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附解答: 最后一次讲演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附解答: 最后一次讲演](https://img.taocdn.com/s3/m/075f6120804d2b160b4ec0f2.png)
第四单元13 最后一次讲演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反动派挑.(tiǎo)拨离间.(jiàn),卑鄙.(bǐ)无耻。
(2)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hènɡ)下去的!(3)闻一多先生在演讲时,义愤填膺.(yīnɡ),慷慨激昂。
(4)历史fù yǔ(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
2.下列成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B )A.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研究古代典籍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B.面对在课堂上公然睡觉的学生,张老师气冲斗牛....,勃然大怒。
C.对待同样一件事情,双方的观点迥乎不同....。
D.千万不能挑拨离间....,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3.(2019济宁)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孩子们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爱,本店打折销售部分特价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4.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C )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朴素而、真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①精巧②端庄③娟秀④含蓄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5.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白脸代表奸诈。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表现形式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描写的是端午节的情景。
D.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词语,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存”“惠赠”“惠顾”。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练习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d093e133d4b14e8524688e.png)
《最后一次讲演》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
(2)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3)闻一多先生在演讲时,义愤填膺.(),慷慨激昂。
(4)历史fù yǔ()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
2.选出与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填序号)。
(1)挑拨离间.A.间断B.间接C.田间D.晴间多云()(2)赋.予A.天赋B.赋税C.赋勋D.禀赋()(3)蛮横.A.强横B.横暴C.横渡D.横行()3.下列成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研究古代典籍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B.面对在课堂上公然睡觉的学生,张老师气冲斗牛....,勃然大怒。
C.对待同样一件事情,双方的观点迥乎不同....。
D.千万不能挑拨离间....,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比喻)B.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设问)C.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反复)D.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比喻)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6.指出下面的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简析其作用。
(1)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2)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7.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4fd9c2941ea76e58fa04f5.png)
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 ) 诬蔑( ) 蛮横( ) 赋予( )捶击( ) 恐怖( ) 黎明( ) 两桩( )挑拨离间( ) 卑鄙无耻( )2.选出与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填序号)。
(1)挑拨离间 A.间断 B.间接 C.田间 D.晴间多云( )(2)赋予 A.天赋 B.赋税 C.赋勋 D.禀赋 ( )(3)蛮横 A.强横 B.横暴 C.横渡 D.横行 ( ) 3.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无耻啊!无耻啊!A.设问 引用 反复 B.反问 比喻 反复 C.反问 引用 反复 D.设问 比喻 反复B组4.辨析下列词语。
(1)卑劣 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诬蔑 诬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同步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同步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20e8c56c175f0e7dd13784.png)
前言:该同步练习题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同步练习题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同步练习题)13.最后一次讲演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 ) 诬蔑.( ) 蛮.横( ) 赋.予( ) 捶.击( ) 恐怖.( ) 黎.明( ) 两桩.( ) 挑拨离间.( ) 卑鄙.无耻( )2.选出与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填序号)。
(1)挑拨离间.A.间断B.间接C.田间D.晴间多云( )(2)赋.予A.天赋B.赋税C.赋勋D.禀赋( )(3)蛮横.A.强横B.横暴C.横渡D.横行( )3.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3)无耻啊!无耻啊!A.设问引用反复B.反问比喻反复C.反问引用反复D.设问比喻反复B组4.辨析下列词语。
(1)卑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诬蔑诬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8cf04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8.png)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 卑劣(liè) 晓得(xiǎo)无耻(zhǐ) 毒手(dú)B. 蛮横(hèng) 捶击(chuí)恐怖(kǒng) 悲愤(fèn)C. 赋予(fù) 势力(shì)诬蔑(mèi) 屠杀(tú)D. 毁灭(huǐ) 卑鄙(bǐ)吓倒(dào) 遭受(zāo)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激动随时娇傲光明正大B.诬蔑牺牲政协和爱可亲C.黎明疯狂遭受桃色事件D.热烈消息舆论挑拔离间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 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 令人信服, 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 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 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 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 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 也无济于事。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 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 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枊, 袅娜多姿, 令许多游人不仅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给下列句子排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 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 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 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 我们发明火药, 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 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 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⑥①④③②...B.⑥①④⑤②..C.①④⑤②③..D.①④③②⑤⑥二、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理解(八)中山猫赵人患鼠, 乞猫于中山①, 中山人予之。
