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西游记10个故事梗概
![西游记10个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5976cbe433d4b14e84246831.png)
1.三打白骨精唐僧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悟空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
你们在半空中作证。
”众神都在云端看着。
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2.真假美猴王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在击败了六耳猕猴的挑衅后,继续向西天前进,来到了西凉女国,唐僧等前往王宫内换取通关牒文,谁知女王见唐僧仪容俊美,情愿以身相许,让位于唐僧,这下可急坏了唐僧。
幸亏孙悟空机灵乖巧,用计稳住了女王,并乘机嫌得了通关牒文,使师徒四人终于逃离了西凉女国。
六耳猕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加之他想独往西天取经,赢得名声,身成正果。
于是,他三番五次地假扮成孙悟空,以假乱真,迷惑了唐僧。
六耳猕猴有意在唐僧面前杀伤小盗,让唐僧误以为是悟空所为,把他逐出禅门,自己就可以乱中取利,趁机抢走通关牒文。
唐僧果然中计,在大念了一通紧箍咒后,要将悟空赶走。
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精选)《西游记》主要情节梳理(完整版)
![(精选)《西游记》主要情节梳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8c39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d.png)
(精选)《西游记》主要情节梳理(完整版)1、大圣大闹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园,监守自盗,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2、大闹天宫: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
3、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借宿观内。
观主镇元大仙外出听经,嘱咐童儿以人参果款待唐僧。
唐僧见果害怕不敢吃,两童子就吃了。
八戒恰巧窥见,就怂恿孙悟空到后园偷果。
悟空偷得三枚人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
4、计收猪八戒:高老汉夫妇招赘悟能为女婿。
酒宴上,悟能酒醉现出真面目,吓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不许她与父母家人见面。
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计,弄清了猪悟能的来历,经观音点化,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5、车迟国斗法:唐僧在车迟国要趋朝换文西行,国师不许,提出斗法,经过祈雨,下油锅,砍头三次斗法之后,三国师都死于非命,现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强盗把他撵走,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经过在多路神仙辨别,仍分辨不出,最后还是如来识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赴会。
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
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
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于是三次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打动唐僧的怜悯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变化的当,但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金箍棒打“死”。
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
9、金公施法灭妖邪:八戒将妖洞之门筑破,妖怪抛出树根做成的唐僧头,被悟空识破。
又抛出真人头,骗过三徒。
悟空、八戒决心报仇,屯那怪相战,悟突变成瞌睡虫,使众妖睡倒,又去后园解下师父再次入洞将怪绑出,八戒一耙将其筑死,原来是一豹精。
《西游记》每回概括
![《西游记》每回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5e1ea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5.png)
《西游记》每回概括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全书以“取经”为主线,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角色西天取经的故事。
共分八十回,每回都有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描写。
以下是对《西游记》每回的概括。
第一回:观音出凡这一回讲述了观音菩萨担心人间魔障重重,不得以而降生于尘世的故事。
她选择了月宫附近的花果山,化身为猴子,并赐给他“行者”之名。
第二回:齐天大圣闹天宫行者因自视甚高,欲成为齐天大圣,闯入天宫与众神斗法。
最终被如来佛降服,并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第三回:夜叉三打白骨精行者被唐僧取出五行山,投身于西天取经的事业中。
在路上,他帮助唐僧解决了夜叉魔王的威胁,并与白骨精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第四回:唐僧招亲唐僧因迫于皇帝压力而召集众多寺院的小和尚观赏,意图取一个年轻的师弟来继续西天取经的旅程。
最终,八戒、沙僧、行者三人被选中。
第五回:花果山水帘洞这一回描述了行者与两个师弟到达花果山,在水帘洞中与红孩儿一起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红孩儿被行者击败并收服。
第六回:金角、银角大战行者行者与金角、银角展开一场激烈的争斗,最终被行者打败。
行者与两个师弟经历多番曲折后,终于到达大唐,并与唐王会面。
第七回:女儿国行者、八戒、沙僧路过女儿国,被母娘娘等女儿国女儿们所骗,陷入囚禁之中。
最终,唐僧以智慧解开谜题,救出行者等人。
第八回:大闹盘丝洞行者等人前往盘丝洞求助,却陷入美猴王与蜘蛛精间的纷争中。
唐僧用巧妙之计解开了纠纷,并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依次类推,概括每回情节)第八十回:大闹阎罗殿行者等人终于到达西天,却发现唐僧被阎王抓走并关进阎罗殿。
行者大闹阎罗殿,最终救出唐僧,并完成了西天取经的任务。
《西游记》每回概括,抛开了具体细节,以简要描述每回主要情节。
这部伟大的著作通过描写行者等取经人物的冒险旅程,以及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展现了奇幻的神话世界和各种人性的映射。
每回情节精彩纷呈,扣人心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激发了读者的兴趣与情感共鸣。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26af2ea4998fcc22bcd10dde.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一)《险渡通天河》唐僧师徒来至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灵感大王。
每年一度祭祀,要吃童男童女。
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妖怪。
妖怪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
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
(二)《师徒生二心》妖怪得到唐僧,大喜。
欲与鱼女成婚,用唐僧作为婚宴。
悟空、八戒几番营救师父,皆未能胜过妖怪,只得求助南海观音。
观音手挽鱼篮,收了鱼精。
唐僧师徒上路,过河时,老鼋自愿前来驮送,并请唐僧向如来询问自己何时方能转为人身,唐僧允诺。
西行途中,悟空打死强盗,唐僧怒其伤害生灵,责备悟空,悟空心中不平。
唐僧四人借宿于强盗之家。
夜间,悟空见强盗杀妻,欲除之,又惧唐僧,姑隐忍不发。
(三)《真假美猴王》次日,强盗追杀唐僧等,悟空忍无可忍,杀却众盗。
唐僧大怒,又将悟空赶走。
六耳猕猴乘机变作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
沙僧寻至花果山,见假猴王交出了假师徒四人,宣称要自去西天取经。
沙僧大怒,打死假沙僧,但又被假悟空打败。
沙僧无奈,去落伽山观音处状告悟空,却见悟空正在观音莲台前诉苦。
