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全腹腔镜直肠癌拖出式低位切除术
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疗效观察
![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28a8e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6.png)
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疗效观察李俊川;杨烈;康乐平;刘李【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例行腹腔镜下ELAPE和12例行APR治疗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肿瘤距离肛缘的距离、肿瘤的位置、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穿孔率、环周切缘(CRM)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ELAPE组患者的所有标本呈柱状,肛提肌均附着在直肠系膜上,APR组可见\"外科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位置、TNM分期、是否术前化疗、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和APR组患者发生直肠穿孔的例数分别为1例和4例,穿孔率分别为6.67%、33.33%,CRM阳性例数分别为2例和5例,阳性率分别为13.33%、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ELAPE较ARP具有暴露好、解剖精细等优点,可降低CRM阳性率及术中穿孔率,复发率低,提高总体生存率.【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05【总页数】4页(P594-597)【关键词】低位进展期直肠癌;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腔镜;环周切缘;术中肠穿孔【作者】李俊川;杨烈;康乐平;刘李【作者单位】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资阳四川 6413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中心,成都四川 610000;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资阳四川 641300;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资阳四川 64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对于低位进展期直肠癌,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原则,随着远端直肠系膜缺失,至肛提肌平面以下,必然形成狭窄的“腰部”,环周切缘(CRM)阳性率和肠穿孔率随之高,这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式双吻合器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式双吻合器吻合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bbce3ff111f18583d05a0e.png)
月, 无种 植性 肿瘤 转移和局部复发 。结论
腹腔镜超低 位直肠 癌经肛拖 出式 双吻合器 吻合术 拥有创
伤小 、 出血少 、 恢复快的特点 。同时也尽 可能地 避免或减少种植性转移和腹腔感染 的发生 概率。
【 关键词 】 腹腔镜检查 ; 直肠肿瘤 ; 外科缝合器缝 合
Cl i a p l a i n o p r s o i o a s n e i x ii n u i g t a s n l u l h o g o b e sa i c la p i t fi a o c p c t t l n c o a me e t r ce cso sn r n a a l t r u h d u l t - p -
nq . M ehods The d t f4 te s wih uta lwe e t lc nc r we e a lz d r to pe t ey. The iue t aa o paint t lr —o r r ca a e r nay e er s ci l v
e aie c mplc t nss c s a a tmo i e ka e a d i c n i n e Pa h lgc le a nai n s o d dfe — rtv o i ai u h a n so tc l a g n n o tne c . o t oo ia x mi to h we i r e tae de o a cn ma i t nt nd mo e a ey d fee it d a e o a c n ma i noh r2. Ex ii n ni td a n c r io n 2 pai s a d r tl — ifr ntae d n e r i o n a t e e cso n g tv r i smo e t n 1 m ,cr umfr n e wa o un n c n e el nflrt d,a d t e n le e aie ma gn wa r ha e ic e e c s n tf d i a c rc lsi ita e o n h unb r o is ce ymp de s6 — 1 fds e td l h no swa T ai nswe ec a sfe fDuk sB tg 2. wo p te t r ls i d o i e sa e,a d 2 o n fDuk sC t g . e sa e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与开腹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与开腹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a00888d4d8d15abe234eae.png)
