以为患者做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应付工作,尤其是在工作忙时走过场,流于形式,内容不充实,不能满足陪人需要。
方法不当:11%的陪人认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千篇一律背条文,不能因人施教。
缺乏沟通技巧:10%的陪人认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像是在做学术报告。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978dccbb68a98270fefa37.png)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运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55例扁桃体患儿作为研究,分为实验组(n=28)和参照组(n=27)。
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呈现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经统计学分析计算,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具有明显效果,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有所降低,增强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扁桃体炎;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239-01在小儿群体的常见病中,小儿扁桃体炎最为常见,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入侵扁桃体,产生炎症造成的[1]。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咽喉疼痛等,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产生并发症,如鼻炎、淋巴结炎、中耳炎等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对我院门诊收治55例患儿研究,28例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患儿取得明显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55例小儿扁桃体炎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为28例、27例。
全部患儿及家长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同意书,保证随时配合治疗,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
55例患儿中,男患儿24例,女患儿31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8岁,平均年龄为(5.32±1.26)岁。
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患儿的基本资料,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发热患儿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发热患儿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3b1e227c1cfad6185fa7ad.png)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发热患儿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发热患儿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不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健康教育。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减轻率、遵医行为改变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标签:健康教育;儿科门诊;发热儿科门诊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每天要接待大量的患儿,而这些患儿中,大部分都是以发热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
发热又被称为发烧,其诱因比较多,比较常见的为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等。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小儿有发热症状,则应及时将其送往医院儿科门诊处进行检查与诊断,以防止延误治疗。
然而,很多家长缺乏一些基本的疾病知识,导致患儿的病情被延误或者过度用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发热患儿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观察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23例;年龄为8个月~11岁,平均年龄(3.84±1.16)岁;病情:上呼吸道感染15例,急性扁桃体炎12例,消化道感染12例,其他9例。
对照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24例;年龄为9个月~12岁,平均年龄(4.16±1.22)岁;病情:上呼吸道感染14例,急性扁桃体炎13例,消化道感染15例,其他6例。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不给予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健康教育:1.2.1心理指导在临床工作中,家属的情绪会影响到患儿,因此,在门诊时间,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并给家属解疑答惑,从而消除家属的疑虑、焦虑、惊恐等心理。
浅谈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
![浅谈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914a65a417866fb84a8ec9.png)
可以起到积极作用f 1 ] 。 儿童保健 门诊是一种保健服务门诊 , 担负
着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 指导喂养 、 评价生长发育 、 疾病筛查 以
及矫正其不 良行为 的重任 , 因此 , 做好 儿童保健 服务 工作意义 重大。随着 现代社会 的快速 发展 以及 家长对儿 童保健知识需求
行生长发育检查 , 若 婴儿存在 体重 、 生长不达标的情况 , 应及 时
儿童 1 1 例, 检查正常的儿童 1 5 0例。
1 . 2 方法
1 . 2 . 1 对儿童家 长实施健康教 育 家长都期 盼孩子 少生
病健康成 长 , 针对家长 的普遍心理实施健康保健 门 诊
健康教育
应用方法
效果
5 个月 ~ 1 2个月婴 儿家长 的健 康教 育 : 一般情 况 , 对于满 3个 月的婴儿常规进行 5 2项检查或者是运动评估 ,不合格 的需重 新评估 , 早期干 预治 疗 ; 骨 密度检查显示 缺钙 的婴儿 应及时补
钙, 同时服用鱼肝 油 , 多接 受 日光浴 , 预防佝偻 病 , 促 进婴儿生 长发育 ; 常规性血色 素检查 , 及时发现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 减少 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 指导 家长应每个月或每 隔 3 个月对 婴儿进
儿 童保健 主要是指从 婴J L N学龄前这 一 阶段 ,制订 相应 的、 系统的 、 严 密有序的一整套管理监测 措施 , 正 确指导家长积 极 配合 医师对 儿童时期进 行有效 管护 , 是一项 最直接 、 最 有效 地保 障儿 童身心健康 的管理措施 , 在儿 童保健 门诊 中优化运用
本组 3 0 0 例 儿童 , 对儿童 家长普及保健知识 , 进
行各种形式 的健康教育 。 结果 家长对儿童保健 知识的掌握程
儿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和体会
![儿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和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82c058871fe910ef12df84a.png)
( 苏省 连 云 港 市 第 一人 民 医 院 连 云 港 2 2 0 ) 江 2 0 2
摘 要 : 着 医学 科 学 的 发展 及 医学模 式 的 转 变 , 们 的就 医观 念 及 就 诊 时 的 需 求 心 理 发 生 了 巨 大 的 变 化 , 们 不仅 要 求 就 诊 随 人 他 时得 到 疾病 的 治疗 , 希 望得 到 相 关健 康 知识 的指 导 。 健康 教 育 的 意 义就 是 针 对 病 人 的 健 康 需 求 , 过 教 育 活 动 向 人 们 传 授 健 康 更 通 知识 , 成 良好 的 健康 行 为 , 立 科 学 的 生 活 方 式 。 作 为 门诊 护 士 , 何 以现 代 护理 观 为指 导 , 用 护 理 程 序 去 满 足 病 人 的健 康 需 养 树 如 运 要 , 科 学 的 方 法 解 决病 人 的健 康 问题 , 提 高 护 理 质 量 的 重 要 环 节 。 由于 儿 童 这 一 群 体 的 特 殊 性 , 康 教 育 不 仅 要 针 对 儿 童 , 用 是 健 更
Fa i e g nJ f n
