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试卷及答案
全国自考《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政权反映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利分配关系,又称为()。
• A.国体• B.国家形式• C.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D.国家结构形式正确答案:C2.在奴隶制、封建制国家中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
• A.立宪君主制• B.无限君主制• C.贵族君主制• D.等级君主制正确答案:B3.由议会授权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式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的政体是()。
• A.会议制• B.议会君主制• C.议会共和制• D.总统共和制正确答案:C4.人类历史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形式是()。
• A.巴黎公社制• B.苏维埃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 D.民主共和制正确答案:A5.君主是总统国家元首,议会掌握实权,议会选举产生内阁,内阁只对议会负责的是()。
• A.二元君主制• B.无限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 D.等级君主制正确答案:C6.将党划分为右翼、左翼、中间的分类标准是()。
• A.阶级属性• B.意识形态倾向• C.是否合法• D.是否掌握政权正确答案:B7.中国共产党与明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四项基本原则• D.依法治国方略正确答案:C8.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机关体系最高地位象征国家统一的国家机关是()。
• A.立法机关• B.最高行政机关• C.行政首脑• D.国家元首正确答案:D9.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分权说,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的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B.洛克• C.亚里士多德• D.马基雅维利正确答案:B10.在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立法创议权和法律否决权行使立法参与权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行政机关正确答案:D11.目前我国行政机关内部的运作体制实行的是()。
(完整word版)全国2015年10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D.近代法国哲学【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考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答案】C【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考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和实践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2023年10月《00034社会学概论》自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的方法既可用于研究自然界,也可用来观察和研究社会生活的理论是A.自然的社会理论B.社会有机体论C.社会进化论D.结构功能论2.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A.唯物辩证法B.辩证唯物论C.阶级斗争理论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20 世纪 20、3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将日常生活中的实地观察与思考发展成为一项科学技术,称为A.实地研究B.实验法C.文献法D.问卷调查4.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是A.批判诠释理论B.人本主义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D.实证主义方法论5.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从,融入本文化的过程,称为A.文化采借B.文化冲突C.文化融合D.文化传播6.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一般属性B.本质属性C.基本内容D.方向目标7.“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A.费孝通B.弗洛伊德C.马林斯诺D.费尔巴哈8.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 1871年出版的,首先给文化下了明确定义的著作是A.《普通文化学史》B.《普通文化》C.《原始文化》D.《文化论》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称为A.反向社会化B.再社会化C.正向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10.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人的A.现代化B.全面发展C.素质提升D.大胆创新11.当夫妻双方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并且无法共同生活时,只能以离婚来终止夫妻角色的扮演,这种情形属于A.角色冲突B.角色中断C.角色紧张D.角色失败12.符号互动论是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
《经济法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经济法概论》期末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经济法律事实中,客观上发生和存在的、与经济法主体主观意志和自觉行为无关的,但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是()A.合法行为 B.事件C.事故D.违法行为2.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是()A.主体B.客体C.内容D.法律3.下列物或行为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枪支弹药B.海洛因C.太阳D.自有黄金4.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个人独资企业不得使用的名称有()。
A.厂 B.中心 C.公司 D.工作室5.甲出资5万元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甲聘请乙管理企业事务。
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
某日,乙未经甲同意与善意第三人丙签订了一份标的额2万元的买卖合同。
下列关于该合同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该合同有效,但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B.该合同无效,如果给甲造成损失,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C.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可请求人们法院予以撤销; D.该合同无效,经甲追认后有效。
6.合伙人()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A.不得B.可以 C.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D.合伙协议约定就可以7.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得作为投资人出资方式的有()。
A.土地使用权B.其他财产权利C.劳务 D.家庭共有财产8.合伙人的债务清偿和合伙企业的关系中,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A.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B.合伙人个人负有债务,其债权人不得代为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C.合伙人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从其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D.合伙人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从其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9.李某为一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有限合伙人。
《旅游学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本题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1.旅游业: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2.国家旅游组织:是指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事物的组织.3.市场细分: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的过程.4.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5.旅游交通: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交通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往返及在目的地各处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二、填空题(本题11小题,每空1分,共25分)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旅游学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姓名学号装订线1 / 7三大部分构成,即旅行社、旅游交通、住宿业及饭店,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7.从根本上讲,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性产业.8.在国外,旅行社按其业务类型分为:旅游批发经营商和旅游零售商.9.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有旅行距离、运输价格、旅行目的、旅行偏好和经验.10.国家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有政治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11.我国的旅游组织基本上划分为旅游行政组织和旅游行业组织两大类.12.我国旅游行政组织包括国家旅游局、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13.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14.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5.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生态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居民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16.