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合集下载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慢性损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在体育运动员中尤为常见,但普通人群中也有发生。

疼痛和功能障碍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疗效不稳定且易发生并发症。

寻求中医外治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理论基础是“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等方法,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镇痛和改善肌肉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下将介绍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方法,通过将研磨后的中药敷于患处,利用其渗透力和药性,达到消肿、散结、活血通络的目的。

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促进软组织修复的作用,比如川芎、艾叶、桑叶、蒲公英等。

这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所致的疼痛和炎症,对于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具有明显的疗效。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针刺或灸烧患处及相应的经络穴位,调理气血、温通经络、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消肿散结、促进软组织修复。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够改善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手法的施加,可以改善局部循环、舒缓肌肉、减轻炎症和疼痛。

有研究显示,推拿按摩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炎症反应。

而且,推拿按摩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预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加强局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减少因为运动造成的损伤。

4. 综合疗法由于肱骨外上髁炎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因此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采用综合疗法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中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气血瘀滞、经络阻滞所致。

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筋脉受损,故中医治疗的主要思路是活血化瘀、通络舒筋、调和气血。

常用的中药内服治疗药物有红花、当归、川芎、地龙等。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川芎、地龙等药物具有通络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肌肉和肌腱的营养状态,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外治疗法在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外治疗法有拔罐、艾灸、针灸等。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艾灸通过热能的刺激,可以温通经络,舒筋活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这些外治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选用,并结合内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理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理疗手段有推拿、按摩、理疗电流等。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微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理疗电流可以通过电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炎症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通络舒筋,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促进炎症的消退和损伤组织的修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较强的个体化特点,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

综合应用内服药物、外治疗法和理疗手段,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完整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

(完整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诊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疼痛呈持续渐近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体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俗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症候诊断1.淤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增痛,夜间加重,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辩证配穴:淤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题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2、灸法(1)常规灸法①悬灸分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可采用温和灸、回旋灸、每灸距皮肤2~3cm 施灸10~1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膈俞、血海等腧穴可采用雀啄灸,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cm施灸15~20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治疗1次。

肱骨外上髁炎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诊疗常规第一医院孙海峰一、概述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以肘关节外侧疼痛、旋前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

因网球运动员好发,故又名“网球肘”。

二、临床表现多起病缓慢,肱骨外上髁及肱桡关节附近疼痛,尤其在前臂旋转,腕关节主动背伸时,疼痛更为明显,同时沿伸腕肌向下放射。

握物无力,手掌向下不能负重平举,如拧衣服、扫地、端茶壶、倒水等。

局部可呈微肿胀。

三、检查1、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明显压痛,以及沿伸腕肌行走方向的广泛压痛。

2、前臂伸肌紧张实验阳性。

3、X线摄片:有的无异常,有的可见钙化阴影或外上髁粗糙。

四、四、治疗治疗的根本原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1、推拿取穴与部位:曲池、尺泽、小海、少海、手三里、合谷及前臂桡背侧。

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

2、针灸:曲池、尺泽、小海、少海、手三里、合谷及阿是穴。

每日取一定腧穴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3、艾灸:选用相应穴位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4、理疗:冲击波治疗仪、超短波、场效应治疗仪。

五、疗效评定治愈: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疼痛消失,前臂旋转,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疼痛消失;显效: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疼痛基本消失,前臂旋转,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疼痛消失;有效(好转):肱骨外上髁处及肱桡关节处疼痛疼痛减轻,前臂旋转,腕关节主动背伸有所改善,但活动时仍有疼痛;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按语] 本病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

