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生物》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f21a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e.png)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3.4《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单细胞生物》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种类、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草履虫等典型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如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
同时也阐述了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单细胞生物的利用和防治。
四、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理解单细胞生物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特征。
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3.探究实践:让学生参与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实验,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4.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正确认识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教学难点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分析。
正确看待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8分钟)教学环节:教师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开头是一段微观世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种微小的生物在水中游动、觅食、繁殖的场景。
视频画面清晰,色彩鲜艳,配上轻松的音乐,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
教师活动:教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大家看这个视频(播放视频),在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里,生活着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它们虽然个体微小,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微观世界,学习《单细胞生物》,探索这些微小生命的奥秘。
”学生活动: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视频,被视频中的微观世界所吸引。
有的学生小声地说:“这些生物好小啊,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微观世界的视频,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自然地导入新课。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1.2.2单细胞生物教案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1.2.2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bfc3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1.png)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主要是以草履虫为例,详细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同时也提及了其他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衣藻等,使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验法: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池塘中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池塘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都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吗?2.提问: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879a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7.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通用14篇)《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单细胞生物非常的微小,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
而且虽然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所知道的却非常少,知道的最多的是细菌。
但是学生虽然对细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却很难清楚地知道细菌能有哪些生命活动,而且细菌的生命活动也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的观察。
所以教材选择了很常见,又具有丰富生命活动的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陈述的话很简单,但是其内涵却很深。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草履虫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呢?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观察法,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一步:引导他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从而介绍草履虫,并使学生明白草履虫是如何命名的。
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利用鞋垫作为道具,让他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也记忆常留。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完成。
第三步: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入手,草履虫能够进行运动,就说明有相应的结构。
纤毛用我们的普通低倍显微镜较难观察到。
所以结合教材68页的图来引导学生对草履虫内部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学习,再通过连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d3a9f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0.png)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知道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2.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单细胞生物的概念、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难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及分类:明确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3. 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探讨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讲解单细胞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
5. 总结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认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观察身边的单细胞生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作用,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如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让学生亲身体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及时解答,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96cc22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4.png)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常见例子。
教学内容:1. 引入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2.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
3. 分类和介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例子。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单细胞生物,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概念:解释单细胞生物是指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3. 介绍特点: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点,如体积小、结构简单、无细胞组织等。
4. 分类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并介绍常见的例子,如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
第二章:细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细菌的形态特点。
2. 讲解细菌的结构组成。
3. 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
4. 了解细菌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细菌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细菌。
2. 讲解形态:介绍细菌的形态特点,如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3. 结构组成: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4. 生殖方式:讲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如二分裂。
5. 生活环境:介绍细菌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水、人体等。
第三章:酵母菌教学目标:1. 了解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和生活环境。
教学内容:1. 介绍酵母菌的形态特点。
2. 讲解酵母菌的结构组成。
3. 掌握酵母菌的生殖方式。
4. 了解酵母菌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回顾上一章的酵母菌例子,引导学生关注酵母菌。
2. 讲解形态:介绍酵母菌的形态特点,如单细胞、椭圆形等。
3. 结构组成:讲解酵母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生殖方式:讲解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如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
5. 生活环境:介绍酵母菌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水果、发酵食品等。
第四章:草履虫教学目标:1. 了解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单细胞生物教案(6篇)
![单细胞生物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5216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9.png)
单细胞生物教案(6篇)单细胞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构造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响。
力量目标:熟识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教学重点: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构造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响。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言]:伴随着虫鸣鸟啼的《湖天春色图》曲,CAI出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细菌、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动植物,还有不易见到的这些图片上的漂亮生物,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有可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此时此刻,它们或许就静静的漂移在我们四周的空气中,但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学生思索[叙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许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依据单细胞生物能否进展光合作用,它们又可分为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养分、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学生活动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
并能区分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命活动特点教师活动[叙述]:我们今日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展探讨。
CAI出示问题:(1)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看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观看草履虫的形状以及如何运动。
(3)草履虫是植物还是动物?理由?(4)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观看草履虫]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育液,放上少许棉纤维,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镜检,观看草履虫。
[播放FLASH]:草履虫的构造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d4a3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2.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能够识别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运用比较法,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2.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3.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4. 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5.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常见单细胞生物的识别。
