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根据括号内的运算先算。
•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根据括号内的运算先算。
•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方法。
3. 教学内容模块名称知识点学习时间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课时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课时二、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教师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小括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
2. 导入新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7页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和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
3. 新知讲解教师讲解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方法,举例说明。
例如:(1)10 +(5+3)=10 + 8 = 18(2)6 -(4-2)= 6 - 2= 4(3)3 ×(4+2)=3 × 6 = 18(4)12 ÷(4+2)= 12 ÷ 6 = 24. 练习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练习。
可以使用课本P48页的练习题。
5. 知识巩固让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路,进行题目讲解和解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拨和指导。
6. 作业布置布置课本P48页的练习题,以及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拓展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同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板书设计1. 括号的作用括号中的内容先计算2. 示例(1)10 +(5+3)=10 + 8 = 18 (2)6 -(4-2)= 6 - 2= 4 (3)3 ×(4+2)=3 × 6 = 18 (4)12 ÷(4+2)= 12 ÷ 6 = 2五、教学评估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上台展示的表现进行评估。
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04
总结与展望
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重要性和作用
提升运算速度
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得出计 算结果,提高运算效率。
增强准确性
在复杂的数学运算中,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可以 减少计算错误,提高准确性。
培养逻辑思维
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 进行,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
实例二:较复杂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总结词
运用分配律和结合律
详细描述
以较复杂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为例,如“(3+2)×(4-5)=?”这时可运用分配律和 结合律,先将括号内的数相加相减,再与括号外的数相乘,最后进行减法运算。
实例三:实际应用中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总结词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详细描述
以实际应用中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为例,如“一个苹果2元,一个橘子1.5元 ,我需要买3个苹果和2个橘子,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在这个问题中,我们 需要先计算购买苹果和橘子的总价,再进行加减运算。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存在多个相同的 运算符号,如加法或减法,则按照从左到右的 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
注意括号的位置
01
在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位置不同可能导致
计算结果不同,因此需要注意括号的位置。
注意符号的正确性
02
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符号的正确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符号
练习提高熟练度
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提升对 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注重实践应用
学习者应该将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 购物、工程计算等场景,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 5混合运算(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课件人教版
课堂练习
第(2)题:最后的算式中的10是43-33得出的,可以把10换成算式43-33, 列出的综合算式为52-(43-33)。 第(3)题:最后的算式中的5是15÷3得出的,可以把5换成算式15÷3, 列出的综合算式为4×(15÷3)。 第(4)题:最后的算式中的29是23+6得出的,可以把29换成算式23+6, 列出的综合算式为11+(23+6)。
知识要点
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脱式进行计算, 理解运算算理及运算方法。 2.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脱式进行计算, 理解运算算理及运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 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知识梳理
知识点1: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后习题
4.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80-16÷8 =80-2
44-12+24 =32+24
=78
(80-16)÷8 =64÷8
=56
44-(12+24) =44-36
=8
=8
【讲评】本题是通过比较每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使学生更清楚
的认识小括号的作用。体会小括号在改变运算顺序中的作用。
课后习题
2.我会判断对错。
(1)48÷6+7=15( √ ) (2)(24+18)÷7=30( × )
(3)9×4-2=34 ( √ ) (4)8×9÷3=24
( √)
(5)3×9+8=35 ( √ ) (6)(58-36)÷6=48 ( × )
3.算一算。
44-(12+24) =44-36
81÷(3×3) =81÷9
【例题】计算下面的各题。
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特殊情况处理
括号前后的负数处理
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如果括号前是负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应取相反数;如果括号后是负号,那么括号内的数应取 原数。例如:-(-3)=3。
零的特殊性质
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零没有正负之分,任何数与零相加都得原数,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例如: 3+0=3,0x5=0。
04 乘方与乘方运算
例子2
$3 \times (4 + 5) - 6 = 27$
解释
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 乘以4,再减去5,得到结果11 。
解释
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然后 乘以3,再减去6,得到结果27
。
特殊情况处理
可以使用分配律
在乘法运算中,可以将括号内的数分配给每一个因数, 如$a(b + c) = ab + ac$。
乘方与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举例
乘方与加法的混合运算
例如,计算2^3 + 4,可以先计算乘 方2^3=8,再与4相加得到12。
乘方与减法的混合运算
例如,计算2^3 - 4,可以先计算乘 方2^3=8,再与4相减得到4。
乘方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例如,计算2^3 × 4,可以先计算乘 方2^3=8,再与4相乘得到32。
