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心悸)古方1则——玉竹加减炙甘草汤方
老中医:古代心脏病专用特效名方~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使用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烊化服),麦冬,麻仁,大枣。
【整体药性】温和。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气温阳,宁心复脉。
主治心肺两虚,脉微结代。
【典型征象】赢瘦,心悸,自汗,咽干舌燥,心烦失眠。
【禁忌人群】心力衰竭,水肿严重,脉细数者,不宜使用。
炙甘草汤是历代中医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著名方剂。
明清医家喻嘉言称之为“此仲景伤寒门之圣方也”。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三见于仲景之书,《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其次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再者附于《金匮·肺痰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愠愠液液者”。
因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密、药简义备、疗效显著而成为临床常用方剂,直到现在依旧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炙甘草汤主治气血虚弱、心失所养,现代中医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病。
详解炙甘草汤的配伍炙甘草汤是由9味药组成的,但如果是自己熬制其实还可以加一味清酒,共有10味药。
其中桂枝、生姜、人参、炙甘草与清酒这5味药属于通阳益气的药物,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5味药则属于滋阴养血的药物。
对于这种配伍组合,张景岳用一句话归纳了阴药与阳药的辨证关系:“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就炙甘草汤而言,阴药与阳药的关系,不是半斤八两,而是以滋补阴血为主,通阳益气为辅。
二者之间既联系密切,又主次明确。
炙甘草汤中的几味药颇具特色,与疗效密切相关,现在就为大家说明一下:首先,在本方中炙甘草是主要药物,大凡历代名方,如果用药名来命名方剂,那么该药多为君药。
炙甘草在原方中用到了4两(汉两),中医认为,炙甘草甘温,专主培土,脾土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自然就能生化出更多的气血。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疗法提供: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辽宁省)杨晓霞王雪梅治疗方法:炙甘草汤:炙甘草50g,生姜3片,党参20g(原方为人参),生地30g,桂枝10g,丹参30g,磁石10g,阿胶(烊化)10g,麦门冬15g,麻仁10g,大枣3枚,每日1剂,每剂煎汤至300ml,每次150 ml,每日2次温服。
加减:舌红无苔、阴虚重者将生地易熟地30g;心悸甚者加酸枣仁30g;龙齿20g,胸闷甚者加郁金15 g,三七10g;咳嗽吐痰者加陈皮10g,橘红10g;头晕者加川芎10g,菊花10g,石决明10g;多汗者加五味子10g,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为汉代张仲景所创。
此方由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子仁、大枣等九味组成。
功能是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又治虚痨肺痿。
以脉结代、心动悸为证治要点。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方中炙甘草补气生血,养血益脾,生地滋阴补血充脉养心,二药共重用,益气养心以复脉为主药,党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则养心复脉,补脾化血,阿胶、麦门冬、麻仁甘润养血配生地则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使气血流畅以助脉气接续,同为辅药,诸药合用使气足血充畅行于脉,脉气接续诸症自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炙甘草汤能显著地降低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室早(VP)、室速(VT),并能使心律失常总发生率降低。
加味炙甘草汤可明显缩短川乌浸出液所造成的实验性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及降低严重程度。
加味炙甘草汤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窦性心率短时复转率。
炙甘草汤灌服家兔的实验表明,其对盐酸肾上腺素快速静注后家兔的心率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不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但能显著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同时正常心律恢复时间加快。
有时心脏跳得快要蹦出来了要喝炙甘草汤
有时心脏跳得快要蹦出来了要喝炙甘草汤【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有时心脏跳得快要蹦出来了,有时疲累后觉得心脏有些发颤,张仲景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为补气血阴阳最上方。
它是最经典的滋阴通阳方,是古代强心补血奇方。
医圣张仲景以此方,专治疗大出血后心脏不安之人,尤其是疲劳虚弱后觉得心脏都想跳出来的心律不齐,服用此方心定气安。
它是人体贫血、出血后营养不良,以及长期疲倦后劳累不堪者的福音。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中,只有简单的条文:“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此条文,乃指月之手!这句条文所包含的内容可不简单。
古代称其为复脉汤,病危脉绝,通阳复脉第一方。
凡是脉流不顺畅,皆可用此方。
有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脑子笨笨的,尤其是记不下东西,师总说让我们打基础,背经典,但脑子就是记不下来的,这都是由于气血旺不到头脑。
而气血旺不到头脑,皆因为心脏气血不足,提供不了给大脑。
人疲劳了,记忆就会下降。
炙甘草汤能温暖心脏,补足心脏的气血,祛除身心疲劳。
就像一盏油灯,只要灯油充满,灯芯便耐烧耐亮!这是一种老年人健忘痴呆,记忆衰退的良方!但是光气血足、心脏好也不一定就能头脑灵光。
就像拳击手虽然心脏好,但是记性不一定好,而拳击宗师一定是心脏气血足与记性好。
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心是否清静。
不光是心脏气血要足,还要心清静。
人一旦心静下来,大脑自然记性就好。
师说:“定生慧,静生智,静定生智慧。
”而心动悸,正是告诉我们要心清静。
