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名词解释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ad77b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c.png)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土壤有机质这个名词,但对于它的具体含义和作用,我们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壤有机质的调节,它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进行调控。
一、土壤有机质的定义及形成过程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有的各种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残骸、分解产物以及其他有机物质。
其形成主要经历大量的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
生物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它们的残骸会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质,并进一步分解为更简单的有机物质,这个过程被称为腐殖化作用。
微生物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分解有机物质,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
物理和化学部分也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物理力学作用如冻融作用、风蚀作用等可以使有机质的分解物质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降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
同时,化学反应也会影响有机质的形成和分解过程,例如土壤中的酸碱度、氧气含量和温度等。
总的来说,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一种含碳的重要组分,对土壤健康和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土壤有机质的调节作用1. 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使其更加稳定和透气。
有机质通过形成土壤颗粒间的胶结物质,增加了土壤颗粒的稳定性;同时,有机质与无机颗粒之间的粘结作用,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增进了土壤的通气性。
2. 保持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可在土壤中形成胶状物质,起到了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
有机质可以吸附和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流失,并改善土壤的保水性。
这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干旱地区。
3. 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酸碱度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的氢离子(H+)会降低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呈现弱酸性或中性。
这对于保持良好土壤生态平衡和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非常关键。
4. 供给植物养分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
土壤有机质作用及其平衡调控
![土壤有机质作用及其平衡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28340f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b.png)
土壤有机质作用及其平衡调控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由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微生物等逐渐分解而成。
它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土壤的肥力、结构、水分保持和污染物的降解等方面都有影响。
为了保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需要进行调控。
1.提供养分: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磷、钾等元素,通过分解释放出来,为作物提供养分。
有机质也有较好的离子交换能力,能够吸附和释放营养元素,从而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
2.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团聚体和团粒,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通气性。
此外,有机质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降低土壤的硬度和结块现象,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1.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腐熟的畜禽粪便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同时,要注意肥料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有机质的破坏和污染。
2.秸秆还田:将秸秆等植物残体留在田间,进行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还可以减少秸秆燃烧所产生的空气污染。
3.合理耕作:合理选用耕作方式,避免过度翻地和深耕,减少有机质的流失和破坏。
可以采取保护性耕作、免耕或缩小翻耕面积等方法,保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
4.种植绿肥:选择一些高产、富含有机质的绿肥植物,如豆科植物、禾本科植物等,种植在土壤中,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最后通过残体分解贡献给土壤有机质。
5.控制农药使用: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减少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有机质的负面影响。
总之,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控方法,可以保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8阐述土壤有机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8阐述土壤有机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e08a6a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8.png)
8阐述土壤有机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有的各种有机物质的总称,包括残体、黏土矿
物质和微生物等。
土壤有机质不仅是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对土
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
分保持能力、团粒结构和生态稳定性等。
本文将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影
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生物和环境过程中起到多种作用。
首先,土
壤有机质能够提供养分。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物质能够分解生成养分,为植
物提供营养物质。
其次,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有机物质具有较
好的持水性和保墒性,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通透
性和呼吸性。
此外,有机质还可以提供和保持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生境,调
节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最后,土壤有机质还能够改善土壤的抗逆性。
有机物质中的有机酸和酶等物质具
有一定的抗逆能力,能够帮助土壤抵御病虫害、低温和干旱等逆境。
总的来说,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水分保持能力和生态稳定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养分和
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和提高土壤的抗逆性。
土
壤有机质的含量和性质受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
施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保护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产力,应
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加