二人释疑,同去花果山找假猴王较量。
二猴难辨真假,去观世音处求助。
(四)《受阻狮驼岭》真假猴王打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
二人上天入地,找众神灵辩别真假,皆无结果。
直到西天如来处,真相方才大白。
悟空打死假猴王,六耳猕猴从此绝种。
观音引领悟空至唐僧处,令师徒和好,勿再生二心。
八百里狮驼岭上,有几个魔头为害,一为青狮,二为白象,三为大鹏。
孔雀公主对他们所为甚为不满。
大鹏却暗恋着孔雀公主。
唐僧师徒行至狮驼岭,公主幻化人形,警告唐僧。
却见唐僧仪容潇洒,芳心为之所动。
悟空变化小妖前去探路,打入了妖怪洞府。
(五)《遇仙孔雀台》悟空与青狮斗法,唐僧却被孔雀公主掠去。
悟空以为师父被妖怪捉去,与青狮、白象苦斗,打破了阴阳宝瓶,钻进了妖怪肚中……唐僧被孔雀公主掠入了孔雀台中。
公主愿与唐僧结百年之好,唐僧不为所动。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a0d379e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f.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述1、美猴王出世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2.灵台山遇仙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3.龙官借宝悟空学艺归来,花果山水帘洞已被以混世魔王为首的妖魔霸占了;悟空只几拳就把混世魔王打得动弹不得了,众猴们又重新回到了水帘洞;悟空带着猴子们在花果山上玩耍、练武;他试过很多兵器,可总是觉得不合适,后来到东海龙宫找老龙王强行借了定底神珍铁,上面写有“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4.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烧死他,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摔倒太上老君,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5.大战二郎神悟空因大闹蟠桃胜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观音菩萨保举玉皇大帝外甥——二郎神参与捉拿;二郎神本领高强,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于是二人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悟空多次变化都被二郎神识破;太上老君趁悟空不备,用金刚琢将悟空打晕,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这才将悟空擒获; 备注: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斩妖台上,玉帝要将悟空斩首,怎奈悟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得刀枪不入,天王下令用火烧雷劈,却还是无济于事;太上老君将悟空押至八卦炉中,想用三昧真火将悟空烧死,谁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悟空非但没有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冲出八卦炉,再次把整个天庭打搅得一塌糊涂;玉帝只好向如来佛祖求救;悟空向如来夸耀自己的筋斗云功夫;如来提出,只要悟空能翻出自己的手掌心,就叫玉帝将天宫让给悟空;孙悟空大喜过望,使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却只跳到如来佛祖的手指处;悟空汗颜欲逃之夭夭,如来翻下手掌,施展法术,佛祖手掌变成五行山,悟空被压在山下500年;6.拜师取经五百年后,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经;唐僧在猎人伯钦的保护来到五行山,救出了孙悟空,收为徒弟,又绐他起了名字叫行者,孙悟空又称孙行者;悟空请唐僧上马,自己挑着行李在前面开路;观音菩萨变为老婆婆送唐僧锦衣、花帽,教唐僧念“紧箍咒”用来制服孙悟空;7.黑风山除妖在蛇盘山鹰愁涧,白马被小八龙吞下肚去;观音菩萨降伏小白龙,夺回白马;在寺院投宿时,老和尚发现唐僧的袈裟是极品,遂起歹心,放火烧了禅房,悟空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寺院附近黑风山的妖怪黑熊怪趁火打劫,偷了袈裟,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于是黑熊怪现出了本相,被观音菩萨收留当了守神;8.收服猪八戒唐僧、悟空离开观音寺,来到高老庄;高老太公的三女儿翠兰被妖精霸占;妖精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黑脸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很丑,又特别贪吃;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帅,因蟠桃会上调戏了嫦娥仙子而被贬到了人间;高老太公一心想赶走妖精,解救女儿;妖怪有九齿钉耙,还会三十六变,但他不是悟空的对手,终于被悟空带去在唐僧面前磕头喊师父,取法名悟能;唐僧又给他取了别名叫“八戒”;9.悟净拜师唐僧、悟空和八戒来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突然从水中钻出一个怪妖,跳上岸要来抓唐僧,八戒与他打了起来,悟空前往助战;妖怪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挑会上打碎了玻璃盏,被贬到流沙河靠吃人度日;八戒两次跳进河里与他大战;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让惠岸拿出葫芦喊一声“悟净”,引“悟净”去拜见唐僧;唐僧正式收他为徒后,又给他取了个别名“沙和尚”;10.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住着镇元大仙;镇元大仙带着几个徒弟到元始天尊处赴会,交代清风、明月两个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镇元大仙不放过他们,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最后是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镇元大仙与他们师徒和好如初;11.三打白骨精悟空向桃林走去化斋;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妖怪二变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妖怪三变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张休书遣回花果山;12.宝象国救公主唐僧赶走悟空后,师徒三人来到白虎岭黑松林,八戒去化斋;唐僧被黄袍怪的小妖抓进波月洞;与此同时,十三年前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抢到波月洞关起来,唐僧答应帮助公主;八戒听说沙和尚也被抓了,师父被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只好亲自去花果山请了悟空;他们先救出沙和尚,后请玉皇犬帝把天上下凡的奎星黄袍怪收上界;悟空念动咒语,让师父现了原身;13.八戒巡山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山中有莲花洞,洞里住着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两个妖怪;悟空叫八戒去巡山时却被抓进山洞,唐僧、沙和尚、悟空先后也被抓进山洞;孙悟空化名“者行孙”和“行者孙”,又向太上老君借来宝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里去了;金角大王连忙拿了七星剑和芭蕉扇去迎战,也被吸进宝葫芦;悟空来到莲花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和师弟;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14.乌鸡国救国王唐僧师徒离开平顶山,夜宿宝林寺,唐僧梦见乌鸡国国王被妖怪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玻璃井中,请唐僧叫悟空去除妖,替国王报仇;悟空和八戒来到御花园旦芭、蕉树下,找到一口井,八戒在井底摸到一具尸首,就驮着爬出了井;悟空找太上老君借一粒九转还魂丹,给乌鸡国国王灌下,国王果然活过来了;妖怪在文殊菩萨面前现出原形,它是支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15.