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羲之小楷
二王小楷硬笔字帖
二王小楷硬笔字帖
《二王小楷硬笔字帖》是一本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为范本编写的硬笔字帖。
对于书法爱好者及初学者而言,此书帖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王羲之和王献之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其小楷作品被誉为“妍美流便”,充满了飘逸与灵动。
在硬笔书法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通过《二王小楷硬笔字帖》可以一窥古典书法的神韵,同时又能感受到硬笔书法的独特魅力。
此书不仅展示了两位书法家的小楷作品,还详细解读了其风格特点、笔画结构以及书写技巧。
对于硬笔书法的初学者,这不仅是一本学习范本,更是一本实用的教材。
它帮助我们理解小楷的精髓,掌握硬笔书法的书写技巧,从而提高我们的书法水平。
《二王小楷硬笔字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角。
通过学习此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书法的传统与现代,将古典的韵味融入现代的书写中,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二王小楷硬笔字帖》是一本集学习、欣赏、实践于一体的好书。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硬笔书法水平,更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王羲之小楷千字文
王羲之小楷千字文
王羲之小楷千字文是中国古代书法名篇之一,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303-361年)所书。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由南北朝时期的学者周兴嗣所著,全篇共千字,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
而王羲之的小楷千字文则是在千字文的基础上,以小楷书写,将其书写技艺发挥到了极致。
王羲之小楷千字文的每个字都经过了精心雕刻,每个笔画都极为精细,整篇文章呈现出一种优美而又流畅的书写风格,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作品不仅在书法界备受推崇,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许多中小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都会背诵千字文,而王羲之小楷千字文则成为了他们学习书法和欣赏书法艺术的重要素材之一。
总之,王羲之小楷千字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 1 -。
王羲之经典小楷书法千古名篇《道德经》完整高清,弥足珍贵!
王羲之经典小楷书法千古名篇《道德经》完整高清,弥足珍
贵!
王羲之经典小楷拓本《道德经》全文:
王羲之书《道德经》,此本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经,
有褚遂良跋的一个拓本,相当珍贵。
王羲之喜欢白鹅的优雅与细腻,潇洒与飘逸,王羲之执笔时食指要如鹅头那般昂扬与弯曲,而运笔要如同鹅掌拨水,如同白石描摹虾的仪态与神色,王羲之的书法有鹅的精神气晕,静时雄厚飘逸,刚中带柔,而动时又如同临渊飞龙。
据传,王羲之有一次外出,遇到一只白鹅,翩翩起舞,仪态万千,王羲之怦然心动,想要将其买下,可是鹅的主人是一位修行的道士。
一方面心中暗喜,另一方面又故弄玄虚:此鹅不卖,需王羲之用手抄《道德经》来换,于是便有了传世书帖《道德经》。
民间亦有诗载: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
王羲之
当然白鹅换的是《黄庭》还是《道德经》?历来争论不休,不过王羲之书道德经确有鹅的优雅步态,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虽为小楷,却有行书《兰亭序》的行书雅韵,端庄秀美,又圆转流利,真可谓一场美得盛宴。
书法单字二王小楷
书法单字二王小楷一、简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至宝”。
而“二王”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位大师。
本文将探讨他们在小楷书法中的贡献和影响。
二、王羲之2.1 简介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字逸少,晋朝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着重于笔画的气势和结构,充满了个人的艺术表现力。
2.2 小楷书法的贡献王羲之对小楷书法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在小楷书法中融入了自己的个性风格,使其独具一格。
他的小楷书法作品字形工整,线条优美,结构严谨。
他注重用笔的均匀和力度的变化,使每个字体现出生动的韵律感。
他的作品中,每个字都兼具严谨和灵动的特点,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三、王献之3.1 简介王献之(公元344年-公元386年),字子升,晋朝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子,被誉为“小圣”。
他继承并发扬了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使小楷书法达到了新的高度。
3.2 小楷书法的贡献王献之在小楷书法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继承并发扬了王羲之的风格,创造了更多独特的小楷字体。
他的小楷书法作品字形严谨,线条流畅,布局精确。
他注重笔画的精细处理和用笔的变化,使每个字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他的作品中,每个字都凝聚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四、小楷书法的特点1.字形规整:小楷书法的字形要求工整整齐,每个笔画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和位置。
