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解)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立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2.(大题)人格的主要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

●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

貌。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

上的共同性。

●独特性与共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的关系。(2)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3)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4)人格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复杂性。

3.(小题)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广义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格看成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性个体的人格。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可以从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理解。

狭义的:指人格心理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4.人格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1)在自然状态下,采用观察法(最最常用);

2)发现并揭示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因果

关系,采用相关研究法;

3)控制一定条件对被试进行变量比较,采用实

验法;

4)此外,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第二章:(了解)

1.佛洛伊德的二部三部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人格的组成因素:本我、自我、超我

2.人格形成过程中,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本我的冲动于超我的管理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功能。即自我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或立即或延缓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3.人格形成阶段,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已基本形成:性器期

第三章:

1.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三大原因:

1)器官缺陷: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

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2)溺爱或骄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

一个组要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

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

3)受忽视或歧视: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

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

3.霍妮认为“自我”分为哪三种:

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

现实自我: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

4.荣格认为人格由哪三大要素组成:

1)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

被人觉知的部分。

2)个人潜意识:由曾经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

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

所构成。

3)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

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在漫长的生

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5.荣格把两种态度四种功能结合,提出的八种人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遵守规则,善于思考,客观冷

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多愁善感,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没有独立性,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

3)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对客观事物感觉敏

锐,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

4)外倾直觉型:易变而富有创造性,难以坚持

到底。

5)内倾思维型:离群索居,待人冷漠,社会适

应能力差,智商高,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沉默寡言,不易亲近,但内心

非常丰富。

7)内倾感觉型: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缺

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对外界漠然,了无

生趣。

8)内倾直觉型:富于幻想,性情古怪。

6.阿德勒人格观的主要内容、观点:

1)每个人都有权力意志,遭遇挫折而产生自

卑,需要通过生活风格来面对。

2)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

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3)生活风格是什么时候提出?

4)导致错误的生活风格的原因:器官缺陷、溺

爱和骄纵、受忽视或歧视。

第四章:

1.名解:

特质:根据人们在某种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对其进行分类的一种人格维度。或是人们习惯用来描述人内在人格特点的形容词。

特质论:是以特质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人格理论,把人格看成是由许多不同特质所构成的。

五因素人格理论:描述人格的特质理论,从五个维度探讨人格的特征: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性。

2.奥尔伯特将“个人特质”分为几类:

1)首要特质:也称显著特质,表现为一种占绝

对优势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的渗透性极

强,几乎所有的行动均可受此倾向的影响。

2)中心特质:也称核心特质,是指渗透性略弱

于首要特质的重要人格特征。

3)次要特质:指那些不甚明显的、一致性和概

括性较差的那些人格特质。

3.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三维理论(了解)P73

内倾性—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4.卡特尔认为影响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

主张遗传和环境均为人格的决定因素。

1)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将学习分为三类: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

件作用、整合学习。其中他特别强调整合学

习。2)遗传对人格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卡特尔强调人格发展中遗传和环境的交互

作用。

第五章:

1.气质:个体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强度、灵活性、

2.人格体型说是提出:克雷斯其默

人格体夜说是提出:希波克拉底

3.艾森克的人格唤醒理论建立在:巴普洛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的基础上

4.(了解)遗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首先,

5.最早用人格体液说解释气质的学者是:古罗马的盖伦

第六章:

(大题)班杜拉、华生、斯金纳的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华生:

1)人格是人的行为习惯系统;

2)认为环境在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

着决定性的作用。

3)个体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他所处的

环境。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人格。

班杜拉:

1)人格形成受个体、行为、环境三者的相互影

响。

2)榜样在人格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3)强化是人格形成的主要条件。

斯金纳:

1)个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与特定情景

的相互适应

2)人格是逐步塑造的结果,正常人格和异常人

格都是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习得,习得是通过强化的方式形成。

第七章:

1.名解

个人构念:个体知觉、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内隐人格理论:指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格理论,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他们的人格特质分类或并未把这些特质组织成正式的人格理论。

2. 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

会影响一个人如何观察、理解和评价他人。

一方面,它可帮助人们对人格特征和特点进行分类,有助于组织所知觉到的人格信息,以便对他人有更好的了解。

另一方面,内隐人格理论也可能会导致知觉错误。

3.米歇尔、凯莉对“人格的描述”:

