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复发性流产现代进展论文

复发性流产现代进展论文

复发性流产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85-02【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综述病因复发性流产( rsa)被定义为连续性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发生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3%[1],rsa包括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及原因明确的rsa,其中ursa 约占复发性流产发生率的5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ursa可能与免疫因素相关,但也存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现简单综述如下:1. 遗传因素:在相关遗传学所致rsa的报导中,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

包括染色体易位、倒位、非整倍体及多态性。

其中染色体易位占首位[2],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平衡易位。

其他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嵌合、染色体倒位和环状染色体。

近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遗传因素,如hla的基因多态性、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栓形成等。

吕兴钰[1]认为,ursa是由环境因素诱导的基因异常表达所致。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2. 解剖因素:复发性流产妇女中12-15%存在子宫畸形[3],包括先天性子宫畸形、宫颈功能不全、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或息肉等。

尤其是双角子宫及子宫纵膈,因血液供应不足、宫腔狭小或宫腔内环境不良导致流产。

有研究发现,继发性rsa患者中子宫解剖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原发性rsa患者。

3. 内分泌因素: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机能异常、黄体功能不足是常见因素。

其中黄体功能不足较为常见,因孕激素不足使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胚胎发育及蜕膜、胎盘的形成,应补充黄体酮进行治疗。

多项研究表明pcos患者的早期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使血胰岛素水平下降,能显著改善pcos患者排卵率、流产率。

甲状腺机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较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5]。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女性在早孕期(妊娠<28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的状况。

该病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者对其病因学的了解还有待深入,以下是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在复发性流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染色体异常是由父母双方染色体结构异常或者亲属关系导致的遗传性问题。

染色体异常根据突变类型分为平衡性、非平衡性和染色体重排等,其中非平衡性染色体重排是复发性流产中最常见的异常类型。

二、子宫异常子宫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病因,包括子宫发育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这些异常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导致妊娠的终止。

三、内分泌问题内分泌紊乱也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病因。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内分泌问题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胚胎的发育。

四、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胚胎母体免疫反应的紊乱,导致胚胎的排斥和终止。

五、血液凝固异常研究发现,血液凝固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之一。

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凝血因子缺陷等都会增加孕妇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胎儿的缺血和营养不良。

六、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复发性流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电磁辐射、药物暴露、重金属污染等都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流产的发生。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的研究现状表明,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染色体异常、子宫异常、内分泌问题、免疫因素、血液凝固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病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保障女性的生育健康。

但是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其潜在机制。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在连续两次以上妊娠过程中发生自然流产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在临床上,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目前对其病因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遗传因素的研究现状遗传因素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许多患有复发性流产的女性存在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近年来,通过对患有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及其家族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了一些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遗传变异。

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孕激素受体的异常,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进而导致妊娠失败。

一些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非整倍体也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这些研究为深入理解复发性流产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患有复发性流产的女性往往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

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不正常水平可能会导致胎盘发育不良和孕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自然流产。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中关注免疫调节蛋白的异常。

一些研究发现,IL-10和TGF-β等免疫调节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关。

免疫因子在自然流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免疫因素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内分泌失调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

孕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维持孕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它们的异常水平可能会导致胎盘功能障碍和妊娠失败。

近年来,一些研究关注孕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孕激素受体和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突变会导致激素信号通路的紊乱,从而影响胎盘发育和维持。

一些研究还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与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关联。

内分泌因素的研究为深入理解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对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

对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

1 7 4・
2 0 l 羔年 月 第 卷 第 1 0期
C h i n J M 0 d D r u g A p p lMa y 2 01 3. V0 1 . 7. No . 1 0


