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预防方法

合集下载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症状防治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症状防治

S i y a n g t i a n d e仔猪水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眼睑部水肿。

该病病程短,治愈率低,致死率高,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已成为养猪业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发病原因1.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卫生不良,消毒不严,营养缺乏,引起肠道微生物变化,促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繁殖,导致发病。

2.断奶应激反映断奶后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蛋白饲料引起仔猪胃肠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并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3.消化功能不全由于初生仔猪的消化器官容积小,胃肠内的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添加的植物性蛋白质过多时,蛋白质不能彻底分解,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

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4.母源抗体因素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后,母源抗体的随着母乳经小肠传给仔猪,母源性大肠杆菌性抗体在仔猪体内维持时间是8-36天.所以断奶后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5.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饲料单一或饲料搭配不当,常造成猪缺硒、缺乏维生素E。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两者有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机体缺乏时,免疫器官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抗病力减弱,引起仔猪营养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

二、临床症状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常无变化,急性病例常见患猪突然跃起,然后倒地抽搐,肌肉震颤,四肢乱蹬,口角有少量白沫,角弓反张,呼吸急促,来不及救治就死亡;慢性病例常见患猪四肢无力,喜卧,共济失调,走路摇摆,呼吸急促,采食量无变化或少量减少,个别的体温升高,有的腹泻排灰色或黄绿色稀粪,有的便秘排干硬的粪球,有的盲目乱冲,叫声嘶哑,对外界声音等刺激敏感,肌肉震颤,触之惊叫。

猪水肿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水肿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水肿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俗称小猪摇摆病。

是断乳仔猪常见多发病,断乳后1-2周龄多发,发病率较低,呈地方性流行,病死率高(90%)。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

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机能失调的情况下,出现的局部水肿或全身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症候。

病因:引起本病的病原,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

当以下条件存在时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如断奶仔猪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当,饲料蛋白质比例水平偏高且过于单纯,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饲喂贪吃过饱等,若硒和VE不足时,会诱导本病发生;猪舍卫生条件差,仔猪缺乏运动,致使猪只体质衰弱,脾气亏虚,三焦失调,则水湿外泄受阻,使水湿泛溢于肌肤,而成水肿、经络麻痹而发病。

症状:本病多突然发病,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体温一般不升高,偶有个别猪只体温上升;随之可见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二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用手触摸猪体,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

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均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常可延至5-7天或更长一些时日。

致死率达90%。

解剖可见猪体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胃壁水肿最为严重。

切开胃壁可见增厚和胶冻状,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

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冻状。

防治:药物治疗的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

因本病的发生与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息息相关,预防本病必须对哺乳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过高,断乳后的仔猪切忌饲喂过饱。

在缺硒地区,应注意添加硒和维生素E。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

畜牧水产农家参谋-137-NONG JIA CAN MOU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祝代和(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58305)【摘 要】发生仔猪水肿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断奶的猪仔受到了大肠杆菌的感染,仔猪水肿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神经症状与水肿是仔猪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发生率最高的时期是仔猪断奶后的14天之内,食量大,健壮以及快速生长的仔猪更容易出现水肿疾病,这种疾病会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对仔猪发生水肿病的因素、在临床治疗时所表现的症状以及相关的防治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仔猪;水肿病;发病因素;临床特点;防治方法仔猪水肿病在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情况没有规律性,并且死亡率会高达80~100%。

若饲养员在进行管理时,没有依据仔猪的具体情况更换饲料,或者长时间为仔猪提供缺乏维生素的饲料,在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都会引发仔猪出现水肿病。

现阶段,养殖场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就是水肿病,会对仔猪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根据仔猪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对应的防治策略。

1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因素分析1.1 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因素分析引发仔猪水肿病的因素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受到感染,通常情况下,仔猪进行哺乳时,会在肠道内残留少量大肠杆菌,但不会直接引发仔猪水肿病。

