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300MW机组微油点火启动过程中汽温控制

300MW机组微油点火启动过程中汽温控制

300MW机组微油点火启动过程中汽温控制300MW机组微油点火启动过程中汽温控制微油机组点火启动过程中,由于燃烧滞后,火焰中心上移,炉膛出口烟温高,过热器吸热量增加,导致过热汽温上升偏快。

特别是在初负荷至60MW内运行时,由于蒸汽流量小,管壁冷却能力弱,屏过出口温度易超温。

针对以上情况,特提出以下措施:一、启动初期控制措施1、尽可能提高给水温度:将除氧器水温度提高到80℃以上,增加水冷壁水温,提高水冷壁吸热量,降低火焰中心;另外汽轮机冲转后,高加尽早滑投,提高带初负荷时水温。

2、尽可能提高煤种燃尽指数:B层制粉尽可能采用高挥发份煤种,降低着火温度;将B层制粉出口切向挡板关至最小,提高煤粉细度;将给煤机最低煤量调至7.1t/h,提高燃尽率。

3、调整燃油运行方式,提高微油点火后煤粉燃尽率:尽可能降低燃油压力,提高油枪雾化水平;将微油枪出力增加一倍;将BC层油枪出力降至0.5t/h,在启动初期轮流对角投入BC层油枪助燃。

4、调整风量降低火焰中心:微油点火时启动一次风机,导致总风量偏大,将总风量控制在40%以内,甚至35~38%;B磨启动后,在保证微油燃烧室的安全的前提下,将B磨一次风量控制在48t/h以内;配风采用倒三角型进行配风,开大直至全开OFA。

5、调整燃烧器摆角:启动初期适当降低燃烧器摆角,降低火焰中心。

二、升温升压控制1、升温升压过程中严格控制升温升压率:并网前严格控制锅炉温升率≮1.25℃/min,,并网后≮2℃/min。

若升温率较快,尽早开启旁路进行控制直至冲转。

2、升温升压过程中严格控制B层煤量:并网前不超过8.2t/h,并网后至60MW不超过13t/h,尽可能采用提高A层煤量进行升温升压。

3、初负荷至60MW,屏过出口温度上升较快,可投入一级减温水控制,但应避免温度急剧变化,80MW之前禁止投入二级减温水。

,。

300MW的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解读

300MW的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解读

摘要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通常采用分段控制系统,由二段相对独立的串级控制构成,串级控制系统对改善控制过程品质极为有效。

过热汽温的控制系统对于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都非常重要,整个系统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是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在电厂整个控制系统中,影响过热汽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蒸汽流量扰动、烟汽流量扰动、减温水量扰动三方面。

而喷水减温对过热器的安全运行比较有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调节器所在的内回路能快速消除减温水量的自发性扰动和其他进入内回路的各种扰动,而主调节器所在的外回路保持过热汽温等于给定植。

并且系统实现了自动跟踪和无扰切换,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

对于过热蒸汽的采集实现了二冗余,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整个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是用N—90实现的,且系统切换和逻辑报警线路全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过热汽温,串级控制I目录摘要 (I)1 引言............................................................... - 1 -2 DCS控制系统简介..................................................... - 2 -2.1分散控制系统的产生....................................................................................................................... - 2 -2.2分散控制系统结构........................................................................................................................... - 3 -2.2.1网络通信子系统................................................................................................................... - 3 -2.2.2过程控制子系统................................................................................................................... - 3 -2.2.3人机接口子系统(HMI) ..................................................................................................... - 4 -2.3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特点............................................................................................................. - 5 -3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概述................................................. - 7 -3.1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意义和任务................................................................................................... - 7 -3.2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分析................................................................................................................... - 7 -3.2.1锅炉负荷扰动下过热汽温的阶跃响应曲线 ....................................................................... - 8 -3.2.2烟汽热量扰动下过热汽温的阶跃响应曲线 ....................................................................... - 8 -3.2.3减温水量扰动下过热汽温的阶跃响应曲线 ....................................................................... - 9 -3.2.4减温水量扰动与负荷扰动或烟汽量扰动的比较 ............................................................... - 9 -3.2.5改善减温水量扰动下动态特性的方法 ............................................................................. - 10 -3.3常规过热汽温传统控制策略......................................................................................................... - 10 -3.4串级汽温调节系统.......................................................................................................................... - 10 -3.4.1过热汽温串级调节系统的组成................................................................................................. - 10 -3.4.2串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 11 -3.4.3主汽温串级控制系统原理................................................................................................. - 12 -3.4.4串级汽温调节系统的分析................................................................................................. - 12 -4 过热汽温的整定...................................................... - 14 -4.1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 14 -4.2过热汽温的参数整定..................................................................................................................... - 15 -5 SAMA图分析......................................................... - 17 -5.1控制系统SAMA图绘制............................................................................................................. - 17 -5.2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 - 18 -结论................................................................. - 20 -参考文献............................................................... - 21 -II1 引言火力发电厂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有主要地位,是我国重点能源工业之一。

