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合集下载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控制盐、糖和油的摄入量,避免过度食用加工食品。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 定期进行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注意随身携带身份证件、健康卡等重要医疗信息。

3. 坚持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太极拳等。

•增加力量训练,保持肌肉强度和灵活性。

4.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每晚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时间。

•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5.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放松自己,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

6. 注意心理健康•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如有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

7.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均衡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眼部保健操和颈椎保健操。

8. 防范意外事故•注意家居安全,避免摔倒和滑倒。

•出门时注意交通安全,尽量避免夜间单独外出。

9. 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并定期到口腔医院进行检查。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10. 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参加社区活动、志愿者工作等,丰富自己的社交圈子。

•维持与亲友之间的联系。

……通过以上365个养生法,中老年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全面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同时,积极应对压力、关注心理健康,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防范意外事故也是至关重要的。

维护口腔卫生和社交习惯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老年人应该将养生作为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任务,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这些养生法,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并延缓衰老过程。

同时,与家人和朋友共同关注养生,相互照顾和支持,也能增进亲情和友情。

希望以上365个养生法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度过幸福健康的每一天!参考文献: 1. 中国老龄协会. (2019). 365个养生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 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 3.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2019). 中老年人健康与养生指南.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养生方法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退休后需要运动保持健康

退休后需要运动保持健康

退休后运动保持健康
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是退休后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选择喜欢的运动,
例如太极拳、瑜伽、慢跑、快走、游泳等。

这些运动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又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2.坚持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
高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加强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即使不能达到这个标准,每天几分钟的散步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3.注重运动的质量:运动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避免运动伤害。

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开始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非常重要。

4.结合多种运动:不要只做一种运动,多样化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

例如,可以结合游泳、快走和力量训练等。

5.保持运动的趣味性:为了保持对运动的热情,可以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
或者在运动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使运动变得有趣。

6.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不要过
度运动。

感到疲劳或不适时,应适当休息或减少运动量。

7.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可以增加运动的乐趣和动力,
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和增加亲情友情。

8.关注身体的反应: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变化和反应,如出现
不适应或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总之,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坚持定期运动、注重运动的质量、结合多种运动、保持运动的趣味性、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与家人朋友一起运动以及关注身体的反应等方法,可以帮助退休后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运动养生方法

中医运动养生方法

中医运动养生方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运动养生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医传统运动养生法,形式多样,既有自成套路的系统健身法,又有形式多样的民间自成风格的健身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②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③能增强呼吸机能;④能预防骨折;⑤能控制体重;⑥有助于消化;⑦能保持肌肉正常运动;⑧能调节神经;⑨能使皮肤柔软、有光泽;⑩能使四肢运动协调。

常用运动保健方法有: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打门球、骑自行车、面壁蹲墙法、调身锻炼法、劳动锻炼法等。

中医运动养生1、劳动锻炼这里指的劳动是指体力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固然要劳动,老年人也应时常小劳,这才符合养生之道。

劳动能够舒展筋骸,流畅气血,调济精神,强身健体。

中医运动养生2、散步或跑步散步与跑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法,从古代来看,多开展散步,而对跑步则不大提倡,其实这两种运动方法具有相似的作用。

前人对散步的作用、时间、要求、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饭后"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与输其食,则磨胃而易腐化";闲暇"散步所以养其神";睡前散步"是以动求静",有助于入睡。

并要求散步时安闲自如,行不言语。

现代养生学对跑步作了许多观察与研究,确认跑步对人体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兴奋剂,是一种较好的防疾治病方法。

至于跑步以多快的速度最适宜,如何控制速度,研究者认为改善机体功能的跑步应根据情况进行,持续跑步3-4分钟后,安静时脉搏次数不应少于跑步时的一半。

无论是散步或是跑步,都贵在坚持,适量,这才是达到养生效果的保证。

中医运动养生3、导引导引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古代健身方法。

导引的内容比较丰富,它主要包括古导引式、华佗五禽戏、天竺国按摩法、波罗门导引十二法,易筋法、简化导引法、太极拳等方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老年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身体健康对整个家庭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中老年人的养生问题备受关注。

在百忙之中,无法勤于运动健身,中老年人常常会以虚弱的健康状态度过余生。

养生并不仅仅是靠运动和锻炼,中老年人还需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365个中老年人必知的养生法,希望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所帮助。

1. 每日早晚刷牙,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2.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提高免疫力。

3.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

4. 远离烟草,避免二手烟的危害。

5.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快,预防孤独和抑郁。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7.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8. 睡眠时间要足够,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9. 控制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

10. 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开心快乐。

11. 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12.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