(完整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完整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8e92f2180eb6294dc886ce8.png)
xi 1.给加点字注音xiiǎo(晓)得恐bù(怖)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同步练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卑li(è劣) tú(屠)杀chuí(捶)击消灭(huǐ).卑劣(bǐ) 蛮横(mán) 赋予(fù)...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B)A.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专制统治,这种卑劣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B.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C.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D.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蛊惑人心。
....【解析】B项,“偷偷摸摸〞,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
此处形容手脚动作轻,应该用“轻手轻脚〞。
3.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荣耀!也是昆明人的荣耀!B.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C.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D.一二·一是昆明的荣耀,是云南人民的荣耀。
【解析】D项,“一二·一〞应加上双引号。
4.指出以下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设问)(2)杀死了人,又不敢成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引用)(3)你们完了,快完了! (反复)(4)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反问)5.按要求变化句式。
句子: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消灭的!①变成肯定句: 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被人民消灭了。
②变成主动句:人民消灭了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
(或:人民把历史上反人民的势力全都消灭了)6.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D)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3ff02d3b90d6c85ed3ac6d4.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最后一次演讲同步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蛮横(hèng)协商(xié) 卑鄙无耻(bì)B.舆论(yú)黎明(lí) 义愤填膺(yīng)C.卑劣(liè) 诬蔑(miè) 挑拨离间(jiàn)D.捶击(chuí)赋予(fù) 和蔼可亲(ǎi)2.选词填空。
李先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A.不知 B.到底C.究竟D.难道3.在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词性和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学代会上,学生代表的发言代表了我们全体同学的意思。
B.“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C.从生活小事的欺骗到政治原则上的欺骗,其中只隔一层纸。
D.是就说是,非就说非。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③无耻啊!无耻啊!A.设问引用反复B.反问比喻反复C.反问引用反复D.设问比喻反复5.“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引起听众注意。
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使敌人害怕6.“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这句话表现了闻一多()A.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B.坚持真理的精神。
C.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精神D.不畏强暴的精神二、语言表达7.请修改下列病句。
(1)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2)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3)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用餐、睡眠和学习做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I)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I)卷](https://img.taocdn.com/s3/m/b9ba9771f524ccbff021847f.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 贮藏(chǔ)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相接相契(qiè)B . 伶仃(líng)嫉妒(jí)瞠目结舌(chēng)莘莘学子(shēn)C . 铜臭(chóu)纤维(xiān)味同嚼蜡(jiáo)期期艾艾(ài)D . 巢穴(xué)炽热(chì)一气呵成(hē)扣人心弦(xuán)2. (2分)(2017·衡阳)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衡阳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宇同学参赛。
B .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C . 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 .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3. (2分) (2019七下·宁都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赴美国普渡大学读书的邓稼先,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B . 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面抹得很反光,泥瓦匠也很用心。
C . 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D . 我原打算介绍王兵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4. (2分) (2018七上·南山期末)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每天的空闲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我也要找一本书来读上几段。
②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
③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宵达旦地读下去。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知识梳理+同步练习题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知识梳理+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e19e8c050876323112129c.png)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本知识+课后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二、故事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三、理解词义1.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赋予:给与。
3.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4.代价: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
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5.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6.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四、问题归纳1.“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品析词语表达效果法。
“写写”“说说”和“打”“杀”分别用来描写李先生和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
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3.第五段第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题运用理解句子含义法。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0881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1.png)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卑劣(liè) 诬蔑(miè) 卑鄙(bǐ) 无耻(chǐ)B.蛮横(hénɡ) 赋予(yǔ) 挑拨(tiǎo) 恐怖(bù)C.鼓掌(zhǎnɡ) 政协(xié) 黎明(lí) 离间(jiàn)D.疯狂(fēnɡ) 无限(xiàn) 毁灭(huǐ) 捶击(chuí)2.选出与加点字字意不同的一项(填序号)(1)挑拨离间A.间断B.间接C.田间D.晴间多云()(2)赋予A.天赋B.赋税C.赋勋D.禀赋()(3)蛮横A.强横B.横暴C.横渡D.横行()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之家"坐落在绿树成荫的山下。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其中,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有积极作用。
