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作者:王晓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4期摘要: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传统的对外语法教学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特点以及作者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经历,提出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原则作者简介:王晓洁,女,吉林大学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专业2011级学生,2006年—2010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0年—2011年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教学一年。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1语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社会约束力的言语规则。
它存在于我们的一言一语之中,人们遣词用句的规律,表达方式的习惯,都是语法规则的具体体现。
语法教学,就是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对人们有约束力的言语规则的教学。
一、汉语自身的特点每种语言都有自己表达意义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这些特定的形式和手段就是语言的特点。
而汉语最根本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汉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跟主要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印欧语言比起来,汉语就是“缺乏”这些形态变化。
所以在讲构词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解,利用学生的母语和汉语的差别,让学生有深刻的对比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汉语词汇的构造及运用。
在句法上,汉语句子是意合的,句子的构成成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或事理推移方式,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的形式来表达意义。
而且汉语是以主题为中心的,不同于英语的以主语为中心。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讲授语法时,要加入词或句子所在的文本语境和交际发生的行为语境的讲解,使他们能在听懂语法规则的同时,也能尽快学会使用,达到交际的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外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
为了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制定一套适合的教学原则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首先,个体化原则。
由于学习者的背景、需求和学习风格各不相同,教学应注重差异化,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
其次,沟通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多样化的语言环境,提供各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第三,情景教学原则。
语言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应强调情景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实际场景或情境,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使用汉语,培养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
第四,反馈原则。
教师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及时、准确地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种正面的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效果。
最后,文化融入原则。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应注重文化的融入。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习惯、社交礼仪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了解中国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汉语,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应注重个体化、沟通、情景教学、反馈和文化融入。
这些原则将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这些原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沟通能力,并了解中国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并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以及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原则1. 可理解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并以对他们来说可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语言水平和兴趣爱好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情境交际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情境交际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通过与汉语母语者的互动,了解汉语的使用场景和交际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交际能力。
3. 实用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用词汇和表达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练习。
4. 渐进原则学习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也应符合这个原则。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依次引入不同难度的内容和语法知识,以帮助他们逐步提升汉语水平。
二、对外汉语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感知语言的意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和表达,加深对汉语的理解。
2. 操练法操练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反复操练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练习题、口语对话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
3.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一些实际任务,如让他们在中国超市购物、在饭店点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获得反馈。
4. 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视频、图片、音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中的实用性原则
口郑金 勇
对 外汉 语 语 法 是 指专 门为 学 习汉 语 的外 国人所 编 写 的 书 为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 中,应本着 “ 有用即真理 “ 学 中所 使用 的语 法 ,它 在 体 系 、语 法 项 目的选 择 以及 语 法描 述 方式 和 角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 面 ,都 有 别 于 中 国人 ,尤 其 是 汉语 言 文学 系
【 】邱林梅.语文教学 要重视学 生 口头表 达能力的培养 , 3 学生的 口语交际能力应在具体交际情境中培养和提高。 t: / 11 7 2 8 2 5 z j /e h n a g / r i l So . 课 外活动 比起课堂 教学 ,内容更丰 富多彩 ,形式更活泼 有 ht p / 6 . 8 . 4 . 0 / x y k c e g i e A t c e h w
做 的一件事》等。一段时问后,教师可以提供词句或列出提 人 ” 。
纲 , 训 练 学 生 生 动 、 有 条 理 地 表 达 。 最 后 ,让 学 生 根据 命 题 , 自列提 纲 、 自己组 织 语 言进 行 合 乎逻 辑 的表 述 。 对学 生 参考资料: 1戴兢兢. 丰富话语资源的途径 【】 演讲与 口才2 0, 4 . J. 04 () 的 口头 作 文 , 教 师 要 当堂 评 价 , 而 且 同 学 之 间 可 以 进 行 互 【】
活,并 以积极的态度去挖掘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话 题资源 。例如在星期 天和节假 日,组织学 生到 工厂参观 访