旅游的六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相应题号处,本题20 Array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7.( B )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际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2 / 7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业D、旅行社18.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与旅游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C ).A、万国邮政联盟B、世界旅游组织C、联合国D、欧洲共同体19.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物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是( A ).A、世界旅游组织B、国际航空运输协会D、世界卫生组织 D、万国邮政联盟20.全面认识影响旅游的主客观要素,对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业的( C )工作有一定实际意义.A、产品定位B、价格制定C、市场营销D、销售渠道2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D ).A、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22.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B ).A、经商贸易的人B、就业移民的人C、短期进修的人D、探亲访友的人23.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B ).A、消遣型旅游者B、差旅型旅游者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24.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 ).A、吸引力因素B、多样性因素C、变化性因素D、季节性因素25.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A ).A、生命周期B、发展周期C、历史周期D、循环周期26.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交通B、住宿C、基础设施D、娱乐设施27.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在( D ).3 / 7A、哈瓦那B、巴黎C、曼谷D、马德里28.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C ).A、先发展入境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B、先发展国际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C、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D、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同步发展29.( C )具有运载能力大,票价低廉,在乘客心目中安全性强的特点.A、汽车B、飞机C、火车D、轮船30.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依托性的行业,下列对依托性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依托B、高度依托于旅行社C、旅游业发展依托于国民经济D、旅游业依托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通力合作31.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D ).A、综合性B、普及性C、群众性D、社会性32.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D ).A、旅游项目B、旅游区C、旅游区域D、旅游路线33.下列哪项不是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B ).A、产品开发设计B、旅游管理业务C、产品销售业务D、采购业务34.制定旅游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又要高于实际,并能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这表现了旅游政策的( D ).A、可行性B、协调性C、全面性D、预见性35.被人们称之为“风景名胜”出口的旅游业,较之其它行业创汇的特殊功能是( A ).4 / 7A、循环销售B、综合销售C、连锁销售 D.集团销售36.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 A ).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四、简答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7.简答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答:(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增进国际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38.简述旅游产品具有的特点.答:(1)无形性:是一种体验或者经历,这一特点决定了购买之前难以查验和客观评价;同时也暗示了如何使其有形化的必要性.(2)不可转移性:旅游产品在地点上的不可转移特;相关的设施和设备在所有权上的不可转移.(3)不可储存性,亦称不耐久性:一旦闲置,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追补.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乃至个人仪容都会对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产生影响,从而也决定了对服务质量行使控制的重要性.(5)总体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大多数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都是将该地多方面的旅游供给情况综合起来权衡.其中任何方面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到旅游者对该地的选择,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成功经营.5 / 76 / 739.简述我国旅游业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 答:①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②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③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④消费增长速度快.40.饭店业对旅游业的作用有哪些?答:(1)饭店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基地 (2)饭店是创造旅游收入重要部门 (3)饭店为提供社会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4)饭店是经济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41.你认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1)我国的地理位置距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2)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 (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有待改进.42.你认为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3)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促销.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旅游学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43.阐述国家政府介入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参考答案:一般而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具体手段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求管理手段,一类是供给管理手段.需求管理手段:(1)目的地宣传与促销.(2)为来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为来访游客提供便利,以丰富其经历.第二,影响和控制游客的流向和流量,以防止交通拥挤和某些局部地区的人满为患.第三,影响来访游客的行为,以维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和避免不可接受的文化冲突.(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这种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大方面.(4)控制游客流入量.供给管理手段:(1)控制土地用途.这是控制旅游供给的最基本手段.各国政府大都有城市规划立法.通过制定土地区划以及采取强制性征购方法是政府推动旅游开发工作的常用手段.(2)对建筑物进行管制.这一手段常用以配合用地控制.管制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的规模、高度、形状和颜色以及停车场的安排.停车场的安排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3)市场管制.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法规对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管制和规范.(4)实行特别征税.有些国家或地区对来访旅游者征收旅游税.(5)投资鼓励政策.大致分为三类:同减小投资额有关的优惠政策;同减小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同保证投资安全有关的政策.44.概述《旅游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或章节)并分析对本部分内容(或章节)感兴趣的原因.7 /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考试形式:闭卷,完成答题时间:120分钟)班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一、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唯物主义认为,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志决定物质。
(ⅹ)2、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所以是绝对的。
(√)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ⅹ)4、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5、.前些年国家用提高存贷款利率等办法对付通货膨胀;近几年则用扩大投资\降低利率等政策解决通货紧缩,拉动内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这蕴含的哲理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6、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蕴含的哲理是量变引起质变(√)7、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ⅹ)8、“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ⅹ)9、中国古代“守株待兔”的故事,主要告诉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10、“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一颗星星吧!”这段话对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的启示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11、“人生仅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
