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建设的16字方针
16字核心主义价值观
16字核心主义价值观摘要:一、引言二、16 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富强2.民主3.文明4.和谐5.自由6.平等7.公正8.法治9.爱国10.敬业11.诚信12.友善三、16 字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国家的价值目标2.社会的共同理想3.公民的个人准则四、16 字核心价值观的实践1.在政治领域的体现2.在经济领域的体现3.在文化领域的体现4.在社会领域的体现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16 字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全体人民行为和思想的重要准则。
这16 个字不仅凝练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成为了公民的个人准则。
本文将对这16 字核心价值观进行详细的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些价值观。
二、16 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富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富强。
这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
2.民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主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
3.文明: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物质文明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
4.和谐: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5.自由: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6.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求消除一切不平等现象,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
7.公正: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要求公平对待每个人,公正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8.法治:法治是国家的根本治理方式,要求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公民依法行事。
9.爱国:爱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公民忠诚于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10.敬业:敬业是公民的工作态度,要求公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尽职尽责。
11.诚信:诚信是公民的道德品质,要求公民诚实守信,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12.友善:友善是公民的人际关系准则,要求公民相互尊重、关爱、帮助,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
三、16 字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国家的价值目标:这16 字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价值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伟大事业。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学习心得体会8篇
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学习心得体会8篇基本理念,也是对报告中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的呼应。
新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之间的连续性,也突出了法律实施在依法治国中的优先地位。
新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奉法者强则国强”,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从“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到要求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断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出炉了,这十六字方针是什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今天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与过去的十六字方针相比更具有时代感,更符合中国当代的国情。
过去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是什么呢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 邓小平同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启了崭新征程。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也是我国1982年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
在这个修正案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就是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其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中的内容就包括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
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为建设法治中国了打造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强大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必备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⑴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政府的作用和宗旨: 作用:一方面,管理社会事务;另方面,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法治政府: (1)含义: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核心内涵:依法行政。 .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和公民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A.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4)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6)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 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对创新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16个字国家宣传标语
16个字国家宣传标语1. 共筑中国梦,共创美好未来。
2. 爱国奋斗,民族复兴。
3.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4. 和谐发展,人民幸福。
5. 人民至上,服务为先。
6. 创新驱动,科技强国。
7. 绿色环保,美丽家园。
8. 心手相连,团结一家亲。
9. 文化传承,中华优秀。
10. 法治社会,公平正义。
11. 劳动光荣,奋斗有价值。
12. 社会和谐,安居乐业。
13. 国防强大,国家稳固。
14. 教育优先,人才辈出。
15. 开放合作,共享繁荣。
16. 快乐生活,幸福满溢。
17. 红旗飘扬,胜利在望。
18. 勤劳智慧,创造奇迹。
19. 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 诚信立国,信任共赢。
21. 全面小康,人人有尊严。
22.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铸就未来。
23. 民族团结,和衷共济。
24. 祖国母亲,我们永远在一起。
25. 健康中国,幸福人生。
26. 社会进步,科技引领。
27. 人人平等,机会公平。
28. 务实创新,共建美好明天。
29. 谦和宽容,友爱互助。
30. 民主法治,社会稳定。
31. 扶贫攻坚,共同奋斗。
32. 公益事业,关爱他人。
33. 文明素养,道德建设。
34. 强军兴国,威武之师。
35. 美丽乡村,富裕农民。
36. 城市发展,智慧生活。
37. 创业创新,创造辉煌。
38. 传承文化,传播艺术。
39. 勤劳致富,努力奋斗。
40. 社会和谐,安定祥和。
41. 和平共处,世界大同。
42. 平等互利,开放合作。
43. 诚信经营,共创辉煌。
4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5. 科技强国,创新未来。
46. 美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
47. 国防坚固,国家安全。
48. 平安中国,幸福家庭。
49. 民生改善,幸福人民。
50.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绪-论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绪-论[单选题]1.法治被明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是在()。
A.199(江南博哥)7年B.1999年C.2010年D.2012年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法治被明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一,是在2012年。
[单选题]2.()在教育领域的权威地位,是最高裁判者。
A.法律B.教育C.法治意识D.法治精神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法律在教育领域的权威地位,是最高裁判者。
