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玻璃的故事
玻璃中国古代故事
玻璃中国古代故事玻璃在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使用玻璃制品。
玻璃的出现给古代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玻璃磨制技术的故事。
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工匠。
杨震是当时非常有才华的玻璃匠人,他精通玻璃磨制技术。
有一次,一位皇室成员对杨震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将玻璃杯口的边缘打磨得光滑而不伤人。
杨震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尝试,终于找到了一种磨制方法,他巧妙地运用了磨料和磨盘,使得玻璃杯口变得平整而不锋利。
这项技术被后人广泛使用,并对中国古代玻璃制品的制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讲述一个与玻璃瓶相关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贵族家庭的女子非常喜欢收集各种珍奇的物品。
有一天,她听说有一种玻璃瓶非常独特,具有收藏价值。
于是她派人四处寻找这种玻璃瓶。
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一个制作这种瓶子的工匠。
这位工匠通过独特的技术,将玻璃制作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瓶子,形状独特,并且色彩斑斓,非常美丽。
当这个瓶子被女子收藏起来后,成了她珍贵的收藏之一。
这个故事表明了中国古代玻璃制品的制作水平非常高,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我们来谈谈玻璃艺术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玻璃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领域。
一位名叫赵铁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玻璃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使用玻璃制作了各种艺术品,如花瓶、饰品等。
他的作品既保留了玻璃的透明感,又充满了动感和创意。
赵铁用玻璃制作的艺术品常常被赞赏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中国古代,玻璃不仅是实用的物品,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材料。
通过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玻璃制作技术非常发达,玻璃制品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对玻璃的喜爱和应用,也展现出他们对创新和艺术的追求。
玻璃中国古代故事的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工匠的智慧和技艺,也有贵族的追求和艺术家的创造力。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他站在一个大厦的楼顶上,手里拿着一杯水。
他心里想着,如果我能在这里走到楼下而不让水流出来,那将是很厉害的事情。
于是,他一步一步地开始向楼下走去。
刚开始的时候,他感觉一切都很容易,水杯里的水安安稳稳地没有流出来。
他走到了大概十几层的时候,感觉越来越困难了。
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地前进,以免水杯中的水溢出。
他的眼睛盯着水杯,全身的神经都紧绷着。
尽管他十分努力地保持稳定,但是总有一些水滴不幸地流了出来。
这时,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继续前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终于走到了楼下,水杯里的水没有一滴流出来。
他感到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你做得很不错,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你走下楼梯的时候一直抱着水杯,从未松开过。
”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在走下楼梯,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身上的负担。
他明白了,这杯水的重量并没有改变,只是他自己一直在适应它。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拿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固执的习惯,使自己在压力之下苦苦挣扎,并且一直都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
当我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局限,放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我们才能够轻装前行,才能够发现自己真正的力量。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一直以来认为是困难和压力的事情,实际上只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重的负担。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一些过去的包袱,把生活看得更加轻松一些,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所以,让我们放下那个装满水的杯子,释放自己,迎接人生更广阔的舞台!。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个非常乐观而积极向上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持乐观的态度。
有一天,他买了一只钢玻璃杯,满心欢喜地拿回家去。
不幸的是,他不小心让这个杯子从手中滑落在地,摔成了碎片。
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觉得这个事情并不重要,于是他又去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钢玻璃杯。