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是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滞不前。
”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 )12、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1、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
()正确错误2、毛泽东从1965年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这两者在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根据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在社会主义观的具体内容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
()正确错误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
()正确错误4、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担负起了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
()正确错误5、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
()正确错误6、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正确错误7、生产关系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
()正确错误8、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形成共同认识。
()正确9、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
()正确错误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正确错误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正确错误12、我们党的全部的实践和理论都是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体现()正确错误13、我们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正确错误14、邓小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生产力和发展经济()正确错误1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正确错误16、“每一个原则在一定时间内都曾经是主导原则,当整个世界皆据此唯一原则来解释时,这就叫做哲学系统。
”是()的名言。
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17、下列作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的是()《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18、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会议是()遵义会议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19、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①②③④⑤②③④⑤②④⑤①②③20、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不包括()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始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是在()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22、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1992年1997年2000年2003年23、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由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4、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包括()①马列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①②③④25、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毛泽东思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阶级斗争理论自由竞争理论强者生存理论适者生存理论26、以下选项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坚持社会主义27、新式管理学中()上升到主要地位。
202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A.马克思和列宁B.马克思和圣西门C.马克思和斯密D.马克思和恩格斯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A.全面性和深刻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统一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种基本形态是A.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这表明物质和运动A.不可分割B.不易区别C.完全对立D.绝对同一5.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A.不具有客观性B.是通过各种盲目力量实现的C.不具有普遍性D.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6.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7.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A.实践论B.先验论C.反映论D.矛盾论8.真理的价值问题也就是A.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B.真理是否永恒存在的问题C.真理是否具有阶级性的问题D.真理是否对人有用的问题9.下列选项中,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10.下列各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A.政府机关B.政治思想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卷总分:100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分)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物质贫困D、精神贫困参考答案:A2.(2分)农业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基本关系主要是()A、依赖关系B、顺应关系C、掠夺关系D、和谐关系参考答案:B3.(2分)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 )A、厄尔尼诺现象B、沙尘暴问题C、自然环境问题D、生态环境问题参考答案:D4.(2分)按照社会学的解释,以下哪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社会问题()A、矿难问题B、经济问题C、失业问题D、人口问题参考答案:D5.(2分)人口问题主要是指人口在()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A、人口结构B、人口平均寿命C、数量或质量D、人口素质参考答案:C6.(2分)社会学家()把社会文化体系分成“感知的”和“想象的”两个极端的文化。
A、维科B、汤恩比C、施本伯勒D、索罗金参考答案:D7.(2分)德国学者()出版《西方的没落》一书,提出了文化的“生物有机体说”。
A、维科B、汤恩比C、施本伯勒D、索罗金参考答案:C8.(2分)()认为,社会的变迁是对社会体系的一种调整,这种调整缓慢而有秩序,最终是为了社会体系的整合和均衡。
A、社会冲突论B、社会交换论C、社会进化论D、结构功能学派答案;E、参考答案:D9.(2分)提出“物质文化先变,非物质文化后变”的是社会学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B及答案(本)
绝密★启用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 卷 统考 专业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古希腊哲学历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 .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 .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 .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D .前者与后者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理环境 B .人口因素 C .政治制度 D .生产方式 3.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 .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4.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 A .客观性 B .相对性 C .绝对性 D .全面性5.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人和自然的矛盾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 .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 .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7.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剩余价值 8.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 A .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 .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9.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 A .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 .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 .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 .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10.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 )………………订…………………………………线……………………A 国家政权B 政党组织C 司法机构D 武装力量11.