经验交流 ・
对 复发 性 流 产 的病 因及 其 治 疗 的研 究
张 继 霞
性使其治疗 。表现多样性 。
抗体为 阳性的患者 , 经过不孕 的治疗 后妊娠很可能 出现 甲低
现象 。 4 遗传 基 因 突 变
亚 甲基 四氢叶酸还原酶 ( M T H F R) 与蛋氨 酸合成还 原酶
( MT R R) 是不 良妊娠 的易感基 因 已得到 国际上 的广泛认 可 ,
者, 有1 6 / 1 8的概率 为畸形儿 或流产。
2 解剖 因素
毒、 螺旋 体等感染 会使 复发性流产 风险升高 。但 目前 还没有 足够证据支持复发性流产者可常规进行感染的评价。
7 全 身 因 素
很常见的如 凝 血功 能异 常是 遗传 性或 获 得 性易 栓症 。 由于静脉动脉 的血栓 引起胎 盘发 育和功 能受 损进 而导 致流
剂量阿司匹林 8 0—1 0 0 m d , 怀孕前 或妊娠实验 阳性 开始应 用预防性低分子肝素 。
6 感染 因素
染色体异常 治疗 应进 行遗 传 咨询 , 在 孕 前确 定 可否 妊 娠 。移植前遗 传学诊断为 罗伯 逊 易位 时 , 再 次妊娠 时有 1 / 6
的概率为正常儿 , 有1 / 6的概 率 为携带 者 , 有4 / 6的概 率为
孕妇感 染 T O R C H、 细菌 性 阴道 病 、 支 原 体、 衣 原体 、 梅
不平衡核型的流产或 畸形 儿。精卵 捐赠 中同源 染色 体平衡 易位时不能形成正 常配子 不会 有正常 后代 。通 过精 卵捐赠 而妊娠时有 1 / 1 8的概率生育正常儿 , 有1 / 1 8的概率 为携带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及治疗进展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及治疗进展
作者单位: 050051 河 北 省 石 家 庄 市 医 疗 保 险 管 理 中 心 ( 程 聚 玲) ; 河北省石家庄平安医院妇产科( 马淑红)
ACA 与血小板内膜的磷脂结合,加强了单核巨噬核系统和网状 内皮系统对于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也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 血小板被激活,致使血小板内容物花生四稀酸释放减少,抑制 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从而造成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 血小板消耗性减少[5]。ACA 导致习惯性流产的机制可能有: ① ACA 能阻止前列环素( prostagelandin I,PGI2) 的合成增加胎盘 血栓素( TXA2) 使( PGI2 / TXA2) 比例失调; ②可抑制抗凝血酶 及抗凝血蛋白; ③干扰蛋白 C 灭活,降低蛋白 C 和蛋白 S 对 V 因子的灭活; ④ACA 产生时需 B2 糖蛋白介导,而 B2GPI 可抑 制磷脂依赖性的凝血反应,当 ACA 与 B2GPI 结合后,可使其结 构发生改变,导致 B2GPI 对血液凝固调节发生障碍[6]。有研究 表明抗核抗体与复发自然流产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但有待进 一步研究证实[7]。抗精子抗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抗精子抗 体( ASAb) 是针对精子抗原的组织特异性抗体,女性可由于月 经期生殖道炎症或损伤时性交,或男子精液中的精浆免疫抑制 物质缺乏而产生同种异体抗体。原发性复发性自然流产和继 发性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 ASAb 阳性率均为早期流产高于晚 期流产( P < 0. 05) 。ASAb 可与精子特异性抗原结合,在补体 的介导下引起受精卵的溶解,也可活化巨噬细胞,引起对胚泡 的免疫攻击,而发生早期流产[8]。 1. 1. 3 ABO 血型不合与复发性自然流产: 由于 A、B 抗原不仅 存在于红细胞膜的表面,而且存在尚未产生细胞前的胚胎细胞 液、组织液及羊水内,而母体可以在妊娠前因类 A、B 血型物质 ( 如大肠杆菌、预防接种和蔬菜等) 的刺激已产生了 IgG 抗-A 或抗-B。因而当母胎 ABO 血型不合时,少量胎儿红细胞进入 母体血循环,激发母体产生高效价的 IgG 抗体,这些异常增高 的抗-A 或抗-B,或作用于滋养层细胞,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 内,包裹不相容的胎儿红细胞,引起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这些红 细胞,导致胎儿-胎盘单位多器官组织细胞的损伤,若胎儿-胎盘 免疫损伤严重,则发生流产、死胎或娩出的新生儿出现溶血性 贫血[9]。此类同种免疫病最常见的是 O 型母亲妊娠 A 型或 B 型的胎儿,这是因为 O 型女性-比 A 型或 B 型女性-产生 IgG 抗A( 或抗-B) 的机会多得多。ABO 血型不合的同种免疫病的发 病与胎次无关,但常发生在第一胎。据报道,第一胎发生率占 ABO 溶血病的 67. 3% 。 [10] 1. 1. 4 Rh 血型不合与复发性自然流产: Rh 血型不合同种免疫 病的发生是因为母胎间 Rh 血型不合引起,临床上以 D 抗原不 合为最多见,E 抗原次之[11]。当 Rh 阴性的母亲妊娠 Rh 阳性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展
发 性 流产 的 中 医药 现 代研 究进展
冯 晓玲 代 立 霞。 倪 雪萍 匡洪影 王玲。 李娜
【 关键词 】 复发性流产 ; 病因病机 ; 辨证论 治 ; 实验研究 【 中图分类号 】 742 【 R 1.1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17 — 632 1)5 05 — 3 63 6 1(02 0 — 48 0


