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的效率计算

光伏发电的效率计算

光伏发电的效率计算光伏(photovoltaic,简称PV)发电是一种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可持续能源技术。

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是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发电效率的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效率通常通过两个主要参数进行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

1.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效率(%)=(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太阳辐射能输入功率)×100太阳辐射能输入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辐射能输入功率(W)=太阳辐射能照射面积(㎡)×太阳辐射能密度(W/㎡)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试实际输出电流和电压得到。

2.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计算: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是指整个光伏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决定:a.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捕获到的太阳能辐射能的比例。

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光伏电池板净面积/入射太阳能面积)×100b.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计算得出。

c.电流传输效率:电流传输效率是指电流在光伏系统内部传输的能力。

电流传输效率通常由光伏电池板和其它电子元件的电阻损耗决定。

d.功率电子器件效率:功率电子器件效率是指逆变器等功率电子器件将电能从直流转化为交流的能力。

e.最终输出功率性能与系统设计匹配度:最终输出功率性能与系统设计匹配度是指光伏系统的设计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

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总体效率(%)=太阳能辐射捕获效率(%)×太阳能电池板效率(%)×电流传输效率(%)×功率电子器件效率(%)×最终输出功率性能与系统设计匹配度(%)通过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光伏系统的总体效率,我们可以评估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太阳能计算公式

太阳能计算公式

监控用太阳能前端设备配置
太阳能设备计算公式:
电池容量=直流工作电流x日工作时长x阴雨天数x安全系数(1~1.4)x温度系数(1~1.2)/电池放电放电深度系数(0.75~0.85)直流工作电流=直流负载功率/直流工作电压
太阳能板发电功率=直流负载功率x日工作时间/(最优光照时间当量x充电转换效率)+直流负载功率x日工作时间x阴雨天数/(阴雨间隔x充电转换效率)
公司现有设备改造换算:
根据以上公式,在安全系数和温度系数都取中间档位的时候,我公司监控系统要在日工作24小时状态下工作则:
若阴雨天数不大于3天/月,需要配备的蓄电池为DC12V、300AH (计算结果303AH),需要配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为360W(计算结果239+77=316W)。

若阴雨天数不大于2天/月,需要配备的蓄电池为DC12V、200AH (计算结果202AH),需要配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功率为360W(计算结果为239+51=290W)。

太阳能计算公式

太阳能计算公式

太阳能计算公式①、Q=CMΔtQ:吸收的热量C:比热容4.2×103J/(kg·℃)Δt:温升M:吸收面积②、A=mCpΔΤ/Iy1(1-y2)A:集热面积m:水(一天需要的热水)Cp:比热(1Kg水提高一度需要的热量)=4.187Kj/Kg℃I:太阳平均照射强度Mj/m2y1:集热器的效率(50%-55%)y2:系统的热损(10%-15%)注:常州的平均热照射强度是18-19Mj/m2d(春秋)举例:2个平米的集热器一天吸收的热量A=mCpΔΤ/Iy1(1-y2)ΔΤ=18× 103Kj/m2×0.5×0.9/100 kg×4.187Kj/Kg℃=19.34℃Q=CMΔt×100 kg=4.2KJ/(kg·℃) ×2 m2×38.68℃×100 kg=3249.12 KJ②、可以有两个科学公式来计算:①、Q=CMΔtQ:吸收的热量C:比热容4.2×103J/(kg·℃)Δt:温升M:吸收面积②、A=mCpΔΤ/Iy1(1-y2)A:集热面积m:水(一天需要的热水)Cp:比热(1Kg水提高一度需要的热量)=4.187Kj/Kg℃I:太阳平均照射强度Mj/m2y1:集热器的效率(50%-55%)y2:系统的热损(10%-15%)注:北京的平均热照射强度是18-19Mj/m2d(春秋)举例:2个平米的集热器一天吸收的热量A=mCpΔΤ/Iy1(1-y2)Τ=18× 103Kj/m2×0.5×0.9/100 kg×4.187Kj/Kg℃ =19.34℃Q=CMΔt×100 kg =4.2KJ/(kg·℃) ×2 m2×38.68℃×100 kg=3249.12 KJ2008-01-17 12:18:30我们的先辈并未过多地强调太阳的能量,这一点使许多人迷惑不解。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表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表