吉 林 医学 2011年 9月第 32卷 第 25期
·5285 ·
腹 腔 镜 直 肠 癌 低 位 前 切 除 与 开 腹 手 术 术 后 吻合 口瘘 的对 比分 析
申 震 ‘,方晓白 (1.吉林 大学中 日联谊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省人 民医院普外科 , 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心杆 下份 ,在旋 紧抵钉座 与钉 仓结合 时也 不要将 枪身用 力 上推使直肠残端 被绷 紧 ,直 肠残 端在 比较松 弛状态 下进入 钉 仓 被切割的肠 壁会更 多一些 ,这 样既 可保证 直肠残 端切 割圈 的完整 ,又可减少下切缘肿瘤残 留的机会 。此外 ,吻合 口瘘 的 发 生还与 以下 因素 有关 ,如 吻合器械质 量 、肥胖 、肠道准备 是 否充分 、全身营养状态 、是否有糖尿病等。 2.2 腹腔镜手术术后 吻合 口瘘 的发 特点 :①行腹腔镜 手术直 肠癌根治术 时 ,需要游离脾 曲,在腹腔镜下操 作容易过度 游离 而 导致 结肠边 缘血管弓的损伤 ,从而 引起吻合 口血运障碍 、缺 血 坏死 。②腹腔镜 手术 行低 位直肠 前切 除后 ,多数 医生不关 闭盆底腹膜 ,所 以一旦发生吻合 口瘘 就会导致 限局性的 ,甚至 弥 漫性 的腹腔感染 ,而往往不 能通 过保守治疗 而治愈 ,2例二 次手术行横结肠 造瘘 术的病例之前的手术都是腹腔镜 手术。
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15例报告
![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Dixon手术15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b1d3df360cba1aa811dace.png)
游离 乙状 结 肠 和 降结 肠 外 侧 的腹 膜 , 离 内侧 系 膜并 结 扎 乙状 结肠 血管 , 声 刀 锐 性 分 离 骶 前 间 隙 、 肠 两 侧 和 前 系 膜 , 到 分 超 直 直
尾 骨 尖下 方 , 完全 切 除 直 肠 系 膜 , 后距 离肿 瘤上 缘 1 然 0~1 m 处 切 断 乙 状结 肠 ; 手 用 圈 钳 从 肛 门 伸入 夹持 肠管 壁 , 远端 5c 助 将
・
12・ 3
中 国微 创 外 科 杂 志 2 1 00年 2月 第 l 第 2期 O卷
C i JMi IvSr ,e ra 2 1 , o.0 N . hn n n ugF bu ̄ 0 0 V 11. 2
・
临 床 论 著 ・
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 Dxn i 手术 1 o 5例报告
巴结及 脂肪清 除干 净 , 有 单 个淋 巴结 可事 先在 腹 若
腔 内放 置标本 带将切 除的包 括淋 巴结 在 内的组织 装
取活 检 明确直 肠腺 癌 。肿 瘤 直径 ≤5 c 肿 瘤 下缘 m,
入, 以防术 中遗漏 。超声 刀沿盆 腔筋膜脏 、 壁两层 之 间 的疏 松结缔组 织 间隙向盆底进 行锐性 分离 。后 方 沿 骶前 间隙到尾 骨尖下 方 , 切开 直肠骶骨 筋膜 、 肛尾
【 关键词】 腹 腔镜手术 ; 直肠癌 ; Dxn i 手术 o
中 图分 类 号 : 75 3 R 3 . 7 文 献 标识 : A 文 章 编 号 :09— 64 2 1 )2— 12 2 10 6 0 (0 0 0 03 —0
直肠 外翻 拖 出式腹 腔镜 直肠 癌 Dxn手术 是腹 i o 腔镜直 肠 癌 手术 的术 式 之 一。2 0 0 7年 1月 ~2 0 09 年 2月 我们对 1 5例 直肠 癌 实施 直 肠 外 翻拖 出式 腹
杨烈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病案讨论及分析
![杨烈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病案讨论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0fa7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8.png)
杨烈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病案讨论及分析病史回顾杨烈,男性,58岁,因腹泻、便血2个月来到就诊。
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出现腹泻,初为1-3次/天,每次成形,无腥臭,后逐渐增多至20次/天左右,大便为黏液样便,夹杂微量鲜红色血便,近1周因腹泻而瘦身3kg左右。
患者入院后行肠胃镜检查,查见有一直径约5cm的息肉样肿物,肿瘤距肛门10cm左右,活检结果提示为结直肠腺癌。
诊断与分期依据病史和肠胃镜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T3N1M0期结直肠癌。