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 政治B 道德C 宗教D 哲学12.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卷库共5套试卷及参考答案教育概论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着作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社会;3、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4、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5、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代表人物___________提出的;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和、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和;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为主;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以上都不是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3、“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6、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宣扬人性的解放,这体现教育目的观;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7、不属于教师的专业权利的是 ;A.教学权B.获取报酬待遇权C.管理学生权D.参政权8、“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多因素论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知识给学生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C.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D.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2、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3、在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就是贯彻了启发性原则;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5、“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打地洞”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6、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7、实习属于课程的范围;8、教学就是指教什么的问题;9、智育与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可以以教学代替智育;10、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经典的“认知发展理论”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2、班级教学制的优缺点是什么3、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五、辨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胳膊扭不过大腿,学校的正面教育抵不过社会的负面影响;”2、“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3、“教,是为了不教;”4、“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韩老师就沈××同学丢钱的事来到了班上;韩老师说,“为这事,我整个上午都很难受,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之所以做出不好的行为,肯定是一时糊涂;现在你们才十三四岁,正在用自己的手书写自己的历史,拿人家的钱,等于在自己的历史上留下一个污点,到了二十、三十岁,肯定会后悔的……”;教室里鸦雀无声;韩老师接着说,“现在还来得及,没有花掉这些钱,可以还给沈××同学,花掉了一部分,可以将余下的还去,我们不一定要知道是谁,放进沈××同学的书桌里就可以了;改了就好;我们常说,爱集体,拿了钱,等于离开了集体,还了就表明他她回归到集体中来了,同学们,我们欢不欢迎他她归来”“欢迎”——“大家欢迎,老师更欢迎,那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同学归来吧”第二天,丢失的钱又回到了沈××同学那儿;下午,韩老师在班会上作了表扬,说这位同学战胜了错误……这时,只见后排一位女同学低下了头;20天后,这位女同学呜呜地哭着找到韩老师,韩老师亲切地劝说她,并表扬了她的行为……试以“德育原则”的有关理论对韩老师的上述做法进行分析;教育概论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学记;2奴隶;3班级教学授课制;4培养人;5布鲁纳;6备课,上课;7说服教育;8准备阶段,运用阶段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ACBBA, ADBDC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2 5 6 7 10× :1 3 4 8 9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4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2、班级教学制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级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缺点:(1)妨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2)缺乏灵活性(3)不利于因材施教(4)学生间缺乏真正交流3、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学生主体有多种特性,一般具有整体性、能动性、独特性、发展性等;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他们主动建构、转化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毫无批判地接受;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研究和了解学生需要,针对性地教学;才能做到教学民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辩析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有人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学校的正面教育抵不过社会的负面影响;”请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对错;1社会道德主流是好的,其负面影响相对于正面影响而言乃是“胳膊”,对青少年影响是有限的2学校教育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弘扬主旋律,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影响,能为学生抗御社会不良影响打造一道“防火墙”;着重分析学校德育的正功效2、“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说法正确;符合“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除传授知识外,价值观、态度、人格塑造等方面也应该重视;教学要体现教书与育人并重;3、“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说法正确;符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除传授知识外,要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学会学习是适应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的需要;4、“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一说法是中国传统师道尊严的核心观念;它建立在人情常伦的基础之上;缺乏法律关系为基础的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挥有所妨碍;应该建立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六、案例分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循序渐进原则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概论试卷二一、名词解释12分1、社会教育2、班级授课制3、德育4、教育科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分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______;3.教育是一种_____的社会活动;4.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全面发展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性特点,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这是贯彻了______原则;5.西方教育家_____被称为“教育学之父”;6.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即:——————————;7._______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______和______;9.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0.通过利用或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德育方法,叫做______法; 11._______是德育的基本途径;12.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从________开始的;13.教学是以______为中介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三、判断改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20分1.根据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规律,我们要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2.义务教育的根本特征是其具有强迫性;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情感陶冶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5.培养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一个国家教育的性质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7.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是良好品德形成的标志;8.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产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9.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10.