米歇尔:提出认知情感人格理论。把人格看成统一的。

凯莉:认为人格结构是一系列、独特的构念群组成的系统。

第八章:

1.(大题)罗洛梅的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观点:(1)人格是存在整体结构精神的物质的。(2)人格形成发展离不开社会。

(3)人格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婴儿期、反叛期、一般是自我意识期、创造性的自我意识期。

2.罗杰斯的“机能完善的人”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P163

答:技能完善的人:依照机体内部评价过程而不是外在价值条件生活的人。

特征:

(1)经验的开放

(2)协调的自我

(3)机体评价过程

(4)无条件的积极自我关注

(5)与同事和睦相处

3.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的含义: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4.罗洛梅对健康人格是如何看待的:

不是消除保持平静,而是指把破坏性的心理冲突,转化为建设性的心理冲突。

5.马斯洛人格发展的动力是:需要

6.马斯洛对自我实现提出了自我实现者的标志的15种特征:

(1)准确地认识现实,对现实具有更有效的洞察力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宽容(3)行为的自然流露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5)具有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

(6)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超越环境和文化的束缚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

(8)经常能够产生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

(9)对人类的认同、同情与关爱

(10)仅与少数朋友或所爱的人有亲密关系(11)民主的性格特点(12)强烈的道德感

(13)富有哲理的和善意的幽默感

(14)具有创造性

(15)具有抵制和评判现存社会文化的精神。第九章:

1.名解:

亲密动机:试图建立、维持与一个人或一群人积极情感关系的动机。

权利动机:试图影响他人和改变环境的驱动力。

2.(了解)高权利动机者的特征:

1)通过选举获得职位

2)在组织中有自己的小团体,并据此发挥自己

的影响力

3)拥有相当的财富,获得声望

4)愿意冒风险以赢得公众的注目

5)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参与争论

6)更愿意从事可以支配和指挥他人的工作和

职业

7)为自己编撰以控制和胜利为主题的故事,善

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愤怒和兴奋

8)表现出冲动和攻击飞行为

高亲密动机者的特征:

1)总是愿意花很多时间来思考自己与他人的

关系

2)积极参加朋友间的聚会和聊天

3)有他人陪伴的时候。情绪更加积极和正面

4)与人交谈时情绪高涨,保持笑容,有更多的

眼神接触

5)交谈内容多涉及爱与友谊,并夸大自己从中

获得的快乐的情绪体验。

3.迈克里兰认为需要的类型:

成就需要

权利需要

亲和需要

4.认知动机理论中目标理论的含义是什么?侧重研究什么?(判断)P191

强调动机的抑制功能,对个体动机状态的研究,从而通过目标理论的研究,如何寻找人的抑制状态。人格中,抑制是非常重要的成分。抑制总是与客服困难相……,有动机就不怕遭遇挫折。

5.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的概念: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P183

第十章:

1.积极心理学人格观内容:

(1)倡导人类以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新的结论。

(2)并以此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是每个人都能走向幸福的彼岸。

(3)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最主要的途径。

2.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人格中:美德、积极力量两个方面。

3.感恩的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强调个体感恩的形成受移情观念的影响。

4.人格对幸福感的影响是以:文化为中介的

第十一章:

1.名解:

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精神病和神经症之间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有时伴有身体或其它精神性障碍。

气质性乐观:认为好事物会比坏事情更容易发生,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会不断调整自己,尽可能去实现目标。

2.美国的ABC三大类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

A类群人格障碍:怪癖和奇异

B类群人格障碍:情绪化和戏剧化

C类群人格障碍:焦虑和退缩

3.坚强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由哪个学者提

出?了解

第十二章:

1.(大题)压力中介模型的主要观点:

1)人格对压力源的评价及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2)对压力源本身及应付行为的后果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2.A型性格的含义表现,以及与健康的关系;如何矫正A型性格(了解)?

