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练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知识点+练习第二节土地资源1、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2、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草地所占比例最大)5、“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6、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充足B.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C. 我国林地分布广,分布均匀D.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2、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下列土地资源与其利用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A. 平原——耕地B. 高原——草地C. 山地——耕地D. 丘陵——林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

读右图,回答3—4题。

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4、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总量大,人均少B.平地多,山地少C.后备耕地资源匮乏D.人多地少矛盾突出5、下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 东北平原—草地B. 内蒙古高原—林地C. 西南山区—旱地D.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6、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A. 青藏地区B. 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 西北内陆D. 北部的高原山地读“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8—9题7、图中所示的国家中,人均土地面积最多的是:A. 加拿大B. 俄罗斯C. 美国D. 印度8、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A. 领土面积大B. 经济发展快C. 人口总数多D. 山地面积广二、综合题9、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1)word版本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1)word版本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1)第一章绪论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②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2.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3.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①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②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研究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①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②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③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

土地资源学习题及答案第7章

土地资源学习题及答案第7章

第七章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什么是土地生态重建与土地生态设计??1、什么是土地生态重建与土地生态设计什么是土地生态重建与土地生态设计土地生态重建一般是指对那些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其利用率低、质量差、产出不高的土地生态系统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治理、建设,也就是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工矿废弃地和因灾废弃地的治理与复垦、基本农田建设、山水田林路村企的综合治理等。

土地生态设计是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

2、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主要分为以下7类:水土流失、沙化、次生盐碱化、污染、性质恶化、贫瘠化和建设用地。

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土地资源保护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土地资源进行保存,提高土地资源物质生产能力,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和污染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土地资源数量保护:土地资源数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自身需求的基础,主要通过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来进行,主要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资源质量保护:指通过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等土地评价基础工作,确定土地资源质量,从而保护土地资源生产潜力,提高生产力,防止土地退化和污染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土地作为环境要素的组成部分,其开发和利用自然会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应通过行政、法律、工程技术措施等手段防止环境遭到破坏,治理土壤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土地退化危害极大。

土地资源学 2022-2023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土地资源学 2022-2023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土地资源学 2022-2023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根据环境及不同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土地退化均为不当的人为活动导致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包括()参考答案:空间和质量监测3.第三次国土调查与二调相比,哪些发生变化?参考答案:调查精度###专项调查内容###调查技术手段4.以你能想到的某种现代技术为例,谈其对土地或自然资源属性监测中的应用及可能的效益。

(100字左右)参考答案:gis: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我国耕地保护的主要举措有哪些?参考答案:(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

(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5)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利用的土地(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

6.第三次国土调查专项调查,包括哪些?参考答案:耕地质量等级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耕地细化调查7.三调对于临时种植其他作物的耕地进行标注的目的是()参考答案:实施耕地精细化管理8.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一是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的改造治理,二是对已遭受破坏而不能利用的土地的治理和改造。

参考答案:对9.土地退化的本质是土地功能的损失或丧失参考答案:错10.土地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参考答案:土地污染调查与动态监测###制定“三废”排放标准###控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受污染土地的修复。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法律管理)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法律管理)

第八章土地法律管理8.1 复习笔记一、土地法律管理的概念土地法制实质上就是国家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对法的调整机制的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制订土地法律和法规,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严格依法进行各项土地管理的活动。

土地法律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土地法制手段调整土地关系,创造并保持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社会环境条件。

二、法理学基本知识1.法律的一般特征为:(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理学的基本概念(1)法律要素是指组成法律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各种因素。

具体来讲,法律要素包括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三项因素。

(2)法律体系又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私法、公法和社会法(三元结构),反映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保障。

(3)法律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由法律对其进行保护的自由和利益。

法律权利一般可分为基本权利与普通权利;一般权利与特殊权利;个人权利、集体权利和国家权利;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为法律主体行使权力设定的界线。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社会成员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权利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法定义务的个人和组织。

法律权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含法人应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机构和场地)和特殊利益群体。

法律权利的客体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权利客体是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4)土地权利是公民民事权利,是土地权力保障的对象。

当前我国的土地权利系统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土地权利类型构成,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租赁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抵押权、土地承租权以及地役权、耕作权、土地借用权、空中权及地下权等土地他项权利。

土地资源学习题及答案第3章

土地资源学习题及答案第3章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1、 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的概念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的概念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的概念?? 从土地类型结构的定义出发,结合现今人类活动的发展趋势回答此题,重点是在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地结构变化的影响。

2、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从土地的构成要素上看,土地类型是气候、地表物质、地形、土壤、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因素与人类长期作用的产物。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土地形成具有一定分布及组合规律、综合性质相对均一的单元地域,其被称为土地单元。

其具体含义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每个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都有一定外貌形态特征,这些外貌形态特征一般可以从其地貌、植被或土壤类型上反映出来(2)每个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都有相近似的成因和相近似的属性。

