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引言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研究的领域。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而免疫学则是研究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本教案将从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以及机体的免疫防御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以根据形态、代谢方式和致病特性进行分类。病毒则是非细胞的微生物,其遗传物质包裹在蛋白质外壳内。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寄生虫则是一类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宿主生物进行生活。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媒介传播等。空气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悬浮传播,如风疹、麻疹等。飞沫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接触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手部接触、共用物品等。媒介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生物媒介传播,如蚊虫传播的疾病等。

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疾病。其中,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侵袭宿主细胞和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导致疾病。病毒则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感染宿主细胞后会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真菌和寄生虫则通过侵袭宿主组织和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引起疾病。

四、机体的免疫防御

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主要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先

天免疫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等。获得性免疫则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二道防线,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则主要由抗体介导。五、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意义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了解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同时,研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和疫苗。

结论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病原微

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制。同时,研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3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4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 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人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6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 7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8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9 、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0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除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 1 、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2 、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 3 、自身抗原有三种类型:隐蔽自身抗原,修饰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物质。 2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菌。 4 .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菌毛。细菌 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胞。 5 .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6 .革兰染色的步骤分: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 %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四步。 7 .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8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9 .高压蒸气灭菌的压力为103 .4kPa ,温度可达121 .3℃,维持时间是 15 ~30min 。 三、选择题 1 、有关半抗原的说法,正确者为( D ) A .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B .无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C .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D .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E .多数为蛋白质 2 、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D ) A .脂多糖 B .多糖 C .类脂 D .蛋白质 E .多肽 3 、抗毒素对人体来说是( A ) A .抗原 B .抗体 C .半抗原 D .抗原抗体复合体 E .以上都不是 4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因此全面来看,免疫反应对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 简答题 1.简述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基本过程: ①识别活化阶段: ⅰAPC(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ⅱ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 ②增殖分化阶段: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和浆细胞。 ③效应阶段:Ab和效应T细胞与Ag结合,通过多种机制最后清除Ag。 2.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主要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发生于全身。 ①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 E类抗体与IgG类抗体不同,它们可在不结合抗原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原的致敏状态。 ②激发阶段: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通过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落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 ③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 3.细菌致病因素。

4.区别内、外毒素的主要性状。 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①荚膜:抗吞噬;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构成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 ②鞭毛:细菌运动器官;某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有抗原怕,称H 抗原,可以鉴定细菌。 ③菌毛:具有抗原性,普通菌毛具有粘附易感细胞的能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 ④芽胞:具有保护和稳定蛋白质生命物质作用;有助于鉴别细菌;医学消毒、灭菌的重要指标。 6.细菌、病毒感染的类型和特点。 细菌: 隐性感染:机体损伤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如结核、白喉、伤寒等疾病常有隐性感染。 ⑴根据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 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一般数日或数周,病愈后病原菌从宿主体内消失,如霍乱、化脓性脑膜炎等。 慢性感染:病程缓慢进行,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多见于胞内寄生菌的感染,如结核、麻风等。 ⑵按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 ①局部感染: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仅局限于一定部位,引起局部病变。如临床上常见的痈、伤口化脓等。 ②全身感染:感染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常见的全身表现有: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带菌状态:有时病原菌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未被完全消除,而继续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并不断被排出体外,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如白喉、伤寒等传染病,病后常出现带菌状态。由于带菌者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是重要的传染源。 病毒: 隐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不引起临床感染称为重金属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其原因可能是病毒毒力弱或机体免疫力强,使病毒不能大量增殖,组织细胞损伤轻微;也可能是病毒最终未到达靶器官,帮不呈现或极少呈现临床症状。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时,大多数人表现为隐性感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引言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研究的领域。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而免疫学则是研究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本教案将从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以及机体的免疫防御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以根据形态、代谢方式和致病特性进行分类。病毒则是非细胞的微生物,其遗传物质包裹在蛋白质外壳内。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寄生虫则是一类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宿主生物进行生活。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媒介传播等。空气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悬浮传播,如风疹、麻疹等。飞沫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接触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手部接触、共用物品等。媒介传播是指微生物通过生物媒介传播,如蚊虫传播的疾病等。 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疾病。其中,细菌可以通过产生毒素、侵袭宿主细胞和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导致疾病。病毒则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感染宿主细胞后会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真菌和寄生虫则通过侵袭宿主组织和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引起疾病。 四、机体的免疫防御