特点
在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中,括号内的运算具有优先级, 且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运算顺序
01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即先计算 括号内的加、减、乘、除四则运 算;
02
再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计算,即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注意事项
在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需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运算顺序,避免出 现计算错误;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运算直观演示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2.通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直观演示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必须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通过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直观演示含小括号的先算;
1引导学生观察这4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2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是用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脱式计算,然后看看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5〕×7 24÷4+2
4+5×7 24÷〔4+2〕
1认真观察题中的算式,明确运算顺序后,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发现带小括号和不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和结果的不同;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5×643-36
65-〔 〕21÷〔〕
〔结
在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10-〔5+3〕
问题: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学到了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我们要先算括号里的。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1.脱式计算:
7×〔7-5〕〔77-42〕÷7
问题: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
2.算式里有小括号的,应该先算什么?〔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明确不参加运算的要照抄下来,等号要对齐,再计算。
课堂练习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8-30页信息窗5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照分步算式,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能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一、定向示标:1.创情导课:(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海产品工艺厂,去看看大姐姐们制作工艺品能帮助我们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好吗?课件呈现信息窗5的部分画面(有合成)。
(2)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估计会有下列问题:(1)每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2)…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温馨提醒】:对于第(1)个问题,大家容易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用一步算式就能解答出来,如何提出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板书这两个问题,随机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2.出示目标(课件展示)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重点看红点的解答过程。
思考:(1)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2)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3)算式里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汇报得最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带括号的加减乘除运算
带括号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数学中,加减乘除是四则运算的基本操作,用于进行数字的计算和运算。
本文将介绍带括号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一、加法运算在加法运算中,两个或多个数字可以通过加号进行相加。
例如,将3和5相加,可以表示为3 + 5。
当表达式中存在括号时,我们首先计算括号内的值,然后将其与其他数字相加。
例如:(3 + 5) + 2 = 8 + 2 = 10。
二、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是通过减号将两个数字相减得到结果。
例如,将9减去4,可以表示为9 - 4。
当表达式中存在括号时,我们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值,然后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10 - (4 + 2) = 10 - 6 = 4。
三、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通过乘号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得到结果。
例如,将6乘以7可以表示为6 × 7。
当表达式中存在括号时,我们先计算括号内的值,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例如:(4 + 2) × 3 = 6 × 3 = 18。
四、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通过除号将一个数字除以另一个数字得到商。
例如,将12除以3可以表示为12 ÷ 3。
当表达式中存在括号时,我们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值,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18 + 6) ÷ 4 = 24 ÷ 4 = 6。
在进行带括号的加减乘除运算时,我们需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这个顺序称为运算优先级。
例如:计算表达式:(8 - 3) × (6 + 2) ÷ (4 - 1)首先,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8 - 3) × (6 + 2) ÷ (4 - 1) = 5 × 8 ÷ 3接下来,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5 × 8 ÷ 3 = 40 ÷ 3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40 ÷ 3 = 13.33因此,(8 - 3) × (6 + 2) ÷ (4 - 1) 的结果为13.33。
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教案标题: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小括号的概念,正确进行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小括号在数学中的作用是什么吗?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知识讲解:1. 解释小括号的作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优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2. 举例说明小括号的使用:(3 + 4) × 2 = 14,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与2相乘。