[单选题]3.依法治国方略被写入宪法是在()。
A.1997年B.1999年C.2010年D.2012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
[单选题]4.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是()。
A.法治意识B.法治思维C.法治精神D.法治行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法治思维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
[单选题]5.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是()。
A.法治意识B.法治思维C.法治精神D.法治行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法治意识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
[单选题]6.法治社会的形成和良好运行,前提是全体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
A.法治意识B.法治思维C.法治信仰D.法治素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法治是以良法为前提条件,以严格依法办事和司法公正为基本要求,以权力制约为内在机制,旨在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从而确保人权的制度构架及其合理运作而达到的理想状态。
[单选题]7.教师必须肩负的基本职能是()。
A.科学研究B.社会服务C.人才培养D.关爱学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必须肩负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
[单选题]8.法治是以良法为前提条件,以()为内在机制。
A.权力执法B.法治思维C.法治信仰D.权力制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法治是以良法为前提条件,以严格依法办事和司法公正为基本要求,以权力制约为内在机制,旨在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从而确保人权的制度构架及其合理运作而达到的理想状态。
我国刑事检察制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和适应(上)
我国刑事检察制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和适应(上)作者:卢乐云来源:《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02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之一,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法治的新的16字方针,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字方针,深刻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宪法是实施法治的根本准则。
根据宪法规定,在我国政治体制中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刑律不善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诉讼律不备,即良民亦罹其害。
”[1]刑事诉讼直接关涉公民的基本权利,刑诉法因具有保障人权的重要价值而被称为“小宪法”或“行动中的宪法”。
在刑事诉讼中,一方面,职务犯罪侦查职能、审查批准(决定)逮捕职能、公诉职能、控告申诉职能等各项检察职能以法律监督为本质、本体、本源;另一方面,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2]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这是执政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规制权力、保障权利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
因此,全省各级院检察长和省、市(州)两级院检察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在组织、领导和指导全省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执行修改后刑诉法(以下简称新法)的过程中,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我国刑事检察制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和适应,进而将标志着刑事法治文明重大进步的新法制度转化为检察实践中的严格的执法行为规范,不断促进司法公正,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价值取向:强调“人权、程序、证据、时效、监督”五个意识,推进刑事法治文明中央政法委在召开的实施新法座谈会上强调各级政法机关要强化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监督意识。
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
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一、国策、制度、方针、战略、理念、道路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12.我国的各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
1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14.我国的发展理念/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利共赢的理念。
15.我国的各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绿色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
二、核心、中心类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3.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5.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2020年甘肃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答案
2020年甘肃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到(),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3.0分)A.2020年时B.2035年时C.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D.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我的答案:C√答对2.法治政府建设要解决的核心是()。
(3.0分)A.政府的服务范围如何来划分B.政府的职能如何来设定C.政府的服务形式如何来设定D.政府的执法范围如何来确定我的答案:B√答对3.九一八事变发生于哪一年?(3.0分)A.1940年B.1937年C.1934年D.1931年我的答案:D√答对4.在民族工作中,我国提出要促进“三交”。
这里的“三交”不包括()。
(3.0分)A.交换B.交往C.交流D.交融我的答案:A√答对5.我国的政体是()。
(3.0分)A.立足于群众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当家作主D.以人民为中心我的答案:B√答对6.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中国的()和()为起点,以()为终点,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3.0分)A.南宁、昆明、吉隆坡B.南宁、昆明、新加坡C.玉林、昆明、吉隆坡D.玉林、昭通、新加坡我的答案:B√答对7.2012年全国各城市支付宝人均支出排名中,位居第二位的是()(3.0分)A.嘉义市B.杭州市C.嘉兴市D.高雄市我的答案:B√答对8.垃圾分类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责任体系,其中,全体居民应尽的责任有()。
(3.0分)A.分类处理B.分类投放C.分类运输D.分类收集我的答案:B√答对9.从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入手,在推进社会治理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这指的是()。
(3.0分)A.系统治理B.综合治理C.源头治理D.依法治理我的答案:B√答对10.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3.0分)A.文化B.舆论C.政治D.社会我的答案:A√答对1.在乡村防灾体系的基础设施中,软基础设施包括()。
宪法、监察法知识竞赛答题必答题抢答题简答题风险题题库
必答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一系列新起点、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
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
从建设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
从“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2、法治原则。
3、责任制原则。
4、为人民服务原则。
5、精简和效率原则。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修改宪法并监督宪法的实施。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
4、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5、监督权等。
5、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5、差额选举原则。
6、选举权利保障原则。
6、我国国家机关实行集体负责制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监察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
7、我国国家机关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有:国务院及其所属的各部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8、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立法权。