Ab t a t: lng wih m e cne s inc e e o sr c A o t dii ce e d v l pm e ta e ii e pa t r r nsor a in, h e l e oc o he ie n n nd m d cn te n ta f m to t e p op ego s ea d t rt d a a d Ex m i sw he hede a d p y ho o ash hehug ha e, a ne n t m n s c l gy h ad t e c ng whe he e e ts i g a do t rob a n ie s r a m e t h e n t y r qu s een c o t i s d s a et e t n , op d i nde hec r l ton he lhy kn su r t ore a i at owldge i t u ton e ns r c i .The he lh d a in i fc nc i s atpa intS e lh m a d, e c s at e uc to sgniia e am te ’ h a t y de n t a he t at hehe lhy kno ld hr gh t d go c l c iiy O he e pl f tr he go h a t h i , he s ti s inc ie w e ge t ou he pe a gia a tv t t t p o e,os e s t od e lhy be avor t e tng up ce e lf sye t l.As t ut a in e vc r e, ow ak he m o r ur i g v e a he i t uci n, e t a in ’ e t e s usn he he o p te t s r ie nu s h t e t de n n sn iw s t nsr to m e s p te tS h alhy ne d i g t
儿科医学论文范文
![儿科医学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beb7d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a.png)
儿科医学论文范文儿科医学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其病种繁多,跨年龄阶段大,亚科分类多,工作量大。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儿科医学论文范文篇1医学模拟教学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摘要]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模拟教学,使医学生在接触病人前就得到充分的实践培训,为理论学习与在病人身上的实践操作之间做了一个过渡的铺垫,可以促进医学生成长,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学儿科学我国的医学教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家传、师徒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到班级式的讲授教学和背诵式教学,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传统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医疗风险始终存在于医学教育之中。
现代模拟医学教学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体化教学为特征,以其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为突出优点,配合远程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必将在医学教学方法上再次掀起一场革命。
一、什么是医学模拟教学医学模拟教学就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的工作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与环境。
[1]医学模拟教学利用更加科学的、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医学模拟教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2] 1.基础解剖模型,这是医学模拟教学的早期阶段,能够给学生直观印象;2.局部功能型模型,相对于前者的示教功能,局部功能型模型能起到更多培训功能,学生可以对局部模型反复进行技能练习; 3.计算机辅助训练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具有各种医学操作和人体体征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操作的反馈;4.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和上一代相比,可以集更多的生理学功能、病理生理学功能、药理学功能以及广泛的治疗方法于一体,让模型人能够实时自动模拟出真实人体的各种症状、体征和对各种操作的反应,创造了一个全功能的临床模拟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全新的实践体验;5.虚拟培训系统,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基础上,对团队进行模拟训练,真实再现病人诊治过程和方法。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e32d0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
《儿科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儿科医院中常见的一个地方,它通常用于给患有脱水、发热、呕吐等症状的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接受输液而感到焦虑和担忧。
因此,了解一些关于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家长需要明白为什么孩子需要输液。
儿科门诊输液室通常用于给孩子补充体液和营养,帮助他们更快地康复。
在这里,医护人员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输液的方式和药物的种类,保证孩子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其次,家长需要了解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医护人员会对孩子的静脉进行输液操作,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家长需要配合医护人员,让孩子配合输液操作,并严格遵守医嘱的用药和饮食要求。
另外,家长还需要了解儿科门诊输液室的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
在孩子接受输液治疗期间,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尽量选择易消化、丰富营养的食物,帮助孩子更好地吸收营养并促进康复。
总之,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了解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家长才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保证孩子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输液治疗。
希
望家长们能够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提高对儿科门诊输液室的了解,为孩子的康复助力。
儿童健康教育论文
![儿童健康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b5b0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c.png)
儿童健康教育论文《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策略探讨》摘要: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此,儿童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儿童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儿童健康教育,重要性,策略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策略探讨儿童健康是指儿童在身体、心理、社交、智力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状态,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
良好的健康状况对儿童的成长及未来的生活影响深远。
而儿童健康教育,则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教育手段,使儿童掌握保护自己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行为。
因此,儿童健康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良好的健康状况对儿童的成长及未来的生活影响深远。
二是儿童是身体和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教育对他们的身体和心智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儿童较为单纯,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健康教育对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养成影响深远。
其次,针对儿童健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使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意识。