收服红孩儿唐僧师徒辞别乌鸡国国王,在一座山前遇到妖怪变成一个小孩被吊在树上,唐僧执意要去救那小孩,并让悟空背着前进;路上小孩作弄悟空,吹起旋风趁机抓起唐僧回枯松涧火云洞;小孩是牛魔王儿子红孩儿变的,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牛魔王特地派他镇守高山;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浇灭三昧真火,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悟空与师弟商量决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展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红孩儿;16.车迟国斗法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和尚被罚,给道士做苦力;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国王恳求国师能降雨;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三个小时,于是击败了虎力大仙;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17.智斗青牛怪唐僧师徒踏雪赶路,悟空去化斋,八戒故意闯入庙内,偷了背心,被背心套上身变成了绳子,惊动了庙里的魔头;魔头把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一起抓住;玉皇大帝派来的托塔李天王、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和十八罗汉,都一一斗输了,最后悟空直奔太上老君的兜率宫,知道魔头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趁牛童偷吃七返火丹睡着时溜到下界;18.女儿国奇遇仲春时节,师徒从子母河乘船到民舍,唐僧、八戒口渴喝了河水,肚子作痛且一点点地鼓了起来,他们已怀胎了;悟空到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泉水,却遭到如意真仙的报仇;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是他的侄儿;后来,悟空叫来沙和尚,让沙和尚利用他和如意真仙打架的机会,从井里取了一桶泉水,让唐僧、八戒喝了解胎气;在京城“迎阳驿”,西粱女国王派女丞相提亲招唐僧为国王,当王官举行盛大的午宴后,女王送唐僧师徒出城,不料唐僧被风中闪出的一个女子掳走了;毒敌山琵琶洞的妖精逼唐僧成亲,这个妖精独斗悟空、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悟空到光明宫请昴日星官降伏了女妖;原来女妖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精;19.真假孙悟空西行途中,师徒在树林里遇到一伙强盗,唐僧被吊在树上;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夜宿杨老汉家,又遭到了强盗们的再袭击,其中有一个是老汉的儿子;悟空又打死了几个强盗,后被唐僧,赶走;悟空只好去找观音菩萨评理;后来假悟空打昏了师父,还抢走了行李;沙和尚去南海观音菩萨找到了真悟空;真假悟空从花果山开始打起,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都无法认出真假,后来如来佛祖说出了假悟空的本相:一只六耳猕猴;20.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家仇被扇到小须弥山;二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却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帮助下取得芭蕉扇扑火;21.金光寺寻宝师徒进城前看到十几个和尚披枷带锁沿路乞讨,他们是祭赛国金光寺的和尚;因寺里下了一场血雨,佛宝舍利丢失被国王和大臣处罚;悟空抓住鲇鱼精和黑鱼精去审问,知道舍利被碧波潭的九头怪偷走了;于是唐僧师徒四人、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一起奋战,打死了龙王,咬掉了九头怪的头,从公主手中夺回浑金匣子佛宝舍利;夺回国宝后,国王非常高兴,又听了唐僧的建议,把金光寺改为伏龙寺;22.小雷音寺擒黄眉师徒四人来到小雷音寺,唐僧、八戒和沙和尚被假冒佛祖的妖王黄眉大王捆了起来,悟空也被合在金钹里;奉玉帝圣旨二十八星宿中金龙星宿从金钹中救出悟空;战斗中悟空和众天神全部被妖索捆了起来;半夜里,师徒及天神悄悄逃走,又被妖王用白布褡包全收了进去,只有悟空侥幸脱身;真武祖师派来助战的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也被白布褡包装了进去;弥勒佛出现了,告诉悟空妖王原是他那儿的一个黄眉童儿,偷了他的几件宝贝,在此装佛成精;悟空扮大熟瓜,弥勒佛扮瓜农,收服了黄眉大王;23.孙悟空当医生在朱紫国,国王被住在麒麟山的妖怪赛千岁抢走了皇后金圣宫娘娘,惊吓得了重病;悟空买药做药丸治好了国王的病,来到麒麟山变做一个叫“有来有去”的小妖头,拿了小妖头腰间的令牌,见到宫内的金圣官娘娘,让她偷了魔王的三个金铃儿;后悟空被发现逃出宫去;晚上,悟空以假换真再偷金铃,让金圣宫娘娘带出宫中;悟空与魔王大战,魔王败下阵来,观音菩萨救了魔王;魔王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狮,因牧童疏忽,咬断铁索来到人间;悟空把真金铃儿还给观音菩萨,带着金圣宫娘娘回到了朱紫国;24.盘丝洞除妖唐僧去化斋,在盘丝岭被七位女子捆起来吊在茅屋梁上,然后被她们的肚脐眼冒出的丝绳把门封了起来;这七位女子是蜘蛛精,在濯垢泉洗澡被八戒欺负了,逃到黄花观师兄处避难,悟空救出了唐僧,火烧盘丝洞;师徒们来到黄花观,遭道士在红枣中下毒当场晕倒,悟空勇斗道士,打死了七个蜘蛛精;黎山老姆指点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制服了道士;毗蓝婆拿出红色药丸让师徒三人吃了,三人都苏醒过来;道士的原形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25.狮驼岭斗三魔孙悟空先变为一只小苍蝇,飞到一个巡山的小妖精的帽子上,了解情况,然后变成一个小妖,谎称自己是新来的巡山总领,拿出巡山金牌“总钻风”,用极其巧妙的办法了解三个妖精的特点,然后根据三大怪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斗争的胜利;26.比丘国救儿童在比丘国京城,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鹅笼,驿丞告诉唐僧鹅笼里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儿童的心肝将做药引来治国王的病,唐僧听后眼泪直流;悟空发现国丈是妖怪,国丈知道做药引的儿童全部被风刮走后,建议用唐僧的心肝做药引;悟空把唐僧变成自己的模样,自已变成唐僧的模样;在比丘王面前,悟空掏出一大堆红心,没有国丈要的黑心,悟空说要掏国丈的黑心做药引,国丈急忙逃跑,悟空追到他住的柳林坡清华庄,与他打斗,此时,南极仙翁来了,给陪空说了妖怪是他的副脚力,趁他下棋时溜走了,本相是白鹿;国丈的女儿原来是一只狐狸;国王吃了南极仙翁赠送的枣儿,顿觉病愈;国王叫城里人各自把小孩领回家,全城百姓感谢唐僧师徒;27.三探无底洞在黑松林前,师徒遇到妖怪化做被强盗捆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坚决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寺”,不料她连吃了六个和尚;半夜,悟空变成小和尚敲木鱼念经,识破了妖精,但唐僧被抓走了;山神指点唐僧被藏在陷空山无底洞;八戒一探打水的老妖,知道唐僧今晚要成亲;悟空二探,变作桃子滚到女妖的肚里,逼女妖放回唐僧;悟空三探,把供着的牌子“尊父李天王之位”拿去向玉皇大帝告状,从而让李天王用缚妖索捆了那妖怪,回天宫复旨;原来,三百年前妖精在灵山偷了如来的香花宝烛,本该打死,饶命后拜李天王为父,拜哪吒为兄,是金鼻白毛鼠精;28.玉华县收徒深秋时节,师徒来到孟华县城,拜访了国王的宗室玉华王,因悟空、八戒和沙和尚长得象妖魔,吓坏了玉华王;玉华王的三个儿子在暴纱亭与他们进行比武,都被打败,于是玉华王的三个儿子拜他们当师父;拜师仪式上,他们三人叫铁匠照所用的兵器各打了一件,不料却被黄狮精偷回豹头山虎口洞,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扮作古怪刁钻、刁钻古怪和贩猪羊的,与七个妖精杀成一团,不料八戒、玉华王、唐僧先后被抓,悟空赶到东极妙岩官,请太乙救苦天尊降伏了妖精; 29.观灯遇犀牛唐僧师徒走进慈云寺,吃了斋饭,方丈挽留他们进城看元宵节;正月十五晚上,师徒四人与众僧来到城里,悟空发现金灯桥三盏金灯是被住在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妖精吹灭的,酥合香油是被他们吸干的,唐僧也是被他们卷走的;于是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和他们拼杀起来,八戒也被拖进山洞;太白金星指点悟空请四木禽星来助战,三个妖王现了原形:三只白犀牛精;30.天竺国降玉兔唐僧师徒离开金平府,来到百脚山下的布金寺求宿,知道去年一阵狂风把一个女子刮到后院;这个女子是天竺国的真公主;在京城,天竺国的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唐僧被那绣球打在了头上,只好成亲,在后宫悟空打了妖精变成的假公主,一直追到她住的兔子洞,太阴星君带着嫦娥及时赶到,妖精显出原形: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国王亲自去布金寺迎接公主,他把百脚山改为宝华山,整修了布金寺;31.如来赐真经唐僧师徒四人一起缓步登上灵山,有条河拦便了去路,大家没有采纳悟空的“凌云渡”,而是一起乘坐无底小船来到雷音寺门外;如来传者召唐僧进殿;阿傩、伽叶没有索到师徒的礼物,传给唐僧的是无字经,后燃灯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马驮的经书抓破,师徒发现了真相,他们重回雷音寺;阿傩、伽叶给唐僧他们传有字的真经,共五千零四十卷;32.归途落水师徒到达通天河西岸,当年途中送他们过河的那只白鼋在高喊,他们连人带马上了鼋背;白鼋踏水面如履平地,直向东岸游去;快到岸边时,老鼋问唐僧是否帮他问如来佛祖他什么时候可修炼成人身;唐僧已忘了问如来佛祖,只好不回答,老鼋一生气沉入水中,师徒连人带马落到水中,衣服和经书全部都被水浸湿了;33.台下受封唐僧归来后,随唐太宗来到雁塔寺登台讲经;刚讲究真经,八大金刚要他们一起回西天去,如来传旨,要唐僧等人在台下受封: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悟空一成佛,他头上的那个金箍自然脱落了;。