凡是心脏悸动的想要跳出来时,以炙甘草汤将其安定,甘能缓急也!当我们浮躁之时,便锻炼;当我们心静之时,再做决定。
这才是造就成功的秘诀。
所谓沉静沉静,沉下心来才能静定。
炙甘草汤又是一首疲劳体弱后躁动不安,心如奔马乱跳,不静的淡定神方!有一律师的父亲,心跳不齐有十余年,遇一切良药皆不理想。
这律师一读《伤寒论》,便给父亲抓了原方炙甘草汤。
想不到七剂药服完,心律不齐被纠正,气短心慌之症彻底平复,不再发作!他惊于仲景之方乃圣方,不能轻易动其药物组成,剂量比例!于是他成为《伤寒》原方原剂量的热衷弘扬者,积极坚守者!前几年我中医养生知识不够,偶一次暴饮暴食伤了肠胃,又感冒了,现在想来是先脾胃伤了,正气受损,才接着感冒,浑身疼痛,焦渴难耐,饮再多水也无济于事。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观察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的病症,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症状。
炙甘草汤是一种中药方剂,据传为古代医家张仲景所创。
过去在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我们运用了炙甘草汤进行加减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本文将介绍炙甘草汤的组方和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并展示我们的研究结果。
炙甘草汤的组方主要包括甘草、大枣、桂枝、生姜。
其中甘草有扶正固脱的作用,大枣健脾和胃,桂枝温经散寒,生姜发表表散寒。
这四味药物相互配伍,具有调和阴阳,疏通血气的作用。
在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时,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调整,常见的加减有以下几种:1. 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加入陈皮和茯苓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增加心脏的收缩力。
我们还可以加入当归和白芍来滋补血气,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
2. 心动过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加入薏米和泽泻来清热利湿,降低心脏负荷。
我们还可以加入丹参和川芎来活血化瘀,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
3. 心律不齐型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加入黄芩和连翘来清热解毒,平衡心脏的功能。
我们还可以加入五味子和胆南星来安神定志,稳定心脏节律。
我们对10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50例采用炙甘草汤治疗,50例采用传统西药治疗。
我们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应用炙甘草汤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西药治疗组。
在治疗周期相似的情况下,炙甘草汤组的患者心律恢复得更快,心脏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
炙甘草汤组的患者心律恢复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炙甘草汤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炙甘草汤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平衡患者的体内气血运行,调整心脏的节律。
炙甘草汤可以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供血能力。
炙甘草汤还可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排泄力,改善心脏的功能。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实显著。
由于样本量有限,我们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炙甘草汤加减方有哪些?炙甘草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炙甘草汤加减方有哪些?炙甘草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养生之家导读:炙甘草汤具有滋养阴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之功效。
是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的气虚血弱的心悸、脉结代证的首选方剂。
那么炙甘草汤加减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炙甘草汤天甘草汤参美桂,麦冬生地火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澳效如神。
(一)炙甘草汤的组成与功效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由生地黄30克,炙甘草12克,生姜、桂枝各9克·人参、阿胶(烊化)各6克,麦门冬、麻仁各10克,大枣10枚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滋养阴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之功效。
是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的气虚血弱的心悸、脉结代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虚羸少气、舌光少苔、咽于11燥为其辨治之要点。
但本方有润燥通便作用.故凡胃肠虚弱或腹泻下痢者,不宜使用。
凡属阴血不足、心气虚弱之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①临床运用时,可加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以资助重镇安神之功。
②气虚·重用人参,并加黄芪。
③胸阳不振·加附子。
④心律不齐,加苦参。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唐·孙思邀(唐代医学家)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白日危急者(摘自《千金翼方》)。
唐·王焘(唐代医学家)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者(摘口《外台秘要》)。
清。
费伯雄(清代医学家)炙甘草汤,治诸虚劳不足,汗出而沁(摘自《医醇滕义·卷二·附虚劳门诸方》)。
清·张璐(清代医学家)汗后.舌干微黄黑而无积胎,心烦动悸不宁,小便难.炙甘草汤(摘自《伤寒绪论·卷下。
小便难》)。
陈泽霖(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心律不齐,由外邪引起者,约相当于今之病毒性心肌炎。
……对心肌炎后遗之心律不齐(以频发早搏为主),可归于心悸、怔忡门,辨证都属虚证,尤以气阴两虚证为多。
治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古方——炙甘草汤