病 因病机 研究
夏桂成 …认 为 , 致本 病 的重 点 因素 是 心 肾不 导
交 , 以肾虚为 前提 。李 光 荣 _ 提 出 , 肾虚 弱 , 尤 2 脾 气
血 不 足 , 瘀 损 胎 致 使 本 病 发 生 。马 宝 璋 等 认 血 为, 复发性 流 产 患 者 除 肾 脾 两 虚 外 还 有 心 阳气 虚 。 此 外 , 有很 多医家 通 过 病证 结 合 总 结 出不 同病 因 亦 对 应不 同的证 型 。如 罗颂 平 等 认 为 , 肾虚 血 瘀 为 抗 精子 抗 体 阳 性 患 者 的 主 要 发 病 机 制 。李 大 金 还 报道 , 明带抗 体 阳性 者 多为 阴 虚火 旺所致 。汤 透 月 萍 提 出 , B 血 型 抗 体 升 高 型 R A 的 中 医 发 AO S
弱 , 以 肾虚 为 主。 尤
除辨证 治疗 外亦 有 医 家病 证 结合 治 疗 : 玛 建 李 等 ¨ 抗子宫 内膜抗 体 、 滋养 层抗 体 阳性致 复 发 把 抗
性 流产辨 证为 肾虚 血瘀 血 热 , 给予 口服 养 血安 胎 颗
粒( 菟丝 子 、 断 、 续 当归 、 白芍 、 母 草 、 子 肉 、I 益 莲 川 芎 等) 治疗 , 时服 用 知 柏 地 黄 丸 。血 瘀 重 者 加 血 府 同 逐 瘀 口服 液 ; 瘀 伴 有 大 便 秘 结 者 加 大 黄 廑 虫 丸 。 血 治疗 3个 月后 , 抗体转 阴率达 9 .% 。王 喜 梅 报 09 道 , 用滋 阴降火 中药 治 疗 因透 明带抗 体 引起 的免 应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是指在孕期,胎盘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威胁,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胎盘早期剥离、胎儿窘迫甚至导致流产。

而复发性流产则是指孕妇在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过程中由于不明原因而自然流产。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目前,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等药物进行治疗。

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以辨证施治为特点,通过调整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也尊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注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习惯。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采用中药调理法或针灸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发现,中药调理法可显著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症状,提高胎儿生长发育指标,降低流产率。

一些临床观察研究也发现,采用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提高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宫内生长环境,降低流产风险。

除了中药调理法和针灸治疗,在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和复发性流产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疗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例如艾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等,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

中医药还注重患者的饮食和起居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作息安排,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复发性自然流产中医药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中医药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中医药研究进展摘要】复发性自然流产是临床常见病,本文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机理研究近况进行了总结,对本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中医药综述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属于祖国医学“滑胎”范畴。

系指妊娠期间小腹下坠,腰骶酸痛,阴道流血或多或少为主的征象。

中医药因其安胎安全可靠及显著的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笔者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各医家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