二是通过家庭教育,使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三是通过社会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儿童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如何有效开展儿童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儿童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应用效果评价论文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应用效果评价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2e5b9351e79b8968022666.png)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方法有针对性地抽取输液患儿81例为对照组,81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措施,实验组除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常规外,采用静脉输液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输液成功有效率;结果发现实验组输液一次成功率96%,对照组输液成功有效率88%, 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健康教育用于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全过程,能有效提高输液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效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静脉输液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07-02静脉输液是保证抢救和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又是小儿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由于小儿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贯穿于预防医疗、护理全过程中,而且健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护理因素。
健康教育工作措施的落实,是取得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之一。
我科针对小儿病人的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局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有针对性地抽取门诊患儿162例,男85例、女77例,年龄3岁—8岁。
其中实验组81例,男43例,女38例。
对照组81例,男42例,女3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象年龄、性别、肥胖比例较接近。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措施,实验组除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常规外,采用静脉输液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
1.2.1 输液前的健康教育输液前认真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工作和健康教育,护士态度亲切和蔼,使用安慰性语言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和特殊的要求。
可与之亲切地交流,抚摸患儿的头部,握着他们的小手,对其鼓励、表扬,一边交谈,一边选择静脉血管,从而分散其注意力,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并向家长说明输液的原因,输液的目的,输入的药物,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1]等。
儿科论文范文
![儿科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c51f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6.png)
儿科论文范文
《儿科论文: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分析》
儿童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作为儿科医生、研究者或者教育者,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儿科论文: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分析》就是一篇探讨这一话题的重要论文。
该论文首先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定义进行了概述,强调了儿童健康成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随后,论文分析了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社会支持等方面。
作者结合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数据,对每一个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此外,该论文还对当前儿科医疗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例如,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校和社区对儿童的关怀和扶持,以及改善儿科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和建议。
综合来看,该论文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且对于实践应用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它为儿科医生、教育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儿童健康成长的机会,为推动儿童健康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总之,《儿科论文: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分析》是一篇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论文,它对于促进儿童健
康成长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希望更多的学者和从业人员能够关注和借鉴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儿科论文范文
![儿科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0832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a.png)
儿科论文范文(以下为参考范文)。
标题,儿科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科医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儿童健康、疾病预防、治疗方法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儿科医学、儿童健康、疾病预防、治疗方法。
引言。
儿科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
随着人们对儿童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儿科医学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儿童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
一、儿童健康。
儿童健康是儿科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儿童健康问题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目前,我国儿童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肥胖、近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应加强对儿童健康的监测和干预,制定相应的健康政策和措施,促进儿童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是儿科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
针对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慢性病等,应加强相关的预防工作,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对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如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指导,预防儿童患病的发生。
三、治疗方法。
在儿科医学中,治疗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儿童常见的疾病,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
同时,还应注重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论。
儿科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从儿童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
希望本文能对儿科医学的发展和儿童健康的促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门诊212例手足口病患儿健康教育指导及体会论文