治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古方——炙甘草汤有人经常会感到心慌心悸,有时心脏像缺电的钟表一样,走一走,突然停一下,然后继续走。
有人对这种情况比较敏感,会感觉心脏极不舒服,有人则不敏感,对此无所谓。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炙甘草汤来治疗。
我们来看一下炙甘草汤的应用:《伤寒论》第 177 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麦门冬半升阿胶二两麻仁半升大枣十二枚(劈)右九味,以清酒七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结脉,就是用手摸脉,感觉脉打结一样,不舒展,说明心脏部位有问题。
代脉,就是明显感觉脉走走停停,有的人是偶尔能感觉到,有的人是经常出现,甚至发作时会有濒死的感觉。
代通贷,就像一个人经济状况不好,基本的生活都没法保障,只能靠欠债来维持。
心动悸,就是心跳的不平稳,明显能感觉到心脏有颤动,就是有些像现在所说的房颤,同时还要明显的心慌心悸。
实际中观察到有人心跳的很快,超过100次/分钟,有人跳的慢,也就50次/分钟。
无论快慢,脉都显弱,而且有心慌心悸。
这时候不能认为心跳快是有热,实际是心脏因为功能弱,每次输出的功率太小,不得不通过加班加点增加输出次数来维持身体运转的需要,实际此时心脏已经不堪重负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用清热药,不然会酿成大错。
“脉结代,心动悸”,可能是心脏功能性问题,也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
炙甘草汤尤其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二、三尖瓣锁闭不严等。
我们看炙甘草汤的组成,里面炙甘草、人参补中气,地黄、麦冬、阿胶、大枣补阴生津,麻仁润经络、消除结涩,生姜、桂枝补阳,帮助心脏运转,所以炙甘草汤补心气、通心阳、益心阴、增心血。
也有人说炙甘草汤是“三分阳药,七分阴药”。
对此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能单纯用阴药呢?其实这就涉及到一个阴阳互根的理念:“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如果人体阴阳分离了,不在一起,那离死亡就不远了。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观察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搏动过程中发生速率、起搏点和传导路线方面的异常,包括过缓、过速、早搏、异位搏动等症状。
心律失常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丰富多样,其中炙甘草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方剂,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从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观察结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理论基础炙甘草汤加减来源于《伤寒论》中的方剂,原方为炙甘草汤,其中包括炙甘草、生姜和大枣。
炙甘草为草本植物,具有补脾、益气、和中、解毒的功效,能够调和中焦,益气生津。
生姜能够温中止呕、解表散寒,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心律失常。
大枣具有益气养血、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增加体内能量,改善心脏的功能。
炙甘草汤加减在原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个性化地调配药物,以达到疏解心脏血瘀、温通心脏经络、养心安神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经络气血不畅、心火亢盛、心阴不足、痰火淤滞等因素引起的。
炙甘草汤加减通过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和中清热,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治疗心律失常。
二、临床应用炙甘草汤加减在临床上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炙甘草汤加减的配伍灵活多样,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可以进行相应的加减,具有针对性。
一般加减包括增减药物种类、用量、用药剂量、加用或减用辅助药等。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可选用温和的补益类药物如山药、茯苓等以辅助治疗,增强心脏功能。
还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加入调理气血、养阴清热等方剂成分,达到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作用。
临床上,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调和中焦、益气养血、和中清热、养心安神的功效。
具体表现为患者的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失常的频率和程度减轻,心功能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三、观察结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针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统统不见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统统不见有一位老爷子,八十多岁,他说最近这个心老是跳几下停一下,有时候跳两三下停一下,有时候跳六七下停一下,以为得了什么大病,惶惶不可终日。
这老爷子说的这种现象现在的很多人都有,这病怎么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血不足了。
心脏是靠血养着的,心血不足,就是心脏里的血少了,心脏在缺血的情况下工作,就像人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干活,最容易疲劳,所以才会偷懒,才会跳几下停一下。
早在两千多年前,张仲景就创立了一个方子,专门治疗这种疾病,叫炙甘草汤。
西医说的心悸、心律不齐,还有早搏、房颤、骤停等等,都可以用它来调理,所以说啊张仲景不愧为医圣,他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从桂枝汤到葛根汤,再到小柴胡汤,历经千年,到现在仍旧适用。
炙甘草汤:甘草(炙)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擘)10枚。
关于炙甘草汤,《伤寒论》原文是这么说的: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古人说话都是言简意赅,简简单单六个字就把炙甘草汤治疗什么病高度概括了。
就好像那冰山,古书中记载的只是那上面的一角,而它下面饱含的深刻内涵需要我们后人不断去挖掘。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脉结代,心动悸?首先说脉结代,张仲景这里说了两种脉,一种是结脉,一种是代脉。
