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探索
结 失败(戊戌政变)以谭嗣同 果 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杀
性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质 性质的改良运动
影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 响 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孙中山
创建革命党
资产阶级革命派
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 檀香山成立 2.中国同盟会: 时间和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社会习俗 的变化
局限
新文化运动
兴起时间 地点 1915年 上海
资产阶级 陈独秀、李大钊、激进派
代表人物
口号 核心刊物
胡适、鲁迅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新青年》
四提倡,四反对
内容
发 展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
主要刊物
《民报》 政治纲领 民族、民权、民生。 合称“三民主义” 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 开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中华 民国 成立
历史 意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 辛亥革命 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以后我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 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汉阳铁厂 1890
湖北织布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
1888
筹建了北洋、南洋 和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 第一所新式学堂
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结果 作用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谈谈你的感悟优质范文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我深感震撼。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这段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波折,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梦想。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勇气和决心深感敬佩。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抵抗。
他们勇敢地拿起武器,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这种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今天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智慧和创新感到钦佩。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革新。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始终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这些探索虽然有时曲折,但它们为中国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感到自豪。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们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先辈们的艰苦努力和无私奉献。
我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我深感敬意和自豪。
我们要珍惜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继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
(1)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2)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发动了辛亥革命。 (3)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4)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解决问题,形成认 知
1.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文化领 域整体发展,从层次上看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 段。 2.结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概 括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经 济、政治、思想、结果)
3、中国近代化探索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 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 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 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4)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新式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 容与旧式教育有很大不同,奠定了新式教育的基础,并开 留学风气)。
洋务运动无法实现中国近代化!
1.目的:是利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 的封建统治。 2.本质:“中体西用”,只变更器物,不触及封建 制度,这是其失败的根源。
失败?你懂得!
阶段特征
3.结果、教训: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
小试牛刀
1.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客观上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 B ) A.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B.中国开始学习、引进外国技术,创办近代工业 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D.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它是人类社会从传
统的农业社会(文明)向工业社会(文明) 转变的必经阶段。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是中国人民在以清朝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长时期的努力和探索的结果。
在探索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时,首先必须提出一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是在封建发展时期基础上,在新起阶段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从空白开始的。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可以分成3个方面:(1)从社会结构的改革来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从封建社会的传统等级制度转变为更加科学的社会结构,以满足当时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2)从政治制度上看,封建政治制度大部分保持原样,但具体做法也有所变化,采取了改革和开放的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政策,以复兴国力和改善民生;(3)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是把经济自然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建立和发展公民经济,形成全新的战略和市场经济系统,并推行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使国家经济取得可观的成就。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而且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文化方面,中国人民普遍拥有了新的观念,加强了向外学习的意识,强调求实、科学,提倡脱俗、实学、有文化的生活,并突破了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接受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从经济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目的是解决封建社会的经济危机,转变为市场经济,推行新技术、新设备,实行科学计划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农业,培育发展工业,并以此促
进新贸易发展,扩大国内市场,从而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上便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今,中国正迈步走向现代化,正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所积累下来的成果。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合作探究三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高
度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中 19C60—90S 国
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西
文艺复兴
方
14C—18C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合作探究二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 派的异同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推动了中国的近
代化。
异: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只涉及西方先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 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 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激进知识分子主张改 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救国的目的。
年通车);候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等。 4.教育救国: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同文馆
等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 堂,之后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
归纳总结
概况
①过程: ②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感悟
①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②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思想文化
欧美资产美国 独立