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四、单项选择10分1、教育与劳动完全分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天才出于勤奋”,强调了的重要性;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人努力3、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守则,可是冬天,他又迟迟不肯钻出被窝,结果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其水平入手;A.道德意志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4、“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A.传授知识给学生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C.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D.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5、人的发展是指人的A.身体的发展B.心理的发展C.智力的发展D.身心的发展6、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所表现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的具体表现;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体性与集体性7、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原则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B.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C.循序渐进与反馈调控相结合D.巩固与创新相结合8、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9、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不知B.知识与能力C.思想品德与知识D.理解与巩固10解放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学着作是:A.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C.凯洛夫的教育学D.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五、填表;将下表格左边内容的序号填入右边相应的栏目5分六、简答题:8分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七、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每题6分;共18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3、“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八、实例分析:12分师:为什么说鸡、鸭、猪都是动物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它也是动物啊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师:鱼可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动;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吗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都叫动物;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该教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联系上述教学片断情况进行分析;教育概论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4分;1、社会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2、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照一定的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和统一的教学计划对全班同学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3、德育;是对人的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运用多种手段,用一定社会多方面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通过其自身心理矛盾运动,使其内化为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二、填空15分1、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说服教育法;3、培养人;4、因材施教;5、夸美纽斯;6、启发式与注入式指导思想;7、教育目的;8、激发动机,检查学习效果;;9、上课;10、情感陶冶;11、教学;12、了解和研究学生;13、课程内容三、判断改错20分√:2、5、6、8×:1、3、4、7、9、10改:1、…不平衡性,…可以从不同环节开始3、…反映了社会环境4、说服教育法的…7、观念改为“行为”9、改“阶段性”为“差异性”,或改“因材施教”为“循序渐进”10…以间接经验四、选择10分1-10:BDADDBDBAC五、填表;将下表格左边内容的序号填入右边相应的栏目5分A、广义教育:1、2、4、6、7、10;B狭义教育:5、8;C非教育形式:3、9六、简答题:8分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培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七、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每题6分;共18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解释这一句话――2分;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入手分析,并对其重要性作强调――4分;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它是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表现2;从影响人的4个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分析3 3、“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课堂质量评价还应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有序,效果好等5分八、实例分析12分“动物”概念教学片段中教师运用教学原则的情况分析符合: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对照例子分析;其中,答对原则名称每条记2分;教育概论试卷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______;2.教育是一种_____的社会活动;3.西方教育家_____被称为“教育学之父”;4.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即:______5.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______和______;6.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7._______是德育的基本途径;8.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从________开始的;9.教学是以______为中介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二、判断改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20分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2.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产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3.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对人身心的直接影响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5.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10以内的加法;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8.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守则,可是冬天,他又迟迟不肯钻出被窝,结果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培养其道德行为入手;9.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指导意义10.课程就是我们所学的学科三、单项选择15分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 个人本位论C. 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家庭决定论D.儿童决定论3.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原则;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B、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C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6.“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7.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A.智育等于教学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8. 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不知B.知识与能力C.思想品德与知识D.理解与巩固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10.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11. 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A.有特殊才能的学生B.所有学生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1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1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1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5.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四.简答题1.列举4种教育形式4分2. 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3.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8分五.辨析题用教育学原理分析下列观点或主张每题5分,15分1.“人是可教的动物”;2.“润物细无声”;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16字方针;六.实例分析每题7分,共14分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指出上面实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七.