1)含义: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好竞争,说话元

气旺盛,有易动癖及有时间紧迫感等行为特

征的统称。

2)如何矫正A型人格:

●冠心病知识教育和A型行为模式知识教育;

●松弛训练;

●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矫正技术;

●社会性支持。

3.(大题)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首先生理因素中,脑损伤可以影响个体人格的变化。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神经介质影响个体的人格特征或行为模式。身体外貌的社会意义影响人格的发展。

2)环境因素:如胎内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

唤起的交互作用、主动的交互作用。

4.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小):

1)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

2)全面渗透原则;

3)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4)早期教育的原则;

5)自我、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的原

则。

5.青少年最常见的三个偏常人格(小):回避

型、自恋型、依赖型

6.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特点:

自我评价的特点:独立性、概括性、稳定性;自我概念的特点:分化、差异性。

第十三章:

1.人格测量的基本特征:间接性、相对性、客

观性

2.人格测量的的方法:

答:问卷时人格测量、投射测验、人格测量的其它方法。

3.情境测验的含义(人格的客观测验的方法):答:场独立、场依存、镶嵌型测验

4.16种人格测验由谁编制?

答:是属于哪种量表:自陈量表

5.人格评定与自陈量表的区别

答:评定量表在形式上与自陈量表相似,只是作答者是他人而已。要求选择和被试最相符的一项。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的概念: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如何理解人格的定义: (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 (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937年奥尔伯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直接导致人格心理学产生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上的来源,主要有2个:一是心理测量运动,二是临床精神美学的发展。 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他于1883年发表《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标志着个体差异心理学及其测量运动的开始。 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理论 科学理论:人格的科学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 前科学理论(日常理论):人们关于人格问题的不同理解或多或少是来自于自己的日常经验,是对日常经验的某种抽象。 前科学理论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模糊性,特殊性,科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 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确性(最重要的标准)可检验性简洁性,有用性,逻辑一致性,概括能力。 吉尔和齐格乐提出9对基本设想: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元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前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可改变。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论原则: (1)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3)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 (4)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 (5)伦理性原则---是人格心理学研究需要强调的原则:被试自愿参加,接近真实生活,有利的研究,被试自愿终止,充足补救。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3阶段:第一阶段为观察与描述,第二阶段为理论与假设,第三阶段为检验。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第三章古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19世纪20世纪初创立了科学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即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研究中心的精神分析的形成,对科学心理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弗洛伊德创立的体系称为古典精神分析。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 布雷尔曾用过谈话疗法,安娜将这种方法称为谈话疗法,又戏称为扫烟囱,弗洛伊德在谈话疗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自由联想法。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格名词解释心理学 概述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总和。它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人格的定义、心理学中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格的定义 人格可以理解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模式。它由一系列的特质和行为方式组成,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和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人格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人格,心理学家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人格研究方法: 自我报告 自我报告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要求个体通过填写问卷或回答问题来描述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认知,但也受到了记忆偏差和社交期望的影响。 观察 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行为的方法。通过观察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研究者可以推断个体的人格特征和模式。然而,观察方法可能受到观察者主观偏见和环境因素的干扰。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一种客观测量个体人格特征和模式的方法。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项目性测验。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但也受到测试环境和测试者的影响。

人格理论 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一系列稳定的个体特质所组成。这些特质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常见的特质包括外向性、神经质、责任心等。特质理论通过测量特质来预测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个体的冲突和潜意识过程所塑造的。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模型将人格分为意识、潜意识和超我,并强调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影响。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动力和成长的潜力,通过追求个人目标和寻找生活的意义来实现自我。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认为人格是通过行为的学习和塑造来形成的,个体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响应。 结论 人格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和人格理论,心理学家们探索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方方面面。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并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的支持。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人格的名词解释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体现出来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它是一 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涉及了个体内在的心理机制和外在表现的相互作用。在心理学中,人格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影响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遗传因素决定 了个体在接受相同环境条件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然而,环境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在心理学中,有许多理论和模型用于解释和描述人格的多样性。其中,最著名 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意识、潜意识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意识包括个体能够主动意识到的想法和感觉,潜意识则是个体不易察觉的深层心理,超我则是个体内化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 除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人格理论,如如皮亚杰 的认知发展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这些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我们对人格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人格的方法非常丰富多样,包括个案研究、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个案研究通常通过对个体的深入观察和采访,了解其内心体验和行为表现。实验研究则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寻找人格与其他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问卷调查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让受试者回答有关人格特征的问题,来衡量和描述其人格特征。 人格的测量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该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个维度。通过测量个体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人格描绘。

人格心理学(完整)