根据TNM分期标准,T3表示结直肠肿瘤侵犯肠壁深层,但没有穿透到周围组织和器官;N1表示癌细胞已经转移至结直肠旁淋巴结,但没有扩散到远处淋巴结和器官;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
治疗方案根据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指南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包括低位前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
低位前切除术的原则是保留肛门括约肌,以保证患者排便功能的良好恢复。
化疗根据患者的分期和健康状况,术后给予化疗。
具体方案为FOLFOX方案,即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
放疗对于T3或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放疗,以减轻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但由于患者的情况和意愿,本次不进行放疗。
随访及效果评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
术后第3周进行化疗局部对照,效果良好。
于术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进行结直肠镜检查和腹部CT评估,未发现肿瘤复发。
风险评估由于患者的年龄、分期、肿瘤位置和化疗效果评估较好,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的手术后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较好保障。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规范化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病例的规范化治疗方案经过充分评估和讨论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为类似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杨烈全腹腔镜直肠癌拖出式低位切除术 PPT课件
![杨烈全腹腔镜直肠癌拖出式低位切除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a1209a58f5f61fb73666ac.png)
距肛3-5cm:全腹腔镜拖出式超低位前切除术 距肛2-3cm: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
2
2019/9/13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超低位前切术:适应证 距肛缘5-6cm内的直肠癌: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癌 超低位前切除术
2019/9/13
距离肛缘5-6cm以内的直肠癌术式选择:
低分化、T3~T4期--- 不保肛(APR或ELAPE术) (未累及肛提肌者,若新辅助疗效好,可考虑选用超低位保肛手术)
中高分化、T1-T2---保肛术(ULAR、ISR):
经腹远端腔内离断易于达到安全距离者(距肛5-6cm):
中、高分化、T1-T2期 低分化、T3~T4期,未累及肛提肌、新辅助疗效好
距肛缘6-8cm以内的直肠癌
肿瘤不大(3-4cm以内), 可经肛门拖出!
3
2019/9/13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低位/超低位前切术:优点
直视下离断肿瘤远端---确切达到安全切缘! 腹部无切口,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Thanks for
atten谢tion谢! !
11
2019/9/13
•手术视频
使用奥林巴斯190高清腹腔镜完成
更高清;镜头使用主动防雾气芯片,避免温差导致起雾
12
2019/9/13
13
4
2019/9/13
全腹腔镜拖出式超低位前切除术 ---技术要点
5
2019/9/13
Trocar及术者站位:
扶镜手
平脐右5-6cm 脐上缘 (12 or 5mm)
主刀
杨烈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规范
![杨烈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d7776971711cc7930b7164a.png)
腹腔镜直肠癌的肿瘤根治原则
• 切口与戳孔的无瘤防范措施:
腹腔镜小切口与戳孔癌种植一度高达 21%, 目前, 小切口癌转移率下降至与开 腹手术切口癌转移率相当 , 但每个医生必须遵守严格的防范措施,
包括:
① 使用防滑的Trocar精,选ppt拔除Trocar 前应尽量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功能保护原则
4、游离直肠后方 先切开两侧盆腹膜至腹膜反折部;
然后自直肠后方尽量向下游离至肿瘤远侧预离断处
精选ppt
5、游离直肠前方
腹膜反折上方0.5cm处切开,进入邓氏筋膜前方; 男性:精囊腺下方离断邓氏筋膜,进入其后方解剖; 女性:一直沿邓氏筋膜前方向下解剖
精选ppt
6、游离直肠侧方 游离直肠前壁,同时向侧方游离
• 泌尿、性功能保护:
直肠癌TME 手术标准提出前, 直肠癌手术泌尿性功能障碍 率高达50% ~95%!