![门诊212例手足口病患儿健康教育指导及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505c1bcc7931b765ce1536.png)
门诊2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健康教育指导及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消除家长紧张、焦虑心理,并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增强患儿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
方法采取语言、文字、影像等健康教育形式,对手足口病患儿和家长进行预防知识、消毒隔离、居家治疗和护理的健康教育。
结果家长积极配合诊治和隔离,均在门诊治愈,无病情加重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门诊病人服务的满意度达95%以上。
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防止交叉感染及手足口病的流行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防治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2.60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5374-01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制度在门诊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手足口病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传染疾病,此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患者,其可在幼儿园等处群体发病,患儿病情轻而短,部分可引起发热,少数患儿进展为重症。
笔者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消除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并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以增强患儿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
现将实施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9月发热门诊共诊治手足口212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16岁,97例患者为女性,117例患者为男性,其中12例为学生、108例为散居儿童,92例为幼儿园儿童。
所有患儿经门诊诊治均痊愈,无1例患儿疾病进一步发展转变为重型疾病。
门诊诊治手足口病患儿各月份病例数,见表1。
2 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笔者所在医院给予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影像资料播放让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的基础知识的形式,有利用医院宣传栏对患者进行宣传的模式,也有通过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用语言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
3 给予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3.1 对疾病预防方面的健康宣教3.1.1 应告知家长培养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并应做好食物的卫生处理,儿童应多食用有营养增加抵抗力的食物,早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7f070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9.png)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析在儿科门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3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诊疗的患儿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的患儿按照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患儿40例。
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的护理方法,分别是使用儿科门诊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工作,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护理后患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单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患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使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同时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科门诊;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效果引言:在医院的组成结构中,儿科门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儿科门诊收治的患者较为特殊,均为儿童患者,而且儿科门诊的患者流动性较大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难度。
当前,儿童在家属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一旦门诊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家属的不满,进而导致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不利于医院的和谐发展[1]。
因此,相关人员应该给予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一定的重视,通过合理的方式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同时还可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儿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保证能够给予治疗和护理一定的理解,便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部分患儿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比的形式,探析在儿科门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3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儿科门诊接受诊疗的患儿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的患儿按照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患儿40例。
儿科健康教育难点护理论文
![儿科健康教育难点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bb7bf2941ea76e58fa0449.png)
儿科健康教育的难点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健康教育;难点;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72-01儿科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住院患儿以及家属为教育对象,增进健康知识[1],改变患儿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健康行为向有利于康复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儿科护士面对的是语言交流能力不足或理解能力有限的患儿,因而存在诸多与其他专科不同的特点、难点。
对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现报道如下。
1 儿科健康教育的难点1.1 儿科护理工作方面。
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任务重、要求高、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致使健康教育时间减少。
(1)静脉治疗耗时多,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大,因小儿好动,致针头脱出需重新穿刺[2]。
用药复杂,输液速度要求严格。
(2)治疗护理时间护患不易同步。
在常规治疗时间内,患儿可能在进食、排泄、睡眠、游戏,打乱正常工作程序。
(3)基础护理量大,需占用大量时间。
1.2 患儿自身因素方面婴幼儿尚无语言交流能力,对教育方法无法理解。
学龄前儿童对健康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易转移。
学龄儿童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配合护理要求;使健康教育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1.3 家长方面因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的不同,其语言理解与接受能力和对健康知识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
