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华南植物园主温室趣味植物展示区景观营造的初探

华南植物园主温室趣味植物展示区景观营造的初探

展览温室是一个由人工控制、展示生长在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的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室内空间,它是人们认识植物及其生存环境,保护和研究植物的重要场所[1]。

在一些国际著名的植物园,如英国的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德国的柏林植物园(Berlin Botanical Garden )和美国的密苏里植物园(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的展览温室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2]。

在我国,随着北京植物园、重庆植物园、武汉植物园等展览温室的建成和开放,全国各地的植物园也相继规划和建设大型的展览温室。

然而,展览温室在我国起步较晚,如何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加以探讨,本文拟对华南植物园展览温室的做法和经验作一归纳。

1 项目背景始建于1956年的华南植物园是中国科学院下属历史较悠久和科研基础较好的植物园之一。

借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三方共建的契机,华南植物园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园的目标,其中,建设大型的展览温室群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该温室群由四个外形如木棉花的独立展览温室组成,即热带雨林温室(主温室)、沙漠温室、高山极地温室和奇异花卉温室。

而趣味植物展示区(下文简称趣味区)是主温室中最具观赏性的一个区,该区的主题是展示某一类植物在生活习性或外观形态上的有趣特性,充分体现展览温室植物景观营造的特点,达到科普知识宣传的目的。

建设初期,该区域原定位为红树林景观,在一个下沉的场地内建了假树桩和四个用于水生生物展示的箱体。

由于各种原因,将该区的主题改为趣味植物展示。

趣味区以5种不同植物类群作为展示主题:食虫植物、凤梨植物、兰科植物、红树林和奇趣植物,分别展示这些植物生态习性的奇特性、形态色彩的特殊性、个体气味的独特性等,共约250多种(部分特色植物见表1),设计总面积约为700 m 2。

2建设思路和实施过程展览温室是以植物展示为主题的场所,因此本次建设的重点是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展现植物原生境景观,突出主题植物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兰州植物园地处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路施家湾1号,占地530余亩,北邻大青山,南接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东边与国防学校接壤。

交通十分便利,市内乘20路公交车可直达植物园,乘3、121、103、310等路公交车到刘家堡车站下车沿枣林路向北也可到达植物园。

甘肃省兰州植物园是在兰州市施家湾苗圃的基础上开始筹建的,因此兰州植物园里的敦煌园有着丰厚的基础条件。

园内的“敦煌园”按照昆明世博园原景放大修建。

同时,植物园还准备修建植物标本馆、摄像馆、科学家雕塑群等,该园是融高科技珍稀植物培育、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园。

目前,植物园内景色宜人,湖光树影,花香鸟语,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苗木郁郁葱葱,浓荫如盖,受到游人的青睐。

植物研究所占地50亩,花卉温室7000多平方米,培育花草100多个品种,室内观赏花卉50多个品种,培育新品种70种以上,是兰州市主要花卉研种培养基地。

园内拥有各类植物200余种、60余万株,其中冷杉、水杉、龙柏、银杏、杜仲、毛睐木、槭树、辽东栎、君迁子、白桦、马褂木、玉兰、枸树、漆树、盐肤木、龙桑、文冠果、茶镳子等为较为珍贵的树木品种。

已建成的百合园和宿根花会园收集种植了包括观赏、食用、野生等9个品种的百合和27个品种的宿根花卉。

以后还将逐步按照植物分类修建蔷薇园、丁香园、松柏园、牡丹园、观果园、草药园等植物专类园,突出展示西北特色的植物品种。

而针对植物园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应注重体现民主特点和艺术美感,注重与周围环境气氛融合,并注意各种材料间的协调搭配,同时要考虑铺装材料的透水性、透气性、伸缩系数等指标。

植物园铺地多以大理石、花岗岩、人造石板、各种卵石、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花砖、再生砖等作为材料,故铺设出的道路和广场严整、开阔、规范、厚重。

砖石、瓦片、碎石、木材、各种色彩的炉干等,其特点为小巧别致、追求自然、返朴归真、饱含雅趣。

更重要的要充分利用建筑回收材料,树枝等材料用于铺装。

南宁青秀山兰园设计研究

南宁青秀山兰园设计研究

南宁青秀山兰园设计研究包润泽【摘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是南宁重要的城市森林区,青秀山兰园是在青秀山优质的植物专类园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南亚热带地域珍稀植物大观园、科普园,以保护和展示自然生境下的兰科植物,它是一个集环保节能、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兰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兰园景区.【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5(046)012【总页数】2页(P75-76)【关键词】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兰园;植物专类园;规划设计【作者】包润泽【作者单位】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13兰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全世界约有700属20,000种,其中171属约1 300种见于我国[1]。

