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后台管理系统开发》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台管理系统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后台管理系统开发》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实施网站开发与设计、网页美工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发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站项目。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H5+CSS3》、《数据库SQL》、《LAMP高级应用开发》等。与本学期的《前台应用开发》结合,通过实践学习,开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站。
二、课程设计理念
1、该课程是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网站开发与设计”、“网站编辑”、“网页美工”工作岗位来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以完整的网站开发与设计工作任务为对象,组织学生通过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90。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本课程的实践任务分解设计成若干实验项目,以网站建设中的具体项目任务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保证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3、课程开发思路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学院“小而精”的办学思路和“校企融合、同兴共赢”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构建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
●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推行双证书制;
●校企合作,共建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网站设计与开发人员,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PHP程序员、后台开发人员、网页美工师等,其核心能力为网站设计能力、网页编辑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掌握程序设计思想、基本的美工知识、PHP程序基础,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后台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够独立开发一个与网站前端对接的后台管理系统,成为能够胜任中小型企业后台管理系统开发、维护、安全管理与应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目标
●掌握网站设计的基本知识;
●掌握PHP程序语言;
●掌握Laravel框架;
●掌握MySQL数据库基本知识;
●掌握网站的运营与维护。
(二)技能目标
●能够进行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
●能熟练配置各种PHP开发环境;
●能运用Laravel框架开发后台管理系统;
●能对不同类型的网页进行美化处理;
●能设计与开发各种实用模块;
●能实现权限管理功能;
●能开发与前台对应的接口;
●能够对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
(三)素质目标
●养成正确规范的职业行为习惯;
●制定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进一步提升;
●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加强;
●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五、课程实施和建议
(一)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后台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接口实现等职业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将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引进并进行教学实施、如何寻找企业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工作岗位以及如何对教学效果按实际项目考核条件进行有效的考核。
解决办法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网站设计与开发相关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再配以课外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完善现有教学实例,尽可能在教学中用实际的项目,多鼓励学生去做一些企业的项目,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形
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并按实际项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加强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教学能力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团队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PPT电子教案)和案例演示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并以大量案例演示讲解为主、配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等内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校园网等资源优势,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网站,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电子教案、PPT课件、习题及答案、试卷、实习计划、案例、论文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学习,开阔视野。(三)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