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共104组)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共104组)](https://img.taocdn.com/s3/m/3054a7c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d.png)
高考语文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①爱憎分明②泾渭分明[同]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①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②多指人或事的好坏分得很清楚。
2.①安分守己②循规蹈矩[同]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①偏重守本分,不胡来;②偏重拘泥陈规,不敢稍作变动。
3.①安之若素②随遇而安[同]有“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②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①按部就班②循序渐进[同]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①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②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①暗箭伤人②含沙射影[同]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①使用范围包括语言、行动,程度较后者重;②使用范围只包括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6.①八面玲珑②面面俱到[同]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
[异]①多含贬义,偏重处事手腕圆滑;②中性词,偏重应付得十分周到。
7.①半斤八两②势均力敌[同]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异]①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②偏重力量相等。
8.①抱残守缺②敝帚自珍[同]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
[异]①贬义词,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鲜事物;②褒义词,谦辞,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
9.①本末倒置②舍本逐末[同]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①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②偏重舍弃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0.①别具一格②别开生面[同]给人以新的印象、新的感觉。
[异]①偏重“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多用于文学创作和某些事物;②偏重“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
11.①病入膏肓②不可救药[同]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①偏重“病重”,比喻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②偏重“救药”,强调无药可救。
12.①博闻强识②见多识广[同]有“见识广”的意思。
[异]①偏重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②偏重阅历深,经验丰富,多用于口语。
13.①捕风捉影②无中生有[同]有“凭空捏造”的意思。
中考语文复习 易混淆的近义词语(包括近义成语)辨析
![中考语文复习 易混淆的近义词语(包括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2eb1555f0e7cd184253687.png)
易混淆的近义词语(包括近义成语)辨析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和说明立场。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法规等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c4049baf1ffc4fff47ace9.png)
常有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侧重于守安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受都不在乎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窘境,还能跟平时同样;后者重申能适应任何环境。
( 素:平常,平时)3、循规蹈矩顺序渐进:都有按照必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按必定步骤和规矩;后者重申渐渐深入或提升。
( 部、班:门类,序次;就:依照.)4、旁敲侧击旁敲侧击:都比喻暗中诋毁、攻击或诬陷他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异:前者使用的手段包含语言、行动,程度比“旁敲侧击”重;后者手段不过语言,并有隐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
5、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都有对各方面对付得很周祥的意思,有时能够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做事手段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对付得十分周祥。
6、翻山越岭露宿风餐翻山越岭: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走繁忙;后者重在重申野外食宿困难. 。
7、言听计从俯首贴耳: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服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司。
8、平分秋色不相上下:都有相互同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侧重力量相当。
9、功亏一篑浅尝辄止:都有半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侧重在“半”,半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在浅,不深入( 辄:就.)10、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事物;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都有因循保守的意思。
异:“固步自封”侧重在“抱残守缺”侧重在不求进取;“故步自封”侧重在按老例子做事。
11、舍本逐末因小失大:都有主次关系办理不妥的意思。
异:前者重申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重申扔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俯拾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同样的事物好多,各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重视表示多得很,各处都是;“俯拾皆是”重视表示简单获得;“俯拾皆是”的对象能够是物,也能够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好是物.13、别出心裁自成一家: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独出心裁的意思。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初中语法知识考点精讲集训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初中语法知识考点精讲集训](https://img.taocdn.com/s3/m/6c93548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9.png)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易混成语相同点不同点A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吝啬,语义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爱憎(zēnɡ)分明”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分明,“泾(jīnɡ)渭分明”多指是非分明。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安分(fèn)守己”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jǔ)”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
班,次序。
就,遵照),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跋(bá)山涉水”重在旅途艰辛,“风尘仆仆”重在旅途奔波而忙碌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苦。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前者指事事都依从对方,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都有彼此一样、不前者强调水平相当(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势力相当。
势均力敌分上下之意。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做事情未完成之意。
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代替别人做事之意。
“包办代替”偏重在包办,“越俎(zǔ)代庖(páo)”偏重在超越权限。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b904556c175f0e7cd1377d.png)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半斤八两/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
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
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老大、老二;间,中间。
比喻二者才力相当,不分上下。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搞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病人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偏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削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如虎添冀/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变化无常/变化多端]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常用于天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方法等。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53组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53组](https://img.taocdn.com/s3/m/8e1c016f960590c69fc37601.png)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53组1.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
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2.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3.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救药: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4.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把没有的说成有。
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5. 川流不息:川:河流。
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6.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
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翼而飞:翼:翅膀。
没有翅膀却飞走了。
比喻物品忽然丢失。
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7. 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
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8.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9.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
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0.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
