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家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爆发式增长,光伏产品价格大跌,我国光伏企业几乎全线亏损,美国也在此时对我国光伏产品做出“双反”初裁,征收35%~250%不等的关税,严重依赖出口使得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以确保产业平稳发展已成为当前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在5月23日的常务会议中做出“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的决定,这给困境中的光伏产业带来曙光,如何贯彻落实该决议将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议题。

势在必行

光伏发电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网问题、经济性、依赖出口等决定了“自发自用”的必要性。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快太阳能产品作为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步伐。一方面

太阳能发电成本仍然较高,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经济性不足,尚难以承担大型光伏电站建设重任。另一方面光伏发电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中长期看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受到太阳能热发电带来的挑战。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按现有技术条件和经济性水平不能大规模储存,而太阳能热发电可以配置技术上相对成熟、成本较低的大容量储热装置,实现出力的平稳性和可控性,使出力性能接近常规火电厂。不但不需要额外配置调峰能源,且自身可作为调峰电源,为风电、光伏发电等提供辅助服务。此外,太阳能热发电电源一般还具有机组的惯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良好作用。

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其发电灵活性特点,加快分布式电源布局速度。

2.“并网难”决定了当前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短期内仍将以“自发自用”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太阳

能发电供能过程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随机出现的间歇性电力对受端系统动态稳定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在能源产业当前可接受的经济性条件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尚难以单独承担起连续供能和跟随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能量的任务。另一方面是机制体制问题。目前我国电网企业的收入仍然全部来自发电环节与终端销售环节之间的“价差”。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一千瓦时电,则直接导致电网企业减少一千瓦时电的价差收入。这也使得一些屋顶项目建成后,在电网企业应得收入总量及其保障机制尚未落实的情况下,电网不愿接受自建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量,使得当前越来越多的屋顶光伏项目陷入困境。本可用380伏电压直接使用的分布式发电装置,却因“供电专营”的规定,被要求原地升压至10千伏以上入网计价,再降回380伏按销售价格结算,无端增加了大量输变电投资。此外,当前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兴起也势必对光伏发电上网带来一定冲击。“并网难”的特点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光伏发电将以“自发自用”为主。

但是,光伏电力不并入电网,仅“自发自用”无疑会加重经济性问题,因此需转变应用方式,挖掘太阳能发电的其他功用。

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经济性问题决定除了要继续挖掘提效降本空间外,更需发挥太阳能光伏发

电的“低碳、环保”等功能,使之由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开发大众消费市场。短期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尚无法作为替代性能源大规模应用,只能定位为补充性能源。而光伏产品的消费方式主要是投资和自用,“投资”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自用”侧重的是实用性。当前光伏市场的发展主要靠各国政府补贴和资本逐利性驱动。由于补贴政策调整滞后于光伏产品价格变化,光伏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越往后越高,导致资本源源不断涌入该领域。当实现平价上网后,国家补贴不存在了,资本可能会转向其他领域。同时,具备投资潜力的太阳能资源已经被充分开发利用,而光伏电站使用寿命为25年,电站的投资开发需求力逐渐减弱,因此仅凭资本拉动作用有限,应同时考虑通过民间资本撬动光伏市场发展。而太阳能光伏除了具备发电的功能外,还具有“建材、装饰”等作用,代表的是一种“节能、低碳、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符合当前潮流,应加快光伏产品向大众消费品领域转移,形成家家户户使用光伏发电的局面。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用电约4000亿千瓦时,若10%的用电量由自给式太阳能产品供给,以每天有效发电3.5小时计,则仅家庭领域潜在的装机容量就可达到31.7GW。

4.产品严重依赖出口的局面,决定未来我国必须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2011年,我国太阳能产量达到21GW,但新增光伏装机量仅为2.7GW,占我国产量的12.8%。产品依赖出口的局面使得产业极易受到国外市场波动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商务部对我向美出口的光伏产品做出“双反”初审裁决,欧洲也意欲搭美国“双反”便车,再加上目前全球光伏产业供需呈阶段性失衡,导致我国光伏企业全面亏损。因此当务之急除了多元化、多方位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之外,也应多样化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以确保我国光伏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国务院“抓紧落实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的决定无疑是雪中送炭。

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尚不具备竞争力,但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宁愿拿出政府补贴,暂时牺牲一部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鼓励开发太阳能光伏产业。这一方面基于对新能源经济性的乐观预期,另一方面也是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关,因此中央政府创新光伏产品使用方式,鼓励自给式太阳能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加快贯彻落实。

困难重重

成本、补贴、企业产品形态、集成经验等都是大规模发展自给式太阳能的难点所在。

1.成本较高。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仍然较高,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和施工情况折算下来,不含储能系统的光伏系统每瓦的初始投资成本约为12元,东部地区的年满发小时数大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在常规的投资模型下测算,光伏发电的价格应该在1~1.3元/千瓦时左右,且此电价还不包含各种电力附加费和电网摊销。虽然此电价在高峰期的工商业用电中已经实现了平价上网,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基础,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此电价明显高于居民常规用电成本,因此如果用成本来衡量光伏系统的发电水平,普通用户恐怕难以接受。此外,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主要是初始的一次性投入,每千瓦投资成本高达1.2万元(带有储能系统的则更高),再加上光伏系统为新兴产物,公众对此认识和了解不足,推广有一定难度。

2.补贴模式存在空白点。当前光伏市场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政策拉动。2012年我国光伏系统的补贴主要有两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前者主要是上网电价补贴,需要并网;后者主要是初始安装补贴,鼓励自发自用。按照当前的补贴方式,“金太阳”与自给式太阳能产品的补贴相吻合,但其中有几点差别,首先是其补贴容量有下限要求,“金太阳示范工程”要求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低于300kW,而太阳能光电建筑要求单个项目装机容量不低于50kW,这并不利于小型光伏系统的发展;其次,由财政部直接对项目进行拨款,申请补助也有时间限制,这种补贴模式将使得小型光伏系统交易成本增加,操作缺乏弹性;最后,“金太阳示范工程”中光伏设备的选购主要采用招标等方式,采购渠道单一,不利于产品靠近终端消费市场。

另外,离网系统中投资成本超过50%的储能部件是最容易损耗的,3~5年即需更换,而离网系统主要应用于偏远地区,维护成本较高。但“金太阳示范工程”为初始安装补贴,后续的维护没有涉及,这无疑给离网系统的后续维护埋下隐患。2000年原国家计委实施的“送电下乡”即因为只考虑初始安装补贴,没有考虑后期的系统维护,多数电站由于储能系统损坏而瘫痪。因此在自给式太阳能系统推广过程中,需将后期的维护纳入考虑范围。

3.企业“船大不易掉头”。我国光伏企业主要是在国内产业政策引导和欧洲光伏市场驱动下快速崛起的,早期的企业主要追求组件的生产规模,而非产品的解决方案。但从光伏终端产品而言,组件仅为系统中的一个零部件,即我国光伏企业多为生产光伏系统零部件的企业,而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尚不多。一是自给式太阳能系统市场较小,可带动的组件销售量不多;二是自给式太阳能系统交易成本比大型光伏电站更高;三是虽然组件成本占据系统成本的50%左右,但由于组件有10年质保或25年功率线性质保,而储能电池、逆变器等产品可能3~5年左右即须维护更换,这也导致企业在光伏系统集成方面积极性不足,只愿意提供组件给其他企业进行集成,而不愿意承担整个系统的运营维护售后等工作。我国主要光伏企业的组件产能已达到GW量级,这也给企业在推广自给式太阳能产品上带来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