故此,要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治疗期间腕部不宜做用力背伸活动。

中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中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四、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 症状:肘关节部疼痛,尤以拧毛巾、扫地、倒水时疼痛, 手不能握住杯子,体格检查时,患者握紧拳头伸直时疼痛 (腕部收缩时加重)。
• 解剖:肱桡肌、旋后圆肌起于肱骨外上髁。
• 注射选点:
• 1、肱桡关节;
• 2、肱桡肌起点:找到肱桡肌与旋后圆肌在肘关节部的痛 点进针,推注1/3药物后,针退至皮下滑至肱骨外上髁推完 药物。
• 注射药物:正清风痛宁25mg,0.1利多卡因1ml,VB6 20mg,VB12 0.25mg。
• 痛点介入,一日一次,一至两周。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治疗
• 1、制动(三角巾托住患肢) • 2、热敷 • 3、电致孔透皮(5-10次) • 4、温针(曲池加手三里)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门诊患者。

一、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肘劳(TCD编码:BGS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ICD-10编码:M77.12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肘劳(肱骨外上髁炎)协作组制定的“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临床常见证候:瘀血阻络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肘劳(肱骨外上髁炎)协作组制定的“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肘劳(肱骨外上髁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肘劳(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

2.病程≤6个月,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70分。

3.合并有肘部感染、肿瘤、结核等,患侧肘关节X线片提示存在骨质变化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肘部X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心电图、肌电图等。

(八)治疗方法1.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2)灸法(3)刺络放血2.其他疗法(1)穴位注射(2)推拿治疗(3)中药外敷(4)小针刀(5)物理治疗3.健康指导(九)完成路径标准1.肱骨外上髁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常规

肱骨外上髁炎【定义】[1]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标准】 [2]1、肘部损伤史及前臂伸肌群反复牵拉刺激的劳损史。

2、诉有肘外侧疼痛: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在某些方向性动作时疼痛加重,如拧衣服、扫地、端水壶、打羽毛球等活动。

疼痛有时可向前臂、上臂放散,但在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无症状。

3、常因疼痛而使肘腕部活动受限,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

4、肘外侧、肱桡关节处、环头韧带部有明显压痛,多无肿胀。

5、Mill征阳性:即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尽量掌屈,前臂旋前,再将肘伸直,些时肱骨外上髁处明显疼痛。

6、抗阻力腕关节背伸痛阳性。

【辨证分型】本病多由于风寒湿热邪入侵或者慢性劳损,损伤局部经脉,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湿热内蕴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脉濡数。

(三)气血亏虚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治疗方案】 [1][3](一)治疗原则1.针灸及中药疗法:可作为主要及首选的治疗方法,要辨证施治。

2.封闭疗法:疼痛剧烈时,可以封闭止痛。

3.物理疗法:早期可消除水肿,中后期可改善血液循环。

4.手术疗法:顽固的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二)辨证施治1.辨证论治(1)风寒阻络: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方药:防风汤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3枚取穴:曲池、阿是穴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尾灸艾段温针,灸两壮(2)湿热内蕴治则:清热化湿止痛方药:四妙丸苍术12克、黄柏6克、怀牛膝9克、苡仁15克、取穴:曲池、丰隆、阿是穴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丰隆穴提插泻法,阿是穴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出针时摇大针孔,拔罐放血。

肱骨外上髁炎飞针疗法

肱骨外上髁炎飞针疗法

肱骨外上髁炎飞针疗法
胧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或胧挠滑襄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特别是挠侧腕屈肌的慢性牵拉伤。

长期的旋转前臂和伸屈腕关节,使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肉起点,造成积累性损伤。

该病临床多见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

本病属于中医学“臂痹”、“肘劳”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外力或慢性劳损日久伤及肘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不通则痛。

刺激部位:局部阿是刺激区。

风寒阻络加手少阳线、手阳明线,湿热内蕴加足阳明线、曲池,气血亏虚加足阴线、足阳明线、上腹部刺激区。

针具选取:圆利针,丛针,三棱针。

操作规程:局部阿是刺激区、手少阳线、手阳明线、足阳明线、足阴线用圆利针飞针刺激,上腹部刺激区用丛针飞针刺激,曲池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岐黄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例分享

