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1、爬山-24 米芾学书 (S版四年级第八册)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d
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 2 .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课件。 3. 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可是观音的净瓶, 此刻也失去法力, 从兴安随波而下, 漂到桂林斗鸡潭就不动了。 从此,
净瓶化为石山,就是现在的净瓶山。为此,观音大为生气,责令嫦娥归天。桂林的百姓与嫦 娥分别时,真是哭声百里,泪满江河。为了记住这次离别,就把这条河取名离江。江从水, 后人就改写为“漓江”。 嫦娥回宫后, 只能倚窗俯视人间, 欣赏自己一手建造的桂林山水。 有时禁不住悲从中来, 泪水涟涟。那泪珠落在桂林的土地上,形成了美丽的榕湖和杉湖。 此后,桂林人一代接一代地苦心经营,桂林山水就逐渐扬名天下啦。
五、在运用打比方写法的句子后面打上“√”。
1. 2. 3. 4.
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钓鱼。( ) 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 这小屋好似一艘在波峰浪谷颠簸的小船, 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 ) 小明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试卷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4* 米芾学书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 文:24* 米芾学书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 的
1.
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 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 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3o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长着“大额头”的鲸类——大吻领航鲸大吻领航鲸体长5~7 米,体重3600 千克。
主要特征是前额圆,上颌额部膨隆,向前突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
从侧面看,头与躯干部的界限极不明显,头显得很大,因而得名巨头鲸。
嘴巴极大,口裂由头部前下方斜往后下方切入。
由于颈椎极短,鳍肢就好像长在颈部一样。
身体短粗,但肛门以后很细。
背鳍小,宽大于高,位于身体的前1/3 处,向后屈,后缘凹进。
鳍肢的位置较靠后,狭而长,末端尖,尾鳍不大。
由于颈椎极短,鳍肢就好像长在颈部一样。
背侧和腹侧的棱状皮肤嵴不明显。
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腹面颜色略淡,两个鳍肢的基部之间有十字形或锚形的白斑。
喷气孔短而宽。
牙齿较少,上下颌每侧有7~9 枚。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词义。
1.3了解米芾的生平事迹,理解米芾学书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2通过欣赏米芾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书法、勤奋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词义。
2.教学难点:2.1理解米芾学书的过程,感悟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米芾书法作品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米芾的书法艺术,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义。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米芾学书的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获得的启示。
4.2学生讨论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他们的启示。
5.欣赏米芾书法作品展示米芾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6.小组活动7.2布置作业:让学生以“我眼中的米芾”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2.在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课文细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布置作业时,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写作能力。
附:教学资源1.米芾书法作品视频2.米芾书法作品图片3.生字词表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时,有没有注意到米芾是如何描述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的?生1:他说自己“朝斯夕斯,废寝忘食”。
师:很好,这说明了他对书法的什么态度?生2:非常痴迷和专注。
师:对了,那我们在朗读时,应该如何表达这种态度呢?生3:要用充满热情和坚定的语气。
1.2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师:请大家看这个词“笔锋”,你们知道它在书法中的含义吗?生4:是指写字时笔尖的形状和用力的方向。
米芾学书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4课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24课米芾学书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
课文情节生动有趣,曲折动人。
让学生感受到“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的道理,从而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质量。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四年级是阅读和写作的起步阶段,课本上的字词是最好的积累: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地指导,不断调动学生说、想、写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配合。
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知故事情节的变化,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以学生自学为主。
边读边质疑,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产生疑问,在读中解决问题。
把“生疑”“议疑”“解疑”贯穿始终。
引导学生思考米芾前后学写字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他能写好字的真正原因。
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懂得:无论学东西做事情都必须用心去领悟,掌握事情的要领和合理的方法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
知识与技能目标: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2.加快阅读速度,训练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3. 反复训练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
4. 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2.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内涵,使其懂得无论学东西还是做事情都必须用心去领悟。
3.让学生懂得只有掌握事情的要领及合理的方法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读说结合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j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9 卫星比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介绍了一些关于卫星的科普知识。
本课教学以新课标为指导,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卫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分角色表演来理解五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采取以学生组合自我选择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贯穿为辅的教学策略。
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在常规教学中渗透探究性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以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1.认识“拐、循、轨、鹏、摄、某、敏、讯”等 8 个生字,会写“培、训、营、侦、察、某、资、矿、藏、豪”等 10 个生字。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r
三、简介米芾,了解背景(展示课件第三屏)
四、自主学文、探讨交流
1.