若在这过程中出现相关的诱导因素,比如饲料、断奶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会减弱仔猪的抵抗力,若破坏了仔猪肠胃内部的生态平衡,会在仔猪的肠道内繁殖大量的病菌,并且这些病菌还容易引出毒素,若不断积聚毒素,在高于一定水平之后,会使仔猪出现毒血症,发生水肿病,最终导致死亡。

1.2 仔猪水肿病的断奶应激分析仔猪在成长过程中,肠胃内部会增加一定数量的消化酶,但由于仔猪发生断奶应激,会减弱仔猪的消化酶,不利于仔猪消化功能的合理运转,使仔猪的肠道内部的菌落出现絮乱。

除此之外,仔猪出现断奶应激情况,还会降低仔猪体内的抗体,抑制仔猪的免疫力,在肠道内繁殖大量大肠杆菌,并引发毒素,在仔猪机体吸收之后,最终造成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识。
交流与分享
组织养殖户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 防治经验和成功案例,促进共同进 步。
奖励与激励
对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并取得良好效 果的养殖户给予奖励和激励,激发 其积极性。
05
案例分析
成功防治案例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通过严格控制饲料营 养比例、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预防了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案例二
某散养户,采用中草药方剂拌料饲喂 ,显著降低了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
防治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未及时对病猪采取隔离 和治疗措施,导致疫情扩散,防治效果 不佳。
VS

案例二
某散养户,未能坚持使用预防性药物,仅 在出现疫情后才采取治疗措施,防治效果 有限。
案例对防治策略的启示
启示一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 ,增强仔猪抵抗力。
启示三
选择合适的预防性药物,并坚持使用 ,以提高防治效果。
启示二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采取有效的治 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因与流行病学
病因
主要病因是某些特定血清型的溶血性 大肠杆菌侵入肠道,并在肠道内大量 繁殖,产生毒素,导致仔猪中毒。
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主要感染 4-5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 高。
临床症状与诊断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四肢无力,共济失调 ,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等。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仔猪水肿病的概述 • 预防措施 • 治疗措施 • 防治策略 • 案例分析
01
仔猪水肿病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技术
白 肌 病 、仔 猪 肝 营 养 不 良和 桑 葚 心 等 病 的 发 生 , 而 且 还 对 仔 猪 水 肿 病 有 一 定 的预 防 和治 疗 作 用 。
4 16 药 物 预 防 ..
度 水 肿 ,胸 腔 积 液 ,眼 睑 、颜 面 、 肠 系 膜 、下 腹 部 、会 阴 、淋 巴结 、肺 部
在 饲 料 中 添 加 生 大 蒜 .对 预 防 仔 猪 腹
( )的养 殖 户 中对 仔 猪 水 肿 病 开 展 防 队
治 ,本 文将 防 治方 法 和体 会 整 理 出来 ,
4 11 科 学 补饲 ..
乳 猪 早 期 用 易 消 化 的 膨 化 乳 猪 料 进 行 诱 食 .使 仔 猪 早 期 对 饲 料 抗 原 获
原 菌 的滋 生 繁 殖 ,还 可 提 高 消化 酶 的
活 性 .对 控 制 水 肿 病 和仔 猪 腹 泻 都 有 明显 的 效果 。 4 1 补 铁 .. 4
眼病 ” .体 温 正 常 或 稍 升 高 .心跳 、 呼
吸增 快 ,行 走不 稳 ,共 济 失 调 ,有 神经 症 状 ,形 如 醉 酒 ,前 肢 跪 地 ,后 肢 不 起 , 肌 肉颤 抖 ,触 摸 或 扑 捉 时 极 度 敏 感 ,突然 倒地 ,四肢 呈 游泳 状 ,空 嚼磨
业 的 危 害 比较 严 重 ,常 见 于 断 奶 前 后 仔 猪 。本 病 的 病 原 为 特 异 的病 原 性 大 肠 杆 菌 引起 .与 饲 养 管 理 水 平 和 饲 料 营养 有 着密 切 的 关 系 。
云 南 省 巧 家 县 的 低 海 拔 河 谷 地 区
降 ,并 改 善 饲 养 管 理 ,不 仅 可 以 预 防
射 一 次 , l l , 1 日龄 注 射 一 次 , m/  ̄ 5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1. 引言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主要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发育。

