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加减.2.2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精品教案: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2.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加减运算,初中学习了整式加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利用“数式通性”,通过类比研究整式加减的方法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一步研究分式的加减法运算.因此,分式的加减运算是分数加减运算的抽象和深化.同时分式的加减运算又是后续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及分式方程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对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的抽象,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教学中先回顾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再引申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从而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响应,体现由“数”到“式”的发展过程.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分式的加减运算,而分式的加减运算的核心内容是“数式通性”.其次,分式加减法法则分别用文字形式和符号形式进行了表述.类比分数加减法则首先出现文字表述,在学生理解后,适时地提出如何用符号形式表述法则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法则.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则本身的理解,还可以锻炼他们用数学式子表达数学关系的能力,渗透符号意识.再次,对于分式加减法法则的教学,不仅要清楚它们的算理,而且还要安排相应的例题进行示范,以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安排了例题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用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最后,分式的加减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1.本节课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工作效率问题、增长率问题,说明分式的加减法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两个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模型思想.2.在进行分式加减运算时,由于分母有相同和不同之分,所以对同分母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得出对应的结论,即“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体现了分类讨论的研究方法.3.由整式加减的研究思路得出分式加减的研究思路,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现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即类比的研究方法.4.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最终转化为分子的整式加减运算,体现了化归的思想方法.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和简单运算,以及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会类比思想.(2)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3)在探究法则及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能力.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通过分数的加减法体会分式的加减法,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通过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抽象得到分式加减运算法则,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对两个或三个分式进行加减运算(含整式与分式的加减运算),明确异分母分式必须化为同分母分式才能进行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在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中的作用.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在探究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式加减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归纳及概括能力;在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通过订正习题、交流不同解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时,通常要经历找最简公分母、通分、加减、化简这4个步骤,由于步骤多,运算量大,综合性强,学生很容易出错. 常遇到如下问题:(1)找不准最简公分母.(2)当进行分式与整式的加减计算时,不能把这个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3)当分子相减时,若减式的分子是多项式,计算时没有将分子用括号括起来.(忽视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4)运算结果没有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5)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时,按法则先通分进行运算,不能根据题目特点约分后再进行计算,存在思维定势,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时,应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如结合题目引导学生如何找最简公分母,结果要化成最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分数的加减,分数的加减运算相关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习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搭好了“脚手架”.七年级已经类比数的运算,研究了整式加减运算,研究整式加减的过程和方法为研究分式的加减积累了经验.在本章前面已学过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分式的乘除,而这些内容的展开都非常重视分数与分式的联系,利用“数式通性”,充分考虑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具备了学习分式加减法则的基础.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但对于运算的准确性和算法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在进行分式的减法运算时,忽略分数线的括号作用,不能将分子的整式用括号括起来,从而造成运算错误.还有的学生在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时,只知道按法则通分进行运算,不能根据题目特点约分后再进行计算,存在思维定势,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五、教学策略分析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类比整式加减运算的研究路径,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分式加减运算的研究路径,为新知学习提供研究线索和研究方法.2.“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串”,利用类比的思想,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合情推理”的因素,从而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响应,以确保学习知识的“正迁移”,从而体现由数到式的发展过程.3.“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达成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4.“评价反思”教学策略.在归纳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研究过程,针对学习过程反思新知的研究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逐步做到学会学习.5.“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运用分式加减法法则环节,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展示学习成果,反馈学习疑难.在展示中比较优劣,通过分析题目的显著特点,来灵活运用方法技巧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用法则而不拘泥于法则”的程度;在反馈中进行调控,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提问、指导,从而面向全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恰当的帮助,提高课堂实效性.在布置作业环节,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增加学习的兴趣.