毕业设计:国产300MW机组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分析(终稿)-精品

毕业设计:国产300MW机组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分析(终稿)-精品

**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国产300MW机组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分析指学生姓名:班级: **动*** 班指导老师: ***时间: 2007.11.4~2007.12.1论文摘要本设计的内容为国产N300MW机组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及火电厂热经济性分析。

本设计从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汽轮机耗量及各项汽水流量的计算;热经济性指标计算;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分板及计算,对电厂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板方面进行阐述。

目录毕业设计任务第一章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第二章汽轮机汽热量及各项汽水流量计算第三章热经济指标计算第四章全面热力系统的分板建议小结附图一、二、三毕业设计任务题目:国产N300MW机组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与分析(额定工况)内容及要求:一、根据给定条件拟定发电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二、用热平衡法理行额定工况的热力系统计算,求出系统各部分的汽水流量,发电功率及主要经济指标。

三、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拟定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

主要原始资料(一)、锅炉型式及有关数据1、型号:DG1000/170—Ⅰ型2、额定蒸发量:1000t/h3、一次汽压力:16.76Mpa,温度555℃4、二次汽压力(进/出)3.51/3.3 Mpa5、温度(进/出)335℃/555℃6、汽包压力:18.62 Mpa7、锅炉热效率:90.08%8、排污量:D pw=5t/h(二)汽轮机型式及额定工况下的有关数据:1、汽轮机型式:N300—16.18/550/550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四缸四排汽、汽缸及轴封系统情况见附图。

2、额定功率:300MW3、主汽门前蒸汽压力:16.181Mpa,温度550℃4、中压联合汽门前蒸汽压力:3.225 Mpa,温度550℃5、额定工况给水温度:262.5℃6、额定工况汽机总进汽量:970T/H。

7、背压:0.0052 Mpa,排汽焓2394.4KJ/kg。

8、各级抽汽参数如下表9、加热器散热损失:高加1%,除氧器4%,低加0.5%,轴加4%。

300MW机组控制系统热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00MW机组控制系统热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00MW机组控制系统热控施工方案华能榆社电厂二期2×300MW机组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其子功能有: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DAS)、主要模拟量控制系统(MCS)、机组顺序控制系统(SCS);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汽机数字电调控制系统(DEH)、汽机本体监视系统(TIS);锅炉炉膛安全监测系统(FSSS)以及锅炉吹灰、定排、除灰、除渣控制系统和主要的常规仪表监测,可在集控室CRT画面显示操作能满足机组经济运行的要求4.1 控制盘柜安装4.1.1盘台底座制作安装按盘柜的大小、合理选择底座型钢,一般选用#6-#8槽钢立放布置;按盘实际尺寸制作盘柜底座,其前后尺寸盘柜实际尺寸大3-5MM,盘柜成排安装时,底座中间须加拉条。

在底座内侧焊接M10的镀锌螺栓,作盘柜接地用。

底座制作完成后进行防腐处理;盘柜底座应在地面或平台二次抹面前安装,安装前应进行基础清理,安装后底座顶面应高出地面10MM;盘柜底座安装的安装位置、水平偏差及基础中心线误差应符合要求,并检查预留的电缆孔洞是否符合要求,底座找平,找正后与预埋件焊牢;4.1.2盘柜就位找正安装将盘柜搬上底座,按顺序逐一找正固定;水平调整用水平尺测量,垂直调整用线锤测量,尺寸符合要求后固定在底座上,并再次复查;盘柜间连接应在调整好相邻盘柜尺寸后进行,连接时控制好盘间间隙,连接螺丝必须使用镀锌螺丝。