PI =
n 1 1+ e 1 − ( d ≠ e) d − e 1+ d
(14)
d e n PI
5.94% 2.00% 15 年 11.006
2008年5年以上贷款利率,% 年燃料价格上涨率,% 经济分析年限 折现系数
寿命期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总结省费用的计算 Cc (15) Ad DJ ΔQsave SAV 0.14 元/MJ 180000 元 1.00% 209463.3 MJ/a 122931.5973 元
回收年限的计算
Ne =
ln 1 − PI ( d − e ) 1+ e ln 1+ d
回收年限
(16)
Ne Ne中的PI
7.86 年
PI =
Ad ∆QsaveCc − Ad DJ
6.54 折现系数
PI
QCO2 =
(17) W Eff Fco2 Qco2
∆Qsave × n 44 × FCO2 × W × Eff 12
太阳能热水系统年节省量的计算 直接系统 AC (13) JT ηC ηcd ΔQsave 折现系数的计算 89.6 m2 5844.4 MJ/m 20.00% 50.00% 209463.3 MJ/a
2
∆Qsave =AC J T (1-ηc )ηcd
直接系统的太阳集热器面积,m2 太阳集热器采光表面上的年总太阳辐照量,5844.4MJ/m 管路和水箱的热损失率,取20% 太阳集热器的年平均集热效率,无量纲,取50% 热水系统年节能量
0.726
0.543
0.404
0.866
5844.4MJ/m
2
/MJ,煤为元/MJ,油为元/MJ

太阳能工程计算常用公式

太阳能工程计算常用公式

太阳能工程计算常用公式1.太阳辐射计算公式太阳辐射是太阳能工程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H = H0 * (1 - a * cos(theta))其中,H为太阳直射辐照度,H0为地球半径上太阳辐射的强度,a为大气散射系数,theta为太阳高度角。

2.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计算公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A * G * eta其中,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A为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G为太阳辐射强度,eta为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3.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公式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能热水器转换效率等因素,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A * G * eta * FR其中,Q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热输出,A为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G为太阳辐射强度,eta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转换效率,FR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散热损失系数。

4.太阳能发电系统收益计算公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收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P*H*AF*PR其中,E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H为太阳辐射强度,AF为发电系统的年可利用系数,PR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损耗系数。

5.太阳能系统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太阳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I/(S*C-(E*P*AF))其中,T为太阳能系统的投资回收期,I为太阳能系统的投资成本,S为太阳能系统的每年节约的能源成本,C为太阳能系统的每年运行成本,E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AF为发电系统的年可利用系数。

这些是太阳能工程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可以帮助太阳能工程师进行相关计算和设计。

当然,具体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具体参数,这些公式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思路。

太阳能光伏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光伏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光伏配置计算公式
1.光伏阵列的总发电能力计算公式:
总发电能力(kW)=单个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kW)×光伏组件的数量
其中,单个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可以通过组件的额定输出功率和光照强度来估算。

太阳能组件的额定输出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给出。

2.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总发电量计算公式:
总发电量(kWh)=系统总容量(kW)×平均每天日照时间(h)×发电效率
其中,平均每天日照时间(h)表示太阳能辐射的有效工作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来确定。

发电效率考虑了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和效率。

3.光伏系统所需面积计算公式:
光伏系统所需面积(㎡)=系统总容量(kW)×需要的功率密度(W/㎡)
功率密度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光伏组件所能提供的额定输出功率。

需要的功率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安装条件来确定。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光伏组件之间的间距和阵列布局的因素。

4.光伏系统所需光伏组件数目计算公式:
光伏组件的数量=系统总容量(kW)/单个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kW)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需要安装的光伏组件的数量。