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又不小心让这个杯子摔碎了。
这一次,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我总是不小心把它摔碎。
于是他去问了杯子的制造商,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制造商告诉他:“这个钢玻璃杯是由两种材料制成的,钢是坚固的,但玻璃是脆弱的。
所以,当你在使用这个杯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用力过大,否则它就会摔碎。
”这位人听了非常吃惊,他觉得自己一直都没有用力过大啊。
于是他反复思考,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他一直都在以一种过于自信的态度来使用钢玻璃杯。
因为他认为这是坚固的钢杯,所以不管用多大的力气,都不会摔碎。
原来杯子是由钢和玻璃两种材料组成的,并不是完全的钢杯。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有时候我们会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个任务或者做出某个决定,但实际上,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自信而忽略了一些细节,最终导致失败。
于是,他决定不再用他的钢玻璃杯,而是换成其他的容器来喝水。
虽然杯子看起来没有之前的那个那么漂亮,但至少它坚固而可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能过于自信。
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细节,严肃对待每一次选择和决定,才能够在人生的旅程中取得成功。
这个钢玻璃杯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与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看到真正的希望和成功。
金属可以变为玻璃吗
金属可以变为玻璃吗玻璃制品在我们身边,触目皆是,它是硅酸盐制品,是一种无机物质。
现在世界上又诞生了一种新奇的玻璃,叫做“金属玻璃”,你听说过吗?玻璃和金属,本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而现在它们却结成了姻缘,成为“一家亲”了。
金属玻璃是一种崭新的玻璃态金属,外貌酷似玻璃,但实质却是金属,因此人们称它为金属玻璃。
金属玻璃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最早的时候是把烧熔的金属用特殊的方法喷成雾,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它喷到一块低温的铜板上,在铜板上得到一层只有几个微米薄的金属玻璃箔。
后来又发明了好几种方法,这里我们介绍两种:一种叫高心急冷法,将烧熔了的金属喷到一个高速旋转的圆筒内壁上,因为筒壁的温度低,它一接触到圆筒内壁就很快冷却下来,在离心力作用下,就得到了扁扁的金属玻璃条;另一种压延急冷法,将烧溶了的金属喷向高速转动的铜或不锈钢的圆辊,通过圆辊的挤压,每分钟可得到一千多米很薄的金属玻璃带。
用这些方法来制造金属玻璃丝和带子,与通常的冶金方法相比,由于省去了浇洼、热轧、拉制、冷轧等许多道工序,所以生产过程要简单得多,而且生产速度快,消耗的能量少,因此成本很便宜。
一般来说,由熔融状态的金属,慢慢冷却后变成的金属固体,它的原子结构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是很规则的。
而在制造金属玻璃时,由于冷却速度非常迅速,金属内部的原子来不及进行规则排列,仍然处于熔融时的紊乱状态,马上就凝固,这样,它就成为貌似玻璃态的金属玻璃了。
由于金属玻璃的原子结构仍然保持熔融状态时的紊乱排列,所以它的“性格”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很逗人喜爱。
象所有的金属玻璃都是坚强、坚硬的,具有很强的抗张强度,例如镍——铁基玻璃的强度能达到每平方毫米250公斤左右。
一般金属的原子是晶体结构,容易受腐蚀。
而金属玻璃的原子结构却是非晶态的,所以特别耐腐蚀,用途很广。
非晶态的金属玻璃比一般金属的电阻大,这一特点又是制造电工器材的好材料。
金属玻璃是一种崭新的材料,是玻璃家族中的新弟兄,年纪还很轻,但它独特的性格表明,它将是现代工业领域中杰出的新秀,前途是未可限量的。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很富有,住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别墅里。
别墅里有许多名贵的家具和奢华的摆设,但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套钢玻璃杯。
每一只杯子都十分华丽,通体透明,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这位主人非常珍视这套钢玻璃杯,他认为这是他辛勤工作的成果。
事实上,这套杯子是他经营一家公司多年的辛勤努力得来的。
每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他都会拿出这套杯子招待客人,他把这套钢玻璃杯视为自己的骄傲。
这位主人的生活并不如他所希望的那样幸福。
他一直感到内心空虚,对自己的生活缺乏一种真正的满足感。
所以他决定请一位智者来帮助他解除内心的困惑。
智者来到了这位主人的家里,听完他的故事后,他不禁苦笑了起来。
然后他对主人说:“我可以帮助你,但你需要做一件事情。
”主人急忙问道:“是什么事情?请您告诉我。
”智者微笑着说:“请把你那套钢玻璃杯放在桌子上。
”主人疑惑地照办了,智者接着说:“现在,请你坐在杯子旁边,盯着它看。
”主人有些不解,但还是按照智者的指示做了。
他一直盯着这套钢玻璃杯,好像看上了瘾一样。
过了一段时间,智者问主人:“你觉得这套钢玻璃杯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主人沉思了片刻,然后回答道:“我认为它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因为它代表了我的辛勤工作和成功。
”智者点了点头,然后说:“那么,你可以把其中一只杯子拿起来,用力摔在地上。
”主人听了这话,不禁吓了一跳,他感到非常犹豫和不舍。
这可是他多年辛苦奋斗的成果啊!智者看出了主人的犹豫,便解释道:“摔碎一只杯子并不会让整套钢玻璃杯失去它的价值,因为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你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心血。
不过,如果你真的觉得这只杯子如此重要,那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方法来保护它。
”主人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期待地问道:“请您告诉我。
