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标准
鼻咽癌AJCC8th分期

T3N0-2M0,T1-2N2M0
T3N0-2M0,T1-2N2M0
IVA期
T4N0-3M0,T1-3N3M0
T4N0-3M0,T1-3N3M0
IVB期
T1-4N0-3M1
T1-4N0-3M1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N2
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转移淋巴结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
双侧Ib、II、III、V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
转移淋巴结直径>6cm,或转移淋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
IV、Vb区淋巴结转移
I期
T1N0M0
T1N0M0
II期
T2N0-1M0,T1N1M0
T2N0-1M0,T1N1M0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
咽后淋巴结转移(无论单双侧),和/或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转移淋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Ib、II、III、V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鼻咽癌临床分期
第八版AJCC分期
中国2008 分期
T1
肿瘤局限在鼻咽,肿瘤侵及口咽和/鼻腔,无咽旁受侵
局限于鼻咽
T2
咽旁受侵(包括翼内肌、翼外肌、头长肌)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肿瘤侵及骨质(颅底、颈椎)和/或副鼻窦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肿瘤侵及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广泛的软组织受侵(翼外肌以外的肌肉、腮腺)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鼻咽癌2008中国临床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分期UICC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肿瘤侵犯软组织T2a 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 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N3a 淋巴结>6cm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Ⅰ期T1N0M0;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ⅡA期:T2a N0 M0ⅡB期:T1-2 N1 M0,T2b N0 M0 Ⅲ期T3N0~2M0,T1~2N2M0 T1-2 N2 M0,T3 N0-2 M0Ⅳ期Ⅳa期:T4N0~3M0,T1~3N3M0 ⅣA期:T4 N0-2 M0Ⅳb期:任何T、任何N和M1 ⅣB期:任何T,N3,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2002年AJCC下咽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2cm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解剖分区1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9/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坏死
2018/9/15
总论
腔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超腔
颅底
淋巴结
10/22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2/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1:肩胛舌骨肌(omohyoid muscle)
2: 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sternal head)
3: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clavicular head) 4:锁骨下静脉(subclavian vein) 5: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6:臂丛(brachial plexus) 7: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 ) 8:锁骨(clavicle) 9:斜角肌(trapezius muscle) 10:锁骨上淋巴结(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s)
Ⅴ区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7/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Ⅳ区 锁骨上淋巴结
肩胛舌骨肌
2018/9/15
总论
腔内
超腔
颅底
淋巴结
8/22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
大小:
最小径:
其他区域:≥10mm ⅠB及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11mm
形状:长/短径≤2
淋巴结转移判定标准

淋巴结转移判定标准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淋巴结转移判定标准哈!你说这淋巴结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个小哨兵,它们要是出了啥问题,那可就麻烦啦!
咱先说说这正常的淋巴结吧,就好比是健康的小卫士,规规矩矩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岗放哨呢。
可要是有癌细胞这坏家伙来捣乱,淋巴结可能就会被影响啦。
那怎么判断淋巴结有没有被癌细胞攻占呢?这可得仔细瞧瞧。
一般来说呀,如果淋巴结变得肿大了,那咱就得多个心眼儿啦。
就好像原本小小的哨兵突然变得胖乎乎的,这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呀?这时候咱就得好好研究研究它啦。
再看看淋巴结的质地,如果摸起来硬硬的,不像平时那么软乎,这是不是也有点蹊跷呀?就好像一个原本柔软的小馒头突然变得硬邦邦的。
还有啊,要是这淋巴结活动度变差了,不像以前那样能灵活地动来动去,那也得引起注意哟!这就好比一个灵活的小猴子突然变得笨笨的,不太能自由活动啦。
另外呀,如果发现好多淋巴结都有问题,那可不是小事情哟!这就像一群小哨兵都集体出状况了,那肯定是有大麻烦啦。
咱打个比方哈,身体就像一个大城堡,淋巴结就是城堡的各个关卡,癌细胞就像是偷偷摸摸想混进来搞破坏的敌人。
一旦发现关卡有异样,咱就得赶紧采取行动呀!
咱平时也得对自己的身体多留意呀,时不时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赶紧找医生看看。
可别不当回事儿,等真出了大问题就晚啦!