该病主要由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仔猪水肿病,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

2. 防治措施2.1 保持环境卫生仔猪水肿病主要与猪圈的卫生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保持猪圈的环境卫生是预防该病的首要措施。

养殖户应定期清理猪舍,清除污物和积水,确保猪圈的干燥和卫生。

2.2 提供适宜的饲料仔猪水肿病与饲料的过量和质量不良有关。

为了预防该病,养殖户应合理配制饲料,注意控制饲料的摄入量。

此外,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生素,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3 加强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定期观察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保持猪圈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和应激情况的发生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2.4 预防疫苗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养殖户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仔猪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仔猪对该病的抵抗力。

3. 防治效果评估为了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观察其是否出现水肿症状。

2.根据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

3.如有必要,可以请兽医进行专业检查,以确保仔猪的健康状况。

4. 结论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极为重要,不仅是为了保障仔猪的健康,也是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通过保持环境卫生、提供适宜的饲料、加强管理和预防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然而,防治措施的效果需定期评估,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防治措施对养殖户们有所帮助。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4 1 预 防措 施 . 4 11 不从 疫 区 购进 种 猪 ..
矿 物 质 的 供 给 不足 .都 是 发 生 该 病 的
诱因 。
52 仔 猪 水肿 病 虽 然 在 一年 四季 都 可 _
发 生 . — 1 月是 该病 的多 发 期 而 但4 O
气 温 突 变 是 诱 发 该 病 的 一个 非 常 重 要
变 化 及 送 检检 查 结 果 .确 诊 为仔 猪 水 肿病。
4 防 治
展 . 猪 水 肿 病 的 发 生 日益增 多 , 各 仔 在
地 呈 上 升趋 势 . 已成 为猪 的常 见 病 和 多 发病 .并 成 为 早 期 断 奶 后 仔 猪 死 亡 的 主要 原 因 .给 养 猪 业 造 成 了重 大 的
的 因 素 。 因此 , 当气 温 变 冷 时 , 当 每 应
2 1年 6 0 1 月初 . 台河 市 某 猪 场 有 七 断奶仔猪6头 . 然发病死亡7 3 突 头 小猪突然发病 . 始时 . 开 出现 腹 泻 或 便 泌 . 后 病 程 突 然 加 重 或 死 1 d 2 亡 。病 猪 四肢 无 力 , 济 失 调 , 的病 共 有 猪 前肢跪地 , 肢直立 , 后 突然 向 前 跃 , 捕 捉 时 . 突然 倒 地 . 四肢 做 游 泳 状 滑 动 。 病 猪 病 情 稍 轻 者 ,精 神沉 郁 , 食 欲 不振 或废 绝 . 数体 温不 高 多 2 剖 检 变 化
深 部 肌 肉 注 射 1 .病 重 者 隔 5 6 d 次 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龙 江省 七 台河 市 北 兴 农 场 畜 牧科 , 龙 江 七 台河 1 4 2 ) 黑 黑 5 6 5
复 注 射 1 此 外 对 病 猪 可 应用 缓 泻 剂 次

仔猪水肿病如何防治

仔猪水肿病如何防治

仔猪水肿病如何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于断奶仔
猪的急性猪病,而且往往是一些生长状况良好,体格健壮的断奶仔猪容易出现仔猪水肿病并且迅速死亡,这也让许多养殖户心痛不已。

仔猪水肿病发病突然,平日里健壮的仔猪突然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后肢乏力,行走困难,倒地时四肢乱动做划水状,叫声嘶哑,仔猪眼睑、脸部、颈部甚至全身发生水肿,食欲不振,断奶仔猪有时出现腹泻状况。

预防方法:由于仔猪水肿病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有较大关系,所以当仔猪断奶时不要突然断奶,在断奶前做补料措施,避免仔猪出现断奶应激;断奶后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与饲养方式,饲料喂量逐渐增加;猪舍做好保温措施,及时通风,避免仔猪生长环境过于潮湿,严
格消毒及时清理仔猪粪便。