其次陪护人员多,不固定小儿自理能力差,生活护理需成人帮助完成,其需求也要成人代为表达。
陪护对患儿照顾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陪护相对固定,便于对小儿的习惯、心理、需要有较多的了解,及时提供患儿准确情况或信息,便于在短时间内学会必要的护理技能。
陪护时常更换,健康教育难以做到连续、系统、巩固。
1.4 住院时间短,周转快,护士在短时间内需对多个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没有足够时间与患儿沟通。
如腹泻患儿,脱水体征纠正,精神较好时,家长会很快要求出院,这样就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常识性教育,如合理喂养、添加辅食、皮肤护理等。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作用论文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作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f841f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4.png)
安康教育在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作用论文伴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护理的功能已经从传统的单纯护理,转向了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护理[1]。
现代护理学的这一转变,使得护理人员的职能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时伴随着这一变化,安康教育在护理工作当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2]。
在儿科门诊护理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安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使患儿家长在儿科门诊就诊过程中,掌握一些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帮助患儿改善不良习惯,提高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3]。
我院将安康教育运用到儿科门诊护理当中,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效劳态度,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儿科门诊的护理质量。
1.1一般资料研究中一共选取了108例儿科门诊患儿,选择时间在xx年2月~20XX年2月期间,入组患儿家长都详细了解了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且本次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以随机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儿。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下:观察组54例,患儿的男女比例为30:24,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6.5±1.4)岁;对照组54例,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9:25,年龄7个月~13岁,平均年龄(6.7±1.8)岁。
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
1.2研究方法108例患儿家长均实施根底的儿科门诊护理,观察组患儿家长额外给予安康教育干预,详细实施过程如下。
1.2.1疾病知识宣教采取一对一讲解、视频播放、发放安康手册等形式向患儿家长介绍相关的儿科疾病知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相关儿科疾病的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预防措施、治疗药物使用方法等,让患儿家长良好的掌握这些疾病知识,一方面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促使家长能够积极地在日常生活中躲避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新生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论文
![新生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d8a21d4431b90d6c85c7cb.png)
新生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和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206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对其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对其家长进行普通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评分,新生儿病情好转时间,并发症,在出生后8个月时的智力发育。
结果干预组家长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评分高,新生儿病情好转时间短,并发症少,出生后8个月时智力发育水平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科的护理不仅是护士的工作,与家长也有密切关系,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科学育儿知识的知晓率,新生儿身体恢复快,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小,出生后智力发育更快更完善。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理;健康教育新生儿科主要面对的是出生28天内的患儿,因患儿没有沟通能力,脏腑娇嫩,免疫能力低,所以患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甚至引起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影响患儿的一生。
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复,不仅由护士担任,日常活动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杜绝用传统的不科学的方式进行护理,是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就在护理中开展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患儿病情的影响展开讨论,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206例新生儿患者,包括男婴128例,女婴78例;179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日龄3-28天,平均(17.5±2.6)天;均为单胎;身高(41-55)cm,平均(50.1±0.4cm);体重(2005-4105)g,平均(3455.5±15.2)g;出生时的apgar评分(7.4-9.6)分,平均(8.7±0.6)分;为便于研究,入选患儿的入院原因均为吸入性肺炎。
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41例,在高中以上65例;将患儿和家属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体重、身高、apgar评分和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儿科健康宣教范文
![儿科健康宣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42cb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a.png)
儿科健康宣教范文儿童健康是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儿科健康宣教是提高孩子们健康意识和父母们育儿技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预防儿童常见病、提升免疫力以及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三个方面,探讨儿科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首先,预防儿童常见病是儿科健康宣教的重点之一、常见病例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对儿童的健康和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
儿科健康宣教应该向家长传授常见病的预防知识,例如患病季节的注意事项、保持空气流通、饮食卫生等。
同时,对于孩子们来说,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与病患接触等也是预防常见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儿科健康宣教,家长们能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孩子们患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提升免疫力也是儿科健康宣教的重要内容。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因此,提升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儿科健康宣教应该向家长传授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例如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服用儿童补充剂等。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儿科健康宣教,家长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提升免疫力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孩子们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的风险。
