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原序
高二历史必修3_原始资料:《海国图志》的有关内容
原始资料:《海国图志》的有关内容
诚能大小增修,讵非军国交便?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
火器亦不徒配战舰也,战舰用攻炮,城垒用守炮,况各省绿营之鸟铳、火箭、火药,皆可于此造之。
此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
是造炮有数,而出鬻器械无数,此火器局之可推广者二。
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而睽涣取诸易象,射御登诸六艺,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
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
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
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云集而鹜赴,又何暂用旋辍之有?……
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
《海国图志》卷2
1/ 1。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是中国著名思想家魏源的著作之一,《海国图志》的全部内容,就是围绕“夷”这个中心,全方位地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宗教、文化、教育、风土等各种情况。
《海国图志》的主旨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以夷制夷”,所以如何造西洋炮、造西洋船等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但凡能搜集到手的,无不汇聚书中,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曾有之书。
《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巨著。
它以林则徐《四洲志》为蓝本,并参考历代史志,以及明朝以来岛志中的相关资料编撰而成。
此《海国图志》初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五十卷本,57万字,保留了林则徐《四洲志》原文。
道光二十七年(1847),作者对初刊本进行扩充,以六十卷本刊行,共计六十余万字。
在五十卷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海外各国情况的介绍,特别是在西洋技艺方面内容更加充实。
咸丰二年(1852)魏源又再次将其扩充为一百卷,88万字。
包括地图75幅,西洋技艺图式57页,地球天文合论图式7幅。
自此,内容丰富、体例完备、图式精美的世界史地巨著《海国图志》正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中国近代史上,它对拓展国人视野、启发民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维新运动。
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1
<<返回
筹划海防 创建进代海军
1、创建的概况:
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 军其中以北洋海军的实力最为雄厚。1885年清政府为了掌握海军大权成立 了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海军扩建这北洋舰队。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2、特点:
名义上隶属于清政府实际上是地方集团的势力和工具各不相属无统一的 制度和行动。
2、军事工业的特点:
①具有浓厚的封建性;②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 ③对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思考: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对中国有何影响? 提示: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力量;②引进了西方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返回
创办民用工业: 1、创办的目的
①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从总体上看破产了,没有使中国直向富强,也 没有达到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根本目的; ②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 术、设备、生产方式,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也樗着 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另外,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当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还 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③筹划海防,创建海军,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办近代 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不公培养了大批科技、翻译、外交人才,为近代科 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后来西方政治学说及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 础。 总之,洋务运动尽管失败,没有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客观上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重大影响。
发展
创 建 近 代 海 军 创 办 民 用 工 业 标 志