人格心理学 一、什么是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 (一)临床研究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指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源于沙可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催眠术) 2.代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默瑞(主题统觉测验) 罗杰斯(人类潜能运动)、凯利(构念、建构) 3.评价 优点: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由此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 缺点:(1)以特殊个体为研究对象,难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2)缺乏客观性,结果很难让别人重复和验证 (二)相关研究 1.涵义: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的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 2.代表 高尔顿(个体差异、测量和遗传) 卡特尔(把人格单元或特质作类型划分) 艾森克(通过对问卷项目的反应进行因素分析) 3.评价 优点:(1)容易操作,省时,短时间可获得大量数据 (2)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和实际情况,减少人为性 (3)可以研究一些实验法不能研究的问题。 缺点: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三)实验研究 1.涵义:对变量作系统的操作以建立起因果关系 2.代表 冯特(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 艾宾浩斯(遗忘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华生(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3.评价 优点:实验取向在很多方面代表了科学思想,因果关系 缺点:实验情境的局限性(避免不了人为性) 人格元素之间纷繁关系研究上的局限 (四)综合取向 实例: 1.A型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所有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2、范型:是指一定时期或多个学科中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临床研究:也称作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临床研究取向有代表人物沙克、弗洛伊德、莫里、罗杰斯、凯里等人。 4、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关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在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5、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和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一些变量(自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结论。 6、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个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7、生的本能:包括生 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 能提供的能量称为埃 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 创造力量。 8、死的本能:是有机 体返回自己先前无机 状态的趋向。 9、本我:是人的动物 性,包含在无意识之 中,是人格中最难接 近,但有最有利的部 分。 10、停滞:心理障碍可 以导致任何阶段的法 杖停顿和延缓,这种现 象称之为停滞。 11、倒退:由于早期阶 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 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 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 危机或受挫时,他很有 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 段,这一过程称为倒 退。 12、压抑:是指把那些 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 冲动、观念或回忆压抑 到潜意识中去。压抑是 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 制,压抑是自我防止引 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 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 法。 13、否认:否认是最早 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 之一。是指人们潜意识 地组织外部事件进入 意识,如有威胁和危险 的事件。 14、投射:是指把自己 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 望或思想转移到别人 或洽谈对象身上。他是 一种拿别人做“替罪 羊”的方法。 15、个体潜意识:个体 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 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 忘的记忆、知觉、以及 被压抑的经验”。 16、集体潜意识:集体 潜意识是在漫长的历 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 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 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 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 天遗传倾向。 17、生活风格:阿德勒 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 的方式称作“生活风 格”。 18、社会兴趣:社会兴 趣是指个体对所有社 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 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 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 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 利益而与他人进行合 作。 19、创伤范式:把病人 内心的“创伤经验”倾 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 的理论。 20、内驱力范式:提出 了本我、自我、超我的 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 驱力与本我结构对应 的理论方法。 21、自我范式:自我本 能和性本能一样,具有 欲望及其追求自身的 满足,把自我看成一种 内驱力的理论方法。 22、没有冲突的自我 领域:所谓“没有冲突 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 间的领域,而是指“一 套心理机能,这些心理 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 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 之外发挥作用”。 23、能量中性化:是指 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 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 24、显在焦虑:是对显 在危险的反应。 25、基本焦虑:是对潜 在危险的反应。 26、人格化:在追求生 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 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态 度倾向性的形象。对自 己的人格化,对他人人 格化,对某些观念人格 化。 27、社会性格:弗洛姆 认为社会性格是一个 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 所具有的基本性格解 构。 28、特质:是一种概括 化了的行为方式,这种 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的 特征,它使个人对不同 类的刺激以相同方式 进行反应。 29、机能自主性:是指 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 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 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 原因。 30、表面特质:处于人 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 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 够观察得到的特质,如 表情特质。 31、根源特质:处于人 格结构的表层,是人格 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一、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复杂性。 三、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和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默瑞 的《人格研究》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人个心理学的诞生。 四、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人性论、人格发展阶段、人格的适应、人格的发展因素、人格 动力、人格的鉴定和测量。 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一)人格动力 ①、本能:机械论观点。生的本能: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 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 ②、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2)来源:本我和超我之间以及本我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分类: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 自我防御机制(1)定义:通过在某些方面歪曲现实以保护一个人免除焦虑的潜意识过程(2)特征或多或少都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经由潜意识的历程来运作 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把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意识不到 其存在,也就感觉不到焦虑和痛苦。这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例如:被压抑的记忆 2、升华: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 最为积极的形式。 3、替代: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例如替罪羊、迁怒,通过迁 怒可以减轻情感上的痛苦。 4、拒绝(否认):拒绝承认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的事件,似乎其根本未发生过。常用语言: “这不可能”、“绝对不会”等。与压抑不同,否认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 5、反向形成:通过认同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类型,把它们作为屏障,以防止危险欲望的表达。 6、理智化:用抽象的、理智的方式处理压力情境以获得超脱。 7、投射:把自己的不良动机或恶意投射到别人身上,断言别人有此动机,以免除自我责备 的痛苦。 8、合理化:不是指“合乎理性的行为”,而是指为我们所做的事赋予符合逻辑的或为社会所 欢迎的动机,以便看起来我们所做的事是合情合理的。 (1)酸葡萄当人得不到自己希望的东西时,内心会相当失望和沮丧,有人会刻意贬低自己过去追求的东西。这就是“酸葡萄”。 (2)甜柠檬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但个体努力强调事情的美好的一面。(二)、人格结构 1、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储近期经历的内容,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回到意识中去,是我们加以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心 理内容。主要作用是检查。