(一)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造诣 琢磨 窍门 莫名其妙 苦心孤诣
引导学生自主读文、自主 查阅自主思考、自主交流,培 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一)轻声读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 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 玄武湖 斑驳陆离 一缸 胳
膊肘 孙子 生疮 代替 剪刀 (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 4. 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师生共 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梳理归纳出重点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概括文章的结构,能使学 (一) 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 ( 种 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 荷;送荷)开头和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 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做
的意思。 3.查字典掌握多音字“帖、当、禁”。
4. 同桌交流自学情况。 5. 师检查各组的弱生,有困难组内补充。 1.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顺序。 指名分段读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
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给课文分段落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交流,朗读感悟。
2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4* 米芾学书
课时安排: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4* 米芾学书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像、谈话引题 (一)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 术,它以自己独有的魅力成为世界艺术的瑰宝。 些书法艺术家? (二)今天,我们就亲自拜访北宋书法艺术 家——米芾。板书课题。 二、据题质疑,展示资料 (一)齐读课题。 (二)看到课题,你想知道米芾的哪些知 识? 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为 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学习奠 定了基础。 (三)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四)学生展示搜集的米芾的资料,初步解 决一些疑问。 谈话交流,激发了孩子学 我国历代涌现出许多的书法艺术家。你都知道哪 习探究的欲望。 设计说明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
24*米芾学书教学目标:1.会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根底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谈谈所受的启发。
学情分析: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0~11岁之间,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善于探索,敢于质疑。
养成了提前预习、查阅、收集资料的好习惯,还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上网浏览、搜索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字词卡片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米芾的资料,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米芾学书? 设计教师1教学流程2一、出示课件,激发兴趣3.出示米芾图片,说一说对米芾的了解。
4.出示米芾的相关材料,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师随机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米芾的文章,板书课题:15米芾学书5二、释题目猜测内容6师:看到题目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想了解哪些内容?〔生:米芾是北宋书法家。
题目告诉我们这篇课文要讲米芾学习书法的故事。
我想知道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我想知道他有哪些学书法的好方法?〕7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吧。
8三、读课文深入理解9〔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检查预习,开火车每个学生一段话,要求读通、读顺。
注意:诣〔yì〕芾〔fú〕帖〔tiè〕沓〔dá〕捋〔lǚ〕11.出示字词卡片检查预习情况:认读词语。
12.同桌互认、互读字词。
13.默读课文,标出段落,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检查搜集资料情况,用课件激发兴趣,在同学们的赞美中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根据课文题目猜测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题目的重要性。
检查预习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3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1 课时教学过程:23犀牛中文名称:犀牛英文名称:Rhino拉丁学名:Dicerorhinus犀牛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
约 6 千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 种。
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有17500 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 只在动物园养殖。
现存的5 种犀牛中,其中3 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 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黑犀牛黑犀牛:3100 只在野外(1800 年有100 万只),250 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白犀牛:11670 只在野外,780 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印度犀牛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 只在野外,140 只在动物园。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x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钓鱼的好处一、钓鱼的环境有益养身保健钓鱼于江河湖海,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是养身保健的良好环境。
江河湖海边的空气中氧气充足,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可引起人体各种相应的良好的生理反应;日光可使人获得健美的皮肤,红润健康的面容;人体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增强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城市噪音已构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经常到空旷恬静的水域钓鱼,幽静的环境能消除两耳的疲劳,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听觉功能。
二、钓鱼活动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种不良情绪参加钓鱼活动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活跃各种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卫生,防止抑郁症、精神沮丧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绪的好方法。