2.笔画饱满:小楷书法的笔画要饱满有力,线条要流畅连贯,给人以稳定感和力量感。
3.结构平衡:小楷书法的字体结构要平衡稳定,左右上下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致,给人以和谐美感。
4.用笔变化:小楷书法的用笔要具备变化性,既有粗细相间的处理,又有虚实对比的效果,使每个字都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五、小楷书法的欣赏价值小楷书法作品在艺术欣赏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
小楷书法作品字体工整、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王羲之小楷字帖(高清)
王羲之小楷字帖(高清)
王羲之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王羲之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等等最为著名。
「转」王羲之等小楷五种解析字帖(下)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高清赏析附释文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展开剩余88%王羲之小楷《曹娥碑》《曹娥碑》文稿记载的是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碑文虽仅仅只有442字,但“彰孝烈”其情其旨自溢于言表。
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解读,我们便能谛听到这样一个凄美动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那折心动容的哀伤……《曹娥碑》之所以名振天下,跟书法名家有关。
在碑文风靡全国之时,晋代书圣王羲之,宋代著名书法家、王安石女婿蔡卞等人,亦纷纷摹写碑文。
尤其是王羲之《孝女曹娥碑》书写的碑文摹本,堪称传世精品,其书法造诣仅亚于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有人称:“邯郸文与右军书,珠联璧合,乃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信然!至为惋惜的是,书圣王羲之摹写的碑刻早已佚失,我们所见的是其书写的碑文摹本,曾被刻成法帖,可见诸王羲之书法精品集。
现存曹娥庙内的是蔡卞摹写的碑刻。
细细观瞻,但见笔惊龙蛇,刚劲有力,其珍其贵,当可想见。
释文:曹娥碑记 汉 邯郸淳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
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来适居。
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
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
时娥年十四,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
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在辛卯,莫之有表。
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奕奕之姿。
偏其返而,令色孔仪。
窈窕淑女,巧笑倩兮。
宜其家室,在洽之阳。
待礼未施,嗟伤慈父。
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
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
翩翩孝女,乍沉乍浮。
或泊洲屿,或在中流。
或趋湍濑,或还波涛。
千夫失声,悼痛万余。
观者填道,云集路衢。
流泪掩涕,惊慟国都。
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
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
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於戏孝女,德茂此俦(chóu,同辈,伴侣)。
何者大国,防礼自修。
岂况庶贱,露屋草茅。
不扶自直,不镂而雕。
越梁过宋,比之有殊。
哀此贞厉,千载不渝。
呜呼哀哉!乱曰: 铭勒金石,质之乾坤。
岁数历祀,立墓起坟。
王羲之书法小楷欣赏 - 副本
王羲之书法小楷欣赏《黄庭经》众所周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世人称之为“书圣”,他擅长于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
吸取各家之所长,融于一体,自成一家,他的书法作品往往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隽美健秀。
其中《黄庭经》气韵高逸,笔致婉丽,骨肉兼称,刚柔相济,舒和隽永,是王羲之作品中的精品。
《黄庭经》为小楷。
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黄庭经》是魏晋时期颇为流行的道家养生修炼之书。
传王羲之所书小楷《黄庭经》系《外景经》。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郎之意态。
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
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
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属于洞玄部。
现传《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三种,因中经出现较晚,可以暂置不论书中认为人体各处都有神仙,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论。
介绍了许多存思观想的方法。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王羲之的小楷的特点