论述题10分关于教育研究的对象,有如下几种观点:A、研究“教育存在”,它包括“教育活动存在”、“教育观念存在”及“教育研究反思型存在”;B、研究“教育现象”;C、研究“教育问题”;D、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E、研究“人”;请你以所学的教育理论评述上述5种观点的对错;教育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说服教育法;2培养人;3夸美纽斯;4启发式与注入式指导思想;5激发动机,检查学习效果;6上课;7建立良好的班集体;8课程内容二、判断改错20分1错;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2对;3对;4错;以“间接经验……”;5错;教育一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不存在教育和受教育,也谈不上智力发展,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6错;“人的主观能动性”改为“社会环境”;7错;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并非能教育好一切学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8错;“道德行为”改为“道德意志”;9对;10错;课程是广泛概念,所学科目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它属于主要的部分;三、单项选择15分CBDBA,CDACB,BDDAC四.简答题1.列举4种教育形式4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从其他角度列举,如高等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等,也适当给分2.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1确定班级奋斗目标;2建立班集体自我管理机构;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4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 3. 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哪些规律8分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培养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促进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五.辨析及实例分析题每题5分,20分1.“人是可教的动物”;人是可教育的动物、能教育的动物、需要教育的动物;1分所谓“可教育性”指接受教育的能力或适应性品质,使教育开展和完成成为可能;1分;人的可教育性体现在人具有思维和理性,具有理解力;是社会动物,能以语言为媒介与他人交往;2分只有通过教育,人才与动物构成区别1分2.“润物细无声”;对1分;体现了教育的艺术和教育的较高境界1分;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人对人的影响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2分;对于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教育和教学来说,这种说法具有积极意义1分“A老师上课语言生动,学生喜欢听课,说明A老师的课质量高”;这种说法是片面的1分;课堂质量评价还应包括: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有序,效果好等3分;评价一堂课,应该全面、客观、公正1分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坚持的16字方针;对1分;对于道德品质的心理因素而言,道德认识是知识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保证,道德行为是目标和结果;2分这四个因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1分;“16字方针”体现了德育过程品德形成的四个因素的关系,是正确的1分。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1、什么是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
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
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1)线条与组合;(2 )具象与抽象;(3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
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文学概论》课程期末试题B卷及答案
《文学概论》课程期末试题B卷及答案XXX《文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专业年级姓名分数考号: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总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观念论B.作品论C.结构论D.创作论2.XXX的文学理论名著是()A.《谈艺录》B.《人间词话》C.《管锥编》D.《原诗》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A.独立说B.再现说C.体验说D.表现说4.文学是()A.独立自足的本体B.作家的主观表现C.一种社会心识形态D.现实的模仿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A.XXXB.英加登C.XXX.XXX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A.XXXC.凯塞尔D.索绪尔7.“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XXX。
”所使用的修辞方式是()A.隐喻B.典故C.夸大D.悖论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A.XXXB.XXXC.XXX图D.XXX9.《西厢记》的作者是()A.XXXB.XXXC.XXXD.白朴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A.省略B.停顿C.概略D.减缓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A.XXXB.XXXC.XXXD.XXX12.狭义象征主义指l9世纪中叶以——为核心形成的一个文学运动。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美国())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的是()A.XXXB.XXXC.XXXD.XXX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A.多样性B.单一性C.稳定性D.首创性15.XXX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A.八体B.十体C.十二体D.二十四体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A.XXXB.XXXC.XXX.XXX17.文学攻讦的工具是()A.各种文学征象B.各种社会征象C.文学作品D.作家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A.小说B.诗歌C.戏剧D.散文19.强调主观肉体、个人主义和攻讦意识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20.下列作品中属于XXX的是()A.《尤利西斯》B.《雷雨》C.《城堡》D.《原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司法:2.立法:3.行政行为:4.权利救济: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我国司法原则主要是:。
2.法律解释方法的两大概论:。
3.法律监督主体:。
4.事物的作用是的基本标志。
5. 是法的内在价值的集中体现。
6.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特点:。
8. 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9. 是指以防止人为原因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以保存生物多样性为目的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称生态保护法。
10. 是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者依照法律追究责任。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的定义?2.法治国家的概念?3.外商投资企业法。
4.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
四、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法律监督的形式2.法治的基础3.刑法各论研究的基本内容4.国家责任。
5.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法学概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是以司法权的存在为基础的,是行驶司法权的具体表现。
司法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利。
2.立法:立法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政治、法律现象。
立法的目的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规则,即把社会生活的法律需要上升为法,形成法律规范的体系。
立法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人们对立法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狭义的立法是指专门国家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解释以及认可法律规范的活动。
广义的立法则可以指,参与立法活动的主体依据一定规则的制定法的活动。
3..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做出的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且具有一定法律效果的意志行为。