六、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Seewolink教学软件,通过手机拍照,将学生所做练习同步传输到电脑屏幕,结合电子白板的功能完成批注,形象、直观的呈现素材,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达成情况,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课堂的“现代感”.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 我们是如何研究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完成.追问:你能类比整式加减运算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试着说出分式加减运算的过程和方法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了研究整式加减运算的活动经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整式加减运算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然后类比整式加减的研究,启发学生勾画出分式加减运算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研究思路,明确类比对象,逐步养成用代数研究的“基本策略”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通过类比,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使他们在后续学习与研究中增强学习的预见性与主动性.问题2 (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请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2)①若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分别是10km 2,15km 2,24km 2,请用算式表示: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 ;2010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 .②若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 km 2)分别是1s ,2s ,3s ,请用含有1s ,2s ,3s 的式子表示: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 ;2010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 ;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存在问题,教师可适时启发引导.在解决问题2的第(2)组练习时,让学生明确年增长率的含义,通过具体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实际问题,说明分式的加减法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为引出分式的加减法作铺垫.(二)类比探究,解决问题1.探索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问题3 (1)请计算:5251+=( ), 5251-=( ) . (2)请思考: c c 21+=( ), cc 21-=( ) . 你能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说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相互补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给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再通过类比得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追问:你能用式子表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汇报,师生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得出c a ±c b =c b a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可转化为分子整式相加减,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经历由特殊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到一般的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的类比过程,感悟数式通性,体会一般化及类比的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重要价值.同时,引导学生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分别进行表述,这样处理不仅加深学生对法则本身的理解,而且可以渗透符号意识.2.运用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 (1) x x x 11-+; (2)1131121++-++++b a b a b a ; (3)2222235y x x y x y x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三名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强调计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如将(1)的结果x x 化为1,(3)的结果2233y x y x -+化为最简分式y x -3.对于(2),要强调当分子为多项式时,要添加括号.【设计意图】初步运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简单计算,规范分式加减运算的步骤和格式.通过运用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探索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问题4 (1)请计算:3121+=( ), 3121-=( ) . (2)请思考: d b 11+=( ), db 11-= ( ) . 你能类比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说出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相互补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给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再通过类比得出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追问:你能用式子表示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得出d c b a ±=bd ad ±bdbc =bd bc ad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可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让学生再次感受转化思想.【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经历由特殊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到一般的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的类比过程,感悟数式通性,体会一般化及类比的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重要价值.通过用式子表示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渗透符号意识.4.运用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例 计算: qp q p 321321-++ .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解答.教师强调找准最简公分母后再通分.【设计意图】初步运用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简单计算,规范分式加减运算的步骤和格式. 练习1 计算:(1)223121cd d c + ; (2) ba b a a +--122 . 练习2 计算:(1) 112---a a a ; (2) 222a b a b a b---+.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利用Seewolingk 软件和白板展示运算过程,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计算练习1中的(1)题时,应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最简公分母;(2)中则再次强调分子是多项式时,要加括号. 在计算练习2中的(1)题时,由于是分式与整式的减法运算,应将整式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作计算;在计算练习2中的(2)题时,通过“通分、计算、再约分”与“先约分,再计算”的解法对比,体会解法优化所带来的“运算的简捷性”.师生交流,达成共识:应注意先观察式子的特点,参与运算的分式不是最简分式,应该先将其化为最简分式,再作减法计算.【设计意图】(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2)学生经历将异分母分式化归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体会化归的作用;(3)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答练习2后,教师利用Seewolingk 软件和白板将学生值得集体思考的做法展示出来,在展示中比较优劣,从而把对知识的认知提升一个层面.同时,通过分析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方法技巧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练习3 你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 “问题2”吗?