(完整word版)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完整word版)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d9ae0321a37f111f0855b87.png)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根据一老猴指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向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销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上界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高老庄高太公家高小姐被官府抢走,妖怪猪悟能救出高小姐后被高老汉招赘为女婿。
酒宴上,妖怪酒醉现出真面,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
《西游记》每回主要内容概括(精选)
![《西游记》每回主要内容概括(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2339e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7.png)
《西游记》每回主要内容概括(精选)第一回主角孙悟空出世,留在花果山孙悟空自石头中孕育而出,在花果山中长大。
他念念不忘离开山林去修仙,最终得到了观音菩萨的承诺。
菩萨给了他一个金箍棒,以便将来斩妖除魔。
第二回唐僧遭妖怪袭击孙悟空化做和尚模样,拜见唐僧师徒四人,最终得以加入他们的行列。
在路上,四人遭到一群妖怪的袭击,孙悟空运用他的超能力保护了师父和师兄弟们。
第三回猪八戒与红孩儿的争斗师徒四人来到花果山附近的小镇,猪八戒误会一位妖精是他前妻。
他想要追求她,但最终被红孩儿打败。
孙悟空赶到现场,救下了猪八戒,诱捉住了红孩儿。
第四回观音菩萨派遣唐僧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得知唐僧遭到妖怪的困扰,为了保护唐僧,她决定派遣孙悟空保护他,并带他去西天取经。
孙悟空答应并收下了观音菩萨赐给他的法宝。
第五回妖怪妖言惑众唐僧和他的徒弟们来到一个小村庄,遇到一只妖怪。
妖怪用谎言迷惑了村民,并试图吞噬唐僧。
孙悟空击败了妖怪,并追赶到了妖怪的老家,解救出被妖怪软禁的人们。
第六回孙悟空斩妖救唐僧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师徒四人遭遇了一只恶名昭著的妖怪。
孙悟空利用他的智慧和法宝,与妖怪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将妖怪斩首。
第七回悟空与猴王较量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一座山中,山中有一个号称猴王的大妖怪。
孙悟空与猴王展开了一场较量,最终悟空通过刚烈的表现赢得了猴王的尊重,并将其收为手下。
第八回孙悟空与沙僧结拜唐僧师徒四人在西行途中遇到了沙僧。
孙悟空与沙僧结拜,并一同前往西天取经的道路上。
第九回孙悟空降服大圣娶亲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一座被大圣娶亲所占据的山上。
孙悟空施展智慧,降服了大圣,并让他答应不再为非作歹。
第十回孙悟空保护唐僧的肉体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一处险恶的山洞,一只恶魔试图吃掉唐僧。
孙悟空使用他的变化术,保护了师父的肉体,并与恶魔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第十一回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五行山下,孙悟空伪装成老和尚,欺骗了一群猴子,并最终让他们相信了自己是孙悟空。
西游记十个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十个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35af88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7.png)
西游记中10个情节的概括1、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
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
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
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
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
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2、大闹天宫孙悟空去东海龙宫抢了金箍棒,又去地府强销生死簿。
龙王、阎君去天庭告状,玉帝把孙悟空召入天庭,授他作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让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毁了王母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无事,还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3、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
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
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
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向西赶路。
4、天竺国遇难玉兔精原是广寒宫捣药的玉兔,在广寒宫时被素娥仙子打了一拳。
因而怀恨。
素娥下界投生天竺国皇室,玉兔为报私仇也私自下界,在毛颖山中兴妖作怪,手使一条名叫捣药杵的短棍,善于多端变化。
她摄去素娥转世的天竺国公主,扮成假公主。
知道唐僧取经要路经天竺国,想招圣僧为丈夫,采取元阳真气,以便得道成仙。
多亏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妖精的真相,两人一场大战,不分胜败。
孙悟空扔起金箍棒,万千变化,打得妖怪化作清风,逃到南天门上,孙悟空紧追不舍,又打回地上,妖怪难敌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遁入毛颖山。
《西游记》精彩情节概括
![《西游记》精彩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e841142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9.png)
《西游记》精彩情节概括1、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家仇被扇到小须弥山。
二借时,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却只逼得假扇。
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
后在李天王等天兵天将帮助下取得芭蕉扇扑火。
2、三打白骨精悟空向桃林走去化斋。
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扔在地上;妖怪二变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妖怪三变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精现出原形。
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张休书遣回花果山。