① 离断肠系膜下动脉时, 过高位结扎血管, 易损伤肠系膜下神经 丛、上腹下丛, 宜距离动脉根部1. 5 ~ 2. 5 cm 处理该血管,或将 血管与神经分离后再于根部处理血管; ②分离直肠后间隙时层面偏向后方,甚或进入了壁层筋膜外的 骶前间隙时,易损伤腹下神经,手术时宜紧贴直肠固有筋膜进 行操作; ③分离侧韧带时,平面偏外易损伤S2-4副交感神经主干或盆丛。
③
2
• 腹膜反折以上:
– 向上→ 肠系膜下动脉.
• 腹膜反折以下:
– 主要向上 – 向侧方至髂内血管 (6-20%)
• 肛管:
– 向下→腹股沟
精选ppt
直肠的神经支配
• 上腹下神经丛
• 腹下神经 损伤导致射精障碍、性功能障碍
• 下腹下神经丛(盆丛) 损伤导致阳痿、排尿障碍
距离肛缘3-5cm之间的直肠癌保肛术: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评价
![距离肛缘3-5cm之间的直肠癌保肛术: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1c6621b03d8ce2f0066236d.png)
排尿功能的积分分别为“. 9 士 3 . 7 . 4 和6 1 . 8 士 3 7 . 7 ( p > 0 . 0 5 ) 。 保肛组
的术后性功能明显好于 A P R组 ( 4 7 . 3 士 3 5 . 7 和1 8 . 8 士3 7 . 1 , P < 0 . 0 5 ) o
结论:距肛缘 3 - 5 c m之间的直肠癌保肛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若处于 D u k e s A, B期,为中高分化癌 以及侵犯肠周未超过 1 / 2者,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 L i e Y a n g
P r o f e s s o r : Z o n g - G u a n g Z HO U
Abs t r a c t
P U R P OS E : T h i s s t u d y w a s u n d e r t a k e n t o t e s t t h e e f f i c a c y a n d
分别为 1 0 . 0 士 2 . 5 天和 1 7 . 0 士 3 . 0 天( p < 0 . 0 5 ) 。 保肛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 9 . 1 %,其中吻合口痰、肠梗阻各 1 例,伤口感染 2例。A P R
组术后并发会 阴部感染 2例 ,骼前 出血和尿道痰各 1 例 ,并发症发 生率 1 6 . 7 %.
和7 9 . 1 % ( p > 0 . 0 5 ) . 保肛组和 A P R 组在大便频率、大便成型、腹泻及便秘四个条
目的积分没有显著性差异 。A P R 组完全无法控制大便 ,而保肛组
1 5例( ( 3 7 . 5 % ) 完全能控制大便,1 9例( 4 7 . 5 % ) 大多数时间能控便,4 例( 1 0 % ) 有时能控便,只有 2 例( 5 %)完全无法控制大便。两组的
拖出切除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免腹部切口的治疗分析论文
![拖出切除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免腹部切口的治疗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a7dad050e2524de5187ec6.png)
拖出切除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免腹部切口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拖出切除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30例肿瘤下缘距齿线 2cm就已经足够的观点,为保肛手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发展及成熟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以保留肛门,保护膀胱功能及性功能为理想目标的直肠癌根治术的发展。
而吻合口瘘和局部复发又是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常见的并发症,我院外科于2008年3月~2012年4月共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30例,行拖出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与方法患者共30例,男18 例,女12例,肿物距齿状线最长5cm,最短2cm,平均3.7cm。
肿物直径最大4cm,最小2cm ,平均3.1cm。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 4例,中分化腺癌8例。
无中转开腹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胸腹盆腔ct扫描、盆腔m r i检查、纤维结肠镜及病理学确诊。
选择病例标准:病变侵犯不足直肠周径1/ 2,区域淋巴结无肿大,dukesa、b期。
1.2 方法所有手术均由一组固定的医师完成。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操作严格按照肿瘤根治原则及tme原则。
所有病例均行拖出切除。
1.3 手术方法用超声刀分离乙状结肠、直肠系膜、解剖暴露肠系膜下动静脉,清扫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淋巴结, 并在其根部上血管夹后用超声刀断离肠系膜下动静脉, 注意保护两侧输尿管和骶岬以下的下腹下神经。
沿直肠固有筋膜与盆壁筋膜间隙(即holyplane)锐性分离,过尾骨尖。
打开腹膜返折,在腹膜返折水平下,沿直肠前方的腹会阴筋膜,向下游离,将直肠前壁与精囊腺分离( 女性在直肠阴道间隙进行分离) ,即沿 denonvillier 筋膜分离。
沿直肠系膜侧壁与盆丛之间,用超声刀锐性分离,切断两侧直肠侧韧带,直达肛提肌平面。
完整暴露远端直肠系膜, 距肿瘤近端15cm以上切断乙状结肠。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84例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84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813328af45b307e87197f7.png)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84例陈金秀【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肛肠科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42例;分别采用开腹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及腹腔镜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 均<0.05),但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明显降低(9.5%vs 31.0%,P <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腹腔镜TME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术中创伤,缩短病程,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内括约肌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 