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2023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3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3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阅读答案晏子谏齐景公文言文阅读答案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2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刘向《晏子春秋》)【注】○1晏子:名婴,齐国宰相。

景公:齐国国君。

○2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阅读训练】试题一1.选出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项。

(1)A.饱而知人之饥B.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D.五谷不收谓之饥(2)A.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B.蹇叔之子与师C.与嬴而不助五国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2)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3.品味文章,请思考晏子对景公的这番陈说,是随机而言,还是心中早已有意?为什么?4.晏子的谏言中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1.(1)BCD(B:指荒年/C:偏义复词,偏义与“饥”,指荒年。

/D:指荒年。

)(2)AD(A/D:给予/B:参与。

/C:交好。

)2.(1)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

(2)真奇怪啊!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

3.晏子早就有意进谏,乘天寒,入见景公才随机而进言。

这从晏子之言严谨而雄辩可看出。

4.排比使谏言语意集中,文气酣畅,加强了说服人的力量。

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

在阅读散文之前,可以先看一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和做题的效率。

带着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读的过程中把相关内容标记出来,读完文章以后再仔细分析。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整理汇总1.在文章中找到概括全文的句子在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中有一种是在文章中寻找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

【初中文言文阅读】《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备注:①齐景公,姓氏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

③弋〔yi〕,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⒈莫忘加点字挑选恰当的注音。

①景公好弋②诏吏杀死之③使烛邹主鸟④寡人言命矣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①并使烛邹主鸟()a掌理b主持c主要的②而亡之()a同“无”,没有b遗失,BUICKc灭亡③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a加少师b计算c列出⒊翻译下列句子。

公曰:“勿杀死,寡人言命矣。

”⒋本文的题目是“晏子谏杀烛邹”,其中“谏”是“劝告”的意思。

文中晏子是怎样劝告景公勿杀烛邹的?(八)晏子谏杀死烛邹答案1.略2.abc3.景公说:“不要杀他,我听从你的指教了”4.晏子没从负面批评齐王,而是从保护他的根本利益启程,顺着他的话展开进谏,列举烛邹的五条罪状,表示五十三名有罪之人的荒谬行径将可以增添严重后果,从而达至进谏的目的,由此窥见晏子机智存有策略。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晏子柬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晏子柬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晏子柬景公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晏子谏齐景公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④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公元前547年-490年在位。

②弋(yì):用一种带有绳子的箭射鸟。

③烛邹:人名,在刘向的《说苑·正谏》中也写作“烛雏”。

④主:负责管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数落、责备)B.使诸侯闻之(假使、假如)C.请数之以其罪杀之(请允许我)D.以吾君重鸟而轻士(看轻、轻视)(2)对下列四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公怒,召吏欲杀之③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④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C.①②④相同,③用作助词D.①②③④意义均不相同(3)将下面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召吏欲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勿杀,寡人闻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晏子听说齐景公要杀烛邹,马上把烛邹叫来当http:///news/B922AC2C53A6E31B.html 着景公的面,列举了烛邹的三大罪状,就凭这三大罪状,足以将烛邹处死,以平景公心中之怒。

B.晏子列举的烛邹的第三条罪状,最使齐景公坐立不安。

所谓“重鸟而轻士”意为把鸟看得比人还重要,这岂不是昏君的行为吗,所以最后不得不不杀烛邹。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谏景公(二则)(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谏景公(二则)(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晏子谏景公(二则)(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景公手酒于泰山之上,酒酣,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日:“臣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弃是国也而死,其孰可为乎!”晏子独搏其脾,仰天而大笑曰:“乐哉!今日之饮也。

”公怫然怒曰:“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晏子对日:“今日见怯君一,谀臣三,是以大笑。

”公曰:“何谓谀怯也?“晏子曰:“夫古之有死也,令后世贤者得之以息,不肖者得之以伏。

若使古之王者如毋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国而哀之?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