3、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给的官衔,当他发现王母娘娘蟠桃大会没宴请他时,产生了强烈的反抗,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吃完八珍百味、嚼尽九转金丹,后被投入八卦炉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却没烧死他,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摔倒太上老君,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把玉帝吓得惊慌失措。
4、车迟国斗法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和尚被罚,给道士做苦力。
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国王恳求国师能降雨。
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三个小时,于是击败了虎力大仙。
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
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
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
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
4、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
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5、女儿国遇难唐僧师徒来到西梁女国,八戒误食子母河的水,怀孕,为救师弟,悟空鞋子精斗争。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情节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2bc4b3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5.png)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主要情节《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以传说中的“西天取经”为主线,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冒险故事。
以下是《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概括:1. 资财山之战:孙悟空因祸得福,被唐王任命为护卫,但被嫉妒的天官雷震子拘禁于五行山。
五百年后,唐僧师徒来到五行山,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孙悟空重获自由。
2. 占领花果山:唐僧师徒在花果山与孙悟空相遇,孙悟空留在花果山保护唐僧,并拜为师徒。
猪八戒和沙僧也加入了他们,成为一个合作的团队。
3. 灭蝎妖之战:师徒四人遇见恶毒蝎妖,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成功将蝎妖击败。
4. 割肉之盟:唐僧为了救众生而在一家菜馆割肉喂虎,被孙悟空误会而产生误会,最终澄清误会并结成了团体的深厚感情。
5. 遭遇三魔:师徒四人遭遇三个恶魔:黑风怪、白骨精和狐怪。
他们通过智慧和力量,一一战胜了这些恶魔。
6. 被观音救走:唐僧师徒被恶势力围攻,观音菩萨出手相救。
7. 遭遇白虎精:唐僧师徒在白虎山遭遇白虎精的袭击,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将白虎精制服。
8. 赴方丈庙:师徒四人赴方丈庙,途中遭遇八十一难,但最终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
9. 遇见托塔天王:唐僧师徒在托塔天王的宫殿中消磨了许多时间,托塔天王最终同意帮助他们。
10. 激战九头虫:唐僧师徒遇到恶名昭著的九头虫,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降服了九头虫。
11. 盘丝洞陷阱:唐僧师徒进入蜘蛛精的盘丝洞,陷入了旧爱妲己的陷阱中。
通过智慧和力量,他们成功逃脱。
12. 赴见玉皇大帝:师徒四人在玉皇大帝处得到了取经的许可,得到了许多宝贝和神秘法术。
13. 小白龙领婚:孙悟空在喜福会上与小白龙成亲。
14. 取经成功:经过一路上的艰辛与困难,唐僧师徒终于取得真经,返回东土。
以上是《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概括,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神话故事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师徒间的友情、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84759cd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a.png)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根据一老猴指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
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向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销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上界做弼马温。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1d595e4700abb68a982fbf5.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1)大闹天宫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
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
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
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
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
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
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
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
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
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
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孙悟空坚定,彻底的斗争精神.(2)三打白骨精我就简单叙述下把:白骨精依次变身为年轻姑娘,那姑娘她妈和那姑娘她爸,都被孙悟空识破,而唐僧却以为悟空滥杀无辜,把他逐回花果山.从这个故事中应得到的启发: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些人的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常常想方设法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却使用各种卑鄙手段。
有些人常常用某种利益引诱你,又可能挑拨你和朋友之间的交情。
所以人时时刻刻都要檫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擒红孩儿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
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81ef28d43323968001c92a0.png)
西游记的经典故事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1)大闹天宫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
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
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
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
玉帝发怒,命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
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
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
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