在 作 文 课 上 ,根 据 学 生 的实 际情 况 ,可 以增 加 “ 口头 作 问,搞 社 会 调查 、 社会 服 务 ,参 加一 些 社会 劳 动 等 ,让学 生 文 ”训 练 ,它 是 培 养学 生 有 条理 、完 整 的说 清一 件 事 或表 达 在 具体 交 际情 境 中锤炼 自己的 口头表 达 能 力 。 自己观 点 的好 办法 ,是培 养 学 生 口头 表 达能 力 的较 高 层 次 的 总 之 ,培 养学 生 口头表 达 能 力 的方法 是 多种 多 样 的 ,我 训练 ,教 师 一 定要 抓 好这 一 环 节 的训 练 ,坚 持 由易到 难 的 原 们 在教 学 实 践 中应 不 断探 索 、创 新 。 同时 ,根 据 学生 的 实 际 则 。刚开 始 训 练 时 ,可 以利 用 多媒 体 手 段 ,选 择 难度 适 中 的 情 况 ,灵 活 地变 换 方法 ,引 发学 生 说话 的 兴趣 ,激 发他 们想 画面 , 让学 生 “ 图说 文 ” ;也 可 以让 学 生 就他 们 生活 、学 表 达 自己 、展 示 自己的愿 望 , 力争 把 我们 的学 生 培养 成 思 维 看 习 中最 感 兴趣 的 事来 自由表 述 ,例 如 《 的 同桌 》 《 我 我最 想 敏 捷 、能 言善 辩 的适 应现 代 化 社会 发 展需 要 的 “ 代化 社 会 现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原则
“ 把 我 的书给 他 。 请 ”
既然是 “ 主语 +把 +介 词宾 语 ( 直接 宾语 ) 动词 +
+宾语 ( 间接宾语 ) 的结 构 , 且 汉 语 里也 确 实 存 在 ” 而 “ 我给 他一 本书 。这 样 的“ ” 主语 + 动词 + 间接 宾 语 +
直接宾 语 ” 的双宾 格 式 , 么 为 什 么 上 面 的三 句 话 不 那 能说成 是 : “ 我送 姐姐 的手 表给 玛丽 了。 ” “ 能不 能卖 你 的帽子 给我 ? ”
相 关就 体现 在他 们二 者 的双 向互 动关 系上 , 体语 言 本
学 要 为应用 语言 学奠 定理 论基 石 , 而在 应用语 言学 中
发现 的实 际 Biblioteka 题又 为 本 体语 言 学 的研 究 开创 了新 的 领域 。归根 结底 , 法本 体研 究是 要 为语法 的应 用服 语
务 的。对外 汉语 语 法 教学 是 以外 国人 学 习汉 语 语 法 并 运用 于汉 语交 际 为 目的 的 , 这 一 方 面 来 说 , 外 从 对 汉语语 法教 学正 是 检 验汉 语 语 法 在 母语 非汉 语 的群
中图分 类号 : 4 文 献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 6 22 9 (0 6 0 —0 00 H1 A 1 7 —6 8 2 0 )30 4 —3
语法本 体 研究 提 出新 的课 题 , 而推 动汉语 语 法本体 从 对外 汉 语 语 法 教 学 属 于 第 二语 言 的语 法 教 学 。 根据 资料显 示 , 目前 在外 国人 学 习使用 汉语 的群 体 当
例 如 , 讲“ ” 句 的 时候 , 在 把 字 留学 生 可 能 会 问 到 以下类 似 的问题 :
“ 我把 姐姐 的手 表送 给玛 丽 了。 ” “ 能不 能把你 的帽子卖 给 我? ”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是指专门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所编写的书中所使用的语法,它在体系、语法项目的选择以及语法描述方式和角度等方面,都有别于中国人,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所学习的语法。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往往不能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现实生活中往往一用就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出现负迁移,导致泛化性偏误的出现,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汉语语法产生困惑和畏惧心理。
成功的教育者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或不适用的教学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应本着“有用即真理”“学以致用”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原则在交际过程中,语法不是孤立的。
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的,语法体现在词语的组合中。
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虚词和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所以,学习汉语要结合词汇从虚词、词语搭配的角度来讲解语法知识。
1.虚词: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很多语法点是以虚词为中心的,而虚词又是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要讲解不同地虚词构成的不同语法,或者不同虚词构成的相同语法,进而扩展到短语、句子。
如结构助词“的”“地”“得”,用于不同的句法结构,可作为不同句法结构的标志:“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三者的区别相当明显。
介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
但是有的介词之间的差别细微,不容易掌握。
授课时,要从它们之间的差别入手,让学生懂得不同介词间的细微差别,并且在运用时能正确地掌握。
例如:“关于”“对于”的用法相近,都与涉及的事物有关,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对于这件事情,我有话要说。
/关于这件事情,我有话要说。
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①表示关联、涉及的对象,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例如:关于鲁东大学今年的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联系。
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我们决不能姑息手软。
对外汉语教学十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十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十大原则是指在教授汉语作为外语的过程中应
该遵循的重要准则,它们包括:
1. 任务型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语言学习应当与实际交际任务
结合,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交际教学原则,强调语言教学应当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在真实交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
3. 文化意识原则,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应当融入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所处的文化环境。
4. 个性化原则,强调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
5. 循序渐进原则,强调教学应当按照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6. 情感因素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7. 体验教学原则,强调学习者应当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来
获取语言知识,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8. 启发式原则,强调教学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
的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多媒体原则,强调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和
资源,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10. 反馈原则,强调教学应当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
现和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的语言进步。
这些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们在教
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和高质量的汉语教学服务。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原则浅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原则浅论摘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对于它的探讨还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一直不是主要内容。
但是随着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加深,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探讨文化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渴望通过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发展进一步辅助语言教学。
然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十分不成熟,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育者着重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