强土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稳定。
土壤有机质的13大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13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4990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c.png)
土壤有机质的13大作用1.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关键元素。
有机质通过分解产生的肥料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2.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团聚力和稳定性。
它能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排水性,使土壤具有更好的根系发育条件,有助于植物的吸收养分和水分。
3.增加土壤保水性:有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它能够吸附并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流失,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4.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质为微生物提供了营养源,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释放出营养物质,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5.改进土壤的肥力:有机质通过分解产物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可为植物提供营养,并且这些有机肥料对土壤是相对稳定的,可以长期供应养分。
6.保护土壤免受侵蚀: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的抗风蚀和抗水蚀能力,减少土壤的流失。
它能够形成颗粒状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持力,防止土壤被雨水和风力冲刷走。
7.增加土壤的pH值:有机质通过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能够提高土壤的pH值,中和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适宜性。
8.促进土壤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吸附和固定:有机质中的胶体和腐殖酸能够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减少它们对土壤和植物的危害。
9.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和氧气的供应。
10.增加土壤的抗病虫害能力:有机质中的酶和有机酸能够抑制病菌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增加土壤的抗病虫害能力。
11.降低土壤的结构紧密度:有机质能够减少土壤颗粒之间的粘结力,降低土壤的结构紧密度,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空气渗透性。
12.增加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有机质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吸引和滋养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增加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13.保护土壤生态系统:有机质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物质含量,保护和维护了土壤的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和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和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0926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9.png)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和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和分解产物。
它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来提高土壤质量。
土壤水分是农田生产中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采取一些调控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
接下来,本文将就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和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进行探讨。
2.保持土壤结构: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保持土壤的稳定结构。
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能够增加土壤的团聚体,形成优良的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减少水分消耗。
3.保持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具有较高的吸水保水能力,可以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并且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分储备层,保持土壤湿度的均衡,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
1.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轮作等方式将有机物质添加到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肥力就越好。
2.保护有机质:要避免土壤有机质的流失,可以采取覆盖耕作、轮作休耕、加强土壤水利措施等方式,减少土壤流失和侵蚀,保护土壤有机质。
3.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通过增加土壤通气性、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措施,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养分的释放速度。
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灌溉: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进行合理的灌溉,避免水分的浪费和过量灌溉,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2.预留水分管理:在降雨季节或水源丰富时,及时积蓄一部分水分,并通过间歇灌溉的方式,适时补充土壤的水分,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
3.土壤保墒措施:采取覆膜、秸秆覆盖等方式,保持土壤的湿度,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4.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用有机质、深翻和改进排水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
综上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质量的改善和农田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浪费。
论述有机质在土壤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和意义
![论述有机质在土壤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dde28e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7.png)
有机质在土壤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和意义1. 引言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支持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而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有机质在土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强调其对土壤质量、碳循环、水资源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
2. 有机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有机质是土壤中非常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植物残体、动物尸体、微生物等。