13. 学习放松身心的方法,缓解压力和焦虑。

14.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15. 合理安排饮食,做到五谷细粮、荤素搭配。

16. 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17. 少吃咸味食品,减少高血压的风险。

18.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起床、规律作息。

19. 爱护眼睛,远离辐射,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20. 学会合理应对老年疾病,不要盲目听信传言。

21. 多吃补肾壮阳的食物,增强身体功能。

22. 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运动损伤。

23. 每天保持心理活动,以健脑功。

24. 多吃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

25. 避免长期处于低氧环境,有条件的话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或上山爬坡。

26. 不要过度疲劳,适当休息,保持体力和精力。

27. 合理摄入脂肪,选择植物油为食用油。

28. 保持皮肤的清洁,注重皮肤保养。

29. 多吃坚果,增加脑部营养。

30. 注意预防中老年白内障,避免长时间盯着阳光。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

中老年人必知的365个养生法摘要:一、引言1.中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性2.养生法对于中老年人的帮助二、养生的基础知识1.饮食养生2.运动养生3.心理养生4.睡眠养生5.生活习惯养生三、具体的养生方法1.饮食养生方法2.运动养生方法3.心理养生方法4.睡眠养生方法5.生活习惯养生方法四、养生的注意事项1.饮食养生的注意事项2.运动养生的注意事项3.心理养生的注意事项4.睡眠养生的注意事项5.生活习惯养生的注意事项五、总结1.养生的重要性2.各种养生方法的介绍3.养生对于中老年人的意义正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注重养生。

养生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保持健康,还能够让他们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中老年人必知的365 个养生法,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养生。

一、引言中老年人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开始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也开始逐渐增多。

因此,中老年人必须重视养生,通过各种养生法来保持健康。

养生法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能够帮助他们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二、养生的基础知识养生的基础知识包括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睡眠养生和生活习惯养生。

这些养生方法是中老年人养生的基础,也是他们保持健康的关键。

1.饮食养生饮食养生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少吃油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2.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是指通过运动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素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3.心理养生心理养生是指通过调整心态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4.睡眠养生睡眠养生是指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5.生活习惯养生生活习惯养生是指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康。

中老年人应该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农村老人锻炼方法

农村老人锻炼方法

农村老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锻炼:
1. 散步:每天早晨或傍晚时分,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如田间小路或公园,进行散步。

步行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消耗热量。

2.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心肺功能。

农村地区通常交通较为宽松,适合老人骑行。

3. 做家务:农村老人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进行锻炼,如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消耗能量,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

4. 种菜或养鸡养鱼:农村老人可以利用自家的闲置土地或院子,种植一些蔬菜或养殖鸡鱼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身体活动量,还可以提供新鲜的食材,增加户外活动的乐趣。

5. 参加农活:农村老人可以参与一些农村生活中的劳动活动,如种田、收割、晒谷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力量。

6. 参加广场舞或太极拳:农村地区通常有一些广场或公共场所供老
人进行广场舞或太极拳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同时也可以结交新朋友,增加社交活动。

无论选择哪种锻炼方法,农村老人都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注意安全。

在进行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386

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386

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386《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 386》人到中老年,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养生方法不仅能让中老年人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探讨一下中老年养生的方法和好处。

一、饮食养生1、营养均衡中老年人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比如,鱼肉、鸡肉、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全谷物、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控制食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变慢,所以中老年人要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每餐七八分饱为宜,这样既能减轻肠胃负担,又能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

3、清淡饮食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

多采用清蒸、煮、炖等烹饪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4、多喝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二、运动养生1、选择适合的运动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瑜伽、游泳等。

这些运动强度适中,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

2、适度运动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一般来说,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30-60 分钟为宜。

3、坚持运动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运动也需要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运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睡眠养生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中老年人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黑暗和温度适宜。

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也能提高睡眠质量。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避免进食过多或过少。

可以通过泡热水澡、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四、心理养生1、保持乐观的心态中老年人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运动养生-中老人广场健身操

运动养生-中老人广场健身操

文章导读大多数人们现在应该都知道广场舞是可以锻炼身体的,并且还不会让中老年人感觉到生活变得特别的无聊,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到了中年以后体重总是会快速的上升,稍不注意就很可能使得自己身材走形的,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引起一些疾病的出现,因为自己身体当中有太多的脂肪就会引起脂肪肝产生,甚至是一些三高疾病的。

<img src="https:///20161114/4fdab625d89ea246f7607c2754211c44.jpg" title="中老人广场健身操的动作有哪些" alt="中老人广场健身操的动作有哪些">健美操是控制中年以后体重迅速发胖较好的健身项目。