这个数量往往会考虑到备份和储存的需求,以确保在光照不足或故障情况下仍能提供足够的电力。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只是一个基础的参考,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光照变化、系统效率、组件损耗和布线效率等。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通常还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计算和模拟分析,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1.太阳辐射能的计算公式:太阳辐射能是太阳能系统的基础,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G * (1 + 0.033 * cos (2π * (N - 3) / 365))其中,I为太阳辐射能(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天),G为日辐射能(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天),N为日序数(即自公历年度第1天开始计数的天数)。

2.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能力的计算公式: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I*η*t其中,P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单位:千瓦),A为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单位:平方米),I为太阳辐射能(单位:千瓦时/平方米/天),η为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值范围:0-1之间),t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发电时间(单位:小时/天)。

3.太阳能发电系统总体发电能力的计算公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总体发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 = P * Ns * Nd * ηinv * ηbat其中,E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总体发电能力(单位:千瓦时/年),P 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单位:千瓦),Ns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串联数,即电池板的数量,Nd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并联数,即电池板的层数,ηinv为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取值范围:0-1之间),ηbat为电池的转换效率(取值范围:0-1之间)。

太阳能系统的计算公式不仅包括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设计和需求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

例如,可以考虑太阳辐射能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修正因子、逆变器和电池的不同效率参数等。

这些修正因素会对太阳能系统的发电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计算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太阳能系统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太阳辐射能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参数来计算系统的发电能力的,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者合理设计和规划太阳能发电系统,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发电能力。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excel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excel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excel摘要:1.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的背景和意义2.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3.如何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4.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5.结论正文:一、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的背景和意义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能源产业中。

计算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是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的计算公式。

二、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如下: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 组件总面积(m2)× 组件转换效率× 系统综合效率其中,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表示太阳能在一年内的总辐射能量,组件总面积(m2)表示光伏组件的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表示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系统综合效率表示整个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三、如何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首先需要准备相关数据,包括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

然后,在Excel 中输入公式并发送,即可得到光伏发电量。

四、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假设一个光伏电站的组件总面积为1000 平方米,组件转换效率为15%,系统综合效率为80%,所在地区的太阳能年辐照总量为1500kwh/m2。

则,该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为:发电量= 1500 kwh/m2 × 1000 m2 × 15% × 80% = 120000 kwh五、结论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为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太阳能热水器计算公式

太阳能热水器计算公式

太阳能热水器计算公式太阳能收集面积估算公式太阳能收集器的面积是决定系统收集太阳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估算太阳能收集面积:收集面积 = (每日热水消耗量 / (日平均太阳能辐射量 ×系统热效率)) × 24小时其中:- 每日热水消耗量是指你所需要的每天热水的总量,单位可以是升或者加仑;- 日平均太阳能辐射量是指太阳能可利用的平均辐射量,单位可以是千焦耳/平方米/日或者白天小时数等;- 系统热效率是指整个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效率。

储水箱容量估算公式储水箱的容量是决定系统的储热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估算储水箱的容量:储水箱容量 = (每天热水消耗量 ×最长无太阳能供暖时段) / 系统热效率其中:- 每天热水消耗量是指你所需要的每天热水的总量,单位可以是升或者加仑;- 最长无太阳能供暖时段是指系统无法获得太阳能供暖的最长连续时间,单位可以是小时;- 系统热效率是指整个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效率。

太阳能热水器效率计算公式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是指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水的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效率 = (每天实际热水产量 / (日平均太阳能辐射量 ×太阳能收集器面积)) × 100%其中:- 每天实际热水产量是指系统每天能够产生的实际热水量,单位可以是升或者加仑;- 日平均太阳能辐射量是指太阳能可利用的平均辐射量,单位可以是千焦耳/平方米/日或者白天小时数等;- 太阳能收集器面积是指太阳能热水器的收集面积。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和选择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时进行初步的估算和判断。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系统设计和材料质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太阳能计算简易公式