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土壤质量产生重要影响:(1) 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具有良好的胶结性和颗粒聚集能力,在土壤中形成稳定而透气性良好的团聚体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水分渗透和气体交换,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透气性,有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2) 促进土壤保肥能力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元素,如碳、氮、磷、钾等。
这些养分元素在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
同时,有机质能够与土壤颗粒结合形成稳定的腐殖质,使土壤具备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保肥能力,减少养分流失。
(3) 调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腐殖酸等。
这些酸性物质可以中和土壤中碱性物质,调节土壤pH值,使其更适宜植物生长。
(4) 提高土壤抗蚀性有机质的存在可以增加土壤表面的覆盖层,并形成一种稳定而坚固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降低水流对土壤表面的冲击力,并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
综上所述,有机质对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改良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透水性、保水能力和抗蚀性。
3. 有机质对碳循环的影响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碳循环产生影响:(1) 碳储存有机质是土壤中最大的碳储存库之一。
它通过植物残体和根系的输入,以及微生物的活动而不断积累。
这些有机质在土壤中稳定存在,形成腐殖质,能够长期储存大量的碳,并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释放。
(2) 碳释放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9fca988e9951e79a8927df.png)
土壤有机质作用及管理一、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作用?1.提供植物养分①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②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③S素营养:38 ~94%④其他营养:K、Na、Ca、Mg、Fe、Si等营养元素2、促进养分有效化OM矿质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腐殖化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一方面促进土壤矿质养分溶解释放养分;另一方面可以络合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对P的固定,进步P的有效性。
〔即活化和保护养分〕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良好构造体形成,降低土壤粘性和沙性。
有机质能改变砂粒的分散无构造状态,又能改善粘粒的粘重大块构造,促进土壤良好构造的形成,从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等物理性质。
4.进步士壤的蓄水保肥性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胶体,有宏大的外表积,吸附才能强,从而大大进步土壤保肥性。
5.进步土壤缓冲性腐殖质含有多种功能团,遇OH-时,电离出H+与之生成水对碱緩冲;遇H+时那么由于带负电荷而吸附H+对酸緩冲;同时,腐殖质胶体带负电荷,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对肥料起緩冲作用。
6.土壤还有净化〔减少农药和重金属污染〕、增温等作用。
二、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可以无限进步,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到达一个稳定值。
1、坚持两个原那么〔1〕生态平衡原那么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矿化和腐殖化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故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在特定的气候带,特定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将保持较稳定的数值,不可能上升到惊人的程度;有机质含量下降要比进步快。
〔2〕经济原那么超量使用有机肥或其它大量的有机物质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经济的,必须按照经济原那么培肥土壤。
2、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1〕增加有机质的途径①大量增施有机肥料-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等。
②种植绿肥,如:田菁、紫云英、紫花苜蓿等③秸秆直接还田〔沃土方案〕〔2〕园林土壤有机质的调节对于园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1%,且土壤的构造性差,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机物在调控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有机物在调控土壤肥力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90fce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4.png)
有机物在调控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自然界有很多有机物,它们在调控土壤肥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机物丰富土壤沃土力
1、有机质促进植物吸收营养元素:有机物能够将土壤中的氮、磷、钾
等营养元素向植物转化,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丰富土壤的沃土力。
2、腐殖质积累使土壤变质:有机物例如腐殖质和有机酸等,它们在土
壤中可以向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使土壤变得柔软,改善紧实程度,
有利于水分、气体及营养元素的渗透穿越性。
二、有机物改善土壤透气性
1、微生物代谢作用:生物在利用有机物时氧气被消耗,从而改善土壤
中氧气的分布,改善土壤透气性。
2、有机物释放水溶性物质: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它可以
填补土壤孔隙,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有助于土壤中水分的分布
和流动。
三、有机物调控土壤PH值
1、有机质的变化会引起土壤PH值的变化:有机物中的酸度或碱度会
随着它的氧化还原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土壤的PH值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情况。
2、硝酸盐对土壤pH值有明显影响:有机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们会起到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这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调控土壤肥力。
总之,有机物在调控土壤肥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改善土壤的沃土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调控土壤的PH值等。
对于保持和改善土壤肥力来说,有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有机物在土壤肥力调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有机质的作用
![有机质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c9f0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1.png)
有机质的作用有机质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碳元素,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和化学性质。
有机质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土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有机质贮存库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供养分:有机质可以分解成为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有机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保持土壤结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有机质中的胶体物质可以吸附和保持水分和养分,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养分含量。