赵氏[1] 提出导致滑胎的常见因素除肾虚、脾虚、气血两虚外,尚有肝瘀气滞、寒凝血瘀等原因。

赵氏[2]认为瘀血滞留胞宫而导致滑胎。

王氏[3]认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为滑胎主因。

孙氏总结出肝血不足才是本病的本质原因。

夏氏认为导致本病的重点因素是心肾不交,尤以肾虚为前提。

而李氏[4]认为心气虚更突出。

此外,孙氏认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胞脉而致。

虽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研究较多,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医家认为肾虚和气虚是造成胎动不安的重要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而主生殖。

妇女妊娠经血聚以养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充盈,胎有血养而有所动。

冲任二脉根于肾,肾虚则冲任随之失摄。

大凡胎动不安、坠胎、滑胎之疾均因肾虚、冲任不固之故。

冲任不固之因,不外气虚失载、肾虚血热、肝气郁滞等诸因素,而其中肾虚和气虚是重要原因。

中医证候主要表现为肾虚或脾肾两虚,补肾健脾治法具有防治流产的确切疗效[5]。

2 分型论治《张锡纯女科要旨》认为肾脏有重要作用,安胎注重补肾:“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

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

菟丝子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

寄生能养血,强筋骨,大能使胎气强壮,故《神农本草经》载其能安胎。

续断亦补肾之药。

”许氏[6]自拟固肾保胎饮(白芍、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枸杞子、杜仲、巴戟天、阿胶、白术、紫苏子、砂仁、甘草) ,随证加减,20例患者中,保胎成功17 例。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使 得 滋 养 层 或 胚 胎 遭 到 免 疫 攻 击 , 致 胚 胎 无 法 存 活 , 中 导 并
系 , 遍认定 流产 将会 造成 免疫 排斥[ 笔 者在 文 中重 点研 究 普 2 1 。 了导 致复 发性 流产 的原 因 , 以及 怎样 选择 科学 合 理 的治疗 方
法。
止 了妊娠 。从 医学角 度分 析 . 产从 医学 本质 上来 说就 是 出 流 现 免疫 排斥 的表 现 , 味着 同种移 植物 没有 成功 。 意

定 的差异 性 , 响 了妊娠 能否顺 利 进行 影 。
毒基 是从蟾 酥 中分离 出来 的单 体化 合物 , 大量 的研 究表 明其 具有 抑 制肿 瘤 细胞 增殖 、 导肿 瘤 细胞 凋 亡 和分 化 、 伤 肿 诱 杀
瘤细 胞 、 制肿 瘤 血 管生 成 、 强 机体 免 疫 力 等多 方 面 的作 抑 增 用 , 示 出确切 的抗肿 瘤 活性 , 以具 有 较 高 的研 究 价 值 和 显 所 临床应用 前 景
4 :6 — 7 . 389 7 9 4
[ 张建 国, 永 华 . 蟾 酥 毒 基 药 理 作 用 及 剂 型 研 究 进 展 【. 江 中 医药 8 】 苏 华 J浙 】 大 学 学 报 , 0 ,34: 8 60 2 93 () 0 — 1 . 0 6
[] 王 南瑶 , 苏 宜 , 伟 , 华 蟾素 联 合 三 氧 化 二 砷 抑 制鸡 胚尿 囊 膜 血 管 9 李 赵 等.
合体 、 滋养 层 及 丈夫 B淋 巴细 胞等 , 于致 敏 T细胞对 胚 胎 对
的攻 击能 起到 预 防作用 ; 母一 接触 面相 关影 响原 因 ; ② 胎 ③母 体内出现各种免疫抑制因子产生的效果; 胎儿本身存在的 ④ 生 理 因素 。 以上 所 捉到 的各 种原 因 。 只要 发 生 了某 一 项都将

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

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与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8例,占7.4%,解剖因素15例,占13.9%。

免疫因素21例,占14.8%,内分泌lo例占9.3%,感染4例,占3.7%,环境因素3例,占2.8%,不明原因47例,占43.5%。

结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的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用。

【关健词】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33-01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不明。

可能的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母体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生殖道感染、自身免疫、原因不明(同种免疫因素)等1。

近年来复发性自然流产有增加趋势,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影响生育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之—2。

