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学号:12106049 姓名:黄智霞班级:12语教(1)班摘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起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厚而真挚。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是一座跨越时空的丰碑,也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模式”载体。
屈原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强烈,两千多年来一直给后世重大的鼓励和鼓舞,屈原也因此成为不朽的爱国典范。
楚辞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尤其是对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楚辞诗歌浪漫主义屈原“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
《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出于一个时代。
楚辞是由屈原宋玉等一方文学人士所创造的,它开创了我国诗歌史方面的成就辉煌,为世人瞩目。
屈原是楚辞创作的第一人,其辞是楚地的歌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离骚》为代表,骚体的意韵更加显著,之后又著有《九歌》、《问天》、《九章》等作品。
楚辞及其作者因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成就,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极其重要地位。
一、楚辞对汉赋的影响楚辞发展到汉代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已经发展成了完整的楚辞体。
风、骚并称,由来已久,是诗歌创作的典范。
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爱国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两千年来一直给后世以巨大的启发和鼓舞。
汉初,遭遇与屈原极相似的贾谊在赴长沙任太傅途中经过湘水,凭吊屈原自沉殉国的地方,怀古伤今,写下了《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尽的哀思。
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引用刘安语称誉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自勉,在身心受到巨大摧残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发奋著书,几十年的心血终于结晶成为传世名作《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大学语文期末试卷
大学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文学史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2、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A.《左传》B.《汉书》C.《三国志》D.《清史稿》3、被后人称之为“诗圣”的人是()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白居易4、下列作家不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A.司马相如B.杨雄C.左思D.张衡5、下列词人中不属于豪放派的有()A.、张孝祥B.朱敦儒C.陈亮D.周邦彦6、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A.孔尚任B.张可久C.睢景臣D.关汉卿7、下列作家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A李白B王勃C白居易D柳宗元8、“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A.对偶B.排比C.博喻D.比喻9、下列书名不是《红楼梦》曾用过的是()A.《石头记》B.《情僧录》C.《情海恨史》D.《风月宝鉴》10、“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中采用的是()修辞手法A.借代B.对比C.夸张D.衬托二、填空(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有被誉为“诗仙”的﹍﹍﹍﹍、被誉为“诗圣”的﹍﹍﹍﹍、还有“诗佛”﹍﹍﹍﹍、“诗鬼”﹍﹍﹍﹍等,他们共同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限光彩。
2、采莲南塘秋,------------------------。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性质分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起点。
4、张若虚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劳:3.户内洒然洒然:4.跻入人丛跻: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6.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7.居有顷,复弹其铗居有顷: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襟危坐: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苒苒:10.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冗长:四、简答(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当属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湖北荆州纪南)。
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
在秦昭王扣留楚怀王之后,屈原继续辅佐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
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屈原被驱除出楚国都郢(yǐng)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自沉于汨罗江。
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是为纪念屈原。
中国十大诗人排行榜名单最新(中国古代排名第一诗人是谁)
中国十大诗人排行榜名单最新(中国古代排名第一诗人是谁)(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十大诗人排行榜名单最新(中国古代排名第一诗人是谁)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历史上诞生过无数大大小小的诗人。
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气势恢宏而著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1.1 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特点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醉翁,是东晋末年至南朝的著名文学家。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博大精深而著称。
他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崇尚自然、反对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清新脱俗、自然淳朴为主题,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陶渊明的诗歌艺术成就非常突出。
他善于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风格独特,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他的诗歌创作在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被广泛传诵,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1.3 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陶渊明在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开创了“田园诗派”,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借鉴。
可以说,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二、陶渊明的影响2.1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唐宋以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文人雅士模仿的对象,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在历代文人中,不乏因崇拜陶渊明而效其风格的诗人,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2.2 对文学思潮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对我国文学思潮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崇尚自然,推崇超脱世俗的生活观念,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启发作用。
他提出的“归去来兮辞”思想,对后世文学家关于生活、自然、心灵追求的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文学史知识点
54、《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水平。
55、《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复杂的。