钓鱼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w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1 课时教学过程:23戴“帽子”的鲸──露脊鲸黑露脊鲸身体的颜色为蓝黑色或黑色,体长为17 米左右,体重为47~69 吨。
它的体躯肥大,头部具有形状奇特的角质瘤,俗称“帽子”,其形状不规则,是由表皮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最大的瘤位于上颌的前端,次大的位于下颌前端的两侧以及喷气孔之后。
下颌的两侧各有一列如同拳头大小的瘤状突起,每个突起上面都生有一根感觉毛,所以有“瘤头鲸”之称。
下唇的上缘凹凸不平。
舌小而厚,略呈蓝灰色。
头部的长度为体长的1/4 左右,须板而细长,每侧大约有250 枚左右。
体长17.1 米的,须长为2.9 米,须毛粗糙。
没有褶沟。
没有背鳍。
鳍肢宽大,具5 指,尾鳍也比较宽,宽度约为体长的35%,尾鳍、鳍肢都很柔软。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z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7 麋鹿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特点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教学时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以文字为桥梁,在课堂上层层深入,逐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直观麋鹿,感受麋鹿的奇特。
麋鹿稀有野生动物,为多数学生未见,在教学过程中,以幻灯片为辅助教具,给予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观察。
2.关键语句表情达意,负载着文本的灵魂,耐人寻味。
抓住关键词句,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朗读,了解麋鹿的特点,认识到它是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
3.总结实践,升华情感。
课文用文字展现了麋鹿的特点和传奇经历,世界上有许多稀有动物和麋鹿一样,也在呼吁着我们去保护它们。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t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陈嘉庚简介陈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教育事业家。
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二日(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
9岁入读南轩私塾,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
不久,其父破产,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获得良好信誉。
此后事业顺利。
在新加坡,陈嘉庚最早引进橡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首先加工橡胶制品并投入大规模工业生产。
同时兼营菠萝罐头厂。
又把业务拓展到泰国、马来亚及中国厦门等地。
鼎盛时期开办30多家工厂,100多间商店,垦植橡胶和菠萝园15000多英亩,雇佣职工32000多人。
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兴趣入手,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达到逐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正确区分和运用同音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学习多渠道搜集和处理知识信息,扩大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3.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6.通过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进行读写迁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和运用同音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米芾学书》教案 语文S版
《米芾学书》教学目标:1、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和词语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弄清米芾学习书法的的窍门,自己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还要悟其神,心领神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名家书法作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课前轻松谈话,调节气氛,同学们,你们练过书法吗?你知道哪些书法家?老师也非常喜欢书法,更喜欢欣赏书法作品。
看来,是相同的志趣让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孩子们,你们想看看书法作品吗?(展示书法作品)1、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这么漂亮的书法是谁写的呢?请大家再仔细看看碑文左下方的落款是谁?(课件2-___米芾)师:这些碑文就是米芾的手迹,现在已经成了珍贵的文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米芾小时侯学习书法的故事。
(板书:24、米芾学书)学生齐读课题,读准“芾”,这个字有几画?(7画)2、让学生介绍米芾的一些情况。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
善诗文,长书画,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米芾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家和画家,那么,从课题可以看出,课文是介绍他在绘画,还是在书法方面的情况?(书法)3、(学生答)请再看课题,“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书法、写字”)“一封家书”中“书”又是什么意思?(书信)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意思不同,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4、请同学们再仔细看课题,有一个星号,说明本课是略读课文,需要大家自主学习。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常常用到哪些读书方法?)(朗读、默读、浏览、分角色读……)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孩子们,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用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来了解米芾是怎样学习书法的。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2p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孔子学琴确有其事吗孔夫子不仅是古代的一位圣哲,也是当时第一流的音乐家、琴学家。
孔子有很好的音乐素养,既能弹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正乐、乐教还体现着他自己独特的乐感、乐论。
孔子学乐的老师有师襄、苌弘等。
师襄是春秋时鲁国(一说卫国)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亦称师襄子。
《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
师襄的父亲也是一位乐官,是当时一位著名的琴学家,他想把琴艺传给儿子,师襄却一直学不成,好动成性的师襄一直无法安于弹琴,如此荒废了不少时间,直到有一天,师襄忽然找出了弹不好琴的原因,原来他的双眼在弹琴的时候不停地转动攀缘、左右观看,影响心神专致。
于是他下定决心断除这个毛病,师襄狠狠心把自己的双眼刺瞎了,开始专心学琴,终于学成绝代琴艺。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1l
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
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读、思、议、说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
“语海畅游”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连词“和”及“与”的用法,对 学