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
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
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悟空坚定,彻底的斗争精神.(2)三打白骨精我就简单叙述下把:白骨精依次变身为年轻姑娘,那姑娘她妈和那姑娘她爸,都被悟空识破,而唐僧却以为悟空滥杀无辜,把他逐回花果山.从这个故事中应得到的启发: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些人的表面是虚伪的,心是阴暗的,常常想方设法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却使用各种卑鄙手段。
有些人常常用某种利益引诱你,又可能挑拨你和朋友之间的交情。
所以人时时刻刻都要檫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擒红孩儿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
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f53e7b7f121dd36a32d827a.png)
西游记的经典故事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1)大闹天宫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
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
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
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
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
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
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
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
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
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
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孙悟空坚定,彻底的斗争精神.(2)三打白骨精我就简单叙述下把:白骨精依次变身为年轻姑娘,那姑娘她妈和那姑娘她爸,都被孙悟空识破,而唐僧却以为悟空滥杀无辜,把他逐回花果山.从这个故事中应得到的启发: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些人的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常常想方设法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却使用各种卑鄙手段。
有些人常常用某种利益引诱你,又可能挑拨你和朋友之间的交情。
所以人时时刻刻都要檫亮眼睛,要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擒红孩儿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
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17684f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5.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概括一险渡通天河唐僧师徒来至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灵感大王;每年一度祭祀,要吃童男童女;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妖怪;妖怪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二师徒生二心妖怪得到唐僧,大喜;欲与鱼女成婚,用唐僧作为婚宴;悟空、八戒几番营救师父,皆未能胜过妖怪,只得求助南海观音;观音手挽鱼篮,收了鱼精; 唐僧师徒上路,过河时,老鼋自愿前来驮送,并请唐僧向如来询问自己何时方能转为人身,唐僧允诺;西行途中,悟空打死强盗,唐僧怒其伤害生灵,责备悟空,悟空心中不平;唐僧四人借宿于强盗之家;夜间,悟空见强盗杀妻,欲除之,又惧唐僧,姑隐忍不发;三真假美猴王次日,强盗追杀唐僧等,悟空忍无可忍,杀却众盗;唐僧大怒,又将悟空赶走;六耳猕猴乘机变作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沙僧寻至花果山,见假猴王交出了假师徒四人,宣称要自去西天取经;沙僧大怒,打死假沙僧,但又被假悟空打败;沙僧无奈,去落伽山观音处状告悟空,却见悟空正在观音莲台前诉苦;二人释疑,同去花果山找假猴王较量;二猴难辨真假,去观世音处求助;四受阻狮驼岭真假猴王打得天昏地暗,难分胜负;二人上天入地,找众神灵辩别真假,皆无结果;直到西天如来处,真相方才大白;悟空打死假猴王,六耳猕猴从此绝种;观音引领悟空至唐僧处,令师徒和好,勿再生二心;八百里狮驼岭上,有几个魔头为害,一为青狮,二为白象,三为大鹏;孔雀公主对他们所为甚为不满;大鹏却暗恋着孔雀公主;唐僧师徒行至狮驼岭,公主幻化人形,警告唐僧;却见唐僧仪容潇洒,芳心为之所动;悟空变化小妖前去探路,打入了妖怪洞府;五遇仙孔雀台悟空与青狮斗法,唐僧却被孔雀公主掠去;悟空以为师父被妖怪捉去,与青狮、白象苦斗,打破了阴阳宝瓶,钻进了妖怪肚中……唐僧被孔雀公主掠入了孔雀台中;公主愿与唐僧结百年之好,唐僧不为所动;却劝公主珍惜千年修行之身;公主恼怒,将唐僧迷倒,欲强生成婚;却被大鹏一起捉入了狮驼岭;悟空打败了青狮、白象,驱赶着他们去狮驼岭寻大鹏讨要师父;六如来收大鹏悟空等到了狮驼岭,不但没有找到师父,反被大鹏一并捉去;三个魔头欢庆胜利,大鹏逼迫孔雀公主成婚;悟空为救师父,几番苦斗,还是胜不了大鹏;恼怒之际,去西天找如来讲理,如来亲自将大鹏收走;黑水河畔,黑水滔滔,妖怪变化梢翁,渡唐僧过河;半途,将唐僧与八戒摄入河底;七情断黑水河沙僧入河与妖怪相斗,被妖怪使法打败;妖怪所霸占的黑水河公主,甚为怜悯唐僧,暗地设计相救;悟空得黑水河神指点,去寻西海龙王,遇见妖怪派来请龙王赴宴的鱼精;悟空夺来请贴,方知妖怪是西海龙王的外甥鼍龙;悟空大闹龙宫;龙王连忙派摩昂太子前去收伏;鼍龙不听太子劝告,二人一番恶斗;黑水河公主偷偷将唐僧救出,并示爱慕之意;唐僧婉言相拒,公主深为伤怀;太子捉住了鼍龙,唐僧师徒又上征途;悟空化斋去,八戒不听悟空警告,闯入妖怪洞府;八戒偷了妖怪锦衣,以为得了便宜;八收伏青牛怪唐僧制止八戒,不得偷人衣服,正争执时,三人都被妖怪捉住,关入洞中;悟空化斋回来,为救唐僧,与妖怪苦战,妖怪有一宝圈,将悟空金箍棒套去;悟空上天寻找妖怪来历,不得结果;于是悟空搬请救兵,诸多神灵纷纷下界相助,各使神通,但都被妖怪使宝圈将宝贝套去;九祈雨凤仙郡八戒在洞中屡次得罪妖怪;妖怪恼怒,欲将八戒犒劳小妖;正要入锅时,悟空搬来妖怪的主人——太上老君,收伏了私自下界的青牛;凤仙郡连年大旱,郡王张榜征法师求雨;唐僧四人路过,悟空应郡王所求,至凌霄宝殿找玉帝赐雨;玉帝不允,因凤仙郡王曾犯下三件罪过,玉帝于批香殿中立了米山、面山等,声言郡王若不改过,米山、面山不倒塌,决不赐雨;悟空回郡,查明原委,痛斥郡王,令其改过向善;十大闹披香殿郡王痛改前非,送还了农家女儿;悟空又上天去,却见米山、面山依然如故;悟空大怒,以为郡王有所隐瞒,郡王不知所措;悟空查访,不见郡王劣迹,又怒玉帝不该殃及百姓,与八戒上了披香殿,闹得玉帝不得安生,玉帝这才说出恼怒郡王的原委,原来是错怪了;米山、面山倒塌,凤仙郡中甘霖普降;七绝山下,有一条成精蟒蛇作怪,常弄黑风刮走村民,陀螺庄中家家遭殃;十一绝域变通途唐僧师徒来到庄中,见村民惊恐万状,甚为不忍;悟空有心为陀螺庄除妖,正与八戒打听妖怪来历,妖怪驾着妖风来到;悟空上前与妖怪较量,妖怪卒不及防,逃回洞中;妖怪得知唐僧来到,大喜,欲吃唐僧肉,以得长生;陀螺庄上村民知道悟空除妖,皆大欢喜,奉唐僧如神明;妖怪几次变化来庄,想捉唐僧,但不得机会;悟空与八戒到山中寻找妖怪洞穴,女妖却乘机下手想将唐僧弄黑风刮走,幸沙僧警觉,打伤妖怪,夺回唐僧;十二泪洒隐雾山隐雾山上樵子夫妻,每日上山砍柴为生;樵子妻貌美,为山中妖怪垂涎,将樵子夫妻掠入洞中,逼令相从;樵子妻坚拒;妖怪怒,将二人关在洞中;唐僧师徒路过;悟空捉弄八戒,八戒误入妖怪洞口,与看门小妖打斗一番,惊动了妖怪;妖怪使用“分瓣梅花计”,调开了悟空三人,抢去了唐僧;悟空发现中计,忙与八戒等打向妖怪洞门,讨要师父;妖怪惧怕悟空,但又不舍唐僧,无计之时,小妖头儿献计,将假人头抛出;八戒、沙僧以为唐僧已被吃掉,伤心痛哭;小妖看到,报告妖怪,妖怪大喜,以为得计;但悟空发现破绽;悟空将计就计,变化进入妖怪洞中,但不知唐僧被妖怪藏于何处;樵子妻听从悟空,徉为顺从妖怪,引领悟空到唐僧处;悟空救出樵子夫妻,八戒放火烧了妖怪洞府;十三救难小儿城比丘国中家家悬挂鹅笼,笼中尽装小儿;悟空探明缘故,知是国王无道,宠幸美后,听信国丈妖言:服用长生不老补药,要用小儿心肝作药引;悟空尊唐僧之命救出众小儿,又施巧计查出“国太”真相:原来是太极仙翁的白鹿下界作祟;当面斗法后,国丈挟美后狼狈而逃;悟空寻至山中,找到白鹿洞穴,正欲绝灭之,南极仙翁亲来阻止悟空,收回白鹿;十四缉盗菩提域菩提域已近西天圣地,家家乐善好施;唐僧四众来此,寇员外盛情款待,留住多日;员外妻见唐僧英俊,心生邪念,屡次挑逗;唐僧如芒在背,又急于上路取经,于是坚辞;员外挽留不住,只得送行;临行时,员外赠给唐僧许多银两,唐僧婉辞不收,急于上路;盗贼见员外殷富,夜盗财物,并踢死员外;员外妻恼恨唐僧,状告官府,嫁祸唐僧;十五还魂寇善人悟空截下强盗夺去的财物,认得是员外家的,欲送还员外,不想被赶来追捕的官兵抓获;唐僧冤情难辩,悟空弄神通,明辩了真相,捉住真凶,并去地藏王处讨还员外魂魄,使其死而复生;上元之夜,金平府大放花灯;唐僧师徒应赐慈云寺方丈之约流连玩赏;十六观灯金平府一阵黑风中,妖怪摄走了唐僧;悟空寻师至山中,得功曹报信,知唐僧困陷青龙山玄英洞;洞中三个犀牛怪,喜得唐僧,正待享用之际,悟空找上门来;打斗几番,悟空寡不敌众;于是隐身潜入洞中,正要救出唐僧,不想被妖怪发觉,悟空只身逃出;悟空为救师父,与妖怪斗法,不敌妖怪,反被妖怪将八戒、沙僧捉去;悟空无奈,上天请来四木禽星下界,收伏了妖怪;妖怪负伤逃到西海,得公主保护,但又对公主起了歹心;正好悟空杀回,妖怪欲逃不及,被悟空打死;尾唐王听完唐僧等的叙述,不胜赞叹;次日,唐僧于雁塔寺讲经;唐僧四人手捧几卷经书登上讲台,方欲念诵,半空中有观音显身呼唤,唐僧及悟空等平地飞升,腾空而去;唐王等望空拜送.。