国内外流行的健美操大致分为6类:按不同年龄编制的系列健美操;按不同性别编制的男女健美操;按人数多少编制的单人、双人和集体健美操;按塑造形体和改善体姿与体态的健美操;按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健美操;按以徒手或轻器械运动方式的健美操。

综上所述,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康与美的运动项目,因此,健美操具有体育、舞蹈、音乐、美育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

腰腹减肥法方法:直立,两腿分开约1米,脚尖向前。

深呼吸,缓缓将左手举过头,吐气,身体缓缓向右侧倾倒,右手放在右腿侧,正常呼吸,保持该动作5—10秒钟。

深呼吸,缓缓将身体复位,吐气,放下手臂,放松。

交换右手臂做同样的动作。

作用:坚实腹部和腰部,放松后背。

①25个仰卧起坐,放松全身,准备下一个动作。

②左右腿各做50个垂直举腿。

③举两个2.27千克(5磅)重的哑铃,左、右臂各举25次。

④跳跃100下,手臂同时保持向前平行伸直。

找到与自己相对应的体形,再做如上动作,1周至少要做4次完整的练习,10天后就可以获得明显的效果。

不光如此中老年人广场健身操这种运动方式还可以锻炼肌肉的,会有很多的中老年人都想要去减肥的,这种运动就能够让他们腹部,还有腰部的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而且还不会让赘肉一直堆积在腹部当中的,因为如果是腹部堆积太多赘肉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心脏疾病。

中老年人如何通过养生保持精神矍铄

中老年人如何通过养生保持精神矍铄

中老年人如何通过养生保持精神矍铄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但是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依然可以保持精神矍铄,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首先,饮食方面至关重要。

中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肉、豆类、蛋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和身体的正常代谢。

蔬菜和水果也是每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例如,西兰花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抵抗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能降低胆固醇。

同时,要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

过多的油脂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盐饮食容易引起高血压;而糖分摄入过多则可能导致糖尿病等问题。

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肠胃负担。

适量的运动对于中老年人保持精神状态也起着关键作用。

散步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过于剧烈。

每天坚持散步半小时以上,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打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帮助中老年人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此外,游泳也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的压力较小,适合关节不太好的中老年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和调整,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拉伸。

良好的睡眠对于中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同样重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创建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都能提高睡眠质量。

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以免蓝光影响睡眠。

中老年人还应该注重心理健康。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让人精神焕发。

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家人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生活。

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摄影、下棋等,既能丰富生活,又能让大脑保持活跃。

遇到压力和烦恼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

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

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

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你知道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吗?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当我们锻炼好身体时,既可以减少疾病又能够调节心理。

看看小编介绍的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吧。

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年人要要开始进行一些合适其年龄段的锻炼方法来增强自己的体质了。

很多人认为,中老年人都已经步入安享晚年的状态,应该避免进行锻炼身体的活动。

其实不然,中老年人不建议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方法,但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且安全的锻炼方法,比如:深蹲、有氧散步等等,一方面身体可以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可以让中老年人的心理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转变。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的锻炼方法,中老年人一定要提前做好锻炼前的运动准备,备好一些常用药物等措施,同时要听从医生的叮嘱,科学合理地进行身体锻炼,不建议盲目地进行身体锻炼。

1、抱胸运动锻炼身体这套抱胸法几乎惟有一个动作,站立后把手举高,然后在胸前做抱球状。

此法抓紧的道理是因为人在做抱球状的时候,身体的分量会集中在前脚掌的三分之二处,这时整个足阳明胃经的气血就会充盈起来,因为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它对激活人体气血是非常之快的。

肩背抓紧下来,全身也就抓紧了,心也跟着抓紧下来,人会进入一种喜悦形态。

2、利用沙发锻炼身体第一、用沙发靠摩运动:老年人背对沙发,后靠背外侧,由颈椎开始,向下至双肩、腰背、腰眼处,摩擦按摩。

第二、用沙发做蹬车运动:老年人正向坐在布艺沙发前沿处,双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向上前方斜举双腿,左右腿交替蹬出,如同骑自行车,反复练习。

第三、用沙发做托体运动:坐在沙发床上,左右手臂撑住沙发床两边扶手,将全身托起,屁股离开沙发座位,将两腿向前方尽力伸直,反复托起,再落下。

这是正向托体。

反向托体则面对沙发,将双手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双腿向体后弯曲成跪姿,将身体托起在沙发上,起落数次。

第四、发举腿运动:两只单布艺沙发相互对放靠紧,身体躺入两沙发内,双腿先左后右,轮流交替向上方伸举。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何为运动养生?注重运动锻炼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舞蹈的形式舒展筋骨,祛除病邪。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物舞蹈纹彩陶盆内壁绘有五人携手起舞的画面。

