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4节《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四节:电动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第四节:电动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四节:电动机。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电动机的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3. 电动机的特点: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有高效率、方便控制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
2. 能通过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动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
难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源、开关、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如电动车、电风扇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通过电动机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动机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分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3. 特点:高效率、方便控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用文字和图示说明。
(2)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有什么区别?(3)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作业答案:(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成,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的基本知识,对电路有一定的了解。
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掌握电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
3.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和内部结构图。
2.准备实际的电动机实例。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基本知识,进而引出电动机。
2.呈现(10分钟)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和内部结构图,让学生对电动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电动机实例,对比原理图和实际电动机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4.巩固(5分钟)针对电动机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优缺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动机的相关知识。
8.板书(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板书,以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1、复习旧课: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反过来想想,磁场对电流可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呢?2、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实物展示及其电动机的转动,能够立即抓住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3、讲授新知识:同故宫介绍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电动机的实例,提出问题“给电动机通电,它为什么能够转动?”来引入新课。
然后通过两个演示实验来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
进而提出问题:如何能实现线圈的连续转动?可以采用模型法解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这两个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4、巩固运用:通过正反转的电动机的电路设计,理解它的转向与电流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它是学习电动机的基础。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一个发生改变,作用方向将改变,若两个同时改变,则作用方向不变。
电动机就是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受力转动的原理,如何使线圈在磁场中持续转动、换向器的作用是学习的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难点是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课题第二十章:电与磁第四节:电动机教材分析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二是在学生经历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场的基本性质以及电生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出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提出这一理论在人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动机。
此外,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通电导体对放入其中的磁体能够产生力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磁体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是否也有力的作用猜测,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并大胆的猜想、探究,以证实自己的想法。
故其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换向器的作用。
4.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过程方法:1.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观察与分析的重要性。
2.经历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学习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实验教学方式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具与媒体电源、U形磁铁、导线、开关、铜棒(导体)、滑动变阻器、线圈、导轨、多媒体课件等。
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min)多媒体展示各种使用电动机的电器的图片,这些图片里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课题─第4节电动机)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场对电流通电导线的作用(16min)过渡:给电动机通电它就能转动吗?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呢?提示回忆奥斯特电生磁的实验,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奥斯特的实验过程及结果?提问:根据的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逆向思考:假如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会不会也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呢?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正不正确呢,我们应该去设计实验来验证。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主要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本节课将从实际应用出发,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动机模型、电路图、实物电动机。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动车、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设备中电动机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通过电动机模型和电路图,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电能是如何转化为机械能的。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动车、洗衣机等,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其他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空调、冰箱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工作原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 类型: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3. 铭牌: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转速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并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章 第4节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四、电动机【学习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3、知道电动机较热机的优点。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默读,再让学生领读)【学习重点】: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分析电动机的转动过程【激情导入】: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多,同学们能例举其具体事例吗?利用图片展示电动机的应用。
提问:给电动机通电,它为什么能够转动呢?板书:四、电动机【自主学习】(同学们,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33页至P136页电动机的内容,给大家8分钟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习题,小组内2人一组对学互查纠错,小组长检查成果,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准确。
发现问题的小组派代表提出,其他小组帮忙解决问题)(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教师提醒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用多长时间学习、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巡视并指导,参与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提纲】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有关?关系如何?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直流电动机的构造有哪些?3、电动机与热机比较有何优点?【自主学习检测】1.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力的方向跟、都有关系。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电动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叫做和叫做。
另外为了能持续转动,它还有改变电流方向的【质疑】自主学习过程,你们有哪些疑惑和想弄清楚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提出本组的疑惑和想弄清楚的问题,并将其板书到小组展示黑板上)【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小组群学,小组长组织,针对问题认真讨论得出结论,每学习小组组内先展示,小组指派成员或全体小组成员上台展示)(20分钟)(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合作探究一: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学生活动一:〔演示实验〕⑴把导线ab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观察它的运动。
实验表明:。
⑵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导线ab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ab的运动方向。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电动机教学目标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3.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
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33-136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
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习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练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小组注意观察,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用两根水平并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把一根直导线AB支起来,并且让直导线位于蹄形磁体两极之间的磁场中,接通电源,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保持N、S极位置不变,改变通过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保持AB中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同,把磁体的两极对调,让磁感线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归纳总结】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当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