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

曷为可悲?至老尚哀死者,怯也:左右助哀者,谀也。

怯谀聚居,是故笑之。

”公惭而更替日:“我非为去国而死哀也。

寡人闻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君当之,今彗星出而向吾国,我是以悲也。

"晏子曰:“芨之红义旦邪无德于国穿也沼则欲其深以广也;为台榭,则欲其高且大也;赋致如为夺,诛戮如仇雒。

自是观之,希[注]又将出,彗星之出,庸可悲乎!”于是公惧,乃归,填池沼,废台榭,停赋效,缓刑罚,三十七日而彗星亡。

(节选自《晏子春秋•卷第七•外篇》)【注】箱:通“学”,指彗星。

材料二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馆,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停寿不恤,死狗有棺。

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

”公曰:“善。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节选自《晏子春秋•卷第二•内篇谏下》)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晏子谏齐景公》原文及译文

《晏子谏齐景公》原文及译文

《晏子谏齐景公》原文及译文赏析晏子谏齐景公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详,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阅读练习1.解释(1)雨:(2)霁:(3)被:(4)间:2.故事中,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正确的一项是()A.欣赏晏子的幽默言谈。

B.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失言。

C.对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觉得愧疚。

D.对自己身强体健颇为自豪。

3.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参考答案1.①下,降②放晴③同“披”④一会儿2.C3.启而能发,及时省悟,知错能改二: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参考答案:9.(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⑵回答。

⑶身穿(通:披)⑷挨饿受冻的人。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篇一:《鱼我所欲也》《晏子谏景公》比较阅读《鱼我所欲也》《晏子谏景公》比较阅读【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晏子谏景公【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陛:堂,朝堂。

陛,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

⑤④⑤①②③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好处(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3)公被狐白之裘被:同“披”,披着,穿着(4)乃令出裘发粟裘:皮衣,御寒的衣物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答案: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2011·四川省广安市)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

(15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今谓人曰()(3)何故()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023年《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

2023年《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

2023年《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2023年《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

(14分)【甲】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③。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好(hào):喜欢。

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

此处指捕鸟。

②烛邹:人名。

亡:逃。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①不可谓知类()②公输盘不说()③召而数之公前()④寡人闻命矣()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1分)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②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小题4: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表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3分)小题5: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写墨子用道义说服公输盘。

B.[乙]文晏子以烛邹陷国君于不义为理由,委婉提出了国君的错误,从中可见晏子尖刻、泼辣性格特点。

C.[甲]文墨子见公输盘后,不从正面说服公输盘不要攻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巧妙设喻,诱使公输盘说出自相矛盾的话来D.[甲][乙]的阅读,可获得“劝说”方面的启示要坚持正义;要讲究方法;要善于表达等。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晏子智谏》练习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晏子智谏》练习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晏子智谏》练习附答案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晏子智谏景公好弋①,使烛邹②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同:“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巳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释]①弋:打猎射鸟。

②烛邹:人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3)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4分)答案:(1)丢①失,逃跑;②以为,认为(2)①晏子是一个机智聪慧、有勇有谋的人,他召来烛邹,表面上是痛斥他的罪过,实际上是劝谏景公,认景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②晏子是一个明辨是非、以大局为重的人,分委婉劝谏景公不要因为丢了几只鸟的小事而处死忠臣,让天下人耻笑。

(3)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

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句意:烛邹管理那些鸟。

不久,鸟飞走了。

亡:逃走;②句意: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

以:以为,认为。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人物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文中的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

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文中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列出烛邹的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可见他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善于辞令,晏子还善于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进行说理。

【参考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重点字词解析0813(共两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重点字词解析0813(共两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重点字词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景公以晏子为相,欲霸天下。

时三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

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

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

”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开疆曰:“吾伏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

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于是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而杀之。

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

”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使者复曰:“已死矣。

”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

齐君负大,不义于天下,及孔子以礼责,愧悔无地。

尝读《晏子春秋》,其言论多可采,原于老子者也。

然二桃而杀三勇士,清净流为名法,不其然哉?”(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B.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C.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D.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9.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

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亡身。

亡身者,仁人所不为也。

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

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

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

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昔陈灵公不听泄冶之谏而杀之,曹羁三谏曹君不听而去,《春秋》序义虽俱贤,而曹羁合礼。

(节选自刘向《说苑·正谏》,有删改)材料二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

”公曰:“诺。

”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①。

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公惭而不朝。

晏子入见。

景公曰:“昔者,寡人有罪。

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寡人以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