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11. 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耸人听闻耸: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高考成语重点复习-易混用的近义成语
![高考成语重点复习-易混用的近义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2585e8663968011ca200910c.png)
高考重点复习--易混用的近义成语1.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7.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8.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
但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应付周到之意。
9.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但前者重在远行艰辛;后者重在长途奔波忙碌。
10.百依百顺、惟命是从:都有顺从之意。
但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多用于上下级之间,无条件地遵照执行。
11.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但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于力量相等。
12.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13.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包办之意。
但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14.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15.低三下四、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
易混近义词成语
![易混近义词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78a8c043a8956bec0975e356.png)
18、【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10、【博闻强志 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1、【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3、【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推心置腹”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25、【汗牛充栋 滥竽充数】前者形容书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后者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充好。也用作自谦之词。
26、【厚颜无耻 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27、【挥金如土 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前者偏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19、【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
20、【风言风语 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1、【孤注一掷 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前者偏重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在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最新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之词语的识记与积累——易混近义成语辨析48组
![最新高考语文基础复习之词语的识记与积累——易混近义成语辨析48组](https://img.taocdn.com/s3/m/33272e2251e79b8969022609.png)
词语的识记与积累六、易混近义成语辨析48组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
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有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之意。
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1.【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2.【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易混成语辨析
![易混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a18e264b73f242336c5fee.png)
易混成语辨析温馨提示:1、安徽省高考每年几乎都会考对易混成语(资料上称形近成语)的辨析,如去年“耳目一新”和“焕然一新”。
两个成语使用对象不同,所以同学在三天的调整期再把这些词语看一下。
多数都是平时讲过的;2、这些易混成语只是在书写上有些字相同,其实意义差别往往都很大。
有的使用对象不同,如“络绎不绝”和“不绝如缕”;有的褒贬色彩不同,如“殚精竭虑”和“处心积虑”;有的则是意义差别很大;3、三天调整期回来后,把之前发的讲义都带回来,教材、总复习资料一定要带回来。
我们还要结合着强调一些内容。
4、2010和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回来后再发。
希望同学们对三天的调整期合理地安排时间。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不绝如缕:比喻情势危急或声音细微而悠长。
不绝于耳:形容声音不停地在耳边响起。
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情漠不关心。
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使用对象是人。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致周到。
无所不至:1、没有达不到的地方;2、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讲话。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褒义词。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的盘算,多含贬义。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胸无城府:形容人襟怀坦荡、直率。
褒义词。
苦心孤诣:尽心钻研、思索,达到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无所不为: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焕然一新:耳目一新: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写字、作文、画画等非常熟练或才思敏捷。
临危受命:在危急时刻接受使命。
临危授命:在危难时刻用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别无二致:别开生面:不以为然:不以为意: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拍手称快:拍案而起:拍案叫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15bdfa81c758f5f61f67d4.png)
从谏如流-----从善如流
从谏如流:《现》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规劝, 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
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动人心弦与扣人心弦
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 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 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2009年山东卷)
或愚昧无知。 对外国人来讲,京剧舞台上那种木头刀枪稀 松一碰,口中一吆喝就打了一仗,简直不可理喻。
使用错误。该句应改为“不可思议”。
不动声色----无动于衷
二者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 区别:“不动声色”着重指外部表情,多形容态度镇定,情 绪冷静。 “无动于衷”着重指内心活动,有时形容冷酷、感情麻木; 有时形容立场坚定,意志坚决。用于本该引起内心震动而无反应 的情景。如“刘胡兰听了他的话,无动于衷, ……”。
二者都用来比喻幻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
不同点: 海市蜃楼指在沙漠或海边大气中由于光线折射而产生的一种幻
景,它是一种大气的光学现象,偏重在虚无缥缈,脱离现实,
多指幻景,比喻容易幻灭的希望、虚幻的前景等; 空中楼阁指建筑在半空中的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虚幻的事物,
偏重在没有根基,脱离实际,多指幻想,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
隐约其辞、含糊其辞、闪烁其词
①有些话不便说,只好隐约其辞。(形容说话或写文 章躲躲闪闪,不直截了当。隐约:含混,不明显。) ②忽然,他涨红了脸,含糊其辞地搪塞道:“我该回 去了。”(本来表达不清,即不清楚。《中》故意把 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含含糊糊。网上:形容有顾 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反义词:单刀直入、开门 见山。) ③对于这个问题,他含糊其词,不肯表明自己的态度。 ④面对公安人员的责问,毒贩的回答总是遮遮掩掩, 躲躲闪闪,始终闪烁其词,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有意识遮掩。《常》:“不肯暴露真相或回避要害 问题”。指说者心存顾虑而吞吞吐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895dc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2.png)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安分守己和循规蹈矩都表示守规矩、老实。
不同之处在于,安分守己更强调守本分,不胡来;而循规蹈矩更强调拘守成规,不敢变通。
2.安之若素和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
不同之处在于,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保持平常心态;而随遇而安强调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3.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都表示遵循一定的程序。
不同之处在于,按部就班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矩;而循序渐进则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4.暗箭伤人和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不同之处在于,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和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而含沙射影只是使用语言,并且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和面面俱到都表示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
不同之处在于,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而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和风尘仆仆和风餐露宿都表示旅途辛苦。
不同之处在于,跋山涉水更强调远行艰辛;风尘仆仆更强调长途奔波忙碌;而风餐露宿则更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和唯命是从都表示怎么说就怎么做。
不同之处在于,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而唯命是从则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表示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不同之处在于,半斤八两多带贬义;而势均力敌则偏重于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和浅尝辄止都表示中途停止。
不同之处在于,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而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
10.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和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不同之处在于,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而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都表示主次关系处理不当。