盘柜全排找正,找平固定后,需拉线检查其不平度和水平误差,如不符合要求,再进行调整;盘体固定:一般采用螺栓及夹板的形式连接,固定盘的四角,盘体较大时增加固定点,安装全部采用镀锌螺栓,紧固件应齐全盘体安装完成后,用6MM2的多股铜芯线连接底座及盘体的接地螺丝4.2 DCS系统热控设备安装4.2.1 概述DCS的系统的安装包括机柜、设备、模块、电缆、接地等安装工作4.2.2 作业准备和条件要求4.2.2.1DCS机柜安装前应做好保管工作,确保设备要求的温度、湿度,并做好防水、防尘措施;4.2.2.2电子室的土建、安装、电气、装修工程已全部完工,空调已具备使用条件,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符合要求;4.2.2.3施工用的材料、工机具等准备齐全;4.2.3.4配备足够的合格作业人员4.2.3 作业的程序与内容4.2.3.1DCS机柜安装机柜及控制台等设备从汽机房检修场运入,在机房零米开箱,然后用机房行车吊上运转层平台,使用手动液压叉车或自制的专用的运盘小车从进盘通道运至安装地点,车上应垫厚橡皮,并用尼龙吊带绑扎牢固;开箱时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严禁将撬棍伸入箱内乱橇;机柜安装时在柜底与底座间加装厚度为10MM左右的胶皮垫,固定的夹板也垫胶皮,固定螺丝用胶皮包裹住,使机柜与底座绝缘;机柜调整方法与普通仪表柜相同,并应符合盘、柜安装规范要求,安装后应完全清洁,包括室内应保持整洁并进行必要的隔离4.2.3.2DCS系统的接地按设计要求或设备说明书要求选用接地方式和接地材料;接地采用一点接地。

300MW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分析再热器课程设计

300MW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分析再热器课程设计

能动综合设计实训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300MW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分析学生姓名:李茂学号:201101040215院(系):轻功与能源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张斌2015 年 1 月12 日目录一再热系统概述-----------------------------------------------------2 1.1 选题背景-----------------------------------------------------2 1.2 再热汽温特性-------------------------------------------------3 1.3 影响过热汽温变化的因素---------------------------------------4 二再热流程---------------------------------------------------------6 2.1 主要汽水流程-------------------------------------------------6 2.2 烟气与再热的关系---------------------------------------------6 2.3 再热系统简图-------------------------------------------------6 三设计正文---------------------------------------------------------7 3.1 300M机组参数 -----------------------------------------------7 3.2 低温再热器参数-----------------------------------------------8 3.3 低温再热器结构尺寸计算---------------------------------------9 3.4 低温再热器热量计算------------------------------------------12 四总结------------------------------------------------------------13 参考文献-----------------------------------------------------------14一再热系统简介中间再热循环,时将已经在汽轮机高压缸膨胀做功后的蒸汽,送入锅炉的再热器进行加热,是之过热到与主蒸汽温度相近或相等,然后再送入汽轮机中、低压缸继续膨胀做工。