人格的含义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格的含义名词解释心理学 人格的含义:名词解释心理学 引言: 人格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人们谈 论一个人的人格,但对于人格的真正含义以及它在心理学中的角色,却有时被忽略或理解不全面。本文将解释人格的含义,并探讨它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和行为特征,由遗传、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 交织而成。人格不仅包括人的思维方式、情感状态、行为模式等方面,还涉及到一个人内在的动机、价值观和信念。人格不同于身体特征,是个体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决定了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 二、人格的构成要素 人格的形成与个体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对人格发展起到 基础性的作用,而环境对人格的发展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1. 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表明,人格的某些特征具有遗传倾向,如外向、内向、神经质等。 这些特征被认为与个体的遗传背景相关。然而,遗传并不是唯一决定人格的因素,环境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2. 环境因素 环境对人格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早期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等 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一个暴力和恶劣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导致孩子成

为冲动和暴力的成年人,而富有爱和温暖的家庭环境则有助于培养一个友善和理解他人的人格。 三、人格的心理学研究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等。通过对人格特征和行为的研究,人格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 1. 人格特征的分类 人格心理学通过对人类个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帮助我们理解人格的多面性。其 中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五因素模型(Big Five Model),包括外向性、宜人性、 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通过评估一个人在这五个因素上的得分,我们可以获得对他们人格特征的初步了解。 2. 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一些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存在关联。例如,高度神经质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而外向性和宜人性高的个体则通常表现出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3. 人格与行为 人格也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人格类型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 方式、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以及认知和情绪反应等。人格心理学通过研究这些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为何会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 结论: 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和行为特征,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塑造而成。人 格心理学通过研究人格的形成、特征以及与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

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

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 一、前言 人格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格对于个体的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人格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改变自己和他人行为方式、促进个体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格的概念 1. 人格是什么? 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稳定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个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内容,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 2. 人格与个性有什么区别? 虽然“人格”和“个性”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但它们确实存在一些区别。在心理学中,“个性”通常指一个人具有独特性质或特

点,而“人格”则更强调一个人长期内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三、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影响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人格的某些方面,如情感稳定性、外倾性等,与基因有关。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等,都会对个体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3. 个体自身因素 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个体自身的认知、情感、行为方式等也会对其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例如,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在面对挫折时可能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四、人格特征 1.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目前最为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一种描述和测量人格 特征的方法。它将人格特征分为五个维度:神经质(即情感稳定性)、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2. 其他常见的人格特征 除了五大人格特质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描述和测量人格特征的方法。例如,“黑暗三角”模型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维度:精神病态、 自恋和心理暴力倾向。 五、人格的测量方法 1. 自我报告法 自我报告法是最常用的一种人格测量方法。它通常采用问卷或调查表 的形式,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一些问题,以此来了解 其人格特征。 2. 客观性测量法 客观性测量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人格测量方法。它通常通过观察被试者 的行为或生理反应等客观指标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完整)