治疗方法:目前仔猪水肿病依旧是综合对症治疗,应该在发病初期便采取治疗,限制病猪采食量,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适当增加饲料中纤维的含量,添加有机酸并内服抗菌素药物,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腹泻、拉稀后应该立即进行肌肉注射。

猪水肿病疫苗防疫技术要点

猪水肿病疫苗防疫技术要点

猪水肿病疫苗防疫技术要点我们都知道,水肿病疫苗在预防仔猪水肿病上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

但在兽医临床中,经常碰到农户将水肿病疫苗购买回去后就打,打过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户的仔猪仍会发生水肿病,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经过对数百例的此类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与防疫方法和技巧有直接的关系。

下面就总结有关水肿病疫苗的防疫方法和技巧。

一、防疫的最佳时间及超过最佳时间后的计量技巧仔猪水肿病疫苗的最佳防疫时间是14~18日龄。

在此期内,每头仔猪仅需肌肉注射0.5~1.0ml的水肿病疫苗。

如果超过18日龄,则要根据仔猪的大小适当增加用量(一月龄以上的仔猪则需肌肉注射2~3ml/头)。

二、防疫前的注意事项防疫前应注意仔猪全部健康。

如果有一部分仔猪不健康(如发热仔猪肺炎副伤寒重症痢疾等)或在即将防疫的三天内用过抗生素的则应暂缓防疫,以免加重病情或加重免疫反应应激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如果母猪在怀孕87~93天结合使用仔猪腹泻基因工程k88K99疫苗,仔猪在3日龄、7日龄分别注射1ml/头的牲血素,则水肿病疫苗的防疫效果更佳。

三、防疫后的注意事项1、防疫后应给予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并给予一定的洗净的青绿多汁饲料,同时给予充分的休息,并保持圈舍的清洁。

2、防疫后可在饲料中给予免疫促进剂,如盐酸左旋咪唑片(低剂量2.0~3.0ml/kg)VitC片、VitAD3E粉、亚Se~VE粉等,以提高抗体水平。

3、如免疫后的14日内发生痢疾,则应口服给予肠道不易吸收的抗肠道感染药品(如庆大、黄连素等),否则应重新注射水肿病疫苗。

在免疫后的14日内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可的松)、丁公藤、氯霉素类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

以避免免疫失效。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 剖检 病 变
6 . 1 改善饲 养管理
饲料 营养
要全 面 , 蛋 白质 不 能过高 , 同时
注意圈舍卫生 , 减少或消除应激 因素 , 发 现疾 病及 时治疗等综合
病猪多处发 生水肿 、 眼睑 、 面颊 、 头颈部皮下水肿 。肠 系
0o= 0 I 3 ∞ 西9 / J . 1 s∞z. _ 1 _ l ● 0 0 . 7 _ 2 0 . 1 _ 0 ∞ . 0 忉 0 膜和肠系膜 淋巴结充血 、 水肿。 肠 道黏膜有不 同程度 的充血 、 措施进行防治。 还应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 管理 防止饲料
养 猪
猪水肿病是 由某些溶血型 大肠杆 菌引起 的一种急性 、 致
死性疾 病 , 俗称小猪摇摆病。 是断奶仔猪 常见 的多发病 , 多发 病 于断奶后 1  ̄ 2周龄 , 虽发病率不高 , 但死亡率高达 9 0 %, 且 5 . 4 . 1 消肿解 毒 口服硫 酸钠 1 5 g ,肌 肉注 射 速 尿 l O m L , 1  ̄ 2 次, d , 连用 3 ~ 5 d ; 也可使用 1 0 % 氯 化钙 5 m L 、 5 0 %葡 萄糖 5 0 m L 、 2 5 %甘 露 醇 3 0 m L和 维 生 素 C 注 射液 4 mL静脉 注射 , 1次 , d ,
压 留痕 。后期发生后肢麻痹 , 反应迟钝 , 皮肤 常出现红斑 , 腹 部 有臌气现象 , 卧地不 起 , 呈 昏迷状态 , 粪便 干燥 , 皮 肤苍 白 或局部 发绀 。 急性病例 4 ~ 5 h死亡 , 多数在 1 — 2 d内死亡。 年龄 稍大的猪 , 病程可长达 5 — 7 d 。
断奶一个多月的仔猪猪。该次猪群发病急 , 在3 d就有 1 7头 仔猪发病 , 死亡 7 头, 死亡和发病的猪只 , 大多数是健康状况