《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均有相关记载。

明清时期武术运动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其矫健优美的姿态、龙腾虎跃的动作,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再加上武术特有的防身技击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流传甚广。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运动养生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抱朴子》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可分为操术、拳术、械术、游戏等几大类。

操术是单一动作的成套组合,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小劳术、易筋经、少林内功、壮腰八段功、体功、祛病延年二十势、练功十八法等。

拳术是动作连贯而紧密的徒手技法操练,如舒缓柔和、轻灵圆活的太极拳;姿势舒展、动作快速的长拳;步稳势猛、刚强有力的南拳;朴实无华、刚健有力的少林拳;动作简练、发力较刚的形意拳;身灵步活、势势连绵的八卦掌;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的查拳;放长出远、发力顺达的通背拳等。

械术主要借助于特制器械来进行。

如勇猛快速、刚强有力的刀术;轻快敏捷、灵活多变的剑术;缠绕圆转、轻灵稳健的枪术;勇猛快速、全身协调的棍术等。

游戏是将运动寓于娱乐、兴趣之中,有的还带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对抗性。

如举重、拔河、游泳、拍掌、拍球、扯铃(抖空竹)、捶丸、t陀螺、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爬竿、滑梯、翘板、秋千、滚铁环、放风筝、划船、骑射等。

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传统运动养生法的主要原则是动静结合,意气相依,内外兼修,身心并重。

静则收心纳意,轻松自然,全神贯注,以培育正气,即在精神舒畅和情绪安宁的状态下锻炼;动则强筋壮骨,滑利关节,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以壮形体,调脏腑。

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方法的主要形式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大,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健康,下面来了解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与方法1第一式:发常梳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

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第二式:目常运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

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第三式:面常浴两眼轻闭,先将两手掌前后搓动24次,随后将两手掌面从鼻旁两侧向上按摩到前额,又向两侧分开按摩到太阳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颌,反复浴面18次,最后两眼睁开。

能防治面部疮疖,消皱美容。

第四式:鼻常揉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

能防治感冒、鼻炎。

第五式:齿常叩先叩上下门牙48次,后叩两侧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易太大,以轻轻作响为度。

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

第六式:舌常搅口舌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

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第七式:津常咽当口腔中唾液较多时,要分三次,用意念诱导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第八式:耳常弹口腔微闭,将两掌心捂住两侧外耳道,十个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指面压在中指指背上,轻轻地滑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可防治耳病,提高听力。

第九式:头常抬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复做24次,能防治颈椎病、头晕头痛。

第十式:胸常撸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24次。

能防治咳喘症、心脏病、忧郁症。

第十一式:腹常摩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中央现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小范围摩腹12次,再大范围摩腹12次,再小范围摩腹12次。

能防治肝、胆、胃、肠、胰、盆腔诸病。

注意:便秘宜顺时针摩腹,腹泻宜逆时针摩腹第十二式:腰常转将两手掌心轻轻地放在两侧腰部的肾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三次,随后以脊柱为轴,再向左侧和右侧各转腰三次。

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一、心理调摄老年人心理调摄的关键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定。

老年人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习字作画、垂钓怡情等方法进行心理调摄,寓情于物,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二、饮食调理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尤为重视固护脾胃,通过饮食调摄保持脾胃健康,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大有益处。

因此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做到饮食多样化,食宜清淡、熟软,进食宜缓,食要定时、限量,少吃多餐。

三、起居饮食调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做到起居规律,睡眠充足。

中医提倡顺应一年四季气候消长的规律和特点来调节机体,及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劳寝时间,使人体与自然变化相应,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从而到达健康长寿的目的。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以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生活起居方便为好。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大便,临睡前宜用热水泡脚。

四、运动保健老年人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畅通气血,强健脾胃,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并可调节情志,对消除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情绪有积极作用。

老年人运动锻炼要遵循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中应注意防止受凉感冒,避免运动损伤,防止运动过度。

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游泳、乒乓球等,也可选择中医“叩齿”“导引”“咽津”等养生方法。

但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勉强。

一般来说,锻炼3个月后,应进行自我健康小结,总结睡眠、二便、食欲、心率、心律是否正常,适时调整。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采取措施。