本文对我院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并对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0年6-2012年6月来生殖健康科就诊的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患者,年龄23~36周岁,平均年龄30.6岁,初孕78例(72.22%),经孕30例(27.78%)。

1.2 病因筛查方法首先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孕产史、家族史、工作环境及生活习惯,行阴道检查了解生殖道及盆腔除外器质性病变。

然后进行以下项目检查。

(1)b型超声:了解生殖道是否有解剖异常、子宫肌瘤、内膜息肉、em及卵巢病变。

(2)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精液检查,有条件检查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分析。

(3)免疫因素:查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有条件者查封闭抗体。

(4)内分泌:了解有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功能不全(lpd)、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

复发性流产103例临床及其病因分析

复发性流产103例临床及其病因分析

[ 考文献] 参
[ ] C l Bl Me orxto ev a pen ny aerpr 1 ei C, aaA. t t a rcri l rgac :ac¥ e o k h e f c t
其他宫颈恶性肿 瘤。有 相应 症 状和肿 瘤 主要 特征 。随 着诊 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 颈妊 娠 的早期 诊 断 已成为 可能 , 宫 有作 者主张 B超可作为诊断官颈妊娠 的首选 方法 , 尤其是 阴道超 声, 能使早期宫 颈妊娠 的确诊率 明显提高 。吴 钟瑜 。 提 出超 。
1 9 1 2 8—2 3. 9 5, 8: 3 4
[ ] 丘湘伊 , 3 罗钰铭 , 朱关珍 . 宫颈妊娠 l 子 O例临床分析 [ ] 中华 J.
妇 产 科 杂 志 ,0 13 ( )4 5 2 0 ,6 7 :3 .
[ 4] 焦泽旭 , 庄广伦 , 周灿权 , .体外受精 一胚胎移植 后发生 宫内 等 外同 时妊娠 6例 临床 分析 [ ] J .中 国实用 妇科 与 产科 杂 志,
声诊 断宫颈妊娠的标准是 : ①子宫体 正常或 略大 内含较 厚蜕 膜; ②宫颈膨大如 球 , 宫体 成沙 漏状 , 与 宫颈 明显 大 于官体 ; ③宫颈管 内可见变 形 的胎 囊 , 胚胎 已死 亡则 结 构紊 乱 , 如 光
[ ] J eo e , 0 ,8 2 : 0 J . pr M d 2 34 ( ) 1 . R d 0 3 [ ] 姚玉兰 , 2 邵敬於 . 官颈妊娠的诊断及 治疗探讨 [ ] 上 海医学 , J.
2011 ( ):2 0 ,7 1 3 .
团及小暗 区相问但 以实性 为 主 ; 子 宫 内 口关 闭 , 物不 超 ④ 胎 过内 口。本组 2 3例通过 B超初步诊 断 。因此 B超是早 期诊

复发性流产173例病因分析

复发性流产173例病因分析
维普资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 0 0 8年第 9期 总第 15期 5
复 发 性 流 产 13例 病 因分 析 7
郝亚芬
复发性流产( S 是孕 期 妇女 的一种 常见 病 , R A) 发生 率约
占妊娠 总数 的 2 ~5 % %… , 具体 病 因 尚不 明确 , 为探 讨 R A S 的发病原因 , 本文从遗 传 、 内分泌 、 解剖 、 疫 、 免 感染 等方 面对 13例 R A病因进行了分析 常频率越高 J 染 。精子染色体异 常 , 如大
头 精 子 多 为 双 倍 体 , 精 后 胚 胎 为 多 倍 体 , 样 导 致 R A( 受 同 S 本
检查 阳性 6 3例 , 3 . %。其 中 A A 占 06 s b阳性 女方 4 5例 , 男方
研究病 例未行绒毛染色体检查 ) 。 生殖道 解剖结构异常也是 引起 R A的常见原 因, S 本组共 有4 7例子 宫结 构异常 , 育异 常的子宫在妊 娠后存在 血供不 发 足 , 双子宫 、 角子宫 , 如 单 仅有一侧 血管供血 , 妊娠后蜕膜 形成 不 良, 影响胚胎发育而致流 产。同样 , 若胚胎 着床于纵 隔子宫 的纵隔处 , 纵隔 黏膜血 管 形成 差 , 给胚 胎 血 液不 足 而致 流 供
细胞减 数分裂时 , 可发 生染 色体的缺失和重 复 , 易位 染色体 与
13例 中染色体异 常 9例 ( 7例 、 2例 ) 占 5 ( 7 女 男 , % 表
1。 )
表 1 异 常染色体核 型
正常 同源染 色体完成配对 和交换 , 可发生 多种 不平衡 配子 , 这 些 配子 在受精形成合 子后 , 造成某 个易 位节 段 的缺失 或部分 三体 , 其子代有正 常儿 、 带者 、 分 三体 儿及 部分 单体 儿 4 携 部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常与女性不孕、流产等问题相关。