最后,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也是儿科健康宣教的重要内容。
健康生活习惯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基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和成长。
儿科健康宣教应该向家长传授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方法,例如科学合理的饮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量的户外活动等。
此外,儿童生长发育期也是注意眼睛、牙齿保健的关键时期。
通过儿科健康宣教,家长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健康的基础。
综上所述,儿科健康宣教在预防儿童常见病、提升免疫力以及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儿科健康宣教,家长们能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孩子们患病的风险。
同时,家长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提升免疫力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孩子们的免疫系统,降低患病的风险。
此外,儿科健康宣教还能够引导家长们培养孩子们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健康的基础。
健康宣教儿科护理论文
![健康宣教儿科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3cfee8f12d2af90342e6ac.png)
健康宣教儿科护理论文1对象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护理人员10名,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4.95±6.12)岁,护龄(5.67±3.36)年。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6月来本院儿科治疗的患儿家长200例,其中男68例,女132例,年龄25~65岁。
1.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端正态度和实践学习。
首先进行理论培训,通过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临床和预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深入了解健康宣教的工作内容。
其次提升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强化思想素质教育工作,摆脱传统护理观念的束缚,树立服务至上的工作准则,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亲切感。
最后进行实践学习,在护理工作的进行中将健康知识传授给患儿及其家长,要求护理人员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沟通技巧,并针对每个患儿及家长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
1.3评价指标分别对200名患儿家长进行培训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包括疾病知识知晓率、药品知识知晓率和预防知识知晓率3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培训前、后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比较,3讨论3.1由于护理理念和模式的改变,健康宣教已成为现代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大多数患儿家长缺少儿科医学常识,这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向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普及儿科疾病、药品及预防知识。
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规范化的培训是当前护理学发展的迫切需求,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3.2本研究发现,通过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健康宣教培训,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的37%升高到培训后的92%、药品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的23%升高到培训后的82.5%、预防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的26.5%升高到培训后的89.5%,三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与莫瑰婷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儿科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的培训后,端正服务态度,工作主动积极,同时丰富了临床、药学以及预防等专业知识,更好的满足了患儿家长的需求。
2021年对儿科健康教育的探讨
![2021年对儿科健康教育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0a67664ec3a87c24128c489.png)
对儿科健康教育的探讨对儿科健康教育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儿科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健康教育、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儿科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总如下。
1护理健康教育常见问题分析1护理因素1部分儿科护士未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健康教育的概念不明确,对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不够明确,对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认识不清,不认为自己是疾病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和评价者,仅仅是在履行健康教育的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健康教育过程充分地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忽略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2儿科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时间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学科,有些护士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足,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论和培训。
健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差,不能满足各层次及各年龄的患儿和家长的需求。
儿科护理工作量大,病人需求复杂,工作内容琐碎繁杂,护士上班时疲于应付各种治疗护理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也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常见原因。
3不了解病人的需求,健康教育时间选择不当由于护理工作繁忙,有些护士不分病情、不分病程、不分时间、不分家长及患儿的接受能力,往往采取单一介绍的形式,缺乏热情和耐心,语言生硬,表情淡漠,没有笑容,讲话缺乏亲和力,没有眼神和肢体语言的交流,使用专业术语使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摘要】目的:探索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为儿科门诊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对儿科门诊患儿及其家属采用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制定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及评分表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儿科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达95%。