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免疫防御主要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先 天免疫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粘膜、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等。获得性免疫则是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二道防线,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则主要由抗体介导。五、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意义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了解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同时,研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和疫苗。 结论 生物学中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病原微 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制。同时,研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 1.免疫学概述 免疫是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过程。 免疫的三个功能:防御、自稳、监视 免疫类型: 固有性免疫 又称天然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 适应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 特点: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 2.免疫器官与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功能: 1)骨髓是成人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 源地 2)骨髓是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3)骨髓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胸腺功能: 1)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器 官 2)胸腺是自身免疫耐受和维持的重要器官 3)免疫调节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 1)执行黏膜局部免疫功能 2)分泌SIgA 第二章抗原 1.抗原的概念和性能 抗原(Ag)是指能与T/B细胞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效应淋巴细胞/抗体),并能与之特异性的结合的物质。抗原有两个性能,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免疫原性指抗原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的性能。 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其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D)。 抗原通过表位与T/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抗原表位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 表位的化学组成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不同抗原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表位,这些抗原可互称为共同抗原。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异物性 2)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 3)分子构象及易接近性 4)遗传因素 5)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3.抗原的分类 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 同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 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时 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 4.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 佐剂指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注入体内,可增强机 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程度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 质。 第三章免疫分子 1.免疫球蛋白 抗体(Ab)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 胞所产生的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等体液中,通 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介导体液免疫效应。 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活性球蛋白。 Ig分为膜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膜型免疫球蛋白(m Ig)分布于B细胞表面,即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 (BCR);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 Ig)存在于血清和 组织液等体液中,即通常所指的抗体。 免疫球蛋白单体由四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 重链(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链),各肽链由 数量不等的二硫键链接。 在Ig的H链和L链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的区 域内,其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称可变区(V区) VL和VH内各含三个氨基酸序列变化非常大的区域, 称为高变区(HVR)。该区即为与抗原表位互补结合 之部位,又称互补决定区(CDR)。 VH和VL的6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 位,结合一个抗原表位。 Ig近C端L链的1/2及H链的3/4或4/5区域内, 氨基酸序列现对稳定,称为恒定区(C区)。 木瓜蛋白酶可使Ig在铰链区水解成两个Fab段和一 个Fc段。 免疫球蛋白(Ab)的生物学功能: 1)中和作用 2)激活补体 3)结合具有Fc受体(FcR)细胞介导的生物学功 能(调理作用、ADCC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 应) 4)跨细胞输送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IgG: 1)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 2)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最主要抗体 3)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屏障的抗体,可跨胎盘转 运,从母体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为新生儿提 供被动的免疫保护 IgM 1)多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 2)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胚 胎晚期就能产生,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 宫内感染 3)是初次免疫应答中出现最早的抗体 4)是体液免疫尤其是初次应答中重要的效应分子 IgA 1)是局部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抗体 2)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一种重要 的天然被动免疫 IgE 1)IgE诱导Ⅰ型超敏反应 2)发挥抗寄生虫免疫作用 IgD 1)mIgD表达于B淋巴细胞表面,为BCR的另一 种类型,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单克隆抗体(mAb)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杂交瘤产生 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表位的特异性抗体,也 称第二代抗体。具有结构高度均一、纯度高、特异 性强和效价高等特点。 2.补体系统 补体(C)是存在于任何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 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介 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C裂解片段成分:小片段为a,大片段为b(C2除 外)。 补体激活途径: 1)经典途径 2)旁路途径 3)MBL激活途径 抗原抗体复合物又称为免疫复合物(IC),是经典途 径最主要的激活剂。 C4b2a复合物,具有活化C3活性,是经典途径C3转 化酶 C4b2a3b是经典途径C5转化酶 C5b6789n为膜攻击复合物(MAC) 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保护 C3bBb复合物是旁路途径C3转化酶 C3bBb3b是旁路途径C5转化酶 MBL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保护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溶细胞、溶菌作用 2)调理作用 3)炎症介质作用 4)清除免疫复合物 3.MHC及其编码分子 MHC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 原、控制免疫细胞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 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HLA复合体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 HLAⅠ类分子结合抗原肽的部位由重链的α1和α2 两个功能区组成。 HLAⅡ类分子结合抗原肽的部位由重链的α1和β1 两个功能区组成。 HLAⅠ类分子广泛表达于体内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HLAⅡ类分子分布相对局限,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 胞、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HLAⅠ类分子递呈内原性抗原肽,供CD8+T细胞识 别。 HLAⅡ类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肽,供CD4+T细胞识 别。 4.其他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经刺激后合成分泌 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细胞因子作用特点: 1)高效性 2)多效性和叠重性 3)局部效应 4)拮抗性和协同性 5)网络性 细胞因子种类: 1)白细胞介素(IL) 2)干扰素(IFN) 3)肿瘤坏死因子(TNF) 4)集落刺激因子(CSF) 5)生长因子(GF) 6)趋化因子(chemokine)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DA)是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 不同谱系、不同阶段及其活化过程中,表达于细胞 表面的膜分子。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知识总结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第一章 1,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正常时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时超敏反应(过高)或免疫缺陷(过低)。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异常时细胞突变或持续感染。 2,中枢免疫器官包括:①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骨髓: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黏膜淋巴组织。脾脏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第二章 1,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之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组织)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统称~。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细菌、细菌外毒素等。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又称抗原表位。 3,抗原免疫途径以皮内最佳,皮下次之,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效果差,口服易导致耐受。免疫耐受静脉最明显。 4,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第三章 1,免疫球蛋白:又称抗体,是B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2,互补决定区:V区有3个HVR(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由于这些高变区序列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两个相同的Fab和一个Fc. 胃蛋白酶水解IgG得到一个F(ab')2 和一个pFc'. 4,调理作用:IgG抗体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IgG Fc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微生物 1、概念: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特点: 独立生活的单细胞 新陈代谢旺盛 适应力强,易变异 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 3种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4作用:普通微生物(对人类有利)工业上:发酵酿造制革 农业上:固氮杀虫 环保上:分解污染物 基因工程:载体工具酶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不利)引起疾病 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经验时期:酿酒、制醋、盐腌、糖渍、烟熏、风干保存食物、喝开水不腹泻 二、实验时期: ●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76年自制成首台能放大266倍原始显 微镜——形态学时代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证明有机物发酵与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创造巴 斯德消毒法——生理学时代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德(Joseph Lister)开创无菌外科手术——医学消毒灭菌 ●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创立平板分离法,提出郭霍法则(Koch postulate) ?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则不存在; ?此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纯种; ?此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发生同样病症; ?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纯培养。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29年 Fleming 发现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penicillin)能抑 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开创了临床抗生素治疗的新时代 ●其他有贡献学者: ?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Iwanovski)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我国汤飞凡教授首先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 1955年首先分离培 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 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 ?美国青年医生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对立克次体研究的 贡献与献身。 三、新病原体的发现

