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管理方略

曾国藩管理方略

?1833年中秀才,1834年中举人,1837年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朝考列一等第二名,点庶吉士?1840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1843年大考翰詹,列二等第一名,此后年年升迁,至1847年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1852年,奉旨以在籍侍郎身份帮同办理本省团练?1854年,率湘军出征,开始带兵生涯

?“官场轮次,各有职司”,“不官不绅之人,埂塞其间”

?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咸丰五年曾国藩奏

?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纵能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术,恐终不免于贻误大局。——咸丰七年奏

?咸丰七年(1857)回籍守制,被罢免兵权

?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图强,站得住也;达者,

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1860年,太平军破江南大营,授两江总督

?1861年,湘军取得安庆会战的胜利,同治即位后,开始节制四省军事?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封一等侯爵

?1868年,调直隶总督,次年回任两江

?1872年,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朝廷为之辍朝三天,谥“文正”

?——做京官时 以程、朱为依旧(儒家)?——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

?——欧阳兆熊

?辣、慎、暇、强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呻吟语

?稳当从容,可成大事。——曾国藩

?曾国藩“行步极厚重,言语迟缓。”

?我曾经仔细观察我祖父的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我走路举止也很厚重,这是取决于我祖父。你的举止太轻,是一大弊病,以后要时时留心。无论行

坐,都要厚、重。

?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劲。

?好轻易谈论用兵之道的,他的阅历一定很浅。好轻易攻击别人短处的,他的修养一定很差。

?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李鸿章)调度之檄向不轻发,发皆当于事理。

曾国藩人生励志名言名句(读书,治学,修身,处世)

曾国藩人生励志名言名句(读书,治学,修身,处世) 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的,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曾国藩有很多大智慧,值得我们持续学习、反复思考、认真实践,可以作为终生的教师。 一、读书篇(多读书可以开智慧) 1.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误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2.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尔没必要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4.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5.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6.无恒者,三心二意也,欲求长进难矣. 7.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8.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没必要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

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的,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10.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二、治学篇(治学需要坚强的心、博学多才) ⑴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⑵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⑶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⑷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三、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⑴克己之学——反省自己经典语录 ⑵事事慎重——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⑶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这句话百年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深刻的揭示了精通内圣外王之术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深谙智慧权谋之术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曾国藩以及胡雪岩做事在为人处事方面对人们的影响。 而曾国藩和胡雪岩就是那些无法让人玩却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从一个山村穷秀才,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大情圣哲”。毛泽东东年轻时就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并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身捧读不辍。胡雪岩,从一个身无分文钱庄的穷伙计,赤手空拳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为名扬天下的“一代巨贾”“红顶商人”,他传奇的赚钱神话使得无数人为之痴迷,成为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 没有谁能够轻易让人们奉为圭臬,没有谁轻易在历史上刻下名字。他们俩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做人做事绝学,才使得他们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瘾而出,成就其他人难以建立的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无数成败得失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人生的智慧谋略的深刻体现。这些绝学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华5000年传统智慧的独特性应用,又展示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创造性见解。这些绝学不但是每一个想达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人所应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个想建功立业的现代人应学习和掌握的智慧。 曾国藩

曾国藩的谨始慎钟之绝。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管子》中说:“其所谨着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着大,则其所立亦大。”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人生之路,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了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使得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圣贤。 曾国藩的和气致祥之妙。和则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成事之要,首先在于人和。在为人处事上坚持“和”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策略,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达成己事。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中坚持“中和”等,这使得他获得了家人、朋友、上级和下司的的鼎力支持,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实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度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的借人成事之功。单打独拼不能成就大业,成就一番事业也需要众人的合作努力。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终究有限,只有那些善于用人之长一补己之短的人,充分借助他人力量的人,群策群力,才能成就伟业。曾国藩以儒臣督师,削平大难,蔚成中兴大业,离不开他人的借人成事之功。他的知人之明、用

