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七讲中国古代的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第七讲中国古代的农业

备考导航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有效保证了农业经济发展。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调整经济的政策和措施;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农耕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引进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能力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农业生产工具、农耕技术、农作物品种、耕地面积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

重点、难点、

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古代经济的南移;“重农抑商政策”。

计划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1、调整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

③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④唐:轻徭溥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⑤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

交流。

⑥明朝X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⑦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⑧历代封建王朝还大力推广推行奖励垦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封建国家还编

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各封建王朝通过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满是足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生产工具及技术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

②春秋:铁器较广泛使用,耕犁大量出现,桔槔灌溉;

③战国:铁器更为普遍,牛耕进一步推广;

④秦朝: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⑤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用的犁壁;播种机械耧车;二牛抬

杠式耕作方式和一牛犁耕作方式。

⑥魏晋南北朝时,曹魏的马钧发明翻车。水雄、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

牛一人犁耕法。

⑦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3、农作物品种引进的推广

①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

②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

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③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某某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④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

种植由某某、某某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

⑥元朝: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⑦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

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⑧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耕地面积增加

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江南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大幅增加,明初耕地总数达8亿多亩,清初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了3亿多亩。

5、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①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②春秋战国: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

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X国在秦国修的X国渠。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

③秦:灵渠、江南运河。

④隋炀帝在历代运河的基础上,于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某某为中

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⑥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

过了六朝的总和。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⑦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重点问题精讲

1、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1)、政治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经济

生产关系的调整(如西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水利工程的兴建,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另外,继承前代的经济成就,也是原因之一。

3)、民族关系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推动各族经济的共同发展。如两汉时铁器传入西域,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4)、对外关系

与他国的贸易往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国际市场。如唐朝经济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唐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与各国进行经济交流。

5)、文化

科技(历法、著作)有利于安排农事、提高生产技术。两汉时期,正是由于天文历法的进步,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6)、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宋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农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

2、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时,江南、西域和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