太阳能计算简易公式

太阳能计算简易公式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的计算可通过以下简易公式进行:
1.太阳能辐射量(E)的计算公式:
E=I*A*t*PR
其中
E表示太阳能辐射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I表示太阳能辐射强度,单位为千瓦每平方米(kW/m²);
A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t表示太阳能辐射时间,单位为小时(h);
PR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比例,即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之比,取值范围为0-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

2.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能(P)的计算公式:
P=E*CR
其中
P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E表示太阳能辐射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CR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效率,即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取值范围为0-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太阳能电池板在一定时间内实际输出的电能。

3.太阳能系统总收益(TAR)的计算公式:
TAR=P*RF
其中
TAR表示太阳能系统的总收益,单位为千瓦时(kWh);
P表示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能,单位为千瓦时(kWh);
RF表示太阳能系统的回馈比例,即太阳能系统实际输出电能与总需求电能之比,取值范围为0-1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太阳能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收益。

太阳能板的效率计算公式

太阳能板的效率计算公式

太阳能板的效率计算公式
效率=(实际输出功率/太阳辐射功率)×100%
实际输出功率指的是从太阳能板获得的电能输出,通常以瓦特(W)
为单位。

太阳辐射功率是指太阳辐射到太阳能板的能量,通常以瓦特(W)为
单位。

在计算太阳能板效率时,需要考虑到太阳能板的损耗情况。

太阳能板
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光线强度、光谱分布、温度和安装角度等。

通常情况下,太阳能板的效率在15%到25%之间。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太阳能板效率的计算公式,需要考虑太阳能电池的
理论最大效率。

根据热力学和光电转换理论,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最大效率
可由下述公式计算:
ηmax = 1 - (Tc / Th)
其中,ηmax为理论最大效率,Tc为太阳能电池的冷端温度(K),
Th为太阳能电池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的温度(K)。

需要注意的是,太阳能板的效率计算仅仅是指太阳能电池本身的效率,不考虑其他组件(例如逆变器和电缆)的效率损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太阳能系统的总体效率。

总结起来,太阳能板的效率计算公式为:
效率=(实际输出功率/太阳辐射功率)×100%
其中,实际输出功率取决于实验测量,太阳辐射功率则需要通过全天候太阳辐射量和地理位置与季节变化进行推算。

需要注意的是,太阳能板的效率计算仅仅是太阳能电池本身的效率。

太阳能板发电量计算公式

太阳能板发电量计算公式

太阳能板发电量计算公式
太阳能板发电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描述为:
发电量(kWh)= 太阳能板的效率 ×太阳能辐射强度 ×太阳能板的面积 ×日照时间
其中:
- 太阳能板的效率(η):用于描述太阳能板转换太阳能为电能的效率,通常为一个0到1之间的小数。

一般来说,太阳能板的效率越高,发电量越大。

- 太阳能辐射强度(I):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太阳辐射的能量,可以通过测量太阳辐射仪得到。

太阳能辐射强度越大,发电量越大。

- 太阳能板的面积(A):太阳能板的有效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

太阳能板的面积越大,发电量越大。

- 日照时间(T):指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日照时间越长,发电量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没有考虑太阳能板的耗损、太阳能辐射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实际发电量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季节、地理位置、倾斜角度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来精确计算太阳能板的发电量。

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计算公式

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计算公式

独立系统计算第一章:独立系统原理独立系统的原理太阳能电池板或者风力发电机通过相应合适的控制器向蓄电池进行充电。

放电情况下,为了防止过放电,蓄电池也需要通过控制器才能向负载供电,负载可以是直流负载,交流负载(交流还需要一个逆变器进行逆变)。

第二章蓄电池容量计算:因此,蓄电池的容量BC计算公式为: BC=A×QL×NL×T/CCAh 式中:A为安全系数,取1.1~1.4之间; QL为负载日平均耗电量,为工作电流乘以日为温度修正系数,一般在0℃以上取工作小时数;NL为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T1,-10℃以上取1.1,-10℃以下取1.2;CC为蓄电池放电深度,一般铅酸蓄电池取0.75,碱性镍镉蓄电池取0.85。