3. 调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可以缓冲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保持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有机质可以提供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并产生一些对植物有益的物质,如植物生长激素、细菌素等。
二、有机质在水环境中的作用水环境是自然界中另一个重要的有机质贮存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有机质在水环境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促进水中生物的生长:有机质可以提供水中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水中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水中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并产生一些对水环境有益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 影响水质:有机质可以影响水的颜色、味道、浑浊度等水质参数,对于水的使用和消费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3. 影响水的生态系统:有机质可以影响水的生态系统,如有机质浓度过高会导致水中生物死亡和水质恶化。
三、有机质在大气环境中的作用大气环境是自然界中另一个重要的有机质贮存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有机质在大气环境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影响大气质量:有机质可以影响大气质量,如有机质浓度过高会导致空气污染和健康问题。
2. 影响气候:有机质可以影响气候,如有机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化。
土壤肥料学重点
![土壤肥料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348fc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b.png)
土壤肥料学重点一、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即由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两大部分有机物质组成的。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调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供给作物养分;2、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3、促进团粒结构形成;4、增强土壤保肥性与缓冲性;5、其他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1、坚持给土壤补充新的有机质,包括:大力发展畜牧业,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广开肥源;2、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每千克土壤胶粒能吸附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
单位用cmol(+)/kg 表示。
土壤阳离子直接反映出土壤的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和缓冲性能的强弱。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受土壤胶体的种类、数量及土壤溶液的PH值影响。
盐基饱和度:就是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
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量/阳离子交换量*100%。
三、土壤酸性土壤酸性的产生:1、生命活动产生的碳酸和有机酸;2、无机酸的作用;3、土壤胶体吸附性铝离子和活性离子的作用;4、土壤胶体吸附性氢离子的作用。
土壤酸度的类型:1、活性酸度;2、潜性酸度。
四、土壤孔隙及孔性的概念土壤孔隙:土粒之间相互连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孔洞。
土壤孔性:土壤孔隙的多少、大小和比例。
五、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和孔度土粒密度:单位体积固体土粒的质量。
单位g/cm3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土质量,单位是g/cm3或t/m3.土壤孔度:单位体积自然状态的土壤中,所有孔隙体积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
土壤孔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六、土壤水分的能量概念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
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系统移到温度和它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
通常用水势()表示。
土壤水分重力势:又称引力势,它是指由于重力场位置不同于参比状态水平面而引起的势能变化。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c147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f.png)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一)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1)增强土壤保肥能力。
比矿质胶体大20-30倍2)提高土壤中磷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减轻Al3+毒害作用。
3)提高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
4)促进岩石矿物风化,养分释放。
微酸性加之微生物活动。
(二)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
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土壤每年释放的CO2达1.35×10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
(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1)其粘结力比砂土强,比粘土弱,从而避免砂土松散结构状态,和避免粘土形成坚韧大块。
2)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及根系生长环境有良好改善。
3)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
1份吸5份水4)改善土壤热量状况。
颜色深,吸热多(四)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1)植物体内糖代谢,提高渗透压,抗旱性。
2)提高过氧化氢的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养分吸收。
3)加强作物呼吸作用,增加膜的透性,提高其对养分的吸收,增强根系的发育。
(五)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土壤有机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同时又能调节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
(六)减少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1、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1)螯合作用—NH2—COOH—OH2)吸附作用:带负电荷,暂时3)还原作用:Cr6+——Cr3+具有两面性,有时可增加重金属离子浓度,如H+小分子有机物2、固定农药等有机污染物1)可与有机污染物结合,使之失去作用。
2)作为还原剂改变其结构,使之失去作用。
二、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1)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土壤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的亲和力,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残留、生物降解、迁移和蒸发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16f2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b.png)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无数的生态系统和农业发展。
而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对土壤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管理有机质来维护土壤的生态平衡。
首先,有机质在土壤中起到了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当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时,这些养分会被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有机质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水分蒸发,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为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