解:(1)311++n n =()33++n n n + ()3+n n n =()332++n n n . (2)223S S S --112S S S -=()21231S S S S S --()21122S S S S S -=2121222131S S S S S S S S S +--=212231S S S S S -. 即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212231S S S S S -.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并展示,教师巡视和指导,师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分式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三)归纳小结,反思提高问题5 (1)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在运用法则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能举例说明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完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体会类比方法在学习分式的加减法中的作用,进一步感悟数式通性,体会化归思想,积累解题经验.同时,让学生学会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分层作业,巩固提高1.必做题:教科书P146习题15.2第4,5题.2.选做题: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211⨯=1-21,321⨯=21-31,431⨯=31-41,… 解答下面的问题:①若n 为正整数,请你猜想()11+n n = . ②证明你猜想的结论;③求和:211⨯+321⨯+431⨯+…+()n n 11-+()11+n n . 【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1题“必做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2题“选做题”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八、板书设计,突出重点【设计意图】第一块黑板分成左右两部分,它们对课堂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左边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和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右边是解题板书,给学生示范.第二块黑板以学生的板书为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的学生板书,激励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吸收有价值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该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利用黑板,起到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作用.九、目标检测设计1.计算111---a a a 的结果为( ) A . 11-+a a B . 1--a a C . -1 D . a -1 【设计意图】考查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2.化简xx x-+-31922的结果是 . 【设计意图】考查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3.计算下列各题:(1)ab a b 1+-; (2)y x y x y x y x 324323-+--+; (3)162412---x x x ; (4) 112---x x x . 【设计意图】观察题目特点,灵活运用法则,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运算能力.4.某单位全体员工计划在植树节义务植树240棵,原计划每小时植树a 棵,实际每小时植树的棵数是原计划的1.2倍,那么实际比原计划提前了 小时完成任务(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设计意图】考查建模思想及运用分式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式的加减法》设计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式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在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在例题中运用同分母加减法法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导出问题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都是3km,其中第一条是平路,第二条有1km的上坡路、2km的下坡路,小丽在上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vkm/h,在平路上的骑车速度为2vkm/h,在下坡路上的骑车速度为3vkm/h,那么(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2)她走哪条路花费时间少?少用多长时间?通过行程问题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既体现了加减运算的意义,又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分式的建模能力。
讲授新课一、探索交流,发现规律讨论:(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2)你认为应等于什么?(3)猜一猜,同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让学生相互交流,引导学生通过与分数类比,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并让学生说明其合理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归纳: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类似,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二、练习巩固,促进迁移做一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1)异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2)你认为异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比如应该怎样计算?鼓励学生在同分母分式加减的基础上,思考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学生容易想到,解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其关键是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
三、议一议小明认为,只要把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就变成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概念;2.能够进行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掌握分式的化简方法。
教学准备:1.教材:教材上关于分式的知识点和例题;2.工具:白板、荧光笔、计算器、学生课本、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橡皮擦和一个苹果,问学生两个物品的重量比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2.引导学生从橡皮擦和苹果的重量比举一反三,引出分数的概念。
导入:(10分钟)1.教师将分数的概念进行讲解,包括分子、分母的含义。
2.通过例题让学生猜测,分母越大,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越大还是越小。
3.强调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分子越大,表示的部分越多。
示范与实践:(30分钟)1.教师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加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分母不同,通分后,分子相加。
-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减;分母不同,通分后,分子相减。
2.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例1:1/3+2/3=3/3=1例2:3/4-1/4=2/4=1/2例3:1/2+1/3=3/6+2/6=5/6例4:5/6-1/3=5/6-2/6=3/6=1/23.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练习1:2/3+3/4练习2:1/2-1/5练习3:3/5-1/4练习4:4/5+1/10小结与拓展:(15分钟)1.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总结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教师讲解分式的化简方法。
化简的原则:分子和分母都能够被同一个数整除时,可以化简。
化简的步骤: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将分子和分母都除以最大公约数。
巩固与评价:(20分钟)1.学生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2.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对正确率低的学生进行辅导。
延伸拓展:1.学生自主探究不同的分式运算情况。
2.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分式运算练习,如混合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引入物品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在示范与实践环节,教师通过例题演示了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理解了规则的运用。