探究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制造直流电动机,必须设法使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就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完成这一任务的装置叫换向器。
2.观察如图所示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思考下列问题:(1)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直流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换向器的作用是什么?3.在下列电器中,装有交流电动机的有EF,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有BCH。
(填序号)A.收音机B.复读机C.录音机D.电视机E.电冰箱F.洗衣机G.电热器H.儿童电动小汽车I.电铃4.(2015·十堰)下列实验中,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C)【归纳总结】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20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如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等。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学会尊重、沟通、协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践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合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电动机的直观认识。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5.结合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如参观电动机生产企业、开展节能环保小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作为导入,如电动玩具、家用电器、电动车等,引发学生对电动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理解这些因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电动机的种类、应用场景、节能环保措施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共同探讨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拓展了对电动机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加深了对电动机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一、教学内容1. 电动机的原理: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
2. 电动机的构造:介绍电动机的构造,包括线圈、磁铁、换向器等组成部分。
3. 电动机的铭牌:讲解电动机铭牌上的各项参数,如功率、电压、电流等。
4. 电动机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动机,如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5. 电动机的应用:举例说明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机、空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知道电动机铭牌上的各项参数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通过对电动机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铭牌参数的理解。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的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源、导线、开关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洗衣机、空调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构造和铭牌参数,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电动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加深对电动机原理的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些与电动机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构造:线圈、磁铁、换向器等。
3. 铭牌参数:功率、电压、电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简述电动机的构造。
(3)电动机铭牌上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种电动机应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教案

20.4 电动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地作用,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地方向有关。
2.知道电动机地构造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简单电动机地过程,探究电动机连续转动地原理。
2.通过探究地过程,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为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地兴趣。
教材分析重点通电到现在磁场中受到力地作用,受力方向与电流地方向、磁场地方向有关。
难点电动机能够继续转动地原因,换向器地作用。
教具准备蹄形磁铁、导体、开关、投影、微机、挂图、电动机一台、小灯泡、电源、导线。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课时1教学补充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地实验【设疑】通电后,原来静止地通电导线发生了怎样地现象?【设疑】通电导线发生了运动,这个运动地方向我们可不可以去改变。
【比较】当我们把电流地方向改就以后,观察通电导线地运动方向是否发生了改变。
通过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地运动方向与通电导线中电流地方向有关。
当电流地方向发生改变时,通电导线运动地方向刚好相反。
)【猜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方向除了与通电导线中电流地方向有关外,还会不会与其它地因素有关系呢?【演示】保持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体中地磁感线方向进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小结电动机地构造、原理行比较实验。
【分析】通过实验你又获得了什么?【总结】把一个通电导线放入磁场中,它在磁场中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它发生地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刚才把一根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发现它会受到力地作用。
假如不是放一根导线,而是把整个线圈放到磁场中,又会怎么样呢?【演示】演示把线圈放到磁场中地实验。
【猜想】线圈转动了起来,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线圈是转动而不是直线运动呢?【讨论互动】【小结】把通电线圈放入磁场中,会发现通电线圈会在磁场中转动起来,这个是不是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地电动机呀!其实,我们现在看到地就是一台小小地电动机。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教材分析电动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气化设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各种生产机械和生活用电器的运转。
电动机的应用很广,种类也很多,但它们工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新课标的新体现。
在旧教材中,这节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直流电动机,实验: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
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
而新教材把这三节合并为“电动机”,从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探讨电动机的原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旧教材要求学生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体中的受力方向,而新标准则要求“通过观察,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与旧教材相比,要求已经降低,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再者,新教材中由学生探究模拟电动机的实验对于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最后由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真正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我把它分为2课时来讲,第一节课主要讨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让学生探究实验“小小电动机”,最后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外思考,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第二节课主要介绍电动机的结构和换向器的作用。
换向器的作用是以探究和比较的方法来介绍的,让学生自己由“小小电动机的实验”解决相关的问题,最后得出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②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重点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②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如电动车、电风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本概念:详细介绍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结合课本图示和动画,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动机的连接和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操作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电动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电动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个直流电动机的电路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4.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差异化教学资源,如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提供更多辅导和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知识的应用,设计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电动车、电风扇、洗衣机等日常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并提出问题:“这些设备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综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学习兴趣激发,从而提高学生对电动机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特别是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动机中的应用。
2.能够正确连接电动机电路,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反转等控制,并理解其背后的电路原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 第4节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课题§20~4 电动机设计思想本节内容主要从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探讨电动机的原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通过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让学生探究磁场对电流是否有力的作用,进而探究磁场对电流的力的方向和那些因素有关,最终将所学知识和实际联系,引出电动机。
让由学生研究小小电动机的实验,对于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这样,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物理研究问题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电动机的信息,中学生对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感性认识,具备很好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循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理解电动机的原理。
教材分析本节共分成二部分内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和电动机(电动机的结构和换向器的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延伸,由最初的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和磁有关系,到本节课先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最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电动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并知道受到力的作用的方向和哪些因素有关;2.了解电动机的结构和换向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对比,形成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初步认识;2.经历探究线圈不能连续转动的过程,体会换向器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2.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电动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