王羲之的小楷的特点王羲之的楷书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字体在我国有较大的艺术参考价值。
那么,关于王羲之的楷书的特点,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楷书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楷书特点楷书体或称正书体、真书体,是在隶书体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书体。
在汉简中,已见雏形。
在隶书盛行的东汉,楷书只在民间流行。
到了东汉末、三国、西晋,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加工和提炼,形成了不同于隶书的体势,才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一种趋时的书体。
王羲之的楷书“俱变古形”,对今体楷书的定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东晋时期,王羲之异军突起,其书写的小楷书,已受时人珍视。
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洛神赋》、《劝进表》等。
唐初,唐太宗在收罗王书时,将《乐毅》、《黄庭》、《画赞》、《兰亭》等帖收入内府。
王羲之的楷书,直接由卫夫人和叔父王廙传授,属于三国时魏国钟繇系统。
他在楷书方面的“俱变古形”,应该是相对于钟繇的楷书风貌而言的。
钟繇的楷书真迹,当时王羲之能见到的很多,确有记载的有《尚书宣示表》。
那是他的从伯父王导从琅邪带到建邺(今南京)后,又送给他的。
后来,王羲之又将这本真迹借给了小他三十岁的王修。
王修死时,其母将《宣示表》陪葬。
所以,传世的《宣示表》,实际上是王羲之的临本。
而这个临写的《宣示表》,与传世的钟繇的《荐季直表》,都是按官样书式所写的奏表,可以代表钟繇的楷书风采。
钟繇的楷书还具有浓厚的隶书笔意,特别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隶书中那种着意翻挑、飞扬的笔势,在他的楷书里十分明显。
但是,这种翻挑与飞扬的笔势,在王羲之的楷书里不见了,代之以回锋收笔、规整匀称的楷势。
作为初具规模的楷书,钟繇楷书的笔画形态,有的长而逾制,有的临时从宜,一字之内,笔画之间的结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规范不全,结合松散,竖短横长,状似扁隶,有横张之势。
这类态势,在王羲之楷书中已大为改观。
王书将纵向笔画向下伸引,使其挺直,用笔内擫,其他点画对称呼应,所以有纵展之势。
晋人写经和王羲之小楷之比较
2020·10晋人写经,呈现出楷书化,即多使用小楷,究其原因主要为: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因为当时统治者的崇尚而得以盛行,其主要依靠手抄经文的形式传播,而手抄经文使用到的便是小楷。
刘涛提到:“西晋时代的抄经者往往都是僧人或者佣书为生的书手,他们的抄本必定会有底本作为依据,而他们的笔迹多少要受到底本笔迹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唐代小楷写经。
当时进行抄写经文工作的主要是民间之人,其字体相对随意。
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值隶楷转型的过渡期与关键期,通过一些残存的经文发现,其字体或多或少地具有隶意,故而写经体无法脱离隶意而单独存在,然而波折写法有所削弱,不同于完全的隶书,在某些细节方面呈现出楷书的雏形,在较重的捺画也展现出楷书笔意。
将小楷的发展脉络作为参照能够发现,以钟繇、“二王”作为代表的书法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流书风。
从钟繇以及“二王”的小楷作品中能够发现,其部分作品还未脱离隶书笔意,可辩证地认为他们的小楷作品势必受到写经体和民间书法的影响。
但是,晋人写经不能够脱离隶意,这应与其时代背景进行联系理解,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由隶转楷的过渡时期,在晋人写经小楷作品之中,有的作品隶意更浓,而有的作品楷式更足。
将晋人写经与王羲之小楷对比能够发现,王羲之小楷受写经体的影响较小,而受钟繇小楷的影响较深,且在王羲之小楷作品中体现出更为明显的楷式。
其中,晋人写经在用笔上主要出现以下特征:在竖画、撇画出现较多的方笔;在横画、捺画出现较多的尖笔,其捺笔作较为肥厚的隶波;在其结构上,严整且规矩;在章法上,疏朗有致,然在一些作品之中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行气。
本文主要以《法华经残卷》(并无明确时期,但经专家学者考证将其看作是晋朝书法作品)和《安弘嵩写经残卷》为例探晋人写经。
在《法华经残卷》中,整体书写风格属于楷书,其横画多为尖起圆收,究其笔法多为露锋起笔,顿笔收笔,例如“阿”“可”“一”“千”等字;其竖画较为短促,多以按笔为起笔,例如“下”等;其竖钩大多是直下而无出钩,例如“行”“得”“问”等字;其中出现捺画的字,捺多为其主笔且多为侧笔顿按,呈现肥笔态势,而无出锋的情况,例如“舍”“入”“塔”等字。
王羲之失传小楷《道德经》高清全集,弥足珍贵,蔚为大观
王羲之失传小楷《道德经》高清全集,弥足珍贵,蔚为大观
王羲之精擅诸体,不仅奠定了行草书的书写体系,更是在小楷领域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于王羲之的小楷,曾经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王羲之由于信奉道家,天性喜欢白鹅,并且白鹅的姿态也与书法有着诸多的相通之处,据说王羲之的结字方法和用笔发力方式,就是吸取了白鹅活动的经验。
一次王羲之出门访友之时,在湖面上见到了一群白鹅,心生欢喜,想要将其买下,问及友人方知,白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道士听说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前来买鹅,于是只提出想要王羲之的一幅字就行,王羲之顿时写了一幅字给他。
这幅字就是著名的王羲之小楷《道德经》。
这件《道德经》如今已无真迹传世,存世的仅有拓本。
此作在唐太宗大肆搜集王羲之真迹所得的宝物之一,当时负责校验这些真迹的人是褚遂良,此《道德经》上面目前还有褚遂良的题字与跋文,蔚为大观。
此作在尘封千年之久后,如今终于问世了,广泛面向了世人!