其次,有机质对土壤的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可以与土壤微粒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土壤团聚体。
这些团聚体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空间,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渗水性,有助于根系生长和排水。
此外,有机质中的多糖和胶质物质可以增加土壤的粘土含量,使土壤更有结构稳定性,防止土壤的侵蚀和风化。
再次,有机质在土壤中还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作用。
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可以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反应,中和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保持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
与此同时,有机质中的碳源和营养物质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料,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微生物在土壤中可以分解有机质,释放出更多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并参与土壤的氮循环、磷循环以及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最后,为了充分发挥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合理管理土壤中的有机质。
首先,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适量添加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
其次,要采取科学的轮作和间作制度,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种类和质量,保持土壤的多样性和健康状态。
此外,避免过度耕作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有机质的流失和破坏。
定期进行土壤调查和监测,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土壤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有机质作为土壤的重要成分,在土壤肥力、结构、酸碱度和微生物活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精选】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79ae6c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2.png)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一、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土壤有机质不仅是一种稳定而长效的氮源物质,而且它几乎含有作物和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大量资料表明,我国主要土壤表土中大约80%以上的氮、20%~76%的磷以有机态存在,在大多数非石灰性土壤中,有机态硫占全硫的75%~95%。
随着有机质的矿质化,这些养分都成为矿质盐类(如铵盐、硫酸盐、磷酸盐等),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和微生物利用。
另外,据估计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所产生的CO2,每年可达1.35*1011t,大致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可见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解是大气中CO2的重要来源,也是植物碳素营养的重要来源.此外,土壤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还可产生多种有机酸(包括腐殖酸本身),这对土壤矿质部分的一定溶解能力,促进风化,有利于某些养分的有效化,还能络合一些多价金属离子,使之在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了有效性。
(二)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腐殖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持大量水分,故能大大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此外腐殖质改善了土壤渗透性,可减少水分的蒸发等,为作物提供更多的有效水。
腐殖质因带有正负两种电荷,故可吸咐阴、阳离子;又因其所带电性以负电荷为主,所以它具有较强的吸咐阳离子的能力,其中作为养料的K+、NH4+、Ca2+、Mg2+等阳离子一旦被吸咐后,就可避免随水流失,而且能随时被根系附近的其他阳离子交换出来,供作物吸收,仍不失其有效性。
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的能力,要比矿质胶体大许多倍至几十倍。
一般腐殖质的吸收量为150~400cmol(+)/kg。
因此,保肥力很弱的砂土中增施有机肥料后,不仅增加了土壤中养分分数,改良砂土的物理性质,还可提高其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含有多酸性功能团的弱酸,其盐类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因此有很强的缓冲酸碱变化的能力。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1d76f8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1.png)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植物、动物及其死亡微生物残体所残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糖类、微量元素、抗生素等,可归属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碎片或它们分解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减少土壤的交换性离子含量;保持土壤的呼吸性、机械性、水粒合力和水分吸附和保留能力;维护土壤的营养,改善土壤质地、中和土壤pH值;保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促进土壤养分首先。
土壤有机质对植物具有调节作用,其含水量大、酸碱度适宜以及含有多种植物所需养分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植物生长发育。
它能降低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遗传胁迫,防止营养不平衡而导致营养失衡现象的发生,结合微量元素起到腐解污染物的作用,起到抑制有毒物质的影响,同时有助于改善植物的耐寒性。
土壤有机质对微生物具有调节作用,微生物可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能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共同优化土壤营养和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生物地球化学反馈,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总之,土壤有机质在调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加植物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壤,这也是圈养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管理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35c7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4.png)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管理
1.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能增加土壤的持水性、透气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促进土壤通气和排水,提高土壤
的肥力和活力,增加土壤肥沃度。
2.保持水分:有机质能够吸附并保持水分,在干旱季节能为植物提供
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湿度稳定,减缓水分蒸发和渗透,减少水分损失。
3.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中的腐殖酸能与土壤中的铝、铁等金
属离子结合形成的盐基离子,能够中和和稀释土壤中的酸,调节土壤的酸
碱度,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为了有效管理土壤有机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植物覆盖:在农田中种植作物后,可以利用植物残体作为土壤覆盖物,形成植物覆盖层,保护土壤有机质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有机质的流失。