4.权利救济:指私人权利受到私权或者公权侵害发生纠纷后,所形成的权利矫正、利益恢复的方式和方法。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的标志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普遍性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以上都是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特点是:A.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B. 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哲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D. 哲学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研究对象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映象B. 客观实在C. 客观实在的反映D. 意识活动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标志是()A. 实践观点的提出B.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C. 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D. 以上都是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史观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史观D. 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革命批判精神 1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经济基础B. 社会意识C. 生产力D. 政治制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体现在:A. 它是所有哲学的最高形式B. 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它是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D. 它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特点是:A.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统一B. 哲学与科学完全分离C.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C. 物质与意识是平等的,相互影响D. 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C. 坚持阶级斗争D.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观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A. 认识的基础B. 人类社会的本质C. 人类历史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社会,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 个人私有制B. 资本主义私有制C. 集体所有制D. 混合所有制 2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历史唯物主义D.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2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023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真题含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领序存答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券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频:本大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A.直接理论来源B.阶级基础C.自然科学基础D.主观条件2.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承认世界的A.物质性B.可知性C.统一性D.多样性3.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A.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4.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证唯物主义5.“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这句话说的是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第1页(共4页)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A.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B.规律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C.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只在自然界各个领域起作用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A.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8.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B.前者源于实践,后者源于内省C.前者是抽象的思维,后者是生动的直观D.前者反映事物现象,后者揭示事物本质9.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问题上,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关系的是A.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无需逻辑证明补充B.实践标准具有相对性,必须逻辑证明补充C.被逻辑证明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来检验D.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它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它决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11.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B.经济基础应上层建筑的需要产生C.上层建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D.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物质根源12.人的本质在于A.人的道德素质B.人的法治素养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属性13.“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高等教育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附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晃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4;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主观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D.实践具有历史性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问的关系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B.社会性C.历史性D.客观性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C.一切从理论出发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10.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12.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B.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C.用特权侵吞共有财产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13.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B.人的本质是现实具体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D.人的本质是人人相同的14.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16.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A.只包括流通阶段而不包括生产阶段B.只包括生产阶段而不包括流通阶段C.是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D.是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两个阶段的统一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国家制度C.选举制度D.文官制度18.上世纪下半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嚣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垄断资本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方式是A.股份制B.合作制C.垄断制D.参与制20.垄断组织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D.获取平均利润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A.在生产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管理手段和工具B.在所有制方面,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趋势,法人所有制崛起C.在劳资关系方面,建立了劳资共决、职工参与管理和持股、终身雇佣等制度D.在收入分配方面,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通过再分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22.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包括A.法国的圣谣门B.法国的傅立叶C.英国的欧文D.英国的莫尔23.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24.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A.农民运动的发展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阶级矛盾的激化D.杰出人物的出现25.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8.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腿6分,共30分;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27.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28.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29.列宁指出:"设想社会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同样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你对此如何理解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生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l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31.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32.试述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3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当代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式是什么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B2.C3.A4.A5.D6.B7.A8.D9.A10.C11.A12.B13.D14.D15.A16.C17.B18.C19.D20.C21.A22.D23.A24.B25.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或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分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分27.