2. 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分类和结构功能。
2. 观察法: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图像和模型。
3. 实验法: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实验操作。
4. 比较法:分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5. 讨论法:探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
(2)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3)设计实验方案和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实验操作。
教案编写示例:第一课时: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生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特征。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41d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06.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二章: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2.1 教学目标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了解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特点2.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如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单细胞生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单细胞生物的特点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不同单细胞生物特点的理解和识别能力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三章: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机制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3.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机制探讨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如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等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例展示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机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策略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生活习性的理解和认识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四章:单细胞生物的应用和价值4.1 教学目标了解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药物、环境监测等探讨单细胞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使用实例和案例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应用和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应用和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巩固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进一步学习的兴趣5.2 教学内容总结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单细胞生物进一步学习的话题和方向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巩固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出进一步学习的话题和方向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的巩固情况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六章:探究实验:观察酵母菌6.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理解酵母菌的结构和功能6.2 教学内容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酵母菌的样本,记录其结构和特点6.3 教学方法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组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样本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性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问题第七章: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7.1 教学目标理解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探讨单细胞生物对环境的影响7.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图像展示单细胞生物的生态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生态作用的理解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八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8.1 教学目标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8.2 教学内容探讨单细胞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物、药物等分析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8.3 教学方法使用实例和案例展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第九章:单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9.1 教学目标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学会使用基本的研究技巧9.2 教学内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研究方法,如显微镜观察、实验设计等教授基本的研究技巧,如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9.3 教学方法演示研究方法的使用分组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问题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巩固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10.2 教学内容总结单细胞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10.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巩固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进行反思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的巩固情况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和重要性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fb95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3.png)
单细胞生物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主题:单细胞生物I.教学目标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2.探究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3.知晓单细胞生物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4.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方式。
5.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II.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有关细胞的基础知识,对单细胞生物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分类、特征以及繁殖方式等内容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在此情况下,教师将采用展示、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III.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个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特征和分类(3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板书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特征,并将其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类生物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3.端粒实验(40分钟)为了更好地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教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端粒的存在与否对于细胞寿命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a.准备两个相同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单细胞生物样本。
b.在一个培养皿中加入端粒抑制剂,而另一个培养皿中不加。
c.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寿命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繁殖方式的讨论(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分裂繁殖、孢子繁殖和性繁殖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不同繁殖方式的优缺点,并思考为什么单细胞生物会选择这样的繁殖方式。
5.生活方式的了解(2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影片,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包括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单细胞生物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6.小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深入了解单细胞生物的更多知识。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7a4e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a.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以供参考。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1单细胞生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重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进一步强化显微镜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草履虫的培养液、显微镜等。
(2)多种单细胞动物的结构及生活的多媒体片段。
(3)有关单细胞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多媒体录像。
2、学生准备:到附近的小河、池塘或长时间没换水的鱼缸中采集水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用问答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
具体活动如下:在我们生存的生物界中生存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生物大都形态较大,身体结构可分为不同的结构层次。
这些生物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所构成的,它们占据了生物圈中生物种类的大多数。
那么,我们所见过的生物中个体最小的动物是什么呢?(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还有比我们刚才所说的动物更小的动物吗?如果有的话,它们在哪儿呢?结构又怎样呢?好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讲授新课]学生活动:将自己准备的水样做成临时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作适当指导。
教师活动:其实,在生物圈中还存在着许多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所构成,(同时演示多种单细胞生物结构与生活的多媒体)我们把它们称为单细胞生物。
板书:单细胞生物接下来,我们以草履虫为例来具体探讨一下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是怎样生活的。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0b855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c.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2. 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原生动物、真菌、细菌和藻类。
3.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
4. 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观察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进行生物学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单细胞生物的生理功能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讲解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
3. 显微镜观察:组织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研究其结构和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见解。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水平。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e3cec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6.png)
初中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单细胞生物的主要代表生物及其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单细胞生物的主要代表生物: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等。
3.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及其代表生物。
2. 教学难点: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兴趣。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单细胞生物的概念,讲解其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等特点。