在临床研究中,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复发性流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是造成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导致宫内缺血,使子宫环境不利于胚胎的着床和生长,从而引发了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荷尔蒙调节等西医药物治疗,但对于一些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1. 中医药理论研究中医认为,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与女性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见的病因是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肾虚等。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祛瘀通络、理气解郁、滋补肾脏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子宫环境,提高妊娠成功率,减少流产的发生。

2. 中药治疗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表明,一些经典的中药具有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减少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如川芎活血化淤、当归调经活血、姜黄祛瘀止痛等中药均可用于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

在治疗过程中,中药中还常常配伍一些气血活血、调理内分泌的药物,以达到综合调理的效果。

针灸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疗法,也在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临床研究发现,通过选择经络穴位,配合适当的灸法、刺血法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减轻子宫内缺血状况,从而降低流产的风险。

一些临床研究还表明,中医药结合针灸疗法对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具有综合效果。

综合疗法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从多个方面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相较于单一疗法,综合疗法的效果更为显著。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复发性流产的诊疗越来越重视。

然而,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多样,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

病因学研究需要先明确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和范围,但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案。

各种因素可能都与复发性流产有一定关联,如母体因素、胚胎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如何解释和解决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目前还有待实证研究。

其次,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复发性流产可能是由多个成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目前各种理论和模型仍待验证。

例如,有人认为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异常有关,但仍然有许多未知的染色体基因变异与此病无关。

还有人认为复发性流产与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畸形有关,但是这种推测尚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支持。

第三,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各种复发性流产的基因研究不断涌现,许多研究表明不同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基因类型不同,但这些研究结果尚未能直接指导临床治疗。

更进一步地,目前在复发性流产基因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样本规模、遗传多样性,以及如何解释和解决各种遗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第四,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可能与生殖免疫有关。

有研究认为,复发性流产可能是由于胎儿、母体或胎盘在胚胎内或胎儿宫内的生殖时免疫抗原产生了相互排斥的反应而引起的。

然而,目前关于复发性流产的生殖免疫机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综上所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虽然我们已经对各种可能的成因因素有一定的认知,但我们需要继续钻研,去消除现有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预防复发性流产发生的机理,为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指导。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不孕不育问题的日益突出,复发性流产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被认为是导致孕期高血压、子痫、胎儿生长迟缓甚至死亡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评价子宫动脉血流情况,临床上通常采用彩超检查,通过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和血流阻力指数(RI)来判断子宫动脉血流是否正常。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病因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子宫内膜、宫颈和卵巢异常等因素有关。

目前,中医药在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医药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方法多样,包括针灸、中药内服、外敷等,辨证施治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采用逍遥散、加味逍遥散、活血调经方等方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动脉血流,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二、复发性流产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或同一个女性在婚育期内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自然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免疫因素、染色体异常、子宫畸形、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原因。

中医认为,复发性流产与肝肾虚弱、气血不足、寒热错杂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方法主要包括调养身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等。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发性流产。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提高妊娠率,减少流产的发生。