微生物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

1.(现代)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物质,通过 产生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2.正常菌群:人体表面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种类不同,数量 不等的微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疾病,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作病原微生物。 4.抗原:被机体免疫细胞特异性识别而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结合的物质。 5.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6.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但具有抗原性的物质。 7.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8.胸腺(T 细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 细胞辅助,TD 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 类抗体,有 免疫记忆。 9.类毒素:病原菌分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 10.抗体:B 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具有与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R 球 蛋白的形式存在。 12.单克隆抗体:一个克隆B 细胞产生,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 13.补体:存在人与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 白。 14.抗原提呈细胞: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抗原 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15.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 16.干扰素:由多种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 17.适应性免疫应答:体内抗原特异性下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全过程。 18.初次应答:特定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 19.再次应答:初次应答中所形成的记忆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可迅速、高效、持久的应答。 20.免疫耐受:对某种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21.超敏反应: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引起的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2.人工主动免疫: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刺激 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23.人工被动免疫:用人工方法给机体直接输入抗体,使抗体立即获得某种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24.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双股环状DNA ,可携带细菌的某些遗传信息,能独立进行复制。 25.中介体: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折叠形成囊状物。 26病毒: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严格细胞内寄 生,以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的非细胞微生物。单位:纳米 nm 27.核衣壳:由核酸内心和蛋白衣壳组成。 28.复制:以亲代病毒核酸为模板,在DNA 多聚酶或RNA 多聚酶及其他因素作用下合成子代病毒。 29.干扰现象 :2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 病毒的现象 30内毒素: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层中的脂多糖,当细菌死亡裂解 时才释放出来。 31.结核菌素试验: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存在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此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32.大球形颗粒:具有感染性的完整乙肝病毒(HBV ) 33小球形颗粒:不含DNA 和DNA 聚合酶不具有传染性,是病毒装配过程 中过剩的衣壳。 1.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因素:A 、异物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成分改变及隐蔽的自身成分释放 B 、理化性状(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构、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性状 C 、其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方式) 2.双体IgA :血清型IgA (炎症反应)、分泌型IgA 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1、性质纯2、特异性强3、效价高4、可大量生产 4.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1、经典途径激活(感染后期)(识别、活化、膜攻击)2、旁路途径激活(感染早期)3、MBL 激活途径(感染早期) 经典途径 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 途径 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脂多糖、酵母多糖 MBL 、C 反应蛋白 作用 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在感染早期发挥固有免疫效应 同旁路途径 5.补体五大作用:【溶解细胞作用】【调理作用】【免疫黏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炎症介质作用】【其他作用(病毒、干扰素)】 6.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7免疫系统按功能分:【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8.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9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包括【淋巴结】、【脾】和【皮肤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成熟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和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部位 10.淋巴细胞:【T---负责细胞免疫】【 B---负责体液免疫】 这两者为免疫活性细胞(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NK---非抗原特异性杀伤多种抗原(无抗原受体)】 11.抗原提呈细胞分为3类:【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其他 抗原提呈细胞】 12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吞噬杀伤功能】【提呈抗原功能】【调节 免疫功能】 13.细胞因子的六大类:【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 14.适应性识别抗原阶段分为【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B 细胞 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5.适应性免疫应答的3个阶段:【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活化、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16.