73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182(2013)01-0027-02全直肠系膜切除(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未侵犯肛管外括约肌层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同时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发展成熟,其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得到广泛证实,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开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选取我院肛肠科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42例采用腹腔镜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并与开腹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42例比较,探讨低位采用直肠癌腹腔镜TME 联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肛肠科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均为中高分化腺癌,病灶距肛门距离<10cm ,且无远处转移。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18例体会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18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6c7d1402b160b4e767fcfa3.png)
1 2 8 ~ 1 9 2 a r i n , 平均 1 3 7 m i n ; 术 中 出血 5 0 ~ 1 5 5 m L, 平均 8 6 m L 。 术后 病理 : 管状 腺癌 8例 , 乳头状 腺癌 6 例, 印戒 细胞 癌 3例 , 未分 化 癌 1例 , 两 侧环 形 切 缘 均 阴性 , 清 除淋 巴结 7 2 l 枚, 平均 9枚 , 直肠 系膜 淋 巴结 转移 率 7 2 . 2 2 %( 1 3 / 1 8 ) 。左 侧输尿 管损 伤 1 例, 目前 随访患 者无肿瘤局 部及远处 转移
管 用超 声 刀间 断慢凝 后 切断 。 防止直 接切 断 后 出血,
注 意 保护 好 盆腔 生 殖神 经 , 清 除髂 血 管 及 闭孔 淋 巴
结 。用 E n — d o c u d在肿块 下缘 2 e m 以上 关 闭离断 直 肠, 抓 钳夹 持 直肠 近切 断 端 。将 右下 腹 主 操作 孔 延 长至 4 e m, 将游 离 的近 端直 肠及 肿瘤 经 右下 腹套 袋
腔镜 辅助下 游离 直肠 周 围及 系膜 ,进 一步 游离 乙状 结 肠及其 系膜 , 距 肿 瘤上缘 1 5 ~ 2 0 e m用 直线 切割器
切 断关 闭 乙状 结肠 两断端 ,近端从 左下 腹无 张力拖
盆腔神 经丛 。 游离 两侧 壁时 , 在 直肠 侧韧带 根部用 超
声刀仔 细处 理直肠 中动 脉 ,直肠 周 围分界 不清楚 时 助手经 肛 门用食 指轻顶 肠壁 ,引 导腹 腔镜 游离 直肠 周 围达 肿瘤 下缘 以下 3 ~ 4 c m,完整 切 除直 肠 系膜 。 4 5 m m 直线 切 割器 距肿 瘤下 缘 2 c m 以 上切 断 关 闭 直 肠远端 。 一 次切 割关 闭不全 时 , 可 加补 二次 切割 关
杨烈-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杨烈-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e668935bcd126fff6050b05.png)
ESMO指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诊疗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预后"(肝转移灶切除后复发风险、生存率)评分体系:
临床危险评分(CRS)模型 ①原发灶周围淋巴结阳性 ③肝内转移灶数目> 1个 ⑤CEA > 200 ng/ml
ESMO指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诊疗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预后"(肝转移灶切除后复发风险、生存率)评分体系:
临床危险评分(CRS)模型
Tomlinson JS.等采用 CRS模型对520例行 肝转移癌切除患者进
不 可 切 除
无肠梗阻或出血
化疗
有或即将梗阻;出血
原发癌姑 息切除
每 2月 定 期 评 估
可 切 除
6
NCCN指南---同时性远处转移的直肠癌
(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metastasis )
pT1-2N0M1 可 切 除
直肠切除+同时或分 期转移灶切除术 pT3-4,any N,M1 或any T,N1-2,M1 直肠切除+同时或 分期转移灶切除术 放化疗 放化疗 直肠切除+同时或 分期转移灶切除术
将mCRC分为4组:
Group 0 可切除 (resectable) Group 1 潜在可切除 Group 2 不可切除 (Unresectable) (potentially resectable) Group 3 不可切除 (Unresectable)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效果对比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效果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abb2e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b.png)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效果对比作者:张海东潘驰骏岳晓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鏡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TME)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LapTME组和TaTME组,各42例。