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规范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明确教学原则。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原则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60-03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语言要素中蕴含的文化因素1.词汇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一个民族的文化也会深植于词汇之中。
同时学习一门语言,词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中国,人们对血缘关系十分重视,所以亲属称谓十分复杂。
它不仅和其他民族一样,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和细微的规定。
比如,英语中的uncle 就可以表示一切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或非亲属,而在中文中就要分伯父、舅父、姑父、姨夫等。
这种现象虽然复杂,但终究不会影响人们的交际,但是有时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若不将这一部分弄清楚,将会严重影响两种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很容易缠身误解甚至摩擦。
比如,我们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作龙的传人,中国传说里的龙也是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神兽,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龙的词语,像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这些词的意思大多是美好的或非贬义的。
但是在西方人眼里,龙是凶猛恐怖的动物,它代表着邪恶,是西方人畏惧的意象。
自然而然地当他们听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时,会把他们心中龙的想想转移在中国人身上,于是就会产生误解和偏见。
我们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就要努力解决这类问题。
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
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而言,汉语语法的复杂性经常会成为一个挑战。
在教外国人汉语语法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首先,需要以简洁明了为原则。
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母语与汉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避免使用太复杂的语法术语和理论,以免给学生造成困扰。
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语法规则解释清楚,并通过大量的例句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和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其次,需要以实用为原则。
在教外国人汉语语法时,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需求,教授他们最常用的语法知识和表达方式。
例如,词序、时态、使用语气助词等在日常交流中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放在较前的学习阶段,并通过与学生实际情境的结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的实际运用。
第三,需要以逻辑性为原则。
汉语语法有着严谨的逻辑体系,教学应该按照逻辑的顺序展开。
比如先从基础的词汇、词序和句子结构开始,然后逐渐引入更复杂的语法规则。
通过逻辑性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的内在结构和规律,从而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第四,需要以比较为原则。
在教外国人汉语语法时,我们可以将汉语与学生的母语进行比较,找出两种语言在语法方面的异同。
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并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
比如,英语中的定冠词和冠词的用法与汉语中的“的”字的使用特点相似,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个语法点。
最后,需要以个体差异为原则。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时存在着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对语法运用较为敏感,能够快速掌握,有的学生则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来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教外国人汉语语法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遵循简洁明了、实用、逻辑性、比较和个体差异的原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汉语语法知识。
对外汉语实践教学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汉语基础、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的汉语学习者。
实践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实践教学法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际中的教学方法。
2. 特点(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实践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强化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汉语能力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知识。
(4)情境化教学:实践教学法注重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实践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如日常生活用语、旅游用语、商务用语等。
(3)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对话等。
2. 实施实践教学活动(1)创设真实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效果。
(2)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对话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3)注重反馈与评价: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改进。
3. 总结与反思(1)总结实践教学成果: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2)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汉语的教学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和采用合适的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本文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1. 以学习者为中心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和学习目标,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2. 实用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应通过真实的语境和情境来进行教学,帮助学习者掌握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和职业需求,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3. 渐进式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教授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便学习者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4. 综合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教材、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和示范教学等方式,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技能,并与学习者进行实时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1. 沉浸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情境、角色扮演和讨论等方式,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和沟通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来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和游戏等方式,模拟真实情境,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原则