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

今君有失行,而刖跪直辞禁之,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

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

”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

”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节选自刘向《说苑·正谏》,有删改)【注】①正闺:正门。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19-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j):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2.以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5.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范仲淹的话来回答)(2分)。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景公之时|晏子谏齐景公|雨雪不寒|晏子春秋|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3、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雨雪三日而不霁奋袖出臂B.公被狐白之裘则又请焉C.婴闻古之贤君宴酣之乐D.逸而知人之劳水尤清冽14、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同类的一项是: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窥镜而自视B.乃令出裘发粟乃重修岳阳楼C.饱而知人之饥何陋之有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真不知马也15、翻译下面句子。

⑴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⑵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6、文意理解。

景公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奇怪感觉的原因是读了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3、B 14、B15、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16、公被狐白之裘晏子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能换位思考,知道民间疾苦,劝说君王行善。

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

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

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了。

”景公说:“说的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

”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

2023年《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答案_1

2023年《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答案_1

2023年《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答案2023年《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答案1【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④万,而专属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节选自《战国策》)【注】①昭奚恤:楚国的令尹(相)。

②江乙:卫国人,当时在楚国做官。

③长:为首领,执掌。

④带甲:精兵。

⑤属:隶属,归属。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1)今齐地方千里____。

(2)兽见之皆走____。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2)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9.【甲】【乙】两文都采用设喻方法说理。

【甲】文邹思用切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____;【乙】文江乙用寓言设喻,告诉楚宣王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寓言故事是____ 。

(2分)参考答案:7. (1)方圆(2)跑(2分)8.(4分)(1)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2)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9.(2分)甲: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乙:狐假虎威。

【最新推荐】晏子巧谏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3页)

【最新推荐】晏子巧谏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晏子巧谏阅读答案篇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晏子谏齐景公阅读课外文言文《晏子谏齐景公》,完成1一4题。

晏子谏齐景公景会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②,公被孤白③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出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雪:下雪,“雨”作动词,音yù。

②雾(jì):雪止天晴。

③狐白:狐腋下的白毛。

④闻命:听从教诲。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有间:_____________逸: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乃令出裘发栗,与饥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景公为何会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奇怪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一会儿 (2)安逸、清闲2.于是下令拨出皮衣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百姓。

3.因为他身披着最好的狐狸皮毛做成的衣服(或:“被狐白之裘”)。

4.关心百姓,善于言辞(能够了解老百姓的要求,并巧妙地借古之贤君来说服国君)。

篇二:《晏子谏杀烛邹》阅读答案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晏婴劝谏阅读答案

晏婴劝谏阅读答案

晏婴劝谏阅读答案晏婴劝谏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晏婴劝谏阅读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

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

”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

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

”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

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

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

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

”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

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共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存吾存:问候。

D.今四封之民封:疆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不对,则无以事君 B.钟爱其兄弟C.诚信于朋友 D.废厚葬之令3.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丰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倒们慈爱仁惠。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①导亲于父兄②有礼于群臣③诚信于朋友④臣无隐忠⑤以其私财忠于君⑥有惠于百姓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

晏子谏因鸟杀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谏因鸟杀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谏因鸟杀人阅读练习及答案晏子谏因鸟杀人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日:“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已毕,请杀之。

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1.晏子的本意是景公,说他。

但是晏子却以烛邹的姿态出现。

这种以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4分)2.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

(2分)3.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

(2分)4.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

(3分)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③使诸侯闻之()5.解释加点的词语。

(6分)①主鸟而亡之()②请数之以其罪()③以鸟之故杀人()④景公好弋()⑤寡人闻命()⑥为吾君主鸟()6.指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