③
④
①文艺复兴 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 法国大革命④ 工业革命
(5)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3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
从晚清时期开始,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内部动荡、经济落后等多重问题。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中国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1. 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自主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意识到依赖他国的技术和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自主发展,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自主创新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教育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通过推广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中国得以培养出大批有能力的人才,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 政府的引导作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引导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发展。
政府不仅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等。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
4. 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积极开放与国际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开放与合作可以带来更多机遇和资源,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自主创新、教育发展、政府引导和开放合作都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通过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经验,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小作文结论怎么写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小作文结论怎么写一、历史认识及启示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①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
②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③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
中国近代化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中国近代化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中国的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理性化为主要表现,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近代工业社会,从封建的专制社会转变为近代民主社会。
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始终围绕着两大任务而不断推进:即救亡图存与寻求强国之路,救亡图存的过程是通过寻求强国之路来实现的,寻求强国之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近代化是全面的近代化:图示如下:经济工业化:采用机器大生产;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
政治民主化: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思想理性化:倡导民主和科学;引进马克思主义;理性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育近代化:实行新式教育;大倡留学之风。
军事近代化:购买新式武器,采用西式军事训练方法,学习西方军事思想。
我们可以总结如下:中国的近代化是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近代化;是理性反思的近代化。
一、救亡图存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国门洞开。
西方列强逐渐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断的抗争。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到中华民族八年的抗日战争,救亡图存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线。
寻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排除列强侵略。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的逐渐加深,中国的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列强为了保护在华利益,积极扶持在华代理人,瓜分中国,中国在军阀的统治下,陷于内战的深渊,导致民不聊生,经济凋弊,寻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不断追求。
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列强的侵略,经济上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掠夺,每一次战争都对中国民众烧杀淫掠,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遭到严重践踏,切腹之痛成为中华人民维护民族自尊的必然追求。
二、向欧美、日本学习的近代化经济上,中国的近代化是寻求工业化,城市化。
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落后的经济模式始终不是西方先进的工业模式的对手。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艰难探索
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艰难探索近代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艰难探索摘要:本⽂主要对梁启超在《五⼗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将近代中国的早期艰难探索过程分为的三个时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进⾏分析,并对每⼀时期失败的原因和其具有的历史意义进⾏分析阐述。
关键词:现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正⽂鸦⽚战争后,迫于内忧外患的形势压⼒,中国开始学习西⽅,艰难地启动了现代化探索历程。
⼀次有⼀次的探索了将近五⼗年,梁启超作为这⼀探索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将这五⼗年分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三个时期,在他的《五⼗年来中国进化概论》⼀⽂中阐述了⾃⼰的观点。
这三个阶段均以失败告终,却象征着中国近代史上对现代化的早期探索的启动。
对于现代化来说,这三个时期是从器物⽂明到制度⽂明再到新性⽂明的⼀种尝试和探索。
洋务运动是这⼀系列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19世纪60年代,⾯对内忧外患,为了要维持封建统治,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强”“求富”为⽬的,通过兴办近代企业、建⽴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三⽅⾯进⾏了洋务运动,企图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在这近三⼗年时间内,地⽅上曾国藩、李鸿章、左忠堂,张之洞等⼈创办了多个军⼯局⼚。
建成了福建、⼴东、南洋和北洋⽔师。
同时还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培养翻译、⼯艺、军事等⽅⾯的军事⼈才。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先进科学技术的举措,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了重要影响。
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定的抵制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起了诱导作⽤,是中国从传统⼿⼯⽣产发展到⼤机器⽣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尽管如此,这⼀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上⽽下的经济改⾰运动,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甲午中⽇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了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由于其本⾝的性质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因素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近代化的探索
•
前期: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向尊孔复古的逆
流展开猛烈进攻。
•
后期:宣传_____思想。 1918年,李大钊
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_____》和《____
_》的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 ( 8)历史意义:________
直击中考
1、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两个字 ‘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 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民主革命思想尚未兴起
• 2、历史课上,老师讲完“戊戌变法”后,让同学们针对戊戌变法的意义谈 一下自己的认识,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不符合史实的是
• 甲:变法诏令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乙:新法在政治上的改革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 丙: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丁: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挽救了民族危亡 • A.甲 B.乙 C.丙 D.丁
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 阶级的民 主革命
思想解 放运动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 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条件,也为中共的诞生创 造了条件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1、在方法上:向西方学习。 • 2、在学习层面上;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