56、《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戏剧的两座高峰。
57、真正打破清中叶以来传统文学的腐朽局面,首开近代风气的人物是龚自珍。
35、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36、张孝祥的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堪称南渡以来词坛上包容量最大的一首壮词。
37、北宋诗坛上影响最大的诗人是苏轼和黄庭坚。
38、欧阳修是宋代文坛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河。
39、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被梁启超誉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
29、苏州派:清代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地区的剧作家,代表作是李玉的《清忠谱》
30、南洪北孔:洪昇、孔尚任(清代)
3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宫鼎孳(清代)
32、神韵说:清朝王士禛提出
33、南朱北王:朱彝尊、王士禛(清代)
34、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清代)
35、格调说:沈德潜(清代)
15、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16、南朝齐代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向格律严谨的近体诗转变,为唐代格律诗的最后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7、以晋干宝《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刘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为代表的逸事小说,开后世笔记小说之先河。
70、南朝文学家盛弘之的《荆州记》是第一部关注三峡的地记。
专升本汉语言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的“最”和“第一”汇总
专升本汉语言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最”和“第一”汇总1.《商书·盘庚》是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3.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4.《楚辞》中的《离骚》《远游》开了游仙主题的先河。
5.隐逸主题,可以追溯到《楚辞》中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6.《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7.《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
8.诗歌和散文是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诗文。
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9.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一般公认甲骨文为现在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10.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11.《商书》中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诸篇,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1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这是古今最被认可的分类方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4.《诗经》作品的上限,因对商颂创作年代的不同看法,而有不同理解。
若按古文经学家商颂为商人所作的观点,则商颂为《诗经》中最早的作品,《诗经》中的上限也就可上推到殷商时代;若按今文经学商颂为春秋时宋人所作的观点,则《诗经》最早的作品产生于周初。
15.《七月》这样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此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16.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主要集中于“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17.先秦叙事散文是我国史传文学的最初成就。
18.《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的顶峰之作,它记述史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
古代诗人屈原的故事
古代诗人屈原的故事古代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屈原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古代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名平,楚国人,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
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
他的主张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诋毁。
楚怀王听信谗言,便疏远了屈原、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
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秭归鸟即子规鸟。
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
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
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
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
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
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
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
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
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
汉儒曾说,《离骚》与《诗经》中《小雅》同为“忽而不伤”之作,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中驳斥道:《离骚》“忿怼之极”,对“党人”和楚王都“明示唾骂”,“安在所谓怨而不伤者乎?”并指出:“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正是“楚风”的特点。
他的意见显然是正确的。
不仅如此,屈原赞美自我的人格,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
总之,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应该是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的诗歌创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屈原的代表作品是《离骚》,这首诗歌以其华丽的辞藻、深邃的思想、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优美的韵律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楚国的忠诚。
《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品之一。
除了《离骚》,屈原还创作了很多其他的诗歌,如《天问》、《九章》、《渔父》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出屈原的多方面才华和创作风格,为后人所敬重和传颂。
屈原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还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的诗歌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屈原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切关切和忧虑。
他的思想和情感对后人的文学、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屈原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 1 -。
湖南省导游证考试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简史知识点荟萃