结脉就是你的脉不顺畅了,像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手摸上去,每隔一段距离就停顿一下,结结断断的;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
不管是结脉也好,代脉也好,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跳着跳着咯噔停一下。
只要是这种经常偷停的,张仲景就用这个炙甘草汤来调理。
那心动悸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脏不正常的跳动,好像要跳出胸口来。
炙甘草汤这个方子的境界很高,它既能补血又能补气,既能补阴又能补阳,气血阴阳它都能调理到。
第一,你不是心血不足吗,那就帮你补足,让心得到滋养,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阿胶补血毋庸置疑,它可以走到心脏去,把心血补足。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只要是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必用此方
千古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只要是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必用此方本能系统医学论 2021-06-25收录于话题#心脏2#中药26总是说《伤寒论》,它真的是宝,从桂枝汤方到葛根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对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等,张仲景给我们开了多少千古名方,到现在仍旧是处方的圭臬。
所以说《伤寒论》一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腹痛,就是小建中汤;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
今天要说的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
原文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何谓心动悸?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齐”,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或者跳几下、十几下而停一下,没有规律的停跳。
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炙甘草汤。
大约三剂就好了。
为什么会脉结代?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肠胃虚的人,消化不好,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思能伤脾、脾就肿起来了吃下食物后,因小肠(心与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食物经过人的肠胃吸收了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
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
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当胃的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看到因为知道是肠胃本虚,所以处方用到甘草、人参、大枣、生姜,这四味药是固定的。
脾脏本身有动能,把脾的血挤出来到脾之大络,就是胰脏,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热,胃开始蠕动。
如果热度不够了,蠕动没了,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液里面的。
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肺也会跟着燥,所以心情会不好,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知道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
并不是便秘,但大便不是很好,要下焦的大便好,上源一定要滋润,否则肺太热,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所以加麦门冬,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里面的湿度够。
炙甘草汤治疗心悸验案一则
炙甘草汤治疗心悸验案一则患者刘某,女,52岁,2020年3月9日初诊。
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
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
经西医治疗后好转,后又多次因劳累、焦虑等因素反复发作,持续10年之久,近两周因家务劳累再次出现心悸、气短、胸闷。
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
由于西药治疗一直无明显好转,准备做射频消融手术,由于害怕手术风险,遂至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赵宗河主任医师门诊求诊。
刻诊:心悸、气短、胸闷、多汗、夜间睡眠差。
查:血压90/50mmHg;窦性心律40次/分;心电图显示频发室早二联律。
舌质淡暗,少苔,脉细结代。
一诊辨为气血虚弱,心阴阳两虚夹瘀,心阳虚弱故见气短,心阴虚,血不养心,则心不藏神,故心悸、寐差。
心气虚不能行血,血瘀气滞故见胸闷,气虚不摄津,故见多汗。
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方用《伤寒论》炙甘草汤加味。
组方如下:炙甘草32g,桂枝24g,生地黄60g,党参16g,麦冬20g,阿胶12g (烊化),火麻仁20g,生姜16g,大枣10g,生黄芪50g,丹参15g。
纳入10味药(除阿胶),文火慢煎30~40分钟,共煎两次,共取汁450ml,另用黄酒烊化阿胶12g,分三次分别兑入150ml药汁中,温服。
早、中、晚各一次。
二诊:2020年3月16日,服上药3剂后心悸、气短、胸闷症状明显好转,服7剂后诸症皆平,出汗不多,夜寐安。
查血压为110/70mmHg,窦性心律74次/分,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早。
继服前方7剂以巩固疗效。
按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条文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该患者患病已久,气虚血弱,心动悸、脉结代,舌淡少苔,均为气血虚弱、阴阳两虚之象。
重用炙甘草为主药,养脾胃补中气,益气血生化之源,党参益心气,补心阳,生地、阿胶、麦冬、火麻仁养心血,滋心阴,桂枝通心阳,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黄酒通利血脉,重用生黄芪补气止汗,丹参活血祛瘀。
“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胸闷,心律不齐,早搏都可用!