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原则摘要:根据汉语学习者的目的即“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原则,对外汉语教材需要确定其实用性。
笔者选用马箭飞编写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研究该教材在编写时所体现出来的实用性原则。
这一系列教材属于口语教材,实用性强,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并依此来确定教材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口语教材;实践性原则;教材编写一、教材编写的实践性原则教材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重要媒介,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套好的教材可以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教材编写的实用性原则,目前较为统一的看法吕必松先生所说的“实用性”原则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另一个是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他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十分注重内容的实用性。
教材内容的选用需要来源于生活,材料要真实实用,并且是现下正流行的语言,同时,教学内容也应与教学对象相适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编订不同的教学内容。
但是在实际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有些教材也存在缺乏一定实用性的现象。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早在1950年时就已经有所编写,“汉语口语速成”主要是面向短期来华留学生,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的一系列教材。
全套书共七册,分别具有适应“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初、中、高三级五个水平的留学生的短期学习需求。
“汉语口语速成”这一系列教材主要包括《入门篇》(上、下)、《基础篇》(上、下)、《提高篇》《中级篇》、《高级篇》7本,本课题将主要以《基础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了探讨,对教材中的生词、课文、注释、练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教材中所体现的实用性原则:《汉语口语速成》系列教材的编写在内容的编排上都是按照生词→课文→注释→练习→会话这一框架。
因为该系列教材主要是面向短期来华学生,教材的语料选择上偏重于口语化语料,尽量地还原生活中实际可能遇到的交际环境。
首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话题的选择,话题必须是时下正实用流行的,紧跟时代发展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下册)共选有24个话题。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作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汉语的教学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以下将介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和学习目标,因此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教育。
二、注重实践,提高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学习汉语的核心目标之一。
因此,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强调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有机会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考察、实习或实践项目,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对外汉语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注重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辅助教材、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获取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学习和交流。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拓宽学习视野。
五、注重文化熏陶,提高文化意识汉语是中国的国家语言,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
通过学习汉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语言知识,还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对中国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六、评价与反馈,促进学习动力评价与反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渐近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教材应该按照语法难度递增的顺序组织,要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慢慢引导学生适应并掌握更高级的语法结构。
2. 系统性原则:要将语法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用方式。
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建立学生的语法意识,培养他们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自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归纳和总结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语言运用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逐渐把握和掌握语法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习题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归纳经验,形成有关语法规则的认识。
4. 实用性原则:教师应该注重将语法知识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交流中。
教学中可以提供实际情境和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不同语法结构的用法。
5. 反复操练原则: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语法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如填空、改错、造句、翻译等,让学生有机会多次使用和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6. 激发学习兴趣原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语法知
识的兴趣。
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故事、趣味活动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语法学习中。
以上原则旨在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法知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遵循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
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初学者,应当从基础词汇入手,逐步提高词汇量;对于进阶学习者,应当注重提高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
2.系统性和渐进性原则:词汇教学应当具有系统性,即按照一定的层
次和结构,有组织地展开教学。
同时,要遵循渐进原则,即先易后难,从
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
3.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应当具备实用性,即教给学生最常用、最有
实际意义的词汇。
词汇教学应当围绕实际场景展开,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交
流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4.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呈现、
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动力。
5.反复操练和巩固原则:词汇的学习需要反复操练和巩固,教师应当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运用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可以借助词汇记
