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与冯特的科学心理学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冯特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家 哲学与生理学的共同影响下诞生了科学心理学
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一)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二)身心平行论
(三)实验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二元论划分
(四)元素主义的认识论 (五)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直接经验
(一)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心理学可以进行量化研究(与康德观点相反) 冯特心目中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量化的、实验的科学。
1879年:开始做一些不属于课程的心理学实验
他后来指出,这些独立实验标志着心理学实验室的正式建立
1979年:美国心理学会批准铸造一枚特殊金质纪念章,正面 是冯特的肖像,背面是“科学的世纪” 1882年实验室从开始一个单间搬到了有11个房间的新地址 1897年实验室甚至有了一座独立的楼 (1943年12月在美英对莱比锡的一次空袭中被摧毁)
踏上讲台……在讲课时,冯特并不参照教案,他的两肘固定在讲台上,
但是手和手臂不停挥动,以某种神秘的方式起到说明和解释的作用” 一个沉默谦虚的人,每一天都是周密安排的。
建立实验室创办杂志之后,一边指导(参与较少)大量实验研究,一边把
精力转向哲学
1880: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二版;1887年第三版 1900-1920:撰写10卷本《文化心理学》(或《民族心理学》) 展现了语言、艺术、神话、社会风俗、法律和道德中的人类发展的各个 阶段
4、莱比锡岁月
1875 年担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1879 年建 立心理学实验室 1881 年:让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迅速发表,创办
《哲学研究》,1906年改为《心理学研究》
保留哲学成分 有别于致力于超心理学(千里眼、心灵感应等)创办的《心 理研究》
莱比锡大学里受欢迎的教师 “教室管理员打开了房门,冯特走了进来。当然,从皮靴到领带,全是 黑色。他的肩膀很窄,身材消瘦,对着学生俯了一下身,给人以身材很 高的印象,但实际上我怀疑他不会超过1.8米。他笨拙地从边上的走道

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

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

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
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是指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19世纪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论。

冯特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所引起的,而且这种心理活动与身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冯特认为感觉和知觉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

人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然后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感觉经验。

冯特将感觉分为外感觉和内感觉两种。

外感觉是指人们对外界物体的感知,如触觉、视觉、听觉等;而内感觉则是指人们对自身身体状态的感知,如疼痛、温度等。

冯特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的。

人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取的信息被大脑处理和加工,从而产生思维活动。

冯特将思维活动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三个层次。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的抽象概括;判断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推理则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和判断,得出新的结论。

冯特还提出了情感和意志两个方面的心理活动。

情感是人对某种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如喜怒哀乐等;意志则是人对自己行为的调控和控制能力。

冯特认为情感和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与感觉、知觉和思维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世界。

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多个方面的活动组成的。

这些心理活动与大脑的神经元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世界。

冯特的理论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我们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冯特认为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根据元素主义的 认识论,冯特将意识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感觉 和情感。感觉可以由形式、强度、持续时间来分类,情感 可以根据愉快—不愉快、紧张—放松、兴奋—压抑之间平 — — — 衡的三维来识别。 冯特根据他自己的内省观察发展了著名的情感三维说。实 验用一个节拍器,在一组有节律的嘀嗒声结束时,一些节 奏型比另一些节奏型听起来好像较愉快或较悦耳。于是, 构成这种经验第一部分的便是愉快—不愉快的主观情感。 — 第二类情感也是在听到嘀嗒声时发觉的。当等待每一相继 的嘀嗒声时出现紧张的情感,当所期待的嘀嗒声发生后就 产生松弛感。于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二部分的是紧张—放 — 松的主观情感。第三类情感是,当嘀嗒的速率增加时会引 起适度的情感,而当速率减少时则引起较沉静的情感。于 是,构成这种经验第三部分的是兴奋—压抑的主观情感。 —
冯特还提出过统觉学说。他认为,当我们看现实 世界时,我们见到的是一个知觉的单元。例如, 我们把树看作一个单元。我们看不到对它进行观 察的人在实验室所报告的亮度、色调、形状等各 种各样的感觉。我们的视觉神经把树“领会”为 一个单元,而不是“领会”为构成树的无数基本 感觉和情感的每一种要素。 意识经验的总和是怎样由基本的组成部分复合或 构成的呢?冯特假设了一个统觉学说来说明我们 统一的意识经验。他把各种要素联合成为一个单 元的实际过程称作“创造性综合”原则或“心理 合成律”。这样,要素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特征。 冯特的这一观点类似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即整 体大于部分之和。
二、赫尔曼·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 1850.1.24~1909.2.26)
德国心理学家
(一)生平
艾宾浩斯生于1850年1月24日。先在波恩大学学习历 史与哲学,后进入哈雷大学和柏林大学深造,1873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76年,艾宾浩斯在巴黎一家 书摊上买了一本旧的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 这一偶然的事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影响,不久也影响 了新心理科学。费希纳研究心理现象的数学方法使年 轻的艾宾浩斯顿开茅塞,他决心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 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的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 在这之前,W.冯特曾宣布过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 过程不能用实验研究。当时艾宾浩斯既没有大学教学 职位,没有老师,也没有进行研究的专门设备和实验 室。但是,他还是花了5年时间,用自己做被试,独 自进行实验,完成了一系列有控制的研究。