D.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大交流时代。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青年必须完成。
B.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C.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D.[2021恩施州中考]1951年6月,常香玉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遭受敌机轰炸,义愤填膺,决定用义演募捐的方式捐献一架战斗机。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选择正确的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8dfffef6c85ec3a86c2c5d4.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卑鄙蛮横赋予鲜血A.bì hèng yǔ xuèB.bǐ hèng yǔ xiěC.bǐ hèng yǔ xuèD.bì hèng yǔ xuè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鼓掌屠杀恐布赋予B.署假蛮横毒手遭遇C.卑污无耻政协祈祷D.疯狂垮进遭受卑鄙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4.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5.下列各项中,能与前边加线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二、语言表达6.演讲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课文片段在线]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写法分析]语段中的三个“你们……”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质问的语气,让读者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愤怒的力量直入心扉。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3《最后一次演讲》(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13《最后一次演讲》(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b444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b.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3《最后一次演讲》(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卑劣(lüè)无耻(chǐ)毒手(dú)B.诬蔑(miè)屠杀(tú)悲愤(fèn)C.恐怖(bù)毁灭(huǐ)卑鄙(bì)D.蛮横(hèng)挑拨(tiǎo)离间(jiān)【答案】B【解析】A.卑劣——liè;C.卑鄙——bǐ;D.离间——jiàn;故选B。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鼓掌屠杀恐布赋予B.署假蛮横毒手遭遇C.卑污无耻政协祈祷D.疯狂垮进遭受卑鄙【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da25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a.png)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卑劣.(liè)晓.得(xiǎo) 无耻.(zhǐ) 毒.手(dú)B.蛮横.(hèng) 捶.击(chuí) 恐.怖(kǒng) 悲愤.(fèn)C.赋.予(fù) 势.力(shì) 诬蔑.(mèi) 屠.杀(tú)D.毁.灭(huǐ) 卑鄙.(bǐ) 吓倒.(dào) 遭.受(zāo)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晓得无耻毒手光明正大B.悲愤恐怖势力偷偷摸摸C.骄傲无限痛恨慷慨激昂D.吓倒毁灭黎明义愤填鹰3.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王義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朴素而、真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①精巧②端庄③娟秀④含蓄A.①③④②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比喻)B.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设问)C.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反复)D.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比喻)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6.词句品析。
(1)“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这一句用了哪种句式?有什么作用?(2)“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这一句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3)下列两句中人称都有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A卷(精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A卷(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561cbccbbd64783e08122ba5.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训练A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八上·咸阳月考) 下面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 文绉绉(zhōu)推崇(chóng)镂(lóu)空伧(cāng)俗B . 翩(piān)然蟾蜍(yú)追溯(sù)藩(fān)篱C . 阻遏(yè)仄(zè)歪瓦砾(lì)箱箧(qiè)D . 疮(chuāng)疤颓(tuí)唐凹凼(dàng)取缔(dì)2. (2分) (2018七下·泰兴月考)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201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B .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 .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D . 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3. (2分) (2017八下·南江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那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极大的隐患。
B .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 《人民的名义》于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卫视、PPTV、爱奇艺……等多家播出平台陆续播出。
D . 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南江以最快速度脱贫并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4. (2分) (2018九上·秀山模拟)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飞豹”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攻击威力强,除在前机身右下侧装有一门23毫米双管炮外,全机身载弹量5吨,可携带4枚命中率极高的空航导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技。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cfb25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8.png)
13《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xiǎo de(2)bēi liè(3)wúchǐ(4)wūmiè(5)túshā(6)bēi fèn(7)chuíjī(8)kǒng bù(10)huǐmiè(11)bēi bǐ(12)fùyǔ(13)guāng míng zhèng dà情境化:反动派tiǎo bōlíjiàn,卑鄙无耻,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mán hèng下去的!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捏造假象败坏别人的名誉。
(2):粗暴而不讲理。
(3):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4):形容一个人做事诚恳,言行一致。
(5):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劣的行径令人发指。
B.鲁迅先生听到爱国青年遭受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一篇篇战斗的檄文。
C.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光明正大,即使他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心头也如青天白日般光明磊落。
D.水是生命之源。