发电厂300MW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浅谈

发电厂300MW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浅谈
一 一
分 割 屏 过热 器 出 口汽温 的测 量点 设 在 分 割 屏过 热 器 出 口 , 左 右 两侧 各 有 一 个测 点 , 经 两 选 一后 输 出作 为 实测 值 。再 经 低通 滤 波 后 送往 P I D控 制 器 的测 量 信号 端 ( P端 ) 。分割 屏 过 热器 出 口汽温 的设 定值与机组负荷有关。 对应于不同负荷运行工况下的主蒸汽流量经 函数 模 块 处 理成 相 应 的分 割 屏 过 热器 出 口汽 温设 定 值 , 加 法 器 的 输 出就是分割屏过热器出 口汽温设定值。 该值送至 P I D控制器设定信 号端 ( s 端) 。以上所得 到的测量值和设定值相 比较 , 即可得到分割 屏过热器出 口汽温偏差信号。 2 . 1 . 2前馈信号 蒸 汽 负荷 变 化 和烟 气 侧 扰 动均 对 汽 温 有较 大 的影 响 。一 般 地 , 当机组负荷变化时 , 首先改变燃料量 , 然后 改变送风量及引风量等 ,
工 业 技 术
2 0 1 3 年 第2 0 期l 科技创新与应用
发 电厂 3 0 0 MW 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浅谈
周 爽
( 山西兴能发 电有限责任公 司, 山西 古交 0 3 0 2 0 0 )
摘 要: 过 热 蒸汽 温度 过 高或过 低 会 显著 影 响 电厂 的 经 济性 和 安 全性 , 所 以过 热 蒸 汽 温度 无 疑 是锅 炉运 行 质 量好 坏 的 重要 指 标 之 一 。 文章 首 先介 绍 了过 热汽 温控 制 系统 原理 , 随后 对 某 电厂 的 3 0 0 M W 机 组 的过 热 蒸 汽 温度控 制 方 案做 了粗 浅 的探 讨 。
关键 词 : 3 0 0 WM; 过热蒸汽; 温度 控 制
1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原理 锅炉的过热蒸汽系统分为 A、 B两路 ,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控 制系统 。 过热 蒸 汽 的控 制 是 通 过控 制 两个 相 串联 的过 热 器 的喷 水 而 实现 的, 这就是中间汽温控 制( 一级减温控制 ) 和末级减温控制( 二 级减温控制 ) 。 主蒸汽温度由二级减温控制来保证 , 第一级减温控制 的任 务 是 克服 进 入低 温 过 热 器 和屏 式 过 热 器 的扰 动 , 维 持 进 入 第 二 级减温器的蒸汽温度 的稳定 ; 第二级减温控制的任务是直接保证主 蒸 汽 温 度 等 于给 定值 , 是 主蒸 汽 温 度控 制 系 统 中最 主要 的 回路 。过 热蒸汽温度控制 的这两个 回路在系统结构上都属 于带有前馈信号 的 串级 调节 系统 。 级和二级减温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完全相 同。 一级减温控制 系统将 中间过热器出 口汽温与设定值 比较 , 经主调节器 的 P I 运算 , 结果形成的控制信号又与 中间过热器的人 口汽温进行 比较 , 然后再 经付调节器运算输出控制信号去调节喷水 阀。 该 系统的设计通常包 括有对中间过热器入 口( 一级减温器出 口) 汽温过高和过低 的限制 , 这一温度设定值 的高限可 以用锅炉风量的函数来限制 , 而设定值 的 低 限可以用锅炉压力 的函数限制 。二级减温控制系统中 , 高温过热 器 出口汽温与设定值相 比较 , 形成的控制信号又与二级减温器出 口 温 度 相 比较 , 最 后 去 控 制二 级 喷 水 阀 。这 个 系 统通 常应 考 虑 对末 级 高温过热器入 口汽温设定值的高 限限制 , 人 口汽温高限设定值可按

过热气温4

过热气温4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 300MW 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任强 学 院: 能动学院 班 级: 能环10-3 指导教师: 施永红2014年 1 月 7 日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1030307019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名称:热工控制系统专业课程设计 学院: 能动学院 班级: 能环10-3 学生姓名: 任强 _ 学号: 201030307019 _ 指导教师:施永红、王胜捷一、题目300MW 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二、目的与意义本设计是针对“热工控制系统”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热工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和控制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全面、系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要求 已知条件:(1)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1-1所示,系统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图1-1221()T W s d =;11111()(1)T i W s T sd =+;0010259()()()(/)(118.4)W s W s W s C V s °==+; 0228()(/)(123)W s C V s °=+; 120.1(/)V C q q g g °==;1z K K m ==(2)300MW 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汽包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先流经低温对流过热器进10θ2θ 1θ)(1s W T )(2s W T z KμK)(02s W )(01s W2θγ1θγK µ行低温过热,然后依次流经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后送入汽轮机。

屏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均为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的入口分别装设了Ⅰ级、Ⅱ级和Ⅲ级喷水减温器,其中Ⅲ级喷水减温器是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主要内容:1、根据图1-1及已知的传递函数完成串级汽温控制系统主、副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一、题目300MW 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二、目的与意义本设计是针对“热工控制系统”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热工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和控制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全面、系统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三、要求 已知条件:(1)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1-1所示,系统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图1-1()1D D d D K T s W s T s =+;11()(1)Ti W s T sδ=+; 00102239()()()(/)(115)(123)W s W s W s C V s s ︒==++; 0228()(/)(115)W s C V s ︒=+; )/(1.021C V ︒==θθγγ;1==μK K z(2)300MW 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汽包所产生的饱和蒸汽先流经低温对流过热器进行低温过热,然后依次流经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后送入汽轮机。

屏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均为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在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高温对流过热器的入口分别装设了Ⅰ级、Ⅱ级和Ⅲ级喷水减温器,其中Ⅲ级喷水减温10θ2θ 1θ()d W s()T W sz KμK)(02s W )(01s W2θγ 1θγ器是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主要内容:1、根据图1-1及已知的传递函数完成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的微分器和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2、根据已知的300MW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设计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过热汽温分段控制系统。

