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2.3.1 原子结构的模型——原子的结构(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教学课件共17张PPT
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3)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近代科学原子论 1.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
3、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比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小得多。
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5、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 (4)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史
1.道尔顿原子模型 (最早提出原子概念)
2.汤姆生原子模型 (发现了电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 (最早提出原子核概念) 4.玻尔原子模型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5.现代原子模型
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
行星绕太阳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 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一、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小结
1.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 一、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0 D. 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4、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10 D. 4、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二、表示:氢的同位素原子还可表示为: 1、构成原子的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2、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一、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1.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3原子结构的模型(1)(共23张PPT)
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
中学阶段用这二种 模型的结合体更便于学 习,也已达到多数符合 事实的要求了。
汤姆森的西瓜模型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分层模型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 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需 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 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 本质。
电子云模型
有待同学们将 来去发展充实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 核外电子构成。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 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 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不可以再分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都在不 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微粒间都 有空隙;4、同种微粒性质相同, 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5、都能直 接构成物质 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 合成分子
道尔顿模型 (实心球模型)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吗?
1.已有观点: 从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以后的相当长一段
时间里,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的、实心的 球,是不可分割的。 2.寻找新的证据: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 内有带负电的电子。
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 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oseph John Thomson,
( —)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 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 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 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卢瑟 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小部分α粒子发生 偏转,极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核似地反弹 回来,大部分α粒子却能通过原子,这一实验 不能说明的是 (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Ⅰ)教学课件
原子内部结构
原子的结构
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质子
夸克
中子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带负电)
在原子中,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 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显电 中性 .
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氧原子 一 杯 水分子 水
氢原子
氧原子核 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 氢原子核
质子
夸 克
中子
质子
夸 克
中子
原子核有多大?
21、、核原电子荷核数中:不原一子定核有所中带子的 电荷数 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他用认高为 能原量子的是粒构子成撞物击质、的打最碎小核单的位方,法认是为研原究子微就观是粒一子个结不构可的再一分种的方实法心。圆球。
极核小电部 荷分数α=粒质子的数=方原电向子子发数生核偏转
原电子核 质的量半为径: :9.10-15—10-14米 他发认现为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认为原子就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圆球。
模 型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分层模型
的
建 立
5.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
法。
有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电子云 (模像型行(星)19绕27着年原—子19核35(年像)太阳)运行 汤 卢姆瑟森福原子模型(191014年) 道电尔子顿 (原像子行模星型)(绕着18原03子年核)(像太阳)运行 电用子高( 能像量行的星粒)子绕撞着击原、子打核碎(核像的太方阳法)是运研行究微观粒子结构的一种方法。
质子数 核外电 子数
1
1
6
6
11
11
8
8
26
26
中子数
0 6 12 8 3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2.3原子结构的模型(1)教学课件
原子 名称 氢原子 磷原子 铁原子
不同原子中的微粒数比较
原子核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1
1
0
15
15
16
26
26
30
核外 电子数
1 15 26
(3)、在同一个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
放大
再放大
分子
再放大
原子
原子核
再放大 再放大
夸克 夸克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 性质仍在探索和研 究中……
PPT素材:/sucai/ PPT 图表:www.1ppt .com/t 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Ø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
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
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
(J.J.Thomson ,1856~1940) 成了中性原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实验现象: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 大多数粒子都直接穿过金箔,少数 只产生很小的偏转,然而的极少数 的粒子会反弹回去.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电子云模型 (1927年—1935年)
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 行星绕太阳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1、道尔顿原子模型
思考:原子核在原子中的空间
com/kejian/shengwu/
1913年——行星轨道式模型
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浙教版科学八下《原子结构的模型》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下《原子结构的模型》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目录01教材分析本课作为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对原子结构认知的重要环节。
学科知识体系本课主要介绍了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构成,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地位本课在整册书中的地位1本课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2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本课涉及到科学家们的实验和探究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科学探究本课介绍了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科学态度02学情分析初中生在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对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和实验,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对于物质构成的认识,初中生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但是对于原子内部的结构以及电子、质子、中子等粒子的数量和性质了解不够深入。
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微观粒子的观察需要借助模型和示意图等辅助工具,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科能力基础03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的概念、质量和电荷量等;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过程与方法目标2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子结构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2.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视频
原子结构的模型(1)
道尔顿首次 提出原子模型
原子模型:原子是 坚 的(实实英J.D的心国al化t、球o学n ,不。家17道6可6尔~1顿再844分)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1897年,汤姆生 发现原子内有带 负电的电子
卢
A、原子核体积较大
B、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C、原子核与α粒子带相同种类的电荷
D、原子是一个实心体
9、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美国三位 科学家格罗斯、波利茨、威尔茨克,他们 对有关原子核内夸克之间存在的强作用力 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发现。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和中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7、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 巨大、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料,这些 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还能创造原 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 非是将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 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此作修正:
(1)“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2)“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它 变化;
A、质子和中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9)在同一原子内数目相等的有______
(6)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假设的过程
(7)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有___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7)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有___ C、并非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夸克粒子
(9)在同一原子内数目相等的有______
(10)在原子核内一定存在的粒子是_____
2、在原子内哪些数量相等?原子核占整个原 子的体积比例和质量比例分别有何特点?