•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2分)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人 物1分;相关企业1分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知识整合:1、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2、中外近代化的探索比较:西方近代化探索:思想解放——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化探索: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解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同点: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
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近代是被迫打开了国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受西方影响较大。
3、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元纪年=1911+国民纪年4、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5、区别: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不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6、洋务运动与同时期的改革比较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61年中国洋务运动;都是维护改革者统治,在中国维护封建统治,俄日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7、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国没有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进行倒幕运动,打击封建势力。
8、孙中山与华盛顿比较:都创建民主共和国。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孙中山与毛泽东、邓小平联系:9、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个政权的更迭:清政府:1912年垮台。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在南京成立。
北洋军阀政府:1927年北伐战争中被推翻。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蒋介石建立,1949年渡江战役后推翻。
10、促进思想解放的事件。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近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现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国外: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11、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2.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和废除缠足等法令。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3.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1)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中国近代化中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运动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区别: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但戊戌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采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探索的经历: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观点1: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1)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2)中国近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
新中国成立后,近代化(又称现代化)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国家真正独立了;改革开放,国家富强起来。
(3)要实现国家富强,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
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富民。
观点2: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它说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的学堂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黄埔军校D.清华学堂2.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为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他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3.“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近代化是一个历程,它不仅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更是中国人民摆脱封建社会、追求自由、繁荣昌盛的精神奋斗之路,更是中华民族发展新时期的发端。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包括:一、启蒙运动这是打破封建社会秩序的起点,大踏步走向现代化的开端。
它最早始于19世纪初洋务运动,同时也受到传播英法文化、思想的影响,更替了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社会思想,标志着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二、改良派运动主要是以改革现实制度,开拓时代,创造新生活为目的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事衣食住行到学术思想,从反抗宋元政治腐敗到义务教育普及,从文学创作到新闻自由宣传,都有改良派运动体现。
三、开明时代是从1840年的洋务运动的瓶颈产生,到1860年“太平天国”的灭亡,在“坚守尊严”与“顺应国情”政策中形成的一个阶段,使得中国山河拨乱,一切返老还童,国家财力严重恶化,却井然也,是现代化转折点之前的一段重要时期。
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转折点,它象征着中国从共和政体走向帝制君主主义政体的变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五、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人民革命的政治力量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更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格局,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沿本中国近代化发展最完结的一步。
它是中国社会制度上的根本性变革,是中国从共和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抩,使中国进入到市场经济,从而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总之,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是一段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在洋务动派的开明、改革派的改良、辛亥革命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实施等历史使命的任务完成下,中国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跨越,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始于19世纪,当时中国正处在封闭和思想上的僵局之中。
一位英国传教士马克思·毛斯说:“中国人以前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对自己和外界的认识,而是一种被动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文明的强势扩张成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一种动力。
19世纪初,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西方文明开始侵入中国,并把外来文明带入中国,中国近代化探索就此开始。
同时,西方宗教和政治思想也开始影响中国社会,使得许多中国人意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并开始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化、科学和技术。
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及大清政府的改革给中国近代化探索增添了新的力量。
1860年,洋务运动正式启动,目的是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政策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改革。
随着新的政策的实施,西方文明的影响加深了,中国开始尝试现代化,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科技教育,开展现代农业,实施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改善道路交通,建设火车等。
继洋务运动后,清朝末期的改革也为中国近代化探索提供了机会。
1911年,清朝宣告灭亡,民族解放运动也开始了,革命党人开始推行民主政治,尊重人权,改善民
生,推进社会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框架。
从18世纪到21世纪,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最根本的特征没有改变。
中国始终坚持将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和拓展,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这一历程,也让中国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八年级历史近代化探索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近代化探索知识点近代化是指一种以科学技术、工业化、现代化运作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
这种社会形态的出现,不仅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也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学科中,近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历史中的近代化探索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为特征的社会形态。
它是一种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型社会形态,也是人类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探索。
近代化的特征包括: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兴起、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运作等。
二、近代化的背景在18世纪初,欧洲社会开始进入近代化的时期,其背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工业革命的爆发;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第四,殖民地的掠夺和扩张。