王羲之的小楷是集前人书法之大成者,他改变了钟繇的楷书体势,在小楷上探索出来的一条新的模范,成为后人仰望的高峰。
王羲之经典小楷拓本《道德经》全文:
声明:“汉鼎智能在长安”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价值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中华碑帖精粹)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王羲之
王献之
小楷
小楷中
王羲之
华碑帖
王献之
书 正文
孝女
内容摘要
小楷始于锺繇,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一变,书风由质朴而妍媚,隶书影响减弱,楷书特征完备。王羲之小 楷用笔明快,写法简便,结构端庄精致,体态均匀整饬。王献之在其父基础上有所发展,用笔秀劲轻盈,笔画伸 展,轻灵飘逸,散朗多姿。总之,二王小楷奠定了小楷书的法则。本书收录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乐毅论》 《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及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黄庭经》为道家的一部养生经典。相传晋 代王羲之曾以小楷书此经,末款署为“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五山阴县写”。《乐毅论》传为王羲之写给王献 之的佳作,唐褚遂良称赞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东方朔画像赞》,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赞扬西汉东方 朔的高尚品格,传为王羲之书。《孝女曹娥碑》是东汉上虞县令度尚为孝女曹娥写的诔词。题为王羲之书。在书 法风格上,《乐毅论》法度精美,《黄庭经》空灵幽眇,《孝女曹娥碑》则雍容平和。《洛神赋十三行》为王献 之所书小楷《洛神赋》中一节,自“嬉”字始至“飞”字止,共二百五十馀字,十三行,故称。《洛神赋》笔致 灵动,体势秀逸,沉着流美,被誉为“小楷之极则”,历来为书家所重。
目录分析
出版说明
正文
作者介绍
这是《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中华碑帖精粹)》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中华碑帖精粹)》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存世至宝。 小楷始于锺繇,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一变,书风由质朴而妍媚,隶书影响减弱,楷书特征完备。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称病弃 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兰亭集序小楷经典字帖
兰亭集序小楷经典字帖
兰亭集序,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著,被誉为历代书法经典之首。
其小楷至今仍被奉为楷书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兰亭集序小楷字帖是学习楷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于提高书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小楷字体,尤其注重笔画的起笔、按笔和收笔,注重笔画的韵律和节奏感。
在书写过程中,他更加注重墨色的浓淡变化,追求两点、三点之间的冷暖变化和黑白对比。
这种追求墨色的变化,使得他的小楷在灵动中有峥嵘之气,凝重而不失灵动。
在学习兰亭集序小楷字帖时,要注重掌握好笔画的方式和技巧,保持心态的平静和专注,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协调配合,多加练习和反复推敲,才能真正领悟到王羲之小楷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兰亭集序小楷字帖,不仅是书法爱好者的必备书法参考资料,也是展现中华书法文化瑰宝的重要物证。
高古典雅、妙不可言的王羲之的小楷,都在这了到底哪帖为第一?