TaTME组给予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TME组给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比较两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应激反应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远切缘长度、标本长度、淋巴结数量、首次下床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2、3个月,TaTME组LARS评分均低于LapT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aTME组手术时间长于LapTM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apTME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LapT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CRP、TNF-α、IL-6均高于手术前,且TaTME组均低于LapT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aTME组远切缘长度和标本长度均长于LapT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aTME组清除淋巴结数量高于LapTM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aTME组初次下床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LapT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aTM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apTM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TME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其安全性更高,能够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有助于肠功能的恢复。
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段坏死回缩治疗体会
![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段坏死回缩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1a238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0.png)
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段坏死回缩治疗体会
茅巍;余建法;张勤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24)12
【摘要】目的:观察治疗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段坏死回缩的效果.方法:综合治疗拖出式术后并发拖出肠段坏死或回缩5例.结果:4例治愈,1例行永久结肠造瘘.结论:拖出肠管坏死或回缩是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严重并发症,术中术后多因素综合处理可有较好效果.
【总页数】1页(P786)
【作者】茅巍;余建法;张勤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9.9
【相关文献】
1.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低位直肠癌21例分析
2.应用保留肛管粘膜的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8例报告
3.经肛拖出式直肠乙状结肠吻合在完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4.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后肠管坏死的预防(附46例报告)
5.直肠癌根治结肠经提肌隧道拖出浆肌层反折原肛成形26例治疗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c7236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4.png)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李海;尹耀兴;李扬;查玮;王为民【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0(020)001【摘要】目的评价以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利用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保肛术,对1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癌肿切除术.肿瘤下缘距肛缘4~7 cm,平均5.5 cm.Dukes分期:A 期9例,B期5例,C期1例.结果 15例均成功地保留了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术后发生1例(7.7%)吻合口狭窄.全组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有1例(5.8%)局部复发.全部病例均存活;无排尿功能障碍;80.0%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良好.结论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安全可行,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保肛术式选择.【总页数】2页(P61-62)【作者】李海;尹耀兴;李扬;查玮;王为民【作者单位】214400,江苏,江阴,解放军515医院普外科;214400,江苏,江阴,解放军515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外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疗效评价 [J], 程健泽2.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J], 张国虎;薛刚;曹永宽;王培红;张林;龚加庆3.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与观察 [J], 赵晓光;闫飞虎;王为民;付红兵;查玮;卞承玲4.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疗效评价 [J], 刘明胜;柴瑞5.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附23例报告) [J], 陈洪俊;陈东祥;张立军;盛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观察与护理
![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e0b5b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6f.png)
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观察与护理
徐桂女;沈设芬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9(026)009
【摘要】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改良Bacon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择期成功完成拖出肠段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肛门狭窄现象,无严重的大便失控现象.结论采取正确的卧位,严密观察拖出肠管的血供和回缩情况,做好拖出肠管切除前后的护理,加强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徐桂女;沈设芬