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荆楚大地,不乏能工巧匠,许多废矿场,变成了传统理念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的新村落B.培育国语言文字对中小学生的“骨肉亲情”,关系着国家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
C.孝感市中心医院吴展陵,程菁夫妇的“漫画战袍”,见证了新冠患者隔离病房里的爱与暖D.共建“一带一路”为深化各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B.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3736357c1c708a1284a4490.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 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卑劣.(liè) 晓.得(xi ǎo) 无耻.(zh ǐ) 毒.手(dú)B .蛮横.(hèng) 捶.击(chuí) 恐.怖(k ǒng) 悲愤.(fèn)C .赋.予(fù) 势.力(shì) 诬蔑.(mèi) 屠.杀(tú)D .毁.灭(hu ǐ) 卑鄙.(b ǐ) 吓倒.(dào) 遭.受(z 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躁 宛娫 鸦雀无声 豁然开朗B.肤浅 屏障 目不暇接 囊莹映雪C.松弛 旁骛 五彩斑澜 通宵达旦D.诀窍 恻隐 味同嚼蜡 莫衷一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 .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 .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 .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5.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热爱和平,希望战争远离人类。
”这个句子中“和平”与“战争”是一对反义词。
B.“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这个句子中“花开叶落”是动宾短语,“我们的遐想”是偏正短语。
C.“老孙头早就相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卑劣.(liè)晓.得(xiǎo)无耻.(zhǐ) 毒.手(dú)B.蛮横.(hèng) 捶.击(chuí)恐.怖(kǒng) 悲愤.(fèn)C.赋.予(fù) 势.力(shì)诬蔑.(mèi) 屠.杀(tú)D.毁.灭(huǐ) 卑鄙.(bǐ)吓倒.(dào) 遭.受(zāo)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 激动随时娇傲光明正大B. 诬蔑牺牲政协和爱可亲C. 黎明疯狂遭受桃色事件D. 热烈消息舆论挑拔离间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枊,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仅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⑥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 ⑥①④③②⑤B.⑥①④⑤②③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④③②⑤⑥二、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理解(八)中山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2分)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文中“你们”指的是,“我们”指的是。
2、演讲者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答: .,3、“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答: .,4、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答: .,5、“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三)课外阅读闻一多的真性情方子①在世人心目中,闻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为两种:一是爱国诗人,一是民主斗士。
然而很少人想到,闻一多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人,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魏晋名士。
②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有个叫臧克家的学生前来报考。
当年的国文考试有两道试题,其中之一是《杂感》。
臧克家的《杂感》只有一首诗,三句话,闻一多却对这三句话无比欣赏,认为它饱含哲理,判了98分。
虽然臧克家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因为有了接近满分的国文成绩,他才顺利进入了青岛大学,后来成为一名诗人。
③中国人历来看重等级,闻一多却更在乎性情相投。
臧克家进校后,闻一多非常关心其学业,在写作上更是用心指导。
臧克家很快在文坛脱颖而出,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则一时洛阳纸贵。
臧克家曾感激地说过:“没有闻一多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
”然而,闻一多并没有将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学生,而是视作好友。
后来离开青大赴清华执教时,他写信给臧克家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我在青大交了你这样一个朋友,也就很满意了。
”④真性情的闻一多爱幽默。
他教《楚辞》时,常常身着黑色长袍,昂首阔步进入教室,从容地掏出烟盒,问在座的学生:“哪位吸?”学生不接话,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然后边敲桌子边和着节拍唱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
”这才开始讲《楚辞》。
⑤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平津学生纷纷罢课,赴南京请愿,强烈要求国民政府铁心抗日。
受此影响,青大学生也在当年10月成立反日救国会,计划南下请愿。
校方同情学生的爱国之举,但反对学生南下,闻一多也持这种态度。
学生去南京后,闻一多在校务会上主张开除带头的学生,同在青大执教的好友梁实秋也表示赞成。
虽然,学校最后只是给这些学生“记过”处分,但学生们对闻一多和梁实秋怀恨在心。
⑥此举使闻一多、梁实秋顿时成为全校学生的“公敌”。
学生们贴出“驱逐不学无术的闻一多”“闻一多是准法西斯蒂”的标语。
还有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标题是“闻一多与梁实秋”。
闻一多毫不责怪,反而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和兔子问梁实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选择!”梁实秋故意满脸严肃地回答,说完两人击掌大笑。
⑦闻一多虽然在青岛大学时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学生反对,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还是非常喜欢他的。
否则,他当年家境艰难时,联大同仁不会代他拟刻石润笔启事;他蒙难之后,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写怀念文章。
大家对闻一多的好感,显然与他为人处世的真性情有关。
⑧闻一多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因此,才让人觉得可敬可爱。
1.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试分别加以概括。
答: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语“洛阳纸贵”的含义。
答: .,3.第⑤段中,“快乐时要幽默,无奈时也要幽默”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 .,4.通读全文,联系课文《最后一次讲演》,说说你心目中的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1、B 2C 3、C 4、D 5、A二、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解释下列加点字;(1) 忧虑 (2) 赶走 (3) 这件事 (4)担忧2. (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3. C【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
中山人给了他猫。
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
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
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
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二)课内阅读理解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演讲者和广大人民2、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3、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4、A.设问句,B。
反问句。
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5、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三)课外阅读理解1、①在青岛大学国文系任教时,与臧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②教《楚辞》时,风趣幽默。
③在青岛大学,因坚持原则,遭到学生反对。
2、“洛阳纸贵”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文中突出强调了臧克家的《烙印》很受读者欢迎。
3、这句话承上启下,重点在于引出下文闻一多面对学生的反对和捉弄,表现出他的幽默、坦然心态。
4、既是一名爱国诗人、民主斗士,也是一个兼具才情、真诚与趣味的人。