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8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五)

文科科综合地理试题

2014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根据计划,到2020年,东莞工业机器人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普及应用,服务机器人在家政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初步应用;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从30多台提升至超过120台;将建成1-2个机器人产业园和6-8个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底,东莞企业申报“机器换人”项目总数达到了1262个;同时,东莞已聚集了400多家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背景不包括( )

A. 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

B. 人口老龄化

C. 东部沿海产业升级

D. 交通运输发展

2. 东莞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聚集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 位于珠三角,技术水平高

B. 地方政府政策扶持

C. 产业协作条件好

D. 市场需求量大

3. 机器换人计划将导致东莞( )

A. 劳动力素质总体提升

B. 单位产品成本长期来说上升

C.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D. 劳动力价格下降

【解析】

1. 机器换人计划主要应用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家政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这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人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都有关系,但与交通运输业关系不大,选D。

2. 根据材料中“率先”、“申报”等字眼可知,东莞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聚集获得了地方政府政策扶持,选B。

3. 机器换人计划是在该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当地产业升级时的应对措施,该计划将导致东莞低端产业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大量取代,而整体产业级别提升,迫使当地劳动力素质总体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选A。【答案】1. D 2. B 3. A

【点睛】

机器换人计划是“工业4.0”的直接应用。

“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我国中部某地校园内有很多香樟树、玉兰、石楠等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中间点缀着几棵落叶阔叶树,而校园外的天然植被却正好相反。2018年初的一次暴风雪过境,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但落叶树基本毫发无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 该校园最有可能位于( )

A. 黄河以北

B. 黄淮之间

C. 江淮之间

D. 长江以南

5. 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的原因是( )

A. 枝干细小,被大风吹折

B. 枝多叶密,被积雪压折

C. 气温骤降,被冻结折断

D. 保护树木,被人为折断

6. 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校园内外植被差异大致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C. 该校所在地不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树,校内应全面改种落叶树。

D. 该校应在冬春季对常绿树采取严密防冻措施,防止树木冻死。

【解析】

4. 根据材料,该地的天然植被以常绿林为主,间杂落叶阔叶林,因此该地应位于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部位,并稍微偏南,秦岭-淮河为温带与亚热带的界线,据此该地应位于该线附近或稍微偏南部位,结合选项选C。

5. 香樟树、玉兰、石楠等苗木属于常绿阔叶林,冬季,当降雪量过大,这些林木由于枝多叶密,会被积雪压折,大量枝条折断,选B。

6、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校内外树种的差异,由于校内树种是人为的常绿林为主,与当地以阔叶林为主的自然规律不符,故导致了校内树木面对暴风雪时的损失较大,这说明一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反映,故选A。【答案】4. C 5. B 6. A

地下水位过高导致会土壤过湿,不利于农业生产,需要排水。下图示意某地等潜水位线及拟建的排水井和排水沟的位置(图中等潜水位线单位:m)。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土壤过湿对农作物的危害是( )

A. 气温日较差小,不利营养物质积累

B. 土质黏重,不利农作物根系发育

C. 土壤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

D. 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减少

8. 图中排水沟4的排水效率是最低的,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沟底是倾斜的

B. 延伸方向是和等潜水位线垂直的

C. 沟较浅

D. 潜水是向两侧分流的

9. 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图中排水沟5的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是( )

A. 79m

B. 80m

C. 81m

D. 82m

【解析】

7. 土壤中的水分、空气比例相当才能保证土壤保温透气,作物生长好。土壤过湿时,土壤中的空隙被水占用,由于空气少,不利农作物根系呼吸,作物生长会受到影响,据此选C。

8. 据图可知,排水沟4沟底平深,潜水位高,潜水向两侧分流,这导致大量水体滞留,不能有效排水,据此选D。

9. 图中排水沟5处的潜水位是(81,83),为保证本水位段的排水并综合考虑排水效率和工程量,沟底最适宜的海拔高度应接近最低水位,即81米,选C。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早在唐代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建水紫陶”是建水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彩山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手工拉坯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制成,其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目前“建水紫陶”产业仍以个体作坊生产经营为主,并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答案】7. C 8. D 9. C

10. “建水紫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 工艺复杂独特

B. 交通不便

C. 知名度较低

D. 工业基础差

11. 建水县拟大幅扩大“建水紫陶”的产业规模,推测此举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吸纳大量劳动力

B.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C. 迅速提升旅游业

D. 有利可持续发展

【解析】

10. 根据材料分析,“建水紫陶”的生产需要复杂的工艺,且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制作工艺独特神秘,掌握工艺的人口数量受到限制,成为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选A。

11. “建水紫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彩山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手工拉坯制作成型,大幅扩大“建水紫陶”的产业规模,会导致建水近郊的陶土大量挖掘,地表植被破坏,由于该地降水多,会加剧水土流失,选B。【答案】10. A 11. B

【点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