”智者温柔地说:“最好的保护方式,并不是将它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而是将它用于事物的实际操作中。
只有这样,它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和作用。
”主人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智者的意思。
玻璃中国古代故事
玻璃中国古代故事(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古代玻璃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2.商周时期3.汉代4.唐宋时期5.元明清时期三、中国古代玻璃的制作工艺1.铸造法2.吹制法3.压制法4.磨制法四、中国古代玻璃的种类和用途1.器皿类2.饰品类3.建筑类4.宗教用品类五、中国古代玻璃的故事和传说1.玻璃与风水2.玻璃与宫廷政治3.玻璃与民间传说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玻璃,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遥远的古代,玻璃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古代玻璃的世界,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
二、中国古代玻璃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我国玻璃制作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玻璃制品出现于距今约 5000 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当时的玻璃主要以珠、管等形式存在,主要用于装饰。
2.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玻璃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品以器皿为主,如玻璃杯、碗等。
同时,玻璃饰品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如玻璃耳环、项链等。
3.汉代汉代是中国古代玻璃制作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品种类繁多,工艺更加成熟。
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玻璃艺术品。
4.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玻璃制作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品以精美、华丽为特点,如唐三彩、宋代琉璃等。
同时,玻璃制作开始融入宗教文化,出现了许多佛教题材的玻璃艺术品。
5.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玻璃制作技艺继续发展,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玻璃制品,如元代青花玻璃、清代珐琅彩玻璃等。
这一时期的玻璃制品在宫廷、民间以及宗教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三、中国古代玻璃的制作工艺1.铸造法铸造法是古代玻璃制作的主要方法之一,适用于制作器皿类玻璃制品。
将熔融的玻璃液倒入模具中,待冷却后取出,再经过打磨、抛光等工序,即可制成各种玻璃器皿。
2.吹制法吹制法是古代玻璃制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适用于制作器皿和饰品类玻璃制品。
金属玻璃诞生记
金属玻璃诞生记一个婴儿诞生之前总是要经过十月怀胎才能瓜熟蒂落的,金属玻璃诞生前也经历了“十年怀胎”。
金属玻璃诞生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金属液体过冷现象和金属凝固形核理论。
液体在冷却过程中只有抑制掉晶体的形核,最后才能形成玻璃。
可是,最初人们认为由于金属熔体和晶态金属的密度非常接近,所以金属熔体会很容易发生晶化而不会得到过冷熔体,甚至玻璃。
这和当时的实验结果也是吻合的。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通用电子实验室的Turnbull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J. Appl. Phys. 20, 817 (1949).],发现了金属熔体的过冷现象。
他通过把金属熔体分成微小液滴,可以成功的把熔体冷却到熔点以下几十度而不发生晶化。
于是人们意识到,金属熔体冷却过程中很容易晶化,是因为早期的金属熔体纯度不高,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杂质的存在,会发生异质形核而凝固成晶体。
分成小液滴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质的浓度,使得某些液滴中不存在杂质,或杂质浓度很低。
从而实现了金属熔体的过冷,并推动了金属形核理论的发展。
不知道当时是否有人大胆猜想,如果金属熔体过冷度足够高就会得到金属玻璃。
事实是,直到1959年,加州理工学院Duwez教授研究组才首次制备出了Au-Si金属玻璃[Science 187, 869 (1960).]。
而Duwez其实是做高温合金研究的,当时为了研究固溶合金的形成规律,发明了一种叫“splat”的快速冷却装置。
Splat其实是一个拟声词,指的是当两个类似锤子和砧板的物体撞击夹在中间的液体时发出的声音。
所以splat装置,其实就是用两个金属块快速夹击金属熔体液滴,使其迅速降温。
由于形核是一个动力学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发生,当降温速率足够快时,晶化形核就来不及发生了,从而形成玻璃。
Duwez从此开创了金属玻璃研究领域,他其实是很幸运的。
可是当时的Duwez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金属玻璃的形成对于他来说太不可思议了。
一度很反对发表这个结果。
金属玻璃的前世今生
金属玻璃的前世今生摘要:本文联系金属玻璃的发现和发展,介绍了金属玻璃的性能和特性,以及应用。
大概简述了国内外金属玻璃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金属玻璃、金属玻璃的机理、应用,发展前途引言:一般人看到玻璃就会联想到玻璃板,其实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属也能做成玻璃,比如这种金属做的玻璃可以用来做高尔夫球棍也可以应用在电力方面。
其实金属玻璃是液体凝固时不发生结晶并且原子排列不规则的晶体。
