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摘要】目的:探索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为儿科门诊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儿科门诊患儿及其家属采用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制定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及评分表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儿科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达95%。结论: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的开展,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和信任度,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4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儿科门诊具有护理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知识面要求广;家长要求高;小儿自理能力差,需成人监护等特点,给健康教育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我院儿科门诊自2009年以来,采取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规范宣教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以2008年9月门诊接诊的患儿108例为对照
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平均年龄3.51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2例,肠炎29例,肾病综合征5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静脉输液84例次。以2009年9月收治的患儿11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71例,女46例,平均年龄3.68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5例,肠炎33例,肾病综合征3例,白血病1例,早产儿3例,新生儿黄疸2例。静脉输液97例次。两组患儿的年龄、智力和家属的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随机宣教法,内容包括儿科门诊介绍,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诊断要点、相应治疗药物的疗效、预防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保护患儿静脉输液部位的方法等。随机宣教自患儿进入门诊就诊即开始,非特意地选择宣教的时机和对象。实验组选择规范宣教法,包括:①适时宣教:尽量选择患儿安静不哭闹、陪护者能集中精力接受时进行重点宣教。重点宣教的内容是在门诊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门诊环境等。②按需宣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以及家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检查和治疗时,护士应利用声、光、色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轻其对于相关护理操作的恐惧感;对3~7岁的学龄前儿童,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满足其好奇心,进而与其建立友好关系,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对7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应当用鼓励的话语,为其讲明治疗的必要性,帮助他鼓起勇气,克服对注射和输液的恐惧,尽量达到主动配合;对家长的宣教,首先要明确患儿的主要陪护者,对其最需要了解的内容作尽量清楚详细的介绍。例如:药物的疗效
和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如何保护静脉通道通畅;常见疾病如感冒、肺炎、肠胃炎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及预防知识,增强患儿体质,促进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活习惯等。③反复宣教:对反复来门诊就诊的患儿陪护,尤其是更换了的陪护者或者老年陪护者,那些必须由家长配合的护理技巧,比如如何的留取患儿尿便,如何对卧床患儿进行翻身拍背、如何保护输液部位等,护士需要耐心地反复进行讲解、示范,直至其彻底掌握为止。
2 评价标准及结果
2.1评价标准:①陪护者对于宣教内容的有效接受率:在患儿看病过程中和门诊输液时,以口头询问或者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家长们对宣教内容如门诊规章制度、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原则、治疗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陪护时需要观察的事项、保持婴幼儿健康的相关知识等的掌握程度。若陪护者能正确回答出宣教内的70%以上,记为有效宣教;②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对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及输液情况分别予以记录,穿刺1次即成功且顺利输液完成者,记为成功。若需穿刺2次及以上,或输液过程中出现其他相关问题,需拔针进行重新穿刺者,记为不成功;③陪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患儿及陪护离开门诊前,按照不同的项目和评分标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陪护者对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讲解能力、沟通水平、技术水准的综合评价。
2.2结果:两组陪护对于宣教内容的有效接受率、静脉输液一次性成功率及患儿陪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x2=14.3、24.6、22.8,均p<0.05)。提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宣教结果对比
组别宣教有效接受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
随机宣教组73.8% 85.1% 84.3%
规范宣教组88.9% 93.8% 98.3%
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陪护对于宣教内容的有效接受率、静脉输液一次性成功率及患儿陪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的比较上具
有显著性差异(x2=14.3、24.6、22.8,均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1],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现在每个来就诊的患儿都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员,常常是几个大人陪同1个孩子来门诊就诊。患儿家长对儿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期望与对孩子的疼爱成正比例增长。在儿科门诊这个复杂的环境下,护理人员所需要面对的除了患儿,还有患儿的家长。因此,儿科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自然地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护理人员必须想法设法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其二,还必须同时做好众多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而这一点往往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
从本实验获得的结果看,观察组采用的健康教育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患儿及陪护对教育的有效接受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评估
陪护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口头询问的方式更加准确和有效。从实践中看,陪护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得越好,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从而使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提高,也增进陪护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例如1例患肺炎的患儿,门诊接诊时体温39.9℃,门诊护士就肺炎的症状及治疗原则向其父亲做了宣教。3 h后,患儿体温降至38.4℃,仍在输液中,其母亲来门诊看望,认为孩子仍在发热,是治疗方案无效,向医生护士表示不满,此时护士又向她进行了一次关于肺炎相关症状和治疗原则的宣教,消除了她的误解和疑问,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与理解,使其能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的实施。在本例中,按需宣教和反复宣教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表1可看到陪护接受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率,对照组为73.8%,而观察组为88.9%。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健康教育内容相同的情况下,采取规范系统的宣教方法比用随机宣教的方法效果更好。儿科门诊因其对象特殊,牵涉范围较广,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其它科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方法,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应用此方法适合儿科门诊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剑云,金乔,主编.系统化整体护理.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26-44。
*通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