3. 强调小括号的优先级高于其他运算符,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示范演练:1. 给学生出示一些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目,如:(5 + 3) × 2 - 4 ÷ 2= ?2. 逐步引导学生解题步骤: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乘法和除法,最后计算减法。
3. 与学生一起解答题目,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道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目。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题,互相讨论和纠正错误。
3.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出问题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解题规律和技巧。
拓展应用: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运用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2. 鼓励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与数学运算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回顾:1. 回顾小括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强调小括号在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的优先级。
3. 鼓励学生总结解题技巧和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1. 布置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记录解题步骤和思路,方便后续讲解和讨论。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解题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括号是数学中常见的符号,用于改变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结合了多种运算方式,如加减乘除和括号运算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并给出相关示例。
在数学运算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顺序,提高表达式的准确性。
括号内的运算会首先进行,然后才会进行其他运算。
下面是一些示例,帮助我们理解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例子一:计算表达式:2 + 3 * (4 - 1)首先,我们要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即4-1=3。
然后,我们将3乘以3,得到9。
最后,将2加上9,得到最终结果为11。
例子二:计算表达式:(8 - 3) * 2 + 5 / (2 + 1)同样地,我们首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即8-3=5。
然后,我们将5乘以2,得到10。
接下来,我们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即2+1=3。
然后,我们将5除以3,得到1.67(保留两位小数)。
最后,将10与1.67相加,得到最终结果为11.67。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重要性。
它们确保了运算的顺序,使得表达式的结果准确无误。
在实际应用中,括号的运用也非常普遍。
例如,在代数学中,我们经常使用括号来表示多项式、方程等。
括号能够清晰地传达数学运算的含义,提高了表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除了括号,其他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在混合运算中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它们根据特定的运算规则,对数值进行相应的操作。
混合运算中,运算符号之间也有一定的优先级。
按照通常的规则,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但是,使用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使得优先级高的运算先进行。
在处理复杂的混合运算表达式时,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分解和计算,逐个处理运算符号和括号。
这样能够避免混淆和错误,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括号在混合运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改变运算的顺序,提高数学表达式的准确性。
混合运算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优先级,同时灵活使用括号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表达式的计算问题。
通过对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特点和规则。
二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带括号
二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带括号1.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玩什么?哎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来点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啦!你们准备好了吗?别紧张,今天我们要学的可是二年级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哦,不过放心啦,我会把这些运算题讲得简单又好玩儿。
只要跟着我一步一步来,保证你们玩得开心、学得轻松!2. 运算题的秘密2.1 括号的魔法首先啊,我们得先聊聊这个神奇的“小东西”——括号。
大家一定见过这样的题目:```(3 + 2) × 4```哎呀,这个括号可不是装饰品,它有着神奇的力量呢!你看,括号里的运算必须先做,这样才能保证答案是对的。
我们先把括号里的“3 + 2”算出来,那就是5。
然后再把5乘以4,结果就是20。
是不是很简单呀?括号就像是数学中的“小老板”,总是要先听它的指挥哦!2.2 加减乘除的配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加减乘除怎么配合使用。
比如说这样一道题:```8 + (5 × 2) 4```哎呀,这里有加号、减号,还有乘号呢!这时候,你得先处理括号里的乘法。
5 × 2,算出来是10。
然后就变成了:```8 + 10 4```这下就简单多了,对吧?先算加法,8 + 10 = 18,再减去4,最后的答案就是14。
是不是觉得数学也可以很有趣呀?3. 一些有趣的例子3.1 让我们动手做几道题好啦,下面咱们来做几道题吧!这样你们就可以真正掌握这些小技巧啦!1. `(6 + 3) × 2`这道题我们先算括号里的“6 + 3”,得到9。
然后9乘以2,就是18啦!是不是很简单?2. `12 (4 + 2) × 3`。
首先算括号里的4 + 2,得到6。
然后6乘以3,得到18。
接下来就是12减去18,结果是6。
哇,这结果是个负数哦,真有趣!3. `(7 2) × (3 + 1)`。
括号里的运算我们要一步步来哦!7 2,先算出来是5。
3 + 1,得到4。
然后5乘以4,结果是2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4《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以及小括号对运算顺序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已经学习了小括号对运算顺序的影响。
但学生在进行三步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对小括号的运用不够熟练等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小括号的运用,以及运算顺序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让学生理解小括号对运算顺序的影响。
3.示范:通过具体的例子,示范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和小括号的作用。
6.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2.再算括号外的运算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进行。
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冬冬带了30元钱去买练习本,一个练习本 2元,买了9个,还剩多少元钱?
30-2×9 =
一辆小汽车可以坐4人,两辆面包车可以 坐12人。一辆面包车比一辆小汽车多坐多 少人?
12÷2=6 6-4=2
12÷2-4 =
课后习题
3. 看图列式计算。(用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一:60-28-16 =32-16
带小括号的加减乘除 混合运算
练习题
合唱队原来有36名学生,毕业走了13名, 后来又新招入27名。合唱队现在有多少 名学生?