兰花品种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姿态各异,通有色彩姿态多姿的地生兰,也有奇异馥郁的附生兰,也有神秘莫测的腐生兰,在园林中应用形式多样。

同时,兰科植物文化历史渊远,并成为中国人深厚的文化积淀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思维[2]。

青秀山是南宁市区最大的城市绿地,被誉为“绿城翡翠”,其植物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荟萃南亚热带珍稀、名贵植物品种,在国内享有盛誉。

作为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景区,青秀山年接待游客120多万[3],在“生态南宁”的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落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体现,能够提高城市绿地景观档次,提升南宁的城市形象。

1)建设兰园是完善景区功能的需求。

青秀山景区内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专类植物园,如苏铁园、桃园、棕榈园、杜鹃园、雨林大观等。

而对于有着全国最多兰花品种的广西,建设兰园是植物园功能上的完善和补充,因此,为打造精品植物园,突出其“专”与“特”,青秀山拟建兰园,打造一个规模宏大、植物种类丰富的南亚热带地域珍稀植物大观园、科普园,这对于兰科种质资源保护和展示,提升青秀山景观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兰花种质资源保护和自然生境下的兰花造景研究。

植物园园林规划实践报告(2篇)

植物园园林规划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植物园作为城市绿肺,不仅具有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发挥植物园的生态、文化、教育等功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本项目对某植物园进行园林规划实践。

二、项目目标1. 优化植物园空间布局,提高景观效果;2. 提升植物园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3. 满足游客休闲、观赏、教育需求;4.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植物园经济效益。

三、项目内容1. 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植物园内所有区域,包括植物展示区、休息区、娱乐区、管理区等。

2. 空间布局规划(1)植物展示区植物展示区是植物园的核心区域,分为以下几部分:1)主题植物区:根据植物种类、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等进行分类,如观花植物区、观叶植物区、观果植物区等。

2)特色植物区: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如稀有植物、古树名木等。

3)生态景观区: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展示植物群落、水系、地形地貌等。

(2)休息区休息区主要设置在游客常去的区域,如入口、广场、景点等,提供座椅、遮阳棚、垃圾桶等设施。

(3)娱乐区娱乐区主要设置在植物园边缘或较为开阔的区域,包括儿童游乐场、水上乐园、健身房等。

(4)管理区管理区包括办公区、仓库、员工宿舍等,位于植物园较为隐蔽的位置。

3. 生态功能提升(1)植被恢复与保护对植物园内的植被进行梳理,恢复原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植物资源。

(2)水系整治对植物园内的水系进行整治,包括河道清淤、驳岸改造、水生植物种植等,提高水环境质量。

(3)土壤改良对植物园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4. 游客需求满足(1)完善游览路线根据植物园布局,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2)增设科普设施在植物园内设置科普展示牌、导览图、触摸屏等,提高游客的科普知识。

(3)举办各类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植物科普讲座、亲子活动、摄影比赛等,丰富游客的体验。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及上海植物园详细介绍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及上海植物园详细介绍

二、植物园的组成部分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 理区。 植物园展览区把植物界的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知识展示出来,供人们参观、游 赏、学习。全世界1000多所植物园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全世界建成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植物园展览区。 纵观近代世界各国植物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展览区: 1.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2.植物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展示区 3.植物生态习性与植被类型而布臵的展览区 4.经济植物展览区 5.观赏植物及园林艺术展览区
(二)上海植物园分区
1.植物进化区 按植物进化顺序,设臵9个专类园,把国内外植物园 常见的植物分类区、观赏植物区和经济植物区合并 成一个进化与观赏相结合的展览区,占地31.5hm2。 (1)藻类园 面积1.2hm2,主要展览该类植物景观。 (2)松柏园 面积8.3 hm2,位于植物园最高区域, 栽植松、杉、柏植物47种。上海不多见的香框、白 皮松、中山柏、墨西哥落羽杉等在这里大片栽植, 蔚为壮观。 (3)玉兰园 面积1.hm2,以木兰科植物为主体, 配植蜡梅、小梁科等植物。早春3月,这里是欣赏上 海市花——白玉兰的胜地。
5.展览温室
建筑面积755m2,展出面积600 hm2,展出热带、亚热带植物 300余种。
6 植物楼
建筑面积4700 m2。一楼展出由上海自然博物馆精 心布臵的“生命的起源”和“植物的进化”两个展 馆;二楼是举办大型园艺展览会的场所。
7.兰室
占地0.2 hm2,建筑面积418 m2,在龙华苗圃时期早已闻名。
(二)上海植物园
1.植物进化区 2.环境保护植物区 3.盆景园 4.展览温室 5.植物楼 6.兰室
规划扩建区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南宁青秀山兰园为例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南宁青秀山兰园为例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模式研究——以广西南宁青秀山兰园为例包润泽(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兰科植物的观赏除了单体美,对于自然状态下的兰科植物与植物群落的搭配也能体现出和谐的整体美,本文根据兰科植物的色彩和形态等特征,对兰科植物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创新设计的可能性。