岐黄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例分享

岐黄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例分享【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中医称为肘劳,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是肱骨外上髁处附着的前臂伸腕肌总腱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

病因多为长期前臂旋转等用力不当而引起肱骨外上髁桡侧伸肌腱附着处组织部分撕裂、损伤而产生的慢性炎症,多见于从事旋转前臂和屈伸肘关节的劳动者,如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主要表现为肱骨外上髁持续疼痛,在前臂提物及做旋转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外上髁局部压痛明显。

【肱骨外上髁解剖】肱骨外上髁未包于关节囊内,其前外侧有一浅层压迹,为前臂伸肌总腱的起始部。

其前方上部为桡侧腕长伸肌腱的起始部,下部为桡侧腕短伸肌腱与指伸肌、小指伸肌腱的起始部、肱骨外上髁的下部、桡侧副韧带的起始部,并与桡侧腕短伸肌腱起始腱的纤维交织在一起。

【诊断要点】1、症状:起病缓慢,肘关节外侧疼痛,向前臂和上臂反射,持物无力。

2、体征:肱骨外上髁指伸肌腱及腕伸肌腱起点处局限性压痛,局部不红肿,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3、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通常正常,偶可显示骨膜不规则或骨膜外有少量钙化点出现。

【病案分享】2018年6月,吴某某,男,53岁,因“右肘关节外侧疼痛半年余”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活动时疼痛加重,腕背伸时可诱发疼痛,未进行相关系统治疗,遂前来就诊。

查体:右肘关节外侧压痛(+),前臂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肘劳-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病机:由于长期慢性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颈筋瘀阻从而“不通则痛”,造成局部疼痛或功能障碍或气血亏虚,血不荣筋,筋骨失养而发病。

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取穴:手三里(患侧)方义:《灵枢·终始》:“在筋守筋”原则,“岐黄针疗法”治疗以局部及邻近取穴为主,疏筋通络,活血化瘀止痛。

根据该病的临床主要表现,可辩证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通常发生在从事运动和重复性肩部活动的人群中。

其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僵硬和力量下降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肩关节运动受限和肌肉萎缩,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中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主要病理机制是气滞血瘀、腰肾虚弱和风湿痹证等,因此中医治疗在缓解疼痛、消肿、促进血液循环和调整身体状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中药内服和外用等。

其中,针灸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从而缓解肩部疼痛和僵硬。

一些常用针灸穴位包括肩井穴、肩外俞穴、大椎穴、颈后穴等。

推拿按摩也是一种简便的治疗手段,可通过推拿和按摩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推、捏、按、拉等。

中药内服和外用也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整身体的内在环境和直接作用于局部肿痛部位,达到缓解疼痛和消肿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配方包括桑叶夏枯草汤、当归羊肉汤、芍药地黄汤等。

应该指出的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和疗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病因和发病机制在不同的人体内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个体化治疗。

此外,中医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注意锻炼和饮食习惯等,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临床疗效和治疗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估和验证,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服务。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针灸科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肘劳(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常缓慢起病,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木工、钳工、矿工、网球运动员、打字员等。

(2)因肘关节的受累,而导致肘关节疼痛,用力或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3)握拳、伸腕及旋转动作可引起肱骨外髁处疼痛加重。

(4)查体有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皮肤无炎症,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5)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6)肘关节 X 线正侧位片证实无骨质病变,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二)证候诊断1.瘀血阻络证:肘部肿痛或刺痛拒按,提物无力,活动痛增,夜间加重。

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涩。

2.气血亏虚证: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可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一)针灸治疗1.毫针治疗(1)取穴: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辨证配穴:瘀血阻络证:膈俞、血海;气血亏虚:足三里。

(3)操作方法: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 1.5寸毫针直刺或斜刺,肘髎、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腧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膈俞、血海等腧穴行提插捻转泻法,足三里予以重插轻提补法,阿是穴可作多向透刺或多针齐刺,留针30分钟。