分式的加减 教案
16.2.2分式的加减 教案一、学习目标(1)熟练地实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3)通过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能利用事物之间的类比性解决问题。
二、学习过程(一)问题探究。
问题3: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4:2001年,2002年,200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S 1,S 2,S 3,2003年 与2002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升了多少?从上面的的问题可知,为讨论数量关系有时需要实行分式的加减运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分式的加减(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新课。
1、计算:(1)72+73 (2)72-73 (3)32+41 (4)32-41 2、回顾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3、把数字转化成字母,学生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归纳叙述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类似于分数加减法,分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用式子表示是:c a ±c b =c ba ±。
4、例题讲解。
(一生板演)强调: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订正。
2222235)1(y x x y x y x ---+x x x 11-+13121+-+++b a b a b a1、2、把数字转化成字母,学生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归纳叙述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类似于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用式子表示为:b a ±d c =bd bcad ±。
6、例题讲解。
(教师板演)强调: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形式;(2)分子相加减时,如果分子是一个多项式,要将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先用括号括起来,再运算,可减少出现符号错误。
初中数学_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5.2.2分式的加减(2)复习1.什么叫通分?通分的关键是什么?2.什么叫最简公分母?如何确定最简公分母?3.通分:(1)bca c ab x 22152,3- (2)x x x x x -+-33,12 4.为什么要学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5.计算:21524132-++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是什么?(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新课讲解1.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类比)2.例题分析例4. 计算 abc ac ab 433265+- 分析 先确定最简公分母,再通分,最后计算。
解:原式=abc abc b abc c 91281210+-=abcb c 129810+- 例5.计算 m m -+-329122 解:原式=好,并把分母因式分解把分母中的多项式排列(32)3)(3(12---+m m m ) =)()3)(3()3(2)3)(3(12通分-++--+m m m m m =)()3)(3()3(212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m m m=)()3)(3(6212化简分子-+--m m m =)()3)(3(62化简分子-++-m m m =)()3)(3()3(2分子分解因式-+--m m m =)(32化为最简分式+-m 例6 计算 a a --+242 分析:把a+2看成分母是1的分式。
解:原式=2244241222-=-+-=-++a a a a a a 注意:若把a+2看成121+a 也可以,但运算复杂。
3.练习 教材T1、T2、T3(板演、讨论)T5(6)解:原式=)3(21)3)(3(6)3)(3(3+---+--++x x x x x x x =)3(21)3)(3(63+---+-+x x x x x =)3(21)3)(3(3+---+-x x x x x =)3(2131+--+x x x =)3(212++-x x =)3(23+--x x 说明:此题采用的是逐步通分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2分式的加减(第2课时)教学设计
在学生掌握了分式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后,我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涵盖不同难度层次,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我会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课堂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总结通分、简化分式等关键步骤。然后,我会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还有哪些疑问和困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能够将复杂分式简化为最简形式,并进行加减运算。
-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构建分式加减模型,解决具体问题。
这些重点内容是学生形成分式加减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
2.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特别是通分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分式的简化,尤其是含有复杂多项式的分式的化简。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加减运算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数学建模力。
针对难点内容,教学中需要设计梯度性、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突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折扣、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等,引出分式加减运算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总结反思,形成策略:
-在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分式加减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
6.创新评价,鼓励进步: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书面作业、小组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的进步。
《分式的加减》教案
《分式的加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分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能熟练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此外,通过对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自主探索,增强学生用类比思想研究问题的意识、转化问题的能力和验证猜想的数学素养及以理服人的良好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可以直接用问题引入课题:两个分式如何相加?两个分式怎样相减? 因为分式与分数加、减运算的法则相同,学生完全有能力类比分数的相应情况,自行得到分式加减运算的法则,无需另设情境.
2.探索活动
(1)同分母的分式怎样相加?怎样相减?如
??=-=+a
c a b a c a b (2)异分母的分式怎样相加?怎样相减?如??=-=+
d c a b d c a b (3)你能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探索活动(2)的目标不仅仅是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结论,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转化的思想,将未知的问题化归为已知问题的研究方法.
探索活动(3)并不要求每个教学班都进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设计此探索活动的目的是,探索“验证法则正确性”的方法,例如,给字母赋值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验证猜想,以理服人的良好数学素养.
3.例题教学
例1是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例2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两个例题的分母都是单项式或可以当作单项式处理的多项式,运算比较简单.需要说清的是“把分子相加、减”的意义及规范的书写格式.
例3是分母为多项式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方向.此外,可就解题的每一步骤的目的和根据做一些说明,强调完整简捷的书写格式,不仅是表述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思路清晰,推
理有据,变形有法.