第三章:光伏电站方案设计方案一、设计40KW光伏电站方案需求:直流峰值功率40KW,阴雨天支持三天(并在15天内给放完电的蓄电池充满电)的独立发电站。

方案:1、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逆变器选择选用威海泰瑞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1008块按2度的倾角朝南安装,采用7串24并为一组输入到一个直流集线箱,共有6组。

6个直流集线箱的输出再输入到一个直流配电柜,然后6路输出到一个SD220200控制器给蓄电池充电。

再由一台SN22045K3S的逆变器将DC220V逆变成三相380V交流电供负载使用。

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为797m2,直流总功率40.32KW。

2、负载的日耗电量喀麦隆位于经度9.73度,纬度4.0度,平均最高气温32.3℃,平均最低气温22.6℃,雨量较多, 年日照为1713小时,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日照小时数为2.65小时。

40KW太阳能电池每天发电为:40.32KW*2.65小时=106.8 KWh根据要求,在电池正常给负载X(KWh/天)供电的情况下,要在15天内的发电余量供给负载3天的使用,控制器、电池、逆变器的损耗按0.8计算,则有:(106.8-X)*15*0.8=3X,计算得负载X为:85 KWh/天即所有负载的一天耗电量为85度。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Xzczxc119 太阳能系统计算中需要知道的参数:1)总负载功率:W2)设备使用电压:V3)每天的光照时间:H光4)每天放电时间:H放5)连续阴雨天数:D6)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功率、逆变器转换功率、蓄电池转换功率:80%(默认)7)线缆损耗:100%+20%(默认)8)蓄电池放电预留:20%(默认)下面开始计算:1)设备使用总电流I=W/V2)蓄电池容量mAh=I×H放×(D+1)÷80%【蓄电池放电预留】×120%【线缆损耗】3)蓄电池组数量n=V/12【蓄电池电压】4)蓄电池总容量mAh总=mAh×n5)太阳能电池板功率WP÷18V【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电压】=(I×H放×120%【电池板功率】)÷H光6)太阳能电池板实际WP实际=WP×120%【线缆损耗】7)电池板数n电池板=V/12【电池板电压】8)电池板总功率WP总功率=WP实际×n电池板40瓦备选方案配置1、 LVD灯,单路、40W,24V系统;2、当地日均有效光照以4h计算;3、每日放电时间10小时,(以晚7点-晨5点为例)4、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另加阴雨前一夜的用电,计6天)。

电流= 40W÷24V = A计算蓄电池=× 10h ×(5+1)天=× 60h=100 AH蓄电池充、放电预留20%容量;路灯的实际电流在2A以上(加20%损耗,包括恒流源、线损等)实际蓄电池需求=100AH 加20%预留容量、再加20%损耗 100AH ÷80% × 120% = 150AH实际蓄电池为24V /150AH,需要两组12V蓄电池共计:300AH计算电池板:1、 LVD灯 40W、电流:2、每日放电时间10小时(以晚7点-晨5点为例)3、电池板预留最少20%4、当地有效光照以日均4h计算WP÷=(× 10h × 120%)÷ 4 h WP = 87W */一般太阳能电池板为18伏充电电压,这里选用了*实际恒流源损耗、线损等综合损耗在20%左右电池板实际需求=87W × 120%= 104W实际电池板需24V /104W,所以需要两块12V电池板共计:208W。

太阳能工程相关计算公式

太阳能工程相关计算公式

直接循环系统计算公式,集热面积c A 为:)1()(L cd T i end w w c J f t t C Q A ηη−−=c A ——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w Q ——日均用水量Kg;1000L end t ——储水箱内水的终止温度60℃;w C ——水的定压比热容,4.187KJ/(㎏·℃);i t ——自来水的初始温度,10℃;t J ——集热器受热面上春分时节日辐照量12.613MJ/㎡,f ——太阳能保证率,无量纲,0.5;cd η——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无量纲,取0.50;Lη——管路及储水箱热损失率,无量纲,取0.2;则:Ac=20.74㎡储热水箱计算公式:AsBl V ×=式中V——集热循环水箱有效容积(L);B1——太阳能集热器单位采光面积平均每日产热水量[L(m2·d)];具体数据应根据当地日照条件、太阳能集热器产品的实际测试结果而定。