仔猪水肿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仔猪水肿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仔猪水肿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有关仔猪水肿病的防治知识,仔猪水肿病的危害有哪些,仔猪水肿病是猪场经常发生的疾病,病死率极高,有些仔猪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降低应激反应外,有几点注意事项要多加留意。

仔猪水肿病的危害1、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度致死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是猪场经常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健壮的,生长良好的仔猪多发,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本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病率会有所上升,现在正值春季,所以养猪时要做好春季水肿病的预防。

3、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病死率极高,有些仔猪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是危害健康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措施预防: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降低应激反应外,还应注意几点:1、在母猪怀孕30日和90日分别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

2、产后2日时给仔猪肌注猪血丙种蛋白。

3、产后14~18日时给仔猪肌注水肿疫苗。

4、分别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2周肌注组织胺蛋白。

5、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2周之间,用磺胺类拌料,1次/日。

在断奶后严格控制好饲料的饲喂量。

1、仔猪不要突然断奶,可以在断奶前,适当给仔猪进行补料,以免仔猪出现断奶应激。

2、猪舍温度要适宜,不能太潮湿,阴冷,粪便要及时清理,还要定期对猪舍进行严格的消毒。

3、饲养密度不要过大,每天都给猪舍通通风,将有害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排出。

4、仔猪饲料营养要均衡,不能含有太多的蛋白质,也不能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以免仔猪抵抗力下降。

5、每天给断奶仔猪饮用1:1000倍稀释的兽药安多福“万金水”,可以有效的预防仔猪水肿病。

仔猪得了水肿病怎么办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仔猪患上水肿病后,会让养猪户头疼不已,仔猪得了水肿病怎么办,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找对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然后加以防治就可以了。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是指由于幼仔猪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外界环境及病原体的影响,导致机体水分代谢紊乱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内水分潴留,导致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而死亡。

本文将从疾病发生原因、病理学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疾病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

仔猪在出生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外界环境,幼崽期间气温、湿度、空气流通等因素不合适会影响仔猪的免疫系统,使其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2. 饲养管理因素。

母猪的疫苗接种、饲喂管理等都直接影响幼仔的健康状况。

如果母猪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当,会传染给仔猪影响免疫力,饲喂不合理或不及时也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

3. 病原体因素。

仔猪水肿病主要受到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感染,致病菌在小肠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二、病理学变化仔猪水肿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内水分潴留,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

同时,受到病原菌和毒素的侵袭,免疫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大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产生发热、发炎等症状。

此外,由于水肿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仔猪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肺衰竭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1.仔猪体内水分潴留,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

2.猪体呈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

3.猪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肺衰竭。

4. 猪群中多数仔猪同时出现明显症状。

四、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按照医嘱使用,一般应用2-3天即可见效。

2. 制止腹泻。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针对腹泻进行补液、止泻治疗,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正常代谢水平。

3. 对症用药。

如疫苗、免疫球蛋白等,以补充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清洁消毒。

猪的疾病 猪水肿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猪水肿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水肿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pigs)是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疾病,又名猪胃肠水肿。

一般认为本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血清型常见的是O139:K82(B),02:K(L)、08、O38和O141等菌株。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

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本病在我国较多地区有所发生,死亡率较高,给仔猪培育造成较大损失。

二、病原:大肠埃希氏杆菌(E.coli)是中等大小(0.4~O.7µm×2~3µm )、两端钝圆的杆菌,散在或成对,不产生芽孢,约50%的细菌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部分菌株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大肠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长出隆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在麦康凯和远藤氏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形成带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