“补心第一方”——炙甘草汤,心慌心悸,胸闷,心律不齐,早搏都可用!中医技术殿堂中医家庭健康管理,宣讲实用养生保健知识,雅俗共赏。
中医实用诊疗技术培训,传授临床实用技能,精益求精。
2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这段时间,有很多朋友跟我们沟通说自己阳康很久了,但是心脏一直不太舒服,有的人会觉得心慌喘不上气,走两步爬个台阶就累得不行;有的人会觉得心跳不规律,心脏偶尔还会咯噔停一下,那种感觉用“胆颤心惊”来形容丝毫不为过,生怕自己随时撒手人寰;有的人会觉得心口隐隐作痛,一阵一阵的,饭也吃不下,晚上还影响睡眠。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感染过后,我们的身体为了抵抗外邪,体内的正气、气血、津液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而且外邪往往会直接攻入心经,这样更容易损伤心经气血,这在西医,就是病毒性心肌炎一类的疾病。
阳康后的心脏不适,一般去医院检查拍片基本上不会有器质性问题,用药比较有局限性。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就很明了,根本还是需要补心阳、养阴血,阴阳气血兼顾,补足生病时所耗费的能量,给心脏进行充分的滋养修复。
医圣张仲景就有这么一个方子,是用来调理心脏的常用方,叫做“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温通复阳,十分全面,与我们上述的调理方向相当一致。
这个方子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配方加减,至今对心脏问题及其其他虚劳疾病的治疗仍有良效,被称为“补心第一方”毫不为过。
我们先把这个方子列出来:炙甘草12g,生地黄30g,阿胶6g (烊化兑入药液中),麦冬10g,麻仁10g,人参6g,桂枝9g,生姜9g,大枣5-10枚。
清酒少许。
医圣用寥寥数字来描述这个方子的适用症: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言简意赅之余,想必很多朋友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结代脉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心律不齐一致,症见心跳会骤停、偷停。
“心动悸”就是胸闷、心慌,可以感觉到心脏跳动,或者心脏会猛地咯噔一下,这个症状有点像西医讲的“早搏”(期前收缩)和“房颤”症状。
炙甘草汤这个方子解决心脏问题的方向刚刚和大家交代过了,就是补心阳、养阴血,阴阳兼顾。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观察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指心脏的正常心律被打乱,导致心脏的收缩节律不同于正常人,从而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传统中医认为心律失常是由于心阳虚弱、气血失和等内在原因引起的,因此采用补益为主的中药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炙甘草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是炙甘草、白术、桂枝、人参、茯苓、生姜等中药,主要功效为补益心阳、健脾益气、调和人体阴阳平衡。
因此,炙甘草汤可以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中药方剂使用。
本次研究中,我们招募了20例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分别随机分为炙甘草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
其中,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炙甘草汤100ml,常规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β受体阻断剂或其他常规治疗药物,每个疗程为14天。
治疗效果由以下指标进行评估:患者心率、心电图、心脏疼痛和头晕等心律失常症状的改善情况。
在治疗期间,我们对两组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定期观察。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
在第7天和第14天时,治疗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P <0.05),心电图异常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 <0.05),心脏疼痛和头晕等心律失常症状也有所减轻(P <0.05)。
相比之下,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欠佳,体征和症状的改善程度也较治疗组患者低。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加减疗法的探究,将治疗组患者再次分为加味组和减味组。
其中,加味组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加入了黄精、五味子等药材,减味组则将炙甘草汤中的桂枝和生姜去掉。
结果显示,加味组和治疗组的疗效相当,疗效总体上高于减味组。
加味组在第7天和第14天时的心率、心电图、心脏疼痛和头晕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 <0.05),而减味组的疗效则较低。
养心方——炙甘草汤,活血助阳,祛瘀通脉,化解心慌心悸,心律不齐
养心方——炙甘草汤,活血助阳,祛瘀通脉,化解心慌心悸,心律不齐今天跟大家聊聊心律不齐——心悸的事。
很多朋友一上年纪,都有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容易心慌心悸,一摸胸口扑通扑通的跳,偶尔一次两次还招架的住,天天都来慢慢的人就憔悴了,一查心律失常了。
心悸———心中悸动不安,不能自主。
包括两个方面:•惊悸•怔忡惊悸,多受情绪影响,一受刺激,一阵一阵的,病情较轻,有时候自己就能缓解。
怔忡呢?多是因为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持续性发作,有时候稍微一活动,它就发作。