八年级科学下册 2.3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教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2.3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2.3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2.3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具体内容,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了解卢瑟福实验现象和建立猜想的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分析获得的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模型建立的发展过程,体念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感受科技发展和科学进步之间个关系。
【教学重点】原子模型的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得出。
【课前准备】课件、原子核和原子体积比的资料查找布置。
【教学设计】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程引入展示水电解实验装置图,提问:结合电解水实验,分析得出建构出核式结构。
另:“电子绕核高速运动"不是凭实验现象所能推测的.用粒子撞击探测、推断微粒内部结构是现代常用研究方法.通过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对应的实验现象推导的结论。
1.大多数的地方是空的,中间有一个核,电子分布在核的外面.2。
核很小、但是所占质量很大的核。
3.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运动。
画出氢原子的行星原子模型原子很小,原子中的电子更小,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比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1015分之一,如果原子有鸟巢那么大,原子核就是其中的乒乓球。
浙教版科学八下2.3 原子结构模型 课件(共19张PPT)
第3章 原子结构的模型
复习:符号的作用和意义
A
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思考 在一个原子中哪些项目的数目一定相等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原子
13
13
14
13
硫原子
16
16
17
16
氯原子
17
铁原子
26
17
20你还能17总结出ຫໍສະໝຸດ 2630什么结26论?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的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原子 构成
核 电相 荷同 数
元素
构 成
组成
分子
构 成
物质
物质的分类:
相对原子质量
3.小婧同学学习了科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 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 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 MgO MgCl Mg3N2 Mg(NO3) MgCO3 Mg(OH)
质
2
2
2
其他颜同学认白为色小婧白不色必查淡阅黄氯色化镁白的色颜色,白理由色是空白气色中不含有 氯元色素.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 中的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氮气中燃烧时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原子结构的模型》精品教学课件PPT初二优秀公开课
符号: 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
质子: Z 中子: N 质量数:A
表示X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 中 子数和质量数: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打碎核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温故知新
1、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
与核——外—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周 围作高速运动。电子带—负—电—电荷,整个
原子核 位于原子中心,很小,原子的全部正电
原
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子
核外电子 带负电,绕核做高速运动
1913年,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
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N.Bohr,1885~1962)
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 汤姆森的西瓜模型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现代原子模型 (1927年)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897年,
汤姆森原子模型:
•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
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
内,电子象面包里的葡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确的是( C)A、B和C核外电子数相等 B、
A和B的核电荷数不同 C、A和B是同一种元 素 D、B和C互为同位素原子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
氯原子得到一个电
成为一个带正电的微
子成为一个带负电
粒 ,叫钠离子。
的微粒 ,叫氯离子 。
四、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1.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 子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3原子结构的模型(1)(课件20张PPT+视频+练习)
夸子克、种原子类、原子核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他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质量较大的原子核,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绕核运动。 ------原子结构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铝原子 13 13 14 原子核很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原子核几乎还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13
现在的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硫原子 16 16 科学家们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来揭示原子核的秘密。
1、为什么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17
16
氯原子
17
17
20
17
试通过比较质子、中子或电子的质量,来说明: 1、为什么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2、为什么原子呈中性?