3. 介绍单细胞生物的代表生物: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等,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
4. 分析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5. 探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单细胞生物在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7. 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定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
特点: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繁殖能力强。
代表生物:草履虫、眼虫、衣藻、变形虫等。
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于单细胞生物的代表生物及其生活习性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8a004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a.png)
(1)阅读有关单细胞生物的科学文章、科普书籍,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观看与单细胞生物相关的科普视频,了解单细胞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5.家庭作业:
(1)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的单细胞生物知识,增进家人对生物学的了解;
(2)采访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对单细胞生物的认识和看法,并记录下来。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完成教材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等知识点;
(2)撰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的短文,字数在300字左右,要求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3)设计一个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图表,包括至少5种单细胞生物,并注明其特点、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组成,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4.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并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5.能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单细胞生物进行分类及研究。
2.教学方法:练习题、问答、讨论。
3.教学过程: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问答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强调易错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单细胞生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等问题;
六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生物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c887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5.png)
2.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显微镜下的单细胞生物图像,引发学生好奇心,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讲解:详细介绍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征、分类,结合实物观察、视频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单细胞生物进行分类和总结。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观察任务: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单细胞生物,例如水体中的草履虫、土壤中的细菌等,并记录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等特征。鼓励同学们尝试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观察报告:请同学们根据观察结果,撰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观察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观察对象:所观察的单细胞生物种类。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探究精神。
4.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供不同难度的观察和讨论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特征、分类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2.2单细胞生物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doc
![1.2.2单细胞生物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201e0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6.png)
第二节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单细胞生物,概括衣藻、草履虫和变形虫等的细胞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认识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生命观念)
2.通过设计简单实验探究草履虫的趋性,概括单细胞生物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逐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实践、科学思维)
3.通过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从而适应环境。
◆教学过程。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共7篇)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432e0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4f.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教案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教学建议教材和学生分析本节课是本章和全书的最后一节,认识单次细胞也能构成一次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生物体。
首先以单次细胞能否构成一次生物体的争论吸引学生的思考。
再用草履虫的培养叶观察,判断由一次细胞组成的草履虫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
通过设计实验,看看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做出反应。
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现实用环节介绍了更多单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如球藻、酵母菌、大肠杆菌等。
教学建议身边事1.以课本中的讨论作为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要法和理由。
2.直接以“一次细胞能构成生物体么?”引发学生思考。
3.让学生取一滴水,观察水中的生物体,请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结构是怎样的?直接导入探索竟环节中。
4.复习上三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细胞的结构,说说一次细胞可否构成一次生物体呢?探索竟本节“探索竟”活动部署了两次大类的活动:观察和探索。
观察活动又部署了两次活动,教师要组织好这两次活动。
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液。
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的名义吸取少许液体,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即可。
草履虫的运动速度非常快,不易观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方法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对草履虫生活的看法,并思考回答草履虫是不是一次生物体。
通过第一次观察活动,只能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但是,并不能说明它是单细胞生物,因为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是学生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所以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或准备好相应的媒体资料,辅助学生学习。
第二次观察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次细胞,同时这次细胞还能完成一次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
注意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说出他们的理由。
最后得出草履虫是一次单细胞生物,一次细胞能构成一次生物体。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多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资料让学生观察,或者提供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资料也可以。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3篇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681b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1.png)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单细胞生物》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通过讲述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大类活动:观察和探究。
通过第一个观察活动,说明草履虫是一种生物;通过第二个观察活动,让学生能感受到草履虫既是一个细胞,同时这个细胞还能完成一个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吗?”这个活动,更进一步说明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
在这两大类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平时对草履虫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动难以理解。
设计理念本节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题,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家萨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新奇的事物进行探索、调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课题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性目标提高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性目标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通过科学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课时安排:本节教学需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①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细线、胶水、糖、食盐水、牛肉汁。
②挂图或录像(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及其生活方面)。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一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教案)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一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9607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png)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基础主干梳理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1.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2.观察草履虫并探究其趋性:(1)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及运动。
①取材: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原因:该层氧气充足,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的该层)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
②操作:在培养液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原因: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盖上盖玻片。
③观察: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再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填“高倍镜”或“低倍镜”)观察。
(2)探究草履虫的趋性。
①实验装置: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运动方向②实验结论: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或不利刺激。
3.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辨易错】。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结构层次...............2.易错字词书写:草履.虫________棉花纤维..______赤潮..__________【识图解】眼虫的结构1.眼点:感光。
2.鞭毛:运动。
3.伸缩泡:收集多余的水。