做人要学曾国藩讲课教案

做人要学曾国藩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 ——跟曾国藩学智慧,向胡雪岩学绝学 “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胡雪岩。”这句话百年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深刻的揭示了精通内圣外王之术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和深谙智慧权谋之术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也明确的指出了曾国藩以及胡雪岩做事在为人处事方面对人们的影响。 而曾国藩和胡雪岩就是那些无法让人玩却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从一个山村穷秀才,一步一个脚印, 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大情圣哲”。毛泽东东年轻时就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蒋介石则认为曾国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并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身捧读不辍。胡雪岩,从一个身无分文钱庄的穷伙计,赤手空拳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为名扬天下的“一代巨贾”“红顶商人”,他传奇的赚钱神话使得无数人为之痴迷,成为所有商人的终极梦想。 没有谁能够轻易让人们奉为圭臬,没有谁轻易在历史上刻下名字。他们俩个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众不同的做人做事绝学,才使得他们能够从芸芸众生中脱瘾而出,成就其他人难以建立的功业。这些绝学是他们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无数成败得失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人生的智慧谋略的深刻体现。这些绝学既体现了他们对中华5000年传统智慧的独特性应用,又展示了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创造性见解。这些绝学不但是每一个想达到内圣外王之道的人所应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个想建功立业的现代人应学习和掌握的智慧。 曾国藩 曾国藩的谨始慎钟之绝。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与其谨慎程度成正比。《管子》中说:“其所谨着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着大,则其所立亦大。”谨慎是成大事之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人生之路,慎一 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诸葛一生唯谨慎,曾国藩以其为人生楷模,以“慎”字撑起了人生之舵,谨言慎行、谨始慎终,这使得他能够从各种危机中从容度过,成为一代圣贤。曾国藩的和气致祥之妙。和则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成事之要,首先在于人和。在为人处事上坚持“和”字,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策略,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达成己事。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中坚持和气;在治家理政中坚持和睦;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中坚持“中和”等,这使得他获得了家人、朋友、上级和下司的的鼎力支持,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曾国藩的以退为进之策。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实力,总是受周围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如果是一意孤行,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要识好歹,明实务,知进退。曾国藩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坚持以退为进的策略,平时善于藏住自己的锋芒,善于明哲保身。羽翼未丰时绝不乱动,坚持龙蛇屈伸之道,这使得他能够安全度过各种险恶之途,成为一代中兴名臣。

曾国藩字诀

培植根本之诀 1志字诀: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和信念,它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人人可以为圣贤,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愿大志。“志”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动力,其声名事业,便由一 “志”字幵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志向越高,成就越大 ?慎择师友,结交有志之人 2恒字诀: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恒为作圣之基,便是圣贤豪杰,绝大事业,也得从此字作出。恒有三大要素:一 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二为专注,认准一件事,如终如一,全力以 赴;三为渐进,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守此三者,必有功成之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大事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事有定程,彻始彻终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专字诀:力气用到点子上 曾国藩说,西方人的技艺所以精绝,是因为他们每办一事,都集中精力,越钻越深,逐渐达到极致。他认为,要赶超西方,必须有“专”字工夫。他自己的一生, 大事小事,无不专心为之。求师

专,求友专,用情专,做事专,因而总结出“凡事皆贵专”的硬道理。人之精力有限,而世事无穷,要想有所作为,只有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略,才能成功。 ?专权:事权专一,乃能成功 ?专心:心有二用,贝y不能成 ?专攻:用功如掘井,凡事皆贵专 ?专精:西洋之长在于专 4熟字诀: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是一种笨功夫。曾国藩学作诗,每日熟读苏轼、陆游诗作,终生不厌,最 后口舌生津,妙句随出。“熟”功虽笨,却能生巧。曾国藩为官治军,无不验证了 “熟”字之功。须知世间各种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则终不可恃。 ?熟极生巧,妙来无过熟 ?万事贵熟,熟则能强 ?先立规模,后求精熟 第二篇修炼身心之诀 5裕字诀:让自己的心胸幵阔起来 宦海风波,仕途通塞,不可能全由个人自主。其间坎坷遭际,在所难免。如果胸 中抑郁,怨天尤人,不仅无益于事,反易致祸伤身。此时便离不幵“裕”字。“裕” 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认为,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是一个人能否担当大任的决定性品格。裕则无咎,裕则无争。为人处世,居之以裕,守之以贞,则无难不解,无往不利。 ?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一代名臣,生前所获荣誉无数,身后也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如**、张瑞敏。我这段时间读曾国藩传,对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做官的智慧甚为感慨。他的很多智慧在现代的管理工作中还非常的实用,在此归纳了8点与大家分享。 1.外表真诚、厚道,内心精明智慧 曾国藩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外表厚道,内心精明,他的这种性格被下属形容为:“显菩萨心肠,用霹雳手段。”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以朴拙之人而讲权术”,在管理工作中不要事事都表现的精明能干,该装傻的时候就要装傻,但不能真傻,把精明写在脸上的管理者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戴尔在开办公司的前期由于自己外表比较严厉精明,让大家有了一种距离感而造成员工离职率增加。当戴尔了解到原因以后专门为自己的形象开了一个检讨大会,通过