2.施用有机肥料: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
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能够在土壤中稳定存在,并逐渐分解释
放养分,为作物提供养分。
3.增加有机物返回:将废弃物、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经过堆肥处
理后,回归到田间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循环利用有机物质。
4.合理耕作措施:选择合适的耕作方式,例如保护性耕作、轮作、间
作等,减少土壤的机械破碎,保持有机质的完整性,降低土壤有机质的流失。
5.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合理的灌溉和覆膜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综上所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达到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土壤有机质的七大作用
![土壤有机质的七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d149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c.png)
土壤有机质的七大作用一、提供养分二、保持水分土壤有机质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可以吸附和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这是因为有机质中含有很多的有机结合水,能够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亲水性将其留在土壤中,减少水分的流失。
同时,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质地,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进一步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
三、改善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使之更适合植物生长。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能够粘结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的团粒稳定性;同时,腐殖质还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有机质的存在使土壤更容易渗透,加强土壤的透气和渗水性能。
四、调节土壤pH值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具有弱酸性,可以对土壤的酸碱度起到调节作用。
当土壤酸性较高时,腐殖质中的阴离子会加强土壤的碱化作用;当土壤碱性较高时,腐殖质中的阳离子会增加土壤的酸化作用。
通过调节土壤pH值,有机质能够提供适宜生长环境,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五、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土壤中碳的主要部分。
腐殖质中的碳含量较高,可以吸附和固定大量的碳。
通过有机质的积累,在土壤中储存和固定更多的碳,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六、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七、改善土壤的抗旱性和抗逆性土壤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性和保水能力,提供植物在干旱时的水分供应。
有机质还能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改善土壤的通气和渗水性能。
这些特性使得土壤具有更好的抗旱性和抗逆性,提高了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养分、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pH值、提高固碳能力、促进微生物活动以及改善抗旱性和抗逆性等。
因此,加强土壤有机质的保护和增加,对于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有机质调节措施
![土壤有机质调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3166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f.png)
土壤有机质调节措施摘要: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作用以及调节措施,旨在提高土壤肥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作用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分解和合成。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 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排水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 提供植物营养: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等,可以为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
4. 促进微生物活动:有机质是微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来源,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5. 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和降解能力,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二、土壤有机质的调节措施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有机物料投入: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作物秸秆等有机物料,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有机物料可以分解为腐殖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提倡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耕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有利于有机质的保持和积累。
例如,采用秸秆还田、少耕、轮作等耕作方式。
3. 种植绿肥作物:绿肥作物是一种具有固氮作用的作物,可以在生长过程中固定大量的氮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此外,绿肥作物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4.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如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等,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能力,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
5.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渍化、酸化等问题。
同时,结合施用有机肥、微肥等,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三、土壤有机质监测与评估为了确保土壤有机质调节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对土壤有机质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5b051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1.png)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组织B、细胞C、器官D、生命2、下列具细胞结构的生物是()A、大肠杆菌B、酵母菌C、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3、艾滋病(AIDS)是由下列哪个系统的细胞被感染引起的()A、中枢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呼吸系统D、运动系统4、下列生物属于单细胞个体的是()A、小白菜B、草履虫C、人D、SARS病毒5、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B、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6、下列是活细胞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B、角质化的指甲C、性激素D、抗体7、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样移动装片A、向左上角移B、向右上角移C、向左下角移D、向右下角移8、由低倍转为高倍后,只可调节的是()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临时装片D、上升镜筒9、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核膜B、有无细胞壁C、大小D、新陈代谢类型10、