(3)每个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均在一个上下等级的层次关系中占有一定位置,与其他土地单元构成一个土地分级系统3.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同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自然属性;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

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

土地类型强调自然属性,它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区别,但划分土地类型时也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

相同的土地类型应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农业适宜性、土地保护和改造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措施。

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对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它是土地资源理论研究的基础内容。

我国新旧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4.我国新旧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参考新旧分类系统作答。

初二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解析

初二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解析

初二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解析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然而一做题就遇到专门多问题,为了幸免这种现象,编辑老师整理了这篇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期望大伙儿练习!
1.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___________资源。

思路解析: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势、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

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宝之母”。

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答案:可再生
2.说一说土地资源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什么。

思路解析与答案: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

我国国土宽敞,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进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差不多上利用土地资源收成的农产品。

土地资源还能够提供放牧的条件,提供肉类和奶类食品;林地能够为森林的培养提供条件,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纸张等物资;土地资源中的都市建筑用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住房和生活所需的娱乐场所、超市等。

3.说一说你所在的地区土地利用有哪些类型。

思路解析:关于都市学生而言,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都市建筑用地;关于农村学生而言,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能够有耕地、林地、草地等。

答案:(略)
小编再次提醒大伙儿,一定要多练习哦!期望这篇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能够关心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1)土地的资源特性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B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结构)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结构)

第十三章土地利用结构13.1 复习笔记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土地利用结构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

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时最重要的是确定各类用地的面积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必须通过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反映,我们可用用地结构来研究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在于结构的合理性,结构决定功能。

只有用地结构合理,才能保持一定地域内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优化结构,提高功能,从而可用较少的消耗或投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土地利用结构设计依据1.用地的概念任何一个地区或用地单位的土地总面积,根据其自然特性和生产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或称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又称为农业生产用地,即直接和间接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土地。

非农业用地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未利用土地(其中包括难利用土地);另一部分建设用地,即为建筑物和工程物占地。

土地利用结构可分解为农业用地结构和建设用地结构。

2.土地利用结构设计的依据(1)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设计土地利用结构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

具有多宜性特点的各类土地最优利用方式就是设计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客观基础和主要依据。

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即就是根据地区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类土地的构成,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发展相应的生产部门,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以取得较多数量的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2)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土地是自然历史产物,具有自身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土地生态系统平衡是维持其内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各自内部诸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多种关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在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划分的时候,应该保证土地生态系统内部诸多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协调与稳定,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流动创造很好的环境,从而使土地的利用达到最优的利用状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好的贡献。

第六章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刘黎明

第六章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刘黎明

概念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现有耕作技术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措施下土地的最大生产能力。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气候生产力也就是光温水生产力,即作物在某一地区的在一定的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光温水土生产力:对于没有灌溉保证的土地,需要根据光温水生产潜力进行土壤因素的限制性修正,所获得的生产潜力,称为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光温土生产力:对于有灌溉保证的土地,认为其水分条件能够充分满足作物生产的需要,直接根据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进行土壤因素的限制性修正,所获得的生产潜力,称为光温土生产潜力。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土地资源的数量:主要考虑耕地、草地、可利用水域等土地面积。

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土地资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3、投入水平:取决于物质和技术的投入的多少和高低。

4、生活水平。

5、时间尺度。

简述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以及不同投入水平下食物的生产量,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因此,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包含一下3个层次的内涵:1、生物生理特性的人口承载量,它把人均粮食的消费水平压缩到只能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最低水平时,所估算的区域土地供养的最大人口量。

2、基于现实条件的人口承载量,它是根据现有的食物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的生活标准、生产力水平和土地资源消长状况,以估算未来某一时段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3、土地资源的极限人口承载量,它是在影响土地资源生产力的自然因素都处于最优状态,土地资源的管理也近乎于尽善尽美的理想情况下,土地的食物产出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从广义的资源承载力本质来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具有如下内涵:1、生态内涵,资源所承载的总和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以不超过这种极限为前提,以及当资源开发利用达到资源承载力的极限时,意味着这一生态系统得到充分的利用。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土地资源学答案(0685)《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有限性、固定性、动态性、永续性、多宜性、多用性。

2、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地貌、人为活动地域分异规律。

4、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5、区域性、组合分配、冰川、两面性。

6、人口、土地制度、社会需求7、数量结构、数量结构、频率比、多样性指数。

8、时间演替、正向演替、节律性演替。

9、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10、商品性、增值性、养育、景观。

11、河流、沼泽、潜水、承压水、土壤肥力、土壤的水分状况。

12、积温、无霜期、多年极端低温、土地制度、风俗习惯。

13、土地刻面、限区、土地型、土地立地、土地系统。

14、植被、土壤、地貌、频率比、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自然演替、人为演替、正向演替、逆向演替。