这次大会提高了大家的士气降低了离职率。所以外表真诚、厚道,内心精明智慧对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日日学习,天天进步 曾国藩的好读书是出了名的,他家训中申明了这一点,要求子孙要日日读书。日读也是他小的时候留下来的良好习惯,当时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借钱买了一部二十三史。他的父亲知道了没有责罚他但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把这部二十三史扎扎实实地把它读完,曾国藩为感恩父亲的支持,特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这一年曾国藩勤奋攻读,读完了二十三史,而且把每日读十页书的习惯保留下来。而且他在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应用了很多古人的智慧,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没有用就不去读书,你都不去读书那读书肯定没有用,读一本书没有用读多了自然就有用了。

3.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明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做什么事情要事出有因、事出有名才会顺理成章。如果你要处罚一个员工,首先要让他知道为什么处罚他,要事先让他知道有这个制度,如果没有制度或者大家都不了解这个制度,即使罚了也达不到处罚的效果,因为言不顺。要想打到竞争对手就要树个旗子,华为的旗子是做强民族企业,万科的旗子是做最受尊敬的企业。很多企业的使命就是这家企业的旗子,就是在让名正。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首先发布了《讨粤匪檄》。向这种公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但它的杀伤力却不可小视,因为名正了才能言顺,言顺则能事成。 4.会做秀 做秀是一种艺术,秀做好了就会让管理得心应手,对提高管理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曾国藩有三次秀做的非常成

曾国藩名言录198句:做人不可过于聪明

曾国藩名言录198句:做人不可过于聪明 [标签:栏目] ,曾国藩名言录198句:做人不可过于聪明 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5、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6、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8、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9、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0、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3、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4、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5、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6、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7、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9、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2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2、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3、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24、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25、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7、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28、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2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0、特患业之不精耳。 3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2、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33、好谈己长只是浅。 3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6、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8、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3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42、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43、须先立坚卓之志。 4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45、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曾国藩字诀

第一篇培植根本之诀 1 志字诀: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和信念,它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人人可以为圣贤,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愿大志。“志”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动力,其声名事业,便由一“志”字开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志向越高,成就越大 ◆慎择师友,结交有志之人 2 恒字诀: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恒为作圣之基,便是圣贤豪杰,绝大事业,也得从此字作出。恒有三大要素:一为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二为专注,认准一件事,如终如一,全力以赴;三为渐进,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守此三者,必有功成之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做大事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事有定程,彻始彻终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3 专字诀:力气用到点子上 曾国藩说,西方人的技艺所以精绝,是因为他们每办一事,都集中精力,越钻越深,逐渐达到极致。他认为,要赶超西方,必须有“专”字工夫。他自己的一生,

大事小事,无不专心为之。求师专,求友专,用情专,做事专,因而总结出“凡事皆贵专”的硬道理。人之精力有限,而世事无穷,要想有所作为,只有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略,才能成功。 ◆专权:事权专一,乃能成功 ◆专心:心有二用,则不能成 ◆专攻:用功如掘井,凡事皆贵专 ◆专精:西洋之长在于专 4 熟字诀: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是一种笨功夫。曾国藩学作诗,每日熟读苏轼、陆游诗作,终生不厌,最后口舌生津,妙句随出。“熟”功虽笨,却能生巧。曾国藩为官治军,无不验证了“熟”字之功。须知世间各种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则终不可恃。 ◆熟极生巧,妙来无过熟 ◆万事贵熟,熟则能强 ◆先立规模,后求精熟 第二篇修炼身心之诀 5 裕字诀: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宦海风波,仕途通塞,不可能全由个人自主。其间坎坷遭际,在所难免。如果胸中抑郁,怨天尤人,不仅无益于事,反易致祸伤身。此时便离不开“裕”字。“裕”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认为,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是一个人能否担当大任的决定性品格。裕则无咎,裕则无争。为人处世,居之以裕,守之以贞,则无难不解,无往不利。 ◆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从曾国藩带兵学高效团队管理