通过刺激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可以增强子宫的收缩能力,促进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中药内服和外敷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发性流产,如四物汤、当归生姜汤、益母草颗粒等方剂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研究进展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研究进展
R sac d a csi eE ooyo cretS o tn o s o t lfH — ee rhA v n e t t lg f u rn p na eu ri A G Yn xa i a u ̄ o t e nh i Re Ab o . g C pao
有流产 的 1 % 一2 %… 。其发 病机 制 比 5 0
染色体异 常 是 自然 流产 最 常见 的原 以早期排除染色体异常因素 ,正确指导婚 染色体异 常 包括 数 量异 常 及结 构 异
较 复 杂 ,由 多 原 因 造 成 ,包 括 解 剖 异 常 、 因,且流产发生越早 ,胚胎染色体异常的 育 。
2 L pi V,Jh snR ,D s 2 as a o no J asB,e a. Ee t 1 l — tn,2 1 i o 00,8 ( ) 7 5 9 9 5 :53— 7 . R em i, 20 , 6 ( O): 1 l 一 hu Ds 0 6 5 1 32
mo tc mmo a s . An tmi a a t r n ld n trn l r t n a d c r i u cin ma s ly a rl . I s o nc u e ao c fc o si cu i g ue e maf mai n e vx f n to y a o pa o e mmu oo i a l i o o l n lg c l su i sh v h w h ts me RS wi n n wn r a o s ma e c u e y i t d e a e s o n ta o A t u k o e s n y b a s d b mmu e f co . S me if ci n n t e g n ilta t h n a t r s o n e t s i h e t r c o a a e as e a d d a h a s so a l b r o . F rh r r , e d c n io d r , e vr n n a f c s a d s me u k o n y o r g r e s t e c u e fe ry a o t n l i u emo e t n o r e d s r e s n i me tle e t , n o n n w i o

复发性流产孕妇的心理因素分析与对策

复发性流产孕妇的心理因素分析与对策

复 发性 流产 是产 科 的 常见 病 , 由于 环 境 因素 、 会 因素 的变 社 化 , 年来 自然流产 具有 上 升 的趋 势 。越 来越 多 的妇女 发 生多 次 近 自然 流产 , 由于反 复妊娠 , 反 复流 产 与治 疗 , 夫妇 双 方遭 受 又 使得 精神上 、 经济上的巨大打击。尤其是孕妇本身要承受身体上的创 伤, 更要承受来 自家庭、 亲戚、 朋友 的压力 , 可谓是身心重创。 随着 医学模式的转变, 孕妇的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重视 , 据研究报道 , 精神刺激 、 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不 良与先天畸形有一定关系 , 并对 母 婴健康安 全和 妊娠 结局 有着 重要 的 意义 。 因此 只有做 好孕 期心 身抚慰 , 培养她们宣泄和放松的能力 , 这样才能保持 良好的精神 状态。 那么 , 复发性 流产 的患 者存 在那 些心 理 问题 , 如何 应对 妊娠 期 引起 了更 多 医务人 员 的重视 。本 文就 这方 面提 出一 些讨 论 。
刺激, 防止心理原因导致的 自然流产, 以提 高妊娠质量。结论 : 时掌握复发性流产孕妇的心理状态, 及 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
显得 尤为重要 。
关键词 : 孕妇 ; 复发性 流产 ; 理 因素 心 中图分 类号 :4 3 1 R 7. 7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6 07 (00 0 — 140 10 —9 92 1 )4 06 — 3 量暴 露 、 重 的噪音 与振 动 等 。 严 2 . 良心理 因素 : 女 精神 紧 张 , 程度 高 , 情绪严 重 , 3不 如妇 抑郁 消极 情 感控 制能力 低 , 次 妊娠 产 生恐 惧 、 对再 紧张 、 等不 良心理刺 悲伤
项 目。 参 考文献
2 . 2两组 新生儿 发生 高胆 红素 血症 的 比较 见表 2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1. 引言
1.1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两次或更多次妊娠在16周孕检前胎停育。

其发病率约占总孕次的1%-2%,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生理和经济压力。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其病因学显得尤为重要。

复发性流产可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等。

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可能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流产;免疫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胎盘或胚胎而引发流产;解剖学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能影响胚胎植入和发育而导致流产。

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现状,已有许多研究投入其中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尚需进一步探究。

对复发性流产病因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其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诊断和治疗策略,有效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育率和生育质量。

