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美学思想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的花鸟美学思想
摘要
宋代绘画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黄金时代,是值得每个美术专业的学生去了解研究的。宋代的花鸟画是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这一鼎盛时期也恰好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最杰出书法及绘画天赋的天子----宋徽宗赵佶时代。本文从前朝画论的美学语言和思想出发,以顾恺之的画论和谢赫六法论为理论基础,探寻宋徽宗绘画理论及其美学思想。
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宋徽宗所在的宋朝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依托下,宋徽宗的艺术之路。第二章主要分析宋徽宗的花鸟绘画作品和绘画形式以及当时的市场行情。采用了前朝画论的理论依据作为其绘画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主要论述宋徽宗的花鸟画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
关键字:宋徽宗、画论、花鸟
引言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宋徽宗赵佶和他引领的宣和画院所创作的大量花鸟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徽宗出生于帝王之家,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诗书画各方面都颇有造诣,最以书画见长。他的花鸟画作品严谨写实、富贵柔美、典雅绮丽,得到了历代艺术家的一致好评;他自创的“痩金体”书法,刚劲挺拔,独树一巾只;他主张把书法和绘画融合起来,为文人画书画同源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基础;他在位期间建立的宣和画院规模庞大、体制完善,培养了大量成就卓越的画家,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章北宋末年历史环境下的艺术
宋朝建立于公元960 年,结束了继唐以来的割据混乱局面获得了统一,这为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消灭各地割据政权的局面,采取了兴文治抑武事的一系列国策。宋朝统治者不仅重视政治的安定,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上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较之前朝得到了恢复和快速的发展,进而促使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昌盛。在这样的前提下,原有的社会阶级关系逐渐削弱变化,农民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生自由,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农奴身份。在推动宋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动摇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第一节政治变动下的艺术
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统治时期,吸取了唐朝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其灭亡的教训,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武官的地位,从而“重文轻武”,加强了中央集权。古话说“利弊同存”,同样,使得宋朝“积贫积弱”,外族纷纷侵扰。同样,宋代文学、哲学、美术和科技异常发达。宋徽宗作为宋神宗的十一子,在向太后的主持庇佑下,继承皇位,开始为自己的艺术之路铺路搭桥。宋徽宗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复兴画学,建立画院,另一方面身体力行,践履画学精神,创作花鸟画作品,首创画中题跋,开一代新风,完善花鸟画的形式。
第二节经济发展下的艺术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基础的农耕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以及封建租佃制生产关系改革所带来的进步因素,在不断地推动着手工业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农业的纵横发展,而商品经济与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同样成为激发和促进农业和手工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外在因素。从闻名中外的史诗巨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能看出来。这样的社会经济必然带动文化、艺术和商业的急速发展。随着徽宗皇帝的继位,北宋有才学的艺术家得到官僚机器的提携和举荐,与之紧密相连的书法和绘画,包括建筑都得以艺术化。
第二章宋徽宗的生平以及花鸟的绘画理论与绘画特点
第一节宋徽宗的生平