4.作业题
《学习手册》随堂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2.2《分式的加减》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2.2《分式的加减》一. 教材分析《分式的加减》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乘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分式的加减是分式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式运算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乘除,对代数式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分式的加减运算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分母不同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式加减的实质,掌握相应的运算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加减的运算规则,掌握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加减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分式加减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式的加减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分式加减的实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分式加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分式加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式的加减运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分式的加减》教案
分式的加减(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和分数的加减法,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分式运算。
(二)数学思考(1)用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能正确的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三)解决问题能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设计(一)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二)教学难点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设计要点1、情境设计回顾上节所讲的分式的乘除运算知识,出示本节所要学的分式的加减运算题,由此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2、教学内容的处理补充一些加深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理解的基本练习。
3、教学方法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引导相结合三、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预计5分钟)1、铺垫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乘除运算,请问大家还能否会相继一份是的乘除法法则吗?(倾听同学们的回答)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的除法: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式相乘。
那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道题,他们又有什么新特点呢?(出示小黑板)2、问题情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列出了这两道题的式子,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答案。
然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两个式子的最后结果正确吗?3、从上面的问题可知,为讨论数量关系有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分式的加减”(板书)。
(二)层层递进,探索新知(预计20分钟)1、分式的加减法法则2、请大家计算出这些分数的加减式子,并且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是否分数的加减与分式的加减法类似呢?又能否由此推广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呢?出去同学回答,并师生共同总结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板书)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分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二)
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思想学生依据分式的混合运算的性质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学起来并不难,但要达到运算熟练的程度并不容易.首先一起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运算法则,然后安排典型的例题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多实践,这是促使学生熟悉运算顺序和步骤的关键.同时教育学生建立坚韧不拔,知难而进,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熟练地进行同分母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加减法则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运用类比数学思想去观察、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结合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教学方法类比猜想,讲练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熟练运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运算中对“把分子相加减”的处理。
对策:通过自主探究熟练掌握法则,通过例题、练习领会运用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会做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了,那么怎样做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请你猜想同分母分式加减的运算发展是怎样的。
(二)一起探究有两张面积为S1,S2(S1>S2)的长方形纸片,它们都有一边长为a。
如图:探究1:当将这两张纸片如图拼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新长方形时,新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学生活动:独立思考,画图求解,采用多种解法。
探究2:当将这两张长方形纸片如图叠在一起时,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不重合部分的长,由此你有能得到怎样的结论?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运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探究3:这两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总结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
老师板书法则(三)范例讲解例1计算:(1)4a ax x-;(2)a+b a bx+a x a-++。
2022年《分式的加减》教案 (省一等奖)
15.2.2分式的加减〔一〕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重点、难点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一〕板书标题,呈现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二〕引导学生自学:阅读P15-16练习,并思考以下问题:1. 分数的加减运算法那么是什么?分式的加减运算法那么又是什么? 2.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8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认真自学,并完成P16练习 〔四〕检查自学效果:1.学生答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答复P16练习〔五〕引导学生更正,归纳: 1.更正学生错误;2.P16例6.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的运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第二个分式的分子式个单项式,不涉及到分子是多项式时,第二个多项式要变号的问题,比拟简单;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法的运算,最简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乘积.[分析] 第〔1〕题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强调分子为多项式时,应把多项事看作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参加运算,结果也要约分化成最简分式.[分析] 第〔2〕题是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先把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3.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是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必须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那么计算,转化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正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所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在求出最简公分母后,还要确定分子、分母应乘的因式,这个因式就是最简公分母除以原分母所得的商.4.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1〕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2〕写成“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形式;〔3〕分子去括号,合并同类项;〔4〕分子、分母约分,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六〕课堂练习 1.计算:〔1〕 〔2〕 〔3〕2.计算:〔1〕 〔2〕 111---x x x b a ab b a a +++2329122---m m aa a a a a a a a 2444122222--÷⎪⎭⎫ ⎝⎛+----+)225(423---÷-+x x x x作业:1.习题15.2第4,5题〔A本〕2.?感悟?P8-9分式的加减〔一〕3.预习P17-18练习[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2分式的加减