屏障结构【:皮肤、黏膜】【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 17.免疫分子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乙型溶素】【防御素】 18.超敏反应:【I 型(速发型超敏反应)】【II 型(溶解型)】【III 型(免疫复合物型)】【IV 型(迟发型)】I 、II 、III 由抗体介导, IV 由T 细胞介导 19.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快,消退也快】【由特异性IgE 介导3、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20.I 型超敏反应主要参与成分:【变应原】【抗体】【效应细胞】【生 物活性介质】 21.I 型超敏的3个阶段:【致敏阶段】、【激发阶段】、【效应阶段】 22.防治I 型的发生的原则:【查找变应原】【脱敏治疗】【药物治疗】 23人工主动常用生物制品:【减毒活疫苗】【死疫苗】【类毒素】【自 身疫苗】【新型疫苗】 24.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25.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防止超敏反应】早期足量】 26.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细胞膜】【细 胞质】【核质】 27.细菌特殊结构包括【荚膜】(致病有关)【鞭毛】【菌毛】【芽胞】 28.荚膜的功能【抵抗吞噬】【抗有害物质损伤】【黏附作用】【抵抗干燥】 29.鞭毛的细菌能做位移运动与细菌的致病有关 30.菌毛的黏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有关 荚膜抵抗吞噬作用与致病有关 31.芽胞的功能:【保护芽胞度过不良环境】【有重要的鉴别价值】【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32.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PH7.2-7.6 37度 氧气、二氧化碳】 33.细菌对氧气的需要可分成:【专性需氧菌(结核杆菌)】【微需氧菌(幽门螺杆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专性厌氧菌 (破伤风)】 34.细菌的生长曲线特点:【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无性二次分裂的方式 35.合成代谢产物分为3类:【与致病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 毒素与侵袭性酶)】【与鉴别细菌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色素、细菌素)】【与治疗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 36,。细菌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细菌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噬菌体】 病毒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组成两者构成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 壳外有膜状结构,称为包膜(脂质多层和糖蛋白) 37.复制周期可以分为5步:【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38.结核杆菌常用【抗酸染色法】染色,若染成【红色】,就是抗酸染色【阳性】;2、若染成【蓝色】,就是抗酸染色【阴性】 39.脂质为其致病物质。 40.结核杆菌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传染源是【结核病病人】,传播途 径为【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 41.结核杆菌所致的疾病:【肺部感染(原发感染、继发感染)】【肺外感染】 42.抗结核治疗的原则:【早期】【适量】【联合】【全程】【规律】 43.因为流行性感冒甲型表面抗原易变异,所以致病性最强。 44.包膜内层为【基质蛋白】,外层为【脂质双层膜】。 44.5.分型、变异、流行: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分为甲、乙、丙、甲型根据【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分为若干亚型。 45.甲型抗原变异有两种形式:【抗原漂移(量变)】和【抗原转变(质 变)】 46.麻疹病毒:【麻疹】,【麻疹后脑炎】、【肺炎】、【亚急性硬化 性全脑炎】 47.大肠杆菌是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致病性:肠产毒素、肠致病型、肠侵袭型、肠出血型、肠集聚型 48.沙门菌会引起【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标本检查:1周取液;2-3周取粪便;1-3周取骨髓 免疫学检查:与【病人血清做定 量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49.急性菌痢与内毒素有关,症状是: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腹泻、起病急、排出脓血黏液。 50.经消化道感染的病毒为:【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 炎病毒一般为急性甲肝,经粪-口途径传播。 51.乙肝病毒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 52.大三阳:HBsAg+、HBcAb+、HbeAg+ 小三阳:HBsAg+、HbeAb+、HbcAb+ 553.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特点:感染灶局限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浓汁黄而粘稠。 54.链球菌化脓性感染特点: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脓性分泌物薄稀。 55.A 群链球菌所致病:化脓性炎症、中毒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 56.破伤风致病条件:伤口局部的厌氧微环境(伤口深而窄,混有泥土,坏死组织较多,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 57.致病物质:破伤风外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 58.防治原则:【正确处理创伤】【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抗生素杀菌】 59.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50层左右 1~3层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8% 糖类含量 约45% 15%~20% 脂类含量 1%~4% 11%~22% 磷壁酸 + - 外膜 - +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一、免疫学 1. 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的分类 免疫系统可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先天免疫是指身体自身天生具备的对抗病原体的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包括物理屏障(皮肤、黏膜)、炎症反应、吞噬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获得性免疫是指身体在接触到抗原后,通过学习与演化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等。 3. 免疫反应的类型和调节 免疫反应可分为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胞因子、抗体以及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免疫记忆和免疫耐受 免疫记忆是指身体在接触过抗原后,对该抗原形成的针对性免疫反应保留下来的能力。免疫耐受是指身体对某些抗原产生免疫容忍的状态,主要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5.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球蛋白是指在获得性免疫防御系统中产生的抗体分子,是特异性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抗体的结构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包括可变区和恒定区。抗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中和病毒、结合细菌毒素、沉淀抗原、淋巴细胞识别等。 二、病原微生物学