要求: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规定地点认真完成设计;设计共计一周。

2、按照统一格式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1、根据图1-1及已知的传递函数完成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的微分器和调节器的参数整定;(1天)2、根据已知的300MW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设计采用导前汽温微分信号的双回路过热汽温分段控制系统:确定控制系统的方案,画出控制系统结构图,说明系统的组成,分析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3天)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是铁岭电厂300MW机组再热气温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对机组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进行现场实地观察、原理分析、可靠性论证,从而提出保证该系统长期稳定处于协调控制的方案。

在大型机组中,新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内膨胀做功后,需再送回到锅炉再热器中加热升温,然后再送入汽轮机中、低压缸继续做功。

采取蒸汽中间再热可以提高电厂循环热效率,降低汽轮机末端叶片的蒸汽湿度,减少汽耗等。

为了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广泛采用了蒸汽中间再热技术。

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的意义与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一样,是为了保证再热器、汽轮机等热力设备的安全,发挥机组的运行效率,提高电厂的经济性。

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的任务,是保持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动态过程中处于允许的范围内,稳态时等于给定值。

在再热蒸汽温度控制中,由于蒸汽负荷是由用户决定的,所以几乎都采用改变烟气流量作为主要控制手段,例如改变再循环烟气流量,改变尾部烟道通过再热器的烟气分流量或改变燃烧器(火嘴)的倾斜角度。

关键字再热汽温,过热蒸汽,串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is graduation project (paper) is through the hot steam warm control system carries on the principle analysis, the reliable proof, the scene again to the TieLing three electricity 300MW units on the spot observes, guarantee this system which proposed long-term stability is in the coordination control the plan.In the large-scale unit, the new steam inflates the acting after the steam turbine high pressure cylinder, must again return to the boiler reheater in heats up elevates temperature, then sees somebody off again in the steam turbine, the low pressure cylinder continues the acting. Adopts among the steam hot to be possible to enhance the power plant circulation thermal efficiency again, reduces the steam turbine terminal leaf blade the steam humidity, reduces the steam consump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ower plant the hot efficiency, the large-scale thermoelectricity generation unit has widely used among the steam again the hot technology.Again the hot vapor temperature control significance and the superheat vapor temperature control is same, is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rmal energy equipment and so on reheater, steam turbine securities, the display unit's operating efficiency, enhances the power plant the efficiency. Again the hot vapor temperature control duty, is maintains the reheater to export the vapor temperature to be in the permission in the dynamic process in the scope, when stable state is equal to the given value.In again hot vapor temperature control, because the steam load is by the user decision, therefore nearly all uses the change haze current capacity to take the primary control method, for example the change circulates again the haze current capacity, the change rear part flue or changes the burner through the reheater haze divergence quantity (spout) the angle of tilt.Key words Reheat steam,Superheat steam,Cascade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 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1)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背景 (1)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2)2 火力发电厂发电工艺简介 (3)2.1 火力发电厂概述 (3)火力发电厂基本原理 (3)主要生产过程简述 (3)2.2 火电厂三大控制系统 (4)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4)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5)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 (5)3 火电厂的控制系统 (6)3.1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6)3.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6)前馈控制系统 (6)反馈控制系统 (7)复合控制系统 (8)3.3 性能指标 (8)3.4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 (9)基本调节作用 (10)调节器的控制作用 (11)3.5 单回路控制系统 (13)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13)调节器的正反控制作用 (14)3.6 串级控制系统 (15)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15)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节器的选型 (16)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7 汽水系统 (17)4 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22)4.1 火电厂再热汽温控制系统概述 (22)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的意义与任务 (22)再热蒸汽的特点 (22)再热蒸汽温度的影响因素 (23)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的方法手段 (23)4.2 铁岭电厂300MW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29)4.3 铁岭电厂300MW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SAMA图设计说明 (30)摆动燃烧器控制系统 (30)喷水减温控制系统 (32)4.4 MATLAB 仿真 (35)5 OVATION介绍 (40)5.1 西屋OVATION介绍 (40)5.2 OVATION控制系统的特点 (40)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1.1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的目的与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一样,是为了保证再热器、汽轮机等热力设备的安全,发挥机组的运行效率,提高电厂的经济性。