一、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139页到141页,分式加减运算第1课时。
2、分析:本节内容属于“数与式的”基础领域,是在学习了分数的运算。
整式的运算和因式分解以及整式的乘除运算的基础上经一步研究分式加减运算,并通过对分式的加减运算的研究和学习来感受、领悟数式的通性通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恒等变形和计算能力。
分式的加减运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首先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可以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到,教学中必须“从数到式”的推广。
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得到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和算式,体会“类比思想”的应用。
其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实质上就是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教学中必须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领悟“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分式的加减运算不仅是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类比”和“转化”的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重点:简单的同分母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二、目标及其分析
1、目标:(1)知道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
(3)能运用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加减法法则。
2、分析:(1)本节教学内容先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分式的加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式的加减是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需要。
让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类比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容易的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比同分母分式加减要困难一些,教学中要做好“转化”工作,“转化”的关键是通分。
(2)在探究分式加减法法则时,让学生领悟类比思想,转化思想的存在并能用这数学些思想去研究分式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分式的加减运算,学生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很容易的得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
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在运算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分式加减法法则中没有强调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所以学生的最后计算中容易忽视最后的结果,他们往往只记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就草草收兵,而不管最后结果是否是最简分式。
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中我选取了部分最后一步需要化到最简的练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补充在法则后面。
(2)对于“分子相加减”的运算,部分学生不能把多项式分子作为一个整加上括号后再参与运算,往往在运算符号上出现错误。
(3)对于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通分时要先确定它们的最简公分母,这始终是学生的一个难点,难点的关键还是对因式分解不熟练。
对此,我在课前回顾部分安排两组异分母分式的通分,目的就是让学生过好通分这一关,为本节难点做一个铺垫,同时在教学中除了教材提供的例题外,我还补充了适当的、有代表性的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过好分式的加减运算这一关,为分式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印好学案。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课前回顾——揭示(学习)目标——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自学)效果——讨论(学生),点拨(教师)——当堂训练———课后小结
●教学情景
(一)课前回顾
1.通分
通分的关键: 。
( 方法:一看 ;二看 ;三看 。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小题,复习分式的通分,让学生过好通分这一关,为突破本节难点做一个铺垫。
(二)揭示(学习)目标
(1)知道分式的加减法法则;(2)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
(三)至(六)步——指导自学——巡视自学——检查效果——讨论点拨分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循环
(三)自学指导1:看课本140页的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进行什么运算?
问题:2.运算法则是什么?
问题3:将分母中的数字换成字母,则成了什么的加减?
问题4:你能总结出法则吗?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类比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四)教师巡视自学: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重点巡视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点拨。
(五)检查自学效果:小组展示、小组间相互补充。
(六)讨论点拨得出: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上述法则可用式子表示为
121235555++==;121215555
--==-;
设计意图:请小组内派出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学生经历类比猜想的过程,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分式加减法法则的文字语言叙述与符号表示,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两者的异同。
当堂训练1(你追我赶)
1.看谁速度快:
反思(自我总结):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适当的练习考察学生对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
第二循环:
(三)自学指导2:看课本140例6第题的解答,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1)、(2)属于哪种类型的分式相加减?
问题2:当分母不一样时,该怎么处理?
问题3: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反思(自我总结):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强调把多项式分子作为一个整加上括号后再参与运算,同时要强调把结果化到最简。
(四)教师巡视自学: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重点巡视难以完成任务的学生,发现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点拨。
(五)检查自学效果:小组展示、小组间相互补充。
(六)讨论点拨得出:
反思(自我总结),分式加减需注意的方面:
(1)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2)分子是多项式,要看做整体(打括号);
(3)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要先因式分解,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4)没有分母的项,将分母看作1.
当堂训练2
1. 计算 :
反思(自我总结):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掌握,以及强调要把结果化到最简。
(七)当堂训练:
1. 计算:(1) (2)
x b x b -3)1((2);a a a b a b +--2
)2(223n m n m n m ----2222235y x x y x y x ---+112323p q p q
++-(2);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题看似是异分母分式相加减,但只要认真观察,通过因式分解、约分后可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因此,设计这一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在计算中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要先因式分解,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将计算简便化。
2.跟踪训练: 变式1 变式2 (3)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的设计是针对中考中经常出现的整式与分式相加减,其实可以将整式中的分母看做1,通分后变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让学生体会其实中考题就出自平时的例题和练习的变形。
(八)课后小结
1.分式的加减法怎么加?
同分母: 异分母:
2.进行分式的加减要注意什么?(自我总结)
(1) (2)
(3) (4)
六、课外作业
必做题:课本146p 复习巩固 第4、5题
选做题:课本146p 拓广探索 第15题
七、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反思:
1. 本节课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准确计算同分母分式的加减,通过设置部分练
习突出了重点,层层推进,并且对于简单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学生也能把握的较好。
2.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同时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讨论,根据
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的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 在课堂练习的设置上,以低起点,顺应学会生的认知过程,在法则的应用上,无论
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计算,去暴露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4. 每一个层次练习的完成,都让学生去总结在解题过程中的收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生发现解题技巧,把学生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1111x -
-()1
211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