无实际测试资料时,可根据太阳能行业的经验数值选取:直接加热系统,B1=50~60L (m2·d);间接加热系统,B1=40~50L (m2·d);As——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2,As 或An)。

循环流量计算: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循环管与集热循环水箱的连接:上循环管应由太阳能集热器出水端接至循环水箱的上部;下循环管应由循环水箱的底部引出接至太阳能集热器的进水端。

上、下循环管管径应按循环流量计算确定。

循环流量宜按下式计算:式中qxl ——集热循环流量(L/s);B2——单位采光面积太阳能集热器对应的工质流量[L/(m2·s)],应由产品生产厂家提供产品实测数据。

贝德莱特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按B2=0.02L(m2·s)计算;An——太阳能集热器总采光面积(m2,As 或An)。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4.528L/sAsBl qxl ×=qxl集热管道内径计算公式:式中:qx1=4.528×103m 3/s v=1.2m/s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dj=69mm组数每组面积集热面积系数流量(l/s)管径(mm)流速v(m/s)564.282400.024.528800.914.34××=v Qxl dj保温层厚度的计算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δ——保温层厚度(mm);dw——管道的外径(mm):λ一一保温层的导热系数(KJ/h·m·℃);t 一一未保温的管道的外表面的温度(℃):q 一一保温后的允许热损失(KJ/m·h)。

太阳能负载,电流快速计算公式

太阳能负载,电流快速计算公式

(依当地连阴天而定)
Q:蓄电池容量
η:蓄电池放电系数 t:环境温度(低温)
蓄电池 K:保险系数 (一般在1-1.25) 计算 t:环境温度(低温)
η:蓄电池容量系数
数值
1500 54
20.00 1 48 48
3.00 5.5 0.75 24 9309.09 180 52 9360 195.00
5 11 1.6 0.9 79.2 1578.95 1.25 -15 1
单位 瓦(W) 伏(V) 安(A) 区间1~1.25 伏(V)
小时 天
小时
小时 峰瓦(Wp)
峰瓦/片 片
峰瓦(Wp) 安(A) 片/组 组数 米 米 平方米
安时(Ah) 区间1~1.25
摄氏度
纯太阳能计算公式
太阳能、蓄电池配置总量计算公式: S=J U(IT+MNI)/NHρ
站点 基本 状况
参数 站点负载Load 站点负载电压Voltage
站点负载电流I
S=J U(IT+24NI)/NH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候指数J
S= UIT + 24UI*N /NHρ
系统输出电压U
式中:S:太阳能电池功率 J:气候指数(当地气候定,在1~1.25之间) U:系统输出电压
蓄电池组容量计算公式为:
实际配置太阳能功率S'
Q=KIT/η[1-0.006(25-t )] 式中:
计算 使用控制器容量 结果 支架配置XTP-?
Q:蓄电池容量
实际支架数量
K:保险系数 (一般在1--1.25)
横向单片太阳能板长度
I:负载电流
纵向单片太阳能板长度
T:蓄电池最大持续供电时间

太阳能简易计算公式

太阳能简易计算公式

太阳能简易计算公式太阳能计算公式是根据太阳能的辐照强度和使用设备的功率来计算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

以下是太阳能简易计算公式的解释:1.太阳能辐照强度(I)的单位为W/m²。

这个数值代表太阳能照射到一个平方米面积上的能量。

太阳能辐照强度是根据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因素来决定的。

2.使用设备的功率(P)的单位为瓦(W),代表设备消耗的能量。

功率通常可以在设备的规格说明中找到或通过测量得到。

3.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E)的单位为瓦时(Wh)或千瓦时(kWh)。

它表示太阳能电池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能量。

发电量可以通过辐照强度和使用设备功率的乘积计算得出。

太阳能电池发电量公式如下:E=I×P×T其中,E代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I代表太阳能辐照强度,P代表使用设备的功率,T代表使用设备的时间。