忆工具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词汇。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注重系统
性和渐进性,追求实用性,增加趣味性,并结合反复操练和巩固,从而帮
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运用汉语词汇。
浅论简明英语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
浅论简明英语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对外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简明英语原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分析简明英语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1. 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英语表达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应该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生僻的词汇,而应该选择普通的英语词汇和简明的句子结构,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适当使用中文解释。
适当的使用中文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含义和用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使用简明的英语表达教学内容的适当地使用中文解释来澄清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
3. 制作简明的教学材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简明的教学材料,比如图表、图片、简短的文字说明等,这些教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知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通常是非母语环境下学习汉语,对汉语的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运用简明的英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知识,为学生打开通往汉语世界的大门。
2. 减少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简明英语原则的使用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汉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这样学生就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3. 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简明英语原则的使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简明英语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简明的语言表达,适当使用中文解释,制作简明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法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法一、语言教学法是关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和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包括有方案、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对语言学习能力和世界语言水平的测试等广泛的领域。
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总和。
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在吸取国外语言教学流派的精华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原则。
①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性的容,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或比拟法,并辅以图片、电教等直观手段,要言不烦的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路直接引向定义、涵、规则或结论上去。
这是要经过筛选的,对于那些枝枝蔓蔓的、无关紧要的、可说可不说的东西进展割舍,腾出时间让学习者多练习。
②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只是而印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
常跟大脑思维严密相连,这样就能受大脑思维的支配而迅速作出反响,到达熟巧或自动反响。
2.讲练结合原则。
讲练结合是协调教学节奏的好方法。
可以促进贮存。
而且,讲练结合能化知识为能力。
讲练结合有多种形式:1.先讲后练 2.先练后讲 3.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
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所谓突出语言教学的原则,表达在四个方面:①听说读写全面开展。
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极为密切,听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说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相互练习,相互作用,汉语水平和技能就能共同得到提高。
②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语言学习所产生的中介语,有其积极意义,教师不要讨厌这种中介语,而应该鼓励学习者大胆的应用,并研究她们的中介语规律,不厌其烦的纠正和致电,肯定他们的成绩和点滴进步,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语言方向迈步。
③构造、功能、文化的结合。
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法构造的,因为这是产生句子程序的根底,产生式的推到必须有语法构造做指导;它也离不开功能表达,因为它是建构话语的条件,头脑中的命题必须罩裹*种表述、指令、承诺、致意、宣告等的外衣,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它也离不开文化,因为述说的话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习惯、文化背景和文化容。
对外汉语语法的课堂教学原则阐释
对外汉语语法的课堂教学原则阐释作者:金枚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5期金枚(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教学形式.本文深入阐释在课堂教学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减少语法术语,多展示结构形式的原则;句法形式分析与语义、语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实用性、交际性与功能性的原则;初级阶段适度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关键词:学生为中心;结构形式;句法与语义;语用相结合;实用性;适度淡化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8-0217-03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大都是成年人,有较强的认知类推能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就是要教给外国学生汉语规律性的语法规则,举一反三,从而类推更多的句子.而讲解语法规则的最好形式就是直观性、互动性、科学性的课堂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界更多地探讨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但对外汉语语法的课堂教学原则较少有人涉掠,本文将深入阐释.1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条原则是针对教与学的关系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处理好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是对外汉语语法课堂教学的一条根本性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涵义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好比是演员,教师好比是导演,需要教师做的是指导学生怎么去完成本课堂的教学语法练习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设计好课堂教学具体的内容、方法、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平衡好学生抢着说话与不爱说话的整体氛围,多启发鼓励使课堂气氛活跃;用通俗简练的语言讲解语法规则并指导学生语法练习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并改进课堂语法教学.教师绝不可以喧宾夺主.“以学生为中心”说的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语法练习这个中心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一定是学生,是学生在做语法练习,而不是老师喋喋不休地大讲而特讲.