破产
原 因
洋务 运动
影响
内忧外患: 思考:该时期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有何具体表现? 提示:外患表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遭失败,领土与
增广海国图志
《增广海国图志》一百卷本邵阳魏源撰光绪乙未年山海书局石印卷十七东南洋(海岛之国原無令补)日本岛国錄(凡前史无关海防者不录)【明史】日本,古倭奴国。
唐咸亨初,改日本,以近东海日出而名也。
地环海,惟东北限大山,有五畿、七道、三岛,共一百十五州,统五百八十七郡。
其小国数十,皆服属焉。
国小者百里,大不过五百里。
户小者千,多不过一二万。
国主世以王为姓,群臣亦世官。
宋以前皆通中国,朝贡不绝,事具前史。
惟元世祖数遣使赵良弼招之不至,乃命忻都、范文虎等帅舟师十万征之,至五龙山遭暴风,军尽没。
后屡招不至,终元世未相通也。
明兴,高皇帝即位,方国珍、张士诚相继诛服。
诸豪亡命,往往纠岛人入寇山东滨海州县。
洪武二年三月,帝遣行人杨载诏谕其国,且诘以入寇之故,谓:“宜朝则来廷,不则修兵自固。
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其图之。
”日本王良怀不奉命,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
三年三月又遣莱州府同知赵秩责让之,泛海至析木崖,入其境,守关者拒弗纳。
秩以书抵良怀,良怀延秩入。
谕以中国威德,而诏书有责其不臣语。
良怀曰:“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慕中国。
惟蒙古与我等夷,乃欲臣妾我。
我先王不服,乃使其臣赵姓者訹我以好语,语未既,水军十万列海岸矣。
以天之灵,雷霆波涛,一时军尽覆。
今新天子帝中夏,天使亦赵姓,岂蒙古裔耶?亦将訹我以好语而袭我也。
”自左右将兵之。
秩不为动,徐曰:“我大明天子神圣文武,非蒙古比,我亦非蒙古使者后。
能兵,兵我。
”良怀气沮,下堂延秩,礼遇甚优。
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二郡被掠人口七十余,以四年十月至京。
太祖嘉之,宴赉其使者,念其俗佞佛,可以西方教诱之也,乃命僧祖阐、克勤等八人送使者还国,赐良怀《大统历》及文绮、纱罗。
是年掠温州。
五年寇海盐、氵敢浦,又寇福建海上诸郡。
六年以于显为总兵官,出海巡倭,倭寇莱、登。
祖阐等既至,为其国演教,其国人颇敬信。
而王则傲慢无礼,拘之二年,以七年五月还京。
评魏源的《海国图志》
评魏源的《海国图志》作者:胡乐凯宋永林来源:《出版广角》2017年第13期【摘要】魏源作为晚清思想家,编纂了时代巨著《海国图志》,这部鸿篇巨制集中表达了魏源提出的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西方并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011年出版的《海国图志》对魏源成体系的思想传播有重要意义。
这些思想虽然存在特定的阶级局限和时代烙印,但对近代的哲学理论以及近代思想文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实学的形成与发展也功不可没,对中国当今的经济发展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实学【作者单位】胡乐凯,武汉大学哲学院;宋永林,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晚清思想家、近代地主阶级改革家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一部时代的巨著,它是近代首部由国人编写的百科全书,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军事、地理、技术等方面的情况。
2011年版《海国图志》的成功发行,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魏源成体系的思想,对于知识普及以及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国图志》的成书以及新版刊行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魏源一生勤奋治学,读经学史,常常苦读到深夜。
魏源后来与当时作为地主阶级开明代表的林则徐是挚友。
林则徐是有远见的思想家,他们都有强烈的向西方学习的愿望,以期通过借鉴海外国家的先进政治、经济、文化来改革国内封建政治体的弊端。
1841年,林则徐因虎门销烟一事被掌权者以种种理由诋毁加罪,被发配至新疆伊犁,在扬州与魏源见面时,林则徐将其在译书局翻译的《四洲志》以及在国外制造枪械船炮所用的一些图纸留给了魏源,并叮嘱魏源一定要把这些资料编纂成书以向国人系统详细地介绍国外的先进制度、人文地理、风物人情等情况,给国人以警醒,使其明白国家的真实处境。
魏源利用这些资料编纂的同时,又参考历代的典章制度及各地史志等典籍,焚膏继晷,呕心沥血,第一版五十卷的《海国图志》于1842年刊行。
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海国图志》作者简介: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
他是道光朝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江苏知州等职。
魏源前后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4朝,正值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关头。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投身时务,曾参与海运、水利、票盐等多项改革的筹划与讨论,开晚清经世之风,与龚自珍齐名,人称“龚魏”。
鸦片战争期间,魏源曾进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协助裕谦抗击英军。
兵败后,感愤时事,愤而辞归,立志著述。
魏源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编辑家、经史学家和地理学家。
他学识渊博,著作宏富,代表作有《海国图志》、《圣武记》、《默觚》、《书古微》、《诗古微》、《老子本义》、《元史新编》等。
名著拾萃:《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
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谈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此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
