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五系流体力学实验染色液流动显示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流体力学实验》

——飞机标模染色液流动显示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染色流动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2. 了解战斗机典型绕流现象和特性,包括机翼前缘涡(边条涡)、机头涡的形态、特征、涡

系间相互作用,以及攻角影响等,并分析这些流动现象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流动显示技术是显示技术包括方法、设备、记录手段、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逐渐形成专门的实验技术。

水洞中常用的流动显示技术有氢气泡方法和染色方法等(属于示踪粒子方法),配以激光片光源等辅助手段可以得到很多有意义的细节结果。染色线流动显示是在在被观测的流场中设置若干个点,在这些点上不断释放某种颜色的液体,它随流过该点的流体微团一起往下游流去,流过该点的所有流体微团组成了可视的染色线。染料选取应注意:1.所选取的染料应使染色线扩散慢、稳定性好;2.染色液应与水流具有尽可能相同的密度(与酒精混合);

3.

染料颜色与流场背景形成强的反差(荧光染料)注入方式;4.在绕流物体表面开孔;5.直接注入流场中所需要观测的位置。

本实验选用飞机标模,利用染色液方法观察其绕流的典型流动现象,重点关注机头涡、边条涡及其对基本翼(主翼也称后翼)流动的影响。

三、实验装置及模型

1.实验模型

飞机标模由机身、机翼、尾翼构成,见图2。机身为尖拱型头部加圆柱形后体,机翼为大后掠边条加中度后略三角翼主翼,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单立尾)。各部分表面都布有染色液出孔。

2.实验风洞

北航1.2米多用途低速串联水平回流式水洞。该水洞实验段尺寸大、流场品质高,与同类设备比较,不但在国内领先,而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主实验段1.2米×1米×16米(高×宽×长),流速范围0.1~1.0米/秒。主实验段主要流场品质:湍流度0.27%~0.45%,截面速度不均匀度:0.46%。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将染色液注入系统;

2.开启水洞,水流速度稳定到10cm/s;

3.调整攻角;

4.待流场稳定后,调节染色液流量,得到清晰的流动结构显示形态;

5.待流动稳定后,观察稳定的流态,拍摄照片;

6. 将攻角分别调整到0 o,5o,10o,15o,20o,25o,30o,35o,40o,45o,50o,55o,60o,重复步骤5,直到所要求的攻角状态实验全部完成。

五、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条件:

①水温t=20o C;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υ=0.878×10-6米2秒;

附:水的运动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②水流速度 U = 0.1 米/秒;

③特征长度C=0.115m (C为模型机翼平均弦长)

计算:雷诺数 Re = UC /υ= 1.310×104;

2.实验结果和分析

结合实验观测结果,描述和分析:

1.边条涡的形态随迎角的变化;不同攻角状态下边条涡对主翼流动(包括与主翼涡系的相

互干扰及其对主翼流动分离等)的影响。

2.机头涡的形态及其随攻角变化特性。

其中各集中涡(机头涡、边条涡和主翼涡)的形态及其随攻角变化特性包括:随攻角增加,各集中涡的形成、发展(强度变化)、破裂现象及其破裂点位置变化等的规律性。

本实验结果用相机和DV分别从模型侧面和上面拍摄侧视图和俯视图,以便更好地观察涡的结构。实验结果如下:

在迎角下,机身没有出现涡结构,整个流场的流动平稳。

随着迎角增加到,在图中可以看到在边条的前缘形成了对称的前缘脱体涡。

当迎角增加到时,边条前缘形成的脱体涡仍只对内翼流动产生影响。

在时,边条涡的强度达到足够强,且边条涡向主翼两端流动;主翼上发生了流动分离,通过侧图可以看到,边条涡具有抑制流动分离的作用,并出现机头涡。

迎角继续增加到,边条涡发生破裂,破裂点如图所示,由于边条涡的破裂,对外翼的诱导作用大大减弱。

从图中可以看到,边条涡的破裂点位置往前移动,已经非常靠近前缘折点。此时,流体流过机头后发生分离形成一对对称的漩涡。

边条涡的破裂点位置继续往前移动,基本已在折点处的前方。在下,机头涡仍然呈现对称性。大致在机身中部位置发生破裂。

边条涡的破裂点往前方移动,很靠近边条翼的前缘。机头涡的破裂位置前移。

边条涡的破裂点往前方移动,基本靠近产生的位置。

边条涡一产生,基本就发生了破裂。机头涡仍然呈现对称状态。

边条涡一产生,就发生了破裂。

在下,由于迎角很大,边条涡破裂点基本就在产生的位置,机头涡在此迎角下,大部分还呈现对称状态。

当迎角为时,边条涡和机头涡耦合在一起;而流动的不对称性则进一步加剧,边条涡和机头涡耦合在一起向主翼的一端偏斜,三秒后向另一端偏斜,可见流动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综上,在迎角为以前,边条翼产生的边条涡都是沿着主翼的内翼部分往后延伸,在时,出现边条涡,并开始沿着翼展方向对外翼流场产生作用,此时边条涡增加了主翼边界层抵抗分离的能力,此有利干扰引起了涡升力。当迎角达到时,边条涡在主翼上发生破裂,破裂点在主翼中间位置,往后随着迎角继续增大,破裂点一直往前移动,直至产生位置。机头涡在大约时产生,且呈现对称状态。漩涡破裂点也是随着迎角的增大而前移,在,涡都基本呈现对称,达到,涡系呈现非对称状态,涡在上下方向有运动,破裂点位置也在交替往复运动。

八.思考题

1.染色液流动显示实验中,为得到可靠的流动显示结果,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色液的物理性质(如比重和运动粘性系数等)要求尽量和水接近以满足跟随性要求。染色液物理性质与水接近,流量稳定,避免射流,拍摄角度要好,避免倒影反光等的影响。

2.边条对机翼流动和飞机气动性能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