为此,有对外汉语专家强调学生课堂参与的普遍性,全体学生都要积极地参与课堂语法练习活动,学生活动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占的活动时间不少于85%,学生的开口率要在85%以上.强调语法是练会的,而不是讲会的,对外汉语语法的课堂教学应精讲多练,以练为主.2 减少语法术语,多展示结构形式的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外国学生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而不是积累语法知识.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外国学生理解的语法术语的使用,才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在课堂上讲解抽象的语法规则.多通过具体形象的实例引入,展示简明实用的语法结构、框架、句模,使抽象繁杂的语法规则在黑板上呈现直观化、公式化、图示化、条理化、简明化的一目了然、易学易懂的感性特征,为强化外国学生对汉语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应用服务.尤其是对于形态语言为母语背景的外国人,他们更习惯以形式结构标记来认识语言的语法规则,这很符合正迁移的语言学习理论.例如,同义句式的课堂教学可采取在黑板上对句法结构简明展示的办法.汉语由施事名词、及物动词、受事名词组成的动补格受事宾语同义句式有五种常用的句式形式,它们的典型例句是:S1:弟弟打破了杯子.S2:弟弟杯子打破了.S3:杯子弟弟打破了.S4:弟弟把杯子打破了.S5:杯子被弟弟打破了.教师在黑板上可以公式化地展示这五个同义句式的句法语义结构:S1:N施+VC+N受S2:N施+N受+VCS3:N受+N施+VCS4:N施+把+N受+VCS5:N受+被+N施+VC这样直观化的课堂板书展示能使外国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S1、S2、S3、S4、S5五个不同句式的表层句法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施事(弟弟)——动作结果(打碎)——受事(杯子)”的语义关系却是一样的.相同的语义关系用不同的句法格式表达,所以才叫同义句式.(金枚2008)在黑板上展示语法规则的形式结构后,教师有必要对结构规则做通俗性的、点拨性的、认知性引导的、恰当简明性的解释.为下一步进入句型模仿操练阶段打下基础,为完成“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的转变,以培养外国学生的语言交际应用能力打下基础.3 句法形式分析与语义、语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言语中的句子都是句法结构(表层结构)、语义结构(深层结构)、语用功能(使用规则)三个平面的立体结合.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平面总是同时有机结合在句子中的,句法分析绝不可以撇开语义、语用不管而孤立地进行.叶盼云、吴中伟(1999)在《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中,统计分析出外国人学习语法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义区分不清,二是用法掌握不好.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因此,对外汉语课堂语法教学讲求句法分析与语义、语用分析相结合.课堂语法教学决不能仅是语言的结构形式及其规则的教学,还应包括语言形式的表义功能及语言形式使用的条件、限制及语境等的规约.在对外汉语初、中、高三个阶段的语法教学中,句法、语义、语用都要三结合,但各有侧重.起始的初级阶段可以从句法结构的表层形式入手,再辅以简明的语义解释和语用参考.即以结构形式为主,语义解释为辅,语用分析为补.3.1 句法结构的表层形式是初级阶段课堂语法教学的切入点,因而要细致讲解讲清表层句法形式的限制性规则是首要的,例如,形容词谓语句的语法规则是:形容词不能单独做谓语,需要加“很”等副词.由形容词充当状态补语的句子,如“你汉语说得很地道”,形容词也不能单独做补语,也需要加“很”等副词.还要讲清“可用与可不用”的情况.例如,“你去学校了(吗)?”汉语的是非问中用“吗”表示,有时也可不用“吗”而用升调直接表示.再如名词谓语句“这姑娘高鼻梁”,欧美学生受母语影响常在主谓之间加“是”,说成“这姑娘是高鼻梁”,虽说不能算病句,但显得不自然地道.还要讲清句法规则的范围.例如留学生造出“穿得美美丽丽的”、“愉愉快快的歌声”的病句.教师必须说明,汉语约70%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不能重叠,重叠只占少数.再如外国学生造出“请你连忙过来”的病句,只因教师没有讲清“连忙”的适用范围:“连忙”不能用在祈使句里.还要讲清词序和位置.例如留学生造出“赤峰宾馆是一家真好的宾馆”的病句,原因在于教师没讲清“真十adj”结构没有修饰性,不能作定语;但有述谓性,把“真十adj”放在谓语的位置,句子就成立了,“赤峰宾馆真好”.再如有的留学生把“风越大,孩子们越害怕”说成“风越大,越孩子们害怕”,只因课堂教学教师没指出“越”要放在谓语之前.还要交待一般规律之外的特殊现象.例如留学生说出“唱唱的歌”错误短语,原因在于教师没讲清动词可做定语,如“唱的歌”,但动词的重叠形式不能做定语.3.2 初级阶段的课堂语法教学应辅以简明的语义解释只讲解句法结构,而不做语义说明,往往引起外国学生造出错误的句子.例如“把”字句的教学如果只给出“把+名词+动词+在+处所名词”的格式,外国学生就可能造出“把汉字学在课堂上”的句子.只有讲清该格式中的动词必须有附着的语义,名词所指必须在动作发生后附着在处所名词所指之处,才可能生成合格的句子,如“把字写在黑板上”.语义解释首要的是语法意义要讲解准确.例如“排得整齐”、“唱得不好”中的程度补语,表示是是对动作的评价;但有的老师、有的教材、甚至1988年《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把“高兴得跳起来”、“写字写得手疼”、“看书看得忘了吃饭”这些表示动作或状况使主语出现某种状态的补语句也错误地归为程度补语.这一定会影响外国学生对汉语补语句的理解而容易引起偏误.不但要讲清概念语义,而且要讲清主观色彩义.例如留学生将“有点脏”否定类推出“有点干净”,就因为教师没有讲清感情色彩义:程度副词“有点”一般跟贬义词和中性词结合,表示说话人的不满意.还要讲清句法位置的改变引起的语义改变.例如“我比他更聪明”是两个人相比;“我更比他聪明”是三个人相比.再如“只有我唱歌”含义是没有别的人唱歌;“我只有唱歌”含义是我别的什么也不做.还要讲清语义背景,即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例如留学生造出“我以为她喜欢我,她反而不喜欢我”的病句,原因在于教师没讲清“反而”表示与上文情况相反,用于“先转折,再递进”的语境.“我以为她喜欢我,她反而讨厌我”就对了.有时还要做语义指向的分析.例如留学生造出“我把汉字写得很认真”的病句,原因在于教师没讲清“把”字句补语的语义是指向宾语,而不是指向主语的.“我把汉字写得很工整”就成立了,补语“工整”是对宾语“汉字”的处置.3.3 初级阶段的课堂语法教学应补充必要的语用分析胡明扬认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主要是用法教学.语用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对什么人使用怎样的语言形式,以达到怎样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效果.语用分析可以从语用环境入手解释语法.例如“把”字句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做打开窗户的动作,以演示“把”字句出现的语境,再说出“老师把窗户打开了”的表达,从而引出“把”字句的教学.教师应多设计语境对句法结构的选择训练,多设计语境下的虚词选择的训练,这些都是语用研究的基本问题.还可以用语用学理论进行话语功能的语用分析.例如“我明天要走了”的主谓宾句中,谓语动词“走”是新信息,是焦点,所以是表达重点及语句重音所在;“我是明天要走了”中,用“是”强调“明天”,则“明天”成为新信息、焦点、表达重点及语句重音所在.再如老师生病没能来上课, 留学生知道后打电话想表达关切慰问之情,却说出“你为什么没来上课?”的询问,原因在于留学生不了解汉语的“为什么”带有责问、埋怨、批评的言外之意.留学生不是说了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病句,而是不符合中国人的语用交际规约.还应讲求话语的语用范围,否则就会造出不得体的句子.例如,有的男留学生说出“人家今天不高兴”,原因在于留学生不了解汉语的“人家”是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性别社会方言,是有其适用范围的.当然,初级阶段以掌握语法形式为主,因留学生词汇量有限,语用分析也应点到为止,为语法结构的表达与理解服务.4 强化实用性、交际性与功能性的原则实用性的语法项目首先指日常交际中最常用、最基本、最必须的语法项目.这需要教师做好语法项目频率统计分析的研究.另外,实用性强调针对性.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课堂语法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把语法大纲规定所有语法项目系统而完备地都讲解.外国人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都不像第一语言那样是生存的需求,而是具有某种特定的专门的学习目的.要针对特定的学习目的、学生的汉语基础及学生的母语背景,选择有实用价值的语法项目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尤其是外国人最容易发生偏误的语法难点项目.这需要教师做好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研究.实用性是为交际性服务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外国人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应用能力,要会说会用会交流.所以课堂上的语法点训练一定要有交际价值,让外国人知道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该语法项目,有什么具体的适用条件和限制条件.笔者赞同课堂教学交际化的观点,把课堂营造成一个模拟的交际环境,例如学习价格表达,教师可以把课堂设计成餐馆点菜、菜市场讨价还价等交际环境,学生和老师在交际场景中各扮演不同的交际角色,还要互换交际角色以全方位训练语法项目表达,让学生充分参与,身临起境,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提高交际应用能力.