300MW单元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新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300MW单元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新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其他345
参数,才能使烟气挡板预动作量最佳地起到作用。 同理,当再热汽温要达到设定值时,此时要求汽温变化的过程已结束,但由于锅炉迟滞 的作用,此时进入再热器的烟气量将在随后的过程中对再热汽温产生调节过量的影响,因此 还设计了一个“反踢”(类似于“刹车器”)作用。“反踢”动作当下式成立时发生。
△T=厂3(ATo)
关键词:代数等价观测器(AEO);再热汽温自动调节;大惯性:大迟滞
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单元机组中,再热器蒸汽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的控制品质直接关系着机组的
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电网调度对电厂协调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运行要求,对再 热汽温的控制也就要求得更高了。近年来,针对锅炉蒸汽温度受控对象通常具有大惯性、大 迟延、参数慢时变等特点,通常采用现代控制理论[1.2]中基于观测器的状态反馈与传统的 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3-7],将汽温惰性区动态特性由状态观测器代替。但对于锅炉再热 汽温采用烟气挡板再循环为主要调节手段的系统来说,机组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通常还要 依靠微量喷水或紧急喷水,采用非喷水调节手段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实践成果还缺少 工程范例。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认真分析了锅炉汽温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现有成果, 运用增量式函数观测器(IFO—KAx)[5]和代数等价观测器Is,9](AEO)的概念指导状态反 馈和状态观测器的参数整定D03,并应用于一台300MW单元机组的锅炉再热器蒸汽温度控 制系统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并引人“加速器”、“正踢”“反踢”、“模拟柔性模糊控 制”等概念[1l ̄13],和变参数PID调节器共同组成一个综合型再热汽温自动调节系统,并利 用通用的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DCS)中的标准算法模块对其功能进行了实现,更加有效地

300MW机组全面性热力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300MW机组全面性热力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本设计中,通过学习节能理论拟定原则性热力系统;采用常规热平衡计算方法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在安全、可靠及力求降低电厂投资的前提下,进行辅助设备及管道的选择;最终拟定出全面性热力系统并绘制出各局部及全厂的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本次设计,理论基础坚实,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可作为其它电厂热机部分设计的参考。

Abstract:In this design, the principle thermal power system is worked out by means of studying the save energy theory; adopting thermal equilibrium computational method to carry on the thermal economy analyses; being living the security and dependability and doing my best to cut down the electric power plant investment, carrying on auxiliary equipment and the pipes selection; finally working out the overall heating power system and drawing out the overall thermal power plant diagram. Because theory base is solid, the data source is real and dependable, the design may be the reference to the else thermal power plants as designing the heat engine section.关键词:原则性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辅助设备选择管道计算全面性热力系统Keyword:Principle thermal power system Thermal economy analysis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Pipes calculationOverall thermal power system前言近10多年来,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大型发电机组在我国日益普及,由于300MW 火力发电机组具有容量大、参数高、能耗低、可靠性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而且已逐渐成为我国火力发电的主力机型。

300MW机组摆动燃烧器调节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探讨

300MW机组摆动燃烧器调节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 : 0 MW 机组 ; 30 再热汽温调节 ; 模 炉 为 亚 临界 一 次 中 间再 热 、 自然循 环
单炉 膛 汽 包 炉 , 四 角 双 切 圆燃 烧 , 两 假 想 切 圆 的直 径 分 别 为 58 4 mm 和 1 3 mm。燃 烧 器 采 用 水 平 浓淡 燃烧 器 , 1 02 共 5层 分 为上 下 两 组 。燃 烧 器 可 以摆 动 , 面 一组 为 8层 , 面 一 组 为 7 上 下 层 。 三 次 风 喷 口及 顶 二 次 风 喷 口最 大 摆 动 士 1 o , 它 喷 口最 其 5 大摆 动 43 。 。 - 0 锅炉 采 用 4套 钢 球磨 煤 机 中 间储 仓 式制 粉 系 统 。
维普资讯
电与利设 专 力水建 l< _ 、 版
30 0 MW 机 组摆 动燃 烧 器调 节再 热汽 温控 制 系统 的探讨
口 张 勇
摘 要 : 文 阐述 了某 3 0 W 机 组 摆 动 燃烧 器 法 再 热 汽温 控 制 系统 的特 点 。 合 多 年 来 的 工 作 实 践 。 谈 自 本 0M 结 谈 己的 一 些 看 法 。 仅供 同 行参 考 学 习。
遥 信 : 关及 刀 阐位 置 , 置 故 障 及 直 流 消 失 等信 号 。 开 装 24 l k . V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 C 2 O SP 1 E 5 1 k 电容 器 保护 测 控 装 置 也 采 取 分 散 安 装 在 1 k 电容 0V 0V
器 柜 上 的 方式 。
图 l 再 热 汽 温 调 节 系统
- + 一
- — —
卜一 +
- +
-— -— -— - 卜 -— ・ — 卜 — 卜 — 卜 — — — 卜