西游记的每回内容概括
![西游记的每回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fa329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b.png)
西游记的每回内容概括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孙悟空在花果山石洞中炼丹,不慎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如来佛祖救出并收为徒弟,取名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
悟空闹天宫,被玉帝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回,如来出世助阵因缘。
唐僧玄奘在雷音寺出家,改名“三藏法师”,受佛陀嘱托西天取经。
观音菩萨奉旨安排悟空为唐僧保驾护法,取名“孙行者”,八戒为唐僧马弟,沙僧为唐僧沙弟。
第三回,大闹天宫平顺逆。
悟空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五行山下。
三藏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奉旨保护。
第四回,三藏取经伏妖除怪。
经的护法神。
途中遇见许多妖魔鬼怪,悟空与唐僧等师徒多次斩妖除怪。
第五回,五行山压不住心猿。
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如来佛祖收为徒弟,取名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
悟空闹天宫,被玉帝压在五行山下。
第六回,三藏取经悟空归。
唐僧师徒途径花果山,悟空与三藏有缘相遇,成为保护唐僧取经的护法神。
途中遇见许多妖魔鬼怪,悟空与唐僧等师徒多次斩妖除怪。
第七回,大圣悟空闹天宫。
悟空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五行山下。
三藏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奉旨保护。
第八回,八戒沙僧降妖伏魔。
经的护法神。
途中遇见许多妖魔鬼怪,悟空与唐僧等师徒多次斩妖除怪。
第九回,孙悟空大闹天宫。
悟空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五行山下。
三藏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奉旨保护。
第十回,唐僧取经路遇白骨精。
唐僧师徒途径花果山,悟空与三藏有缘相遇,成为保护唐僧取经的护法神。
途中遇见许多妖魔鬼怪,悟空与唐僧等师徒多次斩妖除怪。
第十一回,悟空大战红孩儿。
悟空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五行山下。
三藏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奉旨保护。
第十二回,悟空三打白骨精。
经的护法神。
途中遇见许多妖魔鬼怪,悟空与唐僧等师徒多次斩妖除怪。
第十三回,悟空大战红孩儿。
悟空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五行山下。
三藏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奉旨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第1集猴王初问世在东胜神州傲来国海滨的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
一日,仙石轰然迸裂,惊天动地,化出了一个石猴。
这石猴灵敏聪慧,他交结群猴,在水帘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
群猴尊石猴为美猴王。
美猴王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独自驾筏,漂洋过海,来到一所渔村。
他拾得衣衫,偷来鞋帽,并去饭馆饮酒吃面,闹了许多笑话,也学了几分人样。
猴王一路寻访,终于登上灵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见了菩提祖师。
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
第2集官封弼马温龙王、阎王上玉帝处告状,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抚猴王,请他上天作官。
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马温。
当悟空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个马夫后,大怒之下回转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称齐天大圣。
第3集大圣闹天宫悟空与二郎各显神通,大战不休,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从空抛下金刚套,将悟空打倒。
玉帝命天兵将悟空押上斩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烧,却丝毫无损。
群仙献策,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兜率宫,投入八卦炉中,用三味真火烧炼,不料过了四十九日,猴王依旧活泼乱跳地蹦出丹炉,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他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
第4集困囚五行山玉帝请来西天的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斗法,悟空翻不出如来掌心。
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天宫举行安天大会,欢庆收服妖猴,天下太平。
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历经雨雪风霜。
第5集猴王保唐僧悟空经观音指点,愿皈依佛门,日夜等待取经人。
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如来的压帖,救出悟空,为他取名孙行者。
师徒同行,夜宿农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马消失,悟空寻到鹰愁涧,与小白龙恶战,不曾取胜。
夜间,三强盗来打劫农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责他杀生,悟空赌气离开师父。
第6集祸起观音院师徒二人来到观音院,金池长老盛情接待。
悟空向长老炫耀袈裟,长老顿起贪心,将袈裟借回房中观赏。
金池长老为占据袈裟,命众僧纵火,想要烧死唐僧师徒。
悟空到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避火罩,保住师父,又吹起神风,将观音院烧成一片瓦。
长老羞愧惶恐,跌入火中,自焚而死。
宝袈裟早已被黑风山的熊怪趁火打劫而去,黑熊怪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悟空请来观音,收服了黑熊怪。
第7集计收猪八戒悟能救出高小姐。
高老汉夫妇招赘悟能为女婿。
酒宴上,悟能酒醉现出真面,吓走了宾客,高小姐也拒不同房,悟能只能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不许她与父母家人见面。
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
悟空使用巧计,弄清了猪悟能的来历。
猪悟能曾是天蓬元帅,只因调戏嫦娥,被发下界,错投了猪胎,经观音点化,等候取经人。
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第8集坎途逢三难黄风岭上,刮起一阵怪风,唐僧被妖怪捉去。
悟空为救师父,迎战黄风怪,被妖风伤了双眼。
黎山老母变化的老妈妈医好了悟空的眼睛。
悟空请来灵吉菩萨,收伏了黄毛貂鼠变成的黄风大王。