提高交际应用能力,赵金铭、吕文华等语法大家还主张加强“从意义到形式”功能性的表达方式的语法教学模式.从形式到意义是结构主义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为语言交际是个语法生成过程,头脑中先有某个表达意念,然后再去寻找相应的表达方式,这是一个由意义到形式的功能表达过程.对外汉语语法课堂教学要探索由意义到形式的功能表达的语法教学路径.首先确定表达意念,并设置相应的语境,再寻找相应的言语表达形式.例如“把”字句引入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做打开窗户的动作,以演示“把”字句出现的语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意念,然后问学生“老师在做什么?”学生会用学过的句型回答:“老师打开窗户了.”教师借此以旧带新,指出还可以表达为“老师把窗户打开了”,从而引出“把”字句的教学.《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也将《功能、意念等级大纲》列为组成部分,引导对外汉语教学从功能、意念出发去探索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更需要一线教师探索“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表达方式的功能性课堂教学模式.5 初级阶段适度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有其重要性,然而重要性不意味着一定就是重心性或者中心性.李泉认为:“语法教学不应占据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杨惠元(2003)主张“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尤其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法教学应适度淡化.陆俭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2000年)中指出:“初级阶段,主要是要抓好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而不是语法教学.”“一二年级初级阶段,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更不能直接给学生大讲语法规则.要知道,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要尽量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多说、多写.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出来或写出来,我们基本能了解,就很不错了.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语法上过分‘斤斤计较’,就容易打击学生说汉语、写汉语的积极性.不要‘有错必纠’,管也要管得恰到好处,管了以后能引得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管得合适将为在三四年级阶段进行必要的语法教学作准备.在三四年级阶段,学生对汉语已经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可适当加大语法教学的份量,可以略为系统地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用汉语语法知识.”初级阶段主张适度淡化语法教学,不是不要语法教学,不是取消语法教学,而是只讲必要的、必须的语法项目.所谓必要的、必须的语法项目,笔者认为,就是包括由汉语基本句型体现的一般性重点语法项目,以及外国人汉语学习难点体现的针对性重点语法项目.这些虽然是语法教学的重点,但是也不宜过细地讲解,应该采用‘随机教学’的方式和‘点拨式教学法’(陆俭明2000),通过精讲多练,帮助学生掌握.初级阶段适度淡化语法教学还涉及在课堂教学中语法点的编排数量.究竟在教材每课课文中设计几个语法点为“适度”?杨德峰(1997)曾就此问题作过一个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初级汉语教材每课中出现2到3个语法点为宜;一些复杂的语法点,像“把”字句、“被”字句,编排一个也就足够了.“适度淡化”的内涵也在于每课课文语法点的数量控制.参考文献:〔1〕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2〕金枚.动补格受事宾语句的语义类别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2008(5).〔3〕叶盼云,吴中伟.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4〕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5〕杨惠元.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6〕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7〕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杨德峰.初级汉语教材语法点确定、编排中存在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是指专门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所编写的书中所使用的语法,它在体系、语法项目的选择以及语法描述方式和角度等方面,都有别于中国人,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所学习的语法。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往往不能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到现实生活中往往一用就错,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出现负迁移,导致泛化性偏误的出现,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汉语语法产生困惑和畏惧心理。
成功的教育者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或不适用的教学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认为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应本着“有用即真理”“学以致用”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原则在交际过程中,语法不是孤立的。
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的,语法体现在词语的组合中。
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虚词和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所以,学习汉语要结合词汇从虚词、词语搭配的角度来讲解语法知识。
1.虚词: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很多语法点是以虚词为中心的,而虚词又是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要讲解不同地虚词构成的不同语法,或者不同虚词构成的相同语法,进而扩展到短语、句子。
如结构助词“的”“地”“得”,用于不同的句法结构,可作为不同句法结构的标志:“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三者的区别相当明显。
介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
但是有的介词之间的差别细微,不容易掌握。
授课时,要从它们之间的差别入手,让学生懂得不同介词间的细微差别,并且在运用时能正确地掌握。
例如:“关于”“对于”的用法相近,都与涉及的事物有关,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对于这件事情,我有话要说。
/关于这件事情,我有话要说。
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①表示关联、涉及的对象,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例如:关于鲁东大学今年的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联系。
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我们决不能姑息手软。
②“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时,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时,放在主语前后皆可。
关于足球以及世界杯,我不感兴趣。
对于足球以及世界杯,我不感兴趣。
我对于足球以及世界杯,不感兴趣。
③”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而“对于”则不能。
例如,我们可以说“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决议”,而不能说“对于朝鲜核问题的决议”。
2.词语的搭配:词语的搭配、组合,一方面由词义决定,另一方面也由词的语法特征决定。
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词语搭配的教学,给学生大量实例和直观的印象,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某一词语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打”在汉语中,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都用得很频繁,如何解释其意义?通过词语的组合来进行,根据其所带的不同宾语,可以知道它代表的动词的意义。
我们以“打”为例进行说明。