4.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5.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6.表膜: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素养分层评价【基础演练】知识点1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1.下列由单个细胞构成,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生物是(A)A.眼虫B.油菜C.蒲公英D.仙人掌2.(2023•青岛学业考)如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是(A)A.纤毛B.食物泡C.口沟D.伸缩泡3.下列关于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A.食盐和葡萄糖都能使草履虫避开刺激B.食盐和葡萄糖都能使草履虫趋向刺激C.草履虫能避开食盐刺激D.草履虫能避开葡萄糖刺激4.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会发现其运动方式是(A)A.旋转着前进B.像蚯蚓一样蠕动C.跳跃着前进D.像鼠妇一样爬动知识点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5.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许多单细胞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B.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危害渔业C.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D.单细胞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能力提升】6.(2023•泸州期中)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究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引发疟疾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教案
![《单细胞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978e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单细胞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常见种类。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3)阐明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意识。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1)草履虫的应激性。
(2)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棉花纤维、盐粒、糖粒等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内容。
(2)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细胞生物。
(二)新课讲授1、单细胞生物的常见种类(1)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是指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眼虫、酵母菌等。
(2)多媒体展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1)以草履虫为例,讲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多媒体展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让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外形,指出草履虫呈倒转的草鞋状。
结合图讲解草履虫的结构,包括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和小核)、纤毛、口沟、食物泡、胞肛等。
(2)讲解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特点。
运动: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摄食:口沟摄取食物,形成食物泡,在细胞质内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生物》教案《单细胞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熟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教学重点: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言]:伴随着虫鸣鸟啼的《湖天春色图》曲,CAI出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细菌、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动植物,还有不易见到的这些图片上的美丽生物,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有可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此时此刻,它们或许就悄悄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讲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根据单细胞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又可分为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学生活动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
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教师活动[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CAI出示问题:(1)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以及如何运动。
(3)草履虫是植物还是动物?理由?(4)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观察草履虫]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放上少许棉纤维,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镜检,观察草履虫。
[播放FLASH]: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
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
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
生命活动: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CAI出示:(1)多细胞生物能够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发生反应,草履虫这种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简单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既然大家认为草履虫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那我们能否证明?如何证明呢?学生思考CAI出示:(1)给草履虫怎样的刺激?(2)怎样做才能既刺激它又不伤害它?(3)如何观察和比较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4)需要对照实验吗?引导学生参照教科书的实验制定并实施探究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
[作出假设]:(1)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
(2)草履虫趋向糖这种刺激。
同一实验组两人分别进行探究1和探究2[实验原理]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
[实验装置图][实验设计思路]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个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本实验的重点是实验方法的设计,制订实验时,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制定己的实验并实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步骤[探究实验1]: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
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
3分钟后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2]: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
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糖粒。
3分钟后观察现象。
[全班交流]:略。
[播放FLASH]: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单细胞生物的利与弊引导学生说出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利与弊利:净化水体、饵料、食品制作、释放氧气等弊:引起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各类疾病学生活动每个实验小组两人分别进行探究1和探究2的操作,观察3分钟后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适应环境。
单细胞生物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熟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教学重点: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言]:伴随着虫鸣鸟啼的《湖天春色图》曲,CAI出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细菌、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动植物,还有不易见到的这些图片上的美丽生物,在每一滴河水、海水、甚至草尖上的每一滴露珠里都有可能找到它们的踪影。
此时此刻,它们或许就悄悄的漂浮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但我们却看不见它们,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讲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根据单细胞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又可分为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学生活动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
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教师活动[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CAI出示问题:(1)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以及如何运动。
(3)草履虫是植物还是动物?理由?(4)草履虫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观察草履虫]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放上少许棉纤维,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镜检,观察草履虫。
[播放FLASH]: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
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
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
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
生命活动: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CAI出示:(1)多细胞生物能够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发生反应,草履虫这种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简单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既然大家认为草履虫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那我们能否证明?如何证明呢?学生思考CAI出示:(1)给草履虫怎样的刺激?(2)怎样做才能既刺激它又不伤害它?(3)如何观察和比较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4)需要对照实验吗?引导学生参照教科书的实验制定并实施探究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提出问题]:草履虫对各种刺激(如化学物质等)可能产生反应。
[作出假设]:(1)草履虫逃避食盐这种刺激。
(2)草履虫趋向糖这种刺激。
同一实验组两人分别进行探究1和探究2[实验原理]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刺激或有害刺激能够作出反应。
[实验装置图][实验设计思路]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这个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本实验的重点是实验方法的设计,制订实验时,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制定己的实验并实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操作步骤[探究实验1]: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
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食盐粒。
3分钟后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2]: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平放,在一端滴上一滴带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另一端滴上一滴清水,并使培养液和清水连接。
在放盐粒的一侧先放少许棉纤维,然后在棉纤维外面再放糖粒。
3分钟后观察现象。
[全班交流]:略。
[播放FLASH]: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单细胞生物的利与弊引导学生说出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的利与弊利:净化水体、饵料、食品制作、释放氧气等弊:引起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各类疾病学生活动每个实验小组两人分别进行探究1和探究2的操作,观察3分钟后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适应环境。
《单细胞生物》教案篇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学习,进一步强化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单细胞生物非常的微小,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观察。
而且虽然单细胞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学生所知道的却非常少,知道的最多的是细菌。
但是学生虽然对细菌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却很难清楚地知道细菌能有哪些生命活动,而且细菌的生命活动也无法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的观察。
所以教材选择了很常见,又具有丰富生命活动的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虽然陈述的话很简单,但是其内涵却很深。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如何使学生体会到草履虫具有丰富的生命活动呢?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观察法,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地对草履虫进行观察和学习:第一步:引导他们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从而介绍草履虫,并使学生明白草履虫是如何命名的。
为了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利用鞋垫作为道具,让他们兴趣高涨的同时也记忆常留。
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这是最直接最容易观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很容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