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其一。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
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
传曰:“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叙海国图志。
……自夷变以来,帷幄所擎画,疆场所经营,非战即款,非款即战,未有专主守者,未有善言守者。
不能守,何以战?不能守,何以款?以守为战,而后外夷服我调度,是谓以夷攻夷;以守为款,而后外夷范我驰驱,是谓以夷款夷。
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二曰调客兵不如练士兵,调水兵而不如练水勇。
魏源林则徐与《海国图志》
魏源、林则徐与《海国图志》作者:春雨1852年,百卷本《海国图志》终在扬州杀青付梓,刊刻行世。
这部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亚洲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著述虽然由魏源署名,却凝聚着林则徐的心血,可以说两人同为它的编著者。
一、魏源、林则徐合作的思想基础魏源(1794---1857)是湖南邵阳人,原名远达,字默深,自幼好读经史。
他于1814年与龚自珍(1792—1841)相识,1822年与林则徐(1785—1850)订交,地点均在北京。
1830年5月,林则徐为亡父守孝期满,抵京候补,在北京停留了三个多月,得以与以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魏源深入探讨时务,因此过从甚密。
时龚自珍亦在礼部任职。
魏、龚都以主张通经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烦琐考据(汉学)及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名噪京师,正当风华正茂之际。
他俩与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的林则徐一拍即合。
三人从此结为至交。
1832年,魏源入两江总督陶澍幕府。
6月,林则徐由河东河道总督调任江苏巡抚,由于他也大力支持陶澍在淮北推行的盐法改革,因之对帮助陶澍筹划改革的魏源更为赞赏。
魏源时定居江宁(今南京)乌龙潭。
林则徐从苏州每到江宁,都爱去请他商议时政。
1834年3月,林则徐为了推广种植早稻,以《再熟稻赋》为题,在苏州甄别紫阳、正谊两书院,曾延请魏源等“来阅卷”。
1837年1月,林则徐从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任上卸职进京陛见,同魏源从此一别就是四年。
这期间,魏源多半时间都定居扬州,在“絮园”侍奉老母,著书立说;同时也密切注视着林则徐在湖北和广东领导的禁烟运动与抗英斗争,并时有飞鸿,互诉衷情。
1841年3月,魏源在林则徐推荐下,入署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裕谦幕下。
不久,因朝廷摇摆于战和之间,魏源自知难有作为,便重返扬州。
6月,林则徐因受投降派诬害,被削夺两广总督后以四品卿衔被派赴浙江,协办海防;旋即又再遭贬谪,“发往伊犁”。
8月中的一天,林则徐乘舟抵达京口(今江苏镇江),与魏源意外相逢。
这天,在临江的一处小客栈里,林则徐借着月色同魏源对榻倾谈了整整一宿。
《海国图志》的参考书目及对比
《海国图志》参考书目备考摘要:《海国图志》是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著作。
这本书是魏源以《四洲志》为蓝本,融合历代对西方的描写和传教士的著述,编纂而成的。
《海国图志》以一本比较广博的书,其来源也是相当广泛的,但与其来源的书目又大不相同。
关键词:《海国图志》《四洲志》《职方外纪》《瀛寰志略》18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了解外国的书目。
其中,《海国图志》不可不说是当时最广博的一本书,也是为当代人所承认的一本书。
但是,这么一本庞杂的书,是如何逐渐架构起来的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魏源完成《海》五十卷。
以后,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又增补为六十卷。
咸丰二年(1852)年,魏源又将其增补为一百卷。
《海国图志》从内容上看,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筹海篇、地图、地志、表、国地总论、筹海总论、夷倾杯才、西洋技艺和地球天文合论。
其中,除掉筹海篇和叙文、按语和《元代北方疆域考》之外,大多是记录他人文字而成。
在《海·原叙》之中,魏源说:“何以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魏源所说的“近日夷图夷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的著作,如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图说》、毕方济的《灵言蠡语》等;一是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最新著述,如理哲的《地球图说》、马礼逊的《外国史略》、i据李瑚《魏源诗文系年》,《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发行于1844 年,《四洲志》的材料全部分别辑入第三、五、七、十三、十四、十六、二十至二十二、二十五至三十三、三十六至四十三各卷。
并且把《四洲志》的材料放在第一条,注明是“原本”,然后将《英吉利夷情纪略》、《澳门纪略》等书中的有关材料作为“重辑”列入《四洲志》文字之后。
惟独在介绍美利坚时,把美国高理文(即裨治文)所著《美理哥国志略》辑在前,称为《弥利坚即美理哥国总记上》,而将《四洲志》原本,作为《弥利坚国即育奈士迭国总记下》列于后,并加按语说:“志例当先原本(指《四洲志》),次重辑。
魏源《海国图志》
魏源《海国图志》展开全文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
1851年,日本海关在检查中国入境商船时,发现三本此书,如获至宝,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
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