关键词:兰科植物;植物配置模式;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S68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6)12-0043-02在园林设计中,兰科植物的观赏不仅在于单体美,更在于其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通过对广西南宁市进行调查和记录,选择本土生长兰科植物共139种,其中以石斛属、兰属、石豆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等为主,并根据兰科植物的色彩、形态等特征对兰科植物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探讨。

1 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配置兰科植物群落的配置总体可分为兰科植物种间的配置和与其他植物之间的配置。

1.1 兰科植物品种间的配置1)不同形态类型的配置。

兰科植物品种间常用的配置方式是以地被的形式,采用丛植、片植等方式,展现兰科植物群落风貌,对于长势基本一致,开花时间也基本一致,色彩区分度大,能够形成壮观的花带、花海景观[1],同时作为矮生型兰科植物,株型紧蹙,也可以用于花境、花坛之中。

高大型兰科植物能够丰富植物群落的层次空间,可作为灌木与地被植物区分开来,也可作为植物背景,用于小空间场景构景元素。

2)色彩的配置。

兰科植物花色极其丰富,涉及多种色系,其色彩中以鲜艳明亮的暖色调居多,色彩对比度较强,因此在进行色彩搭配的时候,应当注意色彩的统一性,以免造成色彩杂乱之感(见图1)。

——————————————作者简介: 包润泽(1989-),男,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如大面积的黄色系的文心兰和红色系的千代兰在色彩搭配上就容易形成色彩画面的杂乱。

在进行色彩搭配的时候,应先选择某主题进行基调色彩的设定,增加整体色彩的统一感,再通过局部设计色彩变化营造色彩层次,如兰科植物在花境和片状花带中的使用。

华夏养兰新干线

华夏养兰新干线

华夏养兰新干线劲草园老师授课稿祖国大好河山,美景遍布全国各地。

同样,各种兰花景点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也随处可见。

在这些以兰花为主角的景点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地的特产兰花,领略到南北各异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追随到很多古人的遗迹和文化留存。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华夏赏兰新干线”,共同去领略各地的兰花风光吧。

一、浙江兰诸山兰花亭浙江省的兰诸山,自古就盛产兰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曾种兰于此,原来的“离渚山”也因此改为“兰渚山” 离渚山下的亭,叫兰亭,千古名篇《兰亭集序》里的兰亭说的就是它。

春天一来,兰花怒放,香气迷人游人如织,“淳诸兰圃”有3000余盆,100多个品种,当你享受眼福鼻福时,只觉慢步兰中心令人心旷神怡。

二、浙江兰花溪浙江省兰溪位于群山之中,三江汇流,于此,拥有独特的兰种,育兰,养兰的地理环境。

养兰在中国民间有漫长的历史。

1999年5月,兰溪被命名为“中国兰花之乡”。

2000年又建成占地200余亩的“中国兰花第一村”。

三、杭州兰花所浙江奇珍兰花有限公司。

为杭州西湖区周浦乡的灵山风景区西北部,将建成浙江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设施最全,档次最高的兰花基地,打造成浙江省乃至全国兰花专家和兰花爱好者学习交流的一个场所,未来喜欢兰花的朋友不得不去的地方。

四、无锡太湖鼋头诸兰花苑在江苏省无锡太湖之滨的鼋头诸。

“江南兰苑”是一处兰花品种资源保护,利用、生产、科研与园林游赏相结合的专类园。

有水培观赏植物,有土生土长的江南兰花,千个品种数万株。

又可品兰花茶。

近年来获奖的精品兰花屈指可数,人们观后称赞不已。

五、北京中山公园蕙芳兰花室位于北京中山公园内的蕙芳园,是北方最大的兰花苗圃,建于1988年。

蕙芳园的“园中园”也是市民欣赏兰花的好去处,兰花超过300品种,占国内兰花的半数以上。

这里每年正月到六月,京津等地的兰友到这里进行交流,携带兰花参加评比,经年有举行春兰、墨兰、四季兰等五六次兰花展。

六、广州越秀公园兰花圃在广州越秀公园西侧,是一个以栽培兰花为主的名园,兰圃的兰花数以万多盆,品种有200多个,园中设3个兰棚;一、三棚与栽养地生兰,盛花时争奇斗艳,清香飘远,其中有不少是罕见的名贵品种。