人格心理学(完整) 人格心理学(完整)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类个体的个性 特征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特征和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它涉及到 多个领域,如认知、情绪、态度和动机等,通过研究个人的思维、情 感和行为,揭示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特征背后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第一节: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人格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人们对于人格的定义也 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人格是个体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复杂 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来说,人格包括个体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动机、认知风格等方面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在长期的时间 跨度内相对稳定。 人格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测量和评估,例如通过问卷调查、 性格测试和观察等方法。在人格心理学中,人们通常将个体的人格特 征分为五个维度,即“五大人格特质模型”。这五个维度是开放性、外 向性、宜人性、神经质和尽责性。每个人在这五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程 度的特质表现,而这些特质往往会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人格形成与发展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到遗传、环境和 个体自身经验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在人格心理学中,有几种主要 的理论可以解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是遗传理论,它认为个体的遗传因素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理论认为人格特质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并且这些基因会对个体的神经系统和心理过程产生影响。 其次是环境理论,它强调环境对人格形成的作用。环境理论认为,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以及亲密关系等因素,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这些环境因素通过塑造个体的经验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其人格特征的形成。 另外还有自我理论,它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自身的感知、解释和反应方式密切相关。自我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对于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的应用 人格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学科,它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和专业领域中,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首先是临床心理学领域。临床心理学家通常使用人格测试和评估工具来了解患者的人格特征,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揭示患者的内在心理模式和治疗目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是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企业的招聘、人事评估和绩效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 人格结构、人格发展以及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下是人格心理学 的主要知识点: 一、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一系列固定的维度来描述。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五大人格特质模型,也称为“大五人格模型”,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二、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是指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常用的人格结构理 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和认知社会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将人格结构 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认知社会学理论将人格结构视 为认知过程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研究探讨人格是如何从出生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根据 爱因斯坦的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人格经历了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点。 四、人格测量 人格测量是评估个体人格特质的方法与技术。常用的人格测量工具 有自我报告问卷、心理测验和项目ive测验。其中,最常用的自我报告

问卷包括NEO-PI-R(大五人格量表)、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评 定量表)等。 五、人格与行为的关系 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格特质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方式。另外,人格特质也可通过社会情境的选择和适 应来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 六、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个体人格发展不正常,出现明显的偏离常态的人格特征。根据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分类,人 格障碍被分为三个群体:奇怪型、情绪不稳定型和尖锐型。每一类人 格障碍都有独特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总结: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的人格特质、结构、发展和与行为之间 的关系的学科领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理解和解释人的个体差异,以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通过适当的人 格测量和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点,从而 更好地发展个人潜能与实现自我价值。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人格的组成特征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致使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下都可能有不同反应.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计它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事件的影响。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中文名 人格心理学 外文名 Personality 类属 心理学 定义 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研究内容 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 作用 预计对塑造人类行为人生事件影响 理论介绍 人格的形成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发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论,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论、社会认知论、人本主义及生物学派等等。 精神分析论 根据心理动力学(en:Psychodynamics),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en:Sigmund Freud)指出人格可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及潜意识,他并提出人格结构中的超我、自我、本我来解释以上三个层次。 社会认知论 社会认知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班杜拉(en:Albert Bandura),他指出人的行为不但受个人控制,亦受环境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即“相互决定

心理学九型人格

心理学九型人格 心理学九型人格是一个由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姆(DonRichardRiso)和哈德(RussHudson)创立的人格理论体系,它将人分为九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独特的特点、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这个理论体系在心理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成为了人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九型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九种人格类型的特点、应用和发展方向。 一、基本概念 心理学九型人格理论是一种以人格类型为基础的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类型,这种类型是由个体内在的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共同塑造而成的。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包括:九型人格、核心信念、健康水平和翻转点。 九型人格是指理论体系中的九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独特的特点、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核心信念是指每种人格类型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它们对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健康水平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的健康程度,它与个体的自我接纳、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翻转点是指个体从一个不健康的人格类型转变为一个健康的人 格类型所需的关键因素,它通常是个体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认知和改变。 二、九种人格类型 心理学九型人格理论将人分为九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有