1862年,日本维新派人士到上海,惊异发现从中国“淘”来的本国畅销书在中国早已绝版。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6月的一个夜晚,被发配新疆伊犁充军的林则徐路经京口(今江苏镇江)。
在与两江总督裕谦幕客魏源会晤时,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书稿交付之,并郑重嘱托他进一步广泛收集资料,编撰一部更为翔尽、更为可靠的史地全书,以助制订抗敌御侮良策。
魏源焚膏继晷,以一年多时间,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大量文献书刊资料和自撰的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完成了《海国图志》五十卷本。
道光二十七年增补刊刻为六十卷,后又辑录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于咸丰二年补成一百卷。
它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及民俗文化,“综一代典,成一家言”,(龚自珍语)魏源也由此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它对推进我国近代史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它在我国乃至世界史地史上有何贡献?笔者学识不逮羞于论及,这里仅就此书当年的命运絮叨一二。
在中国古代,受认识自然水平的限制,人们想象在中国的四周是大海环绕,误以为中国位于全球中心。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海国”这一概念,明确论述五大洲四大洋,中国与许多国家在陆地上是相毗的,这是对“天朝中心论”的一个反叛,自然遇到大清满朝士大夫的嘲讽和抨击。
直至乾隆年间,像纪晓岚这样的知识分子精英在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居然也对世界是否存在五大洲存疑,遑论那些冬烘先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事失利。
清朝腐败固然是其主因,但落后的中国不了解“夷情”,缺乏“长技”也是重要因素。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开宗明义地说:“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军队60多万,日军只有20多万,结果却令人大惊失色,清朝惨败而归,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一步加深。
为什么当时清朝以三倍于敌的兵力,还是打输了呢?这里出了清朝统治者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一本书,一本中国人写的书。
《海国图志》是编写的一本著作,魏源是清朝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跟林则徐一样,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大清国节节失利,魏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义愤填膺之下,他弃笔从戎,投入两江总督担任幕僚,于1842年写成了《海国图志》,一共50卷。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和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后来魏源又增加了内容,补充到60卷,系统的介绍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还有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火轮船,地雷等等,更包括各国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情风俗、文化教育等等,内容之丰富,超越之前所有书。
《海国图志》的刊出,打破了清朝当时孤陋寡闻的状况,将世界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但由于清朝统治者担心人民了解外国越多,越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一些守旧派认为这是“媚外”的妖书,内容全是对蛮夷的夸大,纯属胡扯,所以《海国图志》只卖出2000多册,就无人问津了。
1851年,日本海关在对一搜中国商船进行检查时,无意间发现了《海国图志》,稍微翻开两页就断定这是一本旷世巨作,书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理论,并教人如何抵御外地侵略,从理论上肯定了研究世界历史的必要性。
日本人得到《海国图志》后如获至宝,很快就在岛国传开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大久保利通都日夜拜读,日本全国人民都在看,连贫困的日本农民都争抢买来看,这本书从1851年传入日本,直到1859年时,价格已涨了近五倍,但仍旧销量巨大。
日本后明治维新后开始崛起,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国图志》的启发,日本人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西方各国的真实状况,《海国图志》里说火炮比长枪强,于是日本采购了大量火炮,书中还说发展海军比步兵终于,可以御敌于千里之外,与人日本又照着书中所说,大力发展海军,日军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魏源文言文翻译
原文:海国图志,乃余少年时所著,虽简略,然于海国之事,亦颇能言之。
道光壬午,余游江南,适逢友人郑公燮,谈及海国事,遂借郑公之书,阅之再三,始识其大略。
郑公谓:“海国者,地球之一部也。
其地广袤,人民众多,风俗各异,物产丰富。
其君长,或以德,或以力,或以智,各称其职。
其政教,或严或宽,或刑或赏,各随其宜。
其民,或勤或惰,或智或愚,各安其分。
海国之事,亦颇繁杂,难以一一详述。
然欲知海国,必先通其地理,而后知其政教,然后知其风俗,然后知其物产,然后知其民情。
故余著此书,以备来者之览。
”翻译:《海国图志》是我年轻时期所著,虽然简略,但对于海国的事情,也颇能言其大概。
道光壬午年间,我游历江南,恰逢友人郑公燮,与他谈论海国之事,于是借阅郑公的书,反复阅读,才开始了解到其大致情况。
郑公说:“海国,是地球的一部分。