每天治疗1次。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诊疗规范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诊疗规范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2、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做洗衣服、端茶倒水、扫地等动作时疼痛加剧,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3、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实验为阳性,伸肌群抗阻实验阳性。

(二)症候诊断1、风寒阻络: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2、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疼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儒数3、气血亏虚: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哦,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柔,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脉沉细二、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1、独一味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活血止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3、萘丁美酮每次1g,每日1次;4、芬必得每次300mg,每日2次。

5、0.5-1%的利多卡因注射液2-3ml和醋酸泼尼松注射液12.5mg 痛点局部注射,每周1次,共三次。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1.风寒阻络型:治法:祛风散寒蠲痹。

方药:小活络丹加减。

制川乌草乌、地龙、制南星、乳香、没药各5g2.湿热内蕴型:。

治法:清热化湿方药:三妙丸加减。

黄柏、苍术、川牛膝各12g 薏苡仁20g3.气血亏虚型:。

治法:益气养血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12g白术、茯苓、当归各15g、川芎10g、白芍20g 熟地18g、炙甘草6g、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三)手法治疗1、基础手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位其患侧。

(1)在前臂桡侧施扌衮法、揉法、拨法或一指禅推法3~5遍。

(2)拿前臂桡侧3~5遍,点按曲池、手三里、尺泽、少海穴。

(3)一手拇指点按肘部痛点,另一手握住腕部做肘关节屈伸旋转运动3~5次。

(4)点按阳溪、肘髎穴。

2、辨证手法1.风寒阻络型:在肘外侧施擦法0.5~1分钟,点按风门、后溪、阿是穴。

中医骨伤科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骨伤科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骨伤科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进行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人群来说,更是容易“中招”。

中医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中医是如何应对这一病症的。

咱们先来说说中医对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劳损、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长时间的劳作、运动过度或者姿势不当,会导致肘部的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局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就好比一辆车,如果总是超载超速行驶,零部件就容易出问题。

而气血不足呢,就像是车子的燃料供应不足,动力自然就跟不上,局部的筋脉失去了滋养,也容易引发病症。

风寒湿邪侵袭则像是恶劣的天气影响车子的性能,外界的邪气侵入肘部,阻塞经络,导致气血凝滞,疼痛也就随之而来。

那么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都有哪些方法呢?首先得提到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如果是因为劳损导致的气血瘀滞,可能会用一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比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

要是有风寒湿邪的因素,那就会加入一些祛风散寒除湿的药物,像独活、羌活、防风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来调理身体的整体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外敷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把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打成粉末,调成糊状敷在患处,能够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效果往往立竿见影。

比如常见的有大黄、黄柏、侧柏叶等。

针灸治疗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刺肘部的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外关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缓解疼痛。

而且,针灸还能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有时候,还会配合艾灸,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驱散寒邪。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

专业的推拿师会通过手法在肘部进行按摩、揉按、点按等操作,放松肌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由于肱骨外上髁长期受力或过度使用而引起,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症。

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

而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独特,效果显著,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使用。

本文将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中医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认识中医认为,肱骨外上髁炎属于“挫伤毒邪”范畴,主要病机是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导致气血不畅,筋骨受损。

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运动过度等也是诱发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因。

1. 中药内服中医内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多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血竭、黄芪、白芷、红花等。

这些中药能够活血祛瘀、调理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对于缓解疼痛、恢复功能非常有效。

2. 中药外敷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常采用外敷贴药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常用的中药外敷包括透骨膏、破散正气散、舒筋活血贴、活血止痛膏等,这些外敷贴药可以起到疏散寒湿、通络活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3. 针灸及推拿理疗针灸及推拿理疗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方法,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段,可以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促进患处的修复。

4. 中医调理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还注重调整患者的情志、饮食及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合理饮食、适度休息,都对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很多临床病例证明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显著。