15、适宜纳、适宜类、指标类、指标组、指标类、土地经济分析和土地经济效果分析。

16、光温水土生产力、太阳总辐射、水分有效系数、土地质量系数。

17、结构、功能、恢复植被及保护其环境功能。

18、生产性、动态性、多功能性、伦理观、系统理论、价值理论。

19、光照长度、光照质量、土壤养分、可溶性盐分、pH值、土地制度、风俗习惯、人口及劳动力。

20、土地点、土地组、土地类、土地系统。

21、主导因素、实用、面积比、多样性指数、平均面积、分割度、时间演替与空间演替、节律性演替与非节律性演替。

22、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指标组和具体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土地经济分析。

23、光温水土生产力、温度有效系数、土地质量系数。

24、有序性、自组性、自然适宜性、新适宜性。

25、自然要素、人类活动、自然经济综合体、水文、土壤。

26、(土地)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

27、光(太阳辐射)、水(降水)、积温、积温不等效。

(完整版)土地资源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土地资源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8. 解: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南方地区的水田,适宜种植水稻,故 A 对应 正确; ②图所示的是北方地区的旱地,该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故 B 对应正确; ③图所示的是林地,不适宜开垦梯田,故 C 对应错误;
初中地理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④图所示的是草地,适宜放牧牛羊,故 D 对应正确. 故选:C. 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 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 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 部.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11. 华北平原的土地资源类型( )
A. 草原
B. 耕地
C. 沙漠
D. 森林
12. 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 )
A. 森林破坏严重
B. 城市绿地受到严重破坏
C. 耕地面积减少
D. 草场超载放牧
13. 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 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是( )
A. 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荒地
B. 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
草地
C. 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D. ①
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林地
5.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mm 的地区
B. 旱地主要分布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C.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
D.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
十分突出
6. 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1)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刘黎明版课后题答案-(1)

第一章绪论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②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2.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3.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答:(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①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②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③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研究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①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②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③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要素。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1)土地的资源特性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B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课后练习有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课后练习有答案新人教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土地资源课后练习(有答案新人教版)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一课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分布课堂牢固掌握基本技术▲土地资源的利用 1 .以下关于土地资源种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①不一样的土地种类,因为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就不一样②依据土地的用途、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③耕地、林地、草地为非农业用地④建设用地为农业用地 A .①②③ B.①②C.②③④ D.①②④ 2 .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有益条件是 (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种类齐全 B .人均土地资源据有量小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以致我国土地资源形势严重的原由是 ( ) A .土地资源种类少,数目有限 B .后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无穷 C.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不妥,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D.人均据有量多 4 .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种类有 ( ) A.沼泽滩涂 B .永久积雪和冰川.沙漠和石头山地C.草地D.顶峰草地 5 .读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以下内容。

(1) 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2) 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3)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所以,国家把“”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 .读图,完成以下要求。

节水农业包含多种门路,此中之一是灌溉技术的改革。

实验表示,推行喷灌、滴灌技术,比畦灌节约用水 1/2 至 2/3,而且能使水分很好地渗透土壤。

增添农作物产量。

(1) 图 A 是 ( 喷灌、滴灌、畦灌 ) ,图 B是 ( 喷灌、滴灌、畦灌 ) 。

(2) 在北方缺水地区推行作物,节约灌溉用水,也是节水的门路之一。

▲土地资源的分布 7 .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 A.天气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B .天气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C.天气湿润的西部非季风区 D.天气干旱的草原地区 8 .我国草地多分布在 ( ) A.年降水量不足 400mm的西部内地地区 B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 C.年降水量不足 200mm的西部内地地区D.东北、西南山区课后拓展演练基本题型1.读以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和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和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土地资源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新人教版

第二节土地资源答案:(1)农业用地(2)建设用地(3)少(4)不足(5)湿润、半湿润区(6)水田(7)旱地(8)干旱、半干旱区(9)土地荒漠化(10)水土流失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如果离开了土地,人们就无法进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等不同的利用类型。

①农业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等。

②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

③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

析规律地形与土地类型平原以耕地为主,高原以草地为主,山地以林地为主。

(3)土地资源的现状①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②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但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释疑点耕地后备资源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自然条件较好,但尚未被开垦的宜耕土地,它是仅次于耕地的优质土地资源。

谈重点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必要性我国耕地少,但几十年来,我国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这既是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一个的沉重负担。

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例1】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十分合理B.地形多样,平原面积广阔C.耕地、草地比重小D.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解析: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大,导致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我国耕地少(12.68%),草地比重大(34.48%),而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2根据土地特性,谈谈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