(3分)①诏吏杀之()A、招集差吏杀了烛邹。

B.命令主管官吏杀他。

C、诏告天下人要杀烛邹。

D.告诉手下官吏杀人。

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A、派烛邹管好主人的鸟,可是鸟死了。

B.叫烛邹去喂养主人的鸟,可是鸟儿逃跑了。

C、让烛邹去管这些鸟,然而这些鸟都不见了。

D.叫烛邹去主管禽鸟,可是这些禽鸟却亡失了。

③于是召而数之公前()A.于是把烛邹召到景公面前谴责。

B.便把烛邹的罪状诏告天下。

C.就把烛邹数落了一顿。

D.于是景公把烛邹召来谴责了一番。

7.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

(2分)答案1.指责、重鸟轻人、谴责、委婉2.“勿杀!寡人闻命矣。

”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

3.因为晏子的话已经表明,烛邹犯的过失还不至于被杀头,如真杀了烛邹,那景公就是“重鸟轻人”,会失信于天下人,甚至会失掉民心。

4.①叫、派②使得③让5.①死或逃走②谴责③因为④射⑤指教⑥主管6.①B②D③A7.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齐景公因烛邹没有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向齐景公委婉地列举了烛邹的三条罪状,本意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晏子谏杀烛邹体现了晏子的说服技巧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展现出他在权威面前镇定冷静,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的精神。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

③弋〔 yi〕,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题⒈请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①景公好弋②诏吏杀之③使烛邹主鸟④寡人闻命矣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①使烛邹主鸟( ) A 掌管 B主持 C主要的②而亡之( ) A 同“无”,没有 B丢失,逃掉 C灭亡③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 A查点 B计算 C 列举⒊翻译下列句子。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⒋本文的题目是“ 晏子谏杀烛邹”,其中“谏”是“劝告”的意思。

文中晏子是怎样劝告景公勿杀烛邹的?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阅读题答案1.略2.ABC3.景公说:“不要杀他,我听从你的指教了”4.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2023年《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1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小题2:以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小题4: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小题5: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范仲淹的话来回答)(2分)参考答案:小题1:(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⑵回答。

⑶身穿(通:披)⑷挨饿受冻的人。

小题2:C 。

小题3:(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小题4:(2分)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

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小题5:(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题分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认知能力。

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表转折)水落而石出者(表顺承)B.坐于堂侧阶(在)墨子闻之起于鲁(从)C.公被狐白之裘(的)温而知人之寒(的)D.晏子能明其所欲(代词)其如土石何(加强语气)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__对晏子或景公的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小题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__内容的能力。

根据晏子的言语的理解,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来回答即可。

2023年《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晏子谏景公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

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晏子谏景公()⑵晏子对曰()⑶公被狐白之裘()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B.坐于堂侧阶墨子闻之起于鲁C.公被狐白之裘温而知人之寒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参考答案:9.(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⑵回答。

⑶身穿(通:披)⑷挨饿受冻的人。

10.(3分)C 。

11.(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12.(2分)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

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13.(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

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

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

”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

”景公说:“讲得好。

我听你的话。

”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粮食给挨饿受冻的人。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2023年《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3阅读文言文选段《晏子谏景公》,完成14~16题。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陛:朝堂的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

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思是听您的话。

14.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公被狐白之裘(2)晏子对曰15.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16.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第二问请用学过的文言文原文回答)(3分)参考答案:14. (1)通“披”,穿着。

(2)回答(2分)15.译文:(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2分)16.关心百姓,善于言辞,敢于劝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分)2023年《晏子谏景公》阅读答案4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2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刘向《晏子春秋》)【注】○1晏子:名婴,齐国宰相。

景公:齐国国君。

○2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阅读训练】1.选出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项。

(1)A.饱而知人之饥B.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D.五谷不收谓之饥(2)A.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B.蹇叔之子与师C.与嬴而不助五国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2)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3.品味__,请思考晏子对景公的这番陈说,是随机而言,还是心中早已有意?为什么?4.晏子的谏言中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1.(1)BCD(B:指荒年/C:偏义复词,偏义与“饥”,指荒年。

/D:指荒年。

)(2)AD(A/D:给予/B:参与。

/C:交好。

)2.(1)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

(2)真奇怪啊!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

3.晏子早就有意进谏,乘天寒,入见景公才随机而进言。

这从晏子之言严谨而雄辩可看出。

4.排比使谏言语意集中,文气酣畅,加强了说服人的力量。

试题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晏子入见,立有间②公被狐白之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景公或晏子的性格特征。

答案10.(1)①晋见或拜见②通“披”,披着(2)奇怪啊!雨雪下了三天(或几天),天气却不寒冷。

(3)景公:虚心纳谏,知错能改。

晏子:体恤民情(关心百姓),善于进谏。

(任选一人作答。

)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

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

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

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

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