患者服用中药后,局部炎症减轻,疼痛明显缓解,关节功能逐渐恢复。

针灸及推拿理疗也可以迅速改善疼痛,缓解肌肉紧张,提高关节活动度。

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疗效稳定,不易复发,且没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虽然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也称为网球肘,是因为它最常见于打网球的人群中。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臂部肌肉和肘部的肌肉引起的,其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在中医药治疗中,肱骨外上髁炎被归类为“肘部活动障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

本文旨在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经络和穴位上插入针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针灸被用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减轻疼痛和恢复受损的肌肉和关节功能。

据文献报道,一项对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疗效良好。

另一项对3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在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推拿治疗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和力量作用于人体表面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促进气血流通、恢复受损组织功能。

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推拿被用来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一项对40例患者的研究表明,采用推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另一项研究发现,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较单独治疗更佳,能够更快地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恢复功能。

三、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煎煮、泡液或外敷等方式治疗疾病。

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中药被用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表明,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结论,并提高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

运动疗法: Ⅰ、功能锻炼: 患者发病 24h 后,在无明显疼痛前提下可进行前臂旋前肌的 等长收缩,不产生关节运动 Ⅱ、被动牵拉训练: 在无明显疼痛的前提下,治疗师一手握住并固定肘关节,另 一手使腕关节屈曲,前臂完全旋前,肘关节屈曲,然后牵伸肘 关节使其伸直,重复数次 Ⅲ、主动前臂牵伸肌训练: 患者面对墙 40—50cm 处站立,上肢前屈伸直,手指向下, 手背触及墙并加压,然后将伸直的手和前臂缓慢向上滑动,感 觉前臂伸肌有牵拉紧张感,继续抗阻向上滑动,伸肌牵拉感更 明显,当达到最大的牵拉感觉时,保持该位置不动,持续 1min,每个动作重复 5—10 次,练习至少 2 次/d
Ⅲ、寻找反应点: ⑴ 寻经筋分布路线 阳明之筋,起于食指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 上臑,结于髃。 经筋在跨越关节处更易受到应力刺激,故可重点在掌指、 腕、肩等关节处寻找治疗反应点。 ⑵ 分析动作模式,考虑可能的劳损肌肉 该病存在前臂反复的旋转动作,故应考虑旋后肌可能存在 的问题 ⑶ 从阴阳平衡角度来考虑,阴阳相互影响 前臂外侧伸肌为阳面,内侧屈肌为阴面,伸肌出现问题, 病久,屈肌会受到不平衡张力、拉力的影响,故也应考虑到内 侧屈肌存在的问题
旋后肌 (肱骨外上髁及尺骨至桡骨上2/3部,前臂
下垂旋后时在前臂上端桡侧可触及)
中医辨证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肘劳”的范畴。
辨证:气血亏虚证:属虚症,体弱气血不足以荣养筋骨,兼之劳损 日久成疾,病程长,起病缓。 气滞血瘀证:属实证,急性外力闪挫,伤及肉里,臃滞气血, 病程短,起病急。 • 辨经筋:损伤部位位于肘外廉,属手阳明经筋循行路线,病久, 阴阳表里转变,可伤及手太阴经筋。 • 治疗理念:针对虚症,手法宜轻柔,治疗剂量宜小,小火慢炖, 提振正气 针对实证,手法宜直中病里,实证拒按?散结化瘀, 使气血调和。(因人而异,) • 治疗方法:理疗+手法+运动锻炼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肘部的肱骨外上髁处,又称为“网球肘”。

临床上常见于需要频繁使用手臂肌肉的运动项目,如网球、高尔夫等。

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肌肉疲劳和运动受限。

目前,针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西医药治疗,其中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本文将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相关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中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肘部肌肉和肌腱的慢性受损所致,主要病因包括外感风寒、劳损、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

在病机方面,中医认为肘部肌肉和肌腱的慢性受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滞,同时又受外感风寒侵袭,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形成炎症。