其独特的特点、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九种人格类型。 1.完美主义者(The Perfectionist) 完美主义者是一种追求完美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很高的期望,但也很容易陷入自责和焦虑之中。 2.助人者(The Helper) 助人者是一种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很善于建立人际关系,但也很容易牺牲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3.成就者(The Achiever) 成就者是一种追求成功和成就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很有自信和决心,但也很容易变得过于工作狂和忽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艺术家(The Individualist) 艺术家是一种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但也很容易陷入情感波动和自我怀疑之中。 5.观察者(The Investigator) 观察者是一种好奇心强、喜欢思考和探索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很理性和冷静,但也很容易变得孤独和疏离。 6.忠诚者(The Loyalist) 忠诚者是一种忠诚和稳定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很信任他人,但也很容易陷入焦虑和猜疑之中。 7.活跃者(The Enthusiast) 活跃者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人格类型,他们通常很善于激励

人格心理学

人格:个体在先天遗传地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人格构成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人格的主要特征: (一)人格具有整体性 人格是个体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体。通常这些成分或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也不是机械地绑合在一起的,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彼此交互作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种整体性包含三层含义。 1•内在统一性(在现实生活中,凡属于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一般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合理定位,及时调整自己内部心理世界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 2•全面性(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一般需要从整体角度,通过与不同人的人格特征的联系和比较,真正认识个体的差异。) 3•复杂性((人格就是由多个紧密相连的成分构成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水平的复杂体。) (二)人格具有独特性 人格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而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它们的统一性有以下两种含义。 1.某一群体共有的心理特点总是通过群体内的成员个体体现出来,它制约着个体的独特性。 2•人类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会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 (三)人格具有稳定性可变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表明个体是具有人格的个体,否则就很难说明个体的人格是什么样子的。也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我们才可能把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来。但人格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改变的,人格也具有可变性或可塑性,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的人格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四)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却构成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及人格形成的难易程度。人格是在先天为儿童所提供的生物实体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逐渐社会化的。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既不能排除社会因素,也不能排除生物因素,它们二者相互作用。 广义的人格结构:(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3)心理过程(4)心理状态 狭义的人格结构:(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学的哪一种研究方法是常用的:调查法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 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 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 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 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 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 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 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 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 它是一种破坏力。当它指 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 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 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 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 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 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 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 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 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 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 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 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 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 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 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 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 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 倒退。 2. 压抑:自我防止引起 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 领域的一种方法 2. 否认:否认使人逃离 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 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 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 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 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 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 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 及被压抑的经验。 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 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 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 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 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 传倾向。 3.生活风格:阿德勒把 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 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 式。 