结论: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的开展,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和信任度,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4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然而,儿科门诊具有护理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知识面要求广;家长要求高;小儿自理能力差,需成人监护等特点,给健康教育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院儿科门诊自2009年以来,采取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以2008年9月门诊接诊的患儿108例为对照
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平均年龄3.51岁。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2例,肠炎29例,肾病综合征5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
静脉输液84例次。
以2009年9月收治的患儿11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71例,女46例,平均年龄3.68岁。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5例,肠炎33例,肾病综合征3例,白血病1例,早产儿3例,新生儿黄疸2例。
静脉输液97例次。
两组患儿的年龄、智力和家属的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随机宣教法,内容包括儿科门诊介绍,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诊断要点、相应治疗药物的疗效、预防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保护患儿静脉输液部位的方法等。
随机宣教自患儿进入门诊就诊即开始,非特意地选择宣教的时机和对象。
实验组选择规范宣教法,包括:①适时宣教:尽量选择患儿安静不哭闹、陪护者能集中精力接受时进行重点宣教。
重点宣教的内容是在门诊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门诊环境等。
②按需宣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以及家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检查和治疗时,护士应利用声、光、色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轻其对于相关护理操作的恐惧感;对3~7岁的学龄前儿童,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满足其好奇心,进而与其建立友好关系,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对7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应当用鼓励的话语,为其讲明治疗的必要性,帮助他鼓起勇气,克服对注射和输液的恐惧,尽量达到主动配合;对家长的宣教,首先要明确患儿的主要陪护者,对其最需要了解的内容作尽量清楚详细的介绍。
例如:药物的疗效
和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如何保护静脉通道通畅;常见疾病如感冒、肺炎、肠胃炎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及预防知识,增强患儿体质,促进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活习惯等。
③反复宣教:对反复来门诊就诊的患儿陪护,尤其是更换了的陪护者或者老年陪护者,那些必须由家长配合的护理技巧,比如如何的留取患儿尿便,如何对卧床患儿进行翻身拍背、如何保护输液部位等,护士需要耐心地反复进行讲解、示范,直至其彻底掌握为止。
2 评价标准及结果
2.1评价标准:①陪护者对于宣教内容的有效接受率:在患儿看病过程中和门诊输液时,以口头询问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家长们对宣教内容如门诊规章制度、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原则、治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陪护时需要观察的事项、保持婴幼儿健康的相关知识等的掌握程度。
若陪护者能正确回答出宣教内的70%以上,记为有效宣教;②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对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及输液情况分别予以记录,穿刺1次即成功且顺利输液完成者,记为成功。
若需穿刺2次及以上,或输液过程中出现其他相关问题,需拔针进行重新穿刺者,记为不成功;③陪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患儿及陪护离开门诊前,按照不同的项目和评分标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陪护者对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讲解能力、沟通水平、技术水准的综合评价。
2.2结果:两组陪护对于宣教内容的有效接受率、静脉输液一次性成功率及患儿陪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x2=14.3、24.6、22.8,均p<0.05)。
提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宣教结果对比
组别宣教有效接受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
随机宣教组73.8% 85.1% 84.3%
规范宣教组88.9% 93.8% 98.3%
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陪护对于宣教内容的有效接受率、静脉输液一次性成功率及患儿陪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的比较上具
有显著性差异(x2=14.3、24.6、22.8,均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1],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现在每个来就诊的患儿都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员,常常是几个大人陪同1个孩子来门诊就诊。
患儿家长对儿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期望与对孩子的疼爱成正比例增长。
在儿科门诊这个复杂的环境下,护理人员所需要面对的除了患儿,还有患儿的家长。
因此,儿科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自然地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护理人员必须想法设法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其二,还必须同时做好众多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而这一点往往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
从本实验获得的结果看,观察组采用的健康教育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患儿及陪护对教育的有效接受率。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评估
陪护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口头询问的方式更加准确和有效。
从实践中看,陪护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得越好,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从而使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提高,也增进陪护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
例如1例患肺炎的患儿,门诊接诊时体温39.9℃,门诊护士就肺炎的症状及治疗原则向其父亲做了宣教。
3 h后,患儿体温降至38.4℃,仍在输液中,其母亲来门诊看望,认为孩子仍在发热,是治疗方案无效,向医生护士表示不满,此时护士又向她进行了一次关于肺炎相关症状和治疗原则的宣教,消除了她的误解和疑问,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与理解,使其能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的实施。
在本例中,按需宣教和反复宣教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表1可看到陪护接受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率,对照组为73.8%,而观察组为88.9%。
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在健康教育内容相同的情况下,采取规范系统的宣教方法比用随机宣教的方法效果更好。
儿科门诊因其对象特殊,牵涉范围较广,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其它科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方法,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应用此方法适合儿科门诊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剑云,金乔,主编.系统化整体护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26-44。
*通迅作者:
张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