300MW汽包锅炉主、再热汽温调节方法总结

300MW汽包锅炉主、再热汽温调节方法总结

300MW汽包锅炉主、再热汽温调节方法总结对于汽温调节,由于汽包锅炉固有的蓄热特性,还有锅炉燃烧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汽温调节滞后以及汽温升降趋势不易判断等问题。

从实际经验可以看到,保持锅炉燃烧及汽水的稳定是影响汽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保持稳定的炉膛负压。

(-50到-100pa 左右)2.合理的燃尽风配风及相对应的燃烧器摆角,以寻找对应合理的炉内燃烧工况,进而保证炉内火焰的充满度及火焰中心,并且汽温偏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合理的一次风压,二次风量及风箱与炉膛差压。

4.合理的二次风配风,采用胖瘦胖的配风方式。

5.不同的负荷采用不同的汽压,并且维持汽压的稳定,以使汽温达到最佳。

6.维持较高的磨出口温度,进而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

7.不同的负荷下设定不同的一级减温水量,以保持二级减温水的余量和自动控制。

8.高负荷下适合进行炉膛吹灰,但不同层次的炉膛吹灰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避免汽温下降和煤耗上升。

9.长吹时进行前5根吹灰器吹灰,注意汽温的控制。

10.为达到稳定的汽温,要遵守细调原则。

注意超温的提前量控制,避免温度的大起大落。

当温度呈上升趋势而不减时,在温度达到545度时就应适时地进行增大减温水量,等温度保持时则进行减温水回收。

11.启停磨时应充分考虑炉膛燃烧工况、锅炉蓄热及汽压的变化对汽温的影响,适时地进行提前量调节。

(细化)12.滑降负荷时锅炉是一个放热过程,升负荷时锅炉是一个蓄热过程。

滑运时可提前8分钟降压,保证压力的稳定缓慢下降并保证相应的负荷,对锅炉提前放热,同时调节减温水量,以避免对汽温的大幅度扰动,尤其是降温。

同理升负荷时可提前8分钟提压,对锅炉提前蓄热,同时调节减温水量,以避免对汽温的大幅度扰动,尤其是超温。

13.熟悉减温水调节门在各种开度,各个压力下的调节特性,从而控制减温水量。

14.启磨时对汽温的影响:.启下层磨时,炉膛火焰中心上移,汽压上升,锅炉进行蓄热,为避免超温,可适当增大一级减温水量及降低二级设定温度,同时合理开大燃尽风,降低燃烧器摆角,压低火焰中心。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过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是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显著地影响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文章主要根据已知的300MW单元机组过热蒸汽流程设计串级过热气温分段控制系统。

在进行设计的同时先了解过热气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调节器,再对其控制系统的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在参数整定时主要采用内外回路分别进行整定的方法。

然后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使系统控制过热气温的能力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地运行。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二章是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分析和整定及过热蒸汽流程.首先说明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任务,然后信号校正,其中信号校正又包含过热气温的校正和蒸汽流量的校正以及减温水流量的校正.最后介绍了过热蒸汽流程。

第三章是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分析.内容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原理分析。

并说明该过热汽温控制系统采用了前馈-串级分段控制方案,与普通的控制系统相比,既可克服内、外各种扰动,又可克服两侧汽温在调节过程中的相互干扰和影响,提高了蒸汽参数的稳定性。

维持过热器出口温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而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目录第一章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1)1.1 过热汽温控制的任务 (1)1.2 过热汽温控制对象的静态特性 (1)1.3过热汽温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2)1.4 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1.5控制系统的整定 (5)第二章过热汽温分段控制系统 (8)2.1 串级过热蒸汽流程 (8)2.2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方案 (8)2.3 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分析 (8)参考文献 (12)第一章过热汽温控制系统1.1过热汽温控制的任务过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1.选题背景 (1)1.1 设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方案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单元机组的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定压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滑压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联合运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以汽轮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过程论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负荷指令运算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负荷指令限制回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负荷增/减闭锁BLOCK I/D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00MW机组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优化调试

300MW机组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优化调试

300MW机组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优化调试与问题探讨300MW机组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优化调试过程,包括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系统调试与控制组态修改,参数整定,并对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当负荷变化时,炉底风热风挡板投自动,可引起机组负荷不稳定,汽温变化较大,炉膛压力、烟气含氧量较大变化,不利于提高机组热效率,概述过热汽温控制分为A、B侧,为二级控制系统,这两级喷射式减温器用来控制末级过热器的出口蒸汽温度,使其在负荷50~100%BMCR时,温度控制在541±3℃;多段类型的控制按顺序排列,控制在一级减温器完成,经过二级减温器温降维持正常恒定;在60~100%BMCR 滑压运行方式下,和80~100%BMCR定压运行模式下,再热蒸汽温度一般控制在541℃±5℃,通过调节进入锅炉底部的热风注入挡板进行控制,以调节热二次风实现上述目的。