不同之处在于,本末倒置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而舍本逐末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不同之处在于,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而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汇编)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7ff06515901020207409caa.png)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半斤八两/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
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
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老大、老二;间,中间。
比喻二者才力相当,不分上下。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搞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病人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强调无法挽救。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偏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削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如虎添冀/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变化无常/变化多端]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常用于天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方法等。
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辨析40例
![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辨析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4ee277ddccda38376baf80.png)
容易混用的近义成语辨析40例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3、【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4、【半斤八两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等。
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指老大、老二;间,中间。
意为不分上下。
5、【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前者重在“包办”;后者重在“超越权限”。
6、【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7、【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8、【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显示特点;后者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在“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博闻强志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前者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1、【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12、【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3、【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畅所欲言”偏重在说话尽情,“各抒己见”重在发表己见;“推心置腹”重在待人真诚,而且“推心置腹”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一个人或较少的人。
易混成语辨析及解释
![易混成语辨析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6b39e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e.png)
易混成语辨析及解释
汉语成语丰富多彩,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汉语语言的重
要组成部分。
然而,有些成语在语义上非常接近,很容易混淆使用。
这里列举几组这样的成语,并对它们的区别进行简要解释。
1. 井底之蛙 VS 集腋成裘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隘,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小事物。
而“集腋成裘”则是指积少成多,韬光养晦,等到物尽其用时再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利用。
2. 画龙点睛 VS 力挽狂澜
“画龙点睛”是指为作品或言语增色添彩,尤其是在关键部位进行补充
或点拨,使作品或言语更具魅力。
而“力挽狂澜”则是指采取极力的措
施挽回失控的局势,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
3. 胸有成竹 VS 安然无恙
“胸有成竹”是指事先有准备、有周详的考虑,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非
常把握。
而“安然无恙”则是指人或物没有受到伤害,状况正常,没有
遭遇危险或者避免了种种危险。
4. 眉来眼去 VS 面红耳赤
“眉来眼去”指的是眼神和眉毛的表情相互交流,时而流露出奇妙的意味。
与此相反,“面红耳赤”是指脸部的通红,可能是因为紧张、尴尬、羞耻等原因,焦急而蒙羞。
5. 画蛇添足 VS 本末倒置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源自一个寓言故事,意味着做多余的事情,劳而
无功。
而“本末倒置”则是指把次要的放在主要的前面,重要的放在次
要的后面。
以上这些成语区别微妙,但是只要根据它们的文字意义就可以对其进
行辨析。
说话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使用哪个成语,以避免
出现误解和错误,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27e52b67ec102de2bd899f.png)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例句: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毁坏、金属构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改为“不翼而飞”)【分析】“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指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突然丢失。
2.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例句: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改为“不以为然”)【分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例句: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它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改为“不负众望”)【分析】“不负众望”是“不能使大家信服”的意思;“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4.骇人听闻、耸人听闻例句: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横了一起(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选“骇人听闻”)【分析】“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5.处心积虑、殚精竭虑例句: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的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改为“殚精竭虑”)【分析】“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是贬义词;“殚精竭虑”意思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6.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例句: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定大有可为。
(改为“大有作为”)【分析】“大有可为”指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其主语应该是“事情”;“大有作为”指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能作出重大贡献,其主语应该是“人”。
7.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例句:他们简直(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选“不可理喻”)【分析】“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例句: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街头上公共设施被毁坏、金属构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改为“不翼而飞”)
【分析】“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指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突然丢失。
2.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例句: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
(改为“不以为然”)
【分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例句: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它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改为“不负众望”)
【分析】“不负众望”是“不能使大家信服”的意思;“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4.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例句: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横了一起(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选“骇人听闻”)
【分析】“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5.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例句: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的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改为“殚精竭虑”)
【分析】“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是贬义词;“殚精竭虑”意思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6.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例句:西部地区虽说目前各方面的条件要艰苦一些,但那里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定大有可为。
(改为“大有作为”)
【分析】“大有可为”指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其主语应该是“事情”;“大有作为”指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能作出重大贡献,其主语应该是“人”。
7.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例句:他们简直(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选“不可理喻”)
【分析】“不可思议”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8.一视同仁、等量齐观
例句:他们二人的工作成绩不可(一视同仁/等量齐观)。
(选“等量齐观”)
【分析】“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用于人;“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用于事物。
9.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例句:作者的动机(无可厚非/无可非议),但客观效果则不尽符合作者的动机。
(选“无可非议”)
【分析】“无可厚非”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和事)“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0.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例句: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觉。
(选“身临其境”)
【分析】“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