总之呢,对于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咱得细心再细心,就像侦探一样去寻找那些蛛丝马迹。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关系到咱的健康呢!咱可不能马虎大意,得认真对待每一个可能的信号呀!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让那些坏家伙无机可乘!。
鼻咽癌TNM分期(AJCC第8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或侵犯口咽和/或鼻腔,无咽旁间隙受累
T2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和/或邻近软组织受累(翼内肌、翼外肌、椎前肌)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颈椎、翼状结构,和/或鼻旁窦
T4
肿瘤侵犯至颅内,有颅神经、下咽、眼眶、腮腺受累,和/或有超过翼外肌的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3
颈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和(或)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区域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标准
0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Ⅱ期
T0-1N1M0,T2N0-1M0
Ⅲ期
T0-2N2M0,T3N0-2M0
ⅣA期
任何TN3M0,T4N0-2M0
ⅣB期
任何T、N和M1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一种来源于鼻咽黏膜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 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主要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非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其中,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总鼻咽癌病例的70-80%。
非鳞状细胞癌包括腺癌、淋巴上皮瘤和未分化癌,并且在不同地理区域有不同的分布情况。
2. 组织学分级: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级常使用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标准进行。
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将鼻咽癌分为三个分级:分级I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分级II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分级III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3. 病理学特征: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典型组织学特点:从组织学上观察,鼻咽癌呈现为不规则的肿块,通常具有浸润性生长模式。
肿瘤细胞紧密排列,呈岛状、管状或团状分布。
细胞核呈不规则形状,核染色质明显增多,有明显的核分裂现象。
肿瘤细胞间质中常见淋巴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
3.2. 粘液分泌:鼻咽癌有时会表现为明显的黏液分泌,这是由于肿瘤组织中腺体和黏液分泌细胞增生导致的。
黏液分泌的程度可以根据肿瘤组织中黏液的量来评估。
3.3. 淋巴结转移:由于鼻咽癌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常常在诊断时已有淋巴结转移。
肿瘤的淋巴转移常常见于颈部淋巴结,这是鼻咽癌的一个重要特征。
3.4. EB病毒感染:鼻咽癌与埃プ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
EB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感染EBV的癌细胞通常具有明显的病理学特征,例如核仁聚集、乳头状突起、核膜异染色等。
综上所述,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典型组织学特点、粘液分泌、淋巴结转移和EB病毒感染。
对于了解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对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鼻咽癌分期

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与第7版AJCC分期的比较
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第7版AJCC分期*
T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局限于鼻咽腔,或肿瘤侵犯鼻腔和
/或口咽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咽旁间隙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T3 肿瘤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肿瘤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
脑膜等)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N
N0 影像学检查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未触及淋巴结
N1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Ib 、II、III、Va区
转移淋巴结且直径≤3cm 锁骨上窝以上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和/或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2 双侧Ib 、II、III、Va区转移淋巴结;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
膜外侵犯锁骨上窝以上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3 IV、Vb区转移淋巴结N3a: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
6cm
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分期
ⅠT1N0M0 T1N0
ⅡT2N1a-1bM0,T2N0-1bM0 T1N1M0;T2N0-1M0
ⅢT1-2N2M0,T3N0-2M0 T1-2N2M0;T3N1-2M0
Ⅳa T1-3N3M0,T4N0-3M0 T4N0-2
Ⅳb 任何T、任何N、M1 T1-4N3M0
Ⅳc 任何T,任何N,M1
*AJCC分期的定义:①咽旁侵犯指肿瘤向后外侧方向浸润,突破咽颅底筋膜;②锁骨上窝是胸锁关节上缘、锁骨末端上缘和颈肩交界点组成的三角区域。
鼻咽癌AJCC8th分期

III期
T3N0-2M0 T1-2N2M0
T3N0-2M0 T1-2N2M0
IVA期
T4N0-3M0 T1-3N3M0
T4N0-3M0 T1-3N3M0
IVB期
T1-4N0-3M1
T1-4N0-3M1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翼外肌以外的肌 肉、腮腺)
侵犯颅神经、鼻窦、
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
肌间隙、颅内(海绵
窦、脑膜等)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
结转移证据
N1
咽后淋巴结转移(无 论单双侧),和/或单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最大径w6cm,转移淋 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 缘以上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lb、11、111、