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悟空与等候取经人的沙悟净几番争斗。
观音的徒弟木吒赶来,说明了情况,于是唐僧又收下沙悟净为徒,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9集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
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将两枚人参果捧送给唐僧。
因果型酷似婴儿,唐僧不敢食用。
八戒怂恿悟空到园中偷来人参果,师兄弟一起分享。
二道童发现少了仙果,责骂唐僧师徒。
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
当夜,师徒四人匆匆离去,却被从弥罗宫回来的镇元大仙用法术将他们捉回去。
悟空答应寻遍仙方,医治果树。
第10集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但又害怕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本相,于是三次分别变化为村姑、老妇、和老翁,打动唐僧的怜悯之心。
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的当,但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金箍棒打“死”。
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
一纸贬书在手,悟空热泪盈眶。
唐僧想起往日师徒之情,也不免伤心落泪。
第11集智激美猴王师徒三人去到宝象国,国王思念女儿,恳请八戒、沙僧上山降妖。
二人不是妖怪对手,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馆驿。
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去国中拜见岳父,并施展妖法,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白龙马为救师父,变作宫女,伺机刺杀黄袍怪,却力不能胜,受伤潜入水中。
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
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原来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木狼星下界,悟空请二十七星宿将他召回天廷。
悟空破除妖法,帮师父恢复原形,师徒重归于好。
第12集夺宝莲花洞西进路上,八戒巡山,被莲花洞银角大王捉去。
银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压住悟空,一面将唐僧、沙僧和白马掠回洞府。
悟空挣扎脱险后,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银角大王装进葫芦内,这时,太上老君赶来,收走了由炼丹的金、银二道童变幻的金角、银角大王。
第13集除妖乌鸡国乌鸡国“国王”冷落皇后,又不许太子和母后相见,往日的夫妻、父子情似乎都已付之流水。
唐僧师徒投宿禅寺,夜半时分,唐僧恍惚入梦:只见芭蕉树下一口古井,青烟中一位已故的国王时隐时现,向唐僧诉说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恳请为他复仇。
在太子进香之时,唐僧将太子请入禅房,出示已故国王交给唐僧的信物,太子偷偷与母后见面,述说了真情。
第14集大战红孩儿在深山枯松涧有一个红孩儿,他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法术高强,顽皮好胜,正等着唐僧师徒路过,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
红孩儿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乘机将唐僧掳进火云洞。
悟空、八戒前去寻师父,红孩儿率领一群小妖精,口喷烈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
第15集斗法降三怪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
国王宠信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封他们为国师。
他们作威作福,欺压僧人,悟空大为不平,设计戏耍国师。
悟空携八戒、沙僧潜入三清殿,三人分坐神位,尽情享用供品。
三位国师以为三清显圣,连连祈祷长生。
悟空、八戒、沙僧以尿水作圣水赏赐给三位国师。
第16集趣经女儿国师徒们西行途中,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腹中有了胎气。
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医好了师父、师弟的奇恙。
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一表人才,甘愿以国相托,婚配这位御弟。
女儿国王柔情绵绵,一再致意。
唐僧虽为圣僧,却非木石之人,内心不免微泛波澜。
但为取经大业,他毅然割断隐隐情丝,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
第17集三调芭蕉扇火焰山阻挡着唐僧师徒西进的去路。
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灭火、生风、下雨。
猴王以为与牛魔王有结拜之情,借扇定能如愿,谁知反被公主挥动宝扇,将他一吹九万里,直吹到小须弥山。
悟空二次借扇,变作小虫,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
谁知借来的却是一把假扇,愈扇火愈大。
第18集扫塔辨奇冤祭赛国金光寺中,僧人们衣衫褴褛,满面愁容,向唐僧师徒诉说一桩冤情:几年前一阵血雨过后,寺中塔顶的舍利子佛宝无影无踪。
僧人们被罚受苦,沉冤难雪。
为查失宝之因,唐僧虔诚地持帚与悟空进塔祭扫。
至塔顶,悟空擒住一个小妖,得知佛宝被碧波潭万圣老龙王作法至潭底。
悟空携八戒入潭,先礼后兵,与龙王之女乃圣公主及九头虫驸马交战。
白龙马化做少年,入潭寻见乃圣公主,设计骗回佛宝,金光寺顶佛宝重放光芒。
第19集误入小雷音荆棘岭上,八戒挥耙开路,师徒们艰难行进。
入夜,唐僧被树精摄入木仙庵内吟诗品茶,杏仙对唐僧一往情深,献舞呈歌,唐僧不为所动。
天明始得徒弟们相救,来到“小雷音寺”。
唐僧虔诚拜入,不料寺中之佛却是妖精幻化,将悟空扣入金钵,唐僧等束手被擒。
在二十八星宿协助下,悟空方得脱身,与妖精交战,却被妖精收入宝袋,后经悟空请来弥勒佛,在西瓜田里设下巧计,终于擒住黄眉童妖。
唐僧师徒得以继续西行。
第20集孙猴巧行医唐僧到朱紫国金殿倒换关文。
悟空哄八戒到街前,见招医黄榜,遂揭下暗塞入八戒怀中,悄悄离去。
八戒甚窘,只得带护榜官员们到会馆请师兄解围。
悟空上殿,悬丝诊脉,用奇药医好国王疾病,并询知三年前国王的金圣娘娘被麒麟山赛太岁接去。
于是寻至妖洞,几经周折,在金圣娘娘协助下,盗得妖王施放火、烟、砂的三个紫金宝铃,救出金圣娘娘。
第21集错坠盘丝洞唐僧独自化斋,错入七个蜘蛛精洞中,欲逃不能,被蛛丝缠住。
悟空前去救援,见蛛女们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斗,只作法取走蛛女纱衣。
八戒闻讯,赶至泉中,与蛛女们水中战斗,不料也被蛛女用丝缠住。
蛛女们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黄花观师兄家去蒸食。
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师父。
第22集四探无底洞唐僧命徒弟路救一位自称被强盗掠入山中的女子,不料女子却是妖精所变,在山寺中吃了两个贪色的和尚,并使妖风把唐僧摄入险空山无底洞。
悟空先后四探妖洞:先察知妖精欲与师父成亲;再入洞变成红杏诓妖吞下,逼她放了师父。
不想妖精再次摄走唐僧。
悟空三番入洞,探明妖精来历,遂上天宫告状,迫使玉帝派托塔李天王父子随悟空入洞,终于擒住金鼻白毛老鼠精。
第23集传艺玉华洲玉华州国王下旨逐僧。
唐僧师徒来到州境,扮成客商,住进小店。
适逢三个太子领兵盘查,四人分别躲进米缸、衣箱、席筒、木柜内,被抬进宫去听候发落。
夜间,悟空用隐身术潜入宫中,作法把国王、王后、妃嫔、太监及满朝文武顶上头发全部剃光。
国王受此教训,自认排佛之过,礼遇唐僧师徒。
第24集天竺收玉兔天竺国园中一个不明来历女子的哭声,引起了唐僧师徒的关注。
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
国王为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婚礼。
园中的女子在喜庆的乐声中,欲投河自尽,被悟空暗中救起。
悟空变作老奶奶,问明女子身世。
她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在父王为他举行的二十岁生日盛宴上,被黄风刮走。
第25集波生极乐天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
佛祖命二尊者引他们到珍楼用斋,入宝阁选经。
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白经。
他们重返灵山告状,佛祖却不责怪二尊者。
师徒们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