一、老年心理健康保健(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随着年龄快速增长,生理机能上出现着错综复杂的变化;2、社会角色转型,工作增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失去;3、丧偶、孩子的不忠、与后代的代沟、卸任所导致经济压力;难产生抑郁症情绪、孤独感和缺少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二)心理健康老年人的特点第一,热爱生活和工作;第二,心情舒畅、精神开心;第三,情绪稳定、适应力弱;第四,性格开朗、通情达理;第五,人际关系适应力弱。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运动养生是指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延缓衰老进程的一种保健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缺乏运动,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工作,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患上慢性病。

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非常重要。

运动养生的主要形式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有氧运动是指以较低或中等强度进行长时间持续运动的锻炼方式,例如慢跑、骑行、游泳和快走等。

此类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耐力,有助于燃烧脂肪,并提升情绪。

有氧运动通常需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进行3-5次,轻度呼吸急促但可正常交谈。

另一种形式是力量训练,它主要用于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常见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引体向上、蹲起等。

通过适当的重量负荷和重复次数来刺激肌肉,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改善姿势和平衡,预防关节疾病,同时也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代谢率。

除了这两种主要形式外,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运动,如瑜伽、太极、跳舞等。

瑜伽通过练习各种动作、姿势及呼吸控制来锻炼身体和精神,使人保持健康,促进身心平衡。

太极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拳术,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跳舞则是一种有趣的运动方式,通过舞蹈的形式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和灵活性。

在运动养生中,选择合适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喜好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

如果身体条件较好,可以选择高强度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如果身体状况较差,可以选择比较轻松和适度的运动如快走、瑜伽等。

同时也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可以更好地坚持下去。

其次,要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初开始运动时,不要过分追求高强度的锻炼,应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这样可以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受伤和过度疲劳的情况。

此外,需要定期运动并保持坚持。

运动养生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一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有效地改善身体状况。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衰退,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中老年人的健康,需要进行养生保健。

本文将会介绍中老年人在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等多方面的养生保健方法。

一、饮食养生1、科学搭配饮食中老年人的饮食需求与年轻人不同,应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食材选择来合理搭配饮食。

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如豆腐、鸡蛋、鱼类、蔬菜、水果等。

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钙质等营养元素,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等老年病有很好的作用。

2、适量饮水适量的饮水可以帮助老年人排出体内垃圾和废物,保持血液清洁,并且促进身体的代谢。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每日应饮水1500~2000毫升,水温应该在25℃左右。

二、运动养生1、中等强度运动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处于下降状态,过度激烈的运动可能会损伤肌肉和骨骼,因此中老年人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

可以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和防止循环系统疾病。

2、坚持定时定量运动中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适量的体育锻炼,设置运动计划,保证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以达到身体锻炼的效果,增强身体机能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三、休息养生1、保持早睡早起习惯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适量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彻底放松,保持身体机能正常,预防血压升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

2、经常放松身心中老年人经常放松身心可以缓解疲劳,改善身体状态,因此要控制压力和情绪,学会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法来放松自己的身心。

四、心理养生1、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正面的态度和积极的信念有助于中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健康。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增强情感交流,减轻心理压力和心理抑郁。

2、保持心理年龄保持心理年龄不断更新和增长有助于推迟和减缓老年病的发生。

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运动养生是“运动”和“养生”两词的有机组合。

用活动身体的方式实现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那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呢?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1、散步俗话说“饭后百步”,不仅仅是指一个习惯,而是一个能够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好处的一个好做法。

每天在吃饭之后坚持进行一定时间的漫步行走,有助于消化和血液循环。

长此以往,身体的健康状况保持效果可见一斑。

2、跑步适量的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做法。

毕竟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长时间坐在座位上,不管是身体的关节运动,还是血液的循环状况都会受到阻滞。

以适当的速度进行一两千米左右的跑步,可以对身体进行调整,有助于身体的各方面进行自主修复和加强免疫力。

3、健身操和健美操瑜伽是现代很受女性青睐的一向运动养生活动。

不仅能够保持曼妙的身材,而且强度不是很大,也不会担心练成讨厌的肌肉。

其所属的健身操和健美操在各种运动需求之下,也是发展出了层出不穷的种类。

而早操、课间操这些中学时代就开始做的健身操对于运动养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4、户外有氧运动登山已经不是挑战高度和心跳的职业者的专属了。

现在的社会,登山成为普遍的运动养生的选择之一。

美丽的景致让人心情愉悦,清新的空气有利于心肺调节,爬山锻炼体力和毅力……这些好处无一不成为吸引人们的亮点。

运动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管是平常的散步、跑步,还是需要稍微去学习和坚持的健身操,或者多有效用的登山等户外运动都可以成为大家很好的选择。

所以为了健康的身体以及高质量的生活,一起运动吧!运动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运动养生的原则1、协调统一,形神兼炼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非常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