不象玻璃板,金属玻璃不透明或者不发脆,它们罕见的原子结构使它们有着特殊的机械特性及磁力特性。
普通金属由于它们晶格的缺陷而容易变形或弯曲导致永久性地失形。
对比之下,金属玻璃在变形后更容易弹回至它的初始形状。
缺乏结晶的缺陷使得原铁水的金属玻璃成为有效的磁性材料。
一、金属玻璃的发展简史有史以来,人类所使用的金属都是呈结晶状态的晶态材料。
1934年美国克雷默首次用蒸发沉积法制备出了非晶态合金。
在1950年,冶金学家学会了通过混入一定量的金属——诸如镍和锆一去显出结晶体,196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Klement和Duwez等人发现当某些液态贵金属合金以每秒100℃的冷却速度急剧冷却时,可以获得一种被称为“金属玻璃”的非晶态合金。
与此同时,苏联的米罗什尼琴科和萨利采用喷溅冷却法,将金属熔滴喷射在冷基板上,分散成为薄膜从而快速凝固。
利用此法可以产生大于106℃/秒的冷却速度,从而获得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过饱和的固溶体。
1969年庞德和马丁制备出具有连续长度的条带,为大规模生产非晶态合金创造了条件。
非晶态合金的化学成分是金属或合金,在原子结构上呈现典型的玻璃态。
一般以铁、镍、硅金、钯、硅、铜、铁、磷、碳等为基本成分,以磷、铬、碳为添加物熔炼而成。
金属玻璃和普通玻璃性质不同,金属玻璃韧而不透明,它的强度和硬度比现有的一般晶态金属都高。
如果用它制作高强度控制电缆和橡胶轮胎的增强带,则将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二、金属玻璃的机理大部分的金属在冷却时都会结晶,把它们的原子排列成有规则的图案,叫做格构(lattice)。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
【励志故事】人生启迪:钢玻璃杯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叫小明,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
小明渴望离开村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是他总是被村庄的乡亲嘲笑,他们觉得小明一无是处,根本不可能成功。
一天,小明听说了一个关于钢玻璃杯的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年轻人,他也像小明一样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但是他心怀远大的梦想,他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
于是,他决定制作一款坚固的杯子,这个杯子既能保持水的温度,又能承受外界的压力。
这个年轻人开始了他的创作,他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
村中的人又开始嘲笑他,他们认为年轻人只是在浪费时间,根本不可能成功。
年轻人并没有被打败,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年轻人终于成功制作出了他梦寐以求的钢玻璃杯。
这款杯子在外界的压力下依然坚固,同时还能保温,成为了村中的瑰宝。
年轻人的成就让村中的乡亲大为惊讶,他们开始重新评价小明。
小明深受启发,他决定要像那个年轻人一样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尽管遭遇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小明始终相信自己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他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培养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经验。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小明最终离开了那个小村庄,去到了大城市追寻他的梦想。
起初,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从不退缩,总是积极面对。
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
慢慢地,小明的努力开始得到回报。
他不仅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而且还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庭和美满的生活。
他的成功也激励着身边的人,他们开始相信自己也能够实现梦想。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所谓的天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质疑和嘲笑所影响。
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坚持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功。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只要我们相信,努力去追求,最后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记住,钢玻璃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人生的启示。
趣味数学素材:钢玻璃杯的故事
钢玻璃杯的故事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但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作废铁卖.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后来他却成了我所在的这个城市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但我只记得这样一个情节———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是凭借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的?”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那我们试试看.”他说.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于是,我记住了这段经典绝妙的对话.这样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气,他也会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苍剥夺了他的生命……。