例如,假设太阳能辐照强度为1000W/m²,使用设备的功率为200W,使用时间为5小时E=1000W/m²×200W×5小时=1,000,000瓦时=1000千瓦时这意味着,在太阳能辐照强度为1000W/m²的情况下,一个200W功率的设备在连续使用5小时后,太阳能电池将产生1000千瓦时的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实际的太阳能发电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天气状况、阴影遮挡等。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太阳能发电量,可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

通过理解太阳能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效果,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太阳能收集器的计算公式

太阳能收集器的计算公式

太阳能收集器的计算公式
太阳能收集器是一种能够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

为了设计和评估太阳能收集器的性能,我们需要一些计算公式。

以下是太阳能收集器的常用计算公式:
日射量计算
为了确定太阳能收集器所能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我们需要计算
日射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日射量 = 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时间
其中,太阳辐射强度是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太阳辐
射时间是太阳可见时段的时间长度。

太阳能收集器效率计算
太阳能收集器效率是衡量收集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收集器的效率:
太阳能收集器效率 = (热能输出 / 太阳辐射输入) × 100%
其中,热能输出是太阳能收集器转化为热能的输出能量,太阳辐射输入是太阳能收集器接收的太阳辐射量。

太阳能收集器面积计算
为了确定太阳能收集器的面积,我们需要考虑预期的热能输出和太阳辐射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收集器的面积:
太阳能收集器面积 = (预期热能输出 / 太阳辐射量) × 100%
其中,预期热能输出是根据需求和设计参数确定的期望输出能量,太阳辐射量是太阳能收集器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

以上是太阳能收集器的一些常用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使用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系统计算公式
Xzczxc119 太阳能系统计算中需要知道的参数:
1)总负载功率:W
2)设备使用电压:V
3)每天的光照时间:H光
4)每天放电时间:H放
5)连续阴雨天数:D
6)太阳能电池板转换功率、逆变器转换功率、蓄电池转换功率:80%(默认)
7)线缆损耗:100%+20%(默认)
8)蓄电池放电预留:20%(默认)
下面开始计算:
1)设备使用总电流I=W/V
2)蓄电池容量mAh=I×H放×(D+1)÷80%【蓄电池放电预留】×120%【线缆损耗】
3)蓄电池组数量n=V/12【蓄电池电压】
4)蓄电池总容量mAh总=mAh×n
5)太阳能电池板功率WP÷18V【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电压】=(I×H放×120%【电池板
功率】)÷H光
6)太阳能电池板实际WP实际=WP×120%【线缆损耗】
7)电池板数n电池板=V/12【电池板电压】
8)电池板总功率WP总功率=WP实际×n电池板
40瓦备选方案配置
1、LVD灯,单路、40W,24V系统;
2、当地日均有效光照以4h计算;
3、每日放电时间10小时,(以晚7点-晨5点为例)
4、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另加阴雨前一夜的用电,计6天)。

电流=40W÷24V =1.67 A
计算蓄电池=1.67A ×10h ×(5+1)天=1.67A ×60h=100 AH
蓄电池充、放电预留20%容量;路灯的实际电流在2A以上(加20%损耗,包括恒流源、线损等)
实际蓄电池需求=100AH 加20%预留容量、再加20%损耗100AH ÷80% ×120% =150AH
实际蓄电池为24V /150AH,需要两组12V蓄电池共计:300AH
计算电池板:
1、LVD灯40W、电流:1.67
2、每日放电时间10小时(以晚7点-晨5点为例)
3、电池板预留最少20%
4、当地有效光照以日均4h计算
WP÷17.4V =(1.67A ×10h ×120%)÷4 h WP =87W */一般太阳能电池板为18伏充电电压,这里选用了17.4/*
实际恒流源损耗、线损等综合损耗在20%左右
电池板实际需求=87W ×120%=104W
实际电池板需24V /104W,所以需要两块12V电池板共计:208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