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

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中老年健康养生知识

中老年健康养生知识

中老年健康养生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群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养生是一门学问,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中老年健康养生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合理膳食中老年人的饮食要做到科学合理,注重营养均衡。

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食物,如鱼、瘦肉、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同时,要适量控制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摄入,防止肥胖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2. 适量运动中老年人要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3. 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需要睡眠6-8小时。

睡眠不仅可以恢复体力,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

如果有失眠等睡眠问题,可以适当进行放松训练、听音乐等,帮助入睡。

4. 心理调适中老年人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社交活动、学习新知识等方式,保持精神愉悦,促进心理健康。

5.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体检内容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项目。

如果有慢性病或家族遗传病史,要更加重视体检。

6. 合理用药中老年人在用药方面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7.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中老年人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和过度劳累。

长时间熬夜和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疲劳,影响免疫力,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8. 戒烟限酒中老年人要远离烟草和酒精,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容易引发肺癌、心脏病、肝病等多种疾病。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身体健康。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见的几种方法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见的几种方法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见的几种方法我国已进入老年龄社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

对保障广大老年人顾养天年,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为此,将我所的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见的方法做一介绍。

1运动中医养生保健运动,古人又称之为”动形”、”练形”。

运动养生法是通过适量的运动来保养生命的方法,发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术。

我国古代医学家创立的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作为强身健体的肢体活动,是古代人们进行运动養生的一种原始方法。

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

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1.1太极拳太极拳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引导、吐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肢体与意识的高度统一,是一种有实效的传统养生法。

1.1.1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心血系统有着积极影响经系统观察、测试部分常年参加太极拳练习者和无训练者,在完成定量负荷运动前后的血压变化,发现同时在递增运动负荷后,运动组的心率、血压恢复速度较对照组有加快趋势。

休干所对31名老年习练者进行了3年追踪研究。

发现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能改善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

太极拳能够增强机体的血液供应能力,提高血液的循环速度,对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卒中等许多老年疾病都有积极的保健作用。

1.1.2太极拳运动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针灸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对28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针灸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

治疗后平均随访4~8 w,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有效率>80%。

认为针灸取穴于太极拳运动相互结合,动静结合,充分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1.2八段锦八段锦是有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故称”八段”。

八段锦的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动作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以其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易动形随,神形兼备的运动,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动,以达强身健体之效。

老人的床上健身法

老人的床上健身法
臂抱 枕 ,长 枕 下段 可 垫 在大 腿 下 面 。这样 可
使老年人睡眠好 ,还可以使肩关节拉开 ,减
轻上 肢关 节 的 “ 僵 ” 现象 ,预 防和 治疗 关 晨
节炎。
晃海法 :双腿盘坐在床上 ,双手掌放在
膝 盖 上 ,双 目微 闭 ,舌 抵 上 腭 ,以 腰 部 为
轴 ,慢慢旋转,旋转时腰部要尽量弯曲 ,上 身前俯。先 自右向左旋转3 次,再 自左向右 0 旋转3 次 ,每旋转1 0 次约2 秒钟 ,全部完成 5
运 动养生 ・ 娱乐健身
老人 的床上健 身法 程 ◎蕾 雷
古 些老年人受年龄、 身体的限制, 不能到户外运动, 不妨试试以下的健身方法。您只要在起床或睡
l 前花 点儿 时间 ,就可 以轻松健 身 。 _ j
织布法 双 臂伸 直 ,双手 掌心朝 脚尖 方 向做 推 的 动作 。同时 ,上身 前俯 ,向外 呼气 ,双手应 尽 量 向脚 尖 方 向推 ,推 到 不 能 再 向前 时 ,保 持 姿 势3 钟 ,收 回手掌 ,并 吸气 。连续 往 返 3 秒 0
次 ,每天早晚各做1 。这套健身法有按摩内 遍
脏 、调理 肠 胃功能 的作用 ,可 以预 防 和辅助 治 疗 消化 系统 、心血 管系 统的疾 病 。
抱枕 法 :用棉 布缝 制一个 长 约 1 、直径 米
约3 厘米的布 口袋 ,用棉絮或海绵填充好 , 5 做成一个椭 圆形的长枕。睡眠时应侧卧 ,双
约 3分钟 左 右 ,一般 在 睡前进 行 。此 法可 以 0 调节 大脑 ,对 神 经衰 弱 、消化 不 良、便 秘 、
肠胃炎等疾病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⑩
34 快 养 2o ( 乐 生. 11 0

老年人健身动作有哪些

老年人健身动作有哪些

老年人健身动作有哪些老年人健身动作有哪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重视运动养生了,也有很多的人加入了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