[玻璃 贾平凹阅读答案]玻璃之王阅读答案
[玻璃贾平凹阅读答案]玻璃之王阅读答案玻璃之王①195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等人用制造玻璃的方法,将高温金-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
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
这种不透亮、看起来“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
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来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
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③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
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来,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
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
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200℃以下;第二,液体状态的合金原子更加难以移动,在冷却时更加难以整齐排列,也就是说,更容易被“冻结”成非晶体。
这样,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就将金属与其它物质混合形成合金后再来获得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④目前,金属玻璃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韧性、刚性、优良的磁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人们赞扬它是“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
金属玻璃已被用于制造高档录音机、录像机的高耐磨音频视频磁头。
玻璃的故事:脆弱与坚强并存
玻璃的故事:脆弱与坚强并存第一篇:玻璃的故事:脆弱与坚强并存玻璃的故事:脆弱与坚强并存最懂设计师的材质应用订阅号大约2600万年前,利比亚沙漠上的沙砾出现了某种变化,这片黯淡荒凉、极其干旱的地形标志着沙哈拉沙漠的东部边缘。
我们无法确切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但能够肯定的是,当时天气炎热,在至少1000度高温的炙烤下,沙砾(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逐渐软化,融合在一起。
当这些过热的沙砾在低于熔点时冷却下来,一大片利比亚沙漠便覆盖上了一层我们今天称之为“玻璃”的东西。
二氧化硅(SiO2)是构成沙砾和石头的主要物质,也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玻璃”的构成物质。
二氧化硅的熔点比水要高的多,超过1000摄氏度,而它真正的神奇之处,却是它在冷却后发生的变化。
对于水(H2O)来说,如果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或以下,液态水很快就会再次形成冰晶。
但对于二氧化硅来说,冷却后却无法重新排列成井然有序的晶体结构。
相反,它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奇怪的中间状态——玻璃。
装饰品大约一万年前,有人在穿越利比亚沙漠时,不小心被一大片这种玻璃绊倒了。
然后这片玻璃被带回并流通于早期文明的各种市场与社会网络之中,直到最终被雕刻成圣甲虫的形状,成为一枚胸针的中心装饰。
它就这样安静地待了4000年,直到1922年考古学家勘察一位埃及统治者的陵墓时,它才重见天日。
尽管困难重重,这一小片二氧化硅跋山涉水,从利比亚沙漠最终进入了法老图坦卡蒙(Tutankhamun)的陵墓。
半宝石和玻璃料金珐琅胸针,中央是象征复活的带翼圣甲虫。
出土自图坦卡蒙陵墓。
窗、器皿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玻璃首次从饰品被转化为一种先进技术,将这种物质做的更加结实而又不那么模糊不清,品质查过了那些自然形成的玻璃。
这一时期玻璃窗被首次建造出来,为现在全世界耸立于城市天际线上微光闪烁的玻璃大厦打下了基础。
饮酒的视觉审美也随之出现,人们把酒盛在半透明的玻璃器皿中饮用,也把酒装在玻璃瓶中储存。
金属玻璃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金属玻璃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嘿,咱今天来聊聊金属玻璃这玩意儿!你知道吗,金属玻璃可神奇啦!先说说金属玻璃是怎么制备出来的吧。
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魔法表演。
制备金属玻璃的方法有好几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是快速冷却法。
想象一下,把熔化的金属液体像坐火箭一样迅速降温,快到它们来不及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于是就变成了金属玻璃。
这过程就好比你在大热天吃冰淇淋,得赶紧吃,不然它就化了,而金属玻璃的制备就是要让金属“来不及化”,就被定格在那个非晶态。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我们团队为了制备一种特定成分的金属玻璃,那可真是忙得热火朝天。
各种仪器设备嗡嗡作响,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加热炉里的金属液温度一点点升高,直到变成通红的液体,就像岩浆一样。
然后,通过特殊的装置,让这滚烫的液体以惊人的速度冷却下来。
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就等着看是不是能成功制备出我们想要的金属玻璃。
当最终的结果出来,发现真的成功了的时候,那种兴奋和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接下来再讲讲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
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那叫一个独特。
它的强度通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高得多,就好像是个超级大力士。