36-13+27 =
2颗苹果书摘了4筐苹果,照这样计算,8棵 苹果树能摘多少筐?
4÷2=2 2×8=16
4÷2×8 =
Hale Waihona Puke 一盒铅笔有8只,把3盒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 每个同学分到几只。
=16(朵)
方法二:60-(28+16) =60-44 =16(朵)
课堂练习
4.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36 6
(72-36)÷6 =6
31
37 68-(23+8)=37
课后习题
5.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被除数
6+8
24
64-32
除数
7
6÷2
8
54 9-3
(6+8)÷7 24÷(6÷2)
3×8÷6 =
3个工人8小时加工了24个零件,平均1个工 人1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24÷3÷8 =
学校举行运动会,二年级有6个班,每班有8个运 动员,一年级有32个运动员。一、二年级一共有 多少个运动员?
6×8+32 =
二一班有男生26人,女生4组,每组5人, 二一班一共有多少人?
加减乘除大括号小括号混合运算题
加减乘除大括号小括号混合运算题(46+35)÷9=93-(4×6)=35-(9÷3)=(2+7)×8=(58-34)÷8=6×(2+6)=(62-38)÷4=42÷(1+6)=9×(39-33)=6×(5+4)=(100-93)×8=(76-22)÷9=(30+15)÷9=(42+30)÷8=(6+2)×7=81÷(39-30)=(66-50)÷2=36÷(2+4)=(40-28)÷6=(38-29)×8=(19+2)÷3=(36÷4)+27= (85-31)÷9=64÷(24-16)= (66-50)÷2= 36÷(2+4)= (35-30)×6= (9+27)÷6= (39-35)÷2= 36÷(2+4)= (79-7)÷8= (4+5)×6= (21+15)÷9= (39-30)×6= (79-23)÷8= (76-68)×7= (23+49)÷8= 64÷(24-16)= 72÷(32-24)= (21+15)÷9= (85-31)÷9= (26+28)÷9= (75-18)×7 (58-34)÷8=42÷(1+6)= 6×(5+4)= (66-50)÷2= 36÷(2+4)= (6+2)×7= (19+2)÷3= (36÷4)+27= (58-34)÷8= (75-26)÷7= 64÷(24-16)= (39-30)×6= (79-23)÷8= (19+2)÷3= (36÷4)+27= (4+5)×6= (85-31)÷9=64÷(24-16)= (100-46)÷9= (39-30)×6= (79-23)÷8= (58-34)÷8= (75-26)÷7=(1)、26×4-25÷(125÷25)=99(2)、13+7×2-8=19(3)、24×5-6=114(4)、(37-9)÷7=4(5)、26×4=104(6)、63-7+8÷4=58(7)16×2÷4+3=11(8)91+9×100=991(9)41×7÷2=143.5(10)88-12+12×2=100(11)78×50-1440÷12 = 3780(12)3856÷16+85×16 = 1601(13)4000÷(16+832÷13)= 50(14)(326+95×25)÷37= 73(15)(7236÷18-228)×28=4872(16)(4275-24×75)÷25=99(17)45+15×6= 135(18)6×5÷2×4=60(19)30×3+8= 98(20)400÷4+20= 120(21)10+12÷3=14(22)(80÷20+80)÷4=2.170+(100-10×5)= 120360÷40= 940×20= 80080-25= 55 70+45= 115 90×2= 180 16×6= 96 300×6= 1800 540÷9= 60 30×20=600 400÷4= 100 350-80= 270 160+70= 230 18-64÷8=10 42÷6+20= 27 40-5×7= 5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7.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于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特别是当运算中出现小括号时,学生可能会对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产生疑问。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加减乘除运算,引导学生进入混合运算的学习。
2.讲解:讲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示范:通过例题,示范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计算。
第3课时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计算
注意:含有小括号和不含小括号表 示的意义不相同,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7×(7 - 5) =7×2 =14
计算
注意:不含小括号,含有乘法和减 法,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7×7 - 5 =49 - 5 =44
小结
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计算时要先 计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试一试
(77 - 42)÷7 = 35 ÷ 7
=5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算式里面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内练习
做一做
1.计算。 76-(12+25)(12-5)×3 48÷(8-2) 34-(28-13) 6×( 7+2 )(88-56)÷8
订正
76-(12 + 25) (12 - 5) ×3 48÷(8 -2)
=76-37
=7×3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第1节 混合运算的计算
第3课时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案例一)
复习导入
说一说
要求:说出下列算式先算什么, 再口算出结果。
6×3+3 =18+3 =1
70-20×3 =70 - 60 =10
46-28+4 =18+4 =22
探究新知
想一想
问题1:一个文具盒7元钱,比一本笔记 本贵5元,1本笔记本需要多少线?