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乙肝病毒B、酵母菌C、疟原虫D、放线菌11、下列每组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沙眼衣原体、大肠杆菌B、蓝藻和酵母菌C、草履虫和变形虫D、支原体、放线菌12、属于自养生物的是()A、蘑菇B、大肠杆菌噬菌体C、发菜D、猪肉涤虫13、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A、达尔文与孟德尔B、爱因斯坦C、施莱登和施旺D、摩尔根14、不属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的是()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代谢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是具有生命体的有机体C、细胞是一切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5、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Ca、C、O、MnB、H、O、K、ClC、P、N、C、MoD、N、S、O、Mg16、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占细胞鲜重重百分比最多的是)A、氧元素B、氢元素C、碳元素D、硅元素17、检测细胞中蛋白质所用试剂是()A、苏丹ⅣB、斐林试剂C、碘液D、双缩脲试剂18、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最终出现的现象是()A、紫色B、红色C、蓝色D、砖红色沉淀19、组成胰岛素的单体是()A、葡萄糖B、核苷酸C、磷脂D、氨基酸20、以下不是氨基酸的是()COOH|A、NH2—CH2—COOHB、H2N—CH—C—OH||OOH H NH2| | |C、HOOC—CH—N—HD、H—C—O—OH|CH321、判断以下结构式里没有肽键的是()A、NH2—CH2—CO—NH—CH2—COOHB、HOOC—CH2—C—O—NH—COOHO H |||C、NH2—CH2—C—N—C(CH3)2—COOHC6H5 H O| | ||D、NH2—CH—C—N—CH2—C—OH||O22、在人体细胞中除了细胞核外,以下哪些结构里还含有DNA()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质D、液泡23、脱氧核苷酸单体缩合成的多聚体是()A、DNAB、RNAC、核酸D、碱基24、细胞内组成RNA的五碳糖是()A、核糖B、葡萄糖C、脱氧核糖D、麦芽糖25、斐林试剂与下列糖类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A、果糖B、蔗糖C、淀粉D、纤维素26、构成膜系结构的重要成分的一组是()A、脂肪和固醇B、V D和磷脂C、蛋白质和胆固醇D、磷脂和胆固醇27、下列属于固醇类的物质是()A、淀粉酶B、性激素C、木纤维D、生长素28、“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C、调节血液渗透压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29、菜农种植青菜的土地里缺了Ca2+,会造成青菜()A、变黄B、烂心C、没反应D、干枯了30、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A、纯净水B、盐汽水C、牛奶D、果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31、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了________32、要水解一个由3条肽链构成,1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大分子,需有____________个水分子参加反应,被打断了____________个肽键;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那么,此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33、写出以下符号或结构所代表的名称:A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CO—NH—_____________P U核糖P T脱氧核糖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4、核苷酸共有_____类,共______种,构成核苷酸的碱基共有_________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调节一、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土壤有机质不仅是一种稳定而长效的氮源物质,而且它几乎含有作物和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大量资料表明,我国主要土壤表土中大约80%以上的氮、20%~76%的磷以有机态存在,在大多数非石灰性土壤中,有机态硫占全硫的75%~95%。
随着有机质的矿质化,这些养分都成为矿质盐类(如铵盐、硫酸盐、磷酸盐等),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和微生物利用。
,另外,据估计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微生物和根系呼吸作用所产生的CO2每年可达1.35*1011t,大致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可见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的重要来源,也是植物碳素营养的重要来源.解是大气中CO2此外,土壤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还可产生多种有机酸(包括腐殖酸本身),这对土壤矿质部分的一定溶解能力,促进风化,有利于某些养分的有效化,还能络合一些多价金属离子,使之在土壤溶液中不致沉淀而增加了有效性。
(二)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腐殖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能吸持大量水分,故能大大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此外腐殖质改善了土壤渗透性,可减少水分的蒸发等,为作物提供更多的有效水。
腐殖质因带有正负两种电荷,故可吸咐阴、阳离子;又因其所带电性以负电+、Ca2+、荷为主,所以它具有较强的吸咐阳离子的能力,其中作为养料的K+、NH4Mg2+等阳离子一旦被吸咐后,就可避免随水流失,而且能随时被根系附近的其他阳离子交换出来,供作物吸收,仍不失其有效性。
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的能力,要比矿质胶体大许多倍至几十倍。
一般腐殖质的吸收量为150~400cmol(+)/kg。
因此,保肥力很弱的砂土中增施有机肥料后,不仅增加了土壤中养分分数,改良砂土的物理性质,还可提高其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含有多酸性功能团的弱酸,其盐类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因此有很强的缓冲酸碱变化的能力。
所以提高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可增强土壤缓冲酸碱变化的性能。
(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腐殖质在土壤中主要以胶膜形式包被在矿质土粒的外表。
由于它是一种胶体,粘结力和粘着力都大于砂粒,施于砂土后能增加砂土的粘性,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由于它松软、絮状、多孔,粘结力又比粘粒汪11倍,粘着力比粘粒小一半,所以粘粒被它包被后,易形成散碎的团粒,使土壤变得比较松软而不再结成硬块。
表明有机质能使砂土变紧,粘土变松,土壤的保水、透水必性以及通气性都有所改变。
同时使土壤耕性也得到改善,耕翻省力,适耕期长,耕作质量也相应地提高。
腐殖质对土壤的热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主要由于腐殖质是一种暗褐色的物质,它的存在能明显地加深土壤颜色,从而提高了土壤的吸热性。
同时腐殖质热容量比空气、矿物质小,而比水小,而导热性质居中。
因此在同样日照条件下,腐殖质质量分数高的土壤土温相对较高,且变辐不大,利于保温和春播作物的早发速长。
(四)促进土壤微生物和活动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物质和营养物质均直接和间接来自土壤有机质,并且腐殖质能调节土壤的酸碱反应,促进土壤结构等物理性质的改善,使之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
这样就促进了各种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能力。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随着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但因土壤有机质矿化率低,所以不像新鲜植物残体那样会对微生物产生迅猛的激发效应,而是持久稳定地向微生物提供能源。
正因为如此,含有机质多的土壤肥力平稳而持久,不易产生作物猛发或脱肥等到现象。
(五)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腐殖酸在一定浓度下可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
(1)腐殖酸盐的稀溶液能改变植物体内糖类代谢,促进还原糖的积累,提高细胞的渗透压,从而增强了作物的抗旱能力。
黄腐酸还是某些抗旱剂的主要成分。
(2)能提高过氧氢酶的活性,加速种子发芽和养分吸收,从而增加生长速度。
(3)能加强作物的呼吸作用,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从而提高其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并加速细胞分裂,增强根系的发育。