从曾国藩带兵学高效团队管理 乱世重武将,治世需文臣!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在清朝末年就有这么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把一个原属地方组织的“民兵”队伍,在极短的时间内,锤炼成为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从数千人起家,发展到三十万湘军,战斗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大清帝国正规军队---八旗兵和绿营兵,最终“剿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位文官就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能训练出这样一支出色过硬的队伍,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现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支优质高效的团队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曾国藩带兵方法,能为我们现在企业团队管理带来哪些启迪呢? 一、打造一支有主义的团队 所谓有主义的团队,就是有抱负、有使命、有大发展的团队。一个有主义的团队,主要就要落在“信仰”两字上。曾国藩曾坦言“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从这里能看出曾国藩打造有主义的团队就是要有“忠义血性”。他所提出的“忠义血性”可以理解为“忠君爱民”,这就是他组建湘军的信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忠君就是忠于国家,是他选将的标准,也是他打造团队核心层即其幕府的人才选择标准。 想要发展一个团队,其核心力量层是重中之重,曾国藩教育子弟、学生时有一句名言“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对于团队来说“好师,好友,好榜样”就是团队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曾国藩军队核心层被世人称道为“神州第一幕府”。他的幕府汇聚了当时天下顶尖人才,有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容闳等人,可谓是“天下英才,尽入曾幕”,有这样一个有主义的团队想不成功都难。 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益的团队,能否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群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组成,那么一个团队信仰就是他们凝聚在一起的主要力量,有了信仰才有力量的汇聚、人才的汇聚、人心的汇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凝聚力,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建立激励政策 要想打造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团队机制,它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两部分。激励政策不仅可以解决团队成员的后顾之忧,凝聚人心,还可以促使整个团队进

用管理学的领导角度向曾国藩学习

2011-2012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 查卷 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10-1任课教师:谢标 姓名:冯飞辉学号:10054010104成绩 用管理学里“领导”角度向曾国藩学习 摘要: 西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把人类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管理概括为三种类型:政府型、军队型、企业型。在现代大型企业在发展的长时间里,都借鉴了军队这种“执行-控制型”,并取得相当的成功。我们把视角引到中国近现代百年史中,曾国藩恐怕是为数甚少,甚至可能是惟一的一位先后或同时管理政府、军队和大型企业的人。曾国藩在近现代史上地位最显赫,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其生前和死后一直都是毁誉参半的。但从管理学的“领导”角度来说,有一点想必大家是公认的,就是“曾国藩绝对是一位能力超群的好领导”。在此,我们就结合管理学中的“领导”角度,从领导者严己、选用人才、留住人才这些方面来说。 关键词:管理学领导识才激励战略 一、正人先正己,确立威信 我们专业所学的管理学的“领导”有两种词性。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领导者的本质就体现在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