=48÷6
=39
=21
=8
34-(28 - 13) 6×(7 + 2) (88 - 56)÷8
=34 -15
=6×9
=32÷8
=19
=54
=4
做一做
2.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5×7 (72-18)÷9 (4+5)×7 72-18÷9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口算题带括号
小学二年级100以内加减乘除混合口算题带括号正文:(1) 计算2+3×4-5÷2的结果。
首先我们需要按照运算法则来计算这道题。
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我们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进行加法和减法。
我们来按照顺序进行计算:3×4=125÷2=2.5现在,我们将得到的结果代入原式:2+12-2.5接下来,我们依次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2+12=1414-2.5=11.5所以,2+3×4-5÷2=11.5。
(2) 计算(10+8)×3-15÷5的结果。
这道题中有括号,根据运算法则,我们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
我们来按照顺序进行计算:10+8=1815÷5=3现在,我们将得到的结果代入原式:(18)×3-3接下来,我们依次进行乘法和减法的计算:18×3=5454-3=51所以,(10+8)×3-15÷5=51。
(3) 计算6+4×8-10÷(2+1)的结果。
这道题中有括号,根据运算法则,我们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
我们来按照顺序进行计算:2+1=310÷3=3.333(保留三位小数)现在,我们将得到的结果代入原式:6+4×8-3.333接下来,我们依次进行乘法和加法的计算:4×8=326+32=38最后,我们进行减法的计算:38-3.333=34.667(保留三位小数)所以,6+4×8-10÷(2+1)=34.667。
(4) 计算(3+7)×(4-2)+(9-6)的结果。
这道题中有括号,根据运算法则,我们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
我们来按照顺序进行计算:3+7=104-2=29-6=3现在,我们将得到的结果代入原式:10×2+3接下来,我们依次进行乘法和加法的计算:10×2=2020+3=23所以,(3+7)×(4-2)+(9-6)=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
教材对混合运算的出示直截了当,例1是只有加减或乘除的混合运算,例2是加减乘除均有的混合运算,例3是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这样安排直入主题,且逐层递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先后顺序错误的问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49页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5+2= 7+6-3=
10-(5+2)= 7+(6-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同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
一个文具盒7元,比一个笔记本贵5元,一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5=2(元)
(2)小明想买7个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学生口答说出算式:7 X 2=14(元)
(3)引导学生概括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再求什么,算式是怎样的
应该先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再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用7-5=2(元)求一本笔记本多少钱,用7 X 2=14(元)求7本笔记本多少钱
(4)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讨论:7 X 7-5和7 X(7-5 )有什么不同?
你会读这两道算式吗?括号的作用是什么?是否需要加括号?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运算顺序上有什么改变?引导学生解决以上问题:7 X 7-5 读作7乘7减5;7 X(7-5 )读
作7乘括号7减5.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改变了运算顺序。
(5)学生独立计算,表述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和不含小括号表示的意义不相同,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7 X(7-5 )
=7 X 2
=14
不含小括号,含有乘法和减法,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7 X 7-5
=49-5
=44
师生共同总结: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计算时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出示例3第二个算式:试一试。
(77-42)÷7
师: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生:算式里含有小括号,不管有什么运算,有括号就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个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师生小结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算式里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课内练习
1、算一算
76-(12+25)(12-5)X3 48÷(8-2)
34-(28-13)6X(7+2)(88-56)÷8
2、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5X7 (72-18)÷9 24÷4+2
(4+5)X7 72-18÷9 24÷(4+2)
四、拓展练习
你能把下列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算式吗?试一试
6+9=15 41-32=9
15÷3=5 8X9=7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设计
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7 X(7-5 )(77-42)÷7
=7 X 2 =35÷7
=1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