心理学史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心理学史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另一个基本的心理元素是情感。情感是直接经 验的主观方面,它伴随感觉而产生,是感觉的 主观补充,如我们看、听、尝、触时所产生的 主观感受,但它并非像感觉那样同外部世界发 生关系,这也是情感和感觉的区别所在。
感觉 情感
强度 性质 维度1 维度2 维度3
同外部世界直接联系

观 感
外部世界

冯特根据自己的内省观察,提出了著名的情感三 维说。实验用一个能发出有节奏声音的节拍器来 进行。冯特报告说,在一组有节律的滴答声结束 时,有一些节奏比另一些节奏听起来更愉快或更 悦耳。冯特的结论是,任何这样一种节奏的经验 的一部分乃是一种愉快——不愉快的主观情感。 沿着愉快到不愉快的连续系列,可以定出情感状 态所处的点。
牛津大学




Cambridge
1877年,剑桥大学否决了讲授实验心理学的请 求,因为“把人的灵魂放到量表上会侮辱宗教” 在随后的20年里,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在剑桥大 学是被禁止的。牛津大学到1936年以后才允许 讲授这门课程。
因此,德国存在着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多的科 学研究机会。一个人在德国可以作为研究型的 科学家而谋生,但是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却不 行。
统觉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 它把各种元素联系成一个统 一体,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综 合,使得各种心理元素以处 于焦点的那些心理内容为中 心,形成复杂的意识状态。 通过统觉组合功能的创造性 综合作用,各种心理元素形 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具有 新的性质的复合体。
(3).心理复合律
意识元素的结合或心 理复合体的形成遵循三 条基本的规律。
在19世纪初期,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整个 了德国大学,改革的目的是贯彻学术自由的原 则。大学的教授们受到鼓励,可以不受任何干 涉地讲授任何他们想教的东西,进行他们想做 的任何课题的实验。这一自由在法国和英国的 大学是没有的,它对于新领域的探索是非常必 要的,如心理学这样的学科。

冯特心理科学观

冯特心理科学观

冯特心理科学观一、冯特心理学的历史地位冯特(Wilhelm Wundt)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心理学领域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心理科学观对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

在心理学史上,他被视为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和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

二、冯特心理科学观的背景与起源1.时代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人们开始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心理学。

在此背景下,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运用实验法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2.哲学背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理性主义对冯特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认为,知识的形成需要先验的范畴来整理感觉经验,而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和描述这些先验范畴的结构和功能。

冯特在心理科学观中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和经验的基本结构,这与康德的哲学思想相呼应。

三、冯特心理科学观的主要内容1.心理学的对象与方法: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即个体可以直接感知和体验的经验。

他强调实验法在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只有通过实验法才能准确地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

2.意识的结构与功能:冯特认为意识是心理现象的基本单位,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等基本元素构成的复杂结构。

他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内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特点。

3.心理学的定位与关系:冯特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与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等地位。