三、近代化的意义近代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入的影响。
近代化的主要意义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促进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
四、近代化的经济特征经济是近代化的基础,近代化的经济特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机器代替人力、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同时,市场化也是近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也为商品的交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机制。
五、近代化的政治特征近代化的政治特征是民主化和宪政化。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思考国家权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民主和宪政逐渐成为政治改革的方向。
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法国、英国等,民主和宪政的制度已经得到了不断完善,并成为现代化运作的重要保障。
近代化探索专题
近代化探索专题近代化探索专题⼀、近代化含义所谓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中国⼈民向西⽅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它包括经济、政治制度、⽣活⽅式乃⾄思维⽅式全⽅位变化的⼀场社会变⾰。
其中,它以经济⼯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活现代化等。
本专题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亥⾰命和新⽂化运动。
⼆、知识提纲三、主⼲知识梳理(⼀)近代化的起步(开始)-----洋务运动【《中国历史第三册》51~53页】1.洋务运动背景、⽬的、发动者、代表⼈物、时间、⼝号、任务、内容、性质、评价(1)背景:①第⼆次鸦⽚战争后;②清朝内外交困(内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指列强侵略)。
(2)⽬的:利⽤西⽅先进⽣产技术,强兵富国,镇压⼈民,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的:维护清朝统治。
(3)发动者: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4)代表⼈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5)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开始于第⼆次鸦⽚战争后,结束于甲午中⽇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6)⼝号(思想主张)和任务:前期:“⾃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业;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业。
(7)内容:①创办了⼀批近代军事⼯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洋务派开办的第⼀个兵⼯⼚;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洋务派开办的最⼤的近代军事⼯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个船舶制造⼚②开办了⼀些民⽤⼯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中国第⼀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个民⽤⼯业。
汉阳铁⼚、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③筹建海军:19世纪70~80年代中期,筹建南海、北洋、福建三⽀⽔师;1885年成⽴海军衙门。
④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出国深造:原因: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1861年总理衙门建⽴)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作⽤:培养了⼀批翻译、军事和科技⼈才。
1862年洋务派创办第⼀所新式学堂:京师同⽂馆。
八上中国近代史 近代化的探索
推翻清王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 2、戊戌变法是向日本学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是向美国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政治近代化的 开端是戊戌变法。
4、中国近代化是由技术---制度---思想的过程,而西方 近代化是由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
认识到中国必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提出反帝反封 建的救国主张 指导国民革命运动 (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后的历史感受。
(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1、学习先辈以天下沦亡为己任,舍生取义,勤奋探索、 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等精神; 2、认识这些救国斗争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中相联系的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化运动) 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 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 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他指导的 革命运动叫什么?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中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他指导的 革命运动叫什么?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后的历史感受。
(4)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 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慨况》中说:“近五十年 来,中国人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先从 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局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 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 是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自由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近代化探索的观点历史小作文
近代化探索的观点历史小作文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探索新事物、新观念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现代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就已开始萌芽。
人们重新审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想,追求个人解放和自由发展。
这种思潮为后来的现代化观念埋下了伟大的种子。
到了17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人们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至上"的理念,强调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世界,摆脱教会的统治和迷信的束缚。
啊,多么振奋人心的呐喊!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现代化进程。
生产效率的飞跃,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可是,同时也出现了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等新问题。
因此,现代性也面临着批判和重塑。
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扬弃"的观点,即在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同时,必须摒弃其负面影响。
这些思想在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得到了体现。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更多全新的挑战:气候变迁、能源短缺、生态恶化......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代化的内涵。
也许未来的现代性不应再是对发达国家现有模式的机械复制,而是要因地制宜、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寻求平衡。
总之,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对了,我差点忘了说,这篇小作文纯属我的独立创作,与任何人工智能都没有关系。
因为,没有任何 AI 能比得上一个富有创造力和独特人性的人类大脑,对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个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要求:自己动手从资料中找到并用 红笔划出,并加以理解和记忆。完 不成的可以和同学合作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1、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时,西方国家正在进 行( );国内正在发生( )和( )。 2、洋务运动失败了,是因为未触动( )。但它是( )开端; 3、教育上: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 改革的序幕;从哪体现出来了:洋务运动时 期创办( ) 4、城镇化:促进()和()的增加; 5、西方国家通过什么实现工业化?有几次? 这几次你了解的知识说一说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代化 (现代化)进程 1.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 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开始改 变了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3.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 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建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工商业 通过赎买和公私合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4.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我国建立了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重点解析题
1、请自己设计一个年代尺,标注出近代化探索 的事件及引发此事件的背景(相关战争) 2、请总结出四个事件的阶级和口号。 3、总结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的感悟。 4、对中西方近代化的比较。有什么特点及原因。 5、思考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富强了吗?为什么?