高古典雅、妙不可言的王羲之的小楷,都在这了到底哪帖为第一?王羲之小楷流传下来的有《黄庭经》、《乐毅论》、《孝女曹娥》、《佛遗教经》、《东方朔画像赞碑》等,都是传为王羲之所书,很难考证确定为真迹。
今天我们来全面欣赏比较一下,哪一帖最好?一、《黄庭经》《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写,讲述的是道教养生修炼的道理。
《黄庭经》字数不多,却内容深奥,语意深远,是道家必修的经典。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部分王羲之小楷用笔圆浑,中段丰实,体势平正中寓有姿态,因其去古未远,故能在用点的质地保持着汉魏质朴的遗意,而在结构上却能各尽字的自然之态,显得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没有丝毫习气,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王羲之用小楷纵行写成的《黄庭经》,共计60行,1200余字,运笔流畅,结构完美。
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古今书家无不从中汲取营养,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他们均从《黄庭经》中探究王书的路数,得到美的启示。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局部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字体有大有小,笔画有粗有细,在保持整体和谐的前提下,增强了字与字之间的形态变化,具有动态美。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局部在结字上,笔画欹侧倾斜,左轻右重,错落有致,使字更具有轻灵飘逸感。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局部在用笔上,笔势流畅,起止舒展,被后人奉为小楷之最。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局部王羲之在帖的末尾署明了书写日期和地点:“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
那一年,王羲之54岁。
关于《黄庭经》,在民间还流传着羲之以白鹅换帖的故事,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写有“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的诗句。
因此,后人都习惯把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叫做“换鹅经”。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完整版▼二、《东方朔画像赞碑》王羲之小楷欣赏《东方朔画像赞碑》书法图片4张,简称《画赞》或《像赞》。
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书与王敬仁”,传为王羲之书,三十三行。
小楷发展史
小楷发展史
小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汉末魏晋时期,这个时期的小楷作品以钟繇和王羲之的为代表。
钟繇被尊为“楷书鼻祖”,他的小楷字形取扁势,带有隶书笔意,具有古朴雄强的特点。
王羲之的小楷作品如《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既有很古朴的意味,又有现代小楷很成熟的形态,用笔精致,确定了小楷的标准。
东晋时期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在小楷上成就非常高。
王羲之的小楷特点是“雅”,雅致或者说雅逸,这构成王羲之书风最主要特点,也是书法的最高格调。
他的儿子王献之的小楷成就也很高,其结构和气息更萧散。
后世很多优秀书家喜欢王献之这个作品。
隋唐时期是小楷发展的高峰期,写经手由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担任,甚至往往是民间书法高手,他们虽然在书法正史上名不见经传,却不乏精于书道者。
这个时期的小楷作品以欧阳询的《心经》为代表,用笔犀利,刚柔相济,字字严整端庄,理法兼备。
宋代以后,小楷逐渐失去了实用性,但仍然保留了其艺术性和欣赏性。
明清时期,小楷的创作更加繁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书家。
如文徵明的《落花诗册》、董其昌的《洛神赋》等都是小楷的代表作。
总之,小楷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式,从汉末魏晋时期开始发展,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书家。
其艺术性和欣赏性一直延续至今。
王羲之小楷的书体贡献及审美风格研究
王羲之小楷的书体贡献及审美风格研究作者:郄家伟来源:《艺术研究》2022年第02期摘要: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采择众长,变古制今,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
王羲之的小楷,其是在钟繇小楷的基础上完善了楷书法度,形成了新的楷书风格,对后世的小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对魏晋时期书法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围绕王羲之小楷的艺术特点及风格,探究了王羲之小楷的历史地位及书法审美价值。
关键词:王羲之楷书书法的确立审美风格王羲之一生专注书法,他的书法各体俱佳,其主要成就在于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楷书和行书的革新,不仅仅推进了两种字体的普及,在审美维度上达登峰造极之妙。