他主张心理学应该与哲学、生理学等学科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的认识和发展。

同时,他也强调心理学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四、冯特心理科学观的影响与评价1.积极影响:冯特的心理学思想推动了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的实验室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心理学家,而且为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的思想也启发了后来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等心理学派别的发展。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摘要:从亚力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

1825年,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的巨著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

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那么,在心理学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即科学心理学)的过程中,一定有着适当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心理学家的贡献,促使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冯特;哲学正文:所谓科学心理学其实是相对于从古至今那些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而言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

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

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心理方法等。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起源(一)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哲学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用于解释整个宇宙事态时成为哲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指"灵魂的学说"。

像其它学科一样,早期的心理学泛化于哲学之中。

在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笛卡儿(Ren’s Descants)以及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John Loke)等三位思想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史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史:研究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二、研究和学习心理学史应坚持的原则(一)以心理实质为主线原则(二)古今参照、古为今用原则(三)科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德谟克利特二、柏拉图三、亚里士多德四、希波克拉底五、盖伦(Galen,公元130-200)一、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出身于工商业奴隶主家庭(一)原子说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二、柏拉图(Plato)(一)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叫做“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

(二)学习理论“灵魂回忆”说:人未出生以前,他的灵魂早就存在于某个地方,出生以后,灵魂与物相结合,因而玷污了灵魂,所以生不如死。

(三)灵魂的等级说他也把灵魂分为三等:即理性、激情、欲望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一)四因论质料因:构成事物的原材料。

形式因:事物应有的形式。

动力因:影响质料、使之转变为形式的因素。

目的因: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目的或功能,从而使自然界和谐有序。

(二)灵魂论3、关于灵魂的分类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4、关于灵魂的功能①认识功能(知)②动求功能(意)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心理过程二分法的表述四、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一)脑是心理的器官(二)体液说四种体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盖伦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第二节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的官能心理学(一)奥古斯丁灵魂的官能灵魂的主要官能是记忆、理智(理解)和意志(二)阿奎那把灵魂分为:植物性、感性和理性的灵魂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达.芬奇(Da.Vinci,1452-1512)1、视知觉方面(1)线条透视:(2)项目透视(隐形透视)(3)空气透视:(4)移动透视(5)双眼视差:(二)斐微斯(Vices,1492-1540)心理学思想:1、主张世界有两个实体,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上主张用经验法,因此有人称斐微斯为“经验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冯特

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冯特

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冯特哲学里有个三大终极问题之一,是你从哪里来?歌唱家毛阿敏也曾在《思念》中唱到: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心理学从哪里来呢,怎么诞生的呢?我们的新朋友,也希望她像一只蝴蝶飞进我们的窗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心理学这位新朋友以及和它相关的故事。

根据正式教材提到,1879年12月,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这一声“炮火”,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了。

之前就没有什么迹象吗?有!在1874年冯特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誉为心理学界的独立宣言。

好了,没有独立之前它是什么呢?她的老祖宗是哲学。

这个我们简单知道就可以了。

由此可以看出冯特可以说是心理学帮的帮主,很厉害,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帮主”的世界。

心理学帮的“帮主”,小时候却像一个“丐帮”帮主,完全看不出能有半点出息的迹象。

他看起来没有动力,也缺乏那份才气,更不用说会成为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一位杰出的巨人。

事实上还有点傻气,非常像是一个迫切需要被拯救的孩子。

冯特1832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村里的牧师,在上学期间,冯特有严重的爱做白日梦的毛病,为此还被父亲训斥。

童年时冯特的伙伴很少,唯一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是一个比他年纪大的智力发育有些问题的孩子,可以说好朋友也是个智障儿童。

有没有关于他的故事?有!冯特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来学校看他,发现他心不在焉的样子,盛怒之下竟当着同学的面煽了他几耳光。

冯特永远也忘不了这件事,可这并没有改变他什么。

在13岁的时候,他在上天主教专业学校,仍然是这么一位不长进的白日梦患者,他的老师常常公开煽他,另一位教师也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嘲笑他——教师的惩罚也不起作用,成绩依然很差。