【作者单位】缙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浙江,缙云,321400;缙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浙江,缙云,32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段坏死回缩治疗体会 [J], 茅巍;余建法;张勤
2.腹腔镜改良Bacon'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术后护理及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J], 王云霞;潘晓培;郑荣
3.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肠段护理体会 [J], 车明慧
4.直肠癌改良Bacon术后拖出肠段的护理 [J], 朱春琳
5.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远期疗效观察 [J], 刘李; 杨烈; 杨柳; 贺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c6b378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e.png)
腹腔镜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王耀明;李致文;覃军;黄正有;周腾贤【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6(0)4【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80例,将这些病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病人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然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保肛率为67.5%(2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 (23/40) (P<0.05),术中出血量为(86.1±31.4) 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20.5±30.8)ml(P<0.05),手术时间为(178.5±65.2) min,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24.1±40.0)min(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8.3±16.5)h、切口愈合时间为(8.0±1.1)d、术后住院时间为(9.8±4.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0.6±38.9)h、(12.5±1.0)d和(14.1±6.0)d(P<0.05),复发率为2.5%、死亡率为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和15.0%,3年生存率(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较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较好的效果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总页数】4页(P274-277)【作者】王耀明;李致文;覃军;黄正有;周腾贤【作者单位】537000广西玉林,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一区;537000广西玉林,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一区;537000广西玉林,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一区;537000广西玉林,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一区;537000广西玉林,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一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相关文献】1.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J], 施德兵;李心翔;蔡三军;顾卫列;肖长春;莫善兢2.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J], 李卫军3.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 [J], 宋斌4.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J], 张涛;李定云;赖家骏;曾德强;翁伟明;朱晓峰;王亮5.中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J], 侯雨生;赵作成;李治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肛缘5-6cm以内的直肠癌术式选择:
低分化、T3~T4期--- 不保肛(APR或ELAPE术)
(未累及肛提肌者,若新辅助疗效好,可考虑选用超低位保肛手术)
中高分化、T1-T2---保肛术(ULAR、ISR):
经腹远端腔内离断易于达到安全距离者(距肛5-6cm):
距肛缘6-8cm以内的直肠癌 肿瘤不大(3-4cm以内), 可经肛门拖出!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低位/超低位前切术:优点
直视下离断肿瘤远端---确切达到安全切缘!
腹部无切口,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全腹腔镜拖出式超低位前切除术
---技术要点
Trocar及术者站位:
扶镜手
平脐右5-6cm (12 or 5mm) 脐上缘 平脐左5-6cm (10 or 5mm)
一助
主刀
麦氏点 (12mm) 右侧 对麦氏点(10 mm)
左侧
操作要点:
1、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离断 2、肠系膜下静脉高位离断 3、常规游离至近脾曲 4、边缘弓下解剖系膜至肿瘤近侧15cm 5、游离至肛提肌裂孔,并离断肛尾韧带 6、经肛置入钉座, 爱惜龙离断,远残端经肛拖出 7、无瘤原则---经肛放置安全保护套 8、远残端离断前,应剖出游离的肠系膜
谢 谢!
• 手术视频
使用奥林巴斯190高清腹腔镜完成
更高清;镜头使用主动防雾气芯片,避免温差导致起雾
手 术 视 频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名家手术” (2017第6卷第6期)
使用奥林巴斯190高清腹腔镜完成
更高清;镜头使用主动防雾气芯片,避免温差导致起雾
•
“迅得”双极超声刀
• 能量特点:超声波振动+高频电流能量
•高频 •双极
切凝过程 不易飞溅
•超声 •振动
Thanks for attention!
① 超低位前切除(ULAR);② 全腹腔镜拖出式超低位前切除术 经腹远端腔内离断不能达到安式超低位前切除术
距肛2-3cm: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超低位前切术:适应证 距肛缘5-6cm内的直肠癌:
中、高分化、T1-T2期 低分化、T3~T4期,未累及肛提肌、新辅助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