1. 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真核细胞核和真核细胞器。细菌可按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按细胞壁的结构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按营养类型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 2. 细菌的致病性机制 细菌通过产生肝素酶、凝血酶、溶血素等毒素直接对宿主细胞造成损伤,或通过表面分子如鞭毛、菌毛等对细胞黏附,或通过释放蛋白质或核酸分子进入宿主细胞内引起炎症反应等方式致病。 3. 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和自主繁殖能力的类生物物质,通过寄生于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复制。病毒可按基因组的类型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按颗粒形态分为裸病毒和包膜病毒。 4. 病毒的致病性机制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进行复制,导致细胞死亡或变异。病毒通过钉定宿主细胞表面分子或直接进入宿主细胞细胞质或细胞核等方式进行感染。 5. 真菌、寄生虫和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 和致病性机制 真菌是真核生物,其体形呈现为酵母菌和菌丝菌。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和蠕虫,通过直接侵袭宿主细胞或在宿主体内进行复制。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传染病,通过直接侵袭宿主细胞或间接引起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组织损伤。这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机制主要包括产生毒素、直接侵袭宿主组织、诱导免疫系统反应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篇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一、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一)关于微生物 1、微生物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和。 2、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3、微生物的分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4、细菌:1)细菌的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2).测量单位:微米 3).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5.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结构功能 荚膜:1.抗吞噬2.抗干燥3.具有致病性4.具有免疫原性鞭毛:1.运动能力2、具有致病性3.免疫原性 菌毛:1.普通菌毛:粘附作用,数量多,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2、性菌毛:传递遗传信息,1-4根芽孢:是细菌休眠状态,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芽孢又可以发育成菌体。抵抗力强耐热注意:其中与致病性有关的结构为:荚膜、鞭毛、菌毛。 二)1.细胞壁的区别: 【细菌染色: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的区别: 2.意义:G+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 三)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2.温度3.酸碱度4.适宜的