3、人事任免权。
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些重大问题。
5、监督权。
6、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9、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有哪些?1、言论自由。
2、出版自由。
3、结社自由。
4、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10、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的原则:1、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2、权利和自由的有限制性。
3、不损害整体利益。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1、宪法宣誓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12、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1、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
2023执法资格考试基本级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3年公安机关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模拟试卷1.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法治公安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政治原则。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能力。
()3.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应当以我国宪法为根本。
()4.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5.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人的意志。
()6.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7.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指的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我国现行宪法是一九八二年宪法。
()9.民警穿着制式警服执勤时,如当事人要求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拒绝出示。
()10.监视居住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11.甲、乙关系不和,甲扬言要致乙于死地。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2.陈某驾车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不小心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陈某构成过失犯罪。
()13.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查获的赌资应当依法予以收缴。
()14.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15.甲县拆迁户围堵县政府,并欲冲进政府大楼,县公安局根据情况可以决定实行现场管制。
()16.流浪乞讨人员刘某,身体残疾,长期在公共场所以反复纠缠、强行讨要的方式乞讨,公安机关对其不能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只能予以救助。
()17.犯罪嫌疑人陈某系聋哑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他认为自己比较熟悉相关法律,没有委托辩护人,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18.某市公安局民警在依法抓捕犯罪嫌疑人程某时,程某舅舅屠某为阻止民警带离程某,持棍棒殴打民警,致一名民警轻微伤。
2015年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公需科目考试5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每题1分,总分20分)1. 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 实施B. 开展C. 实现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A. 依法执政B. 科学C. 依法行政3. 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
A. 实施B. 开展C. 实现4. ()指出,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A. 十八大B. 十八届三中全会C. 十八届四中全会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
A. 实施B. 规范C. 教育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
A. 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 科学立法C. 依宪执政7. 总书记强调“三个处理好和一个坚决防止”,“一个坚决防止”是指什么?()A. 坚决防止“奢靡腐败”B. 坚决防止“破窗效应”C. 坚决防止“享乐之风”8. ()一般指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情报公开、行政公开、透明行政等。
A. 有限政府B. 透明政府C. 诚信政府9. “一带一路”,“一带”指什么()A. 丝绸之路经济带B.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C. 长江经济带10.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 责任政府B. 法治政府C. 法制政府11. 依法行政的内涵不包括()。
A. 主体合法B. 理念先进C. 程序合法12. 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
A. 合法性思维B. 权利义务思维C. 责任后果思维13. 孙政才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对党依法执政、()提出了新要求。
A. 依法管党治党B. 依法行政C. 依法办事14. 解决非正常上访问题,需要坚持()最终原则,捍卫司法权威。
A. 司法B. 诉讼C. 调解15. 法治思维是指一定主体以法治理念为基础,运用法律规范、原则、精神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A. 思维模式B. 能力模式C. 行为模式1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2021年继续教育答案2 公需课
2021年继续教育答案2 公需课----d29030f9-6ea2-11ec-962f-7cb59b590d7d2021年继续教育答案2公需课良好的法律和善政创造了法治的新趋势(仅适用于2022年的公共课程)这个问题得到80分。
1、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工作一直保持高压态势。
一批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
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
① 它体现了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 促进公平正义,体现人民民主的普遍性③ 表明任何公民的所有权利和利益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④ 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可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
a、 12月1日B,11月1日c、12月4日d、11月4日3.在中国十年的法治进程中,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民法b、行政法c、宪法D、经济法4、下列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是()。
a、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转变党的社会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d、提高党的科学立法水平.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a、依法治党b、依法行政c、立法第一,司法独立6、民事诉讼是指()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
a、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公安机关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重视()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和迫切需要得出的重要结论。
a、制度b、经济c、法治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题5分)1、2021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法治政府,必须()。
a、依法完善决策机制b、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c、建立行政机关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健全落实()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100题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100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A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A.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社会主义法律规范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髓是(C)。