氢原子 1 1 0 1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核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是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氦原子 2 2 2 例如:
5、2014年5月,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 素。
氮原子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7
7
7
7
2、在原子中,质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等于核电荷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所带的电荷数相等,且它们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氧原子 8 8 现在的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B.α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8
8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浙教版科学八下《原子结构的模型》课件
要点三
原子结构模型与物理 学研究
原子结构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具有广 泛应用,如量子力学、电磁学、热力 学等领域。
原子结构模型的理论基础
01
波尔的量子化模型
02
泡利不相容原理
波尔在1913年提出了量子化模型,认 为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能量级之间 跃迁。
泡利不相容原理是波尔量子化模型的 一个重要推论,指在同一能级上不能 同时存在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提出了多种原子结构模型,包括卢瑟福的行星模型、波尔的量子化模型等。
原子结构模型在科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
原子结构模型与元素 周期表
利用原子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元素周期 表中的元素性质和排列规律。
要点二
原子结构模型与化学 反应
利用原子结构模型可以研究化学反应 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本质 。
原子波函数的实验研究
波函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波函数描述了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状态,是理解原子结构的关键。通过对 波函数的实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原子的电子排布、能级结构等。
原子波函数实验技术
利用激光技术、微波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原子波函数进行精确测量,例如测量 原子能级间隔、电子自旋角动量等。
原子结构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能级的能量差
相邻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是固定的, 即能量是量子化的。
03
原子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
原子光谱的实验研究
原子光谱的种类和特征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级结构,当原子受到外部能量 的激发时,会吸收能量并跳转到高能级,然后释放出特定波 长的光,形成特征光谱。
原子光谱的应用
原子光谱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原子光谱分析物质成分、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 过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3-1原子结构的模型——原子的结构目录 (1) (2) (3) (6) (8)一、原子结物模型的建立1.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1)模型建立的时间和依据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2)当时对原子的认识认为原子是个实心球体。
(3)模型建立的意义道尔顿的原子理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
2.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又叫西瓜模型)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提出了二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该模型很快被实验否定了。
3.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又叫行星模型)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
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就这样问世了。
4.玻尔的分层模型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注意】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二、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电子在原子核周围高速运动,一个电子带一个电荷。
并且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显电中性。
2.原子核的秘密通过用高能量的粒子撞击核的方法得出:(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2)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因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一杯水的微观层次的分析:(4)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说明】①原子是“空心球体”,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绕核做高速运动。
②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对原子而言,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一般地,原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或等于中子数。
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⑤原子符号(X ZA )中X——原子种类,Z——质子数,A——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原子核的撞击实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数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数的氦原子。
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三种实验现象:①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②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α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空隙;③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来,原因是α粒子撞击了带正电荷、质量大、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而被弹回来。
【分析】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围绕核做高速运动的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很小,但原子核更小,原子是一空心球体,原子核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依题意,a粒子穿透金原子时会出现三种情形:①一部分α粒子穿过原子“巨大空间”,而不发生偏移;②接近金原子核的a 粒子,由于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而发生偏移;③正面撞击金原子核的α粒子受到斥力而被弹回。
【例1】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A.α粒子受到金原子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B.a粒子受到金原子内的电子吸引,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C.仪.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D.α粒子会激发金原子释放出原子内的电子【答案】C【解析】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发现的实验现象是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由此可说明绝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时,几乎是没有障碍的,据此可推断出原子内几乎是“空”的,从而可得出“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结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常考1】原子结构模型【例1】(2018威海中考)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
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进一步发展了原子一分子论。
汤姆生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生和卢瑟福这样。
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作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答案】(1)电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2)推理模型【解析】(1)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推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生和卢瑟福这样。
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作推理;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进行演示。
【常考2】原子的构成【例2】(2018重庆中考)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答案】A【解析】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A正确;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故B错误;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D错误。
【点拨】对于原子而言,在同一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的质量≈质子质量+中子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例3】完成下列表格: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碳66氧88氮77硫1616【答案】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碳6666氧8888氮7777硫16161616【解析】本题是利用原子的结构知识确定原子中的微粒个数。
规律: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例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4)带正电荷的粒子有;(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6)质量最小的粒子有;(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有;(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有;(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10)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一种粒子是。
【答案】(1)分子、原子(2)分子、原子(3)分子、原子、中子(4)原子核、质子(5)电子(6)电子(7)分子(8)质子、电子(9)质子、中子(10)原子核【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微观粒子性质的掌握程度。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如氢气)、原子(如汞);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汞原子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因此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中子本身就不带电;质子和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量最小的微观粒子是电子;只有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变化的粒子只有分子;在原子中质子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才能不显电性;在原子中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都约等于氢原子的质量。
【热点题型】原子的构成【例5】(温州中考)下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题中原子的原子核是由6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8个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本题应选A。
1.200多年来,原子模型已经帮助科学家成功解释了物质具有的各种性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原子模型也不断改变,下列模型中建立最早的是( )A.卢瑟福(Rutherford) 行星模型B.道尔顿(Dalton) 实心球模型C.波尔(Bohr) 分层模型D.汤姆生(Thomson) 西瓜模型【答案】B【解析】1803年道尔顿模型建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1897年汤姆生模型建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小球,电子镶嵌在里面.1911年卢瑟福模型建立,他通过实验推出,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随意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1913年波尔模型建立,他认为电子不随意占据在核的周围,他用模型表明电子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2.汤姆生最早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汤姆生发现的这一粒子是()A.原子核B.质子C.电子D.中子【答案】C【解析】汤姆生发现是带负电荷的粒子,可知是电子。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B.原子核C.中子D.电子【答案】B【解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质量忽略不计.4.下列氢原子的各种模型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且很小,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5.在同种原子中数目相同的是( )A.中子数和质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D.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答案】C【解析】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子数.6.钠原子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则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A.1B.11C.12D.23【答案】B【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的粒子与a、b、c相对应的是(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答案】A【解析】氧气是由O2分子构成的,O2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8.下列三种粒子: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原子中一定存在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答案】AH没有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