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解读___

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解读___

公园规划设计莫少敏 李永雄* 李积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00) MO Shao-min,LI Yong-xiong *,LI Ji-yong(Guangzhou Puba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 Ltd., Guangzhou 510600,China)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解读Interpretation of Reformation in Guangzhou Lanpu Park摘要:文章重点对广州兰圃升级改造设计的前期调研、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进行概括性的解读,并对经验和体会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现状公园升级改造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 overall interpretation of pre-study, design concept and design content of Guangzhou Lanpu Park, it also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which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ation in other existing parks.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uangzhou Lanpu Park; Reformation; Interpretation关键词:风景园林 ;广州兰圃;改造设计;解读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4-04收稿日期:2013-08-26修回日期:2013-10-102011年广州确立了“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建设16个“岭南花园”的计划,并以市、区园林部门分工建设的形式付诸实施。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及上海植物园详细介绍PPT课件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以及上海植物园详细介绍PPT课件
9
二、植物园的组成部分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 理区。
植物园展览区把植物界的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知识展示出来,供人们参观、游 赏、学习。全世界1000多所植物园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全世界建成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植物园展览区。 纵观近代世界各国植物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展览区: 1.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2.植物地理分布和植物区系展示区 3.植物生态习性与植被类型而布置的展览区 4.经济植物展览区 5.观赏植物及园林艺术展览区
(三)生活、服务区
为保证植物园的优质环境,一般情况下,植物园与城市的市区 有一定距离,多数远离城市,大多数职工在植物园内居住。游 人到植物园参观游览,尤其离城市较远或面积较大的植物园, 需要一定的商业服务内容。所以,植物园的规划应解决为游人 和职工的生活服务的问题,主要内容:职工宿舍、餐厅、茶室、 冷饮、商店、卫生院、车库、仓库、托儿所等。
4
2、地形地貌: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 不同的小气候。
(1)海拔高度:引种不同地区的植物。 (2)坡向(阳坡、阴坡):引种 (2)地势:A 影响水土状况,引起小气候变化以及土壤其他
因子的差异,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 B 不同坡度形成不同地形,影响主务员的职能分
区。
5
3、土壤条件
(1)地形、气候条件的差异影响植物园内土壤种类,进而 影响植物类型。 (2)根据植物适应土壤酸碱度不同、分成酸性土植物、中性 土植物、碱性土植三类。
10
(二)科研区
植物园的科研区,主要进行外来种,包括外地、外国引进植物的 引种、驯化、培育、示范、推广的工作,所以必须提供原始材料 圆、移植圃、繁殖圃、示范圃、检疫圃等科研和生产场地,植物 园内的生产内容以植物的科学研究为依据,科研结合生产。植物 园内的检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做好外来植物 的检疫工作,尤其外国植物引进的检疫,以避免境外植物病虫害 带入国内,防止植物病毒的传染和蔓延。

华南地区专类植物花园的营造要点

华南地区专类植物花园的营造要点

牡丹园、兰园等。这种形式的专类植物花园最为常见,早期的 专类植物花园多属于此类。
② 按生态类型分类,展示的是具有相同生境的植物及其生 存环境。如水生园、岩石园和沙生植物区等。
③ 按植物用途分类,多以收集具有相同用途的植物为主, 如药草园。
④ 按观赏特性分类,即把具有相同观赏特性的植物收集在 一起,形成一些有特色的专类植物花园;如白花园、香花园、秋 色园、盆景园、藤本植物园、地被植物园等。
3 专类植物花园的营造要点 3.1 确立科学的规划原则
优秀的专类植物花园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整体性,保证专类植物花园的规划设计与高一层次的公 园总体规划相协调。 ② 因地制宜,专类植物花园在规划建设时要结合现有场地 的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等来确定造园主题,使建设事半功倍。 ③ 生态优先,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以及优良的植被 条件,以最经济的手段创造出富有自然风情的景观。
李 敏 邓惠娟
Li Min Deng Hui-juan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园林研究中心,广州 510640) (Trop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0)
2.5
2.6
和顶面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① 底面处理。对于荫棚的底面主要采用自然式的种植以及
规则式的摆放进行处理。其中自然式的种植以植物造景为主, 在其中设置园路广场,还可以延伸到室外,内外渗透,形成一
犹如展览馆中主展馆,可以借用一些展览设计的理论进行专类 植物的布置展出。但要注意专类植物花园的植物展览与一般的 室内展馆有一定的区别:首先,它所展示的不是室内固定不变 的物品,而是在室外展示会随着时间生长变化的活植物。其展 示效果的好坏,与植物的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3.2.2.1 展示分区