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错误!。 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领导者必须要有部下或追随者二是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具备领导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三是领导行为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我们带着管理学的“领导”定义及要素回望曾国藩一生的大概事迹。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毛泽东也曾说过“独服曾文正”\o\ac(○,2)。曾国藩,"清代三杰"之一。在大清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曾国藩从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创办洋务运动,与各国周旋等大事,到处理日常事务、引荐人才、修身齐家等小事,无一做到兢兢业业、滴水不漏。他为官的三十多年,凭“卓越领导”的名望影响至今,其领导策略、领导智慧仍值得我们今天领导者的借鉴。 管理学中的领导类型很多种,但无论是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事务型领导者还是战略型领导者,能做出大事的,必有其一——拥有领导魅力。再能者,尤其是管理整个大队的,假使没有个人魅力,就好比一个下了令的将,士兵毫无所动。所以,作为领导者,首先要从自身开始做好,才能树立威信。 管理学中的有效领导具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努力进取,渴望成功;强烈的权力欲望;正直诚信,言行一致;充满自信和追求知识和信息错误!。 作为个领导,要想教育人培养别人,自己首先要有好的表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美国著名人物鲍威尔说,“领导者应该为他人作出表率。无论在军队还是在平民生活里,组织中的其他人员会效仿领导的榜样---不是从他的言论中,而是从他的行动中。” 正如曾国藩自己说“自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者共守之,无使无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错误!树立个标准,自己首先要严格遵守,然后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遵守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这样在教育领导下属时菜有说服力,“欲正人先正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是这样评点曾国藩为人的,“涤身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不谈过高之理心知不能行,谈之不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错误!。从毛泽东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为人之一大特点,那就是厚实。 曾国藩认为“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无论是做人、治军还是以领导者的身份治国,曾国藩所信奉的只有一个“诚”字。曾国藩说:“成者,不以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著也。”在教育影响其他人方面,曾国藩也不遗余力。他经常告诫部下及亲友:无论是中国外国,无论今人古人,无论大官小官,有才无才,危机之际,言而无信,变一钱不值。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赠元发弟放言 作者:黄庭坚 (宋)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八慎 一、慎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无不体现“慎言”的智慧和“口无遮拦”的后果。

二、慎行。慎行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潇洒和坦荡。“言必信,行必果”,慎行无疑体现的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懂得“慎行”的人肯定志存高远。 三、慎微。慎微不是小器之人的行为体现,而是不忽视细节,是对事物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在一定条件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 四、慎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慎独,是面对美色的坐怀不乱,是面对金钱以不贪为宝,是面对不义之财以不占为本。 五、慎欲。古人云:“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在追求个人欲望的过程中,应该时常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不做欲望的奴隶。耐得住寂寞,保得住气节,从而享有堂堂正正和幸福快乐的人生! 六、慎友。真正的朋友是一面镜子,照照镜子,就可以明白自己的缺点;真正的朋友也是一本书,翻翻书页,就可以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慎初。“勿以恶小指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迈出第一步都是艰难的,一旦迈出恶的一面,最可能的结果是走向恶的深渊。

学习课程: 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 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单选题 1.在对待功劳的问题上,曾国藩的态度是回答:正确 1. A 居功自傲 2. B 功劳归于下属 3. C 功归于上 4. D 功劳平发 2.曾国藩齐家格言之一是不要沾染上什么陋习回答:正确 1. A 吸食鸦片 2. B 赌博 3. C 官宦人家的习气 4. D 恣欲无度 3.下列哪项不是曾国藩对待下属的策略回答:正确 1. A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2. B 试以艰危,责以实效 3. C 待属员不可太谦 4. D 颐指气使,高高在上 4.曾国藩所认为的用人应具备三大素养,不包括下列哪项回答:正确 1. A 要有用人的诚意 2. B 要有善于指出缺点的能力 3. C 要有知人的智慧 4. D 要有容人的度量 5.“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句话中“曾文正”是指回答:正确

1. A 曾国藩 2. B 曾宪梓 3. C 曾巩 4. D 曾麟书 6.曾国藩打造湘军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回答:正确 1. A 因势利导 2. B 千磨百折,厚饷养兵 3. C 无为而治 4. D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7.曾国藩认为:人要立得住,主要靠的是什么回答:正确 1. A 以诚待人 2. B 言必行,行必果 3. C 把握刚柔的尺度 4. D 宽以待人 8.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人所谓的三不朽回答:正确 1. A 立财 2. B 立德 3. C 立功 4. D 立言 9.下列哪项不属于曾国藩的修身艺术回答:正确 1. A 倔强 2. B 进取