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物产丰富。
其君主,有的以德治国,有的以武力,有的以智慧,各尽其职。
其政教,有的严明,有的宽松,有的用刑法,有的用赏赐,各随其宜。
其民众,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聪明,有的愚笨,各安其分。
海国的事情,也颇为复杂,难以一一详述。
然而想要了解海国,必须先通晓其地理,然后了解其政教,然后了解其风俗,然后了解其物产,然后了解其民情。
因此我撰写此书,以供后人阅读。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不仅介绍了海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他认为,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借鉴其优点,摒弃其弊端。
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海国图志叙》原文及译文
魏源《海国图志叙》原文及译文原文《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
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谈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曰:“爱恶相攻而吉生凶,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故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古之驭外夷者,诹以敌形,形同几席;诹以敌情,情同寝馈。
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
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非无形之兵也。
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人心之积患如之何?非水,非火,非刃,非金,非沿海之奸民,非吸烟贩烟之莠民。
故君子读《云汉》、《车攻》,先于《常武》、《江汉》,而知二《雅》诗人之所发愤;玩卦爻内外消息,而知大《易》作者之所忧患。
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隔虚而之实也。
昔准噶尔跳踉于康熙雍正之两朝,而电扫于乾隆之中叶。
夷烟流毒,罪万准夷。
吾皇仁勤,上符列祖;天时人事,倚伏相乘。
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此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
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其一。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
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
《传》曰:“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叙《海国图志》。
译文《海国图志》一共六十卷,它的依据是什么呢?一是依据前两广总督林则徐尚书所编译的西方人著的《四洲志》,二是依据历代史志和明代以来的有关海外交通的著作,还有近来传入的地图和著作。
魏源的《海国图志》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启蒙
据 魏源 自序 ,海 国图志》是在林则徐 志 》 成 为 一 部 最 完 备 的介 绍 世 界历 史地 理 发 展 到 对 西 方 近 代 资 本 主 义政 治 体 制 的 了 《
的《 四洲志》 和中国历代史志 以及 明代 以来 的鸿篇巨著。通过对《 同图志》 海 三次大 的 解 , 中 国人 对 近 代 世 界 的新 事 物 有 了更 使
的 中外 图书 典籍 的基 础 上 汇 编 而 成 。 海 国 修订与增补 ,不仅使魏源 的世 界地理知识 加 理 陛的认 识 。 《
图右史 , 而地 图排列次序则是 由近 而远 , 件 。 魏 源 的 编纂 此 书 的原 则 是 立 足 今 、 , 是大清帝 国的武器装备落后 ,英 国利用了 由 两
洲 地 图 到分 国地 图 。 了地 图 之外 , 文 字 辅以古 、 ,以西洋人谈 西洋事” 除 有 中 “ 。其 中有 工 业 革命 带来 的 先进 科 技 成 果 ,提 高 了 综
表 他 国民情 、 民俗 、 史 、 理 、 治 、 历 地 政 军事与 科 历 代 史 志 1 4种 。另 外 , 参 考 了一 些 亲 自 理 , 示 了对 西 方物 质 文 明 的认 可 。 深 刻 还 就 学技术等情况。《 国图志》 海 排版格式为左 调 查 了 解 的 第 一 手 材 料 和 各 种 奏 折 十 多 认 识 到 鸦 片 战 争 失 败 的 主 要 原 因之 一 ,
异 ,思 想 出 格 ,所 以在 官 场 中他 从 未 得 志 邮 州 ” 。即 于 15 8 2年 增 补 为 10卷 ,8万 科 学 技 术 , 看 到 了西 洋 各 国的 商 业 贸易 、 0 8 又
被清朝扔掉的宝物《海国图志》
被清朝扔掉的宝物《海国图志》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天朝上国突然发现,来自海外的西夷居然很厉害,大清打不赢人家。
有见识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怎样才能抵挡住洋人,保卫华夏子民。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战无不胜。
这一点中国人都懂。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做到“知彼”?在那个时代,虽然满清统治者腐朽堕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但是下面的很多大臣比如张之洞、李鸿章还有民间的仁人志士们比如梁启超、魏源,都是当时清朝睁眼看世界的先锋,他们就是知彼的一群人。
晚清士大夫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就是魏源,魏源研究天下人文地理,写了一本书,可惜这本书在当时的时期,朝野上下没人当回事儿。
这本书辗转流落到日本后,日本人像捡到宝物一样,发奋学习这本书,维新图强,很快便成了综合实力亚洲第一的国家。
魏源是湖南邵阳人,中过举人,鸦片战争时他恰好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中任事。