虽说惊悸不那么严重,大家基本都有过这种感觉,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发展成怔忡。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曾言: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疾病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旦慧、午安、夕加、夜甚的规律,早上减轻,白天平稳,日落加重,夜晚最严重。
也有研究采用昼夜24小时和子午流注时辰法计时,观察心悸发病的时间特点,大多数心悸发作高峰对应在子时(23:00-1:00),低谷在晨起后的巳时(9:00-11:00)。
当然了也有少部分患者发病未有规律性,白天夜晚皆发,有时候因为情绪波动,有时因为劳累。
该怎么调治呢?几分钟你就明白了:有这么一个患者,52岁,自打一年前出现了胸闷心慌的不适,他觉得本来就不是啥大毛病,应付应付就完事了,结果看诊前半个月突然情况加重了。
询问其生活,发现并无明显的诱因,这一年时间里面,有时候会吃些稳心颗粒,硝酸异山梨酯片等,加重前控制的还算稳定。
细问得知,每天上午10点左右,和晚上睡觉就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乏力,手脚冰凉麻木、腰背麻胀的不适,平时嘴巴干,也吃不下饭,一吃就胀,睡眠也一般。
平时大便一日2~3次,夜尿频且多,舌红,舌苔黄厚腻,有齿痕,脉结代。
西医诊为:冠心病,心律不齐。
中医诊断:气血阴阳俱虚,夹血瘀证。
当时医家开方:黄芪30、桂枝6、麦冬9、太子参12、五味子6、地龙18、生地18、芡实9、白术12、茯苓12、木香6、厚朴6、炙甘草6、丹参18、淫羊藿6.仅供参考,此类病症情况复杂,切勿盲目用药!当时医家是怎么嘱咐的呢?让他上午发病前半小时用1/2剂,晚上临睡前再服半剂。
炙甘草汤:一张“充阳气”的方子!心脏有阳气,不乱跳,不发慌
炙甘草汤:一张“充阳气”的方子!心脏有阳气,不乱跳,不发慌(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和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方剂学》、《仲景临床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一张古方,这就是炙甘草汤。
这张方子长成这样,你先看看再说: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20克,阿胶6克,麦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所有这些,水酒各半煎服,也可以直接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这里头的生地黄,用量有争议。
有的认为20克,有的认为30克,还有的认为是50克、48克。
不同版本的教材和专著,不一样。
总而言之,用量都比较重。
好了,把这个方子放下,现在我给你说一张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5岁,姓陈。
其实,这个人的身体本来挺好的,没啥毛病。
有一次,她就因故外出,到了半夜才回来。
回来以后,往床上一躺,坏了。
怎么了呢?就是忽然感觉大汗不止,像下雨了一样,干脆止不住。
同时,脸色苍白,手脚不温,心中乱跳、气短。
整个人仿佛一瞬间被拉到了鬼门关。
这可咋办?赶紧求医啊!找来找去,好不容易找来一个中医。
当时,患者精神萎靡,似乎快要不省人事。
医家诊察,发现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细问得知,患者小便清长。
这时候,医家就说了,这是心阳泄出去了,得赶紧给充上。
于是,提笔书方一首,但见:炙甘草20克,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先煎),麦冬12克,阿胶10克,火麻仁12克,生地黄15克,党参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
结果,这个方子,患者用了3剂以后,出汗的事儿就没了,手脚开始变得温热。
就这样,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5剂,患者诸证悉平,神志清醒,精神较好。
此后,医家嘱咐,用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来后续调养。
这是我在研究炙甘草汤临床应用的时候,反复在不同专著上看到的医案。
医家,叫做蒋序学。
我觉得很典型,于是收藏至今。
炙甘草汤——心律失常,心悸怔忡,胸闷,气短
炙甘草汤——心律失常,心悸怔忡,胸闷,气短17心悸胸闷——张羹梅医案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陈某某,男,36岁。
初诊:1973年12月23日。
主诉:心悸胸闷1年余。
病史:1972年开始心悸,伴有胸脘胀闷。
在上海市某人民医院作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不齐,左心室压增高,1度房室传导阻滞。
疑诊“冠心病"。
经中西医各种治疗,疗效不著,转来我院。
诊断:窦性心律不齐,1度房室传导阻滞。
医案:心悸频发,胸脘胀闷,夜难酣睡。
脉弦数,时有隙止,苔白腻,质较红。
气滞瘀阻,络脉失畅。
治以通心阳,和络脉。
方用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
处方:全瓜蒌12g(切),薤白头9g,川桂枝9g,赤白芍各9g,桃仁9g,原红花6g,生地黄12g,潞党参9g,炙甘草9g,火麻仁9g,灵磁石(先煎)30g,大红枣4只,生姜2片。
二诊:1974年3月17日。
由上方加减,调治至目前,脉仍有隙止,昔白腻未化;多汗、心悸,亦未见显效。
为心气不足,心阴亏损之象。
方以益心气,补心血,养心阴,通心阳。
处方:炙甘草12g,潞党参12g,麦门冬9g,生地黄12g,肥玉竹12g,火麻仁9g,陈阿胶9g(化冲),炒枣仁12g,朱远志9g,紫丹参9g,灵磁石30g (先煎),青龙齿9g(先煎)。
上药服后,自觉症状即有显著好转。
以上方加减,继续进服至1974年7月6日,我院心电图复查,示窦性心律、心电图大致正常。
至1974年9月21日来诊时,脉舌完全正常,自觉症状亦已全部消失。
原按;上例病案,先后主要两方,皆以炙甘草汤为主。