3. C 有恒 4. D 狂妄 1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出的人才四个标准的内容回答:正确 1. A 有治民之才 2. B 名利不要太强 3. C 能吃苦,不怕死 4. D 头脑清晰,做事冷静 11.在军事上,事业尚未成功时的曾国藩在军事上的准备是回答:正确 1. A 加入官军 2. B 收编太平军 3. C 打造湘军 4. D 纠集流氓 12.曾国藩认为建立基业的两个条件是什么回答:正确 1. A 取得上级信任,融洽同事关系 2. B 规模宏大,言辞诚信 3. C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4. D 严格制度,赏罚分明 1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曾国藩提到的应对挫折的三个方略回答:正确 1. A 把挫折看成是磨砺自己个性的机会 2. B 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3. C 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 4. D 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花未全开月未圆-----《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感谢百度文库提供此交流平台 本文摘选自作者发表在百度阅读《曾国藩挺经智慧》一书。 欢迎致信作者陈少禹 nychenshaoyu@https://www.360docs.net/doc/312334944.html,斟误补正,研究探讨。 《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花未全开月未圆 ★★★曾国藩论“盈虚”: 1.[原典]: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2.[原典]: ?星冈公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兄衰年多病,位高名重,深虑打扫脚棍。自金陵告克之后,常思退体藏拙。? 3.[原典]: ?大约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 4、[原典]: ?处大位大权震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想法将权位二字退让少许,灭去几成,则晚节渐可收场耳。? 5.[原典]: ?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宜牢记此二语。? 6.[原典]: ?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7.[原典]: ?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阿兄忝列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深恐吾全盛之时,不克庇荫弟等;吾颠坠之际,或至连累弟等。? 8.[原典]: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金陵一城,沅(曾国荃,字沅甫)与荃(李鸿章,字少荃)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何必全克而后成美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在晚清政坛中,曾国藩是最具有色彩性的人物,他被成为清朝中兴之臣。他流非后人的不只是高官厚禄之后的虚华和荣耀,还有他所达到的儒者风雅和他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的事迹。 仕途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号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学士,封一等毅勇候。 曾国藩6岁时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读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儿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可见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了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地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沿着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1852年,曾国藩因家母丧在家。这是太平天国地起一已席转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老对付太平天国,可是晚清腐朽地武装力量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地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混那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

团练,称为湘军。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号“文正”。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曾国藩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句刻印了由李翰章、李鸿章校编的《曾文正公家书》。 修身 曾国藩少年有吸烟和晚起的毛病,后来决心改掉。曾国藩视之如大敌,决心彻底克服它。而一般的人认为这是区区小事,无关大节。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以效法:“慎独则心泰,主敬则心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做人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恭富贵,他认为在生活中不能有戏谑之言行,举止要端庄,话不能妄说,这是进入道德的基础。 他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和待人方式,站立时总是稳稳当当,站支姿规规矩矩;看书时,总是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说话,总是毕恭毕敬很有礼貌;说话时他总是语气缓和,忠厚仁爱。对他的儿子曾纪泽,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即: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管理资料] 《曾国藩挺经智慧》之曾国藩与挺经 曾国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物。近代中国人,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从梁启超、杨昌济到陈独秀、毛泽东,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推崇备至。梁启超在他所编辑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一书的序言中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竞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毛泽东青年时期在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说 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晚年毛泽东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更是一生研读曾国藩著作,并以之为修身行事的准则,他教育儿子蒋经国说:“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非常有意思的是,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位中国现代史上的巨人,两位曾国藩的铁杆儿粉丝,却从曾国藩的著作中读出了不同的韵味,并且巅峰对决,胜负早定。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从曾国藩那里学到了什么。最形象也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是,毛泽东受曾国藩的《爱民歌》启发,创作出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精神凝聚和纪律约束所起的巨大作用已为历史所证实。蒋介石从曾国藩的“涤生刀”受到启发,给每一个黄埔学生以及有功将士颁发一把“中正剑”,其激励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从《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从《曾国藩挺经智慧》中悟出的人生大境界 曾氏宝典: 1.[原典]: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2.[原典]: ?星冈公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兄衰年多病,位高名重,深虑打扫脚棍。自金陵告克之后,常思退体藏拙。? 3.[原典]: ?大约凡做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 4、[原典]: ?处大位大权震享大名自古有几人能善其末路者?总须想法将权位二字退让少许,灭去几成,则晚节渐可收场耳。? 5.[原典]: ?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宜牢记此二语。? 6.[原典]: ?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 7.[原典]: ?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阿兄忝列高位,又窃虚名,时时有颠坠之虞——深恐吾全盛之时,不克庇荫弟等;吾颠坠之际,或至连累弟等。? 8.[原典]: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金陵一城,沅(曾国荃,字沅甫)与荃(李鸿章,字少荃)各克其半而已,此亦非甚坏之名也。何必全克而后成美名哉……盖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9.[原典]: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注解]: 屠羊说:战国时楚国的一个屠户。伍子胥为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楚昭王逃难到随国。屠羊说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许多问题,包括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道:“楚王失去楚国,我也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这等于恢复了