英军进占定海时,魏源随裕谦参战,还审问过俘虏,算得上与英国人直接面对面了。
魏源画像战败后,魏源深感天下之大,已远超世人之想象,便回乡撰写《海国图志》,把整个世界展现在中国人面前。
这本书有500多卷,直到魏源逝世也没有完全校订完。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等,称得上是当时的世界知识百科全书。
魏源从没有出过国,他怎么会对世界了解得这么全面呢?原因很简单,这些资料大清国本来就有。
魏源和林则徐交好,利用林则徐在广州通商口岸的便利,得到了大量翻译过来的外国资料,《海国图志》就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一直摆在大清国面前,从明朝开始,广州澳门等地都有着大量的对外交往,只是终清一朝,从来没有人在意过这些事情而已。
首批《海国图志》在1843年1月扬州刊印,据说一千册只卖掉了一册,朝野上下没人把这本书当回事,朝廷大员们认为此书夸大其辞,危言耸听,海外蛮夷怎么可能比天朝上国还要强大。
至于前两年打的败仗,那是因为大清没有准备好,被英人钻了空子,大清上有圣主,下有众正盈朝,只要奋起备战,洋人哪能占到便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
冲击------反应
西学东渐
单元线索: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抵抗派:林 、魏 地主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不 洋务派:洋务运动 断 阶级 “ 师夷长技以自强” 探 索 维新派:戊戌变法 救 资产 君主立宪 制度 革命派:辛亥革命 国 阶级 强 民主共和 国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之 新文化运动 路 思想 民主、科学 无产 新文化运动后期 五四 阶级 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
•
——《海国图志.序》
3.评价:
⑴积极影响: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⑵局限性: 未付诸实践,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海国图志》:墙内开花墙外香
【历史现场 】 《海国图志》的不同境遇
“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 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 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最终 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
民 族 危 机 加 深
学习西方
与 探索救亡道路
相结合
甲午中日战争后: 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 ——制度层面 康、梁
合作探究
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萌发,其
主要目的是
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 治制度 D.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以维护清朝 统治
A
一、“开眼看世界”
(2)、魏源和《海国图志 》 ①著作:
编写《海国图志》 (当时介 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②主张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 •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案例文本:魏源与《海国图志》魏源,名远达,字良图,号默深。
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于邵阳县金潭沙洲上(今隆回县金潭乡),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家迁居江苏扬州新城。
魏源7岁从塾师刘之纲、魏辅邦读经学史,常苦读至深夜。
母怜其过勤,每夜定时熄灯令卧,他伺二老熟寐,以被遮灯默读。
9岁赴县城应童子试,考官指着画有“太极图”的茶杯提出“杯中含太极”嘱对。
魏源摸着怀中二麦饼对曰:“腹内孕乾坤。
”考官大为惊异。
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取秀才。
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
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
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
道光五年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湖南善化人)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
道光九年(1829年)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房考刘逢禄作《两生行》哀之,从此龚魏齐名。
魏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内阁藏书丰富,乃博览史馆秘阁官书及士大夫私家著述。
时社会动乱加剧,他目睹江华瑶民起义,已深感清政权的腐败;道光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外国侵略危机使他更加愤激,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魏源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
后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
道光二十二年完成了《圣武记》,叙述了清朝开国到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及军事制度。
在文中提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羸(léi,弱),令不行于境内之谓羸。