而且,它还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简直就是材料界的“钢铁侠”。
比如说,在一些对材料强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像航空航天领域,金属玻璃就能大显身手。
想象一下,飞机的某个关键部件如果用了金属玻璃,就能承受更高的压力和冲击力,让飞行更加安全可靠。
不过,金属玻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脆性,就像一个倔强的小孩,有时候会闹点小脾气。
但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想办法克服这些不足,让金属玻璃变得更加完美。
总的来说,金属玻璃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惊喜的领域。
每一次新的发现和突破,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相信在未来,金属玻璃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出它独特的优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无瑕”零件金属玻璃造
龙源期刊网 “无瑕”零件:金属玻璃造作者: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11年第07期金属玻璃用途广泛,但用其制造零件时成本高昂,而且容易留下瑕疵。
现在,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名为快速火花成型的新技术,该技术能低成本、快速地制造出无瑕疵、形状各异的金属玻璃零件。
该项目的领导人、加州理工学院工程和应用科学教授威廉姆·杰森表示,新方法将彻底改变冶金领域的面貌。
金属玻璃既有金属和玻璃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弊病,其强度是工业用钢铁的3倍、柔韧性是钢铁的10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金属玻璃在用来制造有用的零件时,必须被加热到500摄氏度左右,达到软化并变成浓稠的液体才能铸造成型。
以前,人们主要通过将金属玻璃加热到结晶相应的熔点之上(一般都超过1000摄氏度)来制造金属玻璃零件。
人们将熔融的金属玻璃投入一个铁模具中,让其在结晶之前冷却。
但铁模具一般只能承受6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因此需要经常替换,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且在1000摄氏度高温下,液态金属玻璃的流动性很强,很容易泼溅,让最终获得的零件“伤痕累累”。
杰森团队以极快的速度来加热和处理金属玻璃。
他们只将固态金属玻璃加热到500摄氏度左右,使其达到流动性足以让其注入一个模具中并冷却下来的液体状态,一切都发生在金属玻璃结晶之前。
杰森团队使用电阻加热技术来均匀且快速地加热这种材料。
他们在约1微秒内,朝一根小金属玻璃棒发射一束短暂而密集的电流脉冲,给其传送1000焦耳的能量来将其加热。
该电流脉冲均匀地加热了整个金属玻璃,速度是以前的1000多倍。
杰森表示,半微秒内,金属玻璃就达到了合适的温度,然后,熔融状态下的金属玻璃被注入模具中并冷却,耗时仅几微秒。
杰森团队使用这一新技术,成功地在550摄氏度、不到40微秒内将一个金属玻璃棍加热制成了一个环形物体,新环形物没有瑕疵,也没有被氧化。
高一钢玻璃杯的故事读后感:钢玻璃杯的故事有感
高一钢玻璃杯的故事读后感:钢玻璃杯的故事有感本文是关于高一钢玻璃杯的故事读后感:钢玻璃杯的故事有感,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高一钢玻璃杯的故事读后感:钢玻璃杯的故事有感玻璃杯,一个多么容易破碎的杯子,而我们,就像这个杯子一样,一旦摔在地上就碎了。
有一位农民,他的初中只读了两年,因为他的家庭原因,他辍学回家,帮他的父亲耕种三亩薄地。
但在他19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家庭重担全压在他的肩上,他不但要照顾他身体不好的母亲,还要照顾那瘫痪在床的祖母。
他想他的母亲和祖母过上好日子,竟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来养鱼,但是乡里的人都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中庄稼,这件事就成了笑话。
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是一个非常愚蠢的人。
之后,他听说养鸡能赚钱,就向人借了500元来养鸡,但不幸的是,被一场洪水惹来了鸡瘟,鸡在几天内全死光了。
他的母亲因受不了刺激死了。
后来,他酿过酒、捕过鱼,甚至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是他什么也没转到。
看,一个失败过的人,并没有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他想发财的机会。
那我们呢?经常在别人面前说,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个词——坚强,我们何曾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过?何曾做到过?何曾坚强过?在家里,电脑,电视,手机,都是一千甚至是好几千元的,坏了,就想买新的来替换坏了的旧了的,我们是多么浪费钱啊?但是对于这位农民来说,500元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更何况是几千块?他的家只是一间简陋的房子,随时可能在任何一场大雨中倒塌。
35岁了,几时利益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起他,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人看得起的。
想想他,在想想我们,他住的是一间随时会倒的土屋,我们住的是坚固宽敞的大房子,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他们吃的不是顿顿都是香喷喷,又软又白的大米饭,他们别说肉了,有块番薯吃都已经不错了!现在的我们呢?见这样恶心,不吃;见那样不甜,不吃;见到那样便宜,不吃;东挑西挑,没有一点羞耻,不知道浪费食物是多么可耻的一件事情,看来我们应该举办些这样的活动——集体跟着农民伯伯到田地里,光着脚丫,跟着农民伯伯们插秧播种,除杂草除害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一系列经典工作的涌现而逐渐前行的。
同样,自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之后,金属玻璃研究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从研发新材料到开发新的制备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功能特性研究,都涌现出很多经典的工作。