气体 四)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 1、对人体有害的(与致病性有关的物质):热源质、毒素、侵袭性酶、 2、有利的: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3色素鉴别 五)概念:1、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3、无菌: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4、无菌操作:防止或抑制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灭菌操作或无菌技术 5、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外界相通的腔到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 量的细菌,这些通常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称正常菌群。 6、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人体间的平衡状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把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7、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六)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⑴正常菌群的寄生部位改变⑵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⑶菌群失调:常可引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即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七)物理灭菌的方法: (一)热力学灭菌法1.干热法:焚烧、干烤、烧灼 2.湿热法:间歇灭菌法、煮沸法、流通蒸合灭菌法、巴士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 (二)辐射的杀菌法:1.紫外线:空气物体表面 2.电离辐射:用于不耐热的医用塑料、注射器、导管、食品的消毒3.滤过除菌发:血清、抗毒素、抗生素的不耐热的。4.干热与低温:保存细菌 八)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用途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是关于疾病病原体的研究,是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而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和外部的防御机制,保护生命免遭外来损害的科学。两者在疾病防治和人类健康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病原生物学研究的病原体很广泛,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原生动物等。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互作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病原体如何与宿主发生互动,导致病理损害又是一个大问题。通常情况下,病原菌进入宿主体内后开始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和代谢物,然后激起机体免疫反应。然而,免疫系统不能总是有效地对抗病原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针对不同类型病原体,病原生物学具体研究内容也有所不同。 1. 病毒学 病毒是一种杂交的生物结构,可以说既是生物,也是非生物的。病毒只有在宿主中才能生长繁殖,因此称之为病原体。病毒学研究病毒的种类、病毒的构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病毒基因表达、病毒行为、病毒的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2. 细菌学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的菌株。细菌病原体外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菌进入宿主的机制、定殖和繁殖等细节都是细菌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3. 真菌学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的菌株。真菌可引发多种疾病,例如真菌感染疾病、过敏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等。真菌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真菌的种类、真菌的构造、真菌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真菌基因表达、真菌行为、真菌的传播途径等方面。 4. 寄生虫学 寄生虫学是研究疾病寄生虫的科学,可以包括形态各异的寄生虫,比如丝虫、阿米巴、绦虫、蛔虫,肉虫、血吸虫等。寄生虫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感染、生长、繁殖和毒素的作用、寄生虫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理等方面。 5. 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和外部防御机制的学科。主要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和疫苗免疫等领域。免疫系统包括两种免疫反应,即免疫细胞介导免疫和抗体介导免疫反应。免 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免疫学可以研究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防止或减轻疾病的发展。 总之,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基础信息,而免疫学则为生物体的免疫反应提供调节措施。两个学科在交叉研究中也可以相互促进,加速疾病的控制和治疗的发展。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是引起人类疾病的原因,而免疫学则是研究人体如何对抗病原体的学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以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病原生物 病原生物是引起疾病的病源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它们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繁殖生长并引发机体免疫反应,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研究病原生物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等。以下是对几种重要的病原生物的简要介绍: 1. 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其中一部分致病细菌可以引起人类疾病,例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在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分泌外毒素、内毒素、细菌素等多种毒素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和其他临床表现。 2. 病毒 病毒是非细胞微生物,依附于细胞内寄生或在寄主细胞内繁殖,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有多达几百种之多,其中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使其在免疫系统中难以被完整清除,导致慢性感染和免疫耐受。 3. 真菌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和菌丝菌等,引 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种类也很多。真菌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除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真菌反应外,真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也是造成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引起人类疾病的原生动 物有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它们通过侵入人体正常细胞并难以识别而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二、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对抗寄生生物侵入的学科,包括免疫 反应和免疫调节两个阶段。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将启动免疫反应以清除寄生生物。免疫反应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阶段,其中体液免疫主要是由B细胞分泌抗体来清除病原体,而细胞免疫则主要是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的。当免疫反应被激活后,机体会形成免疫耐受,防止免疫系统误伤损伤正常组织。 除了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免疫学还关注探究人体 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异常应答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类固醇依赖性哮喘等。这些疾病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机体免疫系统的复杂性,而且有助于为新的治疗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结语 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了解病原生物种类和特点、免疫反应的机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等,对于指导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病原生物和免疫学领域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总结归纳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节总论 一、绪论 1.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基本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及特殊结构: ⑴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功能: ①维持菌体外形; ②维持渗透压; ③决定细菌的抗原性; ④脂多糖是具有致病作用的内毒素。 结构特点:化学成分是肽聚糖。(又称黏肽) Ⅰ:G-菌细胞壁由内向外依次是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层共同构成外膜。 ⑵细菌的特殊结构: 三、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㈠细菌的生长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⑴条件: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类、蛋白胨和糖)、酸碱度(pH7.2~7.6)、温度(37℃)、气体 ⑵根据对氧气的需要不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四大类;