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官不材,则国祯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的人才论观点。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魏源再次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任东台、兴化知县。
在改革盐政、筑堤治水方面功绩卓著。
《海国图志》一书是魏源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深感中国之弱、西方之强发愤而作。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海国图志》1842年中国著名思想家魏源的著作之一,书名中“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
《海国图志》以林则徐《四洲志》为蓝本,并参考历代史志,以及明朝以来岛志中的相关资料编撰而成。
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
全部内容围绕“夷”这个中心,全方位地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宗教、文化、教育、风土等各种情况。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巨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创作目的魏源在书的序言中写到:“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写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夷情”,帮助人们习其“长技”,以抵御外侮,振奋国威。
这给那些妄自尊大,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盲目排外的顽固派,击一猛掌。
(2)主要思想发展工业、海运、金融业、商业、开展对外贸易、推行民主制度、建立发展情报部门、发展教育·《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
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
(1)指导思想《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
”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
(2)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新闻官,破除成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国图志》序
魏源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於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於原书者十之六。
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曰:“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故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
古之驭外夷者,诹以敌形,形同几席,诹以敌情,情同寝馈。
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
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非无形之兵也。
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
”人心之积患如之何?非水,非火,非刃,非金,非沿海之奸民,非吸烟贩烟之莠民。
故君子读云汉车攻,先於常武江汉,而知二雅诗人之所发愤;玩卦爻内外消息,而知大易作者之所忧患。
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
吾皇仁勤,上符列
祖,天时人事,倚伏相乘,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此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
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瘫,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其一;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纲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
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
传曰:“孰荒於门,孰治於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叙海国图志。
以守为攻,以守为款,用夷制夷,畴司厥健。
述筹海篇第一。
纵三千年,园九万里,经之纬之,左图右史。
述各国沿革图第二。
夷教夷烟,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
志东南洋海岸各国第三。
吕宋爪哇,屿埒日本,或噬或脱,前车不还。
志东南洋各岛第四。
教阅三更,地割五竺,鹊巢鸠居,为震旦毒。
述西南洋五印度第五。
维哲与黔,地辽疆阂,役使前驱,畴诹海客。
述小西洋利未亚第六。
大秦海西,诸戎所巢,维利维威,实怀泮鴞。
述大西洋欧罗巴各国第七。
尾东首西,北尽冰溟,近交还攻,陆战之邻。
述北洋俄罗斯国第八。
劲悍英寇,恪拱中原,远交近攻,水战之援。
述外大洋弥利坚第九。
人各本天,教纲於圣,离合纷纭,有条不紊。
述西洋各国教门表第十。
万里一朔,莫如中华,不联之联,大食欧巴。
述中国西洋纪年表第十一。
中历资西,西历异中,民时所授,我握其宗。
述中国西历异同表第十二。
兵先地利,岂间遐荒,聚米画沙,战胜庙堂。
述国地总论第十三。
虽有地利,不如人和,奇正正奇,力少谋多。
述筹夷章条第十四。
知已知彼,可款可战,匪证奚方,孰医瞑眩?述夷情备采第十五。
水国恃舟,犹陆恃堞,长技不师,风涛谁詟?述战艦条议第十六。
五行相克,金火斯烈,雷奋地中,攻守一辙。
述火器火攻条议第十七。
轨文匪同,货币斯同,神奇利用,盍殚明聪。
述器藝艺货币第十八。
道光二十有二载岁在壬寅(1842 年)嘉平月,内阁中书邵阳魏源叙於扬州。
——海国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