要 点 整 合
一、近代化的起步(探索)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要勇于创新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1、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区别在于对清政府的态度不 一样:维新派:改良或者变法;革命派:暴力推 翻 2、辛亥革命时代背景:( )战争后;民族 危机空前严重。 3、辛亥革命学习( )国,政治制度( )。 4、辛亥革命有成功一面;失败一面,怎么理解 5、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 6、封建帝制=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制度 7、西方(世界史)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1、国际:经济:( )使资本主义开始 向( )过渡。思想:受( )和( )影 响; 2、思想基础:( )进步思想;学习对象 ( )、制度( );
3、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体现其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 3、戊戌变法在社会起到( )作用。失败 是因为( )(根本原因) 4、世界上有没有变法(改革)事件你能想出多 少?
辛 亥 革 命
三民主义 (用革命手 段推翻清王 朝,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 国)
要点整合
组建兴中会、同 盟会,制定三民主 义革命纲领;武昌 起义,建立中华民 国,制定《中华民 国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约法》等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近 代 前 期 的 探 索 活 动
创办《新青年》等 新 前期:民主 刊物;发表宣传民 学习西 文 与科学;后 主、科学的文章; 化 方思想 期:宣传马 大力提倡新文学; 运 文化 克思主义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 动 和马克思主义
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经历了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 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 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2.主要内容 (1)近代化的起步
知 识 网 络
学习 内容 近 代 前 期 的 探 索 活 动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时期。从此,在经济上实行了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了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不断推行民主政治改革,加强法 制建设。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 题 感 悟
1.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 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国 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2.近代百年证明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不推 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只有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后,中国近代化才能迎来新纪元。 3.要实现近代化(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结合 我国国情,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道路。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有利于地主阶 级、知识分子参 与政权,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 在社会上起到了 思想启蒙作用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2000多年 的封建帝制,有 利于资本主义的 发展和社会进步
近 代 前 期 的 探 索 活 动
戊 戌 变 法
公车上书、创办报 维新改革, 刊、建学会学堂; 实行君主立 在政治、经济、文 宪,发展资 化、军事上实行改 本主义 学习西 革 方政治 制度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洋 务 运 动
近代化的探索
戊 戌 变 法
辛 亥 革 命
新 文 化 运 动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 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 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
戊戌变法 政治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经济 洋务运动
思想
对于中国的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三 个 阶 1、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器物) 段 (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学 3、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习 的 内 容)
政治主张
实践活动 以“自强” 为目标,创办 军事工业;以 “求富”为目 的,创办民用 企业;建立新 式海陆军;创 办新式学校, 派人出国留学
命题规律
影响与历史地位
洋 务 运 动
学习西 方器物
引进西方先 进的军事技 术,维护清 朝统治
引进了机器工 业,培养了一批 科技人才,刺激 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 从而启动了中国 近代化进程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
1、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宣传( )和( );后期宣传( )。为( )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为( )的诞生作了思 想准备。 2、新文化运动新的成果:动摇了( )。 3、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或是说 一次补课),怎样理解 4、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5、西方有没有类似性质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备考升华点] 从运动性质探索失败原因:①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 发起的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失败根源在于没有触动封建统治根基 。②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运动,也是一次思想 启蒙运动,其失败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势力强大,依 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③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发 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④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它对 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它开启了思想解 放的闸门,激发 了人们追求救国 救民真理的热情, 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传播创造了 条件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得到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中国的民 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后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萎缩、崩溃。 近代工业化是近代化的核心,在旧中国,“实业救国”“工业强国” 之路行不通。 (3)我国近代社会生活逐渐迈入近代化:在交通、通讯、社会习 俗、教育等方面发生巨变。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奴隶制度性质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 封建性质的改革: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中国)、大化改新(日本) 、查理.马特改革(欧洲、法兰克)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开放 改革成功具备的条件: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四┃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
命 题 规 律
本专题历来是全国各地中考高频率命题的内容,题型主要表现 形式为选择题、材料题、探究题等,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复习 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对四大探索活动及其影响的整合与 理解分析;二是要学会对领袖人物、重大事件的 评价方法;三是要注意重大周年事件的复习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