A.依宪治国,依宪行政B.依法治国,依法行政C.依宪治国,依宪执政3.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是(C)A.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B.全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理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C.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4.(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民主B.党的领导C.宪法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的(A)定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4日B.12月14日C.11月4日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B)。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决定》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B)。
A.教育和预测作用B.引领和规范作用C.指引和教育作用8.(C)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C)。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A)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A.依法执政B.科学C.依法行政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 基础知识复习:全面依法治国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复习之全面依法治国【考点分析】1. 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有什么作用;2. 法治的要求;3.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要求。
【知识总结】一、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法治有什么作用:(1)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2)基本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二、法治的要求:(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三、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做法:(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知识拓展】1.全面依法治国内在逻辑关系理解: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与基础。
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主要靠各级人民政府与国家执政机关的强制推进。
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和实现基础。
因此,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开展扫黑除恶(或其它法治建设活动)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2)有助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进步;(5)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6)有利于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7)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6字社会价值观
16字社会价值观摘要:1.16 字社会价值观的概述2.16 字社会价值观的内涵3.16 字社会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4.16 字社会价值观的实践和推广正文:【16 字社会价值观的概述】16 字社会价值观,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6 个字。
这一价值观体系旨在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引领社会风尚,推动全社会共同追求美好的社会目标。
【16 字社会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目标,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其中,“富强”是经济基础,“民主”是政治制度,“文明”是精神文明,“和谐”是社会关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重要特征。
其中,“自由”是人权的保障,“平等”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方式。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行为层面的要求。
其中,“爱国”是公民的首要责任,“敬业”是公民的职业道德,“诚信”是公民的人际关系准则,“友善”是公民的道德品质。
【16 字社会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16 字社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16 字社会价值观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其次,16 字社会价值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最后,16 字社会价值观是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6 字社会价值观的实践和推广】要全面贯彻16 字社会价值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16 字社会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是将16 字社会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使其成为社会治理的依据。
三是将16 字社会价值观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试题答案
是
15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16
依法执政,是指政府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而不是指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分值:6.0/得分:6.0)
是
否
17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分值:6.0/得分:6.0)
否
是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分值:6.0/得分:6.0)
法治建设
作风建设
法制建设
思想建设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分值:5.0/得分:5.0)
12月1日
11月1日
12月4日
11月4日
7
要科学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并举。(分值:5.0/得分:5.0)
立改废释
立改废
立改
立改释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髓是()。(分值:5.0/得分:5.0)
依宪治国,依宪行政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9
坚持()共同推进。(分值:6.0/得分:6.0)
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依法治党
依法执政
10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必须从法治上为解决()等现实难题提供制度化的方案。(分值:6.0/得分:6.0)
稳定
活力
发展
公正
11
人民群众、社会主体,依靠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法定的渠道行使自己的()。(分值:6.0/得分:6.0)
参与权
监督权
管理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法治建设的16字方针
我国法治建设的16字方针是: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依法治国是指政府和公民必须依照法律行事,遵守法律规定,维护社会公正。
执法者必须依法办事,实现司法公正,保护公民权利。
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权,推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法治中国是指任何人,无论职务大小、权力大小,都必须遵守法律,并接受法律的制约,而不是以人为本,以权力为辅助,用私人力量代替公共力量。
法治中国,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领域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进行规范,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权利,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借助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我国法治建设目前正逐步形成起来。
国家通过建立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发挥法律的约束力和制约力,提高社会公正度,推动社会进步。
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法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不公、法律滞后、法律执行难等,需要继续努力,持续推进法治建设。
同时,还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提高公民法律素养,让更多人知晓法律的作
用和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目标,达到社会公正、公平、有序的目标,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