不过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原因,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老年人的,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锻炼身体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推荐适合老年人健身动作,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适合老年人做的健身动作:1.扩胸法中老年人需保持身体直立,两手在背后交握,两肩夹紧下垂,手臂带着胸部往上提升,越高越好。

手臂上提时用鼻子吸入尽可能多的氧气,放下时呼出。

通过扩胸法能帮助你告别白领天敌——鼠标手和背部劳损。

收获:在你走路时不再弯腰驼背,胸部也更加挺拔了。

2.腰腹收紧法身体直立,两腿开立,脚尖向前。

深呼吸,将左手慢慢地上举过头,吐气,身体缓缓向右侧倾倒,右手叉腰,正常呼吸,保持该动作5—10秒钟。

深呼吸,缓缓将身体复位,吐气,放下手臂,放松。

交换右手臂做同样的动作。

收获:它能够让你坚实腹部和腰部的肌肉,放松后背。

3.居家床上操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保持双脚抬高与身体成30度,保持姿势1分钟,然后双脚用力反弹起身,重复运动10次。

收获:可以锻炼腰间肌肉,瘦腹的同时还可以改善颈椎不适的症状。

老年人不适合做哪些运动:1.下蹲运动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

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2.爬山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

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3.饭后散步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当做健身格言。

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推荐适合老年人健身的运动:1、散步在公园或是其他环境好的地方散步,既能锻炼心肺,还能欣赏景色,快走消耗能量多,并且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井驿街道景宜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老年人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何为运动养生?
注重运动锻炼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学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以舞蹈的形式舒展筋骨,祛除病邪。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物舞蹈纹彩陶盆内壁绘有五人携手起舞的画面。

《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均有相关记载。

明清时期武术运动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其矫健优美的姿态、龙腾虎跃的动作,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锻炼,再加上武术特有的防身技击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流传甚广。

运动养生主要形式与方法
运动养生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抱朴子》说:“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可分为操术、拳术、械术、游戏等几大类。

操术是单一动作的成套组合,如五禽戏、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小劳术、易筋经、少林内功、壮腰八段功、体功、祛病延年二十势、练功十八法等。

拳术是动作连贯而紧密的徒手技法操练,如舒缓柔和、轻灵圆活的太极拳;姿势舒展、动作快速的长拳;步稳势猛、刚强有力的南拳;朴实无华、刚健有力的少林拳;动作简练、发力较刚的形意拳;身灵步活、势势连绵的八卦掌;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的查拳;放长出远、发力顺达的通背拳等。

械术主要借助于特制器械来进行。

如勇猛快速、刚强有力的刀术;轻快敏捷、灵活多变的剑术;缠绕圆转、轻灵稳健的枪术;勇猛快速、全身协调的棍术等。

游戏是将运动寓于娱乐、兴趣之中,有的还带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对抗性。

如举重、拔河、游泳、拍掌、拍球、扯铃(抖空竹)、捶丸、t陀螺、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爬竿、滑梯、翘板、秋千、滚铁环、放风筝、划船、骑射等。

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
传统运动养生法的主要原则是动静结合,意气相依,内外兼修,身心并重。

静则收心纳意,轻松自然,全神贯注,以培育正气,即在精神舒畅和情绪安宁的状态下锻炼;动则强筋壮骨,滑利关节,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以壮形体,调脏腑。

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动中静”,即在运动时要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要全神贯注;“静中动”,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谐,只有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紧密配合,才能炼精化气生神,内养脏腑气血,外壮筋骨皮肉。

叩齿法
叩齿是一种空口咀嚼运动,很早就被应用于养生法中。

咀嚼并非单纯的进食动作,而是涉及神经、血管、肌肉、骨骼、关节、腺体等多方面的口腔运动,不但可壮骨坚齿,又促进津液分泌,而且对增强面部肌力,滑利下颌关节,保持皮肤健康,改善脑血流,促进视力发育,帮助消化等方面都有好处;进食时经常细嚼慢咽对“减肥”也有一定帮助。

《养生类纂》引用古代多种文献,说明“齿宜数叩”,“朝暮叩齿,以会身神”的道理,并详尽地介绍了打天钟、捶天磬、鸣天鼓等叩齿保健的具体操作方
法。

其后,叩齿一法也被众多养生保健功法所吸收融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操作方法】
(1)揉颊:用两手掌大鱼际分别按揉两侧颊部(包括下关和颊车穴)。