2. “积少成多”安排了《别董大》一诗,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魅力
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学习顿号、引号、书名号的用法。 , 体会挚友深情。 3.“阅读平台”的《心灵创可贴》一文真挚感人,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感受 小女孩儿纯真的爱心。 4.“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 , 意在通过让学生讲述家庭生活中 感人的故事,感受亲情的平凡与伟大,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 际能力。 5.“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家中感人的事情。教学时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 为例,学习把最感人的部分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1.合作学习提示:
A、米芾学书拜了几位老师? B、私塾先生是怎样教米芾写字的? C、秀才又是怎样教米芾写字的? 才的方法妙在何处? E、米芾是怎样迈开书法艺术的第一步的?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 分小组汇报学习所获。 4.
学生自学课文时,教师出 了学习方向。
D 、两位老师的教学效果为什么不一样?秀 示梳理后的问题,为学生指明
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 2 .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课件。 3. 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百花园五
教案爬山-24,米芾学书-米芾学书教案
教案爬山-24,米芾学书:米芾学书教案21、爬山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
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五、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词。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3d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为什么城市晚上看不见星星?造成这种现象有好多种因素的。
下面介绍几种原因:1.空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粒子过度密集,形成厚厚的障碍层阻碍了星星微弱的光线所造成。
2.城市化的进程过程中大面积的灯火辉煌,当灯光过多的点亮时隐蔽了星星的光亮。
这就是典型的农村、乡下的星星比城市更多更亮晶晶的主要成因。
3.气候变化,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大气中的溴氧层下沉导致空气中有灰霾现象。
看似晴空,但却有一层看不见的帐纱。
4.稀薄的高积云层。
单元检测一、看拼音,写字词。
sèniǔyòu jù羞()()扣()惑()烈cán kuìjùlídǐzhìétóu(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y
5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6 鲸
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 大 列数字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吃食 齿鲸 呼吸 睡觉 生长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6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试卷
单元检测
一、看拼音,写字词。
sè 羞( ) (
niǔ )扣 jù lí ) ( ) (
读秀才写字窍门的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 说
说写好字的秘诀。出示第 20 自然段秀才的话, 反复熟读成诵。 ( 展示课件第四屏)板书关键词。 (四)欣赏作品,享受艺术。 1. 欣赏米芾的书法杰作。(展示课件第五至八 屏)
2. 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五
欣赏名家作品, 让学生享受 艺术之美,产生敬佩之心,激 发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
通过比赛活动的开展,让
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写好汉字, 传承我国文化艺术。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6 鲸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 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26 鲸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应适时发挥指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 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 2 .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 2. 课件。 3. 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21、爬山-24 米芾学书(S版四年级第八册)21、爬山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
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五、小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2-10自然段;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5、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找出父亲的话。
6、听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来。
(似懂非懂)7、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后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8、当登上山顶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9、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红?(因为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尽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却说已经尽力了,被爸爸识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三、学习第三段(8、9)1、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下山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2、反馈思考情况。
3、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学生自由发言)4、读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你知道他的意思吗?四、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本段内容,自主学习本段。
2、学生质疑。
(1)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要说?3、反馈学习情况。
4、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那个黑暗而又宁静的山林的?5、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五、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并且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21、爬山上山-----尽力爬山下山-----留心自然----用眼、用心、用脑22、语言的魅力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会认“魅、绅、辰”等3个生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等6个字。
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语言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1、音、形、义(音)魅、漆、绅(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绅(义)繁华—形容兴旺热闹的城镇或街市。