3. 创伤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 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 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 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 这就是创伤范式。 3.生活风格:一切人都 具有共同的最终目标------ 力求优越,但是,如何追 求优越就取决于个人独特 的条件。每个独特的个人 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 3. 社会兴趣:指的是社 会某一领域对人才的感兴 趣及需求,所以,现金社 会择业人员应结合个人兴 趣和社会兴趣来选择职业 3. 创伤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 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 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 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 这就是创伤范式。 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 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 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 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 动力。 3.自我范式:把自我看 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 独立的部分。 3.没有冲突的自我领 域:是一套心理机能,这 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 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 挥作用, 3.人格化:指一般标志 和特征带有人的行为,使 事物赋予人类或人的品 质。 3.社会性格:是社会成 员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 近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 成的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 性格特征。 4.特质:是一种概括化 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 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 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 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 理结构。 4.机能自主性:是指一 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 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 为的那些原因。 4.表面特质:表面特质 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1 名词解释:2 1.人格:是个3 体在遗传素质的4 基础上,通过与5 后天环境的相互6 作用而形成的相7 对稳定的和独特8 的心理行为模9 式。 10 1.范型:是指11 一定时期在某一12 或多个学科中的13 多数科学家所共14 同接受的一套理15 论和方法。 16 1.临床研究:也17 称个案研究,着18 重从个体化和特19 殊性方面研究人 20 格,以独特的个 21 体为研究对象, 22 通过晤谈、观察、 23 作品分析等方 24 法,广泛地收集 25 分析资料,以便 26 对人格进行全面 27 确定和准确地定 28 性描述,进而系 29 统而深入地研究 30 人格的方法。 31 1.相关研究(高 32 尔顿创):是指运 33 用测量和统计方 34 法,在相同条件 35 下,考查一组被 36 试的两个或多个 37 变量之间的定量 38 关系,由此确定 39 这些被试之间, 40 在某种人格特征 41 上的差异,以及 42 人格特征之间、 43 人格特征与别的 44 因素之间的相关 45 情况。 46 1.实验研究:是 47 指严格控制条 48 件,系统地操纵 49 某个或多个变 50 量,以其导致另 51 一个变量或另一 52 些变量的某种变 53 化,从而得出因 54 果性结论的方 55 法。 56 1.人格心理 57 学:就是一门研 58 究人格心理现象 59 及其发生发展规 60 律的心理学分支 61 学科。 62 2. 生的本能: 63 它包括生存本能 64 和性本能,生本 65 能所提供的能量 66 称为埃罗斯,埃 67 罗斯代表爱和创 68 造的力量。 69 2. 死的本能使 70 有机体返回先前 71 无机状态的趋 72 向,它是一种破 73 坏力。当它指向 74 个人内部,则表 75 现为自责、自杀 76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 论和方法。 1.临床研 究:也称个案 研究,着重从 个体化和特 殊性方面研 究人格,以独 特的个体为 研究对象,通 过晤谈、观 察、作品分析 等方法,广泛 地收集分析 资料,以便对 人格进行全 面确定和准 确地定性描 述,进而系统 而深入地研 究人格的方 法。 1.相关研究 (高尔顿 创):是指运 用测量和统 计方法,在相 同条件下,考 查一组被试 的两个或多 个变量之间 的定量关系, 由此确定这 些被试之间, 在某种人格 特征上的差 异,以及人格 特征之间、人 格特征与别 的因素之间 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 究:是指严格 控制条件,系 统地操纵某 个或多个变 量,以其导致 另一个变量 或另一些变 量的某种变 化,从而得出 因果性结论 的方法。 1.人格心 理学:就是一 门研究人格 心理现象及 其发生发展 规律的心理 学分支学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2. 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 产生憎恨、攻 击、侵犯和施 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 我,是指原始 的自己,包含 生存所需的 基本欲望、冲 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 理障碍可以 导致任何阶 段的发展停 顿和延缓,这 种现象称之 为停滞。 2、人格的特 征:整体性、 稳定性、独特 性、社会性。 2.倒退:由 于早期阶段 发展停滞是 某些早期的 特征保留在 以后的阶段 中,当个人面 临危机和挫 折时,他很有 可能退回到 较早的阶段, 这一过程称 为倒退。 2. 压抑: 自我防止引 起焦虑的思 想观念进入 意识领域的 一种方法 2. 否认: 否认使人逃 离现实,是消 极的对待问 题。难以相信 亲人的逝世 2.投射: 不承认自己 身上有某种 不良品质和 思想感情,而 把这些投射 给别人。 3.个体潜 意识:是潜意 识的表层,它 包括了一切 被遗忘了的 记忆、知觉以 及被压抑的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1. 人格的概念 人格 (Personality) 这一词源于拉丁文“ Persona ”,其意指面具、脸谱。据说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前,古罗马的一名戏剧演员为了遮掩他那不幸的斜眼开始采用面具,然后就出现了这个词。从那时起,人格这个词就开始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含义。 概念: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的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而那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一群人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其他成员的特征。 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人格是多种模式(兴趣)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 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 人格分析的三种水平 其他所有人相似:人类的本性水平(普遍) 几乎每个人都具备的、人类这一物种所拥有的那些典型的人格特质和机制 某些人相似:个体和群体差异水平(特殊) 与任何人都不相似:个体独特性水平(唯一) 人格的影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①遗传生物基础:生物学和解剖学基础;脑是人格的物质基础,生化物质影响着人格 ②环境基础 两性差异原因:原始社会分工,胎内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社会文化 3.人性认识的六大领域 特性领域:研究核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其他领域都有交集 生物学领域:遗传学、生理心理学和进化论 心理动力学领域:人格心理机制 认知经验领域:关注认知和主观经验 社会与文化领域: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 调适领域:人格在人们应对、适应和调节日常中的作用 4.古代中国人格心理学思想 1、人性论 人性论派别代表人物基本思想 1.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本性没有什么善良,也没有什么不善良。 2.性可以为善可以不为善世硕、宓子贱、漆雕开等 人 本性可以使它善良, 也可以使它不善良。 3.有性善论有性不善论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 4.性善论孟子、董仲舒天性有一定的兽端,可以发展为善性。 5.性恶论荀子本性天生就是恶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