“中国文学简史”知识点荟萃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2.《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3.中国诗歌史的源头:《诗经》和楚辞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5.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春秋》6.我国叙事散文成熟的标志:《左传》7.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左传》8.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国语》9.开创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之先例:《战国策》10.文言文成熟的标志:《孟子》11.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庄子》12.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荀况13.汉赋的三个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14.骚体赋成就最高的作家:贾谊15.奠定典型的西汉大赋基础的作品:枚成《七发》16.汉大赋的典范之作: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17.扬雄“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18.确立京都赋的创作格局的作品:班固《两都赋》1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张衡《归田赋》2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21.代表我国古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史记》2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23.《史记》的体例:本纪、世家、列传、表、书24.《汉书》的体例:纪、表、志、传25.实现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两汉乐府诗26.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代表:《陌上桑》《孔雀东南飞》27.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班固《咏史》28.七言诗的初步形态:张衡《四愁诗》29.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秦嘉《赠妇诗》三首30.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3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三曹”和“七子”32.“三曹”:曹操、曹丕、曹植33.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山水诗:曹操《观沧海》3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专门性的论著:曹丕《典论•论文》35.建安诗坛最杰出代表:曹植36.“建安七子”:孔融、陈琳、应玚、王粲、徐幹、阮瑀、刘桢37.“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38.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39.代表北朝民歌最高成就的作品:《木兰词》40.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西洲曲》41.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42.我国诗歌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标志:永明体43.对永明体诗歌做出最大理论贡献的诗人:沈约44.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朓45.我国小说的形成期:魏晋南北朝46.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47.开后世笔记小说之先河的作品: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48.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的著作:刘勰《文心雕龙》4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0.“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51.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杰出文学家:陈子昂52.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53.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王昌龄、岑参、高适54.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杜甫55.开启伤时悯农主题的诗人:韦应物56.“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57.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白居易、元稹58.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琵琶行》《长恨歌》59.中唐开拓写情题材的诗人:元稹60.“韩孟诗派”的代表:韩愈、孟郊61.“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63.唐赋的代表作:王绩《游北山赋》、李华《吊古战场文》、杜牧《阿房宫赋》64.唐代骈文代表作: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65.晚唐小品文代表作家:罗隐、皮日休、陆龟蒙66.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唐传奇67.唐传奇的形成期:初唐68.唐传奇的兴盛期:中唐69.唐传奇进入兴盛期的标志作品:陈玄佑《离魂记》70.现存唐代变文代表作:《目连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71.晚唐五代词作的两个中心:西蜀和南唐72.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人词选集:《花间集》73.“花间鼻祖”:温庭筠74.“温韦”:温庭筠、韦庄75.晚唐五代词人中作品最多的词人:冯延巳76.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77.“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78.宋词史上第一个向民歌学习的人:欧阳修79.“张三影”:张先80.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81.从根本上改变词的发展方向的词人:苏轼82.宋代豪放词的开创者:苏轼83.“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84.“苏门四学士”中最为出色的词人:秦观85.“当代词手”:秦观86.“二晏”:晏殊、晏几道87.宋代小令登峰造极的词人:晏几道88.“贺梅子”:贺铸89.在词史上开创南宋典雅词风的词人:周邦彦90.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李清照91.以“词俊”闻名的词人:朱敦儒92.“稼轩体”的创造者:辛弃疾93.“苏辛”:苏轼、辛弃疾94.确立并发展宋代豪放词的词人:辛弃疾95.两宋词坛上首屈一指的伟大词人:辛弃疾96.辛派词人的中坚人物:陆游97.南宋格律词派的一代宗主:姜夔98.宋代“白体”诗人的代表:王禹偁99.宋代“西昆体”诗人的代表:杨亿100.宋代“晚唐体”诗人的代表:林逋101.“王荆公体”的创造者:王安石102.北宋诗坛上影响力最大的诗人:苏轼、黄庭坚103.“苏门四学士”中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黄庭坚104.“苏黄”:苏轼、黄庭坚105.“山谷体”的创造者:黄庭坚10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107.“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08.宋代最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109.“诚斋体”的创造者:杨万里110.“永嘉四灵”:徐昭、徐玑、赵师秀、翁卷111.“江湖诗派”代表诗人:戴复古、刘克庄112.南宋遗民诗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谢翱113.“宋亡之诗史”:汪元量的诗114.宋代文坛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115.宋代笔记文创作先河的开创者:欧阳修116.“秦汉以后第一大文”(梁启超语):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17.“三苏”:苏洵、苏轼、苏辙118.元杂剧的直接源头:宋杂剧(金院本)和诸宫调119.中国杂剧的全盛期:元代前期120.“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21.元代剧坛最杰出代表:关汉卿122.关汉卿悲剧的代表作:《窦娥冤》123.关汉卿喜剧的代表作:《救风尘》124.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作品:王实甫《西厢记》125.“曲状元”:马致远126.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高明《琵琶记》127.“四大南戏”:《荆钗记》《杀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128.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代表:关汉卿、马致远129.元代后期散曲作家的代表:乔吉、张可久130.“曲中李杜”:乔吉、张可久131.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132.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133.中国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三国演义》134.标志中国小说从人物类型化写法向初步个性化写法转变的作品:《水浒传》135.白话文体小说优势全面确立的标志:《水浒传》136.中国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西游记》137.《西游记》的第一主人公:孙悟空13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金瓶梅》139.我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140.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三言”“二拍”141.“三言”: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42.