这就是冯特的童年,可以说是悲惨的童年。

中学呢?在父母的安排下冯特进了高中,害羞、胆小,不适应环境,和朋友处理关系也不好,成绩也特别差。

有时候还逃课,又被父母送回学校。

心理学发展简史

心理学发展简史

冯特:德国心理学家被认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实验心理学:基于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威廉·詹姆斯:美国 心理学家被认为是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 学的创始人之一
机能主义:强调心理学 的应用性认为心理学应 该研究心理活动在适应 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 :强调意识流、习惯 形成和情绪等概念对 后来的心理学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人的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心理学发展的贡 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近代欧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对心 理学发展的推动。
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推 动作用。
哲学背景:心理学起源于哲学早期哲学家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探讨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其他心理学派别的关 系:机能主义与行为主 义、格式塔心理学等学 派都有相互影响和借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并认为性欲是驱动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
精神分析方法: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和移情等方法来探索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理论贡献:对人格结构进行了划分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并提出了防御机制等理论。 影响:对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现代心理学的多个分支。
生理学背景:随着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心理过程的关注逐渐转向了对生理机制的研究。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也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思潮和启蒙运 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潮。
自然科学背景: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例如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

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专业(期末)论文论文题目: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姓名:X X班级:城市管理与服务系零八心理咨询学号:13 号指导老师:X X提交日期:20xx-xx-xx摘要: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哲学内部经过长期发展,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条件日趋成熟。

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建以及第一种实验心理学刊物的创办,心理学标志性地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本文同大家讨论的就是“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和他的心理学体系,取其之长为我所用,为我们了解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冯特心理科学观冯特论实验心理学目录前言 (1)一、冯特的生平 (1)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2)三、冯特论 (3)1.冯特论心理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3)2.冯特论经验的分析与综合 (4)3.冯特论情绪与意志 (4)4.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5)四、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 (6)五、有关冯特的争论和评价 (6)参考文献 (8)前言:心理学经过2000多年在西方哲学内部的长期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在哲学为心理学积累了不少概念和理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心理学拜托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就在这样的里程碑式的时刻,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综合了哲学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因此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在科学心理学建立的过程中,冯特与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德国心理学家,如艾宾浩斯、布伦塔诺(F.Brentano)等人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该论文就将与大家一起讨论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深入了解19世纪后半期的心理学发展,同时深刻体会冯特与冯特论的魅力所在。

一、冯特的生平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城(Mannheim)附近的尼卡拉(Neckarau)地区,父亲是位牧师。

科学心理学发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理论

科学心理学发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理论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科学心理学发展中的著名人物及其理论一切都要从那间招待所说起。

1879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里的寄宿招待所——孔维特楼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后来被尊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当然,在更早的1874年他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冯特对心理学的影响是极其独特的,除了他自身的创举著作意外之外,更在于心理学独立发展以后最初50年间的重要的专家学者大多都出自冯特门下。

首先出场的是冯特的正牌学生铁钦纳。

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后来许多人都认为冯特和铁钦纳的观点一致,其实这是误传,冯特自称他的心理学为内容心理学,他的某些观点由铁钦纳继承,发展成为构造心理学,不过二者都采用由冯特引入心理学的内省实验法倒是真的。

铁钦纳于1890年到德国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生理学和心理学,1892年获得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为什么是哲学学位——因为当时冯特干的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活,虽然教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但实际上他历尽艰辛才在1875年获得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的席位。

当然铁钦纳也一致被认为是冯特的真传弟子。

铁钦纳1911年到康奈尔大学任教,所教的学生也很厉害,其中著名的包括马斯洛、吉尔福特和波林。

当然,由于马斯洛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爱好广泛,所以老师也有很多,包括我们熟知的桑代克以及维特海默。

马斯洛于1926年进入康奈尔大学,不过他只听了几次铁钦纳的课,就从此丧失了对心理学的信心,具体是老师还是学生问题就不得而知了,幸好后来他又重拾了对心理学的兴趣。

不过也正是由于马斯洛广泛的兴趣,才能在后来提出融合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甚至美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当然他最著名的理论莫过于需要层次理论了。

马斯洛于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吉尔福特于1924 年进入康奈尔大学师从铁钦纳攻读博士学位,后来他因为对智力的研究驰名世界,提出了著名的智力三维理论。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解释概念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