梁武帝萧衍认为:“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训。
”唐太宗李世民评其书法说:“详察古今,研究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其观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唐代李嗣真《书品后》云:“右军正体......可谓书之圣也。
若草行杂体......可谓草之圣。
其飞白也......可谓飞白之仙也。
”明确地称王羲之为“书圣”。
自汉魏以来,纸张的普及,使得书写逐渐脱离了繁重的竹木简,而文字也删繁就简,向快速、实用的路向演变,在承续魏晋之前古质的书风同时,创建了更加流美的书法风格。
关于王羲之书法,初学卫夫人(铄),后游览名迹,先后见到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等书迹。
草书师张芝,楷书法钟繇,得众体之妙化为己有。
王羲之的楷书主要是小楷,“举《乐毅论》《东方朔画赞》《黄庭经》以说明王羲之不但是行书和草书的完成者,而且是楷书的完成者,这是以往普遍说法,”1。
王羲之在钟繇小楷的基础上创造了“今妍”小楷,其对完善用笔规则、笔画规范,充分展现时代发展趋势及审美具有重要意义,王羲之的小楷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王羲之小楷的书体形态及特征在中国的书法体系中,小楷是隶书体变化中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书体。
王羲之陋室铭小楷书法
王羲之陋室铭小楷书法介绍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誉为艺术的瑰宝。
其中,陋室铭是他的一幅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小楷字体和深远的内涵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详细探讨王羲之陋室铭小楷书法的特点、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气韵生动、线条流畅、气势磅礴。
王羲之对于后世书法的影响极大,被称为书法史上的巨人。
陋室铭陋室铭是王羲之创作的一幅小楷书法作品,也是他个人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写就了王羲之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陋室铭是王羲之对于清贫生活的自述,他倡导朴素、节俭的生活方式,并赞美脱离物质束缚的心灵自由。
小楷字体小楷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它以笔画细密、纤尘不染为特点。
小楷字体要求写字者以细腻的笔法,精致的线条勾勒出每一个字的形态。
王羲之的小楷字体兼具骨力和婉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震撼。
陋室铭的内涵陋室铭的内容主要包括王羲之对于贫困生活的反思和对于精神追求的倡导。
他以小楷的字体,写下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也,嘻嘻,乐尽好时云尔”的名言。
这幅作品传达了王羲之对于从容的生活态度和追求精神自由的真实渴望。
陋室铭的价值陋室铭不仅仅是王羲之的一幅个人作品,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思想的深度。
它蕴含了作者对于生活、财富和追求的真实感悟,反映了古代文人士人追求高尚情操的心声。
陋室铭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精神追求,激发了人们对于内心自由和真实幸福的思考。
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人,他的作品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楷字体的传承王羲之的小楷字体被后世追随者广泛传承和学习。
他的书法风格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王羲之的小楷字体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艺术价值,不仅被视为美的典范,也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对象。
精神追求的影响王羲之的陋室铭以及其他作品中所体现的精神追求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倡导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呼吁人们从内心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王羲之小楷《东方朔画像赞》详析
王羲之小楷《东方朔画像赞》详析
《东方朔画像赞》为晋夏侯湛撰文,传为王羲之书写,有拓本传世。
唐代颜真卿亦有同名书法作品。
《东方朔画像赞》
简称《画赞》或《像赞》。
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书与王敬仁',传为王羲之书,三十三行。
梁朝陶宏景在《论书启》中曾提及此作。
唐褚遂良《右军书目》将此帖列为第三,位排《乐毅论》《黄庭经》之后。
徐浩《古迹记》载:玄宗开元五年(717)十一月五日,收缀大小二王真迹,得百五十八卷。
其中有大王正书三卷,为'《黄庭经》第一,《画赞》第二,《告誓》第三。
'不过,徐浩以为'《画赞》是伪迹,不近真。
'天宝年间(742-755),王羲之正书尤为宝贵,《画赞》与《乐毅》、《黄庭》、《太师箴》、《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即为国宝。