“二拍”: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143.我国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姑苏抱瓮老人《今古奇观》144.明初最著名的文言小说:瞿佑《剪灯新话》145.明杂剧史上作品较多的作家:朱有燉146.明杂剧的代表作家:徐渭147.徐渭《四声猿》:《狂鼓史》《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148.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徐渭《南词叙录》149.明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150.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汤显祖151.“临川四梦”:《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牡丹亭》152.“临川四梦”中艺术成就仅次于《牡丹亭》的作品:《邯郸记》153.明初散文的代表作家:宋濂、刘基154.明初诗歌的代表作家:高启、杨基155.“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156.“台阁体”作家代表:杨士奇、杨荣、杨溥157.茶陵诗派代表诗人:李东阳158.“前七子”代表作家:李梦阳、何景明159.“后七子”代表作家:李攀龙、王世贞160.唐宋派代表作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161.唐宋派中成就最高者:归有光162.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163.公安派中成就最高者:袁宏道164.竟陵派代表作家:钟惺、谭元春165.“童心说”的提出者:李贽166.晚明小品文的顶峰:张岱的作品167.“复社”代表作家:“娄东二张”张溥、张采168.“几社”代表作家:陈子龙169.清初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西周生《醒世姻缘传》170.清代前期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平山冷燕》《玉娇梨》171.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峰:《聊斋志异》17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173.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174.中国小说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175.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水平代表:《红楼梦》176.“苏州派”代表剧作家和作品:李玉《清忠谱》177.“南洪北孔”:洪昇、孔尚任178.清代传奇作品中思想和艺术结合达到完美的作品:《桃花扇》179.我国古代集大成的戏剧理论家:李渔180.清代杂剧的代表作品:吴伟业《秣陵春》、尤侗《读离骚》181.清初被后世敬仰的三大明朝遗民学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82.“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183.“梅村体”的创造者:吴伟业184.“神韵说”的提出者:王士禛185.“南朱北王”:朱彝尊、王士禛186.“南施北宋”:施闰章、宋琬187.“格调说”的提出者:沈德潜188.“肌理说”的提出者:翁方纲189.“性灵说”的提出者:袁枚190.“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191.“阳羡词派”的代表词人:陈维崧192.“浙西词派”的代表词人:朱彝尊193.“朱陈”:朱彝尊、陈维崧194.清初独成一家的词人:纳兰性德195.“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196.“常州词派”的代表词人:张惠言197.清代“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作家:张惠言198.“国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199.清代最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200.桐城派的三大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201.桐城派古文基本理论的创立者:方苞202.桐城派中地位最高者:姚鼐203.清代骈文的代表作:汪中《哀盐船文》204.“宋诗派”的为首作家:祁寯藻、程恩泽205.“宋诗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郑珍206.近代常州词派的代表词人:周济207.近代桐城派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梅曾亮208.“湘乡派”作家代表:曾国藩209.首开近代文学风气之人:龚自珍210.“诗界革命”代表诗人:梁启超、黄遵宪211.“诗界革命”的旗帜:黄遵宪212.“文界革命”的代表作家:康有为、梁启超213.“文界革命之健将”、“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新思想界之陈涉”:梁启超214.“新文体”散文的创造者:梁启超215.古文派代表作家:严复、林纾、章炳麟216.“同光体”代表作家:沈曾植、陈三立、陈衍217.汉魏六朝诗派代表诗人:王闿运218.晚唐诗派代表诗人:樊增祥、易顺鼎219.革命诗人代表:柳亚子、秋瑾、苏曼殊220.“清末四大家”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221.近代前期的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荡寇志》《施公案》222.近代前期的人情世态小说:《品花宝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223.“小说界革命”出现的标志: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24.“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225.“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代表作品:徐枕亚《玉梨魂》《雪鸿泪史》、李涵秋《广陵潮》226.“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227.我国第一份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228.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春柳社(1906)229.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尝试集》230.表现五四时期诗歌狂飙突进时代精神的诗歌集:郭沫若《女神》23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湖畔诗社(1922)232.“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233.“小诗派”代表:冰心、宗白华234.“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235.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236.“现代诗派”的代表:戴望舒237.“雨巷诗人”:戴望舒238.“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239.20世纪40年代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人:艾青240.“民歌体”诗歌代表作:李季《王贵与李香香》241.“七月派”诗歌的推动者:胡风24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4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人物形象:阿Q244.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245.“文学研究会”(1921)的发起人:沈雁冰、王统照、郑振铎、叶圣陶246.“创造社”(1921)的发起人: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247.“创造社”成员中成就最高者:郁达夫248.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1927——1937)“左联”作家的代表作品:茅盾《子夜》、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张天翼《包氏父子》、艾芜《南行记》、萧军《八月的乡村》、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49.现代文学史第二个十年(1927——1937)非“左联”作家的代表作品:巴金“激流三部曲”、沈从文《边城》、老舍《骆驼祥子》、叶圣陶《倪焕之》250.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作家作品: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淘金记》、艾芜《山野》、沈雁冰《腐蚀》、老舍《四世同堂》、巴金《寒夜》251.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作家作品: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周立波《暴风骤雨》、孙犁《白洋淀记事》252.田汉的代表作:《获虎之夜》《回春之曲》《秋声赋》《丽人行》253.洪深的代表作:《找阎王》《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254.曹禺的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蜕变》255.郭沫若的诗剧:《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256.郭沫若的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屈原》257.夏衍的代表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258.陈白尘的代表作:《岁寒图》《太平天国》259.杨翰笙的代表作:《天国春秋》260.欧阳予倩的代表作:《忠王李秀成》261.贺敬之的代表作:《白毛女》262.