③心脏中心说。

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

⑤知意二分法。

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

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

单子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和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

莱布尼茨的观点。

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相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

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

包括极限法、常定法、调整法等。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

《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的心理学体系,它关注心理活动,而不是心理内容。

二重心理学:主张研究对象应该是意动和内容的统一的心理学。

意识流:詹姆斯的观点,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的流动过程,任何还原意识为元素的努力都会扭曲意识。

同型论:有关心理或意识经验与潜在的大脑神经过程存在一致性的理论观点。

心理学的分裂和整合

心理学的分裂和整合

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讨论是白日化的甚至有滥用的倾向。我们必须始终清楚意识到心理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它是带有社会科学倾向的自然科学。而库恩作为物理学家出身,在《结构》一书中所探讨的都是自然科学的范畴,使用的例证也都是物理、化学的经典自然科学。所以,用范式理论硬套在心理学的头上,是有不妥之处的。其次,库恩本人对于“范式”一词的定义也是有些含糊的。范式论在心理学界中掀起的波涛,只能说明,心理学自身理论结构的缺点,它急于想要证明自己是一门能如同物理化学那样的科学。
纵观学派情况,可以清晰看出心理学中所存在的两大阵营:以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主义阵营和建立在现象学研究方法上的人文主义阵营。但在这两种取向中,他们都仅从单一的维度把握人,没有看到人性的全貌,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歧式思维。[6]叶浩生对此评论过: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方法与程序,如果我们仅仅对其中的一种感兴趣,就会一叶障目,自以为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7]行为主义学派抹煞了人性,认为人和动物是没有界限的,从而忽略了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试图运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实则也是一种脱离对脑研究的空中楼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发展后期几近成为一种霸权,不仅认为成为一名心理分析师自己首先得进行精神分析,更是排斥除己之外的理论。各学派都似乎要以己之论独霸心理学界。这种狭隘的心理学观是造成20世纪学派林立但无所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就以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作为例子分析。
现在我们知道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成的,如天然橡胶实际上是由异戊二烯聚合而来的。但在19世纪下半叶,科学家们对于高分子的研究而形成了两个对立学派,一个是由英国化学家组成的胶体论者,另一派是在当时只有德国有机化学家施陶丁格等少数几位持高分子理论。在随后几年的国际化学会议上两派科学家进行着激烈的辩论。最终,通过更缜密的科学实验研究和分析,逐渐证明了施陶丁格的理论更符合事实。从而确立了高分子化学这一化学分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至今对于聚合物的理论解释高分子理论是最好且能被实验证实的,而在巴斯所提出的所谓四次心理学革命中,每一种范式(姑且作为范式来叙述)都是不能独立支撑心理学本身的。它们的局限性在今看来是如此明显。从构造主义到行为主义并没有进步多少。几次革命所针对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所反复的。如关于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人是消极的、被动的,就同时存在于构造—行为主义革命、精神分析革命和人本主义革命。也就是说,心理学中的革命甚至是不能弱化地称之为一种改革的,只是一种转移。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第一时期,笛卡尔和洛克--冯特,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时期,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时期,冯特—现代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心理学史是以心理学的短期历史为对象的,研究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官能心理学阶段,研究集中在灵魂的官能上。

意识经验的心理学阶段,研究集中在意识经验起源。

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和法国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尔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论和辩证法哲学的创始人。

唯心主义实验论:不可知论、“自在之物”、自控知觉实验论、空间是心所固有的。

1、康德是提顿斯的三分法的继承者,认为认识、感情和欲望是三种基本的心理官能,这三种官能各自独立存在,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由其他一种派生的。

2、认识心理学是康德心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在进行实际认识活动之前,对人的认识能力作一番“批判”的考察,借以确定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度和方式。

(错误的、唯心主义的)3、康德区分了经验和先验的判断,先验的判断包括数学规律和科学规律,是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空间感觉是纯粹内在固有的,空间、时间都不是经验的概念。

(否定感觉是认识的基础)4、统觉原理是康德认识心理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康德强调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统觉是人的一种先验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是对象因果范畴的联结。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重要代表。