曾国藩一生信奉的16个字

一、坚忍 “坚”是坚忍的意思。 曾国藩说:“好汉打掉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平生咬牙立志之诀。” 坚忍的人从不叫苦,不是没有苦,而是有苦不言语,只往肚里吞。 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当中,都将遭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面对小人的无端攻击,面对事业或感情上的挫折,我们可以选择愤懑、恼怒,甚至绝望,也可以选择坚忍、迎难而上。不同的选择体现着不同的人生境界。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年轻气盛,面对别人的质疑和排挤,往往反唇相讥,显得很不成熟。1857年初至1858年夏,曾国藩利用在家守丧的机会,全面总结过往人生,最终得出了“柔弱胜刚强”的结论。 自此以后,曾国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面对清廷的猜忌,同僚的排挤,属下的背叛,他不再愤世嫉俗,而是默默地选择“打掉牙,和血吞”,凭借着超乎常人的韧劲渡过难关,最终取得胜利。 二、高深 “高”指有高深的见识。 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做事情,见识是首位的,才能还是次要的。曾国藩自己承认“乏才”,别人也评价他只是“中人之资”,但是这中人之资,却成就非凡之功,靠的是他高明的见识。 见识从哪里来?通过学习,不学习肯定无见识,所谓“人不学,不知…道?”。 学习不外乎“读书”与“做事”,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又要求子弟学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三、厚道 “厚”指厚道,有高深的见识必须以厚道为基础,否则极易走偏。 曾国藩说:“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不少同乡会去找他,一旦找他,难免会是一些危急的事情,事情一旦危急,自然会有几分棘手。曾国藩遵守他祖父的教导来应对,“银钱则量力相助,办事则竭力经营”,钱财方面量力帮助,办事则尽全力。 曾国藩掌握大权时,难免身边有沽名钓誉的人,比如宣称对美女、对官位不动心的假道学,曾国藩也能容纳,给予礼遇。 四、卓然 “卓”指卓然自立,有所为,有所不为。 曾国藩在给李元度的书信中说:“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 意思是我们这些人办事,成败只好听天由命,毁誉也随别人的便,只有自己处事的方法,靠自己来决定,也就是说,不随众人的喜惧而发生变化。 卓然自立,也就是本色做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拥有坚强的信念与操守,并且坚持这样的原则,方能走得更远。 不为防范他人而丧失做人的乐趣,不为取悦他人而丢掉做人的风骨,不为名缰利锁而矫揉做作,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

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在于重视人才的道德品行,以“广收、慎用、勤教、 严绳”形式最大化发挥每个人才的优点,做到人尽其才。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对今天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标签: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企业人事管理;启示 晚清重臣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自道光二十年初(1838)會试中名列三甲,由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迁为兼属五部的侍郎,位居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国藩以用人三策向咸丰皇帝进言,认为“今日急务,首在用人”,又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咸丰帝心服而纳谏,并对其加以褒奖。 比起他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选人用人的本领,曾国藩一生举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四十多人,这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曾国藩的成功和他善于选人用人密切相关,他的部下人才济济,助推他事业的成功。曾国藩的选人用人思想对当今人事部门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的体现 1、德才兼备的识人选人思想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品德比才能更为重要,他在选拔任命人才时始终把道德操守放在首位,他认为如果人的品德有问题,无论其才华有多么的出众都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和伟大的建树,正所谓“才德不可兼得以德重,好利之人不能用”。曾国藩自身也有着自虐般的自律,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他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曾国藩的选人用人之道即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进行不断的磨炼和培养,调动和激发人才的潜力,将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人才的优势和长处,做到人尽其才。在曾国藩的眼里,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排列的顺序是德、识、学、才。他对于那些投机取巧、官僚习气重、不切实际之人不予使用,二是重用能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之人,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在曾国藩的麾下实现了“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终身学习,立志有恒。曾国藩出身平凡、才智中等,正是这种平凡人蜕变的过程,才对大多数人都有借鉴意义。他并非天才式的人物,他的成功,是逐步克服自身弱点的过程,是从理想主义到实干家的蜕变。有人说曾国藩的成就不是取决其兵法,而是取决于他的学识,他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于人于己都要求立志有恒,从自身做起做到终身学习。 梁启超对曾国藩是这样评价的:“并时诸贤中最称钝拙,其一生得力在立志,