作为一个研究生指导教师,我认为有必要给自己(未来)的学生介绍下本领域的发展经络和历史。
所以决定提笔撰写“引经据典”系列博文,介绍金属玻璃研究领域我认为比较经典的研究工作。
一个材料学科的构成基本可以分为:基础研究、新材料开发、功能特性研究三个方面。
这就像一个大树的根、树干、枝叶三个部分(见下图)。
没有基础研究的材料学科就像是无本之木,终将枯朽。
倘若不能持续发明新的材料体系,那就像是树木没有了树干,与杂草无异。
如果材料缺乏了应用前景,就像是树木没有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树冠,将会生长乏力。
“引经据典”系列博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介绍金属玻璃研究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希望能对以往的知识做一个梗概性的总结,同时温故而知新,对新入行或即将入行的学生们有所帮助。
因个人经历、视野的限制,恐难免遗漏之处,也希望科学网上的同行、前辈们能为该系列博文多提建议和意见。
引经据典之二:金属玻璃诞生记王军强一个婴儿诞生之前总是要经过十月怀胎才能瓜熟蒂落的,金属玻璃诞生前也经历了“十年怀胎”。
金属玻璃诞生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金属液体过冷现象和金属凝固形核理论。
液体在冷却过程中只有抑制掉晶体的形核,最后才能形成玻璃。
可是,最初人们认为由于金属熔体和晶态金属的密度非常接近,所以金属熔体会很容易发生晶化而不会得到过冷熔体,甚至玻璃。
这和当时的实验结果也是吻合的。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通用电子实验室的Turnbull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J. Appl. Phys. 20, 817 (1949).],发现了金属熔体的过冷现象。
他通过把金属熔体分成微小液滴,可以成功的把熔体冷却到熔点以下几十度而不发生晶化。
于是人们意识到,金属熔体冷却过程中很容易晶化,是因为早期的金属熔体纯度不高,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杂质的存在,会发生异质形核而凝固成晶体。
分成小液滴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质的浓度,使得某些液滴中不存在杂质,或杂质浓度很低。
从而实现了金属熔体的过冷,并推动了金属形核理论的发展。
不知道当时是否有人大胆猜想,如果金属熔体过冷度足够高就会得到金属玻璃。
事实是,直到1959年,加州理工学院Duwez教授研究组才首次制备出了Au-Si金属玻璃[Nature 187, 869 (1960).]。
而Duwez其实是做高温合金研究的,当时为了研究固溶合金的形成规律,发明了一种叫“splat”的快速冷却装置。
Splat是一个拟声词,指的是当两个类似锤子和砧板的物体撞击夹在中间的液体时发出的声音。
所以splat装置,就是用两个金属块快速夹击金属熔体液滴,使其迅速降温。
由于形核是一个动力学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发生,当降温速率足够快时,晶化形核就来不及发生了,从而形成玻璃。
Duwez从此开创了金属玻璃研究领域,他其实是很幸运的。
可是当时的Duwez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金属玻璃的形成对于他来说太不可思议了,一度很反对发表这个结果。
金属玻璃的发现并不是对Duwez一个人来说不可思议,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甚至有人称金属玻璃是“愚蠢的合金”。
这个结果对Turnbull来说虽然很意外,可是并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他看到Duwez的结果后,马上和自己做的过冷实验联系起来,并意识到金属玻璃和其他玻璃体系一样,玻璃形成能力在共晶成分附近最大[Nature 189, 131(1961)]。
由此提出了共晶点判据,后来又提出了约化玻璃转变温度参数来表征玻璃形成能力。
金属玻璃的诞生有点传奇色彩,襁褓中的金属玻璃成长也并不顺利。
很多人不能接受金属玻璃,甚至称其为愚蠢的合金。
除了大家都认为金属玻璃这个东东从机理上太难形成了,原因之一还是因为Duwez等人除了那个蹩脚的X射线衍射曲线,没有特别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其“玻璃性”。
又过了几年,一个华人科学家陈鹤寿和Turnbull合作,通过热力学测量方法在Au-Ge-Si体系中观察到了玻璃-液体转变现象[J. Chem. Phys. 48(6), 2560 (1968).],由此确定了金属玻璃的玻璃本性,并将金属玻璃引荐到了玻璃这个大家庭中。
所以金属玻璃研究领域能蓬勃发展,其玻璃特性相关的基础研究功不可没。
玻璃转变和弛豫现象应该可以和熔体晶化形核理论并列,成为金属玻璃领域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
不过,在金属玻璃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晶化形核理论研究相比,玻璃转变及弛豫现象研究稍微不足。
这可能是因为大家过去主要关注金属玻璃的制备形成过程,而晶化形核理论在金属玻璃制备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玻璃转变和弛豫在调控玻璃的性能方面扮演者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信当材料制备高潮尘埃落定,人们会更加关注玻璃转变和弛豫现象的研究,以及对金属玻璃性能的影响。
物理所汪卫华教授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
相信最近出现的超稳玻璃研究将会推动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和弛豫现象的研究。
期待看到激动人心的结果。
超级稳定的纳米金属玻璃王军强从能量的角度考虑,玻璃(包括金属玻璃)属于一种亚稳态(或不稳定)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会朝着更低能量的方向发生弛豫(relaxation)甚至晶化,从而性能变化。
玻璃态材料因为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或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比如许多化学药品都是玻璃态的,大部分塑料也是玻璃态的,众多的光学器件都是氧化物玻璃,金属玻璃广泛应用于变压器和催化剂等等。
然而,弛豫或晶化会使其性质发生变化,甚至失效。