1、反对康德的不可知论,认为自在之物是可以认识的,提出物质和精神的同一性。

2、反对面相学和颅相学。

3、反对经验心理学而支持理性心理学。

4、对人的意识发展的研究,把心理学和历史的考察与逻辑的发展联系起来。

5、黑格尔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是由“理论精神”、“实践精神”和“自由精神”三部分组成。

赫尔姆霍茨:1850年用蛙的肌肉进行实验,完成了神经冲动速度的测量。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2)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2)

复习大纲1、布伦塔诺的主要贡献1.布伦塔诺的整个研究取向和基本观点。

——重视意动的研究,开辟了反冯特主义的欧洲机能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提出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相对立,对后来心理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2.直接促进了奥国学派(意动心理学派)与形质学派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兴起,成了武德和司托特反对联想主义的理论工具。

3.重视人的心理能动性和整体性——对目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和完形心理学均起理论先驱作用。

4.布伦塔诺的理论被引进实验室,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指南。

2、桑代克对心理学的贡献1.确定了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继承了卡特尔的方向,设计过许多种心理测验和教育测验并加以宣传,成为美国当时心理测验运动的领袖。

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代替自然的观察来研究动物心理。

创造了迷路、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

4.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定律,即练习律和效果律。

3、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所做的主要贡献和缺陷主要贡献:(1)艾宾浩斯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它是一项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意义: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即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如学习、记忆、思维等;(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主要缺陷:(1)艾宾浩斯对记忆过程的发展只作了定量分析,对记忆内容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2)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有很大的局限性;(3)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

4、詹姆士的情绪理论詹姆士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结果,任何情绪都是身体中生理变化的反射产物。

例如我们看到一只熊,先逃跑而后觉得害怕,这些反应引起的内部冲动传到大脑皮质时所引起的感觉就构成情绪。

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是:情绪不过是来自骨骼肌、内脏和其他器官的一阵感觉印象在意识中的表现。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市面上充斥着很多心理学书籍,比如《心理学教你一眼看穿别人》《让你快速了解别人的心理学》等等。

其实这些心理学书籍表现出来的是伪心理,不是真正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心理学可以描述、解释和控制行为,并有效地预测将要发生的行为。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个主要学派,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冯特简介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一生作品达54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等。

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
1.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创办了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并发表实验室研究的论文。

他使心理学从哲学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3.为欧美一些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是由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著现代心理学(即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其抛弃精神分析所强调的意识问题,以可量化的实验来研究心理学,不同于精神分析学者所强调的质的研究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

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心理方法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的提高,自觉地运用创造性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造能力,增强创造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有着重要意义。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指"灵魂的学说"。

像其它学科一样,早期的心理学泛化于哲学之中。

在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笛卡儿以及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等三位思想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实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灵魂的种类和功能等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他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笛卡儿提出先天观念论,认为人类生而具备足以产生感官经验的心理功能,且这种与生俱来的理性控制身体的一切活动。

他的心支配身的理念,后经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发展成哲学思想主流之一的理性主义。

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作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洛克反对笛卡儿的先天观念论,提倡经验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7卷第2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7.,Vol.2.2005总第71期 Journ l of Ch ohu college G ener l Seri l No.71 收稿日期:2004-9-18 作者简介:胡万年(1968-)男,安徽巢湖人。

哲学硕士,巢湖学院两课部讲师。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和心理学史。

康德与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胡万年(巢湖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摘 要:德国古典哲学奠基者康德对冯特所创立的科学心理学产生深刻影响:一、心理学的对象,二、实验内省法,三、心理学的数量化,四、心身平行论,五、心理学体系,六、统觉的创造性综合学说,七、意识的两大领域观点。

