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点染手法(雨霖铃点染手法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霖铃点染手法(雨霖铃点染手法ppt)查看全部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指诗词创作借用画家手法,加以点明和渲染
的一种表现手法。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
一气而下。如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
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词的起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事件是
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这一层展开了一个凄凉的氛围。两情依依,难舍难
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以上两层极
尽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足以使人为之呜咽。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
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意义。'今宵'二句,又进一步推想别后的凄凉,然而景物清丽真切,真象别者酒醒后在船中之所见。几如身历其境,
忘其是设想了。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念去去,千里
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
月了。柳永的《雨霖铃》抒写了词人在汴京同恋人分手时的离愁别恨,艺
术手法相当高。
什么叫点染的表现手法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指诗词创作借用画家手法,加以点明和渲
染的一种表现手法。
点染就是点明渲染的意思。点染本来是书画术语,后来被引用到文学
中来,通过点染,可使文章“更上一层楼”。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
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
如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
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扩展资料:
点染在诗词中的艺术作用
1、诗词中有点,等于诗中有眼,文中有文眼。它或点出全词的主题,或定下全词的基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词中有染,有了景物对情感的渲染烘托,就会拓展词境,深化词心,使读者更加具体、形象的把握。
3、点染结合,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雨霖铃(柳永)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
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
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
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词的起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事件是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
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
离别的痛苦!这蝉鸣助添悲凉,而一开始即道出“凄切”,为这首词定了
调子。这一层展开了一个凄凉的氛围。
“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
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
恋之情深。“执手”两句,再加深涂抹,在“执手”、“相看”、“无语”中更使人伤心失魄。
这一层极写留恋之情。以上两层极尽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足以
使人为之呜咽。“念去去”以后,则大气包举,一泻千里,似江流出峡,
直驰平川,词亦直抒胸怀。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
路辽远。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
天空,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换头以情起,叹息从古到今离别之可哀,“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冷落清秋的时节呢,这是多么难以忍受啊!这是把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和宋玉悲秋的情思两者结合起来,提炼出这两句。把古人这种感受融
化在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意义。
“今宵”二句,又进一步推想别后的凄凉,然而景物清丽真切,真象
别者酒醒后在船中之所见。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也是写离别的。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
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几如身历其境,忘其是设想了。“此去”二句,再推
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便纵有”两句,再从上两句的遭遇,深入下去,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
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
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
术手法之高妙。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脍炙人口也。”(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又有人认为“‘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
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这都道出这首
词的妙处的。
但刘熙载在《艺概》中的“点染”之说,更是值得称述的。他认为:
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刘熙载的这段评论,实际上是以画法论词,看出在柳词中的加深描绘,反复涂抹的技巧。既精微入里,而又大胆泼墨。也就是柳词中抒情与写景
在章法和修辞的巧妙运用,可谓词中有画。而其中抒情,尤寄寓哲理。所
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离别,多情那堪?
感情极为沉痛,而染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
伤心而又凄凉,情景妙合无痕,这一别后之情景,又是加“念去去”三句
之点化而得,前后照应,委婉自如。柳词在点染方面的技巧运用,确是达
到很高的成就的,在这首词里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