褴褛—形容衣服破破烂烂。
陶醉—着了迷,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良辰美景—天气好风景美。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
无动于衷—不理睬,毫不关心,不动一点感情。
2、自读课文,做到正确。
三、读熟课文。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
2、再读课文,争取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互查。
4、指名读。
5、自读自查。
四、默读课文,质疑。
五、小组讨论,归纳疑问。
六、全班讨论,归纳疑问。
(为什么添上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七、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2、读课题,说说你对魅力的理解。
3、说说生活中你觉得有什么很有魅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以课题为突破口,理解体会“魅力”的意思,激发学习课文兴趣。
为什么诗人让•彼浩勒添上的那几个字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个问题。
二、新课:1、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回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说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魅力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师板书)2、再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诗人让•彼洁勒加上那几个字前后,情况有什么不同?(2)结合重点词句全班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
体会有魅力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探求魅力所在之处的好奇心。
)3、细读课文,重点研究第六自然段:(1)自学思考:诗人让•彼洁勒加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组成学习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学习的能力(2)全班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3、寓言两则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懂得“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的道理。
2、能读、写、默本则寓言中的生字。
理解“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等词语意思。
3、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加上适当的想象复述寓言,培养学生想象,复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2、想象、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滥竽充数》教学过程:—、引入课文,出示课题:1、(出示“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寓言三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滥竽充数》。
板书课题:《滥竽充数》读课题3、快速阅读,在文中划出一句解释“滥竽充数”这个词的句子。
4、交流。
5、全班齐读这句话。
二、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音,理解词义。
(2)思考:《滥竽充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预习情况:(1)请4个同学分别读四小节。
(2)交流故事。
三、学习课文,提出问题:1、读了课文以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学生质疑。
3、师归纳出示:(1)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要参加吹竽队充数?(2)南郭先生怎样在吹竽队里充数的?(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了?4、小组讨论问题。
四、交流思考题:问题1:1、指名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板书:300人一齐吹2、指导朗读。
问题2:1、指名交流:2、出示:比较:(1)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
(2)每逢吹竽,他也装腔作势,混在队伍里充数。
A: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区别在哪里?B:那么,哪一个词概括了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队伍里充数的?C:他这样“装”的目的是什么呢?e)指导朗读:个别读、全班读。
3、过渡:南郭先生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后来为什么要逃走呢?问题3:1、指名回答。
2、看图:你们看,他逃走时是“偷偷地”3、仔细观察一下图,看看南郭先生逃走时的样子,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情,用“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开头,说一段话。
4、交流。
5、师归纳。
五、寓意:1、学了寓言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交流。
3、出示寓意: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欺骗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六、复述课文:谁能看着板书,加上刚才我们的想象说话,把课文复述一下。
七、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邯郸学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寓言《滥竽充数》,谁来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邯郸学步》3、板书课题,齐读。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一读,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互讲故事。
三、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疑问?(1)这人为什么要学走路?(2)这样学走路有必要吗?2、解释词语:优雅、一扭一摆。
3、对这“一扭一摆”的走路动作,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你说他做得对吗?5、他学了几天后,有什么结果?他又做了哪些决定?6、解释词语“彻底”。
你认为他想得对吗?那之后他是怎样学走路的?结果怎么样?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7、现在,你认为他对吗?为什么?8、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9、同桌交流。
四、总结。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五、作业。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有机可乘:齐宣王300个一起吹滥竽充数装腔作势:没出什么事真相暴露:齐泯王喜欢听独奏嫌姿势不好看学邯郸人走路邯郸学步忘原来的走机械(要不得)仿抬胯摆扭爬走法全忘掉24 米芾学书教学目的: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2.让学生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
3.会认“琢、枉”等2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1)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指名读课文。
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四、默读课文,深入理解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米芾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米芾刻苦练字的语句,并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