2.生长方式与速度: ⑴生长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法繁殖,繁殖速度极快。 ⑵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㈡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⑴对糖、蛋白质的分解 ⑵细菌的生化反应是鉴别细菌的重要依据 ⑶常见的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分解试验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㈢细菌的人工培养:最常用的是需氧培养法。 四、细菌的变异 ㈠细菌的变异现象及变异机制: 1.细菌的变异现象: ①细菌的形态结构变异:包括L型变异、荚膜变异、鞭毛变异等; ②抗原性变异; ③毒力变异; ④耐药性变异; ⑤菌落变异。 2.细菌变异机制: ㈡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⑴影响细菌学诊断:发生变异的细菌可以失去其典型的特征。(L型变异) ⑵预防耐药菌株扩散。(药敏试验) ⑶制备疫苗。(减毒活疫苗) ⑷检测致癌物。(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⑸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质粒、噬菌体-载体-目的基因-受体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抗原(Ag):是指能与T、B淋巴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体(Ab):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超敏反应:机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亦称变态反应。 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机体或物品的操作技术。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方法。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等毒力因子所弓|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18到24小时分离培养后,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病毒增殖的现象。病毒干扰的实际意义 1.病毒之间的干扰现象能阻止发病,可以终止感染。 2.干扰现象可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故预防接种时,应注意接种的时间和疫苗之间的搭配,避免干扰现象减低免疫效果。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免疫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正常:抗感染。缺失:免疫缺陷或反复感染。过强: 超敏反应。 2.免疫稳定正常:消除炎症或衰老细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免疫监视正常: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 异常:恶性肿瘤。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值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 正常菌群: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 生物学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菌群与机体之间的这种生态平衡可被破坏而引起疾病,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称条件致病菌。 致病的特定条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改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