赵佶(公元1082—1135年)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初封端王,其兄宋哲宗无子早逝,传位于宋徽宗赵佶。赵佶庙号徽宗,因他的陵墓叫“永祐陵”,故宋人多称之为“祐陵”。宋徽宗的人生颇具戏剧化,一生大起大落。赵佶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分别为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宋徽宗赵佶亲政不久大兴土木,建延福宫和垦岳,大肆搜刮江南奇花异石,劳民伤财,加重百姓负担民生怨愤,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靖康元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汗京。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宋徽宗、宋软宗被俘囚禁,后死于他乡。徽宗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宋徽宗赵佶统治的二十五年是北宋政治上最为黑暗腐朽的时期。宋徽宗赵佶崇信道教,大肆兴建道观,宋徽宗时期道观兴建达到了历史的一个高峰。当然绘制宫观的壁画是画院画师的重要任务。“始建五岳观,大集天下名手。应诏者数百人,咸使图之,多不称旨。自此以后,益兴画学,教育众工”。①为此兴建画学,对绘画的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这种时代背景与此时期形成的宣和体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赵佶不同寻常的人生中,他的艺术天分,使他在书画以及诗词方面都有很多佳作流传至今。
第二节宋徽宗花鸟的绘画特征及理论
中国画在秦汉时代开始为“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政教服务,尔后在风
卷云舒的历史沿革中逐渐完成了向“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审美功能转变。关于花鸟画的独立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唐代,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独立之前,还只是作为山水和人物的配景,之后在隋唐有所发展。传世的作品有“《凫雁水鸟图》、《鹅图》、《半鹅图》、《蝉雀图》、《苍梧图》、《蝉雀图》、《鹿图》”等,有了一定的规模。唐代史书中记载有韦偃画龙,陈闳擅长鞍马,而薛稷善于画鹤,真可谓“龙马精神海鹤姿”,众星云集、阵容强大。自边鸾始,花鸟画作为一种具象的艺术形态初次登上历史舞台。唐代李思训青绿山水作为院体画风格的开山鼻祖,直接影响了宫廷“行家”的画风,北宋初期文人士大夫画崭露头角,与民间和宫廷艺术形成碰撞和互补的格局,并且对皇室贵胄阶层的绘画影响,从而使审美趣味发生变化和转移。徽宗又具有文人画情怀,具有与其他艺术家所追求的一样的江湖之思、林泉之趣。如当时宫中保和殿屏壁装饰的是水墨花竹;他欣赏米友仁的《楚山清晓》;苏轼作为元祐党人,文章书画虽被明令禁绝,但在宣和年间内府竟出重资搜访苏轼墨迹,据传赵佶曾密诏苏轼之子苏过进宫画水墨窠石。《宣和画谱》中单列墨竹一门,对文人画“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的艺术特色特加赞赏。赵佶作墨笔花鸟在《南宋馆阁续录》及邓椿《画继》中均有明确记载。夏文彦《图绘宝鉴》更具体指出,徽宗之画“有晋唐风韵,尤善墨花、石、作墨竹紧细不分浓淡,丛密处微露白痕,自成一家,不蹈袭古人轨辙”,点明了其墨笔花卉的风格特征。②在中国,儒、道两家的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最大。儒家“为国为民”,求官拜职,奔走呼号,惶惶不可终日,旨在“治国平天下”。道家主张求得自我解脱,“自喻适志”。《历代名画记》一书,贯穿道家思想十分明显,包括其语言、典故皆出自《庄子》。唐以后,花鸟画和山水画占画坛主流,重要画家大多都是隐士思想的人,作画多自娱,同样,以徽宗的作画条件,道家思想自然对其影响很大。自称道君皇帝,崇尚老、庄。后世画家具有道家思想者举不胜举。③
第三节宋徽宗的花鸟画绘画特点
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才能在绘画、书法、诗词等各方面都有体现。宋徽宗赵佶的绘画才能在花鸟、山水、人物等皆精通。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花鸟画创新上,源于对花鸟画的偏爱。因此宋徽宗时期画院最为繁盛的也是花鸟画,其中较多的是精工细笔和色彩浓艳的风格,我们熟悉的浓艳富贵风格作品有:《芙蓉锦鸡图》、《瑞鹤图》、《五色鹦鹉图》、《祥龙石图》等等。还有部分清淡的水墨风格作品。严谨、细微、写实的画风成为宋徽宗赵佶绘画的特点。宋徽宗赵佶融合众多画家艺术的优秀之处,吸收黄氏富贵风注重写实、色彩艳丽典雅的特征,同时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并且借鉴崔白等人的注重写生和意趣的特点,融徐黄二体于一身。其类似1于黄家画风的作品具有工细精致绘画的手法和玩赏愉悦的审美趣味,而另一些墨笔花鸟画又倾向崔白等人绘画生动、自然的特征,着意在画面中表现野逸之风。他还深受儒、道思想及自身文学上的深厚素养的影响,为中国花鸟画增添了诗情画意,使花鸟画呈现出新颖多变的风格。宋徽宗赵佶的绘画风格兼有黄签的法度严谨和崔白的野逸意趣,力求达到两者浑然一体的境界,最终形成一种富有诗意和书卷气的花鸟画风,幵创了在画史上被后人称之为“宣和体”的典雅绮丽画风。可以说,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艺术风格形成也是整个花鸟画演变自然形成的结果,他的绘画美学特征离不幵前人的艺术铺垫和融汇贯通。
1 薄松年:《宋徽宗墨笔花鸟画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
2 (南宋)邓椿,米田水译注:《画继》卷一圣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