宋朝宣和年间(111-125),内府曾藏此书迹,《宣和书谱》卷第十五有著录。
所能见到的帖本,临本有唐临本,亦有刻本,然文字皆脱漏缺损。
流传有绪的成篇足本,已很难觅得。
【终】
书法字帖·书法字典。
王羲之书法小楷笔法
王羲之书法小楷笔法介绍王羲之(303年-361年),字仲宣,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碑帖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激情与内涵兼备,被誉为”天下书法大家”。
王羲之的小楷书法尤为卓越,一直以来被视为古代小楷书法的高峰之作。
王羲之小楷的特点王羲之的小楷书法具有以下特点:线条流畅王羲之的小楷书法笔画流畅有力,线条变化丰富而优美。
他熟练运用勾、提、挑、顿、撇、捺、点等不同笔画技法,使得每个字的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协调一致。
点画结合王羲之的小楷书法点画结合紧密,点状作为勾笔和挑笔的辅助,点在画面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使字体更加饱满、生动。
匠心独运王羲之注重书法的创意和个性,他不拘泥于传统规范,经常创造出新的笔法和构图。
他将音韵、形象、意境和笔画技法巧妙结合,使得每个字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空灵自然王羲之的小楷书法充满了自然和空灵的气息,他以简约的线条表现出意境和境界。
他的字体轻盈自如,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王羲之小楷的笔法分析1. 内容饱满王羲之的小楷字体丰满紧凑,用笔丰润饱满,字体收放自如。
他注重字的字形形态,使每个字都显得圆润饱满。
2. 入骨入髓王羲之的小楷字体笔画变化丰富,有力度感。
他在书写小楷时,深入研究每个字的结构和构造,把握每个笔画的起笔、收笔以及与其他笔画的连接方式。
3. 用笔独特王羲之的小楷书法用笔独特,他采用直勾弯折和曲折勾连的手法,使得每个笔画之间紧密相连,形成统一的整体。
4. 境界高超王羲之的小楷字体流畅自然,给人以宽阔的艺术感受。
他的字不仅有自然的线条的美感,还有超脱世俗的境界。
王羲之小楷的绘制要点1. 用笔要求绘制王羲之小楷需掌握以下用笔要点:•用毛笔为主要工具,选用适合小楷书写的毛笔。
•用笔要有力度感,轻重适中,要保证用笔的均匀和连贯。
•用笔时要注意起笔、收笔和笔画之间的连续性,保持笔画之间的协调和谐。
2. 结构要求绘制王羲之小楷需注意以下结构要求:•字的整体结构要稳定有序,每个笔画之间形成有机的连接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王羲之小楷《乐毅论》临摹自述
翁志飞
工具材料:汉笔坊制纯狼毫小楷笔、万杵堂虎溪三笑墨、雁皮纸、清歙砚。
时间:磨墨加书写共用三个半小时。
清钱泳《书学》云:“余尝论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书画虽小道,其理则一。
”以此检验历代大家,皆精于小楷!钟繇、二王传世无中、大楷,其行草实根基于此。
所以,后之习书者都极为重视钟、王小楷。
唐孙过庭《书谱》云:“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
”可见,写小楷也会受文字内容及当时心态的影响而体现出不同的意境,非独行草为然!
清王澍《论书剩语》云:“董宗伯云:‘小字难于宽展而有余,又以萧散古淡为贵,游刃有余地,此作小楷秘诀。
’”所谓“宽展而有余”得自苏轼“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指出了写小楷的难点及应达到的境界。
由此可见,小楷之难,古人亦觉如此!
关于《乐毅论》,褚遂良将之列入《晋右军王羲之书目》正书第一,《唐褚河南拓本乐毅记》云:“……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可见,褚遂良对这件作品极为重视。
可惜真迹失传,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宋刻本,刻本与墨迹的区别主要在于,墨迹是古人直接书写的痕迹,直接清晰体现书者的用笔特点及精神气韵,而刻本则是由工匠摹刻拓制,往往会融入摹刻者的书写习惯和时代特征。
并且,在拓裱的过程中,由于纸张的伸缩,字形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书者笔意的大量丧失。
所以,这就给临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同时代几乎没有留下可作为参照的作品。
我们只有从前人的学习成果中找到一些线索,如智永的《真书千字文》、唐人写经、赵孟頫《洛神赋》、《汲黯传》、《道德经》、明人文徵明的作品。
祝允明、王宠的作品刻帖的味道稍重,点画的衔接不够紧密而显得松散。
虽然刻本在用笔的细节上损失较大,但字体结构,即体势相对要保留得多一点,更近于古人,所以,清郭尚先《论书》云:“晋人小楷,最须玩其分行布白处。
唐风虽欧、褚大家,似为乌丝阑
所窘,东山帖便肃远有致。
”《乐毅》此刻体势相对《画赞》稍显平正,有一种淡逸、简远的韵致,似正合于孙过庭所述。
笔者习小楷有年,以唐人写经为基,旁及智永、赵孟頫,以此上溯晋人。
唐人名家小楷亦如晋人名家无真迹遗存,虽然如此,其笔法多少保留于唐人写经当中,因为晋人士族书风与民间书风悬隔异流,而唐代由于教育的普及,名家碑刻盛行,民间书手能直面名家之作,并尽力吸收,这也是唐代楷法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其书保存羲之笔法必多。
赵学宗晋唐,以楷书立基,尤以小楷称雄一世,至圆融通脱之境。
虽然小楷至难,但其对于提升书法水平的作用也至大。
一可训练书写的节奏感,二可提高对笔的控制能力,亦即稳定性,特别是对细微节奏的控制。
三可提高观察力,领会细节的重要意义。
在《乐毅》的临写当中笔者基本保留其体势,而在用笔上参入笔者学习智永、唐人写经、赵孟頫楷书所得的笔法,以期于在笔势、体势上近于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