华南地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华南地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华南地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探析摘要:本文从华南地区居住小区植物景观研究意义出发,介绍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和适宜在华南地区生长的常见园林植物,提出基于华南地区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要点,以期为华南地区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园林植物,华南地区,居住区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outh China area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pl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we introduce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and residential area in south China area of growth for common garden plants, based on the south China area residential area plant landscape design points, so as to residential area in south China plant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Keywords: plant landscape, garden plants, in south China, residential area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在快节奏工作之余,渴望得到自然景观的视觉享受,此外,居住区植物有净化空气、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吸滞粉尘、衰减噪声等作用。

植物的叶面蒸腾作用能调节温度、湿度及吸收太阳辐射热,改善居住区小气候。

因此,居住区是否存在优美的植物景观便成为人们重要择居因素之一。

岭南园林元素在兰园景观营造上的应用——以华南植物园兰园为例

岭南园林元素在兰园景观营造上的应用——以华南植物园兰园为例

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并形成了独特的兰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兰花的记录,如《诗经》言兰、孔子赞兰等。

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记载兰花的文献,如陶潜的“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等,说明在这一时期兰花已经从野生引入了宫廷,并栽植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1],成了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

华南植物园兰园建设秉承着科学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兰科植物收集、保育和研究需求为宗旨,以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表现形式,着意打造高洁淡雅的兰文化风情和意境唯美的岭南庭院式的园林景致[2]。

园林的创造是以有限的建筑、山水、花木、禽鱼,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甚至能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多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导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

而岭南园林又常常将其凝聚为“八景”组织起来,以此来渲染出景观的诗情画意。

兰园景观亦浓缩为“兰园八景”:兰亭越韵、众为德熏、曲水流香、宁静致远、别有洞天、莲湖赏夏、雨打芭蕉和深谷幽兰。

本文对兰园的八个主要节点景观进行了赏析,并探讨了岭南园林元素的应用和景观效果,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营建提供思考。

“兰亭越韵”景观充分应用了岭南园林亭水相伴、山水相依的理水手法(图1)。

亭身采用岭南传统水磨石技艺,衬以木雕花罩,傍水而生,水体采取聚合式理水手法,凸显宽阔水面,给人以宁静开朗的感觉。

水池岭南园林元素在兰园景观营造上的应用———以华南植物园兰园为例张雅慧,温铁龙,谢思明,张玲玲*(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数字植物园和科学传播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20)摘要:兰园是华南植物园最具新岭南园林特色的专类园之一,其景观营建将岭南园林的造景手法和兰花的适宜生境的营造进行了有机结合,创建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岭南庭院式的专类园。

本文对兰园的主要节点景观兰亭越韵,众为德熏,曲水流香,宁静致远,别有洞天,莲湖赏夏,雨打芭蕉和深谷幽兰进行了赏析,探讨了岭南园林元素的应用以及生境营造效果,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思考。

基于AHP_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花境植物资源评价与分析

基于AHP_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花境植物资源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2期现代园艺基于AHP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花境植物资源评价与分析彭莉霞1,杨燕华1,方中健2,曾振宇3,陆芊叶1,汤慧敏4,覃俏梅1*(1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4000;3广东如春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30;4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在广州地区推广应用的花境植物,通过对华南国家植物园花境开展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应用安全性和经济性4个准则层和20个指标层,构建了广州花境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华南国家植物园10组花境植物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标明,在准则层的权重上,观赏性(0.4977)>生态适应性(0.3158)>经济性(0.1096)>应用安全性(0.0769);在指标层的权重上,光照适应性占比最高(14.31%);华南国家植物园花境植物共62种,隶属于37科58属,筛选出8种I级花境植物和51种II级花境植物,建议在广州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广州;层次分析法;景观;评价体系在国家对美丽中国建设任务的更高要求下,诸多城市正扩大其园林绿地的规模,以构建生态园林城市。

花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庭院、居住区、城市公园和街道绿地等场所[1],对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创建形态优美、季相丰富且低成本可持续的花境,首先需要筛选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材料。

因此,开展花境植物的评价研究至关重要。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已被广泛应用于景观植物的综合评价中[2-3]。

在华北地区,一些研究已利用AHP探讨了彩叶植物、草本植物和宿根花卉的综合评价体系[4-7]。

关于广东地区花境植物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地区[8-10]。

本研究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运用AHP法建立了广州花境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花境植物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筛选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花境植物提供依据,为营造生态协调、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广州特色花境提供支撑。