文章试图从分析康德对冯特创立的科学心理学的影响来揭示康德对科学心理学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康德;冯特;影响;科学心理学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6(2005)02-0020-06K ant and the Scientif ic Psychology of WundtHu Wan -nian(Chao Hu College A n Hui Chao Hu 238000)Abstract :Kant Who has laid a fundation on the G 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cientific philosoghy created by Wundt :一、the object of psychology ,二、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interospection 三、the quantitation of psychology ,四、the par 2allelism ,五、the system of psychology ,六、the creating synthesis of apperception ,七、the two fields of consciousness.It is the aim of this paper that Kant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on scientific psychology by an analysis of Kant ’s influencing the scientific psychology created by wundt.K eyw ords :Immunel Kant ;Wilhelm Wundt ;Influence ;Scientific Psychology1 引言把康德与冯特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似乎有些牵强,康德(1724-1804)一生忠于哲学,以“三大批判”奠定先验批判哲学体系,开拓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成为西方哲学界绕不过的“路碑”。

冯特(1832-1920)一生致力于心理学,建立庞大的心理学体系,于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总之,前者是哲学界圣哲,后者是心理学界泰斗。

而且康德没有撰写过一部心理学著作,并明确宣称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

然而,康德对心理学的批判,激起了冯特等科学心理学前辈们的深刻反思,为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做好了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准备,同时康德的其他思想也对冯特产生深刻影响。

拙文试图从康德对冯特的影响来揭示康德对科学心理学的巨大贡献。

2 影响2.1康德对冯特心理学对象的影响・02・康德反对沃尔夫的《理性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是实体性灵魂的观点,因为不存在作为实体的灵魂,灵魂是“先验自我”即“我思”,它属于本体界,不能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康德看来,人的心灵能力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因为物自体是超越于一切心灵能力之外的,是本体界,是认识界限概念。

所以,心理学只能研究心理现象,而不能认识灵魂实体。

受此影响,冯特及其科学心理学的其他前辈们就可以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们就不必再费力去解释为什么心理学不是灵魂的科学了。

尤其冯特明确把心理学研究对象界定为直接经验,他说:“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内,我们所研究的经验现象只是以不同的观点来考察同一个经验的现象。

在自然科学内,我们把经验看成是客观现象的相互联系,由于抽去了知觉的主体,它也就被看成了间接的经验,而在心理学内,我们则把经验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

[1]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正是采取直接经验的观点,对经验本身进行直接如实的研究和描述,这种看法“是对旧的哲学心理学历来把灵魂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种否定,也是使冯特把心理学从旧哲学思辨中摆脱出来并加入各门科学行列的理论前提,从而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

[2]其实,这一切早在康德对理性心理学批判中已完成的工作。

康德认为,理性心理学的失误在于用有限的知性范畴如实体等概念去规定超验的灵魂,而一切知性范畴只能运用于现象界,不能涉及物自体,如果强行把知性范畴运用于超越心灵能力之外的本体即灵魂,就必然产生理性的谬误推理。

因此,康德展开对理性心理学的批判,其焦点是对理性心理学关于灵魂实体的批判,因为否定了灵魂实体性就等于摧毁了理性的心理学根基。

经过康德对理性心理学的批判,斩下了灵魂实体的头颅,把它从科学王国中驱逐出境,从而为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开辟前进的道路,奠定理论基础。

2.2康德对冯特实验内省法的影响康德认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是心灵的实体而是心灵的现象,但是他认为不能使用内省方法科学地研究心灵,因为心灵是心理学研究的内感官对象,而不是外感官对象。

外感官对象既有时间又有空间的先天形式,从而表现出常住不变的稳定属性;内感官对象只有时间一个维度,因而表现出变幻不定,转瞬即逝的特点。

所以心灵不可能静止地在那里等待分析,而心灵的持存性和稳定性是内省观察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且内省过程本身就影响了心理状态,因此我们发现的心理状态是不自然的,其价值是有限的。

康德甚至进一步指出,一个人在其心灵上的过分内省,有可能导致他的精神错乱:“若有谁对于内部经验说得出许多东西,最好还是让他在对自己的这种研究的探险旅行中首先到安提库拉(古希腊城名,产一种治精神病的毒药)去”。

[3]当然,康德所批判的内省是传统的“安乐椅式”的思辩内省,不过这种批判是深刻的具有变革意义,它颠覆了传统的思辩内省对心理学研究的合法地位,如果没有这种深刻的批判,那么传统的思辩内省在心理学研究中将长期处于统治地位,这样心理学就不可能从哲学母体中脱胎而出。