几乎在2007年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只是通过改变玻璃的化学成分来提高其稳定性。
循着这个方向,人们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玻璃的稳定性以及其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然而,科学家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不改变化学成分而提高玻璃的稳定性?一个带有偶然性的突破性的成果诞生于2007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Ediger 教授研究组在Science发表一篇文章【Science 315, 353 (2007)。
】。
他们发现利用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玻璃薄膜与液体冷却法制备的玻璃相比可以具有更高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比如其玻璃转变温度可以增加20多度,分子弛豫速度慢了3~4个数量级。
从此玻璃研究领域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超稳玻璃(ultrastable glass)。
随后的一系列研究发现较慢的沉积速度和适当的衬底温度(0.7Tg~0.9Tg)是制备超温玻璃的基本条件。
而这种超温玻璃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蒸镀过程中薄膜表面原子的快速运动促使玻璃中的分子或原子能够更快的找到能量更低的玻璃态堆积构形。
实验表明大部分玻璃形成体系在适当的条件下,其玻璃稳定性都可以变得更高,其中包括金属玻璃和有机玻璃。
纳米玻璃(nanoglass)同样属于玻璃领域的一个新成员。
纳米晶体概念的提出者德国的Gleiter教授于1989年前后提出了纳米玻璃的概念。
虽然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重视,但铁基和金基纳米玻璃分别在软磁和催化等功能性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于块体金属玻璃的优异的性能。
最近我的合作者之一陈娜博士通过间歇式多步沉积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金基纳米金属玻璃。
超稳玻璃和纳米玻璃都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我们很好奇如果两种特殊材料结合起来,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通过控制衬底温度和镀膜速度和间隔频率,我们成功制备出了超稳纳米金基金属玻璃,如图一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我们研究了金基纳米金属玻璃在不同升温速率(0.6~40000 K/s)下的玻璃转变和晶化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当升温速率较低时,金基纳米玻璃比普通块体或条带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高了20度,晶化峰值温度高了约30度。
这表明金属玻璃在动力学(kinetic)上属于超稳玻璃的一种。
由于在室温条件下制备时,刚好满足衬底温度约等于0.75~0.8Tg的超稳玻璃的形成条件,因此很容易想到动力学上的超稳定性是由于特殊的热历史引起的。
实验结果也表明超稳纳米玻璃的热焓(enthalpy)比普通玻璃的要低1.5J/g,这意味着超稳纳米玻璃在热力学(thermodynamics)上也是更加稳定的。
这些都符合“传统”超稳玻璃的特征,即由于制备过程的特殊热学条件使得其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都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然而纳米颗粒结构对纳米金属玻璃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仍然不清楚。
一般认为由于界面的存在,纳米结构会使得材料的能量更高(比如纳米晶)。
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超稳纳米金属玻璃与普通金属玻璃的热焓只差1.5J/g,而超稳有机玻璃与普通有机玻璃的差值可以高达10J/g。
如果假设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成正比关系,即能量越低动力学上越稳定。
那么纳米结构应该使得纳米金属玻璃变得不稳定。
为了研究这个假设是否正确,我通过加热到不同温度来逐步消除制备过程中的热历史的影响。
当加热温度达到过冷液相区时,材料会达到热力学平衡态,制备时的热历史被完全消除。
然而,消除热历史的纳米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温度仍然比普通金属玻璃的要高一些。
这表明,纳米结构可以增加金属玻璃的动力学稳定性。
同时意味着纳米结构对金属玻璃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较低温度(低升温速率)超稳纳米金属玻璃的晶体生长速率比普通金属玻璃低很多。
在较低升温速率测量下,当颗粒内部晶化之后,颗粒界面仍然保持非晶态。
只有在升温速率特别高的时候颗粒界面才会和颗粒内部一样晶化。
这表明纳米玻璃中的颗粒界面在动力学上表现出更加稳定的特征。
以上结果证明,引入纳米结构是除了调节化学成分和控制热历史之外的提高玻璃稳定性的新方法。
相关工作发表在Acta Materialia 79, 30-36 (2014)上。
2014_ Acta Mater_ ultrastable nanoglass.pdf篇外:美国Wisconsin-Madison大学可以说是超稳玻璃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2013年学校通过了一项过百万美元的超级种子基金(Super Seed)专门研究超稳玻璃的基本物理性质。
项目由透射电镜专家P Voyles教授牵头,成员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JH Perepezko教授,超稳玻璃的发明人MD Ediger教授,药学院的L Yu教授,材料学院的DD Morgan教授和IA Szlufarska-Morgan教授夫妇。
我很荣幸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来,主要利用高速率DSC(Flash DSC)研究了超稳玻璃的热力学性能。
在至少每月一次的团队会议上,与各位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讨论促膝交谈,受益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