前者重点放在辩病论治,以瓜蒌、薤白、桃仁、红花等通阳宽胸、活血化瘀为佐,从可疑“冠心病”着手。
后者重点放在辨证施治,以枣仁、远志、磁石、龙齿养心安神为助,从“心动悸、脉结代”着手。
药后即见好转,心电图恢复正常。
由此可知中医素有辨证施治,有其一定的治疗价值,无可怀疑。
摘自:张獎梅,张獎梅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6.《经方治验心血管疾病》18心慌胸闷——杨百茀医案炙甘草汤合苓桂术甘汤案饶某,男,70岁。
不必怀疑,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首选方就是炙甘草汤
不必怀疑,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的首选方就是炙甘草汤在购物中心,下了扶梯,一位40多岁的女人靠在柜台上,用手捂着胸口,脸色发白:“我这慌得不行了。
”她说,“平时经常犯(病),停会就好了。
”经常吃稳心颗粒,也不行。
摸了脉,是歇止无规律的结代脉中的结脉。
像这位妇女的结脉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心血不够用造成的,可以考虑用炙甘草汤。
正常的心率应该是每秒钟不低于一次,一分钟在72次左右,而且是均匀的。
心律不齐是不管快或者是慢,都没有规律性,有的人说是乱跳,跳跳停停,停停跳跳。
为什么会心律不齐,肯定是心脏供血不足。
有些心律不齐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而大多数心律不齐患者常伴有心慌、乏力、头晕眼花、胸闷,心脏部位像贴了一块胶布,觉得气不够用的,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会。
严重者会有胸痛、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
1800年前的张仲景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方子,叫炙甘草汤,就是专门治疗心律不齐的。
炙甘草汤见于《伤寒论》太阳下篇末177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中的条文凡是起首有“伤寒”二字的,后面所描述的病症都是在感受伤寒的条件下发生的。
伤寒后的“脉结代心动悸”是啥状况呢?感受风寒之后随着邪气的深入,同时,人体正气也大量地消耗,在人体正气极度虚劳时如果还要去对抗寒邪,人就会表现出心慌心悸,这说明虚到极限了。
就如同已经劳累到了极点,却发现还有事情必须马上去应对,这时就容易出现心慌等感觉。
这就是炙甘草汤条文所表达的人体的状态。
尽管如此,《伤寒杂病论》中的很多方剂的适应症往往都是突破了原条文的主治。
比如小柴胡证的“往来寒热”就不只是非得“往来寒热”才能用,有时只要出现了“往来”就能用。
有的人每天半夜都会准时醒来,可以用小柴胡汤;有的人每个月都有一次口腔溃疡;每个月都有一次头痛;每年到了八月份就会咳嗽……这些病在诸多方法无效时,用小柴胡汤加减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曾经有一人问我,女人的月经不调、痛经,是否可以看做是“往来”病,而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考虑。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阴血不足证心律不齐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阴血不足证心律不齐
【病例】某女,25岁,1972年6月18日初诊。
【症状】数年来经常心慌气短,心中发空,胸间不适,脊背痛,劳动后更明显,食欲较差,大小便正常,月经正常。
【诊查】舌尖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有结代,每分钟脉结代3~4次。
【辨证】舌红脉细为阴虚之象。
脊背疼痛、劳动后明显,知为胸背部阳气不振,经络痹阻。
心慌气短,知为血不荣心,心中气血不足。
综观脉症,诊为阴虚、血不荣心而心悸动、脉结代之证。
【治则】养阴补血,益气助阳而复脉。
【处方】炙甘草9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五味子9克,当归6克,丹参15克,党参9克,玉竹15克,金狗脊15克,桂枝4.5克,陈皮9克。
3付。
【二诊】药后背已不痛,心律不齐次数减少(每分钟1~2次)。
上方去狗脊,加龙眼肉10克,再进3付。
【三诊】自觉症状已无,脉未见结代,心脏听诊未发现心律不齐。
【说明】此患者又服6付中药进行调理,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得以治愈。
心律失常炙甘草汤加减
心律失常炙甘草汤加减1.心律失常炙甘草汤是治疗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剂之一。
边立荣[1]等以炙甘草汤加五味子、黄精、山药为基本方治疗伴各种心律失常之肺心、冠心、病毒性心肌炎等。
随证加味,对严重心衰患者,酌情配合西药抗心衰治疗。
10余年来治疗并观察了89例,治愈24例,好转37例,总有效率88.73%。
王佐明[2]以炙甘草汤加黄芪、五味子、川芎、丹参为基本方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患者60例,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心阳不足、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和痰瘀互结5型,随证加减,结果显示本方对房早的疗效最好,房室传导阻滞者疗效较差。
从中医分型来看,气阴两虚者疗效最好,其次为心阳不足型,对痰浊阻滞和痰瘀互结者疗效较差。
南华芝[3]认为本方只宜于气血虚弱之心律失常,而对兼夹实邪之虚实夹杂证,诚非独力可任。
且方中炙甘草用量宜大,可用15~30克,方中加用熟地疗效更佳,人参不能用党参代替。
早搏:炙甘草汤治疗早搏的报道最为多见。
曹晶等[4]以炙甘草汤加黄芪、川芎、丹参、赤芍、瓜蒌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104例,设同期对照70例,对照组用美西律100mg,复方丹参3片,消心痛10mg,均每日3次口服。
两组30天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心电图,记录症状变化。