Va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
N2
双侧颈部淋巴结转 移,最大径w6cm转 移淋巴结于环状软骨 下缘以上
双侧lb、II、山、
Va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或淋巴结
包膜外侵犯
N3
转移淋巴结直 径>6cm或转移淋巴 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 以下
IV、Vb区淋巴结转移
I期
T1N0M0
T1N0M0
II期
T2N0-1M0,T1N1M0
鼻咽癌临床分期
第八版AJCC分期
中国2008分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1
肿瘤局限在鼻咽,肿 瘤侵及口咽和/鼻腔, 无咽旁受侵
局限于鼻咽
T2
咽旁受侵(包括翼内 肌、翼外肌、头长肌)
侵犯鼻腔、口咽、咽
旁间隙
T3
鼻咽癌会如何转移,要怎么治好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鼻腔、咽部等部位。
转移是癌症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鼻咽癌而言,也不例外。
那么,鼻咽癌会如何转移,以及如何治疗呢?本文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鼻咽癌的转移途径鼻咽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侵犯:鼻咽癌生长在鼻咽部位,可通过局部淋巴结或者周围组织直接的生长和侵犯,形成局部转移。
2. 淋巴转移:鼻咽癌常通过颈部淋巴结进行转移,尤其是颈淋巴结转移很普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3. 血行转移:随着癌细胞的恶性演变,可以侵犯血管,并通过血行系统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肺、骨等。
治疗方案鼻咽癌的治疗方案通常是手术、放疗或者化疗。
具体方案应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病情、年龄和身体条件来进行选择。
1. 手术:手术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或者化疗和放疗无效的晚期鼻咽癌。
手术可通过切除肿瘤和局部淋巴结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
2. 放疗:针对局部淋巴结及表浅肿瘤,单纯采用放疗的效果与手术类似。
对于肿瘤已经扩散的患者,放疗可与化疗联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化疗:化疗常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使用,以控制血行转移和降低局部复发率。
但是化疗药物对身体有一定毒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鼻咽癌,不是简单的扶助病人元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通过调整机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平衡,重新建立人与自然,机体内环境的和谐正常状态,从而抑杀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有效的减少癌症复发转移的几率。
袁希福老中医认为癌症的病机非常复杂,但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虚、瘀、毒”,如果不从根本上彻底调理紊乱的内环境,就不可能长期稳定,更不可能提高治愈率。
因此,他认为在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最终达到自然状态下的阴阳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并要遵从医嘱做好药物治疗和体检工作。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鼻咽癌是一种在鼻咽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喉的一部分。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常见。
准确的分期与分型标准对于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鼻咽癌的常用分期与分型标准。
一、鼻咽癌的分期标准1. 美国TNM分期系统美国TNM分期系统是指通过对肿瘤(Tumor)、淋巴结(Lymph 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的评估,将鼻咽癌分为不同阶段。
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分为T0至T4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4表示原发肿瘤侵犯颅底、眶内或颞下窝等区域。
- N分期: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分为N0至N3期,N0表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3表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明显。
- 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分为M0和M1期,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存在远处转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内常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分期Ⅰ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部,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Ⅱ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Ⅲ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存在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Ⅳ期:原发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存在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二、鼻咽癌的分型标准1. WHO分型系统WHO分型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鼻咽癌分类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型标准如下:- 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占鼻咽癌的大部分,细胞形态呈鳞状,有角化现象。
- 鼻咽未分化癌(NPC-III型):细胞变异严重,无明显分化,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鼻咽非鳞状上皮细胞癌(NPC-II型):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比NPC-III型肿瘤预后良好。
2. WHO-EBV谱系分类系统WHO-EBV谱系分类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对EB病毒感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鼻咽鳞癌非角化型(WHOⅠ型):与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相似,但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常见肿瘤TNM分期标准