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目标是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1. 中药外敷疗法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采用中药外敷疗法。

具体方法是将适量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生姜汁、醋等搅拌成糊状,然后涂敷于患处,再用干净纱布包扎包裹,每日1-2次,连续使用数天。

这种外敷疗法可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具有良好的疗效。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常用方法之一,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缓解炎症和疼痛。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肘髎、迎香等,采用温针、灸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还可以采用推拿、拔罐等辅助手法。

临床研究显示,针灸疗法对肱骨外上髁炎有明显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中药内服疗法是中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中药包括秦艽、当归、没药、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中药内服疗法可以改善肘部疼痛、肌肉疲劳和运动受限等症状,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三、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进展1. 中医药与传统物理治疗的比较研究一项由国内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与传统物理治疗相比,不仅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肌肉疲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外上髁炎
【定义】[1]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属于中医“伤筋”、“筋痹”、“肘劳”范畴。

【诊断标准】[2]
瘀血停于局部,不通则痛。

(一)风寒阻络
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二)湿热内蕴
肘外侧疼痛,有热感,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后疼痛减轻,伴口渴不欲饮。

舌苔黄腻,
脉濡数。

(三)气血亏虚
起病时间较长,肘部酸痛反复发作,提物无力,肘外侧压痛,喜按喜揉,并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瘀血阻络
肘外侧疼痛日久,逐渐加重,拒按,活动后疼痛加重,舌暗或舌下淤青,脉涩。

防风9克、当归9克、赤茯苓9克、杏仁6克、黄芩3克、秦艽9克、葛根9克、麻黄3克、肉桂9克、生姜3片、甘草6克、大枣3枚
取穴:曲池、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尾灸艾段温针,灸两壮
(2)湿热内蕴
治则:清热化湿止痛
方药:四妙丸
苍术12克、黄柏6克、怀牛膝9克、苡仁15克、
取穴:曲池、丰隆、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丰隆穴提插泻法,阿是穴平补平泻
治则: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
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
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取穴:曲池、阿是穴
针法:直径0.25cm,长度40cm毫针刺入,曲池、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阿是穴出针时单向捻转,滞针,然后快速出针。

2.其他治法:
(1)其他毫针刺法
齐刺:先在病变部位正中深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再各刺一针,三针齐下,故名齐刺,又称“三刺”
层次:A点到骨面
B点到皮下
内手法:A点纵向纵切2次,纵向横切2次
B点纵向纵切3-4次,有突破就停,注意不可过深,防止损伤桡神经。

(3)火针:用直径0.34mm、1寸长毫针,在火焰上烧至通红,以“准”、“快”为
原则,以痛为腧,迅速刺入,深度0.2~0.5cm,不留针,在其周围同法连续进针3~5下
(4)钩针:刺入阿是穴后,通过推刮、弹拨、钩拉等手法进行治疗。

(5)温灸疗法:直接灸或间接灸于局部。

(6)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1ml注射于曲池穴,隔日一次。

早期中药、针灸辨证施治,或结合局部封闭
中后期出现粘连可中药、针灸,亦可选取小针刀、火针
长久不愈,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
(二)??辨证要点:
肘外侧疼痛是其辨证要点。

本病早期中医辨证多为实证,中后期可虚实夹杂或虚证,在临床中不能绝对区分,应结合病程、病史、体质、工作环境及症状施治。

2.??中后期疼痛虽轻,病久血瘀,瘀血阻于经络,当以重手法大力捻转,甚则滞针。

可辅以电针治疗,亦可刺络拨罐,但疗效与病程呈反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可佐以扶正取穴。

久治不效者,可以小针刀治疗。

(五)??注意事项:
平时要注意避免劳损,尤其易劳损病变部位的动作要避免。

【疗效评判】
1.疗效评定
①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

②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

③未愈:症状无改善。

2.疼痛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