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表现在: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相一致相符合的关系;而价值是指某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2分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2分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2分28.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分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1分2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2分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的职能;1分29.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机风顺;2分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2分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也是导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影响因素;2分30.1共产主义事业是崇高理想和科学理想的统一,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2分2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社会运动;共产主义在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实现要经过长期的奋斗;2分3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我们一定要胸怀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2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超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3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4分其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分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认识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还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4分32.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3分2在阶级社会里,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3分3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历史人物及其历史作用;2分4对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2分33.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木经济特征可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5分2一百多年来,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3分。
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试题及答案
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A. 招聘与配置B. 培训与发展C. 薪酬管理D. 市场营销答案:D2.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激励理论?A.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B. 双因素理论C. 预期理论D. 交易成本理论答案:D3.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企业最可能采取内部晋升的方式选拔人才?A. 企业规模较小B. 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C. 企业有充足的人才储备D. 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A.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B.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C. 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D. 降低员工离职率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企业福利的范畴?A. 社会保险B. 假期C. 股权激励D. 员工培训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公平性、竞争性、发展性2. 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激励手段、激励对象、激励效果3. 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
答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4. 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
答案:目标管理法、360度评估法、关键绩效指标法5. 企业福利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_、____。
答案:社会保险、假期、股权激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和规划的过程。
其作用包括: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 简述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激励目标、选择合适的激励手段、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关注激励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任何时候都不必问姓“资”姓“社”的问题
B、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绝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C、“三个有利于”忽视了价值问题
D、“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综合国力的增强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
A、社会基础
B、阶级基础
C、政治基础
D、经济基础
5、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国有经济
B、个体所有制经济
C、高科技经济板块
D、公有制经济
6、计划和市场是()
A、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
B、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
C、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
D、市场是经济制度,计划是经济手段
7、某人到一集体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入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动分配收入
8、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的一种()
A、分配关系
B、交换关系
C、消费关系
D、协作关系
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
B、权利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
D、多党合作
10、“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A、民主是手段
B、民主是目的
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
D、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1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
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12、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关系的问题
1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
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
C、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
D、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
15、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
A、思想作风建设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C、领导作风建设
D、组织建设
二、辩析题(10分)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四、论述题(20分)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辩析题答案要点
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差别。
比如:在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和领域,就可以多发展一些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
三、简答题
第1题答案要点: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基层民主制度。
第2题答案要点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第3题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4题答案要点
①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③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当前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怀和心理疏导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的心胸和积极的心态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谐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
②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充分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个性与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
要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人们群众最关心、敢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③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如在校园中加大投入建立心理咨询室,咨询站、咨询网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