《电动机》一、教材分析1. 本节课首先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作好铺垫。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磁体的磁感应线分布情况、电流对磁场的作用等知识点都学习过。
2.可以从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探讨电动机的原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3. 新教材中由学生探究模拟电动机的实验对于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最后由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真正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都有力的作用;2. 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的影响因素;3. 知道在上述过程中的能量的转化形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与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2. 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电和磁相互联系的几种现象,使学生树立相互联系的科学思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培养学生以实验手段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和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2.电动机的原理与构造。
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换向器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启发探究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电动机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三、生活中的电动机六、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基本思路: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2.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重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难点:1.分析概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哪两个因素有关.2.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教具准备: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学法指导:实验法、启发式、演示法.预习内容:电动机——信息时代的先锋玩具汽车或玩具船都是利用小电动机转动的力量带动车轮运转的.直流电动机使用干电池,内部电枢线圈上有电流,电枢便成为电磁铁.由此,在被周围固定的永久性磁铁吸引或推开后,电枢便开始转动了.如今很多的家用电器上都使用交流电动机:(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当堂达标:1.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的作用,它的方向跟的方向和的方向都有关系.2.直流电动机在工作时,线圈转到位置的瞬间,线圈中的电流断开,但由于线圈的,线圈还可以继续转动,转过此位置后,线圈中电流方向靠的作用而发生改变.__学的深向3.直流电动机是利用制成的.电动机基本由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和固定不动的.电动机是把能转化成能的机器.4.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换向器由两个铜制的组成,并随一起转动,每当线圈刚转过,就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从而达到使线圈连续转动的目的.5.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时()A.消耗了电能,产生了机械能B.消耗了机械能,产生了电能B.消耗了机械能,产生了内能D.消耗了化学能,产生了电能6.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应采取的方法是:()A.增强磁极的磁性;B.加大通电电流;C.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D.将磁铁的磁极对调.7.下列哪些措施中,不能增大直流电动机线圈的转速()A.换用磁性更强的磁极(其他量不变) B.换用电压更高的电源(安全范围内)C.将N、S极对调 D.增大线圈的匝数8.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是()A.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C.改变磁感线的方向 D.以上作用同时存在。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电动机教学目标:1.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2. 了解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电动机的优点和应用。
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演示电动机模型通电后转动。
提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二、学生自学(一)学生阅读课本P133---P136页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
自学提纲: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不会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2.怎样才能让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连续转动起来?3.电动机有哪些组成部分?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直流电动机换向器有什么作用?6.电动机工作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二)自学检测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____的作用。
它的方向与_______方向及________方向有关。
2.电动机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动机工作时将能转化为______能。
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做教材P133页实验。
(二)师生交流归纳:⑴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⑵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方向和电流方向及磁感线方向有关,电流的方向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而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都同时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不变。
活动二(一)做教材P134页实验。
(二)师生交流归纳:通电线框在磁场中会转过一个角度,但不能连续转动。
活动三(一)做教材P135页实验。
(二)师生交流归纳:⑴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⑵要使得通电线圈连续转动下去,就必须在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迅速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⑶换向器:两个彼此绝缘的同半环。
⑷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⑸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课堂小结: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____的作用,____的方向与________方向及_______方向有关。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4节 电动机教案4 (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通电矩形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情况。
重点: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仪器:电源、导体、磁铁、电动机模型。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出示:玩具电动小汽车,接上一节干电池并开动。
请学生简单介绍工作原理打开汽车的内部出示马达,指出这就是小型的一个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使汽车开运动起来。
电动机也是利用电和磁的原理制成的,通电后电动机的转子为什么会转动起来?二、讲解新课演示通电直导线对小磁针的影响。
说明了什么问题?1.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得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会受到力的作用。
演示:按课本4-37实验,将一根直导体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里,按通电源,让电流通过。
设问:看见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原来静止在导轨上的导体会沿导轨运动。
设问:通电导体为什么会发生移动?导体由静止变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演示:拿去蹄形磁体,让直导体在原导轨上,接通电源。
设问:看见什么现象?(直导体不动)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里会受到力的作用。
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的几个因素。
演示:重做图4-37实验,将两个导轨接线柱的接线对调,接通电源,要求观察。
分析得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演示:对调蹄形磁铁N、S极位置,重复上述操作,要求观察。
分析得出: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演示:同时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重复上述操作,要求观察。
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一、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问:如何来确定导体受力的方向呢?学生先回忆右手螺旋定则:大姆指和四指弯曲方向各代表什么?左手定则:手掌心摊开与磁场方向垂直,四指方向代表电流的方向,这样大姆指方向就固定了,代表运动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提出问题:
1、导体通电后,你看到了什么?
2、导体运动了说明了什么?
3、导体受到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导体受到到的力,力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学生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并完成下列问题:
1、给直导线通电,会发现直导线 。
1、线圈通电后,你看到了什么?
2、线圈受到了力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3、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线圈持续运动?
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了。
学生探究:怎样让线圈转动起来?
(三)、电动机:
1、观察电动机模型,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结合电动机模型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3、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学生分组讨论,并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分析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并总结新知识。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板 书设 计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通过“探究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这一活动,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了解电动机在电器中的应用,亲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了。
(三)、电动机:
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业布 置
1、课后练习第2、4题;
2、完成配套练习;
教 学反 思
2、磁场方向不变,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会发现直导线。
3、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会发现直导线 。
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过程中的能转化为能
根据学生的实验和讨论总结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二)、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教师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提出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了解电动机在电器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磁现象、磁场、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在理解奥斯特实验,学会了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理解了电磁铁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电与磁的关系,本节课要在以前所学电与磁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要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通电导体所受的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难点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及应用。
媒 体教 具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一、课前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铁的导入新课。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