通过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
2.1 流产的定义和分类
流产是指怀孕在20周之前自然死亡或者被迫终止的情况。

根据流产的原因和症状,流产可以分为不完全流产、完全流产、晚期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等不同类型。

不完全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只有一部分被排出,有时候还会残留在子宫内。

完全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完全被排出子宫,子宫内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物。

晚期流产是指孕期在20周至28周之间发生的流产。

而习惯性流产是指一个女性在怀孕的早期连续三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定义有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一定调整,比如有些研究认为连续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就可以被称为习惯性流产。

了解流产的定义和分类对于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习惯性流产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流产病因学研究时,对流产的定义和分类的清晰了解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分析流产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
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或同一个女性在连续妊娠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自发性流产的现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复发性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的前20周,而且胎儿体重小于500克。

复发性流产不包括由于外部因素如外伤、感染或药物等引起的流产,而是指由于内部因素导致的重复性自然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并非唯一,不同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其定义略有差异。

但复发性流产的基本特征是在同一妇女身上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且排除外部因素造成的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对于研究和治疗该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复发性流产的定义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了解复发性流产的定义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对复发性流产的定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2.3 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
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在连续三次及以上出现自然流产的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约为1%至2%,但根据不同研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发病率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35岁以上的女性发生复发性流产的风险明显增加。

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

遗传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家族史中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女性患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免疫因素也被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与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关联。

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对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有影响。

吸烟、饮酒、药物滥用、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增加女性发生复发性流产的风险。

对于想要怀孕的女性来说,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环
境条件对预防复发性流产至关重要。

了解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及其影
响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提高生育成功率,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

2.4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现状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现状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医学界更深入地
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目前关于
复发性流产病因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
和解剖学因素。

遗传因素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可能导致胚胎着床问题、胚胎发育异常或胎
盘功能障碍,从而增加复发性流产的风险。

通过对患者家族史的调查
和基因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因素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系。

免疫因素是另一个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

免疫系统在孕育
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或免疫系统异常可
能会对胚胎着床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流产。

研究免疫因素与复
发性流产的关联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解剖学因素也可能影响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子宫畸形、宫颈无力
等解剖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胚胎不能正常着床,增加流产的风险。

通过
对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
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以便制定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育率。

2.5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解剖学因素等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
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家族史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些遗传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以增加患者复发性流产的风险。

免疫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疫系统在维持胎儿的免疫耐受性以及胚胎着床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儿排斥和胎儿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流产。

解剖学因素如子宫畸形、宫颈松弛等也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生长,增加复发性流产的风险。

综合考虑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为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重点关注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策略,为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生育率和生育质量提供更多帮助。

3. 结论
3.1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的重要性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
造成流产的复杂原因,从而提高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通过对病因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
用机制,为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性还体现在预防工作方面。

通过了
解不同病因对流产的影响程度和机制,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

这对于提高患者生育率和生育质量,减少
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对复发性流产的诊
断和治疗水平,还在于预防工作的开展。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流产的病
因学,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育权益。

未来的研究应该
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探索更多新的病因,推动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
究的深入发展。

3.2 未来研究方向
1.深入研究复发性流产的遗传机制,特别是寻找与遗传变异相关的新基因和突变。

2.进一步探究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和免疫调节失衡。

3.加强解剖学因素与复发性流产之间的关联研究,探讨子宫结构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等解剖学问题的影响。

4.整合多因素研究方法,对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解剖学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的综合性解释。

5.开展大规模流产患者队列研究,建立全面的流产数据库,为未来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

6.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包括基因检测、免疫调节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复发性流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

3.3 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改进
在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中,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早、准确地进行诊断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诊断方法已经得到应用,如超声检查、染色体检查、免疫学检查等,这些方法的不断完善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确定患者的病因,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除了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应该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疗。

当前,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策略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如对于免疫因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使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已经有了一定效果,而对于遗传因素所致的复发性流产,遗传咨询和辅助生殖技术等也可以帮助患者成功妊娠。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更加精准的诊断方法和更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育率。

加强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及预防意识也是至关重
要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水平将会逐步提高,为更多患者带来生育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