1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调试与控制组态修改1.1过热汽温调节系统的任务过热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1.2 原控制系统构成原设计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是以常规PID调节器组成的串级温差控制系统,其控制热力系统结构如图1,原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差,在稳定工况下,运行人员每隔15分钟左右,必须将控制系统切为手动操作,待系统稳定后再投入自动,给运行人员的操作增加了很大工作量,而且控制参数经常超标,不利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图 1 为过热汽温控制热力系统原理。

该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缺点是由于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对象特征具有很大的迟延,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很难得到理想的等效对象特征和控制品质,Smith率先提出一种克服纯迟延的控制方案,即Smith预估器,如果数学模型完全准确,Smith预估器完全可以纯迟延对控制系统的影响,从而在理论计算上解决了大迟延对象的控制问题,ABB Bailey 公司的INFI-90控制系统中设计了Smith预估器控制算法,为工程实现提供了平台。

300MW机组主汽温控制系统分析设计

300MW机组主汽温控制系统分析设计

Keywords: superheater,segment control,cascade control,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strategy
II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内容和背景..................................................................................................................... 1 1.1.1 汽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 1 1.1.2 过热器的分段控制策略..................................................................................................... 1 1.1.3 过热汽温控制的意义及控制难点...................................................................................... 1 1.1.4 串级控制策略..................................................................................................................... 2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3 第二章 主汽温热力系统及控制策略分析................................................................................... 5 2.1 汽包炉与直流炉汽温控制系统的区别................................................................................. 5 2.2 过热器的工艺流程................................................................................................................. 6 2.3 汽温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6 2.4 过热汽温的分段控制策略..................................................................................................... 8 2.5 主汽温控制的任务分配......................................................................................................... 9 2.6 串级控制系统的概述............................................................................................................. 9 2.7 串级汽温调节系统............................................................................................................... 11 第三章 主汽温控制方法........................................................................................................... 13 3.1 概述....................................................................................................................................... 13 3.2 PID 控制法............................................................................................................................ 14 3.3 智能控制............................................................................................................................... 14 3.4 Smith 预估器........................................................................................................................ 16 第四章 分段串级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17 4.1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 SAMA 图................................................................................................. 17 4.2 过热汽温控制连锁逻辑....................................................................................................... 18 第五章 分段串级汽温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 20 5.1 常规 PID 控制....................................................................................................................... 20 5.1.1 PID 调节器参数工程整定法............................................................................................ 20 5.1.2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 20 5.1.3 主汽温控制系统 simulink 仿真及性能分析................................................................. 21 5.2 史密斯预估补偿控制........................................................................................................... 23 5.3 自适应史密斯预估补偿控制...............................................................................................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针对300mw发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经过了对系统
控制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保证再热汽温稳定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到系统运行的经
济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设计方案,旨在满足这些要求。

一、再热汽温控制算法设计
针对再热汽温的控制问题,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算法,即利用比例、积分、微分三个
控制因素对再热汽温进行控制。

其中,比例因子P是指当前误差与设定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积分因子I是指误差的累加量;而微分因子D则是通过对误差的变化率进行控制来实现更
精确的控制效果。

综合使用这三个控制因子,可以实现更准确、更稳定的再热汽温控制。

在针对300mw发电机组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
环境温度、负载变化、锅炉火力调整等。

具体的方案如下:
1、对于环境温度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环境预测算法,以更好地掌控气象情况,并及时调整再热汽温控制系统,以保证其稳定运行。

2、针对负载变化,我们采用了自适应控制算法,根据发电负载情况来进行实时调整,确保在各种负载情况下再热汽温度的稳定性。

3、对于锅炉火力调整,我们设定了一个阈值,当锅炉火力超过这个阈值时,系统会
自动调整再热汽温控制,以确保其在最佳范围内稳定运行。

三、安全措施的设计
在这种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发电
厂的安全运行,我们采用了多项安全措施,如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多级报警等,以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

四、性能评估
为了不断优化再热汽温控制系统的性能,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性能评估体系,以评估
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具体包括监测再热汽温度
偏差、计算控制算法的响应时间等。

综上所述,针对300mw发电机组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应该兼顾稳定性、经济
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并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安全措施为基础,通过实时性能评估等手
段不断优化其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