(2)叩齿:闭口缓颊,空口咀嚼,使上下齿互相叩击。

(3)搅海:舌尖抵上腭,使舌作上下左右活动。

(4)咽津:将口中唾液缓缓咽下。

【注意事项】
叩齿幅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咬伤颊黏膜和舌部。

按摩脚底穴位养生
按摩脚底穴位养生是活动足踝及踩压足底部穴位的一种健身方法。

有舒筋和络、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益肾养肝、散寒除湿等作用。

据《吕氏春秋》记载,上古时代以舞蹈来健身祛病,舞是指手的动作,蹈是指足的动作。

《黄帝内经》“按”之法也包括足的动作。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有“以巾摩足”来补气的方法,《医说》也有用两足“搓滚舒筋”法治疗小腿部骨折后遗症的记载。

【操作方法】
(1)转摇法:取坐位,屈伸趾、踝,转摇踝关节。

(2)搓滚法:取坐位,将一段长30~40厘米的粗大竹管横置于地,足踏其上,屈伸膝踝关节,做前后来回的搓滚动作。

也可置圆球在足底下,然后搓滚转动。

(3)摩擦法:取坐位或卧位,两足相互揉擦,着重于足掌的涌泉、然谷、公孙和足背的太冲、中封、冲阳、丘墟,以及足跟的照海、大钟、水泉、仆参等穴。

(4)踩踏法:取坐位或立位,在细沙、鹅卵石等铺就的地面或特制的凹凸踏板、滚筒上踩踏,使足底部穴位受到适度的按压,也可穿用特制的有齿拖鞋。

(5)踮动法:直立踮足,足跟离地,使全身重量着力于足尖部,维持数秒钟后,再将足跟着地,使全身重力后移。

如此反复多次,可改善下肢血运情况。

(6)架搁法:将足搁置于适当高度的物体上。

转睛法
转睛法又称运眼法、运睛法,是运转眼球以保护视力的一种方法。

运睛法除有明目作用外,对诱导入静也有良好效果。

《逍遥子导引诀》载“运情除目翳”一法:“伤热伤气,肝虚肾虚,则眼昏而生翳,日久不治,盲瞎必矣。

每日睡起时,跃坐凝息,塞兑(口)垂帘(眼睑),将双目轮转十四次。

紧闭少时,忽然大睁。

行久之不替,内障外翳自散。

切忌色欲并书细字。

”清代尤乘《寿世青编》说:“凡病者,每于未行前,平身仰卧,闭目运瞳六十四次。

”《修龄要旨>《类修要诀》《夷门广牍>《遵生八笺》《红炉点雪》等书中均有载录。

【操作方法】
口眼轻闭,运转眼球,先按顺时针方向,后按逆时针方向轮转14次。

再紧闭双目片刻后,忽然大睁。

然后可配合望远,眼保健推拿等法,以加强效果。

【注意事项】
应用转睛法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平时应注意用眼卫生。

四种良好的“散步”方式
我们都知道经常散步,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有着莫大的好处。

但是如果方法掌握不当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那么如何散步才能达到养身保健的效果呢?首先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其次是放松全身,最后从容缓步而行走,期间两上肢自然摆动。

良好的散步步伐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徐步:步行速度缓慢,每分钟60~80步。

(2)快步:步行速度稍快,每分钟80~100步。

(3)逍遥步:走走停停,信步悠然,不拘形式,随随便便。

(4)弹簧步:一足后跟轻轻着地,然后将身体重心前移,使前脚掌踮起而足跟上提,两足交替,反复而行。

弹簧步可在散步中穿插进行。

经常散步对养生保健有什么好处?
散步是指自然而无拘束地漫步缓行,以强身保健的一种养生方式。

《老老恒言》卷一认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

卢纶诗‘白云流水如闲步’是也。

”古代很早就认识到散步有益于健康。

如《战国策》:“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诸病源候论》提到消渴病患者要“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

古代导引健身法中有“步引”一类,《抱朴子》曾提到“徐步”为导引的一种。

民间也有清明“踏青”,重阳“登高”,春秋“远足”,也皆此类。

一般认为“想得开”、“睡得着”、“吃得下”、“走得动”是长寿的基本条件。

“百练走为先”,散步有益于健康。

首先使全身肌肉、关节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继而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神经系统带动到活跃状态,调整脏腑器官的生理效能,促进新陈代
谢。

因此,散步可增强心脏功能,加强血管弹性,加大肺活量,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改善脑血流,消除疲劳状态和紧张情绪,增强肌肉韧带的张力和弹性以保持肢体关节的灵活性。

散步这种“快乐的健身走”还有益于陶冶情操,去除烦闷忧虑,保持乐观开朗,使内心世界平和安详,快乐富足。

如能配合自我按摩等法则效果更好。

沙井驿街道景宜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