鼻咽癌2008中国临床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分期UICC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肿瘤侵犯软组织T2a 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 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N3a 淋巴结>6cm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Ⅰ期T1N0M0;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ⅡA期:T2a N0 M0ⅡB期:T1-2 N1 M0,T2b N0 M0 Ⅲ期T3N0~2M0,T1~2N2M0 T1-2 N2 M0,T3 N0-2 M0Ⅳ期Ⅳa期:T4N0~3M0,T1~3N3M0 ⅣA期:T4 N0-2 M0Ⅳb期:任何T、任何N和M1 ⅣB期:任何T,N3,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2002年AJCC下咽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2cm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

i s s i mi l a r t o s q u a m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a i n h e a d a n d n e c k a n d b e s u p p l e me n t e d . T h e p a ho t l o g i c a l d a t a a b o u t l y mp h n o d e
【 A b s t r a c t 】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l a c a r c i n o m a h a s a h i g h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l y m p h n o d e m e t a s t a s i s , t h e i m a g e d i a g n o s t i c c i r t e i r a
【 K e y w o r d s 】 n a s o p h a r y n g e a l c a r c i n o m a ; l y m p h n o d e m e t s a t a s i s ; d i a g n o s t i c c i r t e i r a ; i m a g e m e a n s ;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r a —
鼻 咽癌是我 国南 方特别是 广东 地 区高 发 的恶性肿瘤 之 如果把最大长径 ≥1 5 m m作为 C T诊断 阳性淋 巴结 的标准将 导致 1 3 % 的假 阴性 率 , 而把 最 大长 径 ≥ 1 0 m m 作 为诊 断标 准, 其漏诊率减低为 7 % 。直到 1 9 9 0年 B r e k e l 【 4 的研究结果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鼻咽癌的分期和预后的认识也愈发深入。
准确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情况。
一、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该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对应不同分期进行详细介绍。
1. T分期T分期反映了原发肿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T1至T4四个等级。
- T1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黏膜的其中一个侧面。
- T2期:原发肿瘤扩展至鼻咽黏膜两个侧面,但仍未突破鼻咽黏膜。
- T3期:原发肿瘤突破鼻咽黏膜,侵犯邻近结构,如鼻腔、筛窦或蝶窦等。
- T4期:原发肿瘤侵犯颅基底,涉及颈动脉、蝶窦、颅骨底或眼眶等。
T分期的提升代表了原发肿瘤的扩散范围和侵犯程度的增加。
2. N分期N分期反映了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至N3四个等级。
-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 N1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
- N2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小于6cm,或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小于6cm。
- N3期: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大于6cm。
N分期的提升代表了淋巴结转移的增多或扩散。
3. M分期M分期反映了鼻咽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等级。
-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 M1期: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骼和肝脏等。
M分期的提升代表了鼻咽癌已经向其他部位扩散。
二、鼻咽癌的预后鼻咽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下面将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个方面介绍鼻咽癌的预后情况。
1. 分期与预后分期是预测鼻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早期分期(如T1、T2期)的鼻咽癌预后较好,治愈率较高;而晚期分期(如T3、T4期)的鼻咽癌预后相对较差,治愈率较低。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要点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要点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的黏膜上皮细胞,常常发展成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旨在统一对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标准和处理方式,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以下是该专家共识的要点:一、复发和转移的定义:1.复发:指在治愈或根治性手术、放疗后的原发灶区域出现原发病灶。
2.引流区复发:指在颈部淋巴结纵隔内、锁骨上下和颈动脉鞘内如病灶出现。
3.弥漫性纵隔转移:指沿纵隔脂肪间隙,如沿喉返神经后行的转移。
4.血行转移:指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远处器官如肺、骨、肝等处的病变。
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1.细致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是否复发和转移的首要步骤。
2.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超声、CT、MRI和PET-CT等,以评估原发病灶、颈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3.对于疑似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可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淋巴结穿刺活检或活检从原发灶。
三、复发和转移的分期和预后:1.TNM分期是评估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参考依据,病人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2.早期TNM分期的复发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较小,预后相对较好,而中晚期TNM分期的复发患者颈部淋巴结阳性率较高,预后相对较差。