植物园规划概念

植物园规划概念

植物园规划概念一,对植物园的理解1,植物园的概念:植物园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普遍认为的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中,植物园属于G133专类公园,其内容与范围为: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无论从历史上对植物园的不同定义与理解,还是从城市绿地的内容与范围划分上看,植物园相对与一般城市公园,更偏重与科学研究。

2,植物园主要功能:针对植物园功能,从植物园的发展和目前现在来看,可分为3大方面:1)科学研究方面:包括珍稀物种的收集、保存,植物的引种、驯化,植物分类、鉴定,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利用等。

2)生产开发方面:包括应用植物的繁殖培育、新品种的开发、引进、推广等。

3)教育休闲方面:包括植物知识的普及教育,植物观赏、展示,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营造休闲绿地等。

3,植物园的分类:根据所属系统及侧重点的不同,植物园可分为四大类别。

1)科研系统植物园,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植物学综合性研究的基地。

约占世界植物园总数的10%。

2)教育系统植物园,多为大学生物系、植物系、园艺系、园林系等所附设,侧重于教育。

约占总数的40%。

3)园林系统植物园,多为配合城市绿化建设,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

约占总数35%。

4)生产系统植物园,如林业部门的树木园、农业部门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园、卫生部门的药用植物园及轻工业部门的芳香植物园等,约占总数的15%。

二,相关植物园介绍现在,全世界的植物园已达2500多个,目前在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在继续增加。

根据2007年统计资料,我国共有各类植物园234座。

1,我国目前有影响的植物园介绍: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33公顷,栽培植物13000多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

上海植物园,占地面积81公顷,栽培6000多种,其海派盆景园、展览温室和兰室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精选五篇)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精选五篇)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精选五篇)第一篇: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一、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心愿。

植物园除能作为学术研究之外,人们还可借助其完善的解说系统学习植物知识,揭开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植物奥秘。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符合市民的愿望,也是发展旅游的新动向、新趋势。

它不仅能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观光、赏景于一体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据了解,全国除兰州、拉萨外,省会城市及自治区首府城市几乎都有植物园。

兰州这样一个缺绿的城市,更需要建高档次的植物园。

二、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有特色的构筑物。

2、植物、游览及小品设计:植物配置做到以植物为本,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服务、游览等设施的设计“以人为本”,做到实用、美观、经济。

景观小品(花架、座凳、亭廊、雕塑等)的设置做到生活化、趣味化、人性化、艺术化。

3、景观设计:为加强园内的观赏效果,在各园区用常绿树和高大乔木形成园林植物景观的骨架,重点景区点缀其它花灌木和草花,以提高园区的艺术外貌。

4、人文理念: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和当地的人文历史,使其体现于景点、雕塑、铺装、建筑、景名等。

5、科技内涵:从管理模式、展示形式等多方面体现高科技水平和高科技含量。

6、管理模式:充分考虑植物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后备用地引种驯化区。

经营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结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突出兰州植被特点,创造恢宏、自然、景观突出的绿色空间。

2、以植物为表现主题,创造景观各异,特色突出的主题空间。

3、以中国传统的山水造园理念进行地形水体设计,从而创造出森林、草原、溪流、湖泊、湿地等不同的自然空间及自然景观类型。

四、项目概况:兰州植物园占地面积550亩,园内林木繁茂,树种多达100余种,有银杏、丝棉木等珍贵树木十余种。

植物研究所占地50亩,花卉温室7000多平方米,培育花草100多个品种,室内观赏花卉50多个品种,培育新品种70种以上,是兰州市主要花卉研种培养基地。

传承地域文脉,倡导绿色生活——兰溪植物园景观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传承地域文脉,倡导绿色生活——兰溪植物园景观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 兰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和 《 兰溪市绿地系统规划 》均将城乡一体化作为重要发展策
略及 生态 建设 目标 。兰溪 植物 园地 处 城乡 交界 处 ,是联 系城 市 及乡村 的 重要生 态 纽带 ,如
何满 足城 市居 民及 乡 村居 民的 双重 需求 ,成为 植物 园景观 规 划需 研究 的重 要课 题 。
l a n d s c a pe p l a n n i ng a t t h e s a me l e ve 1 .
Ke y wo r d s : 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b o t a n i c a l g a r d e n; l a n ds c a p e pl a n n i n g; t h e me ga r d e n; c o n t e x t
c l e a r o r i e n t a t i o n, t he d e s i g n e r c o n ir f ms s o me c o n c e p t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o f La n x i Bo t a n i c a l Ga r d e n . Th e a r t i c l e r e s e a r c h e s h o w t o c o mb i n e t he l o c a l c u l t u r e a n d n e w l i f e c o n c e p t wi t h t h e pl a n n i n g o f b o t a ni c a l g a r d e n,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b e n e ic f i a l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b o t a n i c a l g a r d e n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