在S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

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菌株在绵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呈β溶血。

所有的菌株能迅速分解包括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

还原硝酸盐,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

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柠檬酸盐。

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还有其特殊的生化反应。

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和血清型较为复杂,根据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及荚膜抗原(K)的不同,构成不同的血清型。

现已知O抗原有173种,H抗原64种,K抗原103种。

血清型用O:K:H表示,如08:K25:H9,08:K88,0166:H27等。

近些年,菌毛抗原也用于血清型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987P,现分别命名为F4、F5、F6。

在引起人和动物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素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及 防 治
郑传 斌 , 丽 洁 王
( . 江省 鹤 岗市绥 滨 县绥 滨农 场畜 牧科 ,鹤 岗 16 0 ; 1黑龙 5 2 3
2黑龙江省宝泉岭动物卫生监督所 。 16 0 ) . 2 0 5
D0 1 0 3 6  ̄ . : .9 9 I 1 SSN.6 1 6 2 .0 10 . 5 1 7 - 0 72 1 .5 0 0
无 菌取 病 死 猪 肝 脏 、脾 脏 和肠 系 膜 淋 巴结 抹 片 , 色 , 检 发 现 有 少 量 散 在 的 两 端 钝 圆 的 革 兰 染 镜
氏阴性 短杆 菌 。
取 病 料接 种 于培 养基 上 ,7 3 ℃恒 温培 养 ,4 2h观 察 结果 。在 普 通培 养 基 上长 出光滑 、 白 、 润 、 灰 湿 圆 形边 缘 整齐 、 隆起 的小 菌落 。选 择 典 型的菌 落 , 稍 接 种 在麦 康凯 和 5 的鲜血 琼 脂 培养 基上 。麦 康 凯培 %
养 基上 呈 红 色菌 落 , 血 琼脂 培 养 基上 菌 落 周 围有 鲜
多见 。 主要 于 断奶后 1 ~2周 在 强壮仔 猪 中发 生 。 没
有 规律 性 。发病 率 为 3 % ~5 % , 0 0 病死 率 为 8 % ~ 0
10 0 %。病仔猪或健康母猪肠道 内存在溶血性大肠 杆菌 , 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 污染饲料 、 饮水和周围环 境, 经消 化道 而感 染 。如 果饲 养管 理不 当 , 突然更 如
仔 猪 在 断奶 前 2 d和断 奶 当天 各注 1次 01 0 .%
亚硒 酸 钠 注 射 液 , 剂量 为 1 . 3 Lk.w 颈 部 肌 0~1m /g , b
肉注射 ; 日剂 量减 半 , 肌 肉注射 1 。 次 再 次 6 治 疗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建议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建议

根 据 发病 猪 日龄 , 临床 特 征 如 头 部 水 肿 、神 经 症 状 等 和 病 理 变化 ,结 合 病 程 短 、死 亡 极 快 等 即 可 确诊 。
4 预 防
( 1 )保 持 清 洁 的卫 生 环 境 ,平 时 做好 消 毒 工 作 ,每 隔 2 d
用0 . 5 % 的高 锰 酸 钾 消 毒 一 次 。有利 于 杀 灭 圈 舍 及 周 围 环 境 的 致 病 菌 。猪 舍 要 清 洁 干燥 ,通 风 透 光 良好 。猪 舍 设 运 动 场 , 每 天 保 证 仔 猪 足 够 运 动 时 间 ,增 强 仔 猪 的抗 病 能 力 。
1 症 状
5 . 1 方 法 一
水 肿 是 本 病 的 特 征 症 状 , 常 于脸 部 、眼 睑 、 眼结 膜 、齿 龈 处 见 到 ,并 可 波 及 颈 部 和 腹 下 ,病 猪 早 期 症 状 为 精 神 不 振 ,食 欲 减 少 或 不 吃 ,少 数 病 猪 出现 尖 叫 和 跳 跃 等 神 经 性 症 状 。有 的胸 部 着 地 ,呈 伏 卧 状 ,有 的 侧 卧 , 四肢 滑 动 ,全 身
2 流行 特点
静注 5 0 %高 渗 糖 液 和 乌 托 品 注 射 液 ,迫 使 其 排 尿 。病 情 比较 重 的 可 肌 注 复 方新 诺 明 ,每 天 2 ~ 3次 。
5 . 3 方 法 三
2 . 5 %恩 诺 沙 星 3  ̄ 5 m l 一 次 肌 注 ,每 日 1 次 ,连 用 2 ~ 3 d 。