(六)减少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腐殖质有助于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以及酸性介质中Al、Mn、Fe的毒性。
特别是褐腐酸能使残留在土壤中的某些农药,如DDT,三氮杂苯等的溶解度增大,加速其淋出土体,减少污染和毒害。
腐殖酸还能和某些金属离子络合,由于络合物的水溶性,而使有毒的金属离子有可能随水排出土体,减少对作物的危害和对土壤的污染。
二、土壤有机质的调节(一)调节原理土壤有机质腐殖质质量分数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一定的有机质质量分数范围内,土壤肥力随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而提高,作物产量也随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但土壤有机质不是愈多愈好,当超过一定范围时,这种相关性就不明显。
而过高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既不经济,也对提高土壤肥力没有好处,如某些低湿水稻土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很高,是由于土壤过湿而使其分解缓慢所致,它是土壤需要改良的标志。
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决定于年生成量和年矿化量的相对大小。
当两者相等时,有机质质量分数将保持不变;当生成量大于矿化量时,有机质质量分数将逐渐降低。
年生成量与施用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有关。
通常把每克有机物(干重)施入土壤1年后,所能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克数(干重)称为腐殖化系数。
腐殖化系数通常在0.2~0.5之间。
一般来讲,同一物质的腐殖化系数,因不同的生物、气侯条件、土壤组成性质及耕作等条件而有差别。
水田较旱地腐殖化系数高。
从有机物质的化学组成看,木质化程度高的腐殖化系数也较高,即形成较多的腐殖质。
粘重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比轻质土壤要高。
每年因矿质化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称为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
土壤有机质的年矿化量受生物、气侯条件、水热状况、耕作措施等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我国北方冷凉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年矿化量低于东南温湿地区;山区低于丘陵平川;水田低于旱地;耕作频繁的土壤其年矿化量较高。
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在1%~4%之间。
只有每年加入各种有机物质所生成的土壤有机质量等于年矿化量时,才能保持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如果土壤原有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0g . kg-1,也即该土壤耕层的有机质量为150000kg*20g . kg-1=3000kg,若年矿化率为20g . kg-1,则每年消耗的有机质量为3000kg*20g . kg-1=60kg。
若这种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为0.25,则只要加入60kg÷0.25=240kg干有机物质即可达到土壤有机质平衡。
要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就必须使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这一矛盾统一起来,以达到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使土壤基本肥力有所保证,又能以适当的分解速度向作物提供必须的养分。
这是农业生产管理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主要措施有:一方面要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另一方面则需要了解影响有机质积累和分解的因素,以便调节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过程,使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消耗达到动态平衡。
(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我国农业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分数大多偏低,特别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提高这些地区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将可有效的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途径有:1.种植绿肥作物,种植绿肥、实行绿肥与粮食作物轮种,历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用以补给土壤有机质的一种重要肥源。
绿肥产量高,有机物质质量分数高(一般为10%~20%),养分丰富(一般平均含NO5%,P2O50.1%,K2O0.5%),分解也较快,形成腐殖质较迅速,可不断地更新土壤腐殖质。
与单一作物连作相比,实行绿肥或牧草与作物轮作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
据全国绿肥试验网在16个省(区)进行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我国的南方或北方,旱地或水田,连续5年翻压绿肥,土壤有机质均有明显提高,其增加量平均为1-2g·kg-1土。
但土壤肥力不同,其累积有机质的效果在较大差异。
在肥力高的土壤上,绿肥一般只能起到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的作用;而肥力低的土壤上,绿肥则有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良好效果。
为了防止土壤原有机质的大量消耗及绿肥分解解时可能主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以采取沤肥办法,先把绿肥和稻草、河泥等一起沤腐,然后再施入土中,或用换肥办法;把一部分绿肥割出用为饲料,再以一部分厩肥代替绿肥使用。
2.增施有机肥料,我国农民素有施用有机肥的习惯,而且施用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如:粪肥、厩肥、堆肥、青草、幼嫩枝叶、饼肥、蚕沙、鱼肥等,其中粪肥和厩肥是普遍使用的主要有机肥。
这就应该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有机肥。
养畜积肥一般以养猪为主,若以平均每公顷养猪30头,每公顷年积厩肥22500kg计,则每公顷土壤中增加的采购质干重可达750公斤以上。
3.秸秆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物秸秆含纤维素、木质素较多,在腐解过程中,腐殖化作用比豆科植物进行慢,但能形成较多的腐殖质。
对于含氮较多的土壤,秸秆还田的效果较好;瘦田采用秸秆还田时,应适当施入速效性氮肥,否则会产生秸秆分解迟缓或虽分解而作物却产生黄苗缺氮的现象。
在秸秆还田时,最好采用禾本科植物的秸秆或厩肥等混合使用,这样可以起到调节C/N比率,加速残体分解、多积累腐殖质及防止作物缺氮的发生,比单用禾本科秸秆或豆科秸秆的增产效果为好。
应该指出,增加有机质的途径,要因地制宜。
例如,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可采用粮草轮作;在山区应结合山区综合治理,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在平原地区,除发展绿肥外,应积极发展林业,四旁绿化,使秸秆还田的数量不断增加。
(三)调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因素,来达到调节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目的。
调节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控制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水气热状况影响到有机质转化的方向与速度。
在生产中常通过灌排、耕作等措施,改善土壤水、气、热状况,从而达到促进或调节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效果。
2.合理的耕作和轮作,合理耕作轮作,既能调节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种类、数量及其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分布,又能调节有机质转化的水、气、热条件。
在保持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质和量上往往是影响全局的有力措施。
我国人民在常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良好粮肥轮作、水旱轮作制等,都是用地养地的良好的农业耕作措施,既利于发挥地力,又提高了有机质质量分数,培肥了土壤。
3.调节碳氮比率和土壤酸碱度,根据有机质的成分,调节其碳氮比来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
在施用碳氮比大的有机肥时,可同时适当加入一些含氮量高的腐熟的有机肥和化学氮肥,经缩小碳氮比,加速有机质的转化。
土壤微生物一般适宜在中性至微碱性范围生活,通过改良土壤的酸碱性,以增强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