目录 (2)2项目概况 (2)3.规划依据 (4)4规划设计理念 (5)5.规划设计原则 (6)6.规划设计目标与构思 (6)7.总体规划设计 (7)8.景观节点设计 (9)9.单项设计 (12)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8)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园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均以每年15座的速度增加,植物园数量已达234座,分布于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植物园在科研、科普、保护与开发方面作用更加突出。

但我国植物园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植物园地域分布存在的不合理状况便是问题之一,主要表现是:东部多、西部少;大城市周边多,偏远地区少;生物多样性非热点地区多,热点地区少。

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与植物异常非富,但植物园只有10余个,不足我国植物园总数的10%,与本区域在全国的生态地位极不相符。

古蔺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中国亚热带气候区的中间地带,生态区位重要,植物资源丰富,建设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对于保护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又能以热带附生观赏兰科植物来满足当地居民欣赏兰花的要求。

2项目概况古蔺县处在川黔两省自然、交通、文化、经济的交汇核心地带,气候类型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古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地区兰科植物资源,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国兰资源,县花国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认知度。

自古古蔺就是养殖兰花和建立兰花园的理想之地,有“走马古蔺闻兰香”的美称。

在古蔺建设一个以国兰和亚热带地生兰科植物为主,兼顾典型代表性热带附生观赏兰科植物的兰花主题植物园,既可促进旅游业发展也可满足当地居民欣赏兰花和日常活动的需求,同时还起到了保护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珍稀植物遗传基因的作用。

古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的乌蒙山系大娄山脉西段,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5°34′-106°20′,北纬27°41′-28°20′℃,年均日照时数1318.6小时,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748.4毫米。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兰州植物园规划设计一、规划背景:跟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回归自然,洗尽铅华”愈来愈成为人们广泛的梦想。

植物园除能作为学术研究以外,人们还可借助其完美的讲解系统学习植物知识,揭开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植物神秘。

这类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切合市民的梦想,也是发展旅行的新动向、新趋向。

它不单能给市民供给一个休闲、娱乐、参观、赏景于一体的好去向,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据认识,全国除兰州、拉萨外,省会城市及自治区首府城市几乎都有植物园。

兰州这样一个缺绿的城市,更需要建高品位的植物园。

二、规划原则:1、就地取材:充足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有特点的修建物。

2、植物、旅行及小品设计:植物配置做到以植物为本,为其供给优秀的生长环境;服务、旅行等设备的设计“以人为本”,做到适用、雅观、经济。

景观小品(花架、座凳、亭廊、雕塑等)的设置做到生活化、兴趣化、人性化、艺术化。

3、景观设计:为增强园内的赏析成效,在各园区用常绿树和高大乔木形成园林植物景观的骨架,要点景区点缀其余花灌木和草花,以提高园区的艺术相貌。

4、人文理念:充足发掘植物的文化内涵和当地的人文历史,使其表现于景点、雕塑、铺装、建筑、景名等。

5、科技内涵:从管理模式、展现形式等多方面表现高科技水平易高科技含量。

6、管理模式:充足考虑植物园的可连续发展,规划后备用地引种驯化区。

经营项目和基础配套设备结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突出兰州植被特点,创建恢宏、自然、景观突出的绿色空间。