所以康德对传统的思辩内省的批判,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在方法论上起着先导作用。

正是在此基础上,冯特把它发展成为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内省法,并指出:“理想的科学的内省并非康德认为有危险的对灵魂的紧张监视,它只是对一个人的经验的自我观察”。

[4]同康德一样,冯特也反对传统的“安乐椅式”的思辩内省,并认为这种内省对心理学毫无帮助。

他本人对这种思辩内省深恶痛绝,曾把这种内省主义比作“试图通过拔自己的头发而跳出流沙的愚蠢办法”。

[5]他对那些用传统的思辩内省法的同事缺乏耐心。

根据丹齐格(Danziger,1980c)考察了1883年到1903年间在冯特实验室工作的180名学生,发现除4人以外其他所有人都使用了实验内省法,而且冯特本人批评了没有使用实验内省法的4人中的2人。

[6]2.3康德对冯特及科学心理学其他前辈们关于心理学的数量化的影响与大多理性主义者一样,康德认为一门学科成为科学,其主题必须能够使用精确的数学方式。

康德对科学的数量化的强调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在康德时代,随着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强大,由伽利略和牛顿所开创的自然科学处于统治地位,他们习惯上认为科学是同数量而不是同内在的质打交道的。

把“天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作为一生追求的两大目标的康德,不・12・可能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数量化无动于衷。

但是康德对心理学的数量化持否定态度,这与他对心理学性质的理解有关。

康德在批判理性心理学关于灵魂实体的科学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只能依据经验的材料来研究心灵现象的经验心理学。

然而,在康德看来,心理学所研究的不是外部经验,而是内部经验,它只具有时间维度,因而是变动不居的,缺乏稳定性的。

因此,它不能进行客观的定量研究。

康德对科学的数量化的强调以及对心理学的数量化的否定,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激起了冯特及科学心理学其他前辈们的深刻反思:心理学为什么不能数量化?如何使心理学数量化?。

因此,我们不能仅从消极眼光看待康德关于心理学数量化的否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它所激起的反思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在方法论上又起先导作用。

这犹如海浪的相互撞击,产生美丽的浪花;思想的相互碰撞,促进科学的发展。

首先,传承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席位的赫尔巴特,一方面坚持康德关于心理学永远不能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观点,另一方面他认为心理活动可以用数学来表达,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学能够成为一门科学,这表明了他第一次在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数学方式的尝试。

随后,韦伯根据最小觉差研究提出第一个心理学的定量法则,即韦伯定律,而费希纳则创立了心理物理法。

最后,冯特也是在康德的刺激下,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实验内省法与数量方法结合起来,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2.4康德对冯特的心身平行论的影响为了建立先验论体系,康德在现象和物自体之间划出一条不可愈越的鸿沟,并指出作为物自体的物质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所能认识的只是经验现象界。

所以在康德看来,科学研究只能涉及经验现象,而对其身后的物自体无能为力,这就给心理学重新提出笛卡尔的心物平行的二元论,而且康德特别强调心灵的主观性,忽视心灵的生理基础。

受此影响,心理学家们只去研究心理现象本身,而不必考虑与这些心理现象相对应的生理过程。

在康德之后,赫尔巴特、费希纳和冯特都承认心灵是神经动作以外的某种东西。

这种影响虽然对于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片面性,但是在心理学独立之际,心理学不仅要从哲学母体中脱胎而出,又要同密切相关的生理学划清界线。

冯特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把康德的现象和物自体的二元论发展为心身平行论。

冯特认为,心身平行论是一种基本的心理学假设,是心理学赖以进步的依据。

首先,冯特的心身平行论是立足于经验之上的平行论,他把经验区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是生理的和物理的,另一个是心理的,两者平行存在,其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其次,冯特的平行论还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

他认为人的心理不依赖身体,不依赖大脑,也就是说,人的心理不是大脑生理过程产生的结果,心理过程有自身的规律性,不依赖生理过程,两者是独立的平行的因果系列。

他说:“身体的因果性与心理的因果性是两极对立;前者始终意味着一物质实体的假设,后者绝不能越过经验中的直接给予的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