李健吾的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十三年》《梁允达》263.于伶的代表作:《夜上海》264.中国现代杂文正式创立的标志:1918年4月,《新青年》开设“随感录”专栏265.“语丝”派杂文作家:鲁迅、周作人266.“现代评论派”杂文作家:陈西滢、徐志摩、丁西林267.鲁迅的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华盖集》《且介亭杂文》268.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269.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270.周作人的散文代表作:《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271.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272.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273.我国最早的两篇报告文学:瞿秋白《饿乡记程》《赤都心史》274.报告文学的典范:夏衍《包身工》。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3.《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血雨霏霏”,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载驰》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11.《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
13.《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自传体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的八句。
(8分)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填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竞渡诗
诗词赏析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五 丝
-唐·褚朝阳
诗词赏析
后世影响
“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是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的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文采,注意华美的流派,最终都可以溯源于屈原。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我是中国人-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先秦文学一、填空l.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庄子》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
5.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
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
7.《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不过《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庄子·天运》。
8.《诗经》中有6篇_笙诗,有目无辞。
9.《诗经》中被认为是周民族史诗的作品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
10.“风”又称“国风”,共160篇,是15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国风”。
11.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13.“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他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呜》为《小雅》之始,以《文王》为《大雅》之始。
以《清庙》为《颂》之始。
14.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诗集传》。
15.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诗经》研究著作是《毛诗传笺》。
16.《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
17.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
18.诸子散文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春秋战国之交,代表作品为《论语》与《墨子》;第二阶段为战国时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屈原作品中出现七次的彭咸是什么人物
屈原作品中出现七次的“彭咸”是什么人物?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真正的大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更是千古传诵的作品,但由于年代久远,离骚中的很多诗句也是后人很难完全理解的,比如离骚的最后一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个“彭咸”很明显是作者极其崇拜的对象。
那么,彭咸是什么人?诗人为什么如此推崇于他?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彭咸出现在屈原作品中凡七次,以屈原代表作《离骚》而言,就讲了两回:一曰“愿依彭咸之遗则”;再曰“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九章》中五见,其中《抽思》一见,“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思美人》一见,“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是诗的最后一句。
《悲回风》三见,“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
”;“凌大波而流风兮,讬彭咸之所居。
”屈原作品中出现过很多人物,这些人物或者是了解他并“申申其詈予”的女嬃,或者是前代贤君、贤臣,尧舜禹,伯夷、叔齐等是常常出现的,但还没有一个人物是可以作为主人公最后的归宿的,彭咸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居然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不禁让人们想要探索他的独特之处。
彭咸说法一:彭咸,即彭祖(祝融),太阳神。
上古神话认为日神及其宫殿在大海中。
屈原赴水,即投寻彭咸所在之仙居也。
彭咸在屈原此前写的楚辞里多次提到。
屈原《离骚》里的彭咸,不见于先秦其它书籍。
王逸《楚辞章句》说:“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并没有讲明注释的根据。
朱熹承袭了王逸的说法,但心存疑虑。
屈原另一篇作品《悲回风》说:“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霓之标颠。
......冯昆仑以澄雾兮,隐岷山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从这一篇来分析,彭咸的确是像申徒狄一样“负石自投于河”(《庄子•盗跖》),但彭咸和昆仑、岷山似乎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是谁
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是谁第一:诗圣杜甫“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李白和杜甫在文学水平上,是相当的。
正如严羽的《沧浪诗话》所云:“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太白的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的妙处,太白亦不能作”。
比如:李白诗胜在风骨和气象,杜甫诗胜在内涵和思想。
不过从文学地位而已,杜甫是高于李白的。
杜甫被誉为“诗圣”,可见在中国这个儒家社会里,是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秦观称其为“诗中的孔子。
”杜甫是中国诗歌的集大成者和继往开来的大诗人。
这种地位是非常超然的,杜甫学诗的态度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杜诗中都能看出学习大多数前辈的痕迹,而在后代大多数的诗人都有着学杜诗的痕迹。
第二:诗仙李白李白的诗风浪漫飘逸,绝句清新自然,浑若天成。
他的歌行体和古风带有极强烈的个人色彩,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可谓是“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诗人,他貌似也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诗人。
(人气值上,只有苏轼能和他有一拼)李白的历史地位,是继承了陈子昂的追求,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
第三:诗祖屈原屈原的《楚辞》和《诗经》,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泉。
《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
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
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在诗歌史的地位上,也有只有杜甫才能和屈原并列。
而屈原影响不止在诗歌,对汉辞和散文,及民俗文化上,是杜甫等其余诗人所远远不及的。
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其中代表作《离骚》,可以说是中国诗歌最伟大的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还是楚国有名的辞赋家。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