2、以植物为表现主题,创建景观各异,特点突出的主题空间。

3、以中国传统的山川造园理念进行地形水体设计,进而创建出丛林、草原、溪流、湖泊、湿地等不一样的自然空间及自然景观种类。

四、项目概略:州植物园占地面550,园内林木茂盛,种多达100余种,有杏、棉木等珍木十余种。

植物研究所占地50,花卉温室7000多平方米,培养花100多个品草种,室内花卉50多个品种,培养新品70种以上,是州市主要花卉研种培养基地。

广州兰圃造园及艺术手段分析-20190108

广州兰圃造园及艺术手段分析-20190108

三、总体布局
3.2游览路线与观赏点 狭长的地形并不影响兰圃环形路线的布置。以南北走向为核心,园中以
两圈狭长的闭合环路相接,配以许多小环支路,南北轴上环环相继,形成不 同级别的环形道路系统。而这些道路系统又分隔出不同的园区,同时又以建 筑和植物分隔空间,配合赏兰的主题,设置了茶室、展馆,尺度亲切小巧。 建筑巧妙地在环路中平行相错布置,既可以分割、节省空间,有可以形成统 一有序的建筑布局。茂密植物遮挡、引导视线,收到扩大景深的效果。以绿 色屏障作为建筑的背景,每个景区既是独立的,又是有机统一的。这些建筑 既是游览过程中休息停留的地方,同时也是每个景区的构图中心。有时还结 合展示、服务、辅助等功能性建筑,形成游人活动中心。
特别有意思的是漏窗后的边角空间处理成哑巴院,粉墙与漏窗中芭蕉的嫩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引起游人一定的视觉冲击。洞门框景,两面都有景可观。舫左侧转为暗空间区域,而此处的洞门正 可收窄视野,为进入船舱做好准备。
梅亭是全园的制高点,而把亭子台高的做法是巧妙的一人要绕过登山道才能到达。其一,减缓 拥塞之感,避免过于直白,导致两建筑物在水平线上形成视觉冲突。其二,建筑错落布置,取其丰 富的地形、天际线变化。其三,由于亭子堆土抬起,与舫错位相对,再加上植物的掩映,使亭子不 致于夺走了舫在全园的构图核心地位。
四、园区造园理法分析
4.1 南门入口区 兰圃南门入口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售票厅的园门到园内的“芭
蕉门”,两重的洞门丰富了视觉层次,使入口区的景深得以加强。狭长的棕竹 走道宽约1.5m,长约30m。两旁种植整齐的棕竹高约1.8m,阻挡人两侧的视 线,利用这种手段引导游者的视线,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月洞门。 “移天缩地”的手法更是运用得绝妙--利用以小观大的手法,截取自然景象中 的冰山一角加以抽像化的人工雕铎,“芭蕉门”前有一小溪穿过,游人进园前 必须要跨越石板桥,心理上的起伏增加游赏的趣味,同时也是入口空间转换的 暗示性标志。园门前纵只有小溪一从,却能带出山水之灵气,立即使全园生动, 给游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充满着灵气、美丽的地方,圆满地融合了艺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体验。

兰园是一个生态、景观及文化学科特别重要的地方,也是一处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这份论文将分析华南植物园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并探讨设计中的艺术与自然融合,以及人类与环境共
生的理念,从而更好地提高兰园的价值和吸引力。

1. 兰园背景及基本情况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植物园,创建于1956 年,并于2007 年正式开放。

兰园总面积7.5 公顷,拥有20 个兰属植物区、200 多个兰属植物种类、10 万株兰花。

兰园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其中包括展览区、休闲区、科普区等多个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紧密相连,形
成了完整的生态战略。

2. 兰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在规划过程中,兰园景观设计师高度重视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因素,以植物为载体,从人类与自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与社
区三方面构建了一个和谐、互动、宜居、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

兰园规
划融合了光、水、石、草木等自然元素和桥梁、花墙、柏油路等人工元素,形成了完美的自然景观。

2.1 艺术与自然融合
景观规划中,兰园园林以天然水源、实地地貌和植物景观等为基础,通过自然山形、水景、构建景墙等,以及铁艺、石雕、水雕和互动式景
观的处理手法,打造了韵律感强、和谐统一、具有景深感的自然景观。

兰园中的墙面,是通过采用植物墙、石墙、雕塑墙等不同材料的竖向构造,营造了一种绿色的生态环境。

同时,墙面上还有许多特色花卉和藤蔓,打造了一个连续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既有美感,又有实用价值。

2.2 人类与环境共生
在园区设计中,“人与环境协调共生”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景观规划设计中。

由于兰园桥梁和道路的互动、山地和其他重要生态环境的整合意义重大,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这些生态环境。

他们认为,以下重要属性是可以轻松实现的:
生态通道。

在兰园内部,有许多自然哨兵站,包括:清水塘、西部山脊和池塘等,它们是设立景观、蛇类、鸟类、虫类等点的重要生态通道。

景观绿地。

除兰花馆区,兰园由人造要素、自然要素构成。

设计人员传递了生态丰富和独特感,通过连续的草地、花坛、花墙等,突出了林楼、公共绿地和树木间的生态关系。

2.3 传统与时尚结合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网络文化和传统人类文化交融中所达成的一种文化产生地和旅游胜地。

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兰园历史悠久、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特点,也考虑到了现代兰艺术与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兰园最终呈现出了高度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感。

在建筑形态方面,设计师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形式,如“兰花馆”,是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体现。

3. 结论
华南植物园兰园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类、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景观等元素的和谐融合。

设计师高度重视环保、可持续和文化价值等方面,探索了一个生态、和谐、平等、宜居的“共生体”,体现了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修和理念。

兰园以其严谨、规范、统一、分层的景观设计,共同构造了一个有趣、富有生命力、有形的生态兰园。

更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兰园在文化背景、特色定位等方面真正成为了一个互动的、人类精神、生态和文化的完美融合的地方,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堂之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