四、复发和转移的治疗:1.对于颈部淋巴结复发,可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
对为单侧淋巴结亦可行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避免大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
2.非颈部淋巴结转移如胸腺或纵隔,联合全身放疗和化疗可能是比较有效且常规的治疗方式。
3.对于单个病灶或局部诱发的复发,可考虑手术切除,但需权衡手术风险和另一次放疗的荷尔蒙代谢干扰。
4.对于远处转移如肺、骨等,在进行全身治疗的同时,可考虑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以提高局部控制。
以上是《鼻咽癌复发、转移诊断专家共识》的要点。
这份共识在鼻咽癌复发和转移的诊断和治疗上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鼻咽癌的远处转移诊断详述

鼻咽癌的远处转移诊断详述*导读: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鼻咽癌转移最常见部位是骨、肺、肝。
骨转移以骨盆、脊柱、四肢骨常见。
临床观察发现,随着颈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机会亦明显增加,远处转移率为4.8%~27%,尸检则发现高达76%。
骨转移多表现为骨部疼痛等,肺转移表现呼吸困难、咯血等,肝转移为肝区疼痛、黄疸等。
涕血常常是最常见的鼻咽癌复发症状常见的各种癌转移:淋巴道转移是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侵犯的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淋巴结转移,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然后是依次到距离较远者,当肿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患者,也可行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的淋巴结转移。
临床上称这种转移的方式为跳跃性的转移。
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使临床上出现了一些难以寻觅到原发病灶的淋巴结转移癌。
肝脏是各种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脏器,为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之一。
肝转移指非肝内的原发肿瘤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转移到了肝脏。
常见的肝转移肿瘤多来自消化道、肺、胰腺、肾及乳腺等部位。
肺部转移一般指恶性肿瘤发生恶化,转移到肺部。
肺是全身血流的必经之地,其丰富的毛细血管床是一高效过滤器,成为各种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
死于恶性肿瘤者20~54%有肺转移,15%肺部是唯一的转移部位。
肺转移瘤的发生,一般认为是肿瘤细胞停留在肺的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的分叉部位,黏附在毛细血管的内皮形成凝块,并穿过管壁进入血管外的结缔组织内,然后细胞增生,成为小的瘤体,形成转移性肿瘤。
骨转移是某些原发病经血行转移。
乳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
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亦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远处转移仍是鼻咽癌患者主要死因之一。
寻找远处转移相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更积极的预防转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方向。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T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肿瘤在咽旁间隙SO线(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以前
T3肿瘤在咽旁间隙SO线以后或累及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或肿瘤侵犯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颈椎1~2直接受侵N淋巴结转移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4~7cm
N3锁骨上区有肿大淋巴结,或淋巴结直径>7cm,或淋巴结固定及皮肤浸润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1M0,T0~2N1M0
Ⅲ期T3N0~2M0,T0~3N2M0
ⅣA期T4N0~aM0,T0~4N3M0
ⅣB期任何T、任何N、M1。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
鼻咽癌病理分类标准主要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来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WHO分类标准: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将鼻咽癌分为鳞状细胞癌、非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三类。
- 鳞状细胞癌:占鼻咽癌的大部分,分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
- 非鳞状细胞癌: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未分化癌等。
- 未分化癌:指组织学上无法明确归类为鳞状细胞癌或非鳞状细胞癌的肿瘤。
2. WHO分级标准: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 鳞状细胞癌分为I级(低分化)、II级(中分化)和III级(高分化)。
- 非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的分级标准较少应用。
3. 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来评估肿瘤的分期。
- T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分为T1、T2、T3和T4四个分
期。
- N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N0、N1、N2和N3四个分期。
- 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和M1两个分期。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鼻咽癌的病情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标准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指该癌症是否已经扩散至周围淋巴结
地区。
按照国际TNM分期系统,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 N0期:表示淋巴结没有发生转移,没有发现有肿大或异常。
2. N1期:表示单侧区域的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且淋巴结不超
过6个。
3. N2期:分为N2a和N2b两个亚期。
- N2a期:表示单侧颈部的淋巴结转移超过6个但不超过9个。
- N2b期:表示双侧颈部的淋巴结转移或者转移数量超过9个,或
者转移至颈部深部区域淋巴结。
4. N3期:表示淋巴结转移已经扩散到颈部深部结构如颈动脉鞘、颈静脉窝等。
以上是常见的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标准,医生将根据临床情况和医
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请咨询医生获取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