3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土地资源学研究有哪些特点?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影响土地资源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的?2地表形态与岩性和矿物质组成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地表水与潜水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表现再哪些方面?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功能?5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与哪几个方面?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2人地关系及其发展?3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4土地资源价值构成?5地租的分类及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的方法?7土地产权的种类及配置效率?8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9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土地资源格局的影响?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的土地单元的概念? 2研究土地类型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是什么?3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4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5划分土地资源类型的作用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2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内在联系?3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是什么?4试述评价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对土地资源评价成果与应用的影响? 5评价单元有哪些选择?他们的特点和使用场合是什么?6土地资源评价的归类法和数值法有哪些优缺点?7试比较美国土地潜力评价和FAO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特点?8土地适应性评价中比配的实质是什么?9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他的拟订对整个土地资源评价是什么意义?10试例说明回归分析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1)土地的资源特性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B 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

④不动产特性:源自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二、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①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②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①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包括划分的标准和原则;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分布规律;③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一般来说,土地类型是土地资源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①土地资源调查②土地资源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①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②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①土地资源保护包括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②土地资源管理是为了确立并巩固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以及监督土地利用而由国家制定的包括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其研究重点应放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等的方法论上;三、面对21世纪越演越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发展方向:① 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强化土地资源综合研究的前瞻性、技术性和创新性;② 理论建设仍是土地资源学发展中面临的紧迫任务,切实加强土地资源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着力推进土地资源学科体系的完善与重点领域的深入发展;③ 重视土地资源学科的应用探索和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科技创新研究,为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土地资源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的科学决策服务。

研究重点: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A 土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B 土地资源和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C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研究D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研究E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和一些特殊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②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A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B 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C 严谨对待科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和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一、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1.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土地生态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①光照强度;②光照长度;光照质量2.热量资源:①温度;积温;③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3.降水:①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②地形与降水二、简要分析地貌质量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举例说明1.海拔高度:划分地貌形态类型,如平原、高原、丘陵与山地的重要指标;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2.坡度:对土地特性及其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地势起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侵蚀程度与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灌溉条件、机耕条件等方面。

3.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

三、地质条件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1.岩石及矿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土壤和地下水产生的。

它是土壤形成的母质来源,对土壤的形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也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储藏条件和水质,并对土地类型演化有一定的作用。

2.不同风化壳母质类型的土地资源特点①残积物、②坡积物、③洪积物、④冲积物、⑤湖积物、⑥风积物、⑦海积物四、在研究和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时,如何考虑水文与地球化学条件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水文条件,包括地表水资源和低下水水文特质;地球化学分析主要是研究一下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和积聚的规律。

1.地表水: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和量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利用。

①地表径流的流水作业对地貌类型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地表径流的差异必然导致地表形态以及沉积物状况的不同,因此在开发利用方式上也截然不同;而且地表径流产生的各种母质及其性质对土壤的形成、分布及肥沃度等均有显著的影响;②地表水的丰缺状况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灾害关系密切;③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时,一般应根据地表径流及其流水作用的规律,考虑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④地表水资源状况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选址与布局等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2.地下水:在土地资源研究与开发中,首先要考虑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层性质、供水、排水、水质和影响区域土地质量的相关因素。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寻找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更为重要,在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时,必须掌握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表水的关系等,做到合理开发利用。

3.区域地球化学:对土地资源利用影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对某些地区由于地理或地质的原因,导致部分化学元素与一般的地区化学统计量相比,在土体、风化壳、潜水、甚至深层地下水中富集或欠缺的现象,从而影响该地区生物生长和人类的健康,以致影响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①地理因素影响;②地质因素影响;五、论述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六、试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七、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有哪些因素八、在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时,如何考虑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土地利用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三章土地类型及土地资源分类一、阐述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果的概念1.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

2.土地资源类型:是广义的土地类型,主要是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的差异性而划分的。

因此,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直的土地单元集合。

3.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其特点:①它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影响下,经过人类劳动干预而形成的产物;②在空间分布上它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可以重复出现;③在时间上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点也有明显的动态变化;④它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

二、阐述中国土地类型的分类系统、原则和命名方法1.分类系统①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②区域性土地类型分类系统2.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①自然发生学的原则②综合性原则③主导因素原则④实用性原则3.命名方法:①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三名法;②采用群众习用的名称;③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三、简述土地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1.发生法2.景观法: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3.参数法四、什么是区域土地类型分布结构,试述研究区域土地类型分布结构的意义土地类型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的对比关系,以及他们组合而形成的一定格局,包括空间结构和数量结构。

对土地类型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地类型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对区域土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以促进土地类型分类工作的深入,也能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产布局提供较为直接的参考依据。

1)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内,各类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彼此间组合而成的一定格局。

2)土地类型的数量结构:是指某个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组成比例关系。

土地类型结构的研究对大农业生产布局有重要意义。

五、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六、简要说明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和分类体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为12个一级类和56 个二级类。

12 个一级类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

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依据和原则1.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