用管理学的领导角度向曾国藩学习

2011-2012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专业:市场营销班级:营销10-1任课教师:谢标姓名:冯飞辉学号:10054010104成绩 用管理学里“领导”角度向曾国藩学习 摘要: 西方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把人类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管理概括为三种类型:政府型、军队型、企业型。在现代大型企业在发展的长时间里,都借鉴了军队这种“执行-控制型”,并取得相当的成功。我们把视角引到中国近现代百年史中,曾国藩恐怕是为数甚少,甚至可能是惟一的一位先后或同时管理政府、军队和大型企业的人。曾国藩在近现代史上地位最显赫,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其生前和死后一直都是毁誉参半的。但从管理学的“领导”角度来说,有一点想必大家是公认的,就是“曾国藩绝对是一位能力超群的好领导”。在此,我们就结合管理学中的“领导”角度,从领导者严己、选用人才、留住人才这些方面来说。 关键词:管理学领导识才激励战略 一、正人先正己,确立威信 我们专业所学的管理学的“领导”有两种词性。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领导者的本质就体现在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1。 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领导者必须要有部下或追随者二是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具备领导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三是领导行为有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部下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我们带着管理学的“领导”定义及要素回望曾国藩一生的大概事迹。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毛泽东也曾说过“独服曾文正”○2。曾国藩,"清代三杰"之一。在大清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曾国藩从镇压太平天国“叛乱”、创办洋务运动,与各国周旋等大事,到处理日常事务、引荐人才、修身齐家等小事,无一做到兢兢业业、滴水不漏。他为官的三十多年,凭“卓越领导”的名望影响至今,其领导策略、领导智慧仍值得我们今天领导者的借鉴。 管理学中的领导类型很多种,但无论是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事务型领导者还是战略型领导者,能做出大事的,必有其一——拥有领导魅力。再能者,尤其是管理整个大队的,假使没有个人魅力,就好比一个下了令的将,士兵毫无所动。所以,作为领导者,首先要从自身开始做好,才能树立威信。 管理学中的有效领导具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努力进取,渴望成功;强烈的权力欲望;正直诚信,言行一致;充满自信和追求知识和信息○3。 作为个领导,要想教育人培养别人,自己首先要有好的表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美国著名人物鲍威尔说,“领导者应该为他人作出表率。无论在军队还是在平民生活里,组织中的其他人员会效仿领导的榜样---不是从他的言论中,而是从他的行动中。” 正如曾国藩自己说“自立准绳,自为守之,并约同志者共守之,无使无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4树立个标准,自己首先要严格遵守,然后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遵守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这样在教育领导下属时菜有说服力,“欲正人先正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是这样评点曾国藩为人的,“涤身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不谈过高之理心知不能行,谈之不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5。从毛泽东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为人之一大特点,那就是厚实。 曾国藩认为“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无论是做人、治军还是以领导者的身份治国,曾国藩所信奉的只有一个“诚”字。曾国藩说:“成者,不以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著也。”在教育影响其他人方面,曾国藩也不遗余力。他经常告诫部下及亲友:无论是中国外国,无论今人古人,无论大官小官,有才无才,危机之际,言而无信,变一钱不值。○6 首先,以“诚”待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秉着这样的要求对待下属,让他们觉得这领导可靠,并不是浮滑之人。更不可拖欠工资,否则,众人皆走。 第二,“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领导的形象不是全靠个人打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