藤鞠 _ 鞠 藤 糕黼鳓
疫 病 防治
仔猪水肿病 的防治 建议
姜翠兰 ( 辽 宁省 建平县 沙海动物 卫 生监督 所 1 2 2 4 0 0 )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论文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论文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论文仔猪水肿病,又称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是由定植于仔猪小肠的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

本病是断奶后1-2周龄仔猪的多发病,发病率较低10~35%,但死亡达到90%甚至更高,常为生长快的健壮仔猪发病。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发病率较低,而死亡率高达90%以至更高。

发病仔猪多数营养良好、体格健壮,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发病较多,特别在气候骤变和阴雨季节更易发病。

但初生时患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

2、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本病多突然发生,病初表现轻度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步态不稳,偶有个别的猪只体温上升。

随之头面部及眼睑水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大多行走不稳,摇摆或盲目转圈,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似游泳状,口吐白沫,触摸时反应敏感,兴奋不安,叫声嘶哑,表现惊厥。

本病病程短,一般在48小时以内死亡或恢复。

成年猪病程可延至5—7天或更长。

解剖可见病死猪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以胃壁大弯部水肿最为严重。

切开胃壁可见切面增厚呈现胶冻状,流出清亮或茶色液体,有的结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或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心包和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在空气中暴露立即凝成胶冻状。

3、预防措施3.1加强饲养管理,平时应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合理搭配,保证母体膘情良好,实行新老母猪混养,使之产生本场(圈)常在菌的抗体。

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提高仔猪的自身抗病力;适时断奶,一般在22~35日龄为宜;断奶时实行“母去仔留”,原圈留养5天后转群;饲料更换要逐渐过渡,不能突然改变,同时避免其它应激刺激。

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建立定期的灭菌消毒工作机制。

3.2在饲料中按2-3mL/Kg添加有机酸或食醋,一是可以增加仔猪胃内容物的酸度,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提高食糜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二是由于有机酸能够抑制和杀灭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等有害菌群,有利于益生菌的增殖,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防止和减少水肿病发生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水肿病预防方法
仔猪水肿病是由于梭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严重程度有时会导致仔猪死亡,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

为了预防仔猪水肿病,并尽可能减少损失,以下是一些预防方法:
1. 环境管理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猪圈环境有很大关系。

为了控制猪圈环境,我们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 清洁和消毒猪圈及设备以防止细菌滋生。

• 确保空气流通,减少霉菌和嗅味。

• 控制猪密度,防止过度拥挤。

2. 疫苗接种
使用疫苗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有效方法。

疫苗可以增强仔猪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最好在仔猪6-8周龄时打一针疫苗,再在12周龄时再打一针保护疫苗。

3. 疫苗与抗生素结合使用
使用抗生素预防仔猪水肿病可降低大肠杆菌感染、预防感染蔓延。

单独使用抗生素或抗生素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4. 保持饲养健康
饲养健康的仔猪会减少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要保持饲养的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给仔猪提供新鲜干净的水和饲料。

• 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疾病。

• 管理員工健康。

饲养员工处理猪只前应保证自己的健康。

5. 加强研究和教育
加强仔猪水肿病的研究和培训,提高饲养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有可能更好地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6. 消毒用品、衣服、鞋子
在进行猪圈清洁和消毒操作时,应使用消毒剂将用过的清洁工具、衣服、鞋子彻底消毒,以防止病毒通过污染扩散的现象。

同时,也要加
强猪肉等畜禽产品的检验工作,确保疫区猪肉产品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并结合相关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虽然预防可能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与应对疾病损失相比,这种预防措施是值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