结果:治疗组显效88例,早搏消失,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显效38例,总有效率74.9%,P<0.01。
王驰[5]以炙甘草汤加丹参、苦参、五味子,并配合西药慢心律片0.15g/8小时,治疗室性早搏40例,设西药对照组(慢心律片0.15g/8小时)35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4.3%,两组比较,P<0.05。
同时证实炙甘草汤还能克服慢心律片可能引起的心功能减退等副作用。
此外,王明春[6]、石绍兰[7]等以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石氏通过对病例疗效的分析,认为炙甘草汤对病毒性心肌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室性早搏疗效较好。
岳建平[8]认为炙甘草汤对室性早搏的疗效,以气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型较好,兼阳虚者较差;对不明原因者较好,心肌炎所致者疗效较差。
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
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炙甘草汤:调和心脏阴阳的和方无诤不妄当前,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而各种心脏病,都会导致心律不齐,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心律不齐的病人,根本找不到发病的原因,因心脏出现间歇,或心动过速,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慌、胸闷,甚至坐卧不宁。
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慢性心律不齐的病人既有心脏阳气的不足,也有心脏阴血的不足,往往表现为心的阴阳两虚证。
《伤寒论》有个方子是专为此病而设的,这就是著名的“炙甘草汤”。
《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什么是结代脉呢?就是心脏跳动中有间歇所表现出的脉象,统称为心律不齐的脉象,就像夜走不平的路,深一脚浅一脚的。
不过,结脉与代脉又有不同,结脉是心脏间歇,没有规律性,三五不调地停一下;代脉是心脏的间歇有一定的规律性,或跳两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非常地遵守规则,像临床上所见到的心脏二联律、三联律基本上可见到这类脉象。
但中医临床常将结代脉并称,统为心律不齐的脉象。
心悸就是我们说的心慌感,这是所有心脏病中都出现的症状,但这里张仲景在心悸之间加了一个“动”字,心动悸表明心悸得非常厉害,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胸前区心脏在狂跳,《黄帝内经》把这种状况描述得很形象,称作“其动应衣”,意思就是由于心脏跳得厉害,衣服都随着心跳而抖动,这是严重的心脏病,既心律不齐,又心慌不安,炙甘草汤用于这类心脏病有独特疗效。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心肌炎病史五年,经常心律不齐,时时发作心动过速,超过150次/分钟,心慌明显,病人形容象揣个兔子一样,在胸中蹦跳得难受,心动过速发作时恶心呕吐,大便易干结,后背怕冷。
属于心脏阴阳两虚,用炙甘草汤加五味子、龙骨、牡蛎,调补两个多月,症状消失。
药物组成炙甘草汤药物组成: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子仁、大枣、清酒。
本方有以下配伍特色:(1)重用炙甘草四两、大枣三十枚对于阴阳俱虚病症的治疗,如果补阳就会伤阴,补阴又会伤阳,这时最好是使用甘味药物调和,因为补阳的药物多为辛味,辛味与甘味相合就会产生阳气,中医叫做“辛甘化阳”;而补阴的药物多是酸味,酸味与甘味相合就会产生阴津,称作“酸甘化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心悸)古方1则——玉竹加减炙甘草汤方
心律失常——加减炙甘草汤方
(组成)党参、玉竹、丹参,炙甘草、阿胶(烊)、生地黄、麦冬、赤芍、熟酸枣仁、龙齿,桂枝。
(功效及主治)益气养血,滋阴活血。
用于心律失常。
(方解)心律失常病机上不外乎气血阴阳亏损及痰凝、血瘀、饮停之变。
临床虚实并见较多,老年或久病又以虚证为主。
用炙甘草汤加减调治,可取得心应手之妙,有益气养血、滋阴活血之妙。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诸药有强心、镇静、改善心脏血流作用,对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出现气血不足、心血不畅的病变均有显著疗效。
(加减)如气虚明显者,可选加黄芪以益气扶正;胸闷较甚者加瓜蒌、郁金等化痰理气;胸痛甚者,选加香附、延胡索、田三七等以行气止痛;心烦失眠则改麦冬为砂麦冬,加柏子仁、莲子心等宁心安神;血瘀甚则加红花、桃仁、五灵脂、蒲黄,增强化瘀之力;心阳不振者桂枝加量,再加生姜等以宣阳。
心衰则加红参补心养心以增强心力;偏阴虚者加西洋参以益气养阴;兼有风湿者则选加豨莶草、秦艽、蚕沙、寻骨风等以祛风除湿;有湿热现象则加金银花、黄柏、薏苡仁等以清利湿热;若有痰凝气滞则加川贝母、橘红等以化痰理气。
(本案)高某,女,45岁。
初诊时。
患者惊悸、怔忡2年。
在某医院出院诊断为:心房纤颤;肌肉风湿。
曾用电除颤发生休克1次,近2年来常见心悸,怔忡,短气无力,胸闷不畅,全身肌肉麻木不适,见风则甚,口干少饮,夜寐欠佳,小便不畅,大便正常,月事已绝。
舌红偏紫、苔薄白,脉细弱而代。
听诊:心尖部可闻第一音亢进,舒张期杂音。
心电图提示:窦性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有时呈二联律)。
抗“O”1250U;血沉62mm/h。
中医诊断:心悸、痹证。
辨证:气血不足为本,心血不畅,风湿瘀阻为标。
法宜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处方:党参、玉竹、丹参,砂麦冬、熟酸枣仁、白芍、龙齿、当归、阿胶、炙甘草、黄柏、秦艽、蚕沙、豨莶草、桂枝。
服药60余剂,中途略有增损,调治半年恢复正常。
2年后又见小发,再以原方加减治愈,身心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