打门(用手或器皿撞击物体)、打架(殴打、攻打)、打官司(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打墙(建造、建筑)、打家具/刀/烧饼(制造器物、食品)、打包裹(捆)、打毛衣(编织)、打格子(画)、打井(凿开)、打伞(撑、举)、打雷(放射、发出)、打水(舀)、打酱油(买)、打鱼(捉、捕)、打柴(用割、砍等动作收集)、打主意(定出、计算)、打杂儿(从事、做)、打球(做某种游戏)、打比方(采取某种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准确理解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提高学习效率。
二、语法教学要与语义教学相结合传统的句法教学只是从形式上进行结构分析,很少涉及语义问题。
但陆俭明先生说过:“语法中借用‘语义特征’这个概念要做两件事情:一件事用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格式的原因;另一件事,用以说明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同是动词、形容词、名词,有的能进入该格式,有的不能进入该格式。
”所以,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要将结构分析和语义特征分析结合起来解释一些语法现象,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以形容词为例。
从认知角度来看,形容词可以分为正向形容词和负向形容词。
正向形容词是指人们希望的意义,如“积极、成熟、乐观、坚强”等;负向形容词指人们不希望的意义,如“悲观、骄傲、粗心、马虎”等。
在“A有B(这么/那么)C(是形容词)或者A没有B(这么/那么)C”中,C一般是正向形容词。
可以说:“对于将来,他有你这么乐观。
”但不能说:“对于将来,他有你这么悲观。
”同理,我们可以说:“这衣服有点贵。
”但不能说:“这衣服有点便宜。
”这里的“有点+形容词”中的形容词只能是负向形容词,不能是正向形容词。
这一点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指出。
三、语法教学与语言环境相结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学过程交际化”是人们一直追求和提倡的目标。
其实质就是让外国留学生尽可能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逐步提高汉语学习的能力,这其实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内隐学习”。
这种学习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而且这种学习付出的努力最少,获得的知识却较多。
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通过增加语言阅读材料和视听材料,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氛围,逐步使学习者不仅体会到汉语的语法规则,而且习得语言表达的确切性。
“这是因为语言规则是在大量的语言材料对大脑语言能力反复刺激后形成的。
”(陈贤纯,1990)语言环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做上下文语境,一种叫做情景语境。
(黄伯荣,《现代汉语》,2002)上下文语境指的是与本词语有关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情景语境指的是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实践处所、社会环境及说话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所以,有些词必须在具体语境中才能表现出语法意义,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理解起来就困难得多。
“突然”“猛然”都有动作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都可以作状语,如“他突然转过身来”,“他猛然转过身来”,但是二者仍然有差别:“突然”的侧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印象,如:“他突然醒了过来,发现天已经亮了。
”“猛然”的侧重点在于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转化速度快,给人一种猝不及防、吓人一跳的感受,如“他猛然转过身来,后面的人差点跌倒。
”另外,词往往是多义的,但在一定语境中,只能使用一个义项,从而有助于人们的理解。
以前面出现的“打”为例来进行说明:下雨了,打把伞吧。
老王的儿子到了适婚年龄,老王开始请人来打家具了。
6月29日前,所有的毕业生都忙着打包裹。
家里的酱油没有了,你拿着钱去打点吧。
晚上,她在灯下冥思苦想地打着草稿。
冬天,农人们往往以打扑克的方式来消磨时光。
别跟我打马虎眼,快点实话实说。
……这些句子里的“打”只能有一个义项,多了会引起人们的理解混乱。
所以,对待这样的多义词,必须结合一定的语境,才能对外国留学生讲得清楚、透彻,才有助于他们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
四、语法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外国留学生学汉语,学的不仅是文字、语法,还要掌握蕴含在语法现象背后的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为人准则、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文化因素。
“这种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试举几例来进行说明:1.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词类,往往成为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
留学生在进行造句时经常造出“我有一儿子”这种没有量词的句子,这与他们母语中的句式“I have a brother”相一致。
这个句子缺少了量词“个”,如果强调在数词与名词之间加上“个”,那他们往往又会造出“我有一个妻子”这样的句子来。
这种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是完整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语义上看则值得商榷。
当我们说到某人有一个儿子的时候,意味着他还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儿子,这是正常的,符合人们多子多孙的观念。
而从中国的婚姻观来说,妻子只能有一个,另娶的叫做妾、小老婆或叫侧室。
解放以后,中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妻子是违反婚姻法的,所以汉语中不说“某人有一个妻子”。
当然,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中国出现了“二奶”“小蜜”等词语,但由于中国历史上有过三妻四妾的习俗,说“某人有一个小老婆”,“某人有一个小蜜”是符合汉族传统习俗的。
所以,在进行授课时,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某人+有+一+量+名”与“某人+有+名”的语义区别,还要讲清楚这种语法意义所蕴含的汉民族婚姻道德观,进而准确的表达他们的思想。
2.儒家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华文化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表现在交际中就是谁对谁发出某种言行。
以“请教”为例。
当我们说:“某人请教某人”时,词面上意味着宾语所指的人比主语所指的人地位高或是学识渊博、知识丰富,在某一领域是大家。
但在英语中相对应的Ask for advice或consult的主语、宾语之间体现不出水平或地位高低等含义,因此学生在进行造句练习时往往会造出“你请教我”这种句子,缺乏中国人应有的谦逊之美。
教学时虽然不必告诉中国人如此谦逊的原因,但还是要指出这类词不能用“我、我们”,要向他们讲清楚其中所蕴含的等级观念,以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来”和“去”分工明确,以说话人为基点,分别表示靠拢或离开说话人。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并不总是这样。
例如:在听到敲门时,我们会说“来了,来了”而不能说“去了,去了”。
与人通话时,假如对方在威海,我们会说:“我很快就会到威海来。
”而很少说:“我很快就会去威海。
”这是什么原因?原来“来”也可以表示向听话人靠拢,这是一种趋近的心理价值指向,即有意识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以获得对方的赞许和认同。
这其实也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一种道德观念,一种中庸的道德观念。
这种文化渗透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渗透、深入,引起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比较的原则吕叔湘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一文中说:“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即通过目的语与母语的比较,找出共性,突出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这样能使汉语语法特点更加显露、更加清晰地留在学习者的头脑之中。
这种比较的方法已经散见于前面四结合的论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前四种比较是在汉语内部进行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比较法用于目的语与学习者母语的比较。
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因而词序与虚词是表达语法的重要手段,与外语迥异的“把字句、连字句、对字句、是字句”等,这些闻所未闻的句式很容易把外国留学生搞得头晕脑涨。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在掌握汉语基本格式的基础上,进行两种语言间的比较,进而总结经验规律。
以